图解:灸除百病刮痧保健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疏通经络,让脉管炎消失于无形

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性的炎症,可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和闭塞,使肢端失去营养而出现溃疡和坏死的一种非常顽固的血管性疾病。《黄帝内经》有关于脉管炎是这样记载的:“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中医将本病归于“脱疽”的范畴,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脉管炎多发于吸烟者、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的居民以及有遗传因素的家庭,多见于下肢的一侧。患者绝大多数为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患病初期,患肢出现发凉、怕冷、麻木及脚趾刺痛和小腿酸麻胀痛,行走时加重,休息时则减轻,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小腿可伴有浅静脉炎;中期可见患肢呈持续性疼痛,肢端皮肤温度降低,患肢皮肤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萎缩,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并伴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等证;晚期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发生严重的障碍,脚趾或足部会发生溃疡或坏死,疼痛剧烈难忍,溃疡处经久不愈并伴有发热、失眠、食欲减退、便秘等症状。

figure_0097_0082
◎委中、承山、太渊穴。

中医认为,脉管炎的发生多因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复感寒湿之邪,导致脉络瘀阻、气血不畅。若该病出现脚趾皮肤,呈青紫色,便不再是灸法的适应证了。艾灸疗法治疗本病时,分两组处方。第一组为委中、承山、膈俞、肾俞、阴陵泉;第二组为太渊、冲养、八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以上各穴,除太渊、膈俞、肾俞、关元外,余者均取患侧穴位。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灸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1~2日。疼痛剧烈时,也可随时灸患处的穴位。以上诸穴均可使用温和灸或隔姜灸,若在肾俞、膈俞、关元三穴施用瘢痕灸,疗效会更好。但是,太渊、冲阳二穴尽量不要采用艾炷直接灸,因为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血管从这两个穴位下面通过。一旦出现水疱,要及时消毒,以防感染化脓。

脉管炎的患者平时应穿着松软的布鞋,注意患肢的保暖,并适当透气,使脚处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剪趾甲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外伤,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一旦患肢出现坏疽或溃疡,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此外还应进行全身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