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蓝海战略
红海战略是指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是在价格中或者在推销中作降价竞争,这是在争取效率,然而增加了销售成本或是减少了利润。红海有着极强的“感染性”,价格竞争的战火会蔓延到任何一个角落,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很难有一个能让某一家企业独享的市场机会。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开拓蓝海市场是不错的选择。而蓝海战略是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的思想范围,开创新的市场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经由价值创新来获得新的空间。
小公司实施蓝海战略,需要了解什么呢?
1.蓝海战略的高门槛
蓝海战略强调价值创新,但创新本身的风险并不比不创新的价值小。对于小公司而言,必须对此有个清晰的认识。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蓝海战略”有着很高的门槛。因此,也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向这个方向迈进。很多企业在现有的红海竞争中就已经难以招架,也就很难分出精力来进行价值创新,没有深邃的洞察力也就注定没有实施蓝海战略的能力。
企业家如果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蓝海战略也救不了你,对缺乏“红海智慧”的企业来说,谈蓝海战略,无异于痴人说梦。
开拓蓝海市场,企业需要承担培育市场的任务,这需要极大的成本。即便如此,市场的培育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培育市场的企业未必能够享受到市场成熟的成果。创新太小,市场接受程度高,但又达不到摆脱红海竞争的目的。
2.蓝海究竟在哪儿
有不少人认为,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领域,有着广阔的机会,是一座未被开发的金矿。有一大堆例子可以佐证这个判断,比如石油行业崛起成就了一批人,钢铁行业迅猛发展成就了一批人,IT行业崛起成就了一批人,房地产行业兴起又成就了一批人,新兴领域似乎从来就直接等同于蓝海。
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世界上的名头很响亮,索尼、松下、丰田等企业成为世界级品牌。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以IBM为首的公司开始生产个人计算机及各种配件。美国公司首先找到日本企业,要求为美国代工。但只有NEC做了规模不大的投入。
此后,美国又去韩国和中国台湾寻找代工工厂,把辅助产品交给其代工。结果,韩国的三星、LG得以迅速崛起,中国台湾新竹工业园也大规模地生产电脑配件,成为世界最大的代工基地。日本不少企业失去了一个发展机会,在笔记本市场奋起直追,最后在整个电脑硬件领域只有这块市场有一席之地。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了互联网的建设,日本企业觉得互联网只适合于军事应用,再次集体选择了放弃。在如今的互联网世界里,韩国和中国远远走在了日本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