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战争
——欧洲格局的重新调整
历史背景
18世纪前期,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和制海权而矛盾重重;奥地利和普鲁士为争夺萨克森、波兰等地区和德意志诸侯国的霸主地位,斗争日益激烈;俄罗斯先后战败瑞典和土耳其,成为欧洲强国,但普鲁士的强大成为俄国进一步南下扩张的严重障碍;瑞典想趁机从普鲁士手中夺取波美拉尼亚。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积极展开外交,寻求同盟,欧洲列强逐渐形成以英、普为首和以法、奥、俄为首的两大同盟集团,战争不可避免。
交战双方:英、普同盟军队VS法、奥、俄联军
交战时间:1756年~1763年
双方投入兵力:英、普同盟军20余万人;法、奥、俄同盟军50万人
双方使用兵器:刀剑、矛、盾、火枪、火炮等
交战结果:双方互有胜负,最终无力再战,停战议和
历史回放
七年战争也称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这次战争是法国大革命前欧洲各大国卷入的最后一次欧洲大战,战场遍及欧洲、北美、印度和海上。
1756年7月,法、奥、俄同盟反普呼声高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为防止反普势力联合,决定主动进攻,争取战争的主动权。他把军队分成四路,用三路大军防守和牵制俄国,他亲率第四路大军于1756年8月28日对萨克森发动突然攻击,一举攻占了德累斯顿,封锁了皮尔那,迫使萨克森投降。前来支援的奥军被普军在罗布西兹击溃,普军乘胜进攻布拉格。
普军入侵萨克森,法、俄等国极为震怒。于是,法、奥、俄联盟决定出动50万大军围攻普军。面对联军的大举围攻,腓特烈并不害怕,他频频调动军队,抗击各路敌军。
11月5日,普军和联军在罗斯巴赫附近相遇。联军统帅索拜斯凭借兵力优势,想迂回侧翼突击,力求速战。腓特烈识破意图后,立即命令部队移师贾纳斯山上。索拜斯误以为普军在全面撤退,认为攻击的机会来了,于是下令全面追击。联军的整个队形杂乱无序,盲目进攻,预备队也冲到前面,侧翼完全暴露出来,给普军的进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双方战略战术
七年战争中,腓特烈采用主动进攻、抢占主动权的策略,巧妙地运用机动灵活的突袭战术,以小股部队牵制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在战斗中,他能使各兵种配合得尽善尽美,在绝大多数会战中能以少胜多,赢得主动。法、奥、俄联军虽人数占优,但内部目标不同,形不成合力,给了敌人以可乘之机。
负责监视的4000名普军骑兵在联军攻近时,如尖楔一般插入敌人的正面和右翼。贾纳斯山上的普军炮兵同时向联军发出猛烈的火力,扰乱了联军的整个队形。在普军的攻击下,联军溃败,损失8000余人,普军仅伤亡500余人。
贾纳斯山大战结束后,腓特烈并没宿营过冬,而是采取突袭策略,连连打击联军。12月4日,联军在鲁腾占领了一个较好的防御性阵地,它的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原。沿着阵地,联军排列阵形长达9公里,兵力是普军的3倍。5日凌晨,对地形极为熟悉的腓特烈发现敌人阵地过长的弱点,于是派小股骑兵佯攻联军的右翼,把优势兵力隐蔽起来,以防止作战意图的暴露。受到攻击的右翼联军误认为是普主力军,遂从预备队和左翼调兵支援,致使左翼兵力薄弱。腓特烈立即命主力军由4支纵队变为2支纵队,采用斜切战斗队形向敌人左翼发起突然袭击。局部人数占优的普军使联军阵形大乱,不久便溃不成军,普军骑兵趁势猛冲敌人阵地。双方激战至夜幕降临,联军全部崩溃,其中奥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随后的时间里,普军和联军互有胜负。
1759年8月12日,俄、奥两军联合在普鲁士腹地库勒尔斯多夫与普军展开会战。仅有2.6万人的普军仍采用主动出击策略,向拥有7万余人的俄奥联军阵地发起长达3个小时的猛烈炮轰,随后以斜切队形发起进攻,顺利夺取了米尔山阵地,向联军中央阵地发起冲击。联军被迫顽强防守,猛烈的炮火阻击住普军精锐骑兵的进攻。接着,联军展开猛烈的反攻。已精疲力竭的普军抵挡不住敌人的冲击,纷纷逃离战场。
这次战役成为七年战争的转折点,从此,普军元气大伤,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战争随后又拖了4年之久,双方各有胜负。另外,英法海上战争十分激烈,各联盟之间战争不休,欧洲陷入一片混战之中。1762年,英国人背弃了普鲁士,率先与法国单独缔结停战协议,使普鲁士陷入孤立。交战各国这时都已筋疲力尽,无心再战,遂相继签订停战协议,一场席卷欧洲的战争宣告结束。
这次战争使英国获得了大片殖民地,成为最大的赢家,普鲁士也巩固了在德意志的地位,已经可以和奥地利分庭抗礼了。同时,这场战争对军事学术的发展很有影响,战争中暴露了以平分兵力和切断敌方交通线为主要特征的警戒线战略和呆板的线式战术的弱点,显示了野战歼敌的优越性。各国都吸取了腓特烈军事改革的一些经验,腓特烈自己也完善了其军事理论,特别是连续运用内线作战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坚决连续进行会战夺取战略要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而保住了普鲁士的生存。
重要意义
七年战争使英国真正成为海上霸主,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加强了其欧洲强国地位,普鲁士的特殊地位在德意志得以巩固。欧洲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