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隧道工程
京沪高速铁路隧道工程主要分布在济南至镇江范围内,正线隧道21座,包括17座暗挖隧道和4座明洞,正线隧道总长度16.102km,占全长的1.2%。全线最长的西渴马1号隧道长度为2812m,最短的马鞍明洞长度为104m。
韩府山隧道群位于京沪高速铁路南京枢纽,由三座单洞双线铁路隧道组成,分别是韩府山1号隧道、韩府山2号隧道和韩府山3号隧道。1号、2号、3号隧道分别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和宁安城际铁路,3座隧道并行,隧道相互之间净距小于1.5倍的开挖宽度,属于小净距隧道。
全线隧道断面设计时考虑列车进入隧道后诱发的空气动力对车辆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在满足建筑限界、隧道内安全空间和技术作业空间、防灾救援通道和养护维修作业要求等条件下采用单洞双线断面,线间距5m(曲线段不加宽),内轨顶面以上有效净空面积不小于100m2,双侧设置贯通的救援通道,隧道内铺设无砟轨道。隧道洞口设计与周围景观进行综合考虑,做到了隧道工程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在隧道洞口增设了不同形式的缓冲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列车进出隧道时在洞口产生的微气压波,减小了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
全线隧道施工时,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纳入管理,根据围岩变化和支护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隧道浅埋下穿高等级公路地段加强超前支护,减少循环进尺,优化施工工法,确保下穿施工和公路运输安全;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通过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的优选优化、中岩柱加固措施及对现场爆破振动影响控制等措施减小相邻隧道间施工影响。
隧道施工中自主研发并运用了可移动式仰拱栈桥、全液压模板台车等先进设备,减少了不同作业工序间的施工干扰;运用了围岩变形自动量测报警装置、隧道人员安全定位管理装置、远程视频监控设备等现代化监测方法与手段,提升了隧道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