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精神内核,城市则是文化的载体与积淀,两者相伴相生,相互依存。一座城市的价值与地位,不仅取决于它的物质基础的丰厚程度和现实财富的充足程度,更取决于它在历史长河中以文化魅力烙上的永恒印记。
城市文化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城市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城市文化是城市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良好的城市文化建设不但能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陶冶人的性情,而且能增强城市的魅力、活力、自信力和凝聚力,促进城市对内和对外的文化交流。经济越发达、国力越强盛的国家,越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等文化战略,为城市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更是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城市转型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城市决策者、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促进城市文化与人的和谐发展,推动城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推动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城市文化整体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报告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这也是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居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还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都是一个国家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以往对文化建设具体工作部署不同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改革发展等具体任务以“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总题为统领,这一表述的改变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调整,更是对文化改革发展主要任务的清晰表达,将具体工作任务上升到行动纲领的高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是重要载体。作为人类文明进步最集中的体现,城市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国际文化竞争最活跃的主战场。文化之于城市,是“城市之心”,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是反映城市内涵特质和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家软实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建设文化强市和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离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城市文化的探索与实践,离开了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将无所依托、难以实施。一方面,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为国家级创新知识和成果的产生和国家文化人才的培养孕育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也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二)凝聚城市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灿烂瑰宝,更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如果将经济比作城市的血肉和躯干,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有灵魂的生命才有活力,有文化的城市才具魅力。城市文化是当地文化生态由内而外的力量展现,是提升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必要保障,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国民幸福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源泉。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坚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只有积极凝聚城市文化力量,以开发城市文化资源为抓手,实现凝聚人心、构建精神家园,才能使国人的文化自觉和大国的文化自信得到更好的焕发和彰显。
(三)满足城市文化发展需求,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提升。从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正全面快速增长,文化产业正发挥着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作用,我国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从我国城乡居民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看,文化领域还存在有效供给不适应需求、有效供给短缺的矛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
文化领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建设也是推动城市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在城市文化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之上,只有把城市文化供给侧改革放在文化产业改革的重要地位,适应文化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扩大文化有效供给,增加内容优质、适应需求的文化产品的供给,才能进一步释放文化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城市文化消费,推动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有利于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城市文化产业结构,使文化要素在社会中实现更优化的配置,使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使社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城市文化快速繁荣发展
(一)文化政策不断完善,为城市文化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文化产业、公共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红利继续惠及各方,为城市文化发展保驾护航。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在政策出台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完善、文化产业的深化以及协同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政策取之于民,惠之于民,为我国城市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社会参与、坚持共建共享和坚持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服务进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服务贸易结构日趋优化,新兴服务领域占比逐年提高,国际市场布局逐步均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服务出口中的占比稳步提升。
2015年4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下发《关于公布2015年度特色文化产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根据该通知,66个项目入选为2015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4个项目入选为2015年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26个项目入选为2015年度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2015年5月,文化部办公厅正式印发《2015年扶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包括以推动政策落实和提升政府支持工作能力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及品牌塑造营销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支持文化领域创新创业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以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小微文化企业创业发展环境;以鼓励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为重点,进一步缓解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以谋划“十三五”时期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工作的指导;以营造文化领域创新创业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十一项内容是此次“互联网+”行动的重点行动。在文化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媒体和旅游等服务,培育形式多样的新型业态,并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用户,推出适合不同市场文化的产品和服务。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范围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
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着力点,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分类指标体系,加快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文化市场产品标准与服务规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制定文化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文化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布局,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了“文化强国”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的完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体现了政府对文化市场秩序的规范,在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做好服务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助力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各级文化部门和公共文化单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事业步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2015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法制化、常态化。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运营管理更高效、规范。同时,文化志愿服务蓬勃发展,文化部组织的“春雨工程”“大地情深”等主题文化志愿活动异彩纷呈,文化志愿者人数不断上升,民办群众文艺团队活跃。此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创新。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工程,以及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等项目,群众获得数字文化资源的手段更加便捷、高效。针对农村、偏远山区等地广人稀地区开展的流动文化服务,也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推动了文化公平的实现。
(三)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城市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两条主线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依托“一带一路”进行文化传播,是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构筑新时期对外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了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合作、媒体互动等活动,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很多带路沿线的城市与地区也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传播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力。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专业人士到场,聚集纪录片界行业机构200余家,发布“海上丝绸之路”特别项目征集计划,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公开征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纪录片,并增设“海上丝绸之路最佳纪录片”予以表彰,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与沿线国家的艺术文化交流。2015年2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泉州开展,国内外高端智库的专家学者共同谋划“海丝”建设,为沿线国家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契机,进一步推动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众多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深化多边合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铺就一条共同发展的复兴之路。
(四)文化与各领域融合发展,文化创新推动城市升级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大量涌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以创意为媒介,以文化为内涵,开辟文化产业新领域。文化产业顺应这一趋势,正在与互联网、展览、影视、体育、旅游、金融、教育等产业跨界高度融合。“文化+”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加速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内核、提供文化支撑,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文化+”是一种新的概念和思维,是文化更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2015年以来,国家层面将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意、创新、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等结合在一起,推动文化产业综合化、区域化、整体化发展的思路日益凸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地区经济发展的融合也更加密切。
而随着“文化+”时代的到来,不断推动文化创新成为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不仅仅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更是新兴业态的培育、新兴模式的发展和新兴技术的变革,从而催生出推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形成一座城市长久发展的优势。从数字化博物馆的探索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从“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到“直播+非遗”的传承新思路,从VR、AR新技术的运用到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创意涌现,文化创新的理念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大大增强了城市的“文化造血”功能和文化传承能力,推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三、本书的研究内容
本书在借鉴世界各国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经验基础上,提炼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全面梳理当前我国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建设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指标数据的科学评测,对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和个案研究,寻找提升我国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方法与路径,为我国城市文化政策、文化规划的制定提出对策和建议。
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文化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全球化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影响、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关系等。国内的倪鹏飞、赵德兴等学者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早,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理论内涵、核心要素以及评价指标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核心要素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并以可量化的指标测量、评价我国主要城市的文化竞争力现状,为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评价体系。
总体而言,城市文化竞争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需要有针对性地探索一般规律并考虑文化竞争力建设的地域性及特殊性。城市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体现,包括诸如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经济、文化人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包容与开放等各个方面。无论是构成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客观条件和环境,还是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客体结构,都渗透到了城市文化的各个领域,伴随着城市从古至今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融合和创新。因此,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集多层次、综合性、广泛性、复杂性于一体的庞大体系,也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文化竞争力理论综述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梳理城市文化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城市文化竞争力五大核心要素,通过要素间的内在关联,构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对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核心要素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研究,构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相关概念的梳理和界定;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与理论模型;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
通过对我国主要城市文化竞争力相关评价指标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我国主要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行评测,包括:我国主要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分析;我国主要城市文化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等。
第三,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
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找准城市文化发展的坐标,为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政策及规划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提升我国主要城市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思路,包括:对一些文化竞争力各项指标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剖析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总体态势,分析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