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2015年11月23日,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中,贵州省仁怀市入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位列第89位,比2014年上升4位;仁怀市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位列第84位,比2014年上升2位;仁怀市茅台镇首次入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镇,位列第95位。这个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北侧、面积1788平方千米、耕地仅有27713.3公顷的山区内陆城市,屡次登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各类百强榜单,并稳步实现提级升位,充分说明仁怀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据仁怀市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仁怀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攀升,转型发展步伐有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民生持续改善。2015年仁怀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7亿元,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168亿元、28.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9倍和3.4倍;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4.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7.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468元和9420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和2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68亿元和23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2倍和6.7倍。如期通过同步小康验收、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和投资潜力“双百强”县市跃升至89位、84位,茅台镇成为西部省区唯一一个全国百强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预评估,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为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仁怀市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深刻的思考。
仁怀市区域经济的强劲发展,白酒产业所起到的作用尤其巨大。众所周知,仁怀市是举世闻名的国酒茅台的故乡,是中国酱香白酒最重要的产地,白酒产业是仁怀市的重要支柱产业。2004年,仁怀市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认定为“中国酒都”后,2009年“仁怀白酒产业集群”上榜“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2010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优名酒)”;2010年4月规划建设遵义市十大工业园区之一的仁怀市名酒工业园区,2011年7月8日列为省级一类工业园区;2011年成功申报建立省级经济开发区。白酒产业成为市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仁怀市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2011—2015年,是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量从2011年的19.6万千升增加到2014年的34.1万千升,4年平均增幅为20.3%;产值从2011年的246.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63亿元,年平均增幅达23.4%。2015年前8月,仁怀市白酒工业产值达324.2亿元。全市有注册白酒企业1497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88家。白酒销售企业869家,白酒生产企业298家,有百亿元企业1家,产值上亿元企业近30家,注册商标2606件。在品牌战略引领下,仁怀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贵州省著名商标”106件、“贵州省名牌产品”18个、“贵州十大名酒”4个。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5年,是仁怀市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趋优、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的5年。2015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达526.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白酒总产量达32.6万千升,是“十一五”末的2.3倍。茅台集团完成“十二五”技改投资21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399亿元,茅台品牌价值稳居酒水饮料类榜首。仁怀市经济开发区荣列省级重点培育的千亿级开发区,累计入驻企业127家,总产能达35万千升。建成国家酒检中心仁怀市分中心,组建仁怀市酱香白酒科研所。成功申报“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仁怀酱香酒”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榜首。创新市场营销,开启“互联网+”,中国(贵州)酱香酒交易中心、国酒城“天天酒博会”、中国酒都名酒汇开端良好。酒类配套、综合能源等产业顺势形成,绿色电子产业园建成投产,电子科技产业实现零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4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4倍。
仁怀市白酒产业的发展,得力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贵州要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8月2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总体目标是,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和开放式扶贫试验区“三位一体”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设立,为白酒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方案》提出,加快打造国际化开放平台,进一步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轻工业基地,支持在白酒、民族医药等产业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贵阳、遵义等中心城市建立区域智能制造中心;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强试验区与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促进试验区优势产业与上海等自贸试验区产业衔接,在装备制造、卷烟、白酒、特色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扩大合作,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大服务业引导资金对试验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仁怀—习水名酒工业园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贵州省、遵义市和仁怀市各级政府正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引导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计划》《贵州白酒品牌基地建设方案》《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意见》《贵州省推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全省白酒产业的发展,仁怀市深受其益。2011年4月初,在支持国酒茅台做强做大专题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栗战书、时任省长赵克志提出“一看三打造”的战略目标,即要用5~10年的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为“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为“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及“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目标,推动贵州白酒产业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
2017年1月3日,遵义市市长魏树旺在仁怀市调研白酒产业发展时指出,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发展好国酒茅台和白酒产业对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遵义市的工作新要求,以国际视野、跨界理念、创新思维,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白酒产业。特别是要以国酒茅台为引领,重新梳理、排位、筛选遵义白酒产业极具代表性的“一大十星”企业,坚持传统酿造工艺,坚持市场化手段和方式,精心做好厂市联动,积极引进第三方资源力量推动白酒产业的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遵义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1月5日,仁怀市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持续抓好以茅台为龙头的白酒产业发展;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加强白酒市场质量监管,充分发挥白酒行业协会作用,用“行规”“会矩”约束行业企业,坚守好酱香型白酒质量底线;加快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建工作,分年度目标落实好创建方案,举全市之力打造这一“国家级”平台,加快产业、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配套,为白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随着白酒市场环境的变化,作为仁怀市支柱产业的酱香型白酒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取得优异成果的同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