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要开发的是新产品包,而不仅仅是新产品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提倡的是新产品包(Product package)开发。采用跨部门的团队方法,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包。
产品包需求包括外部的市场需求和内部的公司需求。
外部需求我们用$APPEALS工具描述。
内部需求,我们用DFX来描述。
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新产品开发,往往关注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研发,但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客户关心的不仅仅是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其他如价格、易用性、生命周期成本、可获得性等。
IPD使用$APPEALS进行需求分析,它规定从8个方面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确定客户的购买准则,并评价公司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APPEALS所包括的8大要素如下:
(1)Price价格。
(2)Availability可获得性。
(3)Packaging包装。
(4)Performance性能。
(5)Ease of use易用性。
(6)Assurances保用性。
(7)Life cycle cost生命周期成本。
(8)Social influences社会影响。
判断客户需求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对客户进行访谈,现有客户,以前失去的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的客户都会向访谈小组说明各自不同的需求。
我在浙江台州一家医药企业调研,员工反映:新产品开发项目都结束了,准备到市场上销售了,才发现还没有到药监部门进行GMP认证,后来产品开发项目一结束就马上启动认证项目。如果在产品包定义中,“保用性”需求中就会提到认证需求,在产品开发项目中将一并把认证需求开发出来,新产品上市时间就会提前许多。
针对开发人员来说,产品包需求除了市场的外部需求,也包括公司的内部需求,如生产部门、测试部门、服务部门的需求,就是上面所提到的DFX,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可靠性设计。
所开发的新产品,功能再先进,如果不可靠,客户照旧不会买。
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常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有:元器件选择和控制、热设计、简化设计、降额设计、冗余和容错设计、环境防护设计、健壮设计和人为因素设计等。
(2)可生产性设计。
研发人员设计的新产品,要便于生产人员的生产,因为研发环境不同于生产环境,在研发环境能实现的东西,但在生产环境中不一定能顺利生产。因此,研发设计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时,尽可能要考虑生产人员生产、搬运、测试、安装要求来设计新产品。
如在一个灯具企业,研发设计人员设计亚克力灯罩,在研发环境制作很顺利。但到了生产环境,制作一块破碎一块,是因为所设计的灯罩太薄,在批量生产时不同于研发环境的制作。
(3)可测试性设计。
系统和设备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工作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工作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
——《MIL-STD-2165》
以提高可测性为目的进行的设计称为可测性设计,简称DFT(de-sign for testability),优化设计使单元/模块/系统便于测试,便于发现、定位、隔离和解决异常问题。
可测试性设计是设计特性,完全由设计所决定。最终用户是不可见的。
面向全生命周期不同测试过程,是调试/验证测试、生产测试、维护测试的基础。
研发人员设计的新产品,要便于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
“XXX系统的YYY部分的集成、调试中,为什么解决问题的速度不够快。原因是定位问题的方法没有预先考虑。如果在设计中加强可测试性考虑,能多观察到一些关键的测试变量或者测试脚,出现问题时可以比较容易地定位问题所在的模块,不至于到处怀疑,茫然失措。”
可测试性设计对于客户来说不可见,但决定公司内部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如一个企业要求在单板上提供均匀分布的地针或接地点,为关键信号留过孔方便单板调试和测试。
(4)可服务性设计。
研发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售后工程现场的需求,如安装的需求、维护的需求。
在一个刹车缓速器的企业,服务人员反映:研发人员设计的产品,我想用扳手装卸,空间都没有,如何来拆卸?
一个做彩票机的企业,服务人员抱怨:到现场安装设备,螺钉就有几十种,本来是可以通用的,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种,我们到现场安装要带多个螺丝刀,应该让这些设计人员到安装现场体验一下如何安装设备的。
(5)可采购性设计。
研发工程师所设计的新产品,要考虑到可采购性,采购成本合理,不存在独家供应等。
在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企业中,设计人员对表面的亮度、粗糙度要求很高。采购人员反映:他们问遍了供应商,甚至最后到南昌,一家做军用飞机的公司问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对方说达不到。
(6)可重用性。
公司内部的技术平台、模块,也包括外部的成熟技术(开放式创新思维),要借用这些成熟的技术,不要盲目创新。
在持续多年、关于创新的“反幼稚病”活动中,任正非曾在内部的一篇名为《任总看创业与创新》的讲话中,总结了“自主”与“拿来”的关系:“在我们未进入的一个全新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对公司已拥有的成熟技术及可以向社会采购的技术利用率低于70%,新开发量高于30%,不仅不叫创新,反而是浪费,它只会提高开发成本,增加产品的不稳定性。凡是说我的项目全部都是我做,未利用别人的成就,这种人一定不能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