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绩
(590—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文中子”王通之弟。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以疾辞,复授扬州六合丞。值天下大乱,遂弃官还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称病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其诗多以田园山水和酒为题材。诗风质朴自然,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在初唐诗坛别树一帜。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五卷。
石竹咏——王绩
萋萋结绿枝[1],晔晔垂朱英[2]。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3]。
【注释】
[1]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2]晔晔:植物美丽繁盛的样子。朱英:红花。[3]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
【译文】
绿色的枝条生长得多么茂盛,垂挂着美丽繁盛的红色花朵。常常担心寒冷的露水会降临,无法保全它那美好的生命。我在叹息石竹的同时也思考自身,此生难道真是我所衷情的那样吗?在我尚未降生人世的时候,究竟是谁令我萌生的呢?抛开这件事不再说它了,委顺自然的变化又何必惊恐呢?
【赏析】
石竹,又名洛阳花,是一种夏季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诗歌的前四句正面描写石竹,赞其正当全盛,丰姿优美,但又想到霜露降临,石竹便不免凋零。在一实一虚的对照中,寄寓了深深的忧患感。“叹息”四句由石竹的遭遇联想到人生,对生命、自我、人生进行追索思考,流露出彷徨和苦闷的情绪,不难看出诗人对隋末纷乱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诗意又逼进一层。结句却又一转,以委顺自然变化做收束,足见诗人的旷怀高致。
全诗托兴石竹而咏怀,语言质朴却有味,格调清雅而深沉,善于起承转合,非但理至,风味亦是深得陶诗的朴素自然特点,是初唐诗坛中的老到浑成之作。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1],徙倚欲何依[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
牧人驱犊返[4],猎马带禽归[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6]。
【注释】
[1]东皋(ɡāo):王绩的隐居之地,在今山西者河津市。皋,水边高地。薄暮:傍晚。[2]徙(xǐ)倚(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3]落晖:落日的光辉。[4]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5]禽:鸟兽。这里指猎获的飞禽。[6]采薇:用《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的诗意,表达未遇知音的怅惘之情。一说为伯夷、叔齐在商亡后,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作《采薇操》,表现避世隐居之意。薇,野菜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译文】
苍茫的暮色中,(我)登上东皋,怅然远望,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每一棵树都染上了浓浓的秋色,每一座山都洒满了夕阳的余晖。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了,猎人骑马带着野禽也归来了。四下顾盼,没有一个相识的人,长声歌唱《采薇》而怀想古人。
【赏析】
《野望》是王绩的代表作,整首诗在萧瑟闲逸的情调中,透露出诗人浓浓的彷徨与苦闷。从中不难看出隋末纷乱的社会现实及知音难遇的境遇对诗人的影响。
在薄暮时分,诗人徘徊于东皋之上,不知何所依。举目四望,秋色所被,在落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而牧人和猎马的到来,打破了静谧,使画面生动起来。对着这样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山家秋晚图,诗人不禁想追随古时隐士,退居山林。其实,诗人并非真正想隐居,“相顾无相识”,是因为他太过孤独,无所依靠。整首诗语言朴素,风格清新,情味似淡犹浓,读来让人久久不能释怀。这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格调清新,摆脱了南朝以来华靡艳丽的诗风,不以辞而以情动人,闪烁着独特的魅力。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北场芸藿罢[1],东皋刈黍归[2]。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
[1]芸(yún)藿(huò):芸通“耘”。芸藿,即锄豆。[2]刈(yì)黍(shǔ):收割黍子。黍子即黄米。
【译文】
(我)到北场锄完豆地的草,(你)从东皋割黍归来。(我们)相逢在这秋日的满月之夜,恰好遇上夜晚的萤虫飞舞。
【赏析】
王绩在隋末曾做过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入唐后做过太乐丞,后来弃官归隐东皋。这首诗反映了他归隐生活的一个侧面:在秋夜晚归途中,他与同样隐居的王处士不期而遇,心中不胜欣喜。
前两句随意平淡地叙述了参加“芸藿”、“刈黍”一类农事活动归来,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三、四两句描绘了与好友秋夜喜遇的情景。虽然没有从正面描写两人相遇的场面,也没有一笔正面写“喜”字,但我们从秋天的满月、点点飞舞的萤火虫这样富有流动变幻意象的山村良夜美景中,可以想象出两位老友不期而遇的会心和得意忘言的情景。
这首诗以情驭景,用富于田园生活气息的场景来映衬心境,语调随意而平淡,节奏舒缓从容,不经意间点染出丰富隽永的诗情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