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懋斋诗钞》的编年和《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的写作时间
(一)《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只能作于乾隆二十八年
如果《懋斋诗钞》严格编年,则无疑对判断《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的写作时间和曹雪芹的卒年上限提供了无可辩驳的铁证。
问题是,现在无法证明《懋斋诗钞》是“严格编年”。
当然,笔者所谓的严格编年是指,诗集中所有诗歌编年、前后顺序一一无误,否则,即便能够证明《诗钞》中“几乎所有”诗歌都是严格编年,也不能保证“每一首”诗。
具体地说,就是《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与其前面的一两首诗歌是严格编年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无法得到证明,才为反对者留下了这一“具体”的口实。
国图藏《懋斋诗钞》眉批中有“选”“抄”等字样,而删诗有用笔勾掉和剪掉两种的现实,证明该诗稿当出自敦敏;而国图藏《懋斋诗钞》中《古刹小憩》与《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又系连纸所抄的现实,证明国图藏《懋斋诗钞》的大编年(基本编年)是没有问题的。
冯其庸先生的目验证明国图藏《懋斋诗钞》中《古刹小憩》诗题下贴纸为“癸未”,而曾次亮先生则依据《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中“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指出敦敏诗歌必作于二月底;诗歌中又谓“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尘”,则其时应是“落花时节近清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二月小,二月二十五日春分,三月大,三月十二日清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则二月小,二月二十二日清明,结合诗中“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尘”所云其时杏花已落,《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只能作于乾隆二十八年。
(二)关于敦有邀诗而雪芹无回诗的辨析
或者又云,邀请雪芹入城,唯有敦敏之请诗,未见雪芹之回诗,何以见得雪芹尚在人世呢?
此说影响亦大,其立论基础是,曹的时代交通不便,信息阻塞,朋友之间几个月不来往也很正常,《代简》诗只是邀请诗,不是聚会诗,似不足以推出健在的结论。
或者又云,自乾隆二十四年始,“二敦一张”都有诗写到雪芹,为何乾隆二十八年只有一首涉及曹的邀请诗呢?脂批批到壬午九月,并无癸未年、甲申年的批语,到乙酉冬才见二十五回有一条“乙酉冬,雪窗,畸笏老人”的眉批。而壬午九月之后该是“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的一段时间。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怀疑有其合理性,惟考证重在“证”(证据和逻辑),不在析(在证的基础上,可析则析,不可析则不析),尤其不能以析代证,此亦考证之大忌。
在敦诚《挽曹雪芹》“晓风昨日拂铭旌”作为前提的情况下,非要说敦诚不知道曹雪芹是何时死的,笔者认为是一种狡辩。
第一,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敦敏、敦诚等人诗集并不等于他们所有诗的总汇,且诗集并非日记,并非事事入诗。
也就是说,敦诗集中有邀诗,未必见得曹无答诗——或者说,曹即便有答诗,敦的诗集也没有必要非得提及;曹赴约也好,不赴约也好,都证明不了曹是否已经离世。
第二,乾隆二十八年确实只有一首涉曹诗,但结合以上两条,这一现象除了证明乾隆二十八年二敦只有一首涉曹诗外,证明不了其他任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