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十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关于敦诚《挽曹雪芹》诗中的“孤儿”

(一)关于曹雪芹与其子谁死在先的问题

敦诚《挽曹雪芹》诗云:“肠回故垄孤儿泣(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一般认为,曹雪芹之子先死,曹雪芹感伤成疾而死。

不过,近年来,学界开始出现一种关于曹雪芹与其子之死先后问题的争论,此论认为,既然敦诚明言“肠回故垄孤儿泣”,“孤儿”指“幼儿无父”(《孟子·梁惠王下》云:“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则曹雪芹之子死于曹雪芹之后,其子死于癸未,则曹雪芹只能死于壬午除夕。

此说由陈汉英首倡,其《曹雪芹逝世确年考》发表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其后,杨兴让、兰良永、杜春耕重申曹雪芹先死、其子后死说。

(二)应当结合诗、诗注的逻辑全面理解敦诚诗

曹雪芹先卒,其子后死说紧抓“孤儿”的意思立论,不过,此说最大短板是,没有考量整句诗与诗注的全面意思。

《鹪鹩庵杂诗》中的《挽曹雪芹》诗一云:

 

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肠回故垄孤儿泣,泪迸荒天寡妇声。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衡?

 

伊,作他讲。《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一《陈庆之传》附《陈暄》载:“吾见张时,伊已六十,自言引满大胜少年时。”《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云:“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

敦诚诗注说得很明白,曹雪芹的儿子先他而死数月,雪芹感伤成疾,故敦诚“挽曹雪芹”。

敦诚《四松堂集》付刻底本《挽曹雪芹》

《四松堂集》付刻底本中,该诗题作《挽曹雪芹 甲申》,云:

 

四十年华付杳冥,旌旗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或者心中先存了“孤儿”一词的意思,又要坚持曹雪芹先死、曹子后死的观点,称“感伤成疾”者系敦诚。

吾人读书固少,不见古文有如此之写法。

先不论诗题是《挽曹雪芹》,表达的情绪是挽“雪芹”而非他人;即单就诗注“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的前后逻辑而言,说的仍然是曹雪芹之子先死,曹雪芹遂感伤成疾。

若非要不考虑古文行文简洁的习惯,我们可以将这句诗注的成分补足,即“前数月,伊(雪芹)子殇,因感伤成疾”。这与前诗诗注“数月前,伊子殇,雪芹因感伤成疾”又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区别呢?

(三)“孤儿”指地下“孤单的儿子”

渺漠,作“渺无影踪”讲。明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云:“他魂渺漠,我没倚托;程途万里,教我怀夜壑。”

“魂应逐”与“目岂瞑”的主语都是曹雪芹,若曹雪芹先死,又如何有“孤儿渺漠魂应逐”呢?若云“魂应逐”的主语是“孤儿”,则后面“新妇飘零目岂瞑”的主语又系谁人呢?

实际上,“孤”固然有三十以下失父的意思,单也有孤单的意思,如孤老、孤零、孤行等《辞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62页。

敦诚之写曹雪芹之亡子用“孤儿”,其中的“孤”子即偏重指“孤单的”讲。也就是说,敦诚笔下的“孤儿”指的是地下的孤儿,而不是活着的孤儿,否则,诗就与诗注完全矛盾了。

既然敦诚诗中曹雪芹与曹雪芹之子的死亡先后是明确的,也就没有曹雪芹之子死于癸未,曹雪芹死于其前,故曹雪芹当死于壬午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