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决战新物流:新零售时代的智慧物流模式
1.1 新物流的概念内涵、特征与架构体系
1.1.1 “新物流”模式的概念内涵
在第二次信息革命与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及以数字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逐渐迈进第二发展阶段,物流业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政策比较宽松、人力成本较低、传统商贸模式比较落后、数字经济规模庞大、产能极大,在这六大条件的支持下,我国电商实现了迅猛发展。
过去5年,我国网民数量以25%的复合增长率迅猛发展,互联网消费增长率达到了32%,均位列全球第一。相关数据显示:多年来,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发展。10年前,我国快递业务量不足美国的10%;10年后,我国快递业务量已是美国的2倍。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被彻底改变。对于我国电商来说,较低的物流成本曾是其崛起的重要条件,在每笔电商货物总价值中,物流费用约占8%,从心理与竞争力两方面为电商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如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快递成本不断增长,我国劳动力人口供给负增长趋势已持续5年,对物流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根据阿里研究院提供的调研数据:目前,部分快递企业的人力成本在以年均10%~25%的幅度增长,场地租金在以年均30%左右的幅度增长。2017年“双11”前夕,韵达、中通等快递企业上调了快递价格。此前,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快递企业一直以降低快递价格来获取竞争优势,这次快递价格的上调说明整个快递行业对成本的耐受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限,快递价格触底反弹。
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很难改变,物流规模的扩大与物流碎片化现象的出现都使物流成本有所增长。目前,随着移动商业互联网实现普及应用,电商的定义愈发模糊,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线下门店开通了“门店配送”服务,快递需求进一步增长。该问题已超出物流行业的范畴,演变为在居民消费习惯不变、物流成本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现有数字消费模式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该问题来说,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关键。在此形势下,物流行业亟需进行智慧升级,实现自动化、可控化、可视化、网络化。
现如今,“智慧”一词在物流领域频频出现,属于供应链管理文献中的高频词汇。相对而言,“新物流”属于一个新词汇,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下面,我们对“智慧物流”进行溯源分析,对其概念进行梳理,从而对“新物流”做出科学界定。
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建议美国政府投入资金建设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该理念倡导将新一代IT技术引入各行各业,将传感器安装到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上,让他们相互连接形成“物联网”,并利用超级计算机与云计算对该网络进行整合,进而将网上数字地球、物理系统、人类社会整合在一起。如此一来,人类生活、生产都将实现精细化、动态化,从而实现智慧化。
“智慧地球”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诸多效仿,出现了“智慧医疗”、“智慧企业”、“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物流”等诸多新概念。
具体到实践层面来看,“智慧物流”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物流领域。因为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水平较高,各种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实现了广泛应用。而在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实现信息化,让整个供应链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借传感器、GPS、RFID技术、自动化物流设备打造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物流。
总体来看,新物流不是物流行业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形态,也不是某种至高无上的形式,而是层次丰富、富有活力与创新力、动态发展、能使资源实现集约利用的物流集合。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新物流”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维度,分别是自动物流、产品智能、智能交通系统、物联网、自组织物流。
综上,我认为,“新物流”是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与传统物流的自动化、机械化、标准化相结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将企业的资源利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具有透明、协同、柔性、即时反应等特征,能为商业创新提供有效支持,提升物流效率,推动物流实现绿色、安全运行。
从本质上看,“新物流”就是原有物流要素的升级与重构,以供应链的数字化为前提,以流通设施及物流网络的完善为基础,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支撑,以网络伙伴间的协同共享为关键。
1.1.2 “新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商业模式持续升级的形势下,消费者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对服务业,尤其是物流业的智慧化、数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及企业实践情况的分析对“新物流”发展模式进行梳理。
新物流模式具有四大特征,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动态性
新物流是一种实时变化发展的创新业态,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从根本上来看,新物流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智慧”的变化发展。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智慧”的内涵愈发丰富,物流的“智慧”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2)“物流”的变化发展。随着供应链协同及物流整合趋势不断加强,共享物流与信息平台进一步发展,物流行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系统性
现阶段,“新物流”最常见的发展形势就是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所以人们对新物流的认识尚处在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物流的发展确实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但其发展还需要其他条件的加持。
准确来说,“新物流”是一个复合型的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技术支撑仅是其中的一个层面、一项内容。除技术外,新物流的发展还涉及了很多问题,比如体制问题、管理问题、组织问题、系统运行问题等等。在这个系统中,新技术发挥的作用比较重要,但也需要系统的整合、组织、管理与运作。也就是说,“新物流”的发展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普适性
物流涵盖了众多领域,物流产业本身也涵盖了众多行业,但目前,各行业发展良莠不齐。起初,那些获取了领先优势的行业最先出现“新物流”,之后这些行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具有普适性的新物流。
具体来看,“新物流”的普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物流产业全方位普适。虽然“新物流”的发展刚刚起步,该形态多出现在行业或企业对“新物流”的探索实践中。随着积累的经验不断增多,物流企业间的协作共享不断增强,可以带动其他行业或企业全方位推动物流产业实现智慧升级。
(2)价值创造的普适性。“新物流”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物流可提升企业绩效提升,拓展市场份额;二是新物流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给经济、社会、民生带来巨大的益处。
◆渐进性
对于我国物流行业来说,全面实现“新物流”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战略规划。这一战略的实现需要整个物流行业共同努力,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分,推动其按部就班地落地实施,整个过程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具体来讲,“新物流”的落地实施必须由物流企业从技术升级、管理升级、装备升级、系统升级等方面着手实现。
一直以来,企业经营与交通运输环境都深受物流成本的影响,同时,物流运输方式也因新商机、新零售、新技术的出现发生较大变革。但目前,我国部分物流企业仍没有建成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比较落后,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较低,没能与客户实现深度合作。在此形势下,物流行业亟需通过智慧升级提升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体现了“新物流”的核心要义:
(1)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深度应用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2)与传统物流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特性相结合使物流实现智慧化配送;
(3)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潜力的充分调动构建一个透明、协同、柔性、能实现即时反应的综合物流企业;
(4)以支持商业创新为目标,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实现绿色、安全、高效的运行。
1.1.3 “新物流”模式的逻辑架构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成果及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我们构建了新物流模式的逻辑架构。从总体来看,“新物流”的逻辑结构可分为三层,一是技术层,二是决策层,三是应用层。其中技术层主要为新物流提供基础功能支持,决策层主要确定新物流的智慧升级模式,应用层主要呈现新物流具体的发展形态。
◆数据感知层
“新物流”技术层以数据感知为基础,尤其要获取关键数据,包括人、场、地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让物品信息实现数字化,借助卫星定位、RFID等技术实时获取物流信息,比如物流车辆所处位置、货物配送状态等等。
“新物流”技术层以智慧流通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该设施包括物流基地、公共配送中心、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等,同时,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改造也为“新物流”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物流”技术层以物联网、自动化、物流云为核心,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仓储、配送、客服等环节的自动化,整个物流过程可实现自动化。
◆决策分析层
要想将技术层获取的数据连接起来,进一步打通这些数据,必须借助基本的算法模型、基础协议与标准、行业判断、竞争策略与发展定位。
通过决策层的构建,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等技术可在物流管理与配送系统实现广泛应用,可对客户需求、物流数据、商品库存进行有效分析。具体来看,决策层有三大作用:
(1)能计算出最佳仓储位置,规划出最优仓储路径;
(2)能使物流仓储与配送决策实现智能化;
(3)能对货物进行精准定位与追踪管理,将物流信息实时反馈给客户及管理者知晓,从而对商品产地及流通信息进行追溯。
◆应用层
“新物流”的落地需要政府、行业、研究机构共同作用。现阶段,“新物流”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式联运:比如入选《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的公铁联运、公铁海河多式联运、集装箱公铁水联运、集装箱水铁联运等等。
(2)车货协同:比如用户可通过货拉拉App叫车,实现同城即时货运,享受优质、高效、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
(3)末端共享:比如共享第三方代收平台、智能快递柜等基础设施,开展共同配送等等。
(4)智能仓储:比如苏宁借助“业务+仓储+技术”的零售仓储体系管控模式,以多元化的零售场景为核心构建多种多样的仓储形式,比如DC仓储、FC仓储、门店仓、微仓等等,从而满足电商、品牌商、零售商的业务需求。
(5)路径优化:比如杭州传化“易货嘀”致力于打造无车承运人平台,货主与司机可通过该平台交易货物运输信息,开展同城货物运输,实现集约配送,为货主与司机提供结算支付、保险经纪等服务。
1.1.4 “新物流”模式的服务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订单处理与查询、出入库、物流计划、物流运输、客户交付等各物流环节都要有数据提供的强有力支持,以物流计划为例,物流计划的制定离不开货物订单数据,物流计划的执行离不开物流资源要素数据。
货物订单提供了货物种类、数量、交付时间与地点等重要数据,是物流服务需求具体化的直接体现。货物订单数据涵盖了订单的整个生命周期,然而传统物流对这方面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应用缺乏足够重视,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计划,主要就是管理者根据自身积累的经验制定,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实现对物流资源的高效配置,无法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新物流基于包括物流订单数据在内的海量数据制定物流计划,可以对所有订单需求进行整合,综合考量送货时间、地点、成本等多种要素,使物流计划制定更具科学性、灵活性、适应性。
物流计划的执行不仅是由物流订单要求决定的,更受到物流资源要素的直接影响。当物流资源要素数据缺失、滞后甚至出现错误时,在车辆与仓库选择、运输线路实时优化等方面很容易遇到各种问题,从而降低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成本。
数据驱动将会成为物流业的主流趋势,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快研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落地应用。未来,随着新物流模式日趋成熟,物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仓储、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等数据都会被实时搜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深度发掘其潜在价值,实现物流数据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高效流通共享,提高整体供应链运行效率,为目标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新物流具有三重性
新物流具有三重属性,首先是物理属性。物流就是物的流通,所以它的物理属性很好理解,无需过多讨论。
新物流的第二重属性就是数据属性,这一属性经常隐藏在物的流通轨迹背后,很难被发现,它回答了物的来源、物的构成、物的流通环节与目的地、目标消费群体类型、物的获取场景与方式等问题。
整个物流过程会产生大量数据,借助这些数据可对物流出口端的客户行为做全面分析,增进物流商对客户的了解,甚至让物流商比消费者自己更了解自己。同时,借助这些数据还可对物流“入口端”的物品进行追溯,让物流商了解物品的来龙去脉。物品流通过程自然也有物流商存在。由此可见,整个物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都实现了数据化。
经数据链接与传导,新物流又产生了第三重属性——服务属性。在物品流通过程中,物流企业不仅为顾客提供拆零分拣、包装定制、搭配重组、场景设计等服务,还为其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推动服务与文化不断增值。
◆新物流生态的前台、中台、后台
“新物流”生态的前台是多样化的场景,社群众多,消费者无处不在,可以根据大数据精准画像为消费者提供按需定制服务;产品只是企业与消费者的接触点,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工具。物理空间、时间维度都得到了有效延展,消费者打破了时间、空间、店铺位置的限制,商品打破了内容、种类、数量的限制,消费者体验、商品交付打破了物理形态的限制。
“新物流”生态的中台是整个服务体系的核心,主要为商家赋能,包括柔性制造或柔性物流,智能制造或智能物流,各种各样的特色服务等等。整个服务体系不是由一家企业包揽的,而是由多家企业共同构建的,企业各展所长,最终打造精准、丰富、及时的新物流服务。
“新物流”生态的后台是基础设施,具有软硬兼施、人机匹配的特点。对于线上来说,这个后台系统就是SAAS云;对于线下来说,这个后台系统就是快运快线网络与关键的连接枢纽。京东的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334工程也好,菜鸟的ACE计划也罢,都是试图通过新物流基础设施的构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尽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