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股份稀释,你如何执掌企业“牛耳”?
【股权设计看点】
企业想要发展,就一定会做股权激励,引入资本,进行融资重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创始人难免会面临股权被稀释的问题。对创始人来说,如何在自己的股权被稀释的情形下,还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呢?
在企业创立初期,企业所有的股份都在创始人手中,因此,此时创始人的权力达到顶峰。企业要发展,要引入资本,经过几轮融资和股权激励后,创始人的股权被不断的稀释,这也意味着创始人手中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也在稀释。
什么是现金流权?就是指股东按照持股比例享有的分红权,一般来说,股份越多,现金流权就越大。比方说你持有该公司40%的股份,那么年底分红时,你可以获得分红总额40%的利益。
那么,控制权又是什么意思呢?控制权是相对于所有权而言的,控制权是指你有权支配某项资源,但是这个资源不一定归你所有。比方说,某企业老板通过股权激励让一名高管拥有5%的股权,但是通过某种方案设计,这位高管实际上只有3%的控制权,这就实现了控制权的剥夺。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为企业实际掌权人牢牢抓住企业控制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可是,也是企业大股东“吸食”小股东的温床。比方说某企业老板手中只有30%的股份,却有53%的公司控制权,那么他在股东大会上,就能呼风唤雨。
设计控制权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各项措施和政策能够更好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企业领导者潜力,提升公司价值,回馈各位股东。
【股权设计案例】
☞合伙案例:李彦宏:百度的控制权必须掌握在创始人手上
李彦宏曾经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到:“在创办百度以及后来上市的一路上,有一点一直很明确,那就是百度的控制权必须掌握在创始人手上。只有掌握了公司的命运才能实现为网民创造价值的梦想。”在李彦宏的潜意识里,百度的控制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创办“百度”之前,李彦宏在美国搜索行业翘楚“Infoseek”工作,就在那段时间,他把搜索技术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Infoseek后来经历了几次战略失误,还是逃脱不掉被收购的命运。这段经历给李彦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道:“这段经历告诉我,就算个人做到再好,如果不能有自己的平台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对于技术起家的互联网公司。”
在李彦宏眼里,百度发展最关键的时刻之一,非上市路演时期莫属。在那段时间,李彦宏白天要到处宣传,晚上还要苦口婆心的劝说企业董事不要简单就把公司卖掉。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彦宏成功说服董事会在IPO时确立了“牛卡”原则。这一原则规定,百度欢迎美国投资者对百度进行投资获利,但是,每股公开交易的股票的投票权只有原始股票的十分之一,意思就是原始股每一股有1%的投票权,但是对于这些美国投资者,手中要有十股才有1%的投票权,通过这一决策,李彦宏牢牢掌握了自己的控制权。
实际上,因为过度对“创始人影响力”进行吹捧,轻视资本市场的险恶,最终控制权旁落的企业创始人不在少数,比方说新浪的王志东,他领导新浪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在资本压力的压迫下,不得不离开新浪。
【股权设计实操】
通过对上述案例进行了解,分离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方式有哪些呢?就世界范围来说,这种方式有30多种,最后,我们总结了最常见的4种——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类别股份和章定权利。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
在我国,企业传统的方式是“同股同权”,意思就是你有多少股份,就有多少投票权。比方说你拥有某企业35%的股份,在该企业股东大会上对某项决议进行投票表决时,你只有35%权重,不能保证该项决议百分百能通过,以为还有65%的投票权你无法掌控。
接下来,我们通过“宝能”的案例,来具体分析一下。在2015年7月,在A股市场爆发的万科和宝能系股权之争,引起了业界注意,也把宝能集团以及老板姚振华推向了舆论的顶端,我在这里不研究他们如何进行股权争夺,我们只研究姚振华是如何通过少量股份,完全掌控企业下游前海人寿的(见图2-14)。
通过图2-14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姚振华是通过层级控制的方式,借力控制,通过宝能投资、钜盛华把前海人寿的控制权掌握在手里。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姚振华持有前海人寿的实际股份为34.374%(宝能投资、钜盛华股份相乘),而实际控股份额却达到了51%,做到了相对控股。
假如我们把这些层级加大,对有限合伙人的持股平台进行设计,那么,这种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会更大。
有限合伙企业是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一起组成的,公司的企业管理由普通合伙人负责,普通合伙人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有限合伙人是不能参与企业管理的,他们对企业债务的责任承担也是有限的,所以,企业控制权还是在普通合伙人手上。普通合伙人再通过合伙平台去控制其他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就越来越大。
通过这2-15可以看出,普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只有10%的股份,然后通过这家有限合伙企业对公司D进行掌控,同时也掌控了D公司旗下的4个子公司。也就是说,这位普通合伙人手里只持有公司D5.1%的股份,却牢牢掌握着公司D和旗下4个子公司的命运。
这就是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层层递进,层层管理,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同时,企业在股权激励时建立持股平台,也是基于金字塔结构思考的。
交叉持股结构
交叉持股说简单一点就是我有你的股份,你也有我的股份,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可以让企业用最低的成本控制另外一家公司。交叉持股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单纯型交叉持股、环状型交叉持股、网状型交叉持股、放射性交叉持股、变异型交叉持股等等(见图2-16)。这里,我们就以单纯型交叉持股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比方说,A企业出资80万获得B企业50%的股份,而B企业出资50万获得A企业20%的股份,实际上,A企业只用了30万,而不是实际的80万,就可以把B企业50%的控制权握在手里,牵制住B企业。
但是,交叉持股也有弊端,这一方式容易给企业带来虚增资本,加大资本的空洞。就上述案例而言,表面上两家企业都有进账,实际上只有B公司账面增加30万。
交叉持股让企业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大家彼此牵制,当然,交叉持股也更有利于控制性股东剥夺其他小股东的权益。
类别股份
所谓类别股份,就是把企业股份分成两类或者两类以上的股份,其中一类为普通股,钱权统一,同股同权;而另一种是同股不同权的,比方说京东的AB股模式,刘强东和核心管理团队持有B股股票,每股股票的投票权是普通股票的20倍。
假如该类别股票为优先股或者虚拟股,那么持有该股份的人员没有表决权,只有收益权,意思就是这部分股东不参与管理,只参与分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持有普通股票的股东,对持有类别股票的股东的控制权。京东、唯品会、Facebook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大自己手中股票的权利,从而牢牢掌握自己手中对企业控制权。
章定权利
什么是“章定权利”?意思就是在公司章程或者相关文件中,事先规定好的,用来保护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不旁落的规章制度。
就拿阿里巴巴来说,截止阿里巴巴向美国交易证券委员会递交招股书之前,虽然软银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但是,在此之前,马云和蔡崇信已经和软银达成共识,在没有马云和蔡崇信的同意下,软银不得撤掉任何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选出来的董事,并且软银要将手中30%的投票权委托给马云和蔡崇信。这种情况下,即使马云手中的股份已经被稀释的很少了,但是阿里巴巴的控制权还是在马云手里。
有很多企业创始人在设计企业控制权结构时,喜欢把上述几种模式混在一起使用,想要最大程度的保障自身控制权的安全。
比方说把金字塔结构和交叉持股结合一下,就能进一步放大企业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李嘉诚手里控制着不计其数的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控制权结构十分复杂,并且还十分隐蔽,李嘉诚通过金字塔结构和交叉持股结合的方式,控制着旗下众多企业。
企业在玻璃剥离控制权时,也为控制人提供了剥夺其他股东的机会,但是身为实际控制人,设计控制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控制其他股东。否则,实际控制人不仅失了人心,还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