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疼痛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疼痛治疗的起源与现状

疼痛是所有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们求医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人体五大生命体征之一。其性质常难以描述,没有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患者主诉,尚无明确客观的诊断标准。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疼痛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命活动。疼痛(pain)一词即源于希腊语(poena)和拉丁语(punishement),均由惩罚的含义衍生而来。古代人认为是人类触怒上帝神灵后所受到的惩罚。直到罗马的盖伦对感觉的生理研究确定了中枢和外周神经的重要功能,才使疼痛脱离了迷信和宗教影响,并形成了疼痛的特异性学说,以后逐步发展出了强度学说、模式学说、中枢总和学说、感觉交叉等学说,最后由Melzack和Wall提出了闸门控制学说。上述提出的全部学说均是为了解释机体组织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疼痛。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无组织损伤或无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慢性疼痛相关报道逐渐增多,这些患者感受到的疼痛和那些存在有明显病理改变的患者相同,心理和行为学说逐渐被提出和接受。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疼痛的性质有时极难描述,人们通常可以指出疼痛的部位和程度,但准确说明其性质则较为困难。通常用比拟的方法来描述,如刺痛、灼痛、跳痛、钝痛或绞痛。疼痛作为主观感受,没有任何一种神经生理学或神经化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的有无或强弱的特异指征。疼痛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靠患者主诉。
疼痛在各种疾病和医疗环境中均会出现。疼痛按其发生的起源和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痛和慢性痛。急性痛常常发生于组织受到外界或内部强烈刺激而损伤之际,即所谓伤害感受性疼痛。当组织伤势愈合,疼痛也即消失。但有时伤口愈合,而疼痛长久存在,超过1~3个月,则称为慢性痛。从生理意义上看,急性痛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人体采取措施,或防御、躲避,或进攻、反击,以消除致痛源。如若伤势已愈,而疼痛仍久留不去则转为慢性,只能造成无穷尽的痛苦。据统计,每3个门诊就诊患者中,就有2个伴有各种疼痛病症。大约有30%的成年人有过慢性疼痛,我国至少有1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美国大约有1.16亿成年人有慢性疼痛。疼痛诊疗直接和间接支出高达5600~6300亿美元,远高于之前预测的1000亿美元医疗支出和610亿美元的企业员工慢性疼痛医疗支出。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疼痛已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也是造成人类生活及劳动能力下降和工作日减少的最普通、最直接的因素。因此,防治慢性痛已成为疼痛医学的主要任务。
对疼痛的治疗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开始受到迷信和宗教的影响,求助于鬼神、巫术或传教士,通过符咒诵经等驱魔手段治病消痛。此外,自然疗法也逐渐盛行,其中主要为草药治疗。在埃及、印度及中国用大麻、曼陀罗草根、罂粟碱等止痛。除了祈祷和镇痛药物之外,亚述人、巴比伦人尤其是埃及人还采用诸如颅骨钻孔等外科手术方法来治疗头痛,并且应用运动、冷敷、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古代中国人不仅采用针刺疗法,而且还采用艾灸疗法、按摩、体育锻炼和食疗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其中某些方法沿用至今。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尼罗河电鱼的电击为代表的电疗法也被用来治疗神经痛、头痛和其他疼痛性疾病。直到18世纪,疼痛治疗并未取得任何重大进展,仍然提倡应用天然草药以及诸如电疗法、按摩和体育锻炼等物理疗法为主。
现代疼痛治疗起源于美国。1961年由美国疼痛治疗的先驱者、著名麻醉学教授Bonica于华盛顿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床疼痛中心”。随后1962年日本东京大学麻醉科山村秀夫教授,在东京大学创办了日本第一个“疼痛外来”。由此拉开了现代疼痛治疗的序幕,并于1975年于意大利弗罗伦斯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并发行了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疼痛》(Pain)杂志。2000年,第106届美国国会通过3244号决议,宣告从2000年开始,美国已进入“疼痛控制与研究年代”,并将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命名为“疼痛研究与治疗的十年”。五十年来,疼痛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在对疼痛有关解剖生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同时,疼痛治疗工作也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取得很大成绩。首先是化学药品的出现,最先出现的麻醉药如全身麻醉药氧化亚氮、乙醚等。然后是局部麻醉药可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陆续出现,特别是后者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阻滞,已成为现代疼痛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次,阿片类麻醉药和非麻醉性镇痛药,前者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后者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伴随着对疼痛机制认识逐步提高,针对临床疼痛的不同病因病理,在药物治疗方面所采用的品种不断扩大,包括神经安定药、解痉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血管扩张药及神经破坏药等都成为疼痛治疗常用药物。另一方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将许多中草药或局部阻滞、穴位注射或通过辨证施治,立法配伍、内服用药,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除药物治疗外,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疼痛诊疗技术应用于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中,使得原来难以控制的,甚至是不能控制的疼痛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和中枢靶控镇痛技术等,对许多其他镇痛方法不能缓解的疼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具有安全、微创、快速镇痛等特性。
脊髓电刺激依据神经电生理基础理论,在脊髓阶段发出刺激性电信号,从神经分子水平上阻止疼痛信号及由此引起的恶性循环,已广泛应用于疼痛部位明确的慢性顽固性疼痛:如外周神经损伤后疼痛、截肢后疼痛、腰背部术后疼痛、顽固性心绞痛、外周血管病变性疼痛等,置入后患者可依据自身疼痛情况变化,自行调控刺激参数,以获得最佳个体化镇痛效果。
中枢靶控镇痛系统为高效应用吗啡镇痛开辟了新途径。该系统可按需将吗啡等镇痛药物直接输注到蛛网膜下腔或脑池中,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受体,达到微量高效镇痛效果。据研究报道,同样镇痛效果,该系统用药仅为口服的1/300.此外还可依据疼痛病情变化适时进行体外遥控,调节输注速率。该法是适用于全身多处慢性顽固性疼痛和癌痛患者。
硬膜外腔镜技术也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疼痛诊疗技术。在X线透视帮助下,对硬膜外腔病变进行诊断或治疗。直视下探查神经病变、纤维化及粘连等,能发现MRI所不能发现的病变,对神经进行靶向治疗。可用于硬膜外纤维化、腰部术后长期疼痛、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损伤等。
目前最值得期待的疼痛学治疗方法,当属细胞水平的疼痛治疗。主要包括细胞植入治疗和基因治疗,但它们大多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细胞植入治疗时将体外培养的自体细胞或细胞株移植入体内,通过类似生物微泵的作用让这些移植细胞持续分泌抗痛蛋白、抗痛蛋白调控因子、酶或信号转导因子,从而增强抗痛蛋白表达,达到镇痛效果。基因治疗通过改变人体内的基因表达,特异地干预疼痛生物行为,已达到治疗的目的。在疼痛研究中基因治疗有两个方向:即上调抗痛基因表达和下调疼痛基因表达,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治疗无效的疼痛,可能更有治疗价值。
因此,疼痛科工作的内涵是运用临床、影像、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化学等方法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科室。其中微创介入手术是疼痛科的核心技术,而以药物、物理因子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则是疼痛科的基本诊疗平台;其主要工作内容即对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