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我国疼痛诊疗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疼痛医学工作者起初多数为与探讨工作有关的基础研究者及麻醉科医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北京、昆明等地个别医院麻醉科就利用神经阻滞,进行癌痛、哮喘、顽固性呃逆等治疗,20世纪60~70年代少数医院进一步建立了门诊或病房开展疼痛治疗。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延边、石家庄、武汉、天津、济南等地相继建立了门诊或病房进行疼痛诊治,取得了较好成绩。
1989年,根据卫生部12号文件,麻醉科脱离外科,成为独立的临床科室,疼痛诊疗成为麻醉科的3项业务之一。随着工作需要,一部分麻醉医师逐渐减少临床麻醉工作量,转向以疼痛诊疗为主的“疼痛门诊”业务。鉴于疼痛门诊业务中,越来越多的患者属于慢性疼痛患者,因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医师逐渐加入,共同解决慢性疼痛患者的疑难病症。随着疼痛诊治业务的不断开展,我国纷纷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基本上分为3种类型:一是最基本的疼痛门诊,一般主要由麻醉科负责此项业务;二是多学科的疼痛诊疗中心,除麻醉科医师外还包括神经科、骨科、心理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医师共同参与疼痛诊治工作;三是多学科的疼痛研究中心,包括有基础和临床医师进行疼痛的研究和诊治。
根据2007年卫生部227号文件,至今,在二级及以上医院逐渐建立独立疼痛科。通过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09年全国抽样调查11个省市3270所二级以上医院,结果表明,有1269所医院独立设置疼痛诊疗科目(38.81%),其中仅有疼痛门诊812所(63.99%),设置病房457所(36.01%)。疼痛门诊与病房比例为1.78∶1。这一现实说明,距离卫生部2007年7月发布的227号文件所表述的二级以上医院均可设立疼痛科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疼痛科发展有以下特点:①二级医院疼痛科发展速度较快于三级医院;②疼痛科中,来自骨科、康复科、神经科等专业的医师比例增大,而源自麻醉科的疼痛医师所占比例逐步下降,显示出多学科融合的结构,是疼痛科学科内涵发展的标志;③多种诊疗项目专业化,这些项目主要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中枢痛)、癌痛、头面痛、脊柱源性疼痛、软组织痛、关节痛及内脏痛等。当前,独立的疼痛科开展的服务项目较单独的疼痛门诊齐全的多,多数慢性疼痛性疾病的住院治疗效果显著;④临床核心技术规范化。这些结果包括疼痛诊疗评估、镇痛药物疗法、镇痛自控技术、神经阻滞疗法、神经调制术、疼痛心理治疗、经皮骨骼肌松解术、周围神经毁损术、微创介入技术(射频、激光、臭氧、胶原酶、椎间孔镜等)。
虽然我国疼痛诊疗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①部分地区对卫生部文件认识不足,疼痛科建制行动迟缓,不能跟上疼痛医学发展趋势;②真正意义上的临床疼痛科的学科规模、学术层次与技术水平还不高,各地区的疼痛科发展不均衡。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从事疼痛诊疗专业的医师不足,因此要大力鼓励和培养专业人员。目前大多数疼痛诊疗效果较好,有效率在80~90%之间,但仍有10~20%无效或效果不好,有的短期效果可以,但远期效果不好,容易复发;③疼痛科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尚没有制定,这已成为制约疼痛科发展的一个瓶颈,是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④疼痛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之间缺乏交流。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传播信息的常见方式仍然是那些局限于特殊领域的高度专业性学术期刊和局限于特殊专业群体的学术会议。这些专业性出版物和专业性学术会议阻碍了各学科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