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类聚(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妊娠恶阻案(妊娠呕吐案同见)

石山医案
一妇形质瘦小,面色近紫,产后年余,经水不通。首夏忽病,呕吐,手指麻痹,挛拳不能伸展,声音哑小,哕不出声。医皆视为风病,危之。予诊脉,皆细微近滑。曰:此妊娠恶阻病也。众谓经水不通,安有妊理?予谓天下之事有常有变,此乃事之变也。脉虽细微,似近于滑;又尺按不绝,乃妊娠也。遂以四君子加二陈治之,诸症俱减,尚畏粥汤,惟食干糕香燥之物而有生意。(调经)
校注妇人良方
一妊娠呕吐恶食,体倦嗜卧。此胃气虚而恶阻也,用人参橘皮汤,二剂渐愈。又用六君加紫苏,二剂而安。
一妊娠吞酸恶心,时欲作呕。此因脾胃虚而饮食停滞,用六君加枳壳、香附治之而愈。
一妊娠停食腹满,呕吐吞酸,作泻不食。余以为饮食停滞,兼肝木伤脾土,用六君子汤以健脾胃,加苍术、厚朴以消饮食,吴茱萸所制黄连以清肝火,诸症悉愈。又以六君加砂仁调理,而脾土乃安。(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一妊妇呕吐胁胀,或寒热往来,面色青黄。此木旺而克脾土,用六君子加柴胡、桔梗、枳壳而安。
一妊妇呕吐酸水,胸满不食。此脾土虚而肝木所侮,用六君子加芍药而愈,又用四君子加枳壳、桔梗而安。(妊娠痰逆不食方论第三)
名医类案
丹溪治一妇,孕两月,呕吐头眩。医以参、术、川芎、陈皮、茯苓,服之愈重。脉弦,左为甚而且弱,此恶阻病,必怒气所激。问之,果然。肝气既逆,又挟胎气,参、术之补,大非所宜。以茯苓汤下抑青丸二十四粒,五服稍安。脉略数,口干苦,食则口酸,意其膈间滞气未尽行,以川芎、陈皮、山栀、生姜、茯苓煎汤,下抑青丸十五粒而愈。但口酸易饥,此肝热未平, 凡肝气未平,参、术宜缓。以热汤下抑青丸二十粒,至二十日而愈。后两手脉平和,而右甚弱,其胎必坠, 右脉弱,主胎堕。此时肝气既平,可用参、术。遂以初方参、术等补之,预防坠胎以后之虚,服一月而胎自堕,却得平安矣。 琇按:不知滋水生木,治法欠妥。
一妇孕三月,吐痰水并饮食,每日寅卯作,作时觉小腹有气冲上,然后膈满而吐,面赤微躁,头眩,卧不能起,肢疼微渴。盖肝火挟冲脉之火冲上也,一日甚,二日轻,脉和,右手寸高,药不效者将二月余。偶用沉香磨水化抱龙丸 抱龙丸方:人参、天竺黄、琥珀、檀香、茯苓、甘草、枳壳、枳实、南星、金箔、山药、辰砂,一服膈宽,气不上冲,二三服,吐止眩减食进而安。
一孕妇七月,嘈杂吐食,眩聋,心下满塞,气攻肩背,两肘皆痛,要人不住手以热物摩熨,得吐稍疏。脉大。以炒条芩二钱半,白术、半夏各二钱,炒黄连、炒栀子、炒枳壳、当归、陈皮、香附、苍术各一钱,人参、茯苓各钱半,砂仁、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七片,服二帖后,嘈杂吐止,心满塞退。但于夜间背肘之痛,用摩熨,遂与抱龙丸水化服之,其疾如失。(恶阻)
孙文垣医案
张二娘子,妊七月而呕吐不止,气壅咳嗽,胸与两胁皆胀,不能伏枕。予先与金花丸二服以止吐,服下立应,继与大腹皮、陈皮、枳壳、半夏、甘草、竹茹、茯苓、旋覆花、前胡、紫菀、黄芩、生姜,服二帖,气平嗽止,安然睡矣。
金花丸者,雄黄一钱五分,半夏一两,槟榔二钱,姜汁浸,蒸饼糊为丸是也。(卷一)
两都医案
已卯仲夏,□庵方公,延余诊夫人脉,先陈病原,云是隔症,廿余日饮汤水即吐,一粒米食亦不能下咽,诸医技穷莫措矣,祈先生诊而决之,以办后事何如?予细诊六脉浮、中、沉三法,两寸脉细数,左关脉结束,右关脉雀啄,左尺脉沉而细,右尺脉数大。察此脉状,元气虚弱,胃气虚惫,而肝血不足,是病久之而烦躁发热,阴虚之候成,但见雀啄之脉,当为不起之症,殊不知《脉经》云:脾脉见雀啄,主有三个月胎孕。余决之曰:此乃胎气作呕吐,为恶阻病,非隔症也。主人尚未信,而病者亦不知是孕也。予遂作胎气治,法用木瓜、藿香为君,白术、黄芩为臣,归、芎为佐,炒姜为使。服二剂,呕吐止,再二服,饮食安,又二剂,能梳洗矣。至庚辰年,果生一女。如此脉症,若不作胎气治,二命安得存乎?余见有医经止有孕而作经事不通者,或胎以成而亦作经事不通者,俱概用通经药以通其血,有禀体实者成病,赋质弱者伤生,至此甚多,疾者医家,可不慎乎!
旧德堂医案
徽商朱圣修内人,呕逆吐食,出多入少,皆利痰白沫,眩晕气急,半月有余,大肉尽消。治者咸谓反胃,谓吐沫脾败,已无救矣。干余调治。手少阴脉动甚,两尺滑利,为结胎之兆,而恶阻之候,非翻胃也。用人参、橘红、白术、半夏、苏梗、桔梗、赤苓、砂仁、枇杷叶、伏龙肝水,煎服,三剂而吐减,数剂而全瘥,后产一女。
临证指南医案
十七 经停三月,无寒热,诊脉大,系恶阻减食。 恶阻
细子芩 知母 苏梗 砂仁 橘红 当归 生白芍
丸方 细子芩 三两 苏梗 一两生研 砂仁 五钱 白芍 一两半 熟白术 二两 当归 一两半
青苎汤法丸。(胎前)
叶氏医案存真
女科有胎气,以立基为要。恶阻呕吐酸味,宜安胃调气。产后下虚,血病为多。今脘中痞胀,减食不适,全是气分之病,但调气宽中,勿动下焦为稳。
生香附汁 苏木 神曲 豆蔻 桔梗 茯苓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用直,三十三岁 凡女科有胎气,以立基为要。恶阻呕吐酸味,是热化。安胃调气。
人参 竹茹 茯苓 半夏 金斛 生姜(杂症)
续名医类案
沈尧封曰:费姓妇怀妊三月,呕吐饮食,服橘皮、竹茹、黄芩等药不效。松郡车渭津用二陈加旋覆花、姜皮,水煎冲生地汁一杯,一剂吐止,四剂全愈。一医笑曰:古方生地、半夏同用甚少。不知此方即《千金》半夏茯苓汤,除去细辛、桔梗、川芎、白芍四味也。按呕吐不外肝、胃两经病,人身脏腑,本是接壤,怀妊则腹中增了一物,脏腑机括为之不灵,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蒸为气血,遂凝聚而为痰饮,窒塞胃口,所以食入作呕,此是胃病。又妇人既有妊,则精血养胎,无以摄纳肝阳,则肝阳易升,肝之经脉夹胃,肝阳过升,则饮食自不能下胃,此是肝病。《千金》半夏茯苓汤中,用二陈,化痰以通胃也;用旋覆,高者抑之也;用地黄,补阴以抑阳也;用人参,生津以养胃也。其法可谓详且尽矣。至若细辛亦能散痰,桔梗亦能理上焦之气,川芎亦能宣血中之滞,未免升提。白芍虽能平肝敛阴,仲景法胸满者去之,故车氏皆不用。斟酌尽善,四剂获安有以也。又蔡姓妇恶阻,水药俱吐,松郡医用抑青丸立效。黄连一味为末,粥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按:肝阳上升,补阴吸阳,原属治本正理,至肝阳亢盛,滴水吐出,即有滋阴药亦无所用。不得不用黄连之苦寒,先折其太甚,然后以滋阴药调之,以收全效。 (雄按:左金丸亦妙。)
沈姓妇恶阻,水浆下咽即吐,医药杂投不应。身体骨立,精神困倦,自料必死,医亦束手。一老妇云:急停药,八十日当愈。后果如其言。停药者,即《金匮》绝之之义也。至八十日当愈一语,岂《金匮》六十日当有此证之误耶?不然何其言之验耶?
沈尧封治朱承宗室,甲戌秋,体倦吐食。诊之,略见动脉,询得停经两月,恶阻症也。述前治法,有效有不效。如或不效,即当停药。录半夏茯苓汤方与之,不效,连更数医。越二旬,复邀沈诊,前之动脉不见,但觉细软,呕恶日夜不止,且吐蛔两条。沈曰:恶阻无碍,吐蛔是重候,姑安其蛔,以观动静。用乌梅丸,早晚各二十丸,四日蛔止,呕亦不作。此治恶阻之变局也,故志之。 (藜按:仍是治肝之法。)(卷二十四·呕吐)
龚子才治刘尚书妾,有孕患恶阻,呕吐不止,饮食不下,心中烦躁,头目眩晕。咸以二陈汤、藿香正气散、保生汤之类,遍投不效。诊之,左脉微数,气口数,此血虚气盛有火也。若不养血,则火不降,火不降则呕不止。以茯苓补心汤加姜汁炒黄连、竹茹,二服全愈。(卷二十四·恶阻)
冯楚瞻治一妇,妊娠三月而大吐,两月有余,药食俱不能受,六脉沉微已极,竟依脉立方,以人参五钱,炙甘草一钱,炮姜、制附各一钱五分,数剂而愈,胎亦安然。《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柴屿青治翁氏家人沈泰女,怀娠三月,患恶阻。医以感冒治之,方中用半夏二钱,连投二剂,腹痛异常,身热盗汗,历有二旬。求诊,柴谓半夏乃孕妇所禁,如何可用二钱?无怪乎腹痛之甚也,其胎不堕幸矣。遂与养阴之剂,半月而瘥。并令其八月后服达生散十余剂,至临产生理甚顺而速,得举一子。
张路玉治钱氏妇,去秋疟久大虚,饮食大减,经水不调,季冬略行一度,今春时发寒热,腹满不食,服宽肠利水药不应,拟进破血通经之剂。张诊之,其脉左手厥厥动摇,右关与两尺虽微弦,而重按久按却滑实流利,惟右寸左关虚濡而数,寻之涩涩少力,此阴中伏阳之象,洵为胎脉无疑。良由中气虚乏,不能转运其胎,故作胀耳。前医曰:自结缡至今,距十二载,从未受孕,病后元气大虚,安有怀孕之理?张曰:向之不孕,必有其故。今病后余热留于血室,因而得孕,亦恒有之理。细推病机,每粥食到口,辄欲作呕,惟向晚寒热之际,得热饮入胃,其寒热顿减,岂非胃气虚寒,水精不能四布,留为涎液,汪洋心下乎?俗名恶阻是也。其腹满便难之虚实,尤当明辨。《金匮》云: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必便难,乃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柔药服之。况大便之后,每加胀急,以里气下通,浊阴乘之上扰,与得下暂时宽快回殊。其治虽当以安胎为主,但浊阴之气,非藉辛温,不能开导其结。遂疏六君子汤,益入归、芍以收荣血之散,稍借肉桂为浊阴之向导,使母气得温中健运之力,胎息无浊阴侵犯之虞。桂不伤胎,庞安常先有明试,余尝屡验之矣。服后寒热渐止,腹胀渐宽,饮食渐进,胎息亦渐形着。至仲夏,因起居不慎,而胎漏下血,前医犹认石瘕,欲进破积。喻以左寸动滑,断属乾象,与扶脾药得安,后产一子。
陈三农治恶阻,诸药不纳,以苏梗三钱,砂仁一钱煎服。或乌药为君,沉香次之,人参、甘草又次之,为细末,以姜切片粘药末咬嚼,咽津液送至丹田,过一时,又如此嚼,即愈。
万密斋治徽商吴俨妻,年三十余,少子二岁尚食乳,月水未行,因反目激怒,得呕逆病,食入随吐。凡所食物,鼻中即作其臭,医俱作反胃治不效。其脉左三部沉实搏手,右三部平和,曰:此有孕也,当生二男。汪曰:前生三子,皆三岁而后孕,今儿方二岁,经水未动,宜非孕也。曰:身自有孕,且不知之,况医人乎?宜其治之不效。盖怒伤肝,肝传心,诸臭皆属于心。心传脾,故随所食物,即作其气而出也。呕逆食臭,皆肝、心二脏之火炎上也。以黄芩一两,黄连、白术、陈皮、香附、茯苓各五钱,炒砂仁二钱,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未五日而安,后生双男。(卷二十四·恶阻)
赤厓医案
家圣模兄乃室,体素怯弱,月事不下,已而咳嗽吐血,内热肢瘦,食入作呕,卧床不起。医皆谓将成虚劳,乃札恳诊治。予曰:此有子之脉也。以症似无生理,以脉则无死法。伊曰:内人腹陷而软,毫无孕状。予曰:药不中病,故病日增而胎不长,若虚劳脉当细数,今脉虽数而洪滑,尺中按之不绝,且食即呕吐,恶阻之候也。苟为清热安胎,病亦当退。与当归、白芍、白术、条芩、阿胶、橘皮、麦冬、竹茹,数剂诸症递减,饮食渐进。月余腹中微动,孕始有据。病寻愈,及期而产。
南雅堂医案
孕已两月有余,呕恶胁痞,觉有热气上攻,痰作粉红色,此乃肝气为病,调之自平。
生白芍 二钱 淡黄芩 二钱 瓜蒌皮 一钱五分 橘红 八分 淡竹茹 三钱 川楝子 一钱 半夏曲 二钱 生姜 三片(胎孕门)
怀妊三月,呕吐时作,饮食少思,此为恶阻,主之以六君。
人参 二钱 炒白术 二钱 白茯苓 二钱 炙甘草 一钱 制半夏 一钱五分 陈皮 八分 生姜 两片 大枣 三枚(胎孕门)
妊娠恶阻,本有恶心厌食之象,今身热头痛而欲呕,必挟有外邪可知,宜先清热为是。
连翘 二钱 淡黄芩 二钱 苏梗 八分 生甘草 一钱 竹叶 一钱 天花粉 一钱(胎孕门)
呕恶,胸脘烦闷,气逆上冲,乃脾寒气弱,痰浊停阻胃脘,致胎气上逼,法以益气和中,呕逆自平。
人参 二钱 炒白术 二钱 白茯苓 二钱 炙甘草 五分 制半夏 一钱 陈皮 八分 缩砂仁 八分(研冲) 藿香 一钱 生姜汁 一匙(胎孕门)
类证治裁
殷氏 身热胸痞,气促微咳,呕吐粥饮,痰粘溺涩,经止数月,脉息三五不调,兼带浮数。医投桂、附热剂,致咽喉肿碍,格阳于上,予谓此怀妊恶阻,兼外感也。宜辛凉以解痰热,用豆豉、杏仁、蒌皮、鲜竹茹、陈皮、茯苓、制半夏、枇杷叶。二服热退痞消。
石氏 洒渐恶寒,呕吐,绝谷汤饮不下者,四旬余,奄奄沉困,身冷而阳垂绝。诊之脉伏,沉候似无,予断为胎,其家疑未信。予谓此恶阻之重者,胎无疑也。夫胞宫血聚,气不下行,必至浊阴上犯,阻塞阳和,呕逆厥冷,非姜、附无以通阳泄浊。其翁惧热药胎堕,予曰:《经》云有故无殒,保无忧也。先与热姜汁,继和以米汁,呕吐止。进附子理中汤加制半夏,二剂身温,嗣用异功散加砂仁、煨姜,五服而安,至期产一女。
郑氏 寒热咳痰,食减经阻,医谓损怯,进补剂。中满呕哕,恶闻食气,烦晕善惊。更医以为肝风,用和营镇惊。延及神色困惫,时或晕绝,举家惶惑,请临诊一决。予曰:此胎脉,右尺已动滑,勿药可也。《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言阴搏于下,阳别于上,气血调和,即胎脉也。《脉诀》云:尺内不止真胎妇,尺脉绵绵不绝为胎结也。无已,姑用益阴和阳,白芍药、柏子仁、茯神、甘菊(炒)、枣仁、炙草、小麦、桑叶、南枣。四服渐安,后生一子。
问斋医案
素有阴亏火盛,肝风内扰之症。近值有妊三月,离火司胎,阴液愈亏,不能承制五火,煎熬津液成痰。呕吐烦作,浊痰上溢,此为恶阻。饮食迟于运化,肝木久失条舒,脉来弦数无神,虑有子痫之患。当以壮水济火,补阴潜阳为主,辅以养血荣胎之意。
大生地 当归身 大丹参 黄芩 冬白术 白知母 天门冬 大麦冬 大白芍 玄武胶
服壮水潜阳之剂,胎元竟过离宫。半载以来,阴平阳秘,脉亦和平。曾经受孕,即觉体倦神疲,由渐而甚,至产后方平。现在形神拘倦,甚于畴昔,皆缘火盛阴亏所致。仍以壮水潜阳为主。
大生地 当归身 冬白术 黄芩 酸枣仁 玄武胶 肥杜仲 益母花 川黄柏 大白芍(胎前)
王氏医案三编
兰溪吴氏妇,盛夏患恶阻。洪某进旋覆、姜、桂等药,而壮热神昏,腰疼欲堕,二便秘涩,呕吐不休,脉数而洪。予栀、芩、连、楝、竹茹、知母、银花、绿豆为剂,佐以苏叶二分,冬瓜煮汤煎药。下咽即安,数服而愈。
张氏妇先于四月间患呕吐,医以为寒,叠进姜、萸之药,致血溢自汗,丐孟英诊之。脉甚滑,按之不绝,舌光无苔。曰:孕也。询其经事,果愆两度。予沙参、枇杷叶、生地、芦根、连、苏、旋、斛之剂而安。仲冬举一男,胎前即患痰嗽,娩后招专科治之,服四物汤增损多剂,而气逆碍眠,嗽则汗出,便溏遗溺,口渴不饥。再乞援于孟英,脉洪大按之虚软。授沙参、石英、黄芪、苡仁、甘草、牡蛎、石斛、茯苓、小麦、红枣、冬虫夏草之方,两帖而汗收安谷,四帖而渴减便坚,旬余遂愈。
慎五堂治验录
郁茂江正,蓬莱镇。胸中烦满,女科投剂,更为小腹并痛难支,痛缓纳食即吐,甚至饮食不进,脉形右寸动数,舌苔微黄,是初孕也。拟安胎为主,清和胃气辅之。
老桑叶 四钱 金石斛 四钱 蒌皮 七钱 谷芽 七钱 丝瓜络 四钱 炙甘草 三分 橘皮 七分 竹青 三钱 枇杷叶 七钱 紫菀 五钱
各恙咸减,加杜仲、白芍。
张聿青医案
 腹中胀满,嘈杂欲呕。脉象弦滑。经停二月有余,恶阻而兼肝气不和之象也。
豆蔻花 四分 广皮 一钱 炒白芍 一钱五分 半夏曲 一钱五分 茯苓 三钱 佛手花 七分 檀香片 一钱 炒竹茹 一钱 老苏梗 磨冲四分(胎前)
雪雅堂医案
潘宅 胎气逆阻,呕恶闷渴,以和中降逆清热立局。
西洋参 寸麦冬 藿香梗 制半夏 广陈皮 生甘草 萸炒黄连 云茯苓片 生姜片 姜炒竹茹
医案摘奇
唐鸿甫之夫人,怀孕两月,胎气上逆,恶阻厌食,背凛寒而面升火,头昏作呕,自去岁底起,食入必吐,不食则饥,至正月底,则但恶心干呕,因饮食不能进,故无所吐也,遂致形消肉脱。延至三月初,诸女科皆称不治,鸿甫忽忆及余,遂邀往诊。见病者耳吊人中缩,眶陷颐急,指如鸡爪,臂如竹爿,躽肉尽脱,但存皮骨,形如骷髅,惟隼未瘦,脉仍流利,腹仍高大,胃中则干呕无定,食物固不能进,即汤饮亦少进。历观前医诸方,多用苦辛酸为主。细察病况,胃中所存酸汁已多,任凭甜苦辣咸淡,下咽必变酸味,矧再加以酸药,以酸济酸,宜乎呕恶不止而不食矣。乃试与白石粉一钱,开水调服。入胃竟不吐,由此一日进三服,共计三钱,吐酸遂止,继以金斛、冬术、陈皮、谷芽等味以养胃。谷食渐进,形气渐充。至十月分娩,而栾生双子,一死一生,生者,即今唐百和也。
堂侄福生之妇黄氏,新婚后归宁,时在腊月初旬,至十二日经来,三日而净,二十三日回家,新正初三日忽患腹痛如疝气,在未嫁时,即有是症。福生来问方,余问欲诊乎?云:不欲诊,缘新妇怕羞,又厌大惊小怪,只须以小方止痛。余疏肉桂三分,与之,痛虽稍减,亦未认真服药,从此淹缠不下楼者旬日。过元宵,遂再回母家,延医调治,痛止,而恶寒、发热、恶吐、头昏、食大减,连易数医,皆无效,福生请余往诊,遂于正月廿四日抵黄宅。察其色如无病,诊其脉,寸大而不数,问其苦,则微有寒热,头眩而不渴,颇似孕兆,而其母金氏,不以为然,再延女科,医某曰:安有怀孕一月,而病势垂危若此哉?由是二十七日再邀复诊,仍断为孕,处方未及两行,金氏即邀集多人。围余诘责,诟詈 万端,几至用武。余思妄人无可与辨,遂乘间而逸。延至二月,其母尚有与余搆讼之说,种种侮辱,殊难笔述,而侄媳则呕吐不食者月余矣。三月初,乃使雍儿同媒人至黄宅探病,切其脉,孕益显,乃出所怀白石粉与服,呕遂止,禁服杂药,食渐进至四月,病退。十月朔,产一男。福生来恳余命名,余遂名之曰庆奇。藉志诊孕时之受侮耳。(胎气)
① 诟詈(gòu lì够立):辱骂。
邵兰荪医案
瓜沥谢 经停二月余,右脉滑数,脘格呕恶,食入即吐。宜防妊育。
钗斛 三钱 藿梗 二钱 桑寄生 三钱 生香附 钱半 苏梗 二钱 阳春砂 六分 杜仲 三钱 焦栀子 钱半 新会皮 钱半 炒谷芽 四钱 条芩 钱半
清煎,二帖。
介按:妇人受妊,全赖肾气之旺,肾气旺则容易摄精而荫胎。兹由肝热挟胎气上冲,致妊娠二月,呕吐恶阻,故于平肝养胃之中,参以补肾之品,确治恶阻之良方。
头蓬胡 肝风犯胃,头疼晕眩,呕恶,脉左虚细,右稍滑,经停厌食。宜防孕育,未知然否,侯正。
桑寄生 三钱 扁金钗 三钱 新会皮 钱半 炒杜仲 三钱 炒驴胶 钱半 苏梗 钱半 藿梗 钱半 阳春砂 六分,冲 穞豆皮 三钱 明天麻 八分 甘菊 钱半
清煎,四帖。
介按:胃虚而肝风内震,以致眩晕呕恶。治以滋肝和胃而理气,是恶阻而兼肝风之良法。
渔庄沈 妊育头胀,腹中气机不和,脉弦濡滑,溲弱短数,呕恶涎沫,胃钝。宜和中、理气、护胎。 (五月初四日)
大腹皮 三钱 江西术 一钱 桑螵蛸 钱半 藿梗 二钱 苏梗 钱半 新会皮 钱半 车前子 三钱 焦栀子 二钱 天仙藤 钱半 阳春砂 七分,冲 条芩 钱半
清煎,二帖。
介按:肝阳横逆,阻滞气机,挟湿而侵侮脾胃,是以呕恶头胀。故治以安胎为主,兼清湿热以佐之。(胎前)
萧评郭敬三医案
妊娠脘痛呕吐治验
族侄媳,王氏,妊娠七月,忽患胸脘疼痛,呕吐不止,水米不进者数日。余用吴茱萸汤,一剂痛缓呕止,改用栀子豉加生姜汤而愈。盖妇人怀孕,周身血液被胎吸引,肝木遂乏荣养,郁而不升,夹冲上逆,故作呕吐,先用吴茱萸苦辛以开降之。而厥阴少阳,相为表里,未有肝病而胆不病者,故少阳相火痞结胸中,不思纳谷。呕吐止后,用栀子豉加生姜汤,以清胸脘热浊,服后顿然开爽,进食如常。后以四物汤加阿胶、黄芩,调治十余日而愈。两月后,生一子,母子俱无恙。
尚按:此妇之病,当是肝胃虚寒,寒饮挟冲气上逆而呕吐;胃寒膈热,寒热相拒故脘痛。用吴茱萸栀子豉加生姜汤,恰属对症。若不属虚寒而挟火上冲者,必兼口苦,宜用二陈合佐金,化痰通胃以泄火。腕痛者,加青藤香、白檀香,疏肝和胃以止痛。盖以妊娠呕吐,多属于痰,故半夏不犯禁例,而反能安胎也。
体虚恶阻治验
女科之病,余临症廿年来,觉因血虚本燥者多也。无论胎前产后,医者须于此留心焉。前贤徐灵胎先生亦云:妇人以血为本。可以证余言之不谬也。恶阻一症,陈修园先生云,系胃中寒饮。每用六君子汤获效者固多,亦有不效者。隆城范萧氏,年廿余,患恶阻症,呕吐脘痞食少,四肢无力,困怠已极,诸医用半夏干姜散,六君子加砂仁、生姜之类,愈服愈剧,形神困惫。延余诊视,按其脉,弦细弹指,舌苔粗黄,并非寒饮阻胃之象,乃肝阴素虚体质,血为胎所吸引,木乏滋濡,厥阴乘侮胃中,劫其津液,致痞胀不思食。非柔润之剂,何能息其刚亢之威?前服诸方,不惟不能止呕,反助其壅满热燥,宜乎?愈服愈剧。为拟生地、白芍、秦归、阿胶、黄芩、麦冬、桑叶方,服二剂呕吐即止,又服数剂,胃气渐醒,饮食渐增而愈。此方本滋腻凝滞之药,于呕吐痞胀,不食之症,似非所宜,而服之反获速效。然则治病,总须辨明,脏腑阴阳、升降,及病之寒热表里为要,不必拘泥成法矣。
尚按:妊娠恶阻者,恶心阻食也,治分寒饮热饮。寒饮恶阻者,必有口淡苔白,肢倦脉软滑等症,六君子暨二陈汤,加减颇效。若熟饮恶阻,必有口苦,渴喜热饮,苔黄脉滑等症,宜用黄连竹茹橘皮半百汤,加紫苏叶、吴茱萸各二三分,生姜汁一二滴,以为反佐,亦效。倘血液为胎所吸引无以养肝,致肝阳犯胃者,前方兑入生地汁,补阴血以摄纳肝阳,亦是昔贤已成之成法。此案恶阻,而脉弦细弹指,舌苔粗黄,断为肝阳犯胃劫津,用柔养肝血胃津而愈,自出匠心,与古法不谋而合矣。
曹沧洲医案
朱 胎:脉稍有滑象,口甜腻,恶寒,神疲,恶心少纳,头晕。胃浊痰湿交阻。宜先疏化。
旋覆花 三钱五分,包 苏子 三钱五分 陈佛手 一钱 枳壳 三钱五分 陈皮 一钱 白蔻仁 四钱,研冲 杜仲 三钱 炒谷芽 五钱 竹茹 三钱五分 茯苓 四钱 漂白术 三钱五分 绿萼梅瓣 一钱(经产门)
朱 恶寒恶心,少纳头晕,痰多,脉濡滑。颇有怀麟之状,须慎养起居。
瓜蒌皮 四钱 川石斛 四钱 茯苓 四钱 春砂仁 五分,敲小粒后下 陈皮 一钱 子芩 三钱五分 陈佛手 一钱 炒谷芽 四钱,绢包 竹茹 二钱 杜仲 三钱,盐水炒 白芍 三钱五分(拾遗门 内外并立
沈氏医案
陈源远夫人(遥拟) 大凡性急者有肝火,经事后期不调,此肝气之滞,故经事来迟也。肝火郁于胃中,煅炼津液成痰,下注而为白带。右边偏头痛者,此胃中之痰,随肝火上而作痛,俗名头风,并非风也,得风则胃中之痰火窃发而痛。脊之囟门发际脱落者,因胃中痰火上熏而秃也。大便患痔,常艰涩,胸前胃脘,时时气痛,因胃中郁而不舒,郁久成火,下流于大肠而为痔。胃脘气滞,不宣通则作痛。每晚浴后,面红唇燥者,动则火升于上也。动作辛苦,劳伤元气,则腿脚酸软。五胎俱不育者,因怀妊内热,耗其精血,不能荣养之故也。肝火冲于胃而呕吐,名曰恶阻,过春令木气谢事,则不吐矣。此症只宜疏肝扶脾,一切凝滞之药,俱不宜服,壅滞则肝气不能疏泄,脾气愈困矣。目下以安胎为第一着。安胎之法,惟健脾清火理气为要药,凝滞则胎气不能转运,恐生产难,气道流行,则胎气转输而易产。丹溪云:胎前毋滞,产后毋虚。今酌于后。
条芩 白术 香附 广皮 山栀 枳壳 苏梗 杜仲 续断 荷蒂 砂仁为引
也是山人医案
吴(廿五) 寒热头痛,渴饮不化,胸闷呕恶。询经水三月未来,寸脉搏指,此属妊象。
细条芩 一钱五分 炒焦半曲 一钱五分 川芎 五分 知母 一钱五分 橘红 一钱 花粉 一钱五分 嫩苏梗 一钱(胎前)
丛桂草堂医案
李姓妇,年约四旬,天癸两月未来,呕吐不能饮食,茶汤入口便吐,略有恶寒发热等症。予诊其脉,缓滑有神,乃告之曰:孕也。病家疑信参半,急欲止吐,屡服药而呕吐偏不能止,复延他医诊治,议论纷纭,方药亦各不同,数日后呕吐如故,日渐瘦弱。一月后其家复来邀诊,入其室则病人方痉厥未苏,两手紧握,两膝亦蜷,面色黄瘦,问之则诸医之药皆无效,而病人又不愿服药,故缠延多日,并问究系何病,死生何如,盖其家已议备后事矣。予曰:人虽瘦弱,痉厥可畏,而脉则缓滑有生气,非病也,孕也。因嘱其不必服药,但以粥汤及鸡鸭汤与饮,盖以妇人恶阻有过六十日或八十日始愈者,不可妄以药治也。又月余,其侄来诊病,问之,则已渐愈,稍能饮食矣。及至腊月,其婿送诊金来,复问之,则已饮食步履如平人矣,至今年三月果生一女。《金匮》论妇人恶阻有绝之之戒,不图于今日见之也。(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