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疾病38 多发脑膜瘤
简要病史
例1,女,45岁。右额部脑膜瘤术后6年,再次出现右下肢间断性抽搐。例2,女,41岁。小脑脑膜瘤术后1年,头痛、抽搐。
CT与MRI所见
例1,CT增强扫描(图1-38-1A,B),大脑镰与矢状窦两侧、大脑大静脉池多发明显强化肿物(箭),边缘清楚,邻近脑膜血管受压移位。右额叶局限性低密度区为术后软化灶(∗)。例2,T 1WI(图1-38-2A),右颞部及大脑大静脉池低信号肿物(箭),前者信号不均,中央为更低信号,邻近脑实质受压。T 2WI(图1-38-2B),大脑大静脉池肿物为稍高信号(箭),右颞部肿物为低信号及高信号混杂(箭头),灶周明显水肿。增强T 1WI(图1-38-2C),上述肿物明显强化,右颞部者强化不均匀。MRS(图1-38-2D),右颞部肿块Cho增高(箭),Cho/Cr为1.9,NAA下降。
图1-38-1A
图1-38-1B
图1-38-2A
图1-38-2B
图1-38-2C
图1-38-2D
最后诊断
均为多发脑膜瘤,例2为间变型脑膜瘤。
病理与临床特点
多发脑膜瘤(multiple meningioma)是指同时出现2个及以上脑膜瘤,这些肿瘤之间互不连接,不包括弥漫性斑块状脑膜瘤与合并神经纤维瘤病者。按出现时间顺序分为共时性多发脑膜瘤与异时性多发脑膜瘤。本病约占所有脑膜瘤的1.4%。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部分有家族史,也有作者提出脑膜瘤经脑脊液途径播散或血液播散所致,尤其常见于脑膜瘤术后病人,也可能为多个脑膜瘤同时出现,上述发病机制可归结为多病灶学说与单病灶学说。病理学上表现为基底位于硬脑膜的多个肿物。组织学类型多样,所有脑膜瘤亚型均可多发,但以上皮型及纤维母细胞型多见。多个肿瘤可为同一组织学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类型。一般为WHOⅠ级,少数为不典型性或间变型。本病好发于40~50岁,女性约为男性2倍。临床症状与所在部位及肿瘤大小有关,常为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也可出现定位体征如肢体乏力、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嗅觉丧失、抽搐、视野缺损及偏盲等,多个部位肿块可先后出现多组症状。本病预后取决于肿瘤大小、数目及切除效果,推荐对2cm以上的肿瘤进行全切,对于位于颅腔两侧或幕上与幕下分别发生者可采用分期切除。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及形态:位置多变,幕上占大多数,常见于大脑镰及矢状窦旁、大脑凸面,也可见于鞍区、桥小脑角区、嗅沟、小脑幕、枕骨大孔、斜坡、脑室等处,邻近颅骨处也可出现颅骨增厚与侵蚀;②CT检查表现为多个部位等或稍高密度肿物,边缘清楚、光整,可见钙化,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及均匀强化,并有助于显示小的肿瘤。瘤周水肿可有或无,呈肿瘤周围低密度、不强化带;③MR检查呈T 1等或稍低信号、T 2高信号或等信号,FLAIR为中高信号,瘤周水肿为长T 1长T 2及FLAIR高信号。邻近脑实质受压,灰白质界面外移。增强动脉肿瘤明显及均匀强化,并显示肿瘤宽基底贴附于脑膜以及脑膜尾征。
鉴别诊断
①单发脑膜瘤,尤其是分叶较明显或体积巨大者,需采用多方位扫描或重组显示肿瘤基底部,确定不同肿块之间有无联系;②多发转移瘤,肿瘤位于脑内,多见灰白质交界区,一般无钙化,但可合并出血,瘤周水肿显著,增强明显,可合并颅骨破坏及柔脑膜转移,无脑膜尾征;③神经纤维瘤病,可同时出现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其中双侧听神经瘤及皮肤咖啡斑、多发神经纤维瘤具有特征性;④多发脑脓肿,临床有感染症状及相应实验室资料,以灰白质界面较多见,增强扫描呈较规则环状强化,可为多房性,DWI显示扩散受限;⑤多发骨髓瘤,颅骨多发破坏,可伴软组织肿块,病变以板障为中心,骨髓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简要讨论
多发脑膜瘤位置不同,幕上多见,CT与MRI具有典型脑膜瘤的特点,增强扫描对于显示小肿瘤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