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女人,都懂得说“不”
* * * * * *
01 大声说“不”
好友小于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因公司拓展海外业务的需要,小于和几个同事一起被派往日本做市场调查,在完成相应的工作后,还有几天的自由安排时间。
原本很开心的一件事,就因为小于几天前朋友圈那句“过几天,要去日本”惹了祸。
原来,在这条朋友圈下面,一大波“代购”的求助蜂拥而至。
“关系一般的我都装作没看到,但亲戚和几个好朋友我真的不好拒绝。可我实在不想拖个超级大的行李箱,更不想去玩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要带东西!”
“都是人情,不好拒绝啊。要是拒绝了,这些亲戚朋友肯定会不爽。”小于无奈地说。
我完全理解小于的苦恼,因为我也被类似的“求助”困扰过。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不懂得“通融”似乎就是一种不近人情的低情商表现。大多数人都觉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通过这种“互帮互助”建立起来的。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面对这类“求助”,内心下意识地拒绝,但往往还是会在心里权衡:我要是拒绝了他,他会怎么想我?
我们难以拒绝别人,说到底是无法接受一个“不被别人喜爱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满足对方的需求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对方的接纳。
我们害怕自己成为那个众人眼中“不懂事”的人而被孤立,因此明明心不甘情不愿,却依然不敢大声说“不”。
02 有些事,不想做,就应该去拒绝
我认识一个朋友,原本很少更新朋友圈,偶尔发一些个人动态或是有文艺气息的照片。突然有一天她在朋友圈里也开始发起了微商广告。我终于忍不住好奇,问她是被盗号了还是改行做微商了。
她说都不是,是因为最要好的闺密开了个微店,刚起步,叫她帮忙扩散一下。
我问她,不觉得这样做很烦吗?
她说是很烦,内心是不想发的,但那是她最好的闺密啊,她实在不知道如何拒绝。而且如果屏蔽掉她良心上又过不去,觉得是在欺骗闺密。
我说,那她有想过你的感受吗?既然是你最好的闺密,难道不了解你的个性吗?不知道这样做会让你很为难吗?
她无奈地说,唉,算了算了,十几年的朋友了,这点小忙要是不肯帮,她一定会觉得我小气的。
话说到这儿,我也就没有再说下去了,我无意就此事再做出任何评论,更不想因为我而破坏她们十几年的朋友关系,但我还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了她一点:有些事,既然不想做,就应该去拒绝。
03 脱不开人情,放不下包袱
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对话:
“这个项目多久可以完成?”
“6个月。”
“4个月行吗?给你加50%的报酬。”
“对不起,我做不到。”
对话中勇敢地向客户说“不”的正是创业之初的李彦宏,当时百度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然而,正是李彦宏当时倔强的坚持,反而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后来,这个客户告诉李彦宏,对他的拒绝,自己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反映出他是一个很真实和稳重的人,这样性格的人做的产品在质量上一定会有保障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给那些觉得拒绝了对方会带来不良后果的人的有力回击。
我们总以为好心的接受才是对方想要的满意答案,说一个“不”字,仿佛会失去全世界。
事实是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没有底气揣测,一厢情愿地以为对方只想听到我们的肯定答复。
李彦宏并没有因为拒绝客户而丢掉业务,相反为自己争取到了能做出有质量保证的产品的合理时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同样的,和亲朋好友说清楚自己是出差顺便玩一下,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带东西,对方不见得就会觉得你不通人情。
告诉闺密自己的朋友圈不想发那些微商广告,她也不见得不能理解你。
勉强答应不一定就能拉近你和朋友的关系,恰恰相反,你的心里结下了芥蒂。你可能因此开始讨厌你的朋友,甚至因为怕再“惹麻烦”而有意无意地疏远和她的关系。
是我们自己心里没有底气,害怕那些并不一定就存在的坏结局,撂不下面子,脱不开人情,放不下包袱,说不出那个想说而不敢说的“不”字。
04 学会拒绝,学会说“不”
毕淑敏说:合理地拒绝一些东西,才能得到更珍贵的东西。
拒绝是对一个人胆魄和心智的考验。如果你一直学不会拒绝,就很难有决断力和抵抗风险的信心及勇气。
拒绝更是一种权利,学不会拒绝,就等于放弃了一半的选择权,而为此损失的可能是时间、金钱、情感和更多的机遇。
你可能时常抱怨自己的人生过得焦头烂额,这个时候你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不是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
是安排不合理的工作任务,还是一人承担的家务劳动?是为了面子的应酬,还是为了人情的帮忙?
我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更值得自己做的事情上才是明智的选择。
聪明的人,都懂得取舍。聪明的女人,更要学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