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立匾的纷争
永万元年(1)春,宫中传言,天皇御体违和。至夏初时,沉疴愈重。因此,众说纷纭,都道大藏大辅伊吉兼盛之女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极有可能被立为太子。果然,同年六月二十五日,内廷颁旨,册立刚满两岁的皇子为亲王,册封当晚便匆忙受禅,登基为皇了。因事发仓促,一时间天下震动,万民惶惑。有那熟知宫廷旧闻的人,说起往昔之时,在本朝倒是有过童帝登基的先例。比如清和天皇(2)九岁受禅于文德天皇,其外祖父忠仁公(3)效仿周公旦摄政当国,协助成王南面理政的史例,辅佐幼帝清和天皇。此乃本朝“摄关政治”之发端。此后,鸟羽天皇五岁登基、近卫天皇三岁践祚,皆是年幼即位,不免为他人诟病。而今天皇竟然两岁登基,当真绝无仅有,令人瞠目。
同年七月廿七日,二条上皇龙驭上宾,得年止二十三岁。仿佛花蕾含苞待放,却突遭雨打风吹去。玉帘、锦帐(4),尽皆悲咽泪下。驾崩当晚,天皇御体即下葬于香隆寺之艮(5)、莲台野后方一个叫船冈山的地方。御葬奉安之际,延历寺(6)与兴福寺(7)的僧众,因为立匾一事起了纷争,互不相让,终于闹出事来(8)。原来,每逢天皇晏驾,按朝廷规制,南北二京(9)的全部僧众都要一起护送御体前往陵地。而后在陵寝周围依次立起本寺的匾额。首先是东大寺立匾,此寺乃圣武天皇御旨敕建,大家自然都无异议。接着是兴福寺立匾,兴福寺是照淡海公(10)之愿而修建的。再接下来,才轮到京都的延历寺立匾,延历寺匾立在兴福寺匾的对面。最后立园城寺的匾,园城寺是天武天皇发愿,由教待和尚、智证大师初建。可是山门(11)的僧众,这次不知是怎么盘算的,竟不顾先例在前,自说自话地跟在东大寺后面,抢在兴福寺前头,立起了延历寺的匾额。这下可惹恼了南都奈良的僧众,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应对延历寺的挑衅。有两个兴福寺西金堂(12)的大恶僧,叫作观音房和势至房,一向强横勇猛,霸道惯了。那观音房穿着黑丝腰甲,紧握白柄长刀;势至房穿着鹅黄腰甲,挥舞黑漆大太刀,越众而出,冲到延历寺匾额前,一通乱打,将匾额打得四散破碎。二人得意洋洋,同声高歌道:
溪流之水哗啦啦,瀑布之水轰隆隆;即使红日当空照,仍然奔腾不停留。
唱罢,回到了奈良僧众当中。
(1) 永万,日本二条天皇与六条天皇的年号。永万元年,即公元1165年。
(2) 清和天皇(850~880),日本第五十六代天皇。九岁即位,在位十八年,退位后避入空门。
(3) 忠仁公是平安时代的大贵族、公卿藤原良房的谥号。他通过与天皇结亲,然后逼迫年轻的天皇退位成为上皇,再拥立自己年幼的外甥或外孙成为天皇的方法,以辅佐幼主的名义代替天皇执政,从而大权独揽。这种手法后来被藤原氏沿用,确保了藤原氏百余年的繁荣。
(4) 玉帘、锦帐代指后宫嫔妃。
(5) 艮:方位名,指东北方。
(6) 延历寺位于京都比睿山,为日本天台宗总寺。延历四年(785)七月,最澄于比睿山结草庵,是为该寺滥觞。延历寺作为镇护国家的道场,深受桓武、嵯峨等历代天皇的尊崇。
(7) 兴福寺位于奈良登大路町,为法相宗总寺,南都七大寺之一。
(8) 日本平安时代,寺院拥有的庄园领地日渐庞大,遂产生私度之弊,寺院大量蓄养僧兵,称为“法师武者”。拥有僧兵的大寺院之间,常因各种利益上的冲突而发生争斗。其中力量特别强大的,有延历寺、兴福寺、园城寺等。朝廷常被迫接受彼等之要求。
(9) 日本的南都指奈良,北都指京都。合称“南北二京”。
(10) 奈良时代初期的右大臣藤原不比等(659~720),死后追封淡海公。他的女儿光明子为圣武天皇之后。兴福寺原本是藤原不比等建的家寺。
(11) 延历寺又称山门、比睿山寺、北岭、台岭等。
(12) 金堂:日本佛教用语,指寺院安置本尊的堂宇。堂内饰以黄金色,故称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