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视频指导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一、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一)婴幼儿视觉的发展

人对周围环境的信息大多数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视觉主要是对物体所展现的复杂信息的察觉和辨认。新生儿已经有了瞳孔短暂的原始注视,目光能跟随近距离缓慢移动的物体,能在20厘米处调节视力和协调两眼。但总体而言,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在最初的2~3周内,难以形成视觉集中。同时,新生儿视野比成人狭窄。

婴儿从1个月开始出现头眼协调,眼在水平方向跟随物体在90度范围内移动。2个月的婴儿表现出较明显的视觉集中现象。3个月的婴儿视觉调节范围扩大,头眼协调好,仰卧时水平方向视线可达180度,能看见直径0.8厘米的物体,眼睛能追随物体做圆周运动。4个月的婴儿能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内的客体。婴儿从三四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6个月的婴儿,其视线能跟随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的物体移动,能看到远距离的物体,并能主动观察事物。8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深度知觉。9个月的婴儿能较长时间地看相距3~3.5米以内物体的活动,喜欢鲜艳的颜色。18个月的幼儿能区别形状。2岁的幼儿会区别直线与横线,喜欢看图画。3岁的幼儿能区别基本色(红、黄、蓝、绿等)。

通过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罗伯特•范兹(Robert Fantz)的刺激偏好程序的创新,人们发现,婴幼儿对一些视觉刺激有特殊的偏好,这些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这种偏好也表明婴幼儿对所接触的外部事件具有选择性。这个研究发现对于成人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环境很有指导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这种受外界刺激的控制作用逐渐为经验所调整。

(二)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大约100年前,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提出“所有婴儿刚刚生下时都耳聋”。因为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内耳中的液体妨碍了婴儿听觉能力的准确测量。1983年,廖德爱、黄华建研究得出结论: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新生儿的听觉反应是极其充分的,能对声音定位、能区别不同强度和时间的声音等。婴儿早期对声音的感觉和知觉和辨别主要表现在对声音的注意和定位、对语音的辨别上。新生儿对听起来更像人们说话的音高和频率的声音颇为敏感。刚出生几个小时的新生儿就表现出对声音的粗略定位能力,他们能够将头转向声源方向;但到4个月时婴儿对声音定位才较为准确;6个月婴儿对母亲的语音有反应;9个月婴儿会寻找来自不同高度的声源;1岁幼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幼儿能听懂简单的吩咐;3岁幼儿可精细区别不同的声音。

(三)婴幼儿肤觉的发展

肤觉是人最早出现的感觉。肤觉包括温觉、痛觉、触觉等。

温觉:新生儿触觉已经很发达,皮肤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已经接近成人,新生儿对冷热的感觉非常灵敏。痛觉:新生儿对痛觉反应迟钝,婴儿从第2个月起才对痛刺激表示痛苦。触觉:胎儿在第49天开始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新生儿凭口腔触觉辨别软硬不同的乳头,4个月以后的婴儿具有成熟的用手够物行为。

(四)婴幼儿味觉和嗅觉的发展

味觉是选择食物的重要手段,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新生儿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甜、酸、苦、咸4种基本味道做出反应,这表明他们已具有了辨别能力。婴儿的嗅觉功能在出生24小时后就有所表现,并能形成嗅觉的习惯化和嗅觉适应。出生一周的婴儿能够辨别不同气味,且表现出对母亲体味的偏爱。人的嗅觉改善延续到成年,到老年又衰退。人的嗅觉敏感度的个体差异很大。

【知识拓展】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对不同味觉物质已经有了不同反应,但是味觉并不是很敏感。让出生1~15天的新生儿品尝糖水、盐水、奎宁水、柠檬酸溶液(这通常用来代表4种基本味觉:甜、咸、苦、酸),他们对不同浓度的溶液有不同的反应,对浓度大的糖水能引起吸吮动作,对浓度大的奎宁水表示不接受,而对浓度大致相同的淡溶液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此外,新生儿对浓度较大的柠檬酸溶液反应比成人强烈,而对引起成人强烈反应的奎宁水则表现平淡。3~4个月的婴儿对各种主要物质的溶液都能精确分辨。

二、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表现为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复合刺激的分析和综合。半岁到3周岁左右是婴幼儿各种知觉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由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联合活动而形成的复杂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1.形状知觉

通过习惯化研究,人们证明3个月的婴儿已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婴儿从小就具有模式化的、有组织的视觉世界。他们偏爱一定程度的复杂世界、信息量多的图形和对他们具有社会性意义的某些形状,不喜欢没有图案的模式。

【知识拓展】

新生儿和婴儿能力的发现来自于研究方法上的新突破。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paradigm)和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 looking paradigm)等都是揭示婴儿感觉和知觉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揭示出我们以前无法了解的婴儿早期感觉和知觉能力。婴儿在这个时期具有的感觉和知觉能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婴儿早期能辨别新旧不同的刺激,使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具有选择性反应,以利于适应环境;他们把注意力移向新事物,利于扩展经验,学习新知识。

2.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参见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Gibson & Walk,1961),如图2-5所示。这个实验表明,婴儿早在6个月就有了深度知觉,但还不能由此断定深度知觉是先天的,因为它很可能是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中学会的。

图2-5 视崖实验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上和下、前和后、左和右、东和西、南和北的辨别。新生儿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0~3岁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时间具有非直观性,没有看得见的形式,也没有相应的感觉器官。对时间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所以,在3岁以前,学前儿童的时间知觉不稳定、不准确,也不会使用时间标尺。

婴幼儿期是个体感觉和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觉和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幼儿教师或家长对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能力发展进行干预和训练的宝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