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知识之问都很令人着迷,但是真正让人心力交瘁的是他心问题。我们把一生中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都花在解读别人的心理上了。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她说的是真心话吗?她真的不介意我加班到深夜,还是说她只是原则上不介意,但又在心中耿耿于怀呢?他真的不懂我其实很介意他加班到深夜,而我只是说我原则上不介意吗?如果真有心灵感应大师能实时监听任何一所研究型重点大学里学者教授们的心理活动,那么恐怕这位大师听到的更多会是关于性关系的传言和办公室的钩心斗角,而不是关于物理学和化学的探讨,我们承认,对发展心理学的探讨也不会太多。
当然,我们可以从进化的角度很好地解释这一点。人类是极其社会化的物种,为了生存彼此建立了深深的依赖关系。同时人类也是一个复杂的物种,比任何其他物种都拥有更多样化的行为。我们甚至可以不了解长毛象、剑齿虎或者燧石和火,但必须具备预测他人下一步行动的能力。要想做到这一点,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清楚别人心里在想什么。
发展心理学的全新研究告诉我们,从看到他人的第一眼起,我们就会把他们当“人”看。一个人必须同时具备心智和身体,也就是内在和外在。将他人当作“人”意味着你看到的是一张脸,不是面具,是“你”而不是“它”。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身上已经预设了一系列关于我们和他人是如何相似的根深蒂固的假设。
但是研究也告诉我们,这些内在的假设只是理解心智的开端,而不是结束。也许理解全人类本质的“人性”(essential personhood)和“你性”(thouness)对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很明显,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能这么做。我们还必须搞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你”。他真的喜欢西兰花吗?她会因为我触碰一下花瓶就大发雷霆吗?操场上的那个小孩儿说,如果用刀割高尔夫球,球就会爆炸,他是在撒谎,还是别人给了他错误的信息,还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疯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所要面临和解决的就是诸如此类的问题。
理解你周围的人,也是你自身成为某一种人的过程的一部分。孩子在了解他人心理的同时也在了解自己的心理。他们学习如何拥有古希腊人的心理,或者17世纪荷兰人的心理,或者20世纪后期美国西海岸人的心理。我们有个3岁大的孩子,曾经在一个下雨的无聊日子里,建议说我们应该去买杯拿铁,去书店坐坐。每个社会都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情感反应,穿衣打扮和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孩子必须从周围的大人身上学会这些生活处世之道。
我们在第1章中讲到,大自然解决知识之问的方案包含三个要素,即内在知识、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成人无意识的指导。这三个要素在解决他心问题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