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营造舒适的画面效果
除了少数时候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表达特殊的情绪,构图会出现较“出格”的情况外,多数人还是更喜欢视觉效果舒适的画面,这只是人们的一种视觉习惯,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因此,如何让画面看起来舒适,也成为摄影人在培养构图能力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
5.4.1 主体居于黄金分割点位置
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就演化为通常所说的三分法构图或九宫格构图。将画面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三等分,形成九个大小一样的格子,将画面主体或视觉中心放在三等分线上或附近,就是三分法构图;将画面主体或视觉中心放在三等分线的四个交点或附近,就是九宫格构图。无论是三分法构图,还是九宫格构图,都能给人以平衡感,画面充满活力又不拘束,视觉效果非常协调、美观。
焦距:35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500s 感光度:ISO400 曝光补偿:-0.7EV
视觉中心——船和两个人物正好处于画面左边的三等分线上,看起来非常舒适,与蓝天、白云、澄澈的海面一起构成一幅美妙的画卷
焦距:42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320 曝光补偿:+0.3EV
两位比肩而行的喇嘛无疑是画面的视觉中心,他们正好处在画面右下角三等分线的交点位置,虽然采用了较大的仰视角度拍摄,但仍然给人舒适的感觉
小贴士
什么是黄金分割定律?
黄金分割定律作为一种审美的经典规律,在摄影构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实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字比例关系,最早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其大意是,将一条线段分为两段,如果其中较长的线段与整条线段的比值约为0.618,那么较短线段与较长线段的比值也恰恰等于这个数值,这个分段位置就是该线条上的黄金分割点,一条线段上会有两个这样的黄金分割点。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这种比例关系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因此被广泛用于艺术作品和产品设计中,例如,绘画、建筑设计、雕塑,还有我们常见的135相机的画幅(36mm×24mm,即3∶2),其比值也接近黄金分割比例。
焦距:360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64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7EV
以大面积的黄沙为背景,蓝色的纱巾与黄沙形成鲜明的对比色,且画面整体明度偏高,作品具有明亮的视觉效果。人物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位置上,协调、舒适、美观
画面中主要组成部分所占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主体的突出程度以及整体氛围和主题的表达效果。尤其是由天空和地面构成的画面,二者在画面中的面积比例关系对作品的最终效果影响明显。因此,画面中主要组成部分的面积之比也是构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一点,也可以借用黄金分割定律即三分法构图来解决。办法很简单,将整体面积划分为三等分,只要让构成画面的两部分的面积之比接近2∶1或1∶2,那它就符合三分法构图原则,这样的面积划分能给人舒适的视觉感受。
具体来说,只要画面两部分的面积分界线正好处在画面的四条三等分线上或其附近,即两部分所占面积无论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抑或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按照近似2∶1的比例划分,其实质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画面都会给人舒适、轻松、活跃的视觉感受,整体上也会显得更有层次感。至于是哪部分占2/3的画面空间面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焦距:34mm 光圈:f/3.5 快门速度:1/2000s 感光度:ISO100
画面左右、上下空间均按2∶1的比例划分,看起来格外舒适
焦距:46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40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1.0EV
暴风雨即将来临,天空的云层厚重、明暗对比强烈,于是拍摄者将较大面积留给了天空,让地平线处于画面下部的三等分线位置,天空占2/3的面积,地面占1/3的面积,凸显风雨欲来时诡异、多变的气氛
拍摄花卉或其他植物作品时也常用到三分法构图或九宫格构图,如果表现单支、单朵的花卉或花卉的一部分,将要表现的对象放在画面三等分线上或者四个交点附近,可以使作品更生动。若表现多支或成片的花卉,通常也会按三分法构图来划分面积,让重点表现的花卉占画面1/3或2/3的面积,凸显主体花卉的同时也能获得活泼、生动的视觉效果。还有一种情况是运用一定面积的花卉营造画面气氛时,也经常运用三分法构图,让花卉的面积占据画面的1/3或2/3,作品也会给人舒适的视觉感受。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6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5EV
运用大光圈有效地虚化了主体花卉周边的场景,使其看起来很突出。加上三分法构图的运用,整体画面获得极为生动的视觉效果
焦距:200mm 光圈:f/32 快门速度:1/2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7EV
油菜花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二的面积,与背景处一群虚动的、撑着伞的人一起构成一幅诗画般的画面,体现出浓浓的春天气息
人物摄影也常常采用三分法构图或者九宫格构图,将主体人物或要突出表现的人物部分放在画面三等分线上或者四个交点附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发挥主体在画面组织方面的作用,加强周围景物之间的联系和画面的协调感,增强画面的视觉张力。同样,如果人物所占面积较大,也可以采用三分法构图中的面积分配办法,使其与画面其他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或2∶1,以此获得舒适又活泼的画面效果。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0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1.5EV
人物正处于画面右边的三等分线上,画面看起来极为协调
焦距:35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6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3EV
主体人物约占画面1/3的面积,视觉上给人舒适的感觉
5.4.2 平衡
对于摄影作品而言,无论是对称带来的重量接近产生的平衡感,还是视觉上的平衡感,都能给人舒适的视觉感受。因此,平衡也是使画面呈现舒适视觉效果的常用办法之一。
5.4.2.1 对称
对称式构图属于比较传统的、体现画面平衡的构图形式,简单地理解,就是画面中的物体基本是对称的,从而给人重量接近的感觉。具体来说,是指画面中两部分景物,以某一处为轴,在大小、形状、重量、距离、排列等方面相互平衡、对等的一种构图形式。很显然,在对称式构图中,对称的两部分景物的重量是基本相同的。例如,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其自身结构具有对称的特点。采用对称式构图表现这类被摄对象时,实际上是着重体现它们对称的结构美。还有一种对称是主体与水面或反光物体形成的对称,这样的照片具有秩序感,给人协调、平静的视觉感觉。
对称式构图因其对称、平衡、稳定的特点,能让画面看起来很规矩,更好地体现庄严感,但运用不当时也容易显得过于严肃和沉闷,甚至给人呆板的感觉。因此,在构图时要想清楚,被摄对象的对称结构或对称形式美是不是自己最想表现的方面,如果是,采用对称式构图一定能获得你想要的画面效果;若不是,该构图形式就不太适合了。说到底,作品主题、主体的确立是最关键的一步,构图及其技巧是为其服务的,因此选择哪种构图形式、表现技巧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表现主体、强化主题。总的来说,对称式构图有利有弊,就看你是否用对了地方。
焦距:17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画面的左右几乎完全对称,这种对称美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大桥的坚固与优美
焦距:10mm 光圈:f/9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200
地平线居于画面正中,完全没有割裂画面的感觉,这是因为地面和天空的景物都倒映在水面,上下对称明显,呈现平衡、舒适的视觉效果。而且天空的云朵有向地平线集结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力量感
焦距:14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60s 感光度:ISO100 摄影:石述威
从画面正中间穿过的石桥好似轴线,令画面左右基本对称,不仅给画面带来了平衡感,也与古村落宁静、安详的氛围吻合,二者相得益彰
5.4.2.2 视觉平衡
除了对称的画面能给人带来真实的平衡感外,还有一些平衡仅仅是体现在视觉感受上的,画面中的两部分既不对称,重量也不相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视觉平衡(其实对称属于视觉平衡中最常见的一种,只是人们习惯将它分离出来单独讨论)。这种平衡感是通过恰当的构图产生的,也就是合理安排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例如,上下错落,运用同类物体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产生的呼应关系,都能带来视觉上的平衡感。
视觉平衡能给人稳定、和谐、完整、趣味等视觉感受,从而获得舒适的画面效果。
焦距:35mm 光圈:f/5 快门速度:1/640s 感光度:ISO200
作品构图别具匠心,背景中三角形的亮光处有一个正向画面右边迈步的人物,与前景中亮光处的人物形成视觉平衡,画面看起来非常均衡、舒适
焦距:110mm 光圈:f/5 快门速度:1/160s 感光度:ISO100
水里荷叶的倒影与水面的荷叶以及一瓣荷花形成了视觉上的平衡,但作品所体现的凋零、残破、虚动、深不可测的感觉很明显,画面宛如被“一声叹息”所裹挟,伤感的气氛具有抨击人心的力量
有的时候,摄影人在运用视觉平衡时会反其道而行之,即刻意打破画面的视觉平衡,造成某种动荡感,让画面给人不稳定、不确定或者残缺的感觉,利用与平衡对立的视觉感受来表达相应的主题。
焦距:200mm 光圈:f/4.5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400
主要元素都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因此视觉上左侧要比右侧重,很好地体现出了鸟儿归巢的急切心情。这种视觉上的不平衡给画面带来的不稳定感,让人担心的同时,也起到了吸引人的作用
小贴士
视觉规律
除了重量对等而给人带来的视觉平衡感外,还有一些视觉规律可循,总的来说,人物最重,其次是动物,然后是植物,最后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动态物体比静态物体显得重;②形态清晰的物体比形态模糊的物体显得重;③色彩鲜艳的物体比色彩灰暗的物体显得重;④外形奇特的物体要比普通常见的物体显得重;⑤排列紧密的物体比排列稀疏的物体显得重;⑥离地面低的物体比离地面高的物体显得重;⑦灵巧的物体比笨拙的物体显得重。
这里总结出来的视觉规律只是常规性的,所说的轻重,也只是相对而言,摄影人在具体拍摄实践中还得多比较、多体会、多思考,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
焦距:98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200
画面右侧的两个点状的人物虽小,但在视觉上与左侧大面积的三角形养殖场地形成平衡,获得了舒适、和谐、平稳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与海边当地人自由、舒心的生活气息非常吻合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80s 感光度:ISO200
画面右侧模糊的绿叶虽然只有极少数几片,但起到视觉平衡的作用,与左侧干枯的枝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
焦距:57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6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1.0EV
背景处那团虚化的火光与前景处的三炷香形成视觉上的平衡,被神灵气息包围的画面显得柔和、神秘
焦距:90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800s 感光度:ISO200
月亮既起到视觉中心的作用,让画面更有神采,并渲染了静谧的气氛,同时也起到视觉平衡的作用,因为山峰是从右向左逐渐下斜的趋势,以致左侧给人往下沉的感觉,月亮的出现正好平衡了画面,作品看起来平稳又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