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述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群为重点研究对象,应用环境医学、生物医学、社会医学、行为科学、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分析与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和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医学学科。
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能够运用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人的基本需求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和进行健康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医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推动现代医学向前发展。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新的认识水平及社会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提高,现代医学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健康为中心,从以治病为目的发展到以保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从以患者为服务对象发展到以人群为服务对象,从被动接受治疗发展到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融于一体到分工明确,再到整合发展的过程。预防医学是一门以疾病的人群预防为主的科学,重点针对群体;临床医学是一门以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的科学,重点针对个体。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从不同角度有着共同的学科目的。预防医学强调的是大卫生观,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人群,研究的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区别与联系: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措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公共卫生是用来促进公众健康的措施。没有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公共卫生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公共卫生实践,预防医学则成为空中楼阁。公共卫生的工作范围包括: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来净化环境,控制传染病,进行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以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流行病学、环境、职业、营养、自杀、伤害等方面。
(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预防医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着眼于人群的健康,从维护群体健康出发,研究环境中各种有害健康的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鉴于人类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群体的预防必须建立在个体预防的基础上,因而预防医学同样重视个体的预防,但只有做好群体预防才能保证个体的健康。
(三)预防医学的任务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健康的新观念,确立整体论的健康观以及充分认识健康对人的重要性。阐述人与环境的平衡观、健康和疾病的连续观,认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认识健康和疾病的相对关系,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动态连续过程。叙述环境、食品、劳动卫生、学校卫生与健康,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公共卫生措施对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叙述人群健康调查的流行病方法和统计方法,为开展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做准备。阐述三级预防原则,对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地方病、营养有关疾病、心身疾病、医源性疾病、性传播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开展预防性服务工作。
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一)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1.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主要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的整体观、平衡观,为如何采取公共卫生、社会卫生措施,进行卫生保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等提供理论依据。
2.人群疾病和健康的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状况,需借助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人群健康和疾病的现状、分布及影响因素,获得对健康与疾病本质的认识;阐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疾病发生的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采取控制疾病的措施提供依据。
3.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主要阐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初级卫生保健”概念、目标和任务,树立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掌握卫生保健的方法和技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4.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对人群健康威胁较大、引起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疾病,如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防制原则、措施和预防保健方法,为搞好三级预防提供依据。
5.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
主要包括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内容、实施原则和措施。
6.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包括伤害的概念、分类、流行特征,伤害的预防策略与措施,常见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分级和应急处理的方针、原则、预防、控制措施,探讨如何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发展。
(二)预防医学的特点
预防医学的主要特点有: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者;突出预防为主的观念,着眼环境,面向群体,提倡标本兼顾的三级预防措施;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整合于治疗中;采用的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预防医学的特点决定了预防医学较其他医学具有如下优势:价值导向的超前性;服务对象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工作范围的全球性和广泛性;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和时效性;工作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工作效果评价的滞后性和效益影响的深远性。
三、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
(一)医学模式
模式(model)是指在某一领域中科学地指导人们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概念、假设和法则。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与健康总体特征及其本质的认识,是对人类健康观、疾病观和死亡观的总体概括。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医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社会性,即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②普遍性,即任何人都受其影响(健康观、疾病观等);③广泛性,即影响无所不在;④渐进性,表现为动态地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学等的发展密切相关;⑤稳定性:稳定与发展并存。
在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大体经历了五种医学模式。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al model)起源于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将疾病看作是神灵的惩罚或恶魔作祟所致。人们治疗疾病的手段,或者祈祷神灵的保佑或宽恕,或者采取驱鬼或避邪的方式免除疾病。现代社会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某些文化中还可见到这种模式的遗迹。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体的物质基础和疾病的客观属性。这一模式的哲学观以朴素的唯物论、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基础。以中国古代中医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等人提出的“体液学说”等为代表。
3.机械论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起源于16世纪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机器,因此用机械运动解释生命,把疾病比作机械故障,把治疗疾病比拟为维修机器。该模式突破了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影响,把实验方法引进医学领域,使医学逐渐成为一门实验科学;促进了生物医学学科和外科学的发展。该模式对西方医学的影响比较大,对东方医学的影响较小。
4.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人们从纯生物学角度来理解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据此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性疾病,形成疾病流行的生物医学模式。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人们通过采用以群体为对象的免疫接种、抗菌药物、隔离消毒、改善环境等公共卫生措施,使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医学历史上称之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起源于20世纪以后。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逐步成为人类主要死因,人类疾病预防的重点从控制传染病逐步转向慢性非传染病的防制,应用原来的手段仅从生物学观点去观察、防制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观点,才能解决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问题,因而提出了医学模式应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观点,医学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卫生革命。
(二)健康观及其影响健康因素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医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最早的认识是“无病就是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是身体不虚弱”。之后,WHO又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精神饱满,情绪稳定;④适应环境,应变能力强;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⑥体重适当,体态匀称;⑦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20世纪70年代,WHO顺应时代的进步,给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力。具体地说,健康包括躯体、器官等生理方面的正常发育,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与人格特征以及社会适应等心理方面的正常发展。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健康”。
1990年,WHO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要求人们应从这四个方面来综合评判一个人的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健康不仅要求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还要求人的心理、参与社会时处于完好状态,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还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由社会、精神因素引起疾病的例子很多,如人在情绪激动时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较大的精神打击可以使人的眼睛突然失明;情绪郁闷可以引起胃部不适等。这些现象都说明人的身体状况是受社会、精神因素的影响的。1999年,WHO又提出了人体健康的新标准,即肌体健康的“五快”和精神健康的“三良好”。肌体健康的“五快”指: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精神健康的“三良好”指:良好的个性人格、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所谓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况,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是指机体虽没有明确的疾病,却表现为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连续“状态”,即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个无界限的连续状态,“健康人”可以存在健康问题,或处于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不一定是没有疾病的;有些人即使没有疾病又没有病痛,也可能是患者。健康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等因素;②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吸烟、酗酒、交通工具、体质锻炼、精神紧张等;③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制度及其利用等;④生物遗传因素,包括先天性缺陷或伤残等。环境因素起最主要的作用,其次是行为生活方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