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六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谭曙卿

李锡贵

谭曙卿,字镇湘。湖南湘潭县人。1884年4月22日(清光绪十年三月二十七日)生。父亲谭舜生早故,家境贫寒,在家随兄长务农,嗣后到福建古田县衙当亲勇。

辛亥革命后,谭曙卿转入福建新军,在陆军第十四师警卫第十七营当排长,1912年3月加入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派李厚基带兵入闽,解散了第十四师。谭携带武器赴粤,投入驻在南雄、韶关一带的滇军。当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时,改隶粤军。是年底,孙中山组织援闽粤军,他在许崇智部任连长。

1921年6月,许崇智部奉命“援桂”,向广西贺县进发,先头部队遭到阳朔方面桂军陆荣廷部威胁。谭曙卿所在的团疾速驰援,里外夹攻,击溃驻阳朔敌军,扫除了前进的障碍,大军终于挥戈直下,夺取桂林。谭作战有功,升为第八旅第八团第一营营长。

1922年5月,孙中山到韶关督师北伐,谭曙卿部编属右翼先锋,在许崇智指挥下从翁源攻江西之虔南(今全南县)、龙南、定南,于6月13日与友军会师,直捣赣州。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叛变,炮击总统府,谭所在的北伐军奉令回师讨逆。7月,北伐军在韶关、翁源一带与叛军激战,因援军不济而失利,转趋闽省。10月,许崇智率领北伐军与皖系混成旅旅长王永泉合谋进攻福州,驱逐弃皖投直的闽督李厚基。10月6日,在进攻古田的战斗中,谭曙卿受伤,弹洞胸背,仍裹伤力战,骁勇当先,一鼓作气攻克险要的水口,北伐军乘胜攻下福州。10月19日,孙中山电令入闽的北伐军改为东路讨贼军,谭晋升为第八旅第十五团团长。

1923年春,谭曙卿随东路讨贼军回粤讨伐陈炯明,取泉州,过漳州。讨贼军抵达潮、汕以后,陈炯明属下的洪兆麟、林虎等佯为归附,不久在揭阳、兴宁、老隆、河源间发动突然袭击,讨贼军二万余众剩下不足万人,损失惨重;谭所在的张民达旅有所戒备,损失较轻。当时,谭曙卿团担任殿后任务,屡战皆捷,并从敌人手里夺回揭阳入丰顺的要地言岭关。7月,谭曙卿代理第八旅旅长。

是年8月,陈炯明为解惠州之围,兵分三路进犯,增城、博罗同时告急。谭曙卿率部迎击来犯之敌,大获全胜,并占领淡水;嗣后协同友军克平山,夺派尾,击退来犯之叛军。1924年春,孙中山将粤军各部统一整编为建国粤军,以许崇智为总司令,蒋介石为参谋长,谭曙卿改任第七旅第十三团团长。许崇智因嗜酒色、吸大烟,回师又受挫,曾一度受到孙中山的责备而去沪。蒋介石在粤军改制和许崇智离穗期间,逐步掌握粤军军权,谭曙卿夤缘攀附蒋介石甚力。

1925年初,第一次东征战启,谭曙卿部序列前锋、下石龙、略淡水,夺取海陆丰,并在鲤湖、棉湖、河婆等处经历大小数十战,次第平定潮、汕。谭曙卿因战功晋升为建国粤军第四师第七旅旅长。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8月,军队统一编组为国民革命军。蒋介石于9月逼走许崇智改编粤军时,得到谭曙卿内应,将谭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任命谭为师长,兼第七团团长,归蒋介石直接指挥。

是年10月,蒋介石率师进行第二次东征,直指惠州城,与叛军杨坤如、莫雄等部血战不下。惠州三面环水,依山为堞,号为天险。蒋介石指挥炮轰惠州城,谭曙卿率部炮轰城西南角奏捷,在硝烟弥漫中振臂疾呼踏坎登城,获摧坚之功。旋在华阳附近之塘湖与叛军主力林虎部遭遇,苦战受挫,退守羊湖角;后在何应钦指挥的第一师和李济深指挥的第十一师援助下协同作战,脱离困境,在塘湖歼敌约五千。嗣后奉命率部追击窜入闽境的叛军残部。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湘鄂。10月初,第一军由军长何应钦指挥,东进福建。谭曙卿奉命部署第九团在松口右岸布防,率余部随何应钦在大埔集结。闽军李凤翔部曹万顺、杜起云两旅在防地起义,谭率部进攻永定城。因有冯轶裴的第十四师进攻芦下坝、断峰市回援之敌,谭部次日进占永定城,当即回师松口,击破闽军。闽军兵败如山倒,民军纷起响应北伐军。何应钦率谭曙卿等部长驱直入,12月上旬进占福州。

北伐军占领福州后,何应钦改编福建民军和部分闽军,组成新编第一军,任命谭曙卿为军长,留在福建专事点编、训练新编部队。新编第一军编有:第一师吴威部,第二师郭凤鸣部,独立一旅高义部,独立一团叶定国部,独立二团陈国辉部,独立三团杨汉烈部,共计十八个团;此外,收编为独立第一师的卢兴邦部也归谭曙卿指挥。原定整训两个月后即出发北伐,但这些民军头领原来多是占山为王或划地为界的军阀、土匪,他们不愿离开老巢出战。谭得到蒋介石的允准,也就在福州驻扎了下来。

1927年3月,谭曙卿因母病故,拟告假回原籍湘潭治丧,蒋介石和何应钦电示:“现在闽省军事善后亟待进行,全赖荩筹硕划,移孝作忠即在闽持服,毋庸请假离职。”谭得到蒋、何的信赖,竭力扩大自己的权势。他组织“新编军同志联欢社”,党同伐异,先是压服驻在城台一带的独立第四师师长兼卫戍司令张贞部,后来又与海军陆战队和省防军教导团相抗衡。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反共,谭曙卿次日即在福州开始捕杀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谭立即通电“拥蒋护党”。他在福州组织“处理共产分子委员会”,先后捕杀中共福州特委负责人徐琛、余招贞夫妇,宣传部长方尔灏,福州学生会联合会理事长翁良毓,以及其他共产党人林梧凤、郑尚衡、朱明庄等。

是年7月,蒋介石把福建政权交给海军部长杨树庄,正式成立福建省政府和国民党党部,谭曙卿欲主闽政的野心未能如愿。但他不甘罢休,除在军事上依靠参谋长赵启录外,千方百计在省城军政、党务、报馆、民众团体安插私党,形成了以张志韩、胡遁、胡启儒、李大超、程玄斟、蓝瑛、谢瘦秋、罗谷荪、尤永增、吴求哲等十人为核心的谭系帮派。而在闽南、闽北则被收编的郭凤鸣、卢兴邦等横行无忌,称王称霸,致使省政府的政令几乎出不了省城之外,杨树庄愤而离闽赴沪。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省府委员兼军事厅长方声涛代理省主席。谭仍未得逞,更加肆意刁难,从而和杨、方等闽系海军派以及与黄展云、林寿昌等地方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八一”南昌起义后,周恩来、朱德率领叶挺、贺龙两部南下,何应钦及南京军事委员会迭电命令谭曙卿率新编军前往闽粤边境堵截。方声涛等人为要乘机驱谭出闽并削弱新编军,也催促他早日拔队出动。谭当即派员到省财政厅坐索大笔开拔费和给养物资,但只派驻在福州的第二独立团陈国辉部和第一独立旅陈国华部开往龙岩。

9月,蒋光鼐、蔡廷锴在赣东铅山重建第十一军,奉命拔队东进。谭曙卿闻讯后,企图阻止第十一军过福州未成。10月10日,第十一军开抵洪山桥一带,福州各界人士前往迎迓,高呼打倒谭曙卿的口号,并派出代表向蒋光鼐等请愿,诉说谭祸闽的罪行,要求第十一军将谭驱逐出闽。谭的亲信谢瘦秋开枪捣乱欢迎第十一军的会场,当场被缚送公安局关押。谭闻讯自知处境岌岌可危,一方面做转移驻地的打算,饬令闽侯县调集挑夫一千二百名供其急用;另一方面派出代表于10月12日去第十一军慰劳。蒋光鼐、蔡廷锴极力稳住谭曙卿,将部队驻扎在城外,蔡还特地单骑入城,向谭道谢,再三表明第十一军只是过境并非久驻,打消谭的疑虑。当天晚上,谭曙卿宴请第十一军领导人,蒋、蔡等只带了两营卫队进城,徒手赴宴。次日,蒋、蔡设午宴回请谭曙卿等人,暗中命令第十一军以出操、野营为名,分头向新编军各部驻地接近。到了12时午炮一响,全市特别戒严,第十一军分割包围了新编军军部及驻大王府、东湖、南门、旧米仓各部,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就把新编军全部缴械,而谭本人则在宴会上被拘捕。事后,谭离闽去日本,往见正在日本访问的蒋介石,然后到上海,向何应钦报告这次事变的经过。

1928年1月,蒋介石回到南京复职后,谭曙卿继续追随蒋介石参加北伐,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胶东军点验中将主任。不久,胶东军兵乱萌发,谭前往处置,将胶东军改编为独立第四旅,自任中将旅长,并兼陇海铁路警备司令。9月,改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高等顾问。1932年11月,到汉口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中将参议。

1933年11月闽变事起,谭曙卿奉命以军事特派员名义随卫立煌部“参赞军幕”。谭曙卿企图东山再起,把古田的陈鸣九,闽清的黄炳武、黄懿兰,永泰的林成珊、吴大昂、张致华,闽南的陈国辉等部再次予以改编。但时过境迁,能听他调遣的不过千把人。1935年3月至次年2月,谭曾任蒋介石南昌和汉口行营中将参议。后即隐居田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侵犯我国。在全民抗战的激励下,谭曙卿于1938年春赴武汉,奉令襄理西北军务。4月15日,谭由西安驱车赴甘肃,途中突患肺炎,21日逝于甘肃平凉。

主要参考资料

《福建三十年来省政暨民军嬗变纪略》,1942年铅印本。

王敬:《谭曙卿》及附录,萧继宗主编《革命人物志》第15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6年版。

杨兆英:《蒋介石随粤军入闽及篡夺军权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编《福建文史资料》第2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晨报》1927年10月14日、27日。

陈齐煊:《十一军驱逐谭曙卿侧记》(1980年5月18日笔者访谈录)。

钱履周:《记谭曙卿》(1980年3月18日笔者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