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释正文
报 为报
报,告、语,动词,不是“回报、回答”的意思,也不等于现代的“上报、报告”。例如:
①兼琼因命衙官,遍报五百里内女郎,克日会成都。(《太平广记》卷三一《许老翁》)
②后写经成,母来报女:“因汝为吾写经,今已得出冥途,好处受生,得汝恩力,故来报汝。汝当好住,善为妇礼。” (同上,卷九九《刘公信妻》)
③萧翼报(辨才)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已得矣,故唤师来别。” (同上,卷二〇八《购兰亭序》)
④智感每于冥簿见其亲识名状及死时日月,报之,使修福,多得免。(同上,卷二九八《柳智感》)
以上举凡官告民,母告女,同辈亲友有事相告,都可用“报”。另有熟语“为报”,即“为我告语”之省。例如:
⑤猪与之言:“我是伏生母……还债既毕,更无所负,欲召屠儿卖我。请为报之。” (同上,卷四三九《耿伏生》)
⑥其妻身形忽变,恐人惊悸,谓邻母曰:“我之身已变矣,请为报夫知之。” (同上,卷四五九《徐坦》)
⑦王辅国、郑衔山与解愁相知,又是侯乡里,密谓薛忠、王琰曰:“为我报侯大兄:晚间有人进粥,慎莫吃!” (《教坊记》)
例⑦“为”与“报”之间插入了代词,当是较早的格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教坊记》校记一九云:“‘报’字,各本均作‘语’。”可为“报”有“告、语”义之确证。
按“为报”这一熟语,诗词中尤为习见。蒋绍愚《杜诗词语札记》“为报”条举杜诗四例、唐代其他诗作五例、苏词一例,并云:“一些通行注本常将此词语注错。”(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17页)可以参看。
报书
报书,简短的回信,略同便函、便笺之类。例如:
①所以不数附书者,一二年来往还多,得官在京师,既不能周遍,又且无事,性颇慵懒,便一切画断,只作报书。(《李文公集》卷六《答独孤舍人书》)
②使者受命,挈粮而去,甚惶惑。入山约行百馀里,荆棘深险,无不备历。至一峰,半腰中石壁耸拔,见二道流棋次。使者遂拜道流曰:“贾相公使来。”开书大笑,遂作报书。一曰:“传语相公早归,何故如此贪着富贵?” (《太平广记》卷四五《贾耽》引《逸史》)
③某自谪官,惟作报书。当世公卿素相厚者,未尝辄上笺启。(《河南集》卷一〇《上邓州范资政启一首》)
④某顿首,往在僰道,尝一作报书,尔后三蒙书矣。(《山谷别集》卷一七《答壮舆主簿书》)
⑤晏叔原……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韩少师。少师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馀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九)
⑥(宋景文公)尝纳子妇,三日,子以妇家馈食物书白。一过目即曰:“书错一字,姑报之。”至白报书,即怒曰:“吾薄他人错字,汝亦尔邪?” (同上,卷二七)
从例①②可知,“报书”不是一般的回信,且与“笺、启”有别。例⑤则提供了“报书”的具体样板。例⑥原信中之“煖”字宋祁以为错字,当作“餪”。又此词韵文中亦不少见,参《诗词曲语辞例释》第二次增订本7页该条。按修订本《辞源》615页“报”字下无“报书”一目。《汉语大词典》二册1157页收“报书”条,释云:“回信。”首举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报书往边地”,次举杜甫诗及明代沈德符《野获编》等,但未说明除了一般的回信之外,“报书”还有以上特殊用法。
辈
辈,从先秦迄魏晋南北朝,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类似代词语尾,表示复数,如“我辈、汝辈”之类;一种用作量词,表示“批”的意思,如“使者十辈”(《史记·刘敬传》)。但唐宋之际还可指单个的人。例如:
①左右伶人皆御前供奉第一部者,恃宠肆狂,无所畏惮。其间一辈曰张隐,忽跃出。(《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张濬伶人》)
②即于别殿宴乐,更无诸客,唯崔、薛二人,女乐四十馀辈。(同上,卷一七《薛肇》)
③十一月五日,为左军军容刘季述、右军王仲仙、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拥禁兵唤诸道进奏官伪上表,请上颐养逊位,扶上出东内,册德皇监国。上明年正月一日反正,诛四辈,改天复元年。(《中朝故事》)
④唐贞元中,李师古暇日常宴其从事。适有日者预坐,师古遣遍视幕客皇甫弼、贾直言之徒,凡十辈。(《独异志》卷上)
⑤于是每载一人则弃掷一箩谷,顷刻之间,登者五十辈,而谷尽矣。(《夷坚志》支戊卷六《天台士子》)
⑥忽御宝封轩裳姓名七十馀辈,自中降出,皆昔委谏营产买妾者,悉令穷治。(《玉壶清话》卷五)
例①“一辈”只指张隐一人,“辈”即等于“个”或“人”。例③“四辈”分别指上文的刘、王、王、薛四人,“辈”的用法亦同。他例揆之情理,“辈”也不可能是“批”的意思。例⑤说的是于洪水中空船救人的事,上文提到此船共载有四十箩谷,引文上句说“每载一人”,下句说“登者五十辈”,亦为“辈”与“人”同的显证。按《说文》:“若军发车百两为一辈。”汉代多用为集体量词,《史记·大宛列传》:“而汉发使十馀辈至宛西诸外国。”偶亦作动量词,表“次、回”之义。《白起王翦列传》:“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索隐》:“谓使者五度请也。”“辈”表物量之单数,恐与早期动量词的用法有关。
被
被,因、因为。表示原因而不表被动。江蓝生曾发现《刘知远诸宫调》和《水浒传》中“被”有此种用法(分别见《近代汉语探源》40页、396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现增缀唐宋笔记数例于下:
①我家人故不可托,复被彼夫东西,不时会遇。脱有至者,愿以物色名氏求之。(《太平广记》卷三四〇《李章武》引李景亮为作传)
②隋折冲中郎将沈光,被仕陈入隋,骁捷绝伦。(《五代新说》)
③帝闻而叹曰:“吾既平戎于王,翼尊隋室,欲立孺子以报高皇。令被见疑,拒不相纳,方知邵奭不悦于周旦,非徒言耳。”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④上怒,方诘绛等。曹翰先锋被宣、歙二郡,绛未有金帛以赂之,因入奏曰:“卢绛乃一奸贼,陛下存之,为国家日后之患矣。” (《江南野史》卷一〇)
⑤温公曰:“某适过范淳父门,邀之同去,徐思之,不敢轻言,被他不是个趁哄低(底)人。” (《过庭录》)
例①“彼夫”指李章武,“东西”为“离去、奔走”之义,“被”犹言“因”,连下句意为:又因李离去,无缘会见。例②意犹“因仕陈而入隋”。例③“见”表被动,“被”表原因。其馀二例“被”义显豁,不言可喻。“被”之所以能表原因,江蓝生《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一文以为“是从被动用法引申出来的”,并进一步分析说:“从逻辑上讲,被动一般表示遭受某种不幸,而这种不幸往往成为某种事态或结果的原因。”(同上书40页)这话确有道理。在唐宋笔记中,有些含“被”的句子可以作两种解释,可见原因与被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如下列二例:
⑥开元中,吏部侍郎被宁王宪嘱亲故十人官,遂诣王请见。(《大唐传载》)
⑦田、崔相见,彼此涕泣。田谓绍曰:“洪别公后来,未经旬日,身已谢世矣。不知公何事忽然到此?”绍曰:“被大王追勘少事,事亦寻了,即得放回。” (《河东记·崔绍》)
本书
本书,原书,与现代指“当前这本书”的用法有所不同。例如:
①(王生)尝游沛,因醉入高祖庙,顾其神座,笑而言曰:“提三尺剑,灭暴秦,翦强楚,而不能免其母‘乌老’之称……”是夕才寐而卒。见十数骑,擒至庙庭。汉祖按剑大怒曰:“史籍未览数纸,而敢亵渎尊神。‘乌老’之言,出自何典?若无所据,尔罪难逃!”王生顿首曰:“臣常览大王《本纪》,见司马迁及班固云‘母刘媪’,而注云‘乌老反’,释云‘老母之称也’。见之于史,闻之于师……”汉祖益怒曰:“……读错本书,且不见义,敢恃酒喧于殿庭。付所司劾犯上之罪!” (《太平广记》卷三一〇《三史王生》)
②予曾见萧该《汉书音义》若干篇,时有异议,然本书十二篇,今无全本。(《宋景文公笔记》卷中)
③希弁又尝参以泉本,校其去取之不同,并考温公、文公之书法,为《资治通鉴细目考异》。淳祐丙午,秘省下本州借本书写云。(《读书附志》卷上)
④沈黎,武侯驻兵之壘,城壁尚存。中有武侯祠,败屋数椽,杂他土木鬼神,甚不典。予为州,按本书更作之,刻石以记。又榜其庑下,记文多不著。榜云:“……谨按蜀本书,大丞相元子,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讳瞻。” (《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六)
⑤尹少稷强记,日能诵麻沙版本书厚一寸。(《老学庵笔记》卷一)
⑥兼本书首尾一以“闻”为主,“知”字非是。(《能改斋漫录》卷四《仲舒策之误》)
例①中“本书”指《史记》原书。例④前一“本书”指原有石刻,后一“本书”指《三国志·诸葛亮传》。例⑥主要指出《汉书·董仲舒传》仲舒对策中“行其所知”乃《曾子·疾病篇》中语,“所知”原作“所闻”。按《汉语大词典》四册703页“本”字下未见此目,《汉语大词典订补》479页“本”字下、修订本《辞源》1501页“本”字下亦然。
比〔一〕
比,时间副词,有近指和远指两种用法。近指相当于“近来、目下”,表示距说话时不远的一段时间。例如:
①帝曰:“比闻有一卿,能为诗而姓氏稍僻,是谁?” (《太平广记》卷一九八《戎昱》)
②帝诏语裴谈:“吾太行山天藏开,比有樵夫见之,吾已遗金五铤,命其闭塞。” (同上,卷四〇〇《裴谈》)
③被袋非古制,不知何时起也,比者远游行则用。(《唐语林》卷八)
④是夕梦神来谒,语之曰:“君当登科,缘以比者受无名之钱四百三十几贯几百几十文,为此遭黜。” (《夷坚志》支乙卷八《张元干梦》)
以上为“比”单用或后附助词“者”字之例,有时“比”与“日、年”等时间词连用,亦犹云“近日、近年”。例如:
⑤李亟欲去,陈问故,李曰:“比日窘索,谋鬻少物耳。” (同上,甲卷一八《李舒长仆》)
⑥然比年西香多伪杂,一脐化为十数枚,岂复有香? (《岭外代答》卷九)
熟语“比来”用法亦同,其中“来”亦为时间词,相当于“时”。如:
⑦上曰:“朕以比来二千石多因循官业,莫念治民,故令其到京,亲问所施设。” (《金华子》杂编上)
⑧齐氏忽见一人长丈馀,金甲仗钺,怒曰:“我梁朝陈将军也,久居此室。汝是何人,敢此秽触?”举钺将杀之。齐氏叫乞曰:“俗眼有限,不知将军在此。比来承教,乞容移去。”(《玄怪录》卷三《齐饶州》)
例⑧所指时间更近,犹言“方才、眼下”。
“比”用于远指时则相当于“从前、往昔”,表示距说话时较久远的一段时间,有时也只侧重强调事情发生在过去。“比年、比来”之类亦同。例如:
⑨井上又有玉女庙。古老传云:比十二玉女尝与张道陵指地开井,遂奉以为神。(《太平广记》卷三九九《盐井》)
⑩夫人又曰:“韦郎比虽贫贱,气凌霄汉,每以相公所诮,未尝一言屈媚。” (《云溪友议》卷四)
⑪姊问:“我儿在否?”曰:“在主人榻上,先以比者紫褐覆之。”(《太平广记》卷三〇三《郑仁钧》)
⑫比年房翊在冯翊,兄全不知之;今别四五年,因途次会,不交一词,到阙荐为监察御史,何哉? (同上,卷四九六《赵存》)
例⑩是韦皋已经贵幸后其岳母追叙往日的情况。例⑪上文云“其姊以紫绫加絮为短褐与之而别”,说的是离乱之前的事。
比〔二〕
比,又犹云“本、本来”,语气副词。例如:
①上曰:“朕比不知旧事如此,何以得其然?” (《李相国论事集》卷六)
②我比得生,今为所发,自尔之后,遂死肉烂,不得生矣。(《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张子长》)
③仁矩比节使下小校,骤居内职,性好狎邪。(《北梦琐言》卷一六)
④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唐语林》卷三《雅量》)
⑤某比不熟识于侍郎,今日见之,风仪秀整,礼貌谦抑,如百斛重器,所贮尚空其半,安使不益于禄位哉? (《续世说》卷三)
例①④⑤“比”与否定词“不”连用,与下文往往有语气转折。
笔
笔,六朝指散文,唐宋时兼可指画,多用为名词。例如:
①尝有人……曾谪官知海州,有笔工善画水,召使画便厅掩障。(《梦溪笔谈》卷二二)
②郭熙……乃于县庠宣圣殿内图山水窠石,四壁雄伟清润,妙绝一时,自云平生所得,极意于此笔矣。(《墨庄漫录》卷四)
③两壁图十真人,本吴生笔……先是山中有太一宫,摹吴笔于殿庑,及太平再兴,复摹取太一本。(《入蜀记》卷四)
④舅氏张必用家藏唐诸帝全身小像,乃蜀中名笔。(《清波杂志》卷七)
⑤保塞军东北数里曰路疃,一小寺殿后照壁旧有画水,世传张僧繇笔。(《渑水燕谈录》卷七)
必须
必须,等于说“必定、必然”,表将然或推断的语气副词而非助动词。例如:
①通川界内多獭,各有主养之,并在河侧岸间……取得鱼,必须上岸,人便夺之。(《朝野佥载》卷四)
②此子必须为边患,计其时节,正在公秉政之日。公其勉之!(《梦溪笔谈》卷九)
③俄报潞公失去银盆。曾即曰:“郡人敢尔,必三日可获;若公之从者自为,则今日必擒。”公未以为然,逡巡果捕至,乃从者也。潞公惊,因谓曰:“君知即获,何也?”曾曰:“所至有捕盗者,从人单露,必须..易败。” (《能改斋漫录》卷一二)
④我昨夜梦中往告前身父母,明日当来看我。我家有一白马,必须骑来。(《夷坚志》补卷一一《卢忻悟前生》)
⑤包拯为台官,严毅不恕,朝列有过,必须弹击。(《野客丛书》卷二〇)
⑥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 (《石林燕语》卷八)
以上各例都是预测或推断某种情况,是叙述句而非祈使句,故“必须”不得解作助动词。例⑥“何”表“为何”义,“必须”表“一定”义,“要”表“须、得”义,各有所司,并不重复。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引沈括《入国别录》:“益戒云:‘地界未了,侍读、馆使必须别带得南朝圣旨来。此起须要了当,今是圣旨宣问,不可隐藏。况前来文事,尽言差来审行商议,兼令将带照证文字来北朝理办,必须带得照据文字来。'”作家出版社1954年本《水浒》第一八回:“不知那六个是什么人,必须也不是善良君子。”用法亦同,并可参证。
便〔一〕
便,与“却”略同,语气副词,表转折。例如:
①上曰:“颇闻其人才思甚捷。”洎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水船。”太祖应声谓洎曰:“卿便是上水船也。” (《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姚洎》)
②于是舍走,告人家,合十馀人,持刀捉火,自来视之,便不知所在。(同上,卷三一九《王仲文》)
③其父为人,不信妖邪,有一宅凶,居者辄死,父便买居之。(同上,卷三二四《索颐》)
④问彼处人,云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同上,卷四五八《李黄》)
⑤(何奎)末年祈于大官,自布衣除兴元少尹,金紫,兼妻邑号,子亦赐绯。不之任,便归阆州而卒——预知死期也。(《北梦琐言》卷二〇)
⑥党太尉画真,观之大怒,诘画师云:“我前画大虫,犹用金箔贴眼,我便不消得一对金眼精?” (《江邻几杂志》)
细玩上举各例,语气间均有明显转折,“便”与通常表顺承作“就”字解者有别。又《南史·谢朓传》:“先是,朓尝轻(江)祏为人。祏尝诣朓,朓因言有一诗,呼左右取,既而便停。祏问其故,云:‘定复不急。’祏以为轻己。”《五代史平话·梁上》:“我每同将军归投黄大王,今未蒙赏赐,便要行刑。”亦为“却”字义,可见从六朝雅言至唐宋白话均有其例。韵文亦然,参见拙撰《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便〔二〕
便,又犹云“正、恰”,时间或情态副词。例如:
①(郑溥)又自说应举时曾梦看及第榜,榜上但见大书“凤”字。大中元年冬,求解凤翔,偶看本府乡贡士纸之首,便是“凤”字。(《因话录》卷六)
②宣宗舅郑仆射光,镇河中。封其妾为夫人,不受,表曰:“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上大喜,问左右曰:“谁教阿舅作此好语?”对曰:“光多任一判官田询者掌书记。”上曰:“表语尤佳,便好作翰林官。” (《唐语林》卷三)
③东坡云:“遇天色明暖,笔砚和畅,便宜作草书数纸,非独以适吾意,亦使百年之后与我同病者有以发之也。” (《曲洧旧闻》卷五)
④钱语座客曰:“适来官人口不称名,但称贱迹不已,欲面折之,便是要人避己名也。” (《闲燕常谈》)
按“便”的此种用法韵文亦有之,参见拙撰《例释》“便”字条第二义。
便转
便转,谓解大便,当时俗语。例如:
①又《秋日述怀》曰:“檐前飞七百,雪白后园强,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蜋。”参军不晓,请释。(权龙)襄曰:“鹞子檐前飞,直七百文;洗衫挂后园,乾白如雪;饱食房中侧卧;家里便转,集得野泽蜣蜋。” (《朝野佥载》卷四)
②鄠县有一人多忘,将斧向田斫柴,并妇亦相随。至田中,遂急便转,因放斧地上。旁便转讫,忽起见斧,大欢喜,云“得一斧”,仍作舞跳跃,遂即自踏着大便处。(敦煌本《启颜录·昏忘》)
如果说例①尚不甚显豁,则例②“便转”指大便确凿无疑。按这个俗语词在笔记中不经见,但汉译佛经中使用较多较早。东晋佛陀跋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九:“此想成已,见百亿四天下满中佛象;此想成已,唯除食时、便转时,一切时中恒见佛象。”唐金刚智译《金刚经瑜伽中略出》卷一:“夫持诵者求胜善事,多被恶魔障隔,或在便转处,或诸秽恶出处,皆为其害。”又“便转”在韵文中或径省作“转”,参见蒋礼鸿《义府续貂》55页“转、便转”条。
并(並)〔一〕
并,绝、全,语气副词,多与否定词连用以加强否定。例如:
①未大水前,(土地)预梦告张求饮食。至其日,率其类遏水头,并不冲圮李宅。(《北梦琐言》卷一二)
②自信县到徐村二百里,并无人烟。(《南烬纪闻》)
③其更迭内外,如许之多,凡典四州,并不一见传文:疏略如此之甚。(《野客丛书》卷一八)
并(並)〔二〕
并,又义同“比较”之“比”,动词。例如:
①(却火雀)大小类燕,其声清亮,不并寻常禽鸟。(《太平广记》卷四八三《拘弥国》)
②或曰:“彼兽也,给羊肉乃尔;吾辈忝预郎曹,日不过数斤,人翻不及兽乎?”石曰:“君何不知分也?彼乃苑中狮子,吾曹员外郎耳,安可并耶?” (《墨客挥犀》卷九)
③韩晋公奉使入蜀,得山椒坚致如紫石,复金色线交结其间。匠曰:“为胡琴槽,他木不可并。” (《南部新书》壬集)
按“并”有“并列”义,引申为“比较”是很自然的。又“并”之二义韵文亦习见,参看《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驳放
驳放,贬黜、斥退,与“驳落”略同。例如:
①唐馀干县尉王立调选,佣居大宁里。本书有误,为主司驳放。(《集异记·贾人妻》)
②阴司授官,皆禀阴命。臻感二君也,检选事,据籍诚当驳放,君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见许矣。(《续玄怪录》卷一《辛公平上仙》)
③僖宗善骑射……尤善击球。尝谓优人石野猪曰:“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野猪对曰:“若遇尧舜作礼部侍郎,陛下不免驳放。” (《续世说》卷六《排调》)
④陆徽之,字彦猷……徽宗即位,下诏求直言。公因廷对,与雍孝闻辈力陈时政阙失。唱名时,有旨驳放。(《中吴纪闻》卷五)
⑤雍孝闻,蜀人,崇宁间廷试对策,力诋时政缺失,驳放。(《梁溪漫志》卷七)
⑥公知有雍孝闻者乎?吾是也。自崇宁之初,殿廷驳放,浪迹山林,偶有所遇尔。(《夷坚志》甲卷二〇《木先生》)
⑦若用荫曾经流贬,未复本资,或便身亡,不曾昭雪,即用旧荫,切恐非宜,请便驳放。(《唐会要》卷五九)
按《汉语大词典》一二册809页“驳放”条云:“亦作‘ 放’。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似将此词的内涵和使用范围限制得过窄。从以上各例可知,被“驳放”者不限于科举考试,也包括官员的选调迁转;也不限于“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未曾发榜公布的考生或选人也可能被“驳放”。
驳落 剥落
驳落,贬斥、斥退,动词,“驳”或作“剥”。例如:
①选人所通文书,皆依版样,一字有违,即被驳落,至有三十年不得官者。(《封氏闻见记》卷三)
②邕素负才名,频被贬斥,皆以邕能文养士,贾生、信陵之流,执事忌胜,剥落在外。(《太平广记》卷二〇一《李邕》)
③及第后请并咸为上选,集诸科举人所对策问,或不应问目词理乖错者,并当驳落。(《全唐文》卷八六二窦仪《条陈贡举事例奏》)
④光化三年明经及第……拟授太子通事舍人,旋值错竖(述)父母年纪驳落。其年丁父忧,至天成二年又丁母忧。(《唐文拾遗》卷四六后唐杨知方《自陈请验文书状》)
按“驳落”此义当由“批驳、黜落”二语紧缩拼合而成,字当以“驳”为正。《石林燕语》卷二:“已而子由以言太直为考官胡武平所驳,欲黜落,复降为第四等。”《老学庵笔记》卷四:“顷岁驳放秦埙等科名,方集议时,中司误以‘驳’为‘剥’。众虽知其非,畏中司者护前,遂皆书曰‘剥’,可以一笑。”
不觉
不觉,等于说“不料”,表示事出意外,与通常“不曾感觉到”的意思有一定的差别。例如:
①侍御史袁守一将食器数枚,就罗公远看年命。奴擎衣襆在门外,不觉须臾在公远衣箱中。诸人大惊,莫知其然。(《朝野佥载》卷三)
②奴盗饮极醉,与顺相失,不觉其城门已闭,无如之何,乃独前行。(《太平广记》卷三三《商顺》)
③至江欲渡,叟独在小游艇中,卫卒、侍女、叟妻同一大船。将过江,不觉叟妻于急流之处,忽然飞入游艇中。(同上,卷四一《黑叟》)
④唐御史出使,久绝滋味,至驿,或窃脯腊置于食,伪叱侍者撤之,侍者去而后徐食……尝有御史所留不多,不觉侍者见之。(同上,卷二五九《出使御史》)
⑤俊往疗之,问儿曰:“汝误踏践之以致啮耶,将自行其旁而然耶?”曰:“初未尝触之,不觉咬我。” (《夷坚志》支戊卷三《成俊治蛇》)
⑥妾自能书,云:“本临安人,父亦有小可名目。为舒省干以厚价买来,尚未一月,遣去孙郎中处,忽见故主,喜而出迎。正欲跨过船,不觉为风吹开,以致坠水。” (同上,三志辛卷七《舒榷货妾》)
按“不觉”此义诗词中亦不罕见。唐代胡曾《褒城》诗:“恃宠多娇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宋代朱存《金陵怀古·秦淮》诗:“一气东南王斗牛,祖龙潜为子孙忧。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亦均表事出意外。
不良
不良,唐代缉捕公人之称,名词而非形容性词组。例如:
①(李)忠惶恐,私就卜问,被不良人疑之,执送县。(《朝野佥载》卷五)
②觅婢不得,并失金银器物十馀事。录奏,敕令长安、万年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不良主帅魏昶有策略,取舍人家奴,选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衫笼头至卫……不良往金城坊空宅,并搜之。(同上,同卷)
③李司徒勉为开封县尉,特善捕贼。时有不良试公之宽猛,乃潜纳人贿,俾公知之……公令取石灰棘刺置于(榇)中,令不良入,命取钉钉之。(《唐语林》卷六)
④先令卢铉收太府少卿张瑄于会昌驿,系而推之,瑄不肯答辩。铉百般考讯不得,乃令不良枷瑄,以手力绊其足,以木按其足间。(《旧唐书·杨慎矜传》)
不调
不调,不善、不端,多指品行而言,形容词。例如:
①景先答曰:“缘弟不调,供养有缺。” (《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徐景先》)
②唐天授年,彭城刘诫之,粗险不调,高言庳语,凌上忽下,恐吓财物,口无关钥,妄说妖灾。(同上,卷二六三《刘诫之》)
③有不调子,恒以滑稽为事,辈流间有慧黠过人、性识机警者,皆被诱而玩之。(同上,卷二五二《不调子》)
④是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同上,卷二三七《同昌公主》)
⑤李教者,都官郎中昙之子,自少不调,学左道变形、匿影、飞空妖术。(《默记》卷中)
例①上文云:“有弟阿四,顽嚚纵佚。”“顽嚚纵佚”以至不赡养父母,即为“不调”注脚。其馀各例“不调”后大都有类似说明,无烦疏释。按《辞源》新版71页“不调”条第二义云:“与人合不来。《楚辞》汉代东方朔《七谏·谬议》:‘不论世而高举分,恐操行之不调。'”说疑未确。
不足
不足,除了常见的“不够、不可、不值得”等义之外,作为固定词组,还可以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一、等于说“不满”。例如:
①(德裕)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何必览焉,但恐回吾精绝之心,所以不欲看览。” (《太平广记》卷二四四《李德裕》)
②时人欲得一见,往往推故,故人亦不足而谤之。(《青琐高议》后七《温琬》)
③赤唱黎曰:“我北国当初只是与契丹不足,欲扫灭其国,不敢入宋朝,岂意汝国奸臣间谍两国如此。” (《南烬纪闻》)
以上“不足”之后无论有无宾语,无论语意轻重,都是对他人或他种事物而言,即略同及物动词。例③“与”犹“对、于”。按“不足”的这一用法可上溯汉代。《汉书·周亚夫传》:“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所”义同“意”,见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二三,“不足君所”犹言“不满君之意”。
二、犹云“遗憾、歉然”。例如:
④又有人来卜,谢无物奉酬,深为不足。(《太平广记》卷三五一《苏太玄》)
⑤裴度少时,有术士云:“命属北斗廉贞星神,宜每存敬,祭以果酒。”度从之,奉事甚谨。及为相,机务繁冗,乃致遗忘,心恒不足,然未尝言之于人。(同上,卷三〇七《裴度》)
⑥(李生)闻其言曰:“金华夫人奉白崔女郎,今夕风月好,可以肆目,时难再得,愿稍留念。”穴中应曰:“属有贵客寄吾之舍,吾不忍去,乖一夕之欢,不足甚矣。” (同上,卷三三九《浔阳李生》)
⑦吾死无恨,吾所不足者,不见子也。(《青琐高议》前四《王实传》)
以上各例“不足”仅止于说话人自身,用法略同不及物动词,例⑦“不足”与上文“恨”相呼应,义益醒豁。
三、又犹言“不必、无须”,用以否定其后动作行为的合理性、必要性,用法略同副词。例如:
⑧航拜妪,悲泣感荷。妪曰:“裴郎自是清泠裴真人子孙,业当出世,不足深愧老妪也。” (《太平广记》卷五〇《裴航》)
⑨宣皇曰:“我闻李远诗云:‘长日唯销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 (同上,卷二〇二《令狐绹》)
⑩子孟阳初为户部侍郎,夫人忧惕,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也……”因遍招深熟者,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 (《幽闲鼓吹》)
⑪虚白流涕曰:“事已至此,无可奈何,愿陛下爱护圣躬,既往不足咎也。” (《曲洧旧闻》卷六)
按固定词组“何足”有时也可表“何必”义,参见本书该条。又“不足”此义亦可上溯魏晋六朝。《庄子·逍遥游》郭象注:“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耳。”清代李调元《剿说》:“‘不足’之解有三义:《汉书·外戚传》:‘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不足’犹云‘不至’也,言不至于有所妨害也。又《世说》注:‘绍如此便可为丞,不足复为郎也。’此‘不足’犹云‘不必’……”
参告
参告,宋代指官吏假满到职视事,或太学生假满复学。例如:
①一日,(明肃太后)遣中人传旨中书,为官家年小起晚,恐稽留百官班次,每日祇来这里,休语断会。首台丁晋公适在药告,惟冯相拯在中书,覆奏曰:“乞候丁谓出厅商议。”殆丁参告,果传前语。(《续湘山野录》)
②熙宁初,议新法,中外惶骇。韩魏公有文字到朝廷,裕陵之意稍疑。介甫怒,在告不出。曾鲁公以魏公文字问执政诸公曰:“此事如何?”清献赵公曰:“莫须待介甫参告否?”(《曲洧旧闻》卷八)
③(赵)鼎窥宰席甚急,被命,殊不乐。申请数十条,皆不可行。如随军钱物须七百万缗。(朱)胜非参告进呈,指此一项言:“臣昔闻玉音,赵鼎出使,如张浚故事……” (《旧闻证误》卷四)
④时宛丘尉谒告,(张成宪)暂摄其事,捕获强盗两种,合十有五人,送于县。具狱未上,尉即出参告。白郡守,求合两盗为一,冀人数满品,可优得京官。(《夷坚志》乙卷一七《张成宪》)
⑤既违古义,又乖初心,筋力益衰,旧疾发动。重以手足之戚,抚事伤感。久在朝假,不遑安处。勉强参告,颠踣是虞。(《攻媿集》卷三三《乞致仕箚子》)
以上为第一种情况,指官吏假满到职视事。例①之“在药告”犹言休病假。例②“在告”犹告假,“莫须”表拟测,犹“大约、恐怕”,全句意谓“恐怕得等王安石假满到职罢”。例③上文云:“时胜非起复居位,已累章丐持馀服。”
⑥(丁生)回谓其妻曰:“适家君召我,令朝暮赴太学参告,决与尔别矣!” (《云窗广录》卷五《丁生佳梦》)
⑦时将及中秋,恐负丽人之约,乃辞亲欲赴太学参告。(同上,卷六《四和香》)
⑧士人家居累年,不能无壹郁,二亲复督使修业。心忘前怪矣,遂如京师参告。(《夷坚志》乙卷一《臭鬼》)
以上为第二类情况,指太学生假满复学。例⑥上文谓丁生“元符间肄业太学”。例⑦上文也曾交代主人公孙敏“在太学为外舍生”。例⑧说的是某士人在太学,因累见臭鬼惊悸成疾,因而告假还家。“参告”的这种用法至清代尚如此。清代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宣教郎黄实夫先生櫄》:“淳熙中,补入太学,未升上舍,丁内限归,服除参告。随中舍选,以平等释褐。”按修订本《辞源》444页“参”字下无“参告”一目。《汉语大词典》二册841页“参告”条云:“指官吏休假期间参与政事。”举《鸡肋篇》卷下及《曲洧旧闻》二例。后者即上引例②,但引文欠完整。前一例原文为:“在兴国军,有通山县尉以丧母在告,既而出参,人皆骇愕而不敢问。数日之后,同僚见其巾用缟素,问其所以。云:‘先妣不幸。’曰:‘如此何故参告?’云:‘某已于几筵前拈香起复矣。'”《汉语大词典》该条编者大概是仅根据“在告、出参”等文字而作出了以上解释,却未顾及下文此人与同僚之间的问答,特别是末尾的“起复”二字。“起复”即销假到职,与“参告”含义略同。另释文未包括上述第二类情况,也有片面之失。
惭谢
修订本《辞源》1156“惭”字下云“同慙”。1161页“慙”字下无“慙谢”一目。《汉语大词典》卷七704页“惭谢”条云:“羞惭谢过。”举《南史》及《唐才子传》等例。按“惭谢”此外还可表示单纯的“感谢”义,唐代以下例证不少。酌举如下:
①夫人年五十馀,郑拜谒,叙寒暄,兼言驴事。惭谢姑曰:“小子隔阔,都不知闻。不因今日,何由相见。”遂与款洽。(《太平广记》卷七七《胡芦生》)
②三五日后,使人惭谢郑曰:“百味之物,深所反侧,然不如赐茶浆水粥耳。” (同上,卷三八〇《郑洁》)
③雇者微笑:“此固不足办,某当营之。”乃斫一枯桑树,成数筐札,聚于盘上噀之,悉成牛肉。复汲数瓶水,顷之乃旨酒也。村老皆醉饱,获束缣三千。秀才惭谢雇者曰:“某本骄稚,不识道者久,今返请为仆。” (《酉阳杂俎》前集卷二《壶史》)
④唐孔拯侍郎,作遗补时,朝回遇雨,不赍油衣,乃避雨于坊叟之庑下。滂注愈甚,已过食时。民家意其朝饥,延入厅事。俄有一叟,乌帽纱巾而出,迎候甚恭。因备酒馔,一一精珍,乃公侯家不若也。孔公惭谢之,且借油衣。(《北梦琐言》卷一〇)
⑤病者既愈,乃召其亲戚谕之曰:“死生有命,岂能相染?若相染者,吾死之矣。”皆惭谢而去。(《资治通鉴》卷一一七)
⑥官番阳时,有邑子为纠掾,以职事不相中,寻以忧去。公极力调护之。其子初不敢以此望公,涕泣惭谢。(《晦庵集》卷九三《朝散黄公墓志铭》)
上举各例,细味上下文,都不含“羞惭谢过”的意思,而只是表示感谢。原因在于构成双音词的两个语素含义不同:前者是由表示“羞惭”和“致歉”两个异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后者则是由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以上各例中的“惭”都含“感谢”的意思,“惭”与“谢”是古人所谓“同义连用”。“惭”可表“谢”义,晋代南北朝已然。晋干宝《搜神记》卷六《董昭之》:“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刘宋东阳无疑《齐谐记》:“仆不慎堕江,惭君济活。”均犹言谢您救活。梁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慙恩,少年报士。”“慙”为“惭”字异体,“慙恩”即感恩,也就是感谢他人所施的恩惠。唐宋以下用例尤多。参见张相《诗词典语辞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惭愧”条。另例③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于“惭”字后施逗号,将一个词割裂为二,未妥。
草圣
修订本《辞源》2648页该条云:“对草书有最高成就者的美称。”引晋代卫恒《四体书势》及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之七:“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汉语大词典》九册374页该条解释及例证略同。按此词除上义外,还可径指草书本身。例如:
①此怀素夜闻嘉陵江水而草圣益佳,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林泉高致》)
②上曰:“朕宫中无事,因学草圣,遂以赐卿,岂足传后?”(《读书附志》卷下)
③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春渚纪闻》卷六《写画白团扇》)
④煇在建康,于老尼处得东坡元祐间绫帕子。上所书《薄命佳人诗》,末两句全用草圣,笔势尤超逸。(《清波杂志》卷二《东坡八赋》)
⑤张丞相好草圣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续墨客挥犀》卷一《好草圣不工》)
按以“草圣”指草书,唐代诗文已不少见。如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刘禹锡《伤愚溪三首》之二:“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全唐文》卷二二八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次子延休,并州潍衒令,世载文雄,家传草圣。”又卷三六五蔡希综《法书论》:“草圣始自屈原,章草兴于汉宣帝。”又两部辞书所引杜诗,其中“草圣”亦当作“草书”解,意谓张颠酒后狂草亦可传诸后世。杜甫另有《殿中唐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中云:“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亦指草书。
参差〔一〕
参差,音cēn cī,几乎、大概,副词。例如:
①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游仙窟》)
②有李和风者至此,又题诗曰:高唐不是这高唐,淮畔荆南各异方。若想此中求荐枕,参差笑煞楚襄王。(《封氏闻见记》卷七)
③此处犹可,若对至尊前,公作如此事,参差斫却你头!(《太平广记》卷一七六《李》)
④(胡)旦阔步摄衣,急投旧舰,锋几及身,赖舟人拥入,参差不免。犹斫数剑于舷,聊以快愤。(《玉壶清话》卷三)
参差〔二〕
参差,音cēn cī,又犹云“乖迕、失误、差错”,形容词。例如:
①东汉陆续,岁饥,太守施贫者食。既毕,问之,凡赐六百人,言其姓名,无一参差。(《独异志》卷上)
②再试,退解头宋言为第六十五人。知闻来唁,宋曰:“来春之事,甘已参差。” (《云溪友议》卷八)
③脱有至者,愿以物色名氏求之,如不参差,相托祗奉,并语深意。(《太平广记》卷三四〇《李章武》)
④家人如言,于沟中得其尸,失头所在。又闻语云:“头北行百馀步,桑树根下者也。到舍,可以谷树皮作线挛之。我不复来矣,努力勿令参差!” (同上,卷三七六《郑会》)
⑤人生有命,时不参差,以道静观,无复违挠。勉之哉!(《玄怪录》卷一《掠剩使》)
⑥若来年授官日,一字参差,请死于阶下。(《太平广记》卷一四九《麴思明》)
按“参差”以上二义,韵文亦习见,参看《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差
差音chà,与“诧”通,为“奇怪”义,形容词。例如:
①夫人,差事!宿客乃张直方之徒也! (《太平广记》卷四五五《张直方》)
②二客扶翼(平原),呼问之,良久张目曰:“大差事,大差事!”(同上,卷四七〇《赵平原》)
③叟倚彗惊讶曰:“极差,极差!” (同上,卷四九〇《东阳夜怪录》)
例①叙卢龙节度使张直方喜好畋猎,其门客王知古随猎时偶迷路误入狐窟,狐主人初欲招赘王,后被褓姆问出真情。引文为褓姆失声惊呼之语,《唐人小说》点作:“夫人差事宿客,乃张直方之徒也。”当系误以“差”为“差遣”义所致。
常
常,义同“往、昔”,时间名词,非“经常、平常”义。例如:
①或有唱歌者曰:“吾此曲是汉武钩弋夫人常所唱。” (《太平广记》卷一八《柳归舜》)
②女郎雅善玄素养生之术。许体力精爽,倍于常矣,以此知其审神人也。(同上,卷三〇一《汝阴人》)
例①所叙为隋开皇二十年事,故“常所唱”即“昔所唱”。例②着眼于眼前与过去的对比,“常”义亦同。又“常日、常年、常时”之类,也往往与“往日、往年、昔时”同义。例如:
③老人颇愧,乃笑曰:“常日请歌,宠奴未省相拒;今有少客,遂弃老夫耶?” (《玄怪录》卷四《张宠奴》)
④常夕叫汝,数声不一应;今何谨如此? (《夷坚志》甲卷一六《李知命》)
⑤无何有敕:进士先试帖进,仍前后开一行。是岁收人,有倍常岁。(《封氏闻见记》卷三)
⑥太上邀官里便背儿至冷泉堂进早膳讫,太上宣谕云:“今岁比常年热甚。” (《武林旧事》卷七)
⑦吴生忽见之,惊叹曰:“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类我。”(《太平广记》卷二一二《卢稜伽》)
按“常”表“往、昔”义,诗词亦多有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常常
常常,平常、一般,用作形容词而非副词。例如:
①其姿容亦常常,但蕴籍不恶。(《北里志·夭水仙哥》)
②叟谓子牟曰:“向者吹笛,岂非王孙乎?天格绝高,惜者乐器常常耳。” (《太平广记》卷八二《李子牟》)
③每夫生日,必先畜女童晓音律者,盛饰珠翠绮绣,因捧觞祝寿,并服玩物同献之;或辞以婢妾众多,即复择其常常者归己院焉。(《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二)
④故常常之徒知道者稀,尊儒者寡,不足怪也。(《墉城集仙录》卷八《王奉仙》)
唱 唱叫
唱,义同“呼、喊”,非“歌咏”义,动词。例如:
①贼奄至,唱杀甚厉。(《太平广记》卷一五三《裴度》)
②后允光病寒热,但见张进执火炬烧四体,高声唱:“索命!”(同上,卷一二四《张进》)
③天复三年,汴人……劫迁车驾,移都东洛。既入华州,百姓呼万岁。帝泣谓百姓曰:“百姓勿唱万岁,朕弗能与尔等为主也。” (《北梦琐言》卷一五)
④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东坡志林》卷一)
按“唱”表“呼、喊”义,汉代已见。《说苑·君道》:“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唱善”即叫好、喝彩。此义在唐宋时运用甚广,如“唱果子”之类,即今所谓“叫卖”,官吏注授时呼名称“唱名”或“唱官”。现代“歌唱”义当时一般只用“歌”字。有时“唱、叫”连用,为同义重言。例如:
⑤北齐后主武平五年,如晋阳,在路,兵人于幕下忽唱叫。(《太平广记》卷三六一《齐后主》)
这一用法在元曲中尚然。《紫云庭》剧楔子:“你觑波!比及撺断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此条以唱戏喻吵架,“唱叫”既指剧中唱腔,又指吵架时的狂呼乱喊。
彻〔一〕 撤
彻,止、毕,不及物动词,字或作“撤”。例如:
①吾初学赋时,为赵昭仪抽七宝钗横鞭,余痛实不彻。(《玄怪录》卷二《柳归舜》)
②后服松脂不撤,身体转轻,气力百倍。(《太平广记》卷四一四《服松脂》)
③翌日,召雍赴饮,既彻,问雍曰:“肉美乎?” (《北梦琐言》卷一〇)
④又一吏从旁授以文牍一卷,使读之……顷之读彻。(《夷坚志》甲卷一八《东庭道士》)
例①②“彻”为“止”义,例③④为“毕”义。
彻〔二〕
彻,又犹言“及、到”,为及物动词。例如:
①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白帝,暮彻江陵。” (《国史补》下)
②昔庄宗……终日沉饮,听郑卫之声与胡乐合奏,自昏彻旦,谓之“帐”。(《春明退朝录》卷下引太宗淳化五年日历)
③二十三日壬辰……入夜小雨彻明。(《宜州家乘》)
④宜兴民素以滑稽著,有山鬼入其室,自天窗垂一足彻地。(《夷坚志》乙卷二《宜兴民》)
又诗词中亦有例可证。《容斋三笔》卷六《张籍陈无己诗》引陈之《妾薄命》诗:“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沉吟
沉吟,思量、考虑,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非通常之“犹豫”义。例如:
①开元十年,玄宗诏书院撰《六典》以进。时张说为丽正学士,以其事委徐坚。沉吟岁馀,谓人曰:“坚承乏已曾七度修书,有凭准皆似不难,唯《六典》历年措思,未知所从。” (《大唐新语》卷九)
②次至诸葛长史,嘿然久之。二人促曰:“幸以拙速为事。”长史沉吟又食顷,乃曰:“秋草细同毛。” (《太平广记》卷三四九《梁璟》)
③姬反室沉吟,深悔前言之失,阴谋伏窜。(《夷坚志》支乙卷八《杨政姬妾》)
④(卜者)沉吟久之,曰:“名满天下,可惜无福。” (《齐东野语》卷八)
按“沉吟”作为双音词表“思量、考虑”义,来源颇早。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称首
称首,有“特出的、最佳的、第一流的”等含义,名词。例如:
①三代之盛,泣辜解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咸臻至理,俱为称首。及其叔世,乱狱兹繁。周之季年,不胜其弊。(《大唐新语》卷四)
②贞元、元和以来,士林家礼法严整,以韩皋、柳公绰、柳仲郢为称首。(《东观奏记》卷中)
③其始也,范讽、孔道辅、范仲淹三人,以才能为之称首。(《龙川别志》卷上)
④又有知名进士十人,游希深、永叔之门,王复、王尚恭为称首。(《邵氏闻见录》卷八)
⑤其他穿窬胠箧,各有称首。(《武林旧事》卷六)
⑥(宜之)因此得诗甚多,颇以此诗为称首。(《新编醉翁谈录》卷七)
以上各例中,“称首”均作动词“为”或“以为”的宾语,显然不是“被称为首”的缩略,它本身是一个双音词而非词组。这种用法,词作中亦有例。王之道《醉蓬莱》词(追和东坡重九呈彦时兄):“千载渊明,信风流称首,吟绕东篱。”并可参证。又《文选》卷四任昉《奏弹刘整》:“臣闻马援奉嫂,不冠不入;氾毓字孤,家无常子。是以义士节夫,闻之有立;千载美谈,斯为称首。”注引《封禅书》曰:“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也。”可见汉魏六朝已然。
持时
持时,持更巡查。例如:
①譬如昔有众贾人,远行治生,更历旷野无人之处,行道疲极,便眠睡卧,亦不持时,不严兵杖。大贼卒至,而无觉者,不施弓矢,为贼所害。(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卷七)
②瞻守门户,持时晓夜,解知号令,即别善恶。识者听入,不识者不听入。(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八)
③广陵士甲市得一宅,但闻中有摇铃声,夜辄止。后遂见其真形,乃是其故人。问曰:“何以常摇铃?”答曰:“我典君药物,故夜持时耳。”问曰:“昼日何以不持时?”曰:“白日是死道之夜。”因而别去。(《太平御览》卷三三八引《集异记》)
④若夜持时不觉盗,减三等。(《唐律·厩库律》)
⑤《汉书·鲍宣传》“行夜吏卒皆得赏赐”颜师古注:“为贤第上持时行夜者。”
⑥《前汉·鲍宣传》注:“持时行夜。”行夜,如今持更是已;持时,如今报时是已。(《孔氏杂说》卷四)
按《汉语大词典》卷六551页“持时”条云:“报时。”引上列③⑤⑥例,释义的根据当是《孔氏杂说》。其实孔说并不确切,由①②两例可知。例④《唐律疏议》释云:“若夜持时,谓库藏之所持更之人,不觉人盗物者,减盗者罪三等。”可知所谓“夜持时不觉盗”是指夜里持更巡查时没有发觉有人偷盗。另《全晋文》卷七三引《太平御览》卷七四三吴弘《与督将教》:“吾昨鼓四中起,闻城西卫兵咳声甚深,即呼省之。羸病无襦,而督将差以持时。持时,备不虞耳。此既无所防捍,又老羸病冻,不隐恤,必致死亡。督将岂可乃尔耶?”这里说“持时”是为了“备不虞”,显然不是“报时”而只能是“巡夜”之义。又《御览》卷三三九引《纂文》曰:“刁斗,持时铃也。”意亦谓“刁斗”是军中巡夜警备之物。
踟蹰〔一〕
“踟蹰”与“踌躇”乃一声之转,“踌躇”有“思量、考虑”一义,见“踌躇〔一〕”,“踟蹰”同。例如:
①李君自以第三篇春空便到秋色,踟蹰欲改之。(《云溪友议》卷中)
②至门外,黄衫人踟蹰良久,谓察曰:“君未合去,但致钱二千缗,便当相舍。” (《河东记·辛察》)
③臣任枢管之寄,今者被命奉使川陜,行有日矣,乃心踟蹰,若不尽言,乞伸典宪,死且不瞑。(《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九)
例③“踟蹰”作“心”的谓语,其义尤显豁。另如:宋代曾巩《访石仙岩杜法师》:“君琴一张酒一壶,笑谈衮衮乐有馀。我今归来尚踟蹰,羡君决发真丈夫。”意谓归后尚思量不已。郭祥正《南卒》:“奈何天子诏,苦禁蓄兵书。军旅非素习,壮士心踟蹰。群蛮屡骚动,主将复左除。有急何以报?思之可惊吁。”黄裳《六祖》:“法身行止本来无,叶落归根是幻躯。生灭已除还寂灭,有情相感莫踟蹰。”均可参证。
踟蹰〔二〕
“踌躇”有“惆怅、悲怆”义,见“踌躇〔三〕”,“踟蹰”亦同。例如:
①文宾养生,纳气玄虚……故妻好道,拜泣踟蹰。(《列仙传》卷下)
②有美人兮向隅,应闭门兮踟蹰。心震荡兮意不愉,颜如玉兮泪如珠。(《全唐文》卷一九〇杨炯《青苔赋》)
③揽蕙草兮惆怅,步衡门而踟蹰。(同上,卷三八五岑参《感旧赋》)
④望飞尘而惆怅,对寒流而踟蹰。(同上,卷三八四独孤及《汉光武渡滹沱冰合赋》)
⑤鸟兽号鸣,助我踟蹰。刻此悲辞,藏之奥隅。(《柳河东全集》卷一一《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
⑥草木悴死,鸟兽踟蹰,殊类异族,亦相其哀。(同上,卷二〇《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并序》)
他如: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诗:“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抽肝在郢匠,叹息何踟蹰。”白居易《寄杨六》:“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又《东南行一百韵》:“忆归恒惨澹,怀旧忽踟蹰。”宋代范成大《吴郡志》卷四九录贺力牧《别苏州人》诗:“言离已惆怅,急别更踟蹰。”元代程雪楼《吴进学挽词二首》:“可惊生世短,挥涕重踟蹰。”侯克中《寄王国用总管》:“十月收君六月书,呼儿读罢重踟蹰。”明代倪岳《冬雨叹》:“新坟已筑高嵯峨,旧坟犹作荒坡陀。长鑱欲出泥没胫,对此踟蹰将奈何。”均为其义,并可参证。
踌躇〔一〕
踌躇,双声联绵词。踌,《广韵》音直由切,澄母尤韵;躇,直鱼切,澄母鱼韵。除徘徊、犹豫、从容自得等义之外,尚有思量、考虑义。例如:
①伏惟相公越群士之胸臆,姑为踌躇,天下幸甚。(《全唐文》卷七八〇吴武陵《上崔相公书》)
②法师以往今古大德阐扬经论,虽复俱依圣教,而引据不同,诤论纷然,其来自久……法师亦踌躇此文,怏怏斯旨,慨然叹曰:“此地经论,盖法门枝叶,未是根源,诸师虽各起异端,而情疑莫遣。终须囊括大本,取定于祇洹耳。” (同上,卷九〇七慧立《元奘三藏法师论》)
③近时有直学士院制诰中,用“龙光之宠”之语,而上不喜,以谓意重……客有言上语者,踌躇久之,谓“宠”字难改。(《野客丛书》卷一三)
④王荆公作《字说》,一日,踌躇徘徊,若有所思而不得。(《独醒杂志》卷四)
按“踌躇”此义《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已发之,举李白诗以下等例。另元明以下笔记中也不罕见:明代杨士聪《玉荟堂记》卷上:“上于此颇费踌躇,而乌程初无一言。”
踌躇〔二〕
踌躇,盘桓、停留。系由“徘徊不进”引申而来,但与原义已有明显区别。例如:
①余少游秦、吴、楚、宋,有名山水者,无不弛驾踌躇,遂兴长往之迹。(《云溪友议·序》)
②是日,八风征景,五云卿霭。万姓踌躇以耸瞩,百神翕习而发幽。(《全唐文》卷二八二王适《体元先生潘尊师碣》)
③凉风起兮秋初,步檐宇兮踌躇。(同上,卷七三一贾餗《蜘蛛赋》)
④上罢入内,光宪觉上色不怡。进早膳踌躇,光宪启问,上以公语道之。(《画墁录》)
韵文中此义也很常见,且最早见于晋代。陶渊明《赠羊长史》诗:“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宋代欧阳修《绛守居园池》诗:“我思其人为踌躇,作诗聊谑为坐娱。”苏辙《寄孙朴》诗:“相逢语笑夜踌躇,烹煮梨栗羞殽蔬。”孔平仲《梦锡杨节之孙昌龄见过小饮》诗:“日暮倶访我,止驾共踌躇。”范成大《晓起信笔》诗:“倦客感节物,流光不踌躇。”
踌躇〔三〕
惆怅、悲戚。《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李崇兴《词义札记》“踌躇”条云:“惆怅、愁苦、悲戚,与解作‘犹豫徘徊’的意思不同。”举唐诗及元曲多例。今按,此义散文中亦不罕见,增缀如下:
①封章十上,肃宗深自闭绝,留中寝答。公独排闼及霤,披诚见意,哀辞扣玉,沥血洒地……上亦踌躇感动,回虑迁思。公乃陈仪撰吉,登帝大位。(《全唐文》卷三六九员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
②是以昨昼徒步奉寻所居,将拜足下先丈人之灵,问足下不灭之戚。如何称倦哭泣,辄安床褥,辞以有疾,坐而诬我?人子丧礼,岂其然乎?仆踌躇愀然,顷乃能去。(同上,卷五三三李观《贻先辈孟简书》)
③今其江山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欧阳永叔集·居士集》卷四〇《有美堂记》)
④其出内用度不以一钱自私,文簿整整,虽龠合分寸无所漏。少或遗亡,则为之踌躇不怿者累日。(《晦庵集》卷九一《夫人吕氏墓志铭》)
另史达祖《齐天乐》词(中秋宿真定驿):“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境。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亦表此义,并可参证。
出场
出场,犹言“下场、结尾、结果”,当时熟语。例如:
①复有一装田舍儿者入场,念诵言语讫。有一装村妇者入场,与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击触,如相态。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妇出场毕,后部乐作诸军缴队杂剧一段。(《东京梦华录》卷七)
②公顾视久之,令琪磨砚,墨浓,取笔大书云:“东坡七岁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即掷笔袖手,与客笑谈。坐客相谓:“语似凡易,又不终篇,何也?”至将彻具,琪复拜请,坡大笑曰:“几忘出场。”继书云:“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一座击节,尽醉而散。(《春渚纪闻》卷六)
③可斋李公开阃日,士人吴南金假馆于人,恋妓周惜。及归,行囊枵然,周亦厌之。吴悔之,将别,饮于其家,令仆碎其器具,吴捶周有伤,讼于官……公花判云:“……两年鱼水之欢,迷于当局;一旦鹬蚌之隙,做此出场。” (《庶斋老学丛谈》卷四)
按王直方《诗话》:“山谷云:作诗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可知“出场”本戏剧术语,不过方向与今义恰好相反,由此引申为文章结尾或事情结果。《沧浪诗话·诗法》五:“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亦为引申之义,并可佐证。
出手
出手,脱手、脱掉干系,不是今天所谓“动手”的意思,当时熟语。例如:
①(黄幡绰)对曰:“逆贼梦衣袖长,是出手不得也;又梦槅子倒者,是胡不得也。” (《次柳氏旧闻》)
②朱夺其尺,告之曰:“尔女儿分付丈夫随我。今若杀之,如何出手?” (《夷坚志》支甲卷三《张鲇鱼》)
③一吏持簿书入白,闻主者责怒曰:“何得妄追人?”……吏复下,捧杯水欲噀昱面。傍人止之曰:“不可。如是,将出手不得。”吏无计,遂遣追者送昱回。(同上,甲卷一八《邵昱水厄》)
④俄梁上一物如猿猱,笑谓张曰:“都下法师无数,并出手不得。汝何等小鬼,敢来相抗?” (同上,支戊卷九《蔡京孙妇》)
⑤顷绍兴三十年,省闱举子兼经出《易简天下之理得赋》。予为参详官,有点检试卷官蜀士杜莘云:“‘简’字韵甚窄,若‘撰’字必在所用……”予以白知举,请揭榜示众,何通远谏议初亦难之。予曰:“倘举场皆落韵,如何出手?” (《容斋五笔》卷八)
按例④上文云“京城名术道流,前后数十辈,皆痛遭折辱”,故“出手”非“动手”义。又上引例除例①外,全属洪迈一人,疑此种用法出自方言。
初〔一〕
初,全、都,范围副词,多与否定词“不、无”等连用,表示所否定的是动作对象的全体。例如:
①刺史崔昭令出城腰斩。时屠刽号能行刀,再斩,初不伤损。(《太平广记》卷一〇五《三刀师》)
②因领少年入船搜检,初无所得。(同上,卷三三四《韦栗》)
③因解衣衣之,脱乘乘之,乞儿初无谢意。(同上,卷三〇五《辛秘》)
④如贫下之家,女年十四五即使自营嫁装,办而后嫁。其所喜者,父母即从而归之,初无一钱之费也。(《鸡肋编》卷中)
⑤不两日,得七人于牛肆中,展转求迹,不逸一人。所劫物皆在,初无所失。(《夷坚志》丙卷一三《蓝姐》)
⑥皇祐元年,同忠宣贡京师。忠宣箧中物,滕尝自取之付酒或济困乏者,忠宣初不问也。(《过庭录》)
按“初”作范围副词,它的语义指向都是其后的动宾词组,例外罕见。
初〔二〕
初,又犹云“本、本来、一直”,时间或语气副词。例如:
①有邻对曰:“此是段使君杀羊,初不由己。” (《太平广记》卷三八一《霍有邻》)
②虽为细民,粗守行止,未尝与人有一词紊烦官府,初不省作小恶。(《夷坚志》补卷六《周翁父子》)
③或传此舟每出必有风雨,余尝屡乘,初无此异也。(《武林旧事》卷三)
④山谷云:“天下清景,初不择贤愚而与之遇,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冷斋夜话》卷三)
以上“初”亦多与否定词连用,但否定侧重于原来的动作状态,故与“初”之第一义有所不同。又《助字辨略》《词诠》诸书均已及此,例不赘举。
处
处,时、际,时间名词,不指处所。例如:
①陕州平陆县主簿厅事西序有隋房公、杜公仁寿九年十二月题。玄皊、如晦题处,房年二十三,杜年二十六。今移在使府食堂之梁。(《大唐传载》)
②俄而妻亡,俊之伤悼,情又过之。每至春风动处,秋月明时,众乐声悲,征鸿韵咽…… (《玄怪录》卷三《许元长》)
③是夜,全质才寐,即见圆笠紫衣人来拜谢曰:“蒙赐佩带,惭愧之至,无以奉答,然公平生水厄,但危困处,某则必至焉。”(《博异志·李全质》)
④(张)亢每遣谍者,厚以金帛,无所吝惜。闲处便坐,有弟子行首入曰:“愿屏人白事。” (《龙川别志》卷下)
⑤(道人)从容告之曰:“君异日任官处,宜好生存心,苟能于谈笑间全活数万性命,阴功不浅也。” (《夷坚志》支癸卷四《琴高先生》)
⑥点心处馒头来尽……赌钱处烛灭。(《说郛》卷五王君玉《续杂纂·阻兴》)
按“处”表时间之例韵文极夥(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散文中虽不多觏,但也不是个别现象,而且南北朝时已有此用法。梁刘昭注补《后汉书·五行志》:“桓帝元嘉中,京师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意指所谓“啼妆”妆成后就像啼哭之时。例①中华上编1958年点校本断作“有隋房公、杜公仁寿九年十二月题,玄皊、如晦题处。房年二十三,杜年二十六,今移在……”,“处”后句号失当,文义遂不可晓。
处分 分处 处置
处分,吩咐、嘱咐,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今增衍数例如下:
①至后三十年,隋帝过并州,见此寺……处分并州大兴营葺,其寺遂成。(《朝野佥载》卷二)
②每宰臣延英奏事,唤上阶后,左右前后无一人至,才处分坐,宸威不可仰视。(《东观奏记》卷上)
③妇人使侍婢问价,云:“此是长安薛少府物,处分令车中若问,便宜饷之。” (《太平广记》卷三三一《薛矜》)
又“处分”或倒其序为“分处”,或作“处置”,义无不同。例如:
④元英取剑下马,引诸子于僻处,分处家事。(同上,卷三三〇《杨元英》)
⑤(僧)少顷云:“贫道出家人,得饮食亦少,以公名人,故暗相托,能设一顿鲙否?”司户欣然,即处置买鱼。(同上,卷一四二《唐望之》)
辍〔一〕
辍,分给、让出,动词,非一般的“停止”义。例如:
①魏征,当朝重臣也,所居室宇卑陋。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洎征寝疾,太宗将营小殿,遂辍其材为造正堂,五日而就。(《封氏闻见记》卷五)
②时洛中物价翔贵,难致口腹,庾常于公堂辍己馔以饷其姊。(《因话录》卷三)
③则天朝,豆卢钦望为丞相,请辍京官九品以上两月日俸以赡军。(《大唐新语》卷三《公直》)
④(王钦若)又辍俸修晋公祠于圃田,作记以述其肸蠁云。(《青箱杂记》卷六)
以上各例中,“辍”所指非事物之全部,宜释为“分给”。
⑤太宗一日语(张)融曰:“闻卿建第甚雄,朕方要一库未成,可辍之。”融即日迁居佛寺。(《旧闻证误》卷一)
⑥既而遥望天际,有幡幢车骑乘云而至,辍乘以奉帝。(《春明退朝录》卷下)
⑦吾买婢得前令之女,吾特怜而悲之,义不可久辱。当辍吾女之奁篚,先求婿以嫁前令之女也。更俟一年,别为女营办嫁资以归君子。(《东轩笔录》卷一二)
以上诸例,“辍”所指为事物之全部,宜释为“让出”。
按“辍”此义又见《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信应举《古汉语语词札记》该条。
辍〔二〕 辍买
辍,又可表示从别人手中转买物品的意思。这是由“让出”义引申而来,但已有区别:“让出”是无代价的,“辍买”是有代价的;主宾之间的施受关系也正好相反。例如:
①薛校书……挈家至闽,至一小邑,姬者俄以疾终。山中无求器之所,托一村翁辍其寿棺而瘗。(《太平广记》卷四三《于涛》)
②梁师成以三百千取吾族人《英州石桥铭》,谭禛以五万钱辍沈元弼“月林堂”榜名三字。(《春渚纪闻》卷六)
③一道人呼于岸,欲附载。商曰:“船已塞满,全无宿卧处,我自露立,岂能容尔?”道人曰:“与汝千钱,但辍一席地足矣。”商曰:“遇雨奈何?”道人曰:“更与汝百钱,买芦席一领,遇雨自覆。” (《夷坚志》补卷一二《华亭道人》)
例①主语薛校书为受物者而非授物者,故与第一义异,例②亦同。例③道人要求附载也等于从商人手中购物,“辍”与下“买”字互文。
有时“辍”后还增缀一“买”字,同义叠用,其义更加显豁。例如:
④溧水人俞集……挈家舟行。淮上多蚌蛤,舟人日买以食。集见必辍买放诸江。(同上,乙卷一三《蚌中观音》)
⑤经雨生菌,汪仆牧羊过之,见其肥白光粲,采而献之主人……今夕摘尽,明旦复然,源源不穷,至于三秋。浸浸闻于外,或持钱来求辍买,悉拒弗与。(同上,支景卷八《汪氏庵僧》)
⑥临抵岸,有倭客及昆仑奴望桅樯拊膺大叫“可惜”者不绝口。既泊缆,众凝睇船内,见一竹存,争欲辍买,曰:“吾不论价。”(同上,支丁卷三《海山异竹》)
按“辍”本只有“停止”义,与行车有关,字书皆然。以上两种用法疑是“掇”字的假借,“辍”与“掇”古代可通用,“掇”有拾取、取得的意思。
词首
词首,指主要呈状人。例如:
①其以冤陈状者,才一二日,词首及被诉人与左证皆死,惟理直者色不变,经宿即苏,说入冥所见。(《异闻总录》卷二)
②县吏共言:夏为人素循理,安得有白昼放火杀人之事?愿追词首究其本末。(《夷坚志》支乙卷九《宜黄老人》)
以上“词首”都指打官司时为首呈状的原告,有时也指别类状词上的为首签名者。例如:
③明日,众手力具陈状云:“岁例用牛赛神,适有黄牛病瘴,已合钱买得,愿赐判许。”陈命牵至,则壮腯无所苦。立挞词首,而舍牛付道士观。(同上,三志己卷五《泰宁牛梦》)
④至延平,首条上民事:一曰差注巡检须武举中选,或任于晓民事者;二曰理讼先逮词首;三曰商旅不得操兵。(《诚斋集》卷一二五《知漳州监承吴公墓志铭》)
另清代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五:“后命太监张左、高忠捕宫人杂治。词首王宁嫔云,曹妃者虽不与,然亦知之。”
次〔一〕
次,等于说“时、际”,时间名词,非“轮次、舍止”等义。例如:
①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劝诱,无所不至。(《太平广记》卷二〇八《购兰亭序》)
②时夜月微明。吟宴次,忽二人扣舟,高呼“正一”。(同上,卷一一八《刘枢》)
③其日,观察判官独孤公卧于厅中睡次,梦一妇人,颜色惨沮。(同上,卷一七二《孟简》)
④方饮次,忽见大砖飞坠。(同上,卷二八一《独孤遐叔》)
⑤郑延昌在相位,一日本厅欲食次,其弟延济来,遂与之同食。(《中朝故事》)
⑥圣训谕臣等曰:“今次所荐人材,不比已前,当须择其可取者,便擢用之。” (《挥麈馀话》卷一)
以上均犹“言时、吟时、睡时、饮时、食时”,例⑥“今次”与“已前”对举,犹言“现时、目下”。“次”之前有时还可加一结构助词“之”,其作为时间名词的用法更加显而易见。例如:
⑦姊初走之次,忽顾见一老妪继踵而来。(《太平广记》卷三〇三《郑仁钧》)
⑧于一日,持钵将上堂,阖门之次,有物坠檐前。(同上,卷三六八《僧太琼》)
⑨因打墙掘地,遇一石函。发之,见物如丝满函,飞出于外。视之次,忽有一人起于函中。(同上,卷三七五《石函中人》)
⑩一日,欲刲其母。缚上架之次,其羔忽向安生面前,双跪前膝,两目涕零。(同上,卷四三九《安甲》)
按“次”字此义,亦见蒋绍愚《杜诗词语札记》该条(《语言学论丛》第六辑)。
次〔二〕
次,构词成分,置于单音节名词之后,构成双音节名词,有“食次、幕次、局次、野次、业次”等说法。例如:
①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唐语林》卷八)
②有茶饭店,谓专卖食次、下酒是也……直卖店,谓不卖食次也。(《都城纪胜·酒肆》)
③两朵楼相对,左楼相对郓王以次彩棚幕次;右楼相对蔡太师以次执政戚里幕次。(《东京梦华录》卷六)
④中秋日……在浙江亭上观潮,弄潮人多有钱酒犒设,江岸幕次相连,轿马无顿处。(《西湖老人繁胜录》)
⑤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东京梦华录》卷四)
⑥会春暮,豪家子数辈盛酒馔,游于昆明池。选胜方宴,上戎服臂山鹰于野次,因疾驱直突会前。(《松窗杂录》)
⑦(闲人)本食客也,古之孟尝门下中下等人,但不著业次,以闲事而食于人者。有一等是无成子弟失业次人,颇能知书、写字、抚琴、下棋及善音乐,艺俱不精,专陪涉富贵家子弟游宴及相伴外方官员到都干事。(《都城纪胜·闲人》)
⑧行久得坐次,行急得小船…… (《义山杂纂·不嫌》)
“食次”即食品,“幕次”即帐幕,“局次”即厨房(《梦粱录》卷一六“面食店”作“行菜得之,走迎厨局前,从头唱念,报与当局者”,可参证),“野次”即野外,“业次”即职业,“次”均不为义。此种用法,尚可证之以同时代的通俗诗及禅宗语录。寒山诗:“后来出家者,多缘无业次,不能得衣食,头钻入于寺。”《祖堂集》卷一二《仙宗和尚》:“师问僧:‘汝平生成得什么业次?’对云:‘已前在众,东举西举,如今无业可成,总无般次。'”又卷一五《五泄和尚》:“因此,师无好气,便向大师说:‘某甲抛却这个业次,投大师出家,今日并无个动情,适来政上座有如是次第,乞大师慈悲指示。'”按“次”在先秦有屯驻义,由屯驻引申为屯驻之处,又引申为一般处所。《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具,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朴: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隐也。”韦昭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也。”由此而开始虚化为处所标记。《庄子·田子方》:“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中》引李(颐)云:“次,中也。”由此再进一步虚化为构词后缀。
从〔一〕 从便
从,任、随,介词。例如:
①帝乃梦虎曰:“汝祭我,欲得我牙皮耶?我自杀,从汝取之。”(《太平广记》卷四二六《汉景帝》)
②还我故衣,从我所适。(同上,卷四二七《天宝选人》)
③其法:从占者各自书心疏,仍自缄封,用印蜡亦可,沈漫不知。(《夷坚志》三志壬卷三《沈承务紫姑》)
以上“从”均与其后名词结合为介宾短语,修饰动词。例③中“漫”义同“莫”,否定性不定代词。
又“从、便”连用,义犹“任便、随便”,多用为副词。例如:
④祖宗以来至靖康间,文武臣僚罢官或服阕,或被罪,叙复到阙,皆有期限……至建炎初,以军兴道梗,始有三年之限。后有特许从便赴阙。(《老学庵笔记》卷六)
⑤或宅舍府第庄舍,亦自创造船只,从便撑驾往来,则无官府捉拿差拨之患。(《梦粱录》卷一二)
⑥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也,故从便跣露,谓之“无过虫”。(《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⑦得旨从驾百官,各赐酒食,并免侍班,从便观看。(《武林旧事》卷七)
按“从”表“任、随”义,已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从便”一词则《汇释》未及。又此义汉代已见。《说苑·尊贤》:“堂楯从.风雨弊,而士曾不得以缘衣。”向宗鲁《校证》以为当作“纨素绮绣,靡丽堂楯,从.风而弊”。在两种情况下,“从”都是“任、随”的意思。
从〔二〕
从,又犹云“向”,介词。例如:
①有一童子辞归,从晖请马。(《太平广记》卷三六〇《段晖》)
②鲁元公主私以金七百斤从.仲求珠。(同上,卷四〇二《汉高后》)
③承嗣与诸客访之,洎从.客曰:“某明年此月,当与诸客别矣。”(同上,卷二七九《陆洎》)
④因谓高曰:“玄真此来,特从.尚书乞甲性命。” (同上,卷四〇四《辟尘巾》)
⑤(吏)从.货药道人求药,得一单方。(《夷坚志》甲卷七《仁和县吏》)
⑥独一盗跃而出揖,指一刀最大者曰:“愿从.相公乞此刀吃。”(同上,乙卷三《韩蕲王诛盗》)
按“从”的以上用法韵文亦多见,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又“从”表“向”义来源甚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史记·晋世家》作“从.野人乞食”。
从〔三〕
从,又犹云“于、在”,介词。例如:
①弟子从.郫县逢常在,将此二儿俱行。(《太平广记》卷一二《李常在》)
②又见床前有头发从.土中,稍稍繁多。(同上,卷一四一《刘兴道》)
③紫衣曰:“公有名矣,可以视之。”遂前,见有三十二,彦博名在焉,从.上二人皆姓李。(同上,卷一五四《陈彦博》)
④从北有堂庑壮丽。(《青琐高议》前四《王寂传》)
⑤世南尝从亲戚马建家见洪文敏公内简一幅。(《游宦纪闻》卷九)
按例②1981年重印本《太平广记》以“从土中”三字属下,断句欠妥。
从容〔一〕 舂容
从容,盘桓、逗留,动词而非形容词。例如:
①少年及期赴之。延于阁子内,且令从容,俟客退后,方得攀接。(《北梦琐言》卷一〇)
②忽飞殿上,从容久之,挥手相别,冉冉升天而去。(《太平广记》卷四九《陈惠虚》)
③申公寡言,见康节必从容,终日亦不过数言而已。(《邵氏闻见录》卷一二)
④臣顿首曰:“昔人三顾,堂成已六幸,千载荣遇。鸣銮固卑陋,且家素窭无具,愿留少顷,使得申尊奉意。”上曰:“为卿从容。” (《鸡肋编》卷中引蔡京《为皇帝幸鸣銮堂记》)
例④“从容”与上文“愿留少顷”相呼应,其义灼然。他例略同,无烦疏释。又字形或作“舂容”,例如:
⑤江子我……结庐都城之外,惟先人时时过之,每舂容毕景也。(《挥麈后录》卷八)
从容〔二〕 舂容
从容,又可表“交往、接谈”义,仍用作动词而非形容词。例如:
①因留宿,乃问曰:“比处合有灵隐者,曾从容否?” (《太平广记》卷三八八《袁滋》)
②某缘娘疾,须侍左右,不遂从容。(同上,卷四二一《刘贯词》)
③上谓之曰:“我与卿言,于此不尽,可来延英,当与卿从容。”(同上,卷一八七《韩皋》)
④杜丞相悰时为京兆尹,将托亲知间等第,召公从容,兼命茶酒。及语举人,则趋而下阶,俯伏不对。(《因话录》卷三)
⑤唐宣宗皇帝好儒雅,每直殿学士从容,未尝不论前代兴亡。(《北梦琐言》卷一)
⑥投刺入谒,从容及其子弟,叶曰:“数日前诞一男子。” (《夷坚志》丙卷五《徐秉钧女》)
前二例“从容”为“交往”义,后四例为“接谈、交谈”义。又此义亦可作“舂容”。例如:
⑦大通禅师善本退居龙山。时节使吕吉甫帅杭,暇日常入山见师,舂容道论,颇似契合。(《泊宅编》卷三)
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点校本《唐语林》卷七:“逾年,因朔望起居,公留诸从事,从容谓牧曰:‘风声妇人若有顾盼者,可取置之所居。'”“从容”二字应属上。又此义亦见《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江蓝生《敦煌变文词语札记》。
从容〔三〕
从容,又可表“宽容”义。例如:
①寻而犬马私疾,颇至虚羸。蝼蚁残生,俯蒙含育。矜其不逮,备以闲司。臣获从容,稍似强健。(《全唐文》卷二四四李峤《自内史再让成均祭酒表》)
②錡夜自裂衣带,书己冤……教侍婢曰:“结之于带。吾若从容赐对,当为宰相、杨益节度使;若不从容,受极刑矣。”(《太平广记》卷二七五《李錡婢》)
③至明,方语云:“鬼两人,把帖来追。初将谓州县间,犹冀从容,而俄被使人曳将。” (同上,卷三八〇《郑洁》)
④弘农忧惶,遂然诺之,恳希从容一月,处理家事。(《北梦琐言》卷一二)
⑤弊政之后,谅烦整葺。宽而不弛,猛而不残……一切守法,而于人情从容。此亦吾叔所能辨也。(《能改斋漫录》卷一三《章子厚与叔安仁令书》)
例①“获从容”意谓得到皇帝的宽容优待,与上文“俯蒙含育”呼应。例②中二“从容”均表被动,犹言“被宽容”。“从容赐对”意谓得到皇帝宽容并接见。馀例略同。又唐代司空图《酒泉子》词:“买得杏花,十载来方始坼……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意言酹酒祷告东风暂且宽容,不要吹落杏花。《元曲选·虎头牌》杂剧三折:“告相公心中暗(喑)约,将法度也须斟酌。小官每岂敢自专,望从容尊鉴不错”。《警世通言》卷四〇:“水伯收得水迟,真君大怒。水伯道:‘常言泼水难收,且从容些!'”均为宽容义。并足参证。
按《汉语大词典》第三册1010页“从容”条立有“宽缓”义,引《齐民要术》等例。这与“宽容”相近而并不相同。如果以“宽缓”义来解释上举各例中的“从容”,个别例子似亦可通,但不够贴切;多数例子则完全不可通。
粗行 粗
粗行,品行不端,“粗”为“恶劣”义而非“粗鲁”义。字或作三鹿,今改从一律。例如:
①李乃白座客:“某不免对贵客作造次矣。”因奉手袖中,据两膝,叱其僧曰:“粗行阿师,争敢辄无礼!拄杖何在?可击之!” (《太平广记》卷七八《李秀才》)
②阎罗王曰:“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粗行。”(同上,卷九九《惠凝》)
又《云溪友议》卷一一引王梵志诗:“粗行出家儿,心中未平实:贫斋行则迟,富斋行则疾。贪他油煮饭,爱若波罗蜜。饱食不知惭,受罪无休日。”义亦同。《洛阳伽蓝记》卷二《崇真寺》:“阎罗王云:‘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粗行。今唯试坐禅诵经,不问讲经。'”与上引第二例文字全同。三例中“粗行”均就僧徒的品行而言,疑本出佛家语。“粗”也可单用而仍指恶劣的品行。例如:
③柳生为轻红所诱,又悦轻红。轻红大怒曰:“君性正粗,奈何小娘子如此待于君,某一微贱,便忘前好。欲保岁寒,其可得乎?” (《太平广记》卷三四二《华州参军》)
④公谓曰:“吴武陵至粗人,何以当科第?”礼部曰:“吴武陵德行未闻,文笔乃堪采录,名已上榜,不可却也。” (《唐语林》卷六)
二例中“粗”都不是指文化知识修养而指品行,于上下文灼然可见。
打 摸打
打,即“拓(搨)”,用纸墨摹印碑刻上的文字,“打”与“拓”一声之转。例如:
①德宗在东宫,雅知杨崖州,尝令打《李楷洛碑》,钉壁以玩。(《国史补》卷上)
②凡书三本,择一以入石,号周氏世德碑……今在南山满觉院,客打碑而卖者无虚日。(《清波杂志》卷五)
③(柚子)皮甚厚,穰极小。打碑者卷皮蘸墨以代毡刷,宜墨而不损纸。(《岭外代答》卷八)
④师颉作永兴重进幕客时……军府萧条,寂无民事,因搜访碑碣,凡打三千馀本。(《江邻几杂志》)
⑤时盛行欧阳率更书荐福寺碑,墨本值千钱。文正为具纸墨打千本,使售于京师。(《冷斋夜话》卷二)
又“打”此义或作“摸打”,“摸”与“摹”通。例如:
⑥瘗鹤铭,润州扬子江焦山之足石岩下,唯冬序水退,始可摸打。(《墨庄漫录》卷六)
按《集韵》入声二十七合:“㧺、搨、搭、冒也,一曰摹也。”清代黄生《字诂》“、墢、倚、番”条:“又书家摹书有响榻之语,谓就原本双钩廓填而成,亦如套得其字然。”
大抵 大底 大约
大抵,犹言“总之”,非习见之“大概、大体”义。“抵”或作“底”。“大约”用法亦同。例如:
①大抵古人好诗在人如何看,在人把做甚么用。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等句,只把做景物看亦可,把做道理看,其中亦尽有可玩索处。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鹤林玉露》乙卷二)
②人与酒食,但享之,特不可作意,大抵无心乃得道耳。(《夷坚志》甲卷一一《梅先遇人》)
③久之,(道人)告别甚遽。唐曰:“何之?”答曰:“大抵天地间万物皆有数,不可逃也。我将之复州,愿求一书遗复守,托以后事。” (《甲申杂记》)
④观舜所以处象,则陛下不及舜明甚。大底人主当以二帝三王为师,秦汉而下人君举动不皆合理,难以为法。(《宋季三朝政要》卷一)
⑤明宗戒秦王从荣曰:“吾少钟丧乱,马上取功名,不暇留心经籍。在藩邸时,见判官论说经义,虽不深达其旨,大约令人开悟。” (《北梦琐言》卷一九)
按“大抵”此义韵文亦有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大段
大段,等于说“大大的、十分的、非常的”,程度副词。例如:
①(赵山人)又谓崔曰:“到虔州后,须经大段惊惧,即必得入京也。” (《太平广记》卷一五一《崔造》)
②辙曰:“西人引兵十万压熙河境上,并不他处作过……皆朝廷指挥不直之故。”微仲曰:“朝廷指挥亦不至大段不直。”(《龙川略志》卷六)
③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鸡肋编》卷下引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篇》)
④吾家多小儿作草字,大段有意思。(《墨庄漫录》卷六引米芾《杂书》)
⑤若积恶者,到便打缚送狱,与县道不异。那里大段怕人!(《夷坚志》三志辛卷六《胡婆现梦》)
⑥一农忽言:“石根太半危出山外,盍共凿其下,若坠落山侧,我辈免得上去吃饭,大段省力。” (同上,支庚卷九《渊明瘗酒》)
按新版《辞源》667页“大”字下收有“大段”条,释云:“唐宋人指重要、主要、完全、仔细等。”举《幽闲鼓吹》、苏轼《答王定国书》、《朱子语类》各一例。但其解说施之上举诸例,多不可通;即以所举后二例而论,也宜释为“十分、非常”。
但
但,凡,范围副词,表全量而非偏量,与作“只、仅”解的用法正好相反。例如:
①须臾,邻家飘风骤起,一宅俱黑色,但是符箓禁法之物,一时如扫。(《太平广记》卷三五二《牟颖》)
②杜常语崔云:“延业能遣兄作鸡鸣,但有所问,兄即须报。”(同上,卷二五〇《杜延业》)
③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墨庄漫录》卷六引米芾《论书》)
④但是圣旨文字,皆为制书。(《朝野类要》卷四)
又《张义潮变文》:“圣主委令权右地,但是凶奴尽总雠。”白居易《李白墓》诗:“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均足参证。
但知 但得 但可 但
但知,犹言“尽管”,用于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纵予,连词。“但得、但可”略同。例如:
①释氏但知极高明,而不能道中庸,原其学本于和顺,于道德至理于义则违之。(《野客丛书》附录《野老纪闻》)
②(击竹子)从容谓曰:“余知长者好道,复多气义,有日矣。今欲将诚素奉讫,得否?”黄氏子曰:“君有事,但得言之。”(《太平广记》卷八五《击竹子》)
③帝令勰为露布,辞曰:“臣闻露布者,布于四海,露之耳目。以臣小才,岂足大用?”帝曰:“汝亦为才达,但可为之。”(《能改斋漫录》卷一《御笔》引《北史·元魏·彭城武宣王勰传》)
“但”字单用也可表此义。例如:
④明日郡官朝拜神御,企李病足,必扶掖乃能拜。既入,至庭下,师说忽叱候卒退曰:“此神御殿也!”企李不为动,顾卒曰:“但扶,自当具奏。” (《老学庵笔记》卷三)
当〔一〕
当,作为时间副词,可以表示现在、未来、过去三种时态,分疏如下:
①复欲驰白于君子,值君子累娶,当娶于张,已而又娶于韩。(《太平广记》卷四一九《柳毅》)
②义以太元中病笃,谓碧玉曰:“吾死,汝不得别嫁,当杀汝!”曰:“谨奉命。”葬后,其邻家欲娶之。碧玉当去,见义乘马入门,引弓射之,正中其喉。(同上,卷三二一《司马义》)
③晋富阳县令王范妾桃英,殊有姿色,遂与阁下丁丰、史华期二人奸通。范当出行不还,帐内督孙元弼闻丁丰户中有环佩声。(同上,卷一二九《王范妾》)
以上为表现在时之例,“当”义同“方、正”。例①“当娶”即“方娶”,下与“已而”相应。例②“当去”亦犹言“正要离家”。例③亦同。有时“当”只表示时间短暂或侧重条件,则为“才、方才”义。例如:
④汉杜锡家葬,而婢误不得出。后十馀年,开冢祔葬,而婢尚生。问之,曰:“其始如瞑目,自谓当一再宿耳。” (《太平广记》卷三七五《杜锡家婢》)
⑤广语老鬼:“杀公者必是汝,可速还精神,我当放汝;汝若不还者,终不置也。” (同上,卷三八三《馀杭广》)
⑥商人言:“汝放彼者,我当食耳。” (同上,卷四二〇《俱名国》)
例④强调时间短暂,例⑤⑥侧重指明实现后面动作的条件。
⑦今宵必须擒取此人,不然者,明晨君当受祸。(《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卢涵》)
⑧后七日,当来谒姑。(同上,卷四六二《吕生妻》)
⑨夫人生死有命、富贵关天,官职是当来之分,未遇何以怅然。(同上,卷一四九《麴思明》)
以上为表未来时之例,“当”义均同“将”。
⑩当闻葛仙公命鱼送书,古诗有“剖鲤得素书”,今日亦颇同。(《博异志·王昌龄》)
⑪有《黄楼》赋一篇,读之,其间“前则项籍、刘戊”一句,《观澜文》作“刘备”,《颍滨集》作“刘季”……不知当来作刘备、刘季,而后来易以“戊”耶?或传写讹谬,而意其为“备”为“季”耶? (《游宦纪闻》卷七)
⑫今世所传秦(桧)所上书,与当来者大不同,更易其语以掠美名,用以诳人。(《挥麈后录》卷一一)
以上为表过去时之例,“当闻”犹言“昔闻、尝闻”,“当来”义同“那时、当时”(“来”有“时”义,参见拙撰《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分别与“后来、今世”相应。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276页“当”字条亦列“从前”义,可参看。
当〔二〕
当,犹云“本、该”,范围形容词。较习见者为“当家”,即今所谓“本家”或“自家”。例如:
①先是令狐自以单族,每欲繁其宗,与崔、卢抗衡,凡是当家,率皆引进。(《太平广记》卷二六一《令狐绹》)
②范文正公微时,尝冒姓朱,及后归本家,作启曰:“志在逃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用范雎、范蠡,皆当家故事。(《容斋三笔》卷八)
③先有乡人姓娄者为屯官,犯赃,都督许钦明欲决杀令众。乡人谒尚书,欲救之。尚书曰:“犯国法,师德当家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 (《太平广记》卷一七六《娄师德》)
例①②为“本家”义,例③为“自家”义。此外,尚有“当州、当职”等多种说法。例如:
④茂权一日忽屏从谓之曰:“秀才客子,当州必欲谘留,相伴至罢镇同归,可乎?” (同上,卷二六二《杨铮》)
⑤君绰因问此是谁家,答曰:“科斗郎君,姓威,即当府秀才也。” (同上,卷四七四《来君绰》)
⑥(张魏公)即判云:“士子争财于学校,教化不明,太守罪也。当职先罚俸半月,牒学照规行。” (《齐东野语》卷八)
⑦谨按隋开皇五年,工部尚书长孙平建言:诸州共立义仓于当社。(《鸡肋编》卷下)
⑧徐知曲在屠,责之曰:“他是远乡小客,汝是当地屠户,岂得耽嗜村酒,欺凌取财?” (《夷坚志》三志壬卷八《徐咬耳》)
另韵文亦多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
当〔三〕
当,又借为“倘”,假设连词。例如:
①诸伶皆怒曰:“主人当以某等为幻术,请借郎君娘子试之。”(《太平广记》卷三六八《居延部落主》)
②君当不移急人之心,我即以实告君。(同上,卷四三一《周义》)
③门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 (同上,卷二五八《魏人钻火》)
按“当”的此种用法又见《经传释词》卷六“傥、党、当、尚”条。
地
地,指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多与动词“为”组成动宾短语“为地、为……地”,具体含义得随文而稍异其解。例如:
①李氏妇门中大诟曰:“婢等顷为犬咋,今尚惶惧,王颙何事牵犬入人家?同官为僚,独不为李参军之地乎?” (《太平广记》卷四四八《李参军》)
②伯山宣政间本李士美客。由此观之,伯山所书,恐曲为士美地,未可尽信也。(《旧闻证误》卷三)
③秦既薨,追其科甲,复还上舍,后再登第,难于入差遣。有为之地者,得签幕荆门军。(《云麓漫钞》卷四)
④某顷有一侍婢,色艺冠绝,前岁以亡室不容逐去,今闻在苏州一兵官处……公拥旄于彼,不审能为我之地否? (《挥麈馀话》卷二)
以上“为……地”中均夹有名词或代词,表示“为某人留馀地、为某人创造条件”之义。按此种用法已见于汉代文献,《史记·张汤传》:“河东人李文尝与汤有郤,已而为御史中丞,恚,数从中文书,事有可以伤汤者,不能为地。”
⑤赵欲于此立功,以为复官之地。(《齐东野语》卷五)
⑥月书季考……恩例最优,于此见朝廷待士之厚,而平日教养之功,所以为他日大用之地也。(《梦粱录》卷一五)
⑦君往太山,他日朋友游岱,藉君为地也。(《夷坚志》甲卷二〇《太山府君》)
⑧乡豪民操执中,赀业本不丰,而善谐结府县胥徒,以为嚚讼地。(同上,三志辛卷六《操执中》)
以上“为”与“地”之间均插入谓词性成分,表示“为某事而创造条件”之义。例⑦“为地”实际等于“为游岱之地”。按《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与上举用法略同,可见先秦已然。《辞海》新版1185页“地”字条第五义:“地步,如:留有馀地,预为之地。”近是而语焉不详。
殿巖
殿巖,即殿帅,殿前军(皇帝近卫军)的长官,正式官称为都指挥使或都虞候之类。此制起于五代周,宋代沿用。例如:
①夏震微时,尝为殿巖送酒于耿。(《齐东野语》卷一五)
②杭城绍兴闲(间)驻跸于此,殿巖杨和王因军士多西北人,是以城内外创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梦粱录》卷一九)
③寿皇锐意亲征,大阅禁旅,军容肃甚。郭杲为殿巖,从驾还内,都人昉见一时之盛。(《游宦纪闻》卷一)
丁宁
丁宁,犹言“分明”,形容词而非动词。例如:
①初(崔)应在扶沟,受思穆寄托,事实丁宁,比及郑、滑,遂违前约。(《太平广记》卷一二三《韦判官》)
②若来报丁宁,辄现形于纸上或案上或衣袖上,吾亦不晓,第依而笔之,无所容己意。若神影不现,乃自据卦爻推演而画之尔,故宜有不验。(《夷坚志》三志壬卷三《刘枢干得法》)
按“丁宁”此义韵文亦有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定叠 宁贴
定叠,安宁、安定,形容词。例如:
①陈抟,字图南,有经世之才,生唐末,厌五代之乱……一日方乘驴游华阴,市人相语曰:“赵点检作官家。”抟惊喜大笑,人问其故,又笑曰:“天下这回定叠也!” (《东轩笔录》卷一)
②其(疑当作“某”)在海外,曾作《续养生论》一首。甚愿写寄,病困未能,到毗陵定叠检获,当录呈也。(《云麓漫钞》卷五引苏轼《答章治平书》)
③蒋颍叔为发运使,至泰州谒徐神公。坐定,了无言说,将起,忽自言曰:“天上也不静,人世更不定叠。”蒋因扣之,曰:“天上已遣五百魔王来世间作官,不定叠,不定叠!” (《春渚纪闻》卷二)
④予名云竹庄之堂曰“赏静”,取杜诗“赏静怜云竹”之句也。守僧居之,频年三易。有道人指曰:“‘静’字左傍乃‘争’字,以故不定叠。”于是撤去元扁,而改为“靓”云。(《容斋五笔》卷八《礼部韵略非礼》)
⑤我不幸,丈夫很恶,常遭鞭箠,而阿婆性尤严暴,不曾得一日定叠。(《夷坚志》支丁卷五《黟县道上妇人》)
⑥女子夜来却定叠,俟其疾作,当烦先生。(同上,支庚卷五《武女异疾》)
另有“宁贴”一词,与“定叠”字异而义同。“定”与“宁”、“叠”与“贴”均叠韵,声母也相近,当系一声之转。例如:
⑦此桥素为怪区,从此宁贴。(同上,三志壬卷八《徐咬耳》)
⑧大小娘子入王(土)数载,幸自宁帖,岂忍无故残暴其朽骨,以起泉下之冤愤哉! (同上,支戊卷二《孙大小娘子》)
按《辞源》新版818页“定叠”条云:“定当,料理妥当。”所引二例,其一即《东轩笔录》,似未确。
东西〔一〕
东西,奔走、流亡。此义来源较早,汉魏六朝已见。汉代刘桢《大暑赋》:“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起屏营而东西,欲避之面无方。”第三句意谓起来惶恐奔走。《后汉书·陈蕃传》录其《上窦太后疏》:“今一朝群臣,如河中木耳,泛泛东西,耽禄畏害。”这里已用为抽象意义,犹言随波逐流。《魏书·高闾传》:“清道路,恣其东西,随丰逐食,贫富相赡。可以免度凶年,不为患苦。”显然指放任灾民逃荒。唐宋笔记中例证也不少。例如:
①妇人之德,贵在贞静……夫若东西,家无耆旧,年少子幼,虑远防微。(《戒子拾遗》)
②然出家之人,多犯禁戒,少有如法。东西天下,人少黠慧,烦恼难化。(《太平广记》卷九三《宣律师》)
③年老,无力控驭,既醉,马逸,东西驰桑林之中,被横枝骨挂巾冠,露秃而奔突。(同上,卷二五三《李任为赋》)
④我家人不可托,复被彼夫东西,不时会遇。脱有至者,愿以物色名氏求之。(同上,卷三四〇《李章武》)
⑤每夜东西求觅,遇二虎见随,所有得者,皆共分之。(《广异记·范端》)
⑥其人曰:“吾命汝阅《大藏经》,宜急还,不可久留。”遂持观臂,急东西指郡城而归。(《宜室志·董观》)
⑦南丰县押录黄伸家,因大雨,堕雷媪于廷。扰扰东西,苍黄失措。(《夷坚志》丁卷八《南丰雷媪》)
⑧若惊者,真类夫随人误走,而又呼他人随已而东西也。(《敬斋古今黈》卷一)
例①“东西”犹言外出,为“奔走”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稍有变异者。例③“东西驰”意即“奔驰”。例④中“被”表“因”义,“东西”犹言“走掉、离去”。其馀各例,均可径以“奔走”为解。按“东西”此义,《敦煌文献语言词典》及《唐五代语言词典》均已收录,所举主要为敦煌及吐鲁番文献,且限于唐五代。现增笔记之例并在时代上略加延伸,以助成其说。又修订本《辞源》及《汉语大词典》“东西”条均失收此义,前者之义③、后者之义⑥均引《唐会要》为证,同有义例不符之弊。
东西〔二〕
东西,又犹云分离、分手。这是由两个方位相背反的情况引申而来。唐代张籍有《各东西》诗,首四句云:“游人别,一东复一西,出门相背而不返,唯信车轮与马蹄。”故此词可径表此义。例如:
①及旦,东西而去。德璘舟与韦氏舟,同离鄂渚信宿,及暮又同宿。(《太平广记》卷一五二《郑德璘》)
②廖君不顾其物,驿将执袂,各恨东西,物乃弃于林野。(同上,卷一六七《廖有方》)
③叟曰:“吾此行甚有所利,不因子,何以去昭潭之害?”遂与昱乘舟东西耳。(同上,卷二五三《高昱》)
例①两舟同离鄂渚,傍晚又同宿一处,可见方向一致,并不相反,只是分别前行而已,可见“东西”已凝为表“分别”义的一个词,其馀二例都径可以“分别”为代。按修订本《辞源》及《汉语大词典》均失收此义。
动
动,与“多”通,数量形容词,非“动辄、每每”之义。例如:
①见禅师至,叩头言曰:“我以食人故,为天王所锁。”……问其锁早晚,或云毗婆尸佛出世时,动则数千万年。(《太平广记》卷九五《洪昉禅师》)
②又藏内缯绢,每匹皆有馀轴之饶,使截剩物以供杂费,动盈万段矣。(同上,卷四九三《刘龙》)
③时颋尚年少,初当剧任,文诏填委,动以万计。(同上,卷二〇一《苏颋》)
④(王)耿拜命之次日,有福建路衙校拜于马首,云押进奉荔枝到京。耿偶问其道路山川风候,而其校应对详明,动合意旨。(《东轩笔录》卷八)
⑤国初宦者不过十人,真宗时渐众……至元祐二年二月,又诏自供奉官至黄门,以百人为额,然流弊之久,终不能革。至宣政间,动以千数矣。(《燕翼诒谋录》卷五)
细按文义,以上各例中“动”均不表频率,不宜仍以“动辄、每每”为解。它大都置于数量结构之前,强调在某一特定情况下数多量大,如例①犹云“多至数千万年”,例②亦犹“多达万段”,如此等等。“动”与“多”语音上也有联系,声同韵近,阴阳对转。另此义尚可征之韵文。杜甫《赤霄行》诗:“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高适《别杨山人》诗:“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董西厢》六:“不恨咱夫妻今夜别,动是经年,少是半载,恰第一夜。”此例“多、少”对文,其义益显。按《辞源》新版379页“动”字条第七义云:“不觉,不经意。”引例即上举高适诗,恐未确。杜诗与高诗句法相同,“动万年”显然不能解作“不觉万年”或“不经意便万年”。
动即
动即,与“动辄”同,“每每、往往”的意思,副词。例如:
①其部曲子弟,动即罪责,不堪其惧。(《太平广记》卷三四八《韦齐休》)
②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东京梦华录》卷二)
③上谓向敏中曰:“洎果为吕端所料。朕尝不喜刘蟠辈,动即迎合,以卜朕意,今洎亦然。” (《玉壶清话》卷八)
又《伍子胥变文》:“求却不却,求前不前,动即被饿,性命转然。”亦可参。
度
度,送、递,动词。例如:
①于是乞食得物,即度与贫人。(《太平广记》卷一〇《李意期》)
②陆相窜南宾,屏绝人事,至从狗窦中度食饮。(《容斋三笔》卷六)
③强渊明帅长安,来辞蔡京。京曰:“公至彼,且吃冷茶。”盖谓长安籍妓步武小行迟,所度茶必冷也。(《清波杂志》卷六)
④(丁谓)以流人无因达章奏,遂托为执政书,度以上闻,因蒙宽宥。(《墨客挥犀》卷五)
⑤曹彬侍中讨蜀,初克成都,有获妇女者,彬悉闲于一第,窍以度食,曰:“是将进御。” (《厚德录》卷二)
按《小说词语汇释》369页“度”字条释为“丢”,引《简帖和尚》:“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未尽确。又“度”的此种用法变文中亦有用例。《敦煌变文集》48页《汉将王陵变》:“霸王闻语拔大哥(太阿)剑,度与陵母。”
端公
端公,唐宋两代称侍御史。例如:
①夫人杨氏,世居弘农。父讳询直,故丹州长史兼侍御史。夫人即端公之女也。(《唐代墓志续编·故弘农杨氏夫人墓志铭并序》)
②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众呼为端公。(《因话录》卷五)
③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酉阳杂俎》卷一三《尸穸》)
④(王)耿遂密访其所为,校辄泣曰:“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然某尤为(陈)绛所苦者也。”(《渑水燕谈录》卷一〇)
⑤御史台仪,凡御史上事,一百日不言,罢为外官。有侍御史王平,拜命垂满百日,而未言事。同僚皆讶云。或曰:“王端公有待而发,苟言之,必大事也。” (《墨客挥犀》卷二)
⑥盖自(开元)后凡以他官被委任欲重其事者,咸假以御史之名,又因以赏功。自方镇及宾佐幕职,下逮卒伍之长,莫不领中丞、大夫御史之名。名器之滥,莫甚于此。本朝初尚因之,故至今中丞犹有“端公”之称,盖谓是也。(《却扫编》卷下)
前三例为唐代事,后三例为宋代事。例④所叙亦见宋代魏泰《东轩笔录》卷八。按修订本《辞源》2342页“端公”条立三义:①唐侍御史的俗称。②宋代官府公人之称(引《水浒传》八回)。③旧时指托神惑众,敛取财物的师巫。《汉语大词典》八册396页该条也立三义:①唐代对侍御史的别称。②男巫的别称。③宋代对衙役的称呼。前者的①②义,后者的①③义,解释似均欠全面。
端居
端居,含义与“深居简出”略同,除居处安闲义之外,尚有谢交游、少外出的意思在内,当时熟语。例如:
①任氏不欲往,曰:“旬月同行,不足以为欢,请计给粮饩,端居以迟(俟)归。” (《太平广记》卷四五二《任氏》)
②(李生)因谓玉曰:“皎日之誓,死生以之,与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固请不疑,但端居相待。” (同上,卷四八七《霍小玉传》)
③君仍尽剪去桔树,端居守常,则能自保。不能者,天降祸矣。(同上,卷四一五《崔导》)
④既而会昌来曰:“吾为君寻求(母墓),大受阴司谴罚。今计穷矣,请辞去。”华归河阳。遇号哭,自是端居一室。(同上,卷三三八《萧遇》)
⑤瓌曰:“妇当怕者三:初娶之时,端居若菩萨,岂有人不怕菩萨耶?……” (同上,卷二四八《任瓌》)
⑥(生)乃别姬曰:“吾往不过逾月,子但端居掩户。” (《青琐高议》别一《西池春游》)
按“端居”一词,诗词中亦习见,常常被误以为仅仅是“赋闲而居”。李崇兴《词义札记》“端居”条云:“意思是安居、闲居,常同仕宦纠缠、旅途奔走、生计操劳相对待。”并指出新版《辞源》释此词为“平居”之误(《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其说较长,可以参看。
恶 恶发
恶,怒,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而非形容词,与“厌恶”义也有区别。例如:
①适曰:“仙芝卒于馀杭,何名侍御?”卒曰:“地下侍御耳。”适恶之曰:“地下侍御,何意传语生人?” (《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吕》)
②又乘驴于街中,有骑马人靴鼻拨其膝,遂怒,大骂,将殴之,马走,遂无所及。忍恶不得,遂嚼路傍棘子流血。(《朝野佥载》卷六)
③时三司方用事,执政之地,除冯瀛王外,皆恶之曰:“岂有州郡使敢非朝廷诏敕?”力言于汉祖,汉祖亦怒曰:“昭义一判官,是何人为作敢如此!” (《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五)
④尼乾惊怖语言:“大王汝今莫卒作如是恶!我有善言,愿王暂时施我无畏,听我所说。”王云:“汝何所说,速说!” (《法苑珠林》卷四五《纳谏》)
又有熟语“恶发”,意即发怒。例如:
⑤王贻永久冠枢府,持慎少所发明。杨怀敏自河朔入奏堤塘事,所欲升黜者数十人。两府聚厅……莫敢发言,独贻永怒云:“押班如此,莫賸倒人甚多?未为稳便。”敏缩头而退。时庞相吴左丞为枢副,退而言曰:“尝得此老子恶发大好事!” (《江邻几杂志》)
⑥绍兴四年,大飨明堂,更修射殿以为飨所。其基即钱氏时握发殿,吴人语讹,乃云恶发殿,谓钱王怒即升此殿也。(《鸡肋编》卷中)
⑦韩魏公自枢密归邺,赴一姻家礼席,偶取盘中一荔支欲啖之。白席者遽唱言曰:“资政吃荔支,请众客同吃荔支。”魏公憎其喋喋,因置不复取。白席者又曰:“资政恶发也,却请众客放下荔支。”魏公为一笑。“恶发”犹云“怒”也。(《老学庵笔记》卷八)
按“恶发”一语,变文、禅宗语录及诗词亦有之。《庐山远公话》:“缘我当时掳许你将来,一为不得钱物,二为手下无人,所得恶发,掳你将来。”意亦犹“所以发怒”。《祖堂集》卷一二《禾山和尚》:“又时见僧云:‘还知禾山恶发摩?’僧便问:‘和尚无端恶发作什摩?'”柳永《满江红》词:“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恶”字条引此例,谓“发”即“发妆”之“发”,“恶发姿颜”即浓妆之意,说解未确。又“恶发”此义并见吕叔湘《语文杂记》16页,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227页。
恩地 恩府
恩地,称座主(科举应试时当届主考官)或举主(朝廷除授官职的保荐人)。例如:
①大中四年,进士冯涓登第,榜中文誉最高……初除京兆府参军,恩地即杜相审权也。(《北梦琐言》卷三)
②唐相国裴公坦,大和八年,李汉侍郎下及第,自以举业未精,遽此叨忝,未尝曲谢座主,辞归鄠县别墅,三年肄业不入城。岁时,恩地唯启状而已。(同上,卷八)
③洎韦保衡将欲大拜,不能先于恩地,将命(王)铎焉。(《玉泉子》)
④一日,文肃曰:“主上令荐台谏,当以公应诏。”先祖辞曰:“某辱知非常,一旦使居言路,傥庙堂有所不当,则言之有负恩地,不言则实辜任使,愿受始终之赐。” (《挥麈后录》卷六)
以上四例,前二例称座主,后二例称举主。又“恩地”或称“恩府”。《能改斋漫录》卷二:“以恩地为恩府,始于唐马戴。戴大中初为掌书记于太原李司空幕,以正言被斥……自痛‘不得尽忠于恩府,而动天下之浮议’云云,见《金华子·杂编》。”按“恩地”本意为“受恩之地”,以地称人,含有敬意,如陛下、阁下、足下之类。施肩吾《上礼部侍郎陈情》诗:“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可为佐证。
儿
儿,即“人”,不含幼小义。例如:
①惠炤走杖马,来到殿西骑省,密告诸贵唐邕等:“急救东方,吴儿大欲入!” (《太平广记》卷一三九《惠炤师》)
②因问姓名,曰:“姓李,世织绫锦。离乱前,属东都官锦坊,织宫锦巧儿。以薄艺投本行,皆云:如今花样与前不同。不谓伎俩儿以文彩求售者,不重于世。” (同上,卷二五七《织锦人》)
③一僧独奋曰:“出家儿视死为等闲,况怖惧乎?我将独往。”(《夷坚志》乙卷一〇《闽清异境》)
以上均犹言“吴人、巧人、伎俩人、出家人”。按“儿、人”声同而韵可转,彼此通用,六朝已然。《老学庵笔记》卷六:“晋语‘儿、人’二字通用。《世说》载桓温行经王大将军墓,望之曰:‘可儿,可儿。’盖谓‘可人’为‘可儿’也。故《晋书》及孙绰《与庾亮笺》皆以为‘可人’。又陶渊明不欲束带见乡里小儿,亦是以‘小人’为‘小儿’耳,故《宋书》云‘乡里小人’也。”
发摘 发谪 发擿 摘发 摘
发摘,揭露、揭发,动词,多就坏事而言,不论其后有无宾语。字或作“谪、擿”。例如:
①婢仆将有私窃,无不发摘,随事捶挞。(《太平广记》卷三四八《韦齐休》)
②郑戬……尝知开封府,发谪奸伏,都下肃然。(《中吴纪闻》卷二)
③明肃太后临朝,一日问宰相曰:“福州陈绛赃污狼藉,卿等闻否?”王沂公对曰:“亦颇闻之。”太后曰:“既闻而不劾,何也?”沂公曰:“方外之事,须本路监司发擿……” (《东轩笔录》卷八)
④琼守权能摘发四州军官吏,今兼本路安抚都监,提辖海外逐州军公事,良有以也。(《岭外代答》卷一)
又单用一“摘”字也可表示同样的意思。例如:
⑤县有大姓李申,积为民害,乃复僭拟亡制,动作不法,承前宰无敢摘其罪。(《能改斋漫录》卷一二《蒋临川摘大姓李申罪弃市》)
按《辞源》新版1322页“擿伏”条“擿”音tì,释云:“揭露隐秘之事。”引《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摘”与“擿”古同音,《康熙字典》“摘”字下引《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云:“并他历切音剔。”“发”与“伏”一声之转。故“发摘”实应为“擿伏”之倒序词。
番
番,量词,可表多种数量。例如:
①又有大朱航三十六……贵人、美人及十六夫人所乘,每一艘一番,殿脚百人。(《大业杂记》)
②初,名臣钱若水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若水倦于酬辩,录唐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辄示之。(《宋景文公笔记》卷上)
③文靖再拜,遂留身,出纸一番,皆进退人物。上悉可。(《闻见近录》)
④昧爽,上自以一番纸付小珰曰:“汝持此从乘舆后。” (《铁围山丛谈》卷五)
例①犹言“队”,例②犹言“个”或“则”。例③④犹言“卷”或“张”。例③的数量结构“一番”在名词后,例④在名词前。另宋代王禹偁《先帝登遐圣君嗣位追惟恩顾涕泣成章》诗:“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一番”则犹言“一夥”。按《汉语大词典》卷一“一番”条列三义,有“一回、一次、一阵、一张、一片、一种、一类”等,虽较繁细,但仍未将这一量词的用法概括净尽,故略为增补如上。
翻〔一〕 翻然
翻,反、倒、却,表示转折语气的副词。例如:
①知微城下连手踏歌,称“万岁乐”。令莫曰:“尚书国家八座,受委非轻,翻为贼踏歌,无惭也?” (《朝野佥载》卷四)
②则天乃卧不语,见李湛曰:“汝是诛易之兄弟人耶?我养汝辈,翻见今日。” (《大唐新语》卷一)
③或曰:“彼兽也,给羊肉乃尔;吾辈忝预郎曹,日不过数斤,人翻不及兽乎?” (《墨客挥犀》卷九)
又“翻”加词尾“然”所构成的双音词也有此用法,不同于“翻然悔悟”一语中用以表改变迅疾貌者。例如:
④是月九日,节度使李锜诏召不赴阙,欲乱,令子良领兵收宣歙。子良翻然反兵围城,李锜就擒。(《太平广记》卷一三七《张子良》)
⑤李孝寿知开封府,有举子为仆所凌,忿甚,亟缚之,作状欲送府。会为同舍劝解,久之气亦平,因释去,自取其状,戏学孝寿押字判曰:“不勘案,决臀杖二十。”其仆怨之,翌日,即窃状走府曰:“秀才自学知府判状私决人。”孝寿即令追之。既至,具陈所以。孝寿翻然谓仆曰:“如此,秀才所判,正与我同。” (《石林燕语》卷一〇)
翻〔二〕
翻,又犹“奏、演奏”,多用作动词,有时也作名词。例如:
①及觉,尽记之,因命禁乐,自与琵琶,习而翻之。(《太平广记》卷四二〇《凌波女》)
②吹此曲,讫席不易之。其乐工白帅曰:“此是大梁新翻,西蜀亦未尝有之。请写谱一本,急递入蜀。” (同上,卷二五七《封舜卿》)
③骊山多飞禽,名阿滥堆。明皇帝御玉笛,采其声翻为曲子名焉。(《中朝故事》)
④隋炀帝游江都时,有乐工笛中吹之。其父老废,于卧内闻之,问曰:“何得此曲子?”对曰:“宫中新翻也。” (《乐府杂录·安公子》)
⑤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后乐家翻为戏。(同上,《傀儡子》)
例③⑤引申为摹写或模仿义,例②④用作名词,“新翻”犹云“新制之曲”。
按“翻”以上两种用法,诗词中亦习见,参看《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方 方来
方,将,时间副词,表将来时而非现在时。例如:
①唐贞元中,淮西用兵。时刘沔为小将……因坐将睡,忽有人觉之,授以双烛,曰:“君方大贵,但心存此烛在,即无忧也。”(《太平广记》卷一四三《刘沔》)
②后汉张奂为武威太守,其妻梦帝与印绶,登楼而歌,觉以告奂。奂令占之,曰:“夫人方生男,复临此郡,命终此楼。”(同上,卷二七六《张奂》)
③时落月辉辉,钟鼓将动。黄衫曰:“天方曙,不可往矣。”(同上,卷三八五《辛察》)
又“方”加“来”而构成的双音词,用法亦同,犹言“未来、将来”。例如:
④远低头闭口,不答诏,乃题宫门扇板四百馀字,皆说方来之事。(同上,卷七《王远》)
⑤纵无梦,则此店之妪亦能知方来事,苟获一言,亦可矣。(同上,卷八五《华阴店妪》)
⑥事未可期,则所费无限,且不爱民力,以备方来之须,将如异日何? (《桯史》卷一〇)
房院
房院,宋代指由宫女升格为嫔妃者。例如:
①先君言:问(童)贯、(梁)思成事用之由。成章言:贯自中宫为房院时,给事阁内…… (《家世旧闻》卷下)
②陛下以隆祐太后及先朝房院人数稍多,痛惩二月间仓猝之祸,遂先遣行,诚得策也。(《忠穆集》卷五《乞留直笔兼管内侍省事状》)
③一行苦乏水迟饭,大半委顿。自后习知,遇有水处,即遂(停)车,房院内人,各下车取水,负薪而从。(《北狩见闻录》)
④惟皇太后、懿节皇后别有馆伴二人,早暮必来瞻见圣容。如未见,须候见乃退。馀房院无馆伴。(同上)
有时也称达官贵人的姬妾。例如:
⑤(窦仪)尚书夫人先亡,以房院稍多,不敢与势家为亲援。(《丁晋公谈录》)
按修订本《辞源》1198页“房”字下无此目。《汉语大词典》七册358页、《订补》849页“房”字下亦然。
放〔一〕
放,免、免除,动词。例如:
①常有选人被放,诉云:“羞见来路。” (《朝野佥载》卷六)
②官守恶不可救,废放而安宗社。(《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③祖宗故事:命官锁厅举进士者……至省试程文纰缪者,勒停;不合格者,亦赎铜放,永不得应举。(《老学庵笔记》卷五)
以上为免官之类,即被取消选官待次或原任的资格。
④开元七年五月己丑朔,日有蚀之。玄宗素服候变,撤乐减膳,省囚徒,多所原放,水旱州皆定赈恤。(《大唐新语》卷三)
⑤州奏监罪,请置于法。子厚为请,富民诛于市镇中,监官放罪还任。(《默记》卷中)
⑥真宗一日晚坐承明殿,召学士对。既退,中人就院宣谕曰:“朕适忘御袍带,卿无讶焉。”学士将降谢,中人止之云:“上深自愧责,有旨放谢。” (《渑水燕谈录》卷一)
以上为免罪、免谢之类。例⑥因皇帝便服接见侍从大臣是不太严肃的行为,故云。
⑦天圣中,魏馀庆上言:乞优给价直,收买民田,除放租赋,为瓦殿七间。(同上,卷五)
⑧其元额虽未足,而于酌中额得足者,并与释放,唯未足者依旧催理。(《龙川略志》卷五《放买扑场务欠户者》)
⑨柳庭俊作官江西,被差检放旱,以漕司喻意,不敢以实闻。一日宿于高明使者观,梦伟丈夫转簿示之曰:“柳庭俊放税不实,使上泽不得流行,杖一百。” (《随手杂录》)
以上指免税、免债之类,“除放、释放”均犹言“免除”。末一例上文言“放旱”,下文云“放税”,可知前者系视旱情轻重而减免租税之意。又“放”此义变文、诗作中亦有用例。《舜子变》:“父放母命之后,一心一肚快活。”(上文云:“便集邻里亲眷,将以杀后母。”)白居易《杜陵叟》诗:“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卢仝《寄男抱孙》诗:“他日吾归来,家人若弹纠,一百放一下,打汝九十九。”均足参证。
放〔二〕
放,又犹云“取录、录用”,仍为动词,但与放〔一〕的第一种情况作“斥免”解者恰好相反。例如:
①寻有敕募运粮,因放选授曹州参军。(《朝野佥载》卷三)
②元和十五年,太常少卿李建知举,放进士二十九人。(《唐语林校证》卷六)
③祥符二年,真宗东封岱山。六月,放梁固已下进士三十一人及第。(《渑水燕谈录》卷六)
④太平兴国二年,太宗皇帝以郡县阙官颇多,放进士几五百人,比旧二十倍。(《燕翼诒谋录》卷一)
⑤是岁礼部所放进士十一人而已,五经止二十二人。艺祖皇帝以初御试,特优与取放,以示异恩。(同上,同卷)
例①“放”为录用义。例⑤“取、放”同义叠用。按“放”表“取录”义,当由科举制度下“放榜”之“放”而来,为“发放”义之引申。韩愈《国子监论新注学官牒》:“其新受官,上日必加研试,然后放,上以副圣朝崇儒尚学之意。”亦“录用”义,并足参证。
放气 猥泄
放气,即放屁,或用为骂詈语。例如:
①乃密令侯白变形貌,著故弊衣,为贱人供承。客谓是微贱,甚轻之,乃傍卧放气与之言,白心颇不平。(《太平广记》卷二五三《侯白》)
②融与谢宝积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上笑而不问。(同上,卷二四六《张融》)
③有唐锡永夫者,遇德昭于朝天门茶肆中。素恶其狂,乃与坐,附耳语曰:“君素号敢言,不知秦太师如何?”德昭大骇,亟起掩耳,曰:“放气,放气!”遂疾走而去,追之不及。(《老学庵笔记》卷一)
另有“猥泄”一词,“泄、放”同义,“猥”谓不礼。例如:
④异式希义府意,遇仁轨不以礼,或对之猥泄,曰:“公与当朝仇者为谁?何不引决?” (《大唐新语》卷一一)
按此例下文云:“但恨公对仁轨卧而泄耳。”“卧而泄”当与“傍卧放气”同意。或以为“傍卧放气”是“侧身做气功、休息”,恐未确。《说郛》卷五王君玉《续杂纂·好笑》有“对客泄气”一项。清代顾张思《土风录》卷八《泄气》云:“骂人言不合理曰泄气,按《宋史》邵箎以上殿泄气出知东平,谓之泄气狮子。倪云林令童子担水,以后者洗足,曰‘恐其泄气致秽’。魏校《六书精蕴》云‘子在母胎,诸气尚闭,惟脐内气囱自为通气。既生则窍开,口鼻内气尾闾为之泄气’云云,是即骂人放屁之意。《广韵》‘屁’下注:‘气下泄也。'”清代褚人获《坚瓠集》卷一《咏泄气》:“三水林观过,年七岁,嬉游市中,以鬻诗自命。或戏令咏泄气诗,曰:‘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不啻若自其口出,人皆掩鼻而过之。'”均可参证。
分析〔一〕 开析
分析,分辩、说明,动词。例如:
①进士张翱恃才傲物,席上调(陈)璠宠妓张小泰。怒而揖起,付吏责其无礼。状云:“有张翱兮寓止淮阴,来绮席兮放恣胸襟。”璠益怒云:“据此分析,合吃几下?” (《北梦琐言》卷一〇)
②幼孙千一甫十一岁,使乘惺惺骝,如无为漕司,分析非敢反,特为尉迫胁状。(《桯史》卷六)
③神宗语宰辅曰:“富弼有章疏来。”章惇曰:“弼所言何事?”帝曰:“言朕左右多小人。”惇曰:“可令分析孰为小人。”帝曰:“弼三朝老臣,岂可令分析?” (《邵氏闻见录》卷九)
④仁仲自建康易帅浙东,言者论谢上表中含讥刺,诏令分析。仁仲辩数,以谓久弃笔砚,实托人代作。(《旧闻证误》卷四)
例④上云“分析”,下言“辩数”,可知二者同义。又此义或作“开析”,“开”与“分”义同。例如:
⑤未几,李重进叛,王师征淮南,而预买翎杆未集。太祖大怒,一应欠负官钱者田产并令籍没。(李)诚非预买之人,而当时官吏畏惧,不敢开析,故此田亦在籍没。(《东轩笔录》卷八)
分析〔二〕
分析,又特指析居,即现代所谓“分家”。例如:
①父母在索要分析。(《义山杂纂·愚昧》)
②大业末,天下饥馑,君良妻劝其分析。(《续世说》卷一二《假谲》)
③人有兄弟子侄同居而私财独厚,虑有分析之患者,则买金银之属而深藏之。此为大愚。(《袁氏世范》卷上)
④弟忽起分析之议,勉从之。(《夷坚志》支丁卷三《廖氏鱼塘》)
⑤妇人曰:“我与妯娌分析事,持状诣府,不知自甚路入城?”(同上,卷九《清风桥妇人》)
分携
有时是词组,表示“分别携带”的意思,如《墨史》卷中:“朱逢,歙州人。江南韩熙载自延其造松堂墨……而宝之,虽至亲昵友无见之者。熙载死后,尽为诸妓分携而去。”有时是一个浑成的词,表示“分别”的意思。例如:
①李丞相谷与韩熙载少同砚席,分携结约于河梁曰:“各以才命选其主。” (《玉壶清话》卷四)
②遂定婚于邂逅间,分携恸哭而别。(《游宦纪闻》卷四)
③然我之还,公复载酒,饯我洛阳。则掺袂分携,潸然出涕,而有此会难又之悲矣。(《晦庵集》卷八七《祭陈休斋文》)
按《文选》陆士衡《答贾谧》诗:“分索则易,携手实难。”“分携”一词或源于此。又“分携”韵文亦多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
蜂儿 蜂子
蜂儿,指蜂蛹,蜂子亦同。例如:
①蔡京对客,令检蜂儿见在数目,得三十七秤,其他可以想见。(《曲洧旧闻》卷八)
②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齐东野语》卷一四《姚幹父杂文》)
③东莱先生吕居仁作《蜜蜂赋》,略云:“早出暮归,聚房以居,生理甚微。桧花菊英,反为身害。虽云甚甘,终以是败。既夺之食,又腊其雏。以侑尔酒,以为尔娱。醉而咀嚼,鼓舌自如。人之不仁,一如是乎”云云。盖东莱不察。凡今宣州所出蜂子,非蜜蜂也,乃山间火蜂,其色红黑,其长径寸,其大如之。人之被螫,则徧身肿痛,有至死者。其为窠多在地窖中,取之者先以火塞穴口,熏死其类,然后取其子之未翼者干之,以致远方。故元丰中,中书舍人张谔《谢潜溪蔡圣俞蜂儿诗》略云:“溪上潜山山百尺,山人斫木烧山畲。烧畲延火入蜂穴,蜂子浑白如冲牙”云。蜂子,今所在山野有之,但不如宣州多耳。(《能改斋漫录》卷一五《蜂子》)
据例③所述,这种蜂蛹应是所谓“火蜂”(疑即今之马蜂)之蛹,当时可作为美味储存并馈赠他人。按修订本《辞源》2768页“蜂”字下无此目。《汉语大词典》八册903、904页“蜂子、蜂儿”条均云:“即蜂。”前者举唐代李贺诗等例,后者举宋代韩琦诗、辛弃疾词及《儿女英雄传》等例。仅此一义,似应据补。
符同 扶同
符同,相一致、相符合,即所谓“若合符契”的意思,动词。例如:
①冯给事尝闻京师多任侠之徒,及为尹,密询左右。(王)超具述前事,潘将军所说与超符同。(《剧谈录》卷上)
②破之,其中皆五色土,唯有一铜钱,文有“应元保运”四字……至元丰四年,忽有诏进号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遣内侍廖维持御书殿额赐之,乃与钱文符同。(《梦溪笔谈》卷二〇)
③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天台、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查……以防虚伪。近岁皆是阴相计会,符同写奏,习以为常。(《墨客挥犀》卷七)
又“符”或作“扶”,同音借用。例如:
④铮亲见女容质异常端丽,及成礼,遽遭殴辱。左右婢仆皆是扶同,共相毁詈,不胜其苦——乃是茂权诈饬无须少年数辈,皆秾装艳服以绐之。(《太平广记》卷二六二《杨铮》)
此例“扶同”活用为名词,犹云“一致共谋之人”。按《水浒》六二回:“张孔目道:‘小吏看来,卢俊义虽有原告,却无实迹。虽在梁山泊里住了多时,这个是扶同诖误,难问真犯。'”“扶同诖误”意谓符合诖误(牵连)之律。或释“扶同”为“附和”,疑未确。
俯近 俯逼 俯临 附近
俯近,犹言“临近、靠近”,其后宾语多指时间,也可指处所。“俯逼、俯临”义同。例如:
①同年卢彖俯近关宴,坚请假,往洛下拜庆。(《太平广记》卷一八二《卢彖》)
②李尧及第,在偏侍下,俯逼起居宴。(同上,卷一八三《李尧》)
③因节岁索鱼不得,怒追渔师,云:“缘獭暴不敢打鱼。”判云:“俯临新岁,猛兽惊人。渔网至宽,疏而不漏。” (《玉泉子》)
④俯近兴国寺,二楼相望:左曰博济,右曰益平。(《高丽图经》卷三《楼观》)
又“附近”也有同样用法,作动词而非处所名词。例如:
⑤濠州西有高塘馆,附近淮水。(《南部新书》庚集)
“俯近、附近”的以上用法尚可证之变文,《目连缘起》:“目连心中孝顺,行到王城,府近狗边,狗见沙门欢喜。”《汉将王陵变》:“霸王闻言,转加大怒,招钟离末(昧)附近帐前。”按《说文》:“驸,一曰近也。”朱骏声云:“经传皆以附字傅字为之。”张慎仪《蜀方言》卷上《近处曰左近傅近》引仲长统《昌言》:“宦竖傅近卧房之内,交错妇人之间。”其实也是动词用法,可见由来久远。
感
感,触、染、患,动词。例如:
①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胪胀成蛊。(《岭表录异》卷上)
②回回国之西数千里,地产一物极毒,全似人形,如人参之状。取之之法,先开大坑,令四旁可容人,然后轻手以皮条结络之。其皮条之前,则系于大犬之足。既而用杖打犬,犬奔逸,则此物拔起。犬感此气即毙。(《志雅堂杂钞》卷上)
③一老人徐顾革而言曰:“汝往恩州省汝兄耶?汝兄感时疾,已向安矣。” (《春渚纪闻》卷三)
④悦图忧家勤悴,郁郁感病。(《墨庄漫录》卷五)
按“感”表“触”义,先秦已然。《庄子·山木》:“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见《辞源》新版1149页)由此而引申为染(病)、患(病)之义,今语“感染、感冒”中词素“感”仍保留此义。
更
更,绝,语气副词,多与否定词连用,以加强否定语气。例如:
①有别画者,与人同游寺,看壁画音声一铺,曰:“此凉州第几遍。”不信,召乐官奏凉州,至画处,用指更无差异。(《太平广记》卷二一四《杂编》)
②明日,取所记事验之,更无毫分之差焉。(同上,卷二七七《奚陟》)
③九娘曰:“三郎来,与夫人看功曹有何事,更无音书?” (同上,卷三六三《王愬》)
④初有过,娘子多妒,郎不在,便生埋于园中,托以他事亡去,更无外人知。(同上,卷三七五《韦讽女奴》)
按《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更”字条第二义云:“甚辞,犹云不论怎样也;虽也;纵也;亦犹云绝也。”“甚辞”之说似未尽妥,因为这种用法的“更”不在强调程度而在强调语气,故多与否定词连用。
功德
功德,指佛像,也指道教尊神,不是字面上所表示的意义,佛道二教用语。例如:
①及(玄宗)及位,铸金银蜗牛数百枚,于功德前供养之。(《太平广记》卷一三五《金蜗牛》)
②尤精山水竹石、花鸟人物、古贤功德异兽等,并入妙上品。(同上,卷二一三《程修己》)
③见三官殿内功德塑像是玄宗时夹纾,制作甚妙。(同上,同卷《厉归真》)
④因谓曰:“尔家必有他人旧功德或供养之具在焉。”……患者归视,功德堂内本无他物,忖思久之。老母曰:“佛前纱窗,乃重围时他人之物。” (同上,卷八〇《何奎》)
⑤布衣曰:“某与此仆不食旬日矣,不须食。”遂起,遍游诸院,瞻礼功德。(《洛阳搢绅旧闻记》卷四)
例④中“功德”与“佛”互见,义尤显豁。例③“三官殿”为道教宫殿,则应指道教尊神之塑像。另“功德”此义又见蒋礼鸿《义府续貂》127页该条。
故〔一〕
故,仍然、还是,不表原因而表动作状态的继续,副词而非连词。例如:
①今奴已三生,娘子故在,犹无恙有福。(《太平广记》卷三八八《孙缅家奴》)
②道士笑曰:“尔能有信,故为佳士。” (同上,卷四二七《稽胡》)
③良久,虎方至,便下妇着地,到牵入穴。其人以刀当腰斫断之,虎既死,其妇故活。(同上,卷二九三《蒋子文》)
④得钗,仍以著户楣上。临发忘道,此钗故当在户上也。(同上,卷三一六《费季》)
按“故”以上用法亦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故”字条第三义。
故〔二〕 固
故,又犹云“特、特地、特意”,亦为副词。例如:
①《交广记》云:滕循为广州人,或言虾须有一丈长,循不之信。其人后故至东海取虾须长四丈四尺,封以寄循。(《封氏闻见记》卷八)
②婢至寺白尼,尼悲涕不食,饼为众人所食。后十馀日,婢往市,路又见自劝,慰问如初,复谓婢曰:“汝和尚不了,死生常理,何可悲涕,故寄饼亦复不食。今可将三十饼往,宜令食也。” (《太平广记》卷三三八《朱自劝》)
③(胡人)但于珠下谛视,而意不在讲,僧知其故,因问:“故欲买珠耶?” (同上,卷四〇二《青泥珠》)
④日午时,寤初觉,忽有扣山亭院门者。药竖报云:“上清童子元宝,故此参奉。” (同上,卷四〇五《岑文本》)
又“固、故”本可通,所以“固”也可以如此用。例如:
⑤经年,女伺其去,窃窥之……其物返,觉曰:“尔固窥我,我实夜叉,与尔有缘,终不害尔。” (同上,卷三五七《丘濡》)
关白
关白,禀报、报告,动词。例如:
①京师火禁甚严,将夜分即灭烛。故士庶家凡有醮祭者,必先关白厢使。(《东轩笔录》卷一〇)
②坐有诏曰:“知足不辱,道祖之至戒;革廓则裂,前哲之元龟。予嘉与一二卿士大夫共服斯箴,讨伐之议,愿勿复关白也。”(《钓矶立谈》)
③凡台谏弹劾,诸司荐辟举削,及京尹浙漕处断公事,非关白不敢自擅。(《宋季三朝政要》卷四)
例①下文云:“勾当人偶失告报厢使。”可知“关白”义即“告报”。例③言贾似道专权,下属凡事须禀告而后行。
官方〔一〕
官方,等于说“官司”,不是今天所指的国家政权机构之意,名词。例如:
①加之人情高谊,若见外方之人为都人凌欺,众必救护之。或见军铺收领到斗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酒食担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东京梦华录》卷五)
②女又曰:“娘子今夜独宿后房,君试入,当有好事。”沈不答,又言之。沈曰:“恰打官方了来,那敢作此罪过?” (《夷坚志》丙卷七《沈押录》)
③李震骇,方知必鬼魅,遽白主人。主人云:“我正讶楼上何为此夜有妇人切切私语,正拟奉告,又恐做成官方,不料值此怪物。汝去矣,毋污我好店舍!” (同上,三志壬卷三《张三店女子》)
例③“官方”二字之下,中华1981年点校本出校云:“吕本作‘又恐做官方’,按此句疑有脱误。”今按,“做成官方”即“弄出官司”之意,原文并无脱误。“官司”可称“官方、官防、关防”,金元曲中尚有例可证。《董西厢》八:“君瑞悬梁,莺莺觅死,法聪连忙救:‘您死后教人打官防,我寻思着甚来由?'”另可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修订本该条。
官方〔二〕
等于说“官职”,晋代南北朝已见使用。《晋书·郭璞传》:“职次数改则觊觎生,官方不审则秕政作。”《宋书·武帝纪》卷中引《策加宋东九锡文》:“公官方任能,网罗幽滞,九皋辞野,髦士盈朝。”唐宋之例如:
①伏惟兄孝友慈惠,和易谦恭,发自修身,施于为政。行成门内,信及朋僚。廉干露于官方,温重形于酒德。(《全唐文》卷六八一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②若乃营求不已,贪猥无厌,徇私利而渎官方,挟朝权而侮天宪。有一于此,必置明科。(《全唐文》卷一五二许敬宗《代御史王师旦弹莒国公唐俭文》)
③臣伏覩本州分水县令江震,能修官方,甚得民誉。(宋韩琦《贺春卿加大资政职》)
④降麻官方属本院,侍从当问三省。(《淳熙玉堂杂记》卷中)
另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之七:“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爱闲求病假,因醉弃官方。”亦可证。
管 管定
管,准、定,语气副词,表极端肯定的语气。例如:
①正危之际,仿佛见父在床前拊之曰:“二姐你莫烦恼,我与你催促医人下药,管取安好。” (《夷坚志》支癸卷八《李大哥》)
②庞尝有疾,以为不起,遂属文庄后事。文庄亲临之曰:“异日管为贫宰相,亦有年寿,疾非其所忧。” (《青箱杂记》卷四)
③限十一月十四日已后,十八日已前,此五日内须管夜半过海门山,天将明时涌入杭州勾当。(《中兴御侮录》卷上)
④(僧无梦)又云:“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平和客安堵,若还主客不康宁,精神管定辞君去。” (《墨客挥犀》卷七)
例①“管”后“取”字为语助,例③“须管”犹言“必定”,例④“管”与“定”同义重言。又今山西等地方言尚有此用法。歌剧《刘胡兰》:“管教他插翅难飞,有腿难逃。”“管教”亦犹“准教、定让”。另此义亦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该条。
管领〔一〕
消受,欣赏,已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笔记之例有:
①英州之北三十里有金山寺,予尝至其处,见法堂后壁题两绝句……其二云:“传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兴来尚有平生屐,管领东南到处山。” (《容斋随笔》卷一三)
②西园为安身携幼之所,南湖则管领风月,北园则娱宴宾亲。(《武陵旧事》卷一〇)
③想笑谈岁月之馀,兼管领溪山之乐。名都得此贤佐,岂不足欤? (《壶山四六·回建宁钟东倅》)
管领〔二〕
管领,款接、款待,动词,不同于今天字面表示的意义。例如:
①(崔禹昌)希梁祖意,请陈桑梓礼,梁祖甚喜,以其不相轻薄。甚蒙管领,常预宾次。(《北梦琐言》卷四)
②群盗惊叹,留坐与语,且曰:“仆射于此且住三两日否?容弟兄辈管领。” (《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三)
③臣窃知昊贼所遣来人将欲到阙,风闻管勾使臣须索排备,次第甚广。及闻才至,欲赐御筵管领。(《欧阳永叔集·奏议集》卷三《论元昊来人请不赐御筵札子》)
④如使人必以作乐为言,则移茶酒就驿管领。(《宋史·乐志五》)
例②下文尚有设馔宴请并赠送礼物等情节,可为“管领”注脚。又《韩擒虎话本》:“衾虎闻语:‘且赐酒饭管领,且在一边。'”其义并同,可以参证。
诡数
诡数,不正当的方法、手段。“数”有方法、技巧义,如“权数、方数”。“诡”则含“奇巧”义。“诡数”一词,南北朝已见使用,《宋书·吴喜传》:“孝武以喜将数十人至二县说诱群贼,贼即归降。诡数幻惑,乃能如此。”唐宋以下之例如:
①今载欲发大名壮志,敢以细言诡数,上干高明乎? (《全唐文》卷八六符载《上襄阳楚大夫书》)
②李士宁者,蓬州人,自言学道,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涑水记闻》卷一六)
③公复上书宋主,移文执政,论辩古今南北战和利害甚悉,皆不报。顾穷极变诈以撼公之志,知其终不可怵于诡数也。(《元名臣事略》卷一五《国信使郝文忠公》)
④韩信筑坛之拜,其说甚伟。至其战攻,不过拔帜囊沙,出于诡数。(《桐江续集》卷三四《汪虞卿鸣求小集序》)
另明代文征明《先叔父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公行状》:“富商大贾往往诡数规免,或挟世家为奸利。公验税如制,一切私书禁弗为通。”亦表此义。按修订本《辞源》2892页“诡”字下无此目。《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册193页“诡数”条云:“虚报数目。”仅引一例,即文征明一例之首句。其实此例也是说用不正当的手段逃税,如果只是“虚报数目”,那也不可能全部“规免”。联系上举各例,“虚报数目”之解,恐属望文生义。
贵 贵欲
贵,略同“须、欲、要、想要”的意思,多为助动词,偶亦用作动词。例如:
①御史天下之持平也,摧刚直枉,唯在公共,所言之事,贵.人知之,奈何求请便殿,避人窃语,以私国家之法? (《太平广记》卷一八七《韩皋》)
②白额侯曰:“君之躯可以饱我腹,亦何贵他味乎?” (同上,卷四四五《张》)
③(张长史)乃怒而责曰:“敢以闲事屡扰公门!”老父曰:“某实非论事,但睹少公笔迹奇妙,贵为箧笥之珍耳。” (《幽闲鼓吹》)
④帝乃泣下,曰:“卿为我陈成败之理,朕贵知也。” (《青琐高议》后五《隋炀帝海山记》)
⑤申檄处置,贵合时宜,一应军行调度,并听便宜施行。(《齐东野语》卷一八)
⑥寻常得鱼肉,必置厨内柱穴间,贵其高燥且近。(《夷坚志》支丁卷一《营道孝妇》)
又“贵、欲”叠用,为同义重言,如:
⑦但贵欲张名目以惑上听,其实钱物更无增加。(《太平广记》卷二三九《裴延龄》)
按此义韵文亦然,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裹足 裹费 粮裹 裹缠
裹足,盘费、旅费,名词,不是缠脚的意思。“裹费、粮裹、裹缠”亦同。例如:
①半途,迷所向,有白衣老妪在岸,呼之令上,指示其路……又云:“恐汝无裹足,赠汝金钗。” (《夷坚志》甲卷一〇《佛还钗》)
②杨诚斋立朝时,计料自京还家之裹费,贮以一箧,钥而置之卧所。(《鹤林玉露》乙编卷一)
③滕达道帅真定,朝中送诗者数十人。临行启之曰:“某以粮裹未办,凡送诗者愿假以十千。如送到钱,其诗候到任日,与免上石。” (《五总志》)
④上山无路,为客少裹缠。(苏轼《续杂纂·会不得》)
例③“粮裹”不实指粮食,于下文可见。又“裹足”一词,笔记中不经见,但话本及戏曲中多有。《宣和遗事》前集:“那杨志……旅途贫困,缺少裹足,未免将一口宝刀出市货卖。”《张协状元戏文》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并可证。
过
过,传、送、递、给,动词。例如:
①我去,向来忘大刀在户侧,履在鸡栖上,可过语家人收之。(《太平广记》卷一三《成仙公》)
②有佐吏过案,仁杰问是何案。(同上,卷三八一《霍有邻》)
③一裹无脚小幞头子锦袄子辽人,踏开弩子,舞旋搭箭,过与使人。(《东京梦华录》卷六)
④婚娶之礼,先凭媒氏以草帖子通于男家。男家以草帖问卜,或祷忏,得吉无克,方回草帖。亦卜吉,媒氏通音,然后过细帖,又谓定帖。(《梦粱录》卷二〇《嫁娶》)
⑤偶昨日食粥过多,被儿打詈,思之闷绝,无处理诉,已自投溺于池,特来说过,烦老人明日报儿子使他知。(《夷坚志》三志辛卷二《刘和尚犬》)
例①“过语”犹“传话”,例②“过案”即“送上案卷”,以下“过与”即“递与”,“过细帖”即“送帖”,“说过”即“说给”。又此义诗词亦可见,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好去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该条:“居者安慰行者之辞。”实际与今语“好走、旅途保重”之类略同。衍例如下:
①番官至辞,英公频眉谓之曰:“汝长生不知事尚书、侍郎。我老翁不识字,无可教汝,何由可得留?深负愧汝。努力好去!” (《朝野佥载》卷五)
②吏引璹至东阶下拜僧,僧以印印璹臂,曰:“好去!” (《冥报记》卷下)
③后八日,又自云:“好去!好去!自有快乐。” (《宾退录》卷六)
④明日,度支员外齐抗五更走马谓质曰:“公以左降邵州邵阳尉,公好去!” (《太平广记》卷七九《王生》)
⑤乃出庙门百许步,闻后大声曰:“李仆射好去!”顾之不见人。(同上,卷二九六《李靖》)
按《汉书·孝武卫皇后传》:“子夫上车,王拊其臂曰:‘行矣!'”颜师古注:“行矣,犹今言好去。”可见这是当时习用语。
好在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好在”条云:“存问之辞,玩其口气,仿佛‘好么’,用之既熟,则转而义如‘无恙’。”今略衍数例于后:
①于河西见自劝与数骑,宾从二十人,状如为官,见婢歔欷,问:“汝和尚好在?将安之?” (《太平广记》卷三三八《朱自劝》)
②子恭苏,问家中曰:“许侍郎好在否?” (同上,卷三八四《周子恭》)
③高宗犹念之,至其幽所,见其门封闭极密,唯通一窍以通食器。恻然呼曰:“皇后、淑妃何在?复好在否?” (《大唐新语》卷一二)
④未及对,隔壁闻窦悬呼“陈昭好在”,及问兄弟妻子存亡。(《酉阳杂俎续集》卷七)
⑤又宣太上皇诰曰:“将士各得好在否?” (《常侍言旨》)
例①④犹云“好么”,其馀三例句末有语气词“否”,“好在”义同“无恙”。
好住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该条:“行者安慰居者之辞。”义亦与“保重”略同。衍例如下:
①正当七日,还见往者二人来前,母曰:“使人已来,并皆好住!”声绝即死。(《太平广记》卷一〇九《李氏》)
②食方毕,又言曰:“和尚好住!吾与诸客饮食致饱,今往已。”(同上,卷三三八《朱自劝》)
③此院不净,不肯来,吾当往就,汝等好住! (《冥报记》卷中)
④襄阳庞蕴居士将入灭,州牧于公頔问疾次,居士谓之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言讫枕公膝而化。(《南部新书》己)
⑤又太和末年,有谣言云:“易水流,汴水流,百年易过又休休。两家都好住,前后总皆留。” (金张师颜《南迁录》)
例①②③⑤均犹言“保重”,例④稍见特殊,“好住”后带宾语,有“好好地呆着”的意思。
合作 合
合作,“本色当行”之义,用作形容词,多指书画创作,与这一双音词的通常含义相去甚远。例如:
①献之尝与简文帝书十许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 (《太平广记》卷二〇七《王献之》引《法书要录》)
②遂良问虞监曰:“某书何如永师?”曰:“吾闻彼一字值五万,官岂得若此者。”……褚曰:“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曰:“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亦深可贵尚。”褚喜而退。(同上,卷二〇八《褚遂良》引《国史异纂》)
③少禀师训,妙合钟、张,尺牍尤为合作。(张彦远《法书要录》序)
④(张)义祖名友正……学书尽窥右军之妙,尚以蔡君谟为浅近,米元章为狂诞,非合作,然世无知者。(《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八)
⑤陆杲:体制不凡,跨迈流俗,时有合作,往往出人点画之间。(《古画品录》)
⑥夫中品艺人有合作之时,可齐上品艺人。(《历代名画记》)
⑦符道德,长安人,工画山水寒林。学无师法,多从己见。当其合作,亦有可观。(《图画见闻志》卷四)
前四例说书法,后三例论画。按新版《辞源》479页收有此词,释云:“合于法度,多指书画写作。”《汉语大词典》卷三148页该条解释略同。均近是而稍嫌不切。《通俗编》卷二一“当家”条引宋代沈作喆《寓简》:“近世言翰墨之美者多云‘合作’,予问邵公济:‘合作何意?’曰:‘犹俗语当家也。’当去声。”“当家”义同“当行”或“行家”。《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当行家”条云:“内行之义,擅长或出色之义,犹今所云拿手好戏之拿手。”又“合作”一词在六朝往往仅用一“合”字,其含义则并无二致。如《宋书·范晔传》载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谈到编撰《后汉书》时,自夸“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论》”。《南齐书·王僧虔传》:“谢灵运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札记》244页“王僧虔论书”条引此例并释云:“不伦谓不平衡,合字意同佳。”所释甚确,下文且更举虞和《论书表》云:“臣此书甚合,愿聊存之。”“请子敬书之,亦甚合。”前例与上举例①机杼全同,可证“合”与“合作”同义。
何处
何处,略同“何以”,即现代“为什么、怎么”的意思,疑问副词。或侧重于问原因,或侧重于问方式。例如:
①(李黄)遂归宅,问何处许日不见,以他语对。(《太平广记》卷四五八《李黄》)
②抚曰:“吾为西梁州节度。”岩叱之曰:“何得诳妄,上欺天子,下惑世人!梁朝在江南,何处得西梁州?只有四平、四安、四镇、四征将军,何处得节度使?” (同上,卷二八八《姜抚先生》)
以上侧重原因,义同“为什么”。例①出《博异志》,中华1980年“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断作:问“何处,许日不见?”误。
③杜常语崔云:“延业能遣兄作鸡鸣,但有所问,兄即须报。”旁人云:“他口应须自由,何处遣人驱使?” (同上,卷二五〇《杜延业》)
④俄闻答曰:“姓斛名斯,家在东场,患腰痛死,虽为鬼而疼痛不可忍。闻君善灸,愿相救济。”徐曰:“汝为鬼而无形,何处治?” (《异闻总录》卷三)
以上侧重方式,义同“怎么”。又《敦煌变文集》卷五《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未审此经何处说,甚人闻法唱将来?”下文念白云:“将释此经,大科三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第三流通。三分之中,且讲序分……”念白紧承唱词,回答怎么讲经的问题,“何处”义亦同“何以、何由”。按现代语“哪里”也不限于问处所,有时可问方式或原因,“何处”与此略同。
何当
何当,如何、何以、怎么,主要询问方式或原因。这种用法已见于南北朝。《玉台新咏》卷一〇录《徐悱妇诗三首》之一:“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唐宋以下笔记散文之例有:
①譬之于水,其流已浊,若不澄本,何当复清? (《全唐文》卷三三一杨绾《条奏贡举疏》)
②夫易旧图新,树非常之绩,天其或者必将候魁岸博达,负出人智能,而俾张大其所为。不然,何当疮痍未复之前,而妙于救药,煨烬已成之末,而遽及经营? (同上,卷七四七韦悫《重修滕王阁记》)
③甲贵牢固,练若不固,宜皆用组。何当造不牢之甲,而令士卒服之?岂欲其被伤,故使甲不牢也? (《文献通考》卷一四九引孔颖达疏)
④事家邦而不危人望,输忠赤而独擅君恩。何当匪石之诚,忽掩虞泉之恨? (《唐文拾遗》卷三二许舟《唐故幽州随使节度押衙正议大夫……太原王府君夫人清河张氏合祔墓志铭并序》)
⑤我今发意,余定回心。愿酬说法之功,布施何当不要?(《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
⑥帝曰:“吾何当归?”神人曰:“请以臣之车辂相送。” (《邵氏闻见后录》卷二)
⑦唐杜亚镇维扬,有富室子某父亡,奉继母不以道。因上寿,母复子觞。子疑有毒,覆于地,地坟,乃谓母以鸩杀人。母曰:“天鉴在上,何当厚诬?” (《棠阴比事原编》)
⑧姑射谪女问九天先生曰:“天地毁乎?”曰:“天地亦物也,若物有毁,则天地焉能独不毁乎?”曰:“既有毁也,何当复哉?”(《琅環记》卷上)
以上第⑥例于一问一答中,“何当”之问方式方法,义尤显豁。他例略同。按修订本《辞源》188页“何”字下收乐府歌辞名《何当行》而无“何当”。《汉语大词典》一册1232页“何当”条第三义“犹安得,怎能”,首举唐代岑参诗,例证时代还可提前。
何废
何废,与“何妨”同,多表反问,义即“不妨”。例如:
①大理卿状上,故事:准《名例律》,笃疾不合加刑。李嵩勃然作色曰:“脚孪何废造伪?”命两人舁上市斩之。(《朝野佥载》卷二)
②又一选人引铨,安期著判曰:“弟书稍弱。”对曰:“昨坠马损足。”安期曰:“损足何废好书?” (同上,卷六)
③馀人未语,英国公徐先即诸宰贵云:“此小儿恰似獠面,何得聪明?”诸人未报,贾嘉隐即应声答之曰:“胡头尚为宰相,獠面何废聪明?”举朝人皆大笑。徐状类胡故也。(《隋唐嘉话》卷中)
按“废、妨”义近,声母亦同,例可通假。
何忽
何忽,亦同“何如、如何”,疑问副词,侧重问原因,也可以问方式。例如:
①陛下二十日龙飞,二十一日献鹞雏者,此乃前朝之弊风,少年之事务,何忽今日行之? (《大唐新语》卷二)
②李戏之曰:“吾所倚者何树?”嘉隐对曰:“松树。”李曰:“此槐也,何忽言松?”嘉隐曰:“以公配木,则为松树。” (同上,卷八)
③天师大怒曰:“何忽引俗人来,令失药?” (《太平广记》卷四五《王卿》)
④领及见官,官问:“不追李及,何忽将来?”及又极理称枉,官怒挞使者二十。(同上,卷三八四《李及》)
⑤崔曰:“小娘子何忽独步凄惶如此?”青衣曰:“因被酒兴酣至此。” (同上,卷三三九《崔书生》)
⑥主簿何干入白令,令见干曰:“何忽作鱼?”干曰:“明府亦作鱼矣。” (同上,卷四六八《长水县》)
例①中华1984年点校本出校记云:“潘本‘忽’作‘为’。”例②“何忽”《太平广记》卷二五四《贾嘉隐》引《国史异纂》作“何得”。可知“何忽、何为、何得”三者义通。按“忽”有“若”义,二者均为入声,韵亦相近。“忽”可用如表假设之“若”(参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289页“或若、忽若”条),亦可用同表“似、如”义之“若”(参看本书“忽如”条),故“何忽”得以与“何若、何如”同义,甚至偶或可见“奈何忽”这样叠床架屋的格式。《太平广记》卷三三四《杨准》:“如是经二三年,准兄谓准曰:‘汝为人子,当应绍绩,奈何忽与鬼为匹乎?'”
何暇
何暇,何必,亦即“不必”,不是通常“哪里有闲暇”的意思。例如:
①沈君亮见冥道事。上元年中,吏部员外张仁袆延生问曰:“明公看袆何当迁?”亮曰:“台郎坐不暖席,何虑不迁。”俄而袆如厕,亮谓诸人曰:“张员外总十馀日活,何暇忧官职乎?”后七日而袆卒。(《朝野佥载》卷一)
②(孙)搴尝服棘丸,李谐调之曰:“卿应自足,何暇外求?”(《续世说》卷六)
③昭宗时,秦裴为杨行密守昆山。钱鏐使顾全武攻之不下,全武檄裴令降。全武尝为僧,裴封函纳款。全武喜,召诸将发函,乃佛经一卷。全武大惭,曰:“裴不忧死,何暇戏乎?”(同上,同卷)
④庆历初,赵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城中无井,掘地以贮雨水,至是水竭。知州苗继宣拍泥以涂藁积,备火箭射贼。有谍者潜入城中,出告元昊:“城中水已竭,不过二日当破。”元昊望见涂积,曰:“城中无水,何暇涂积?”斩谍者,解围去。(《涑水纪闻》卷一二)
⑤《湘山野录》载:“胡旦乞入见,王沂公奏旦瞽废,乞送中书问求见之因。至堂,沂公与诸相具门生礼,列拜,旦长揖而坐。”中书堂,宰相治事之地,表仪百辟者在是。外臣乞对,送中书引问,自有公礼,何暇讲师生之私敬? (《东斋记事》卷三)
⑥裴说应举,只行五言诗一卷,至来年秋复行旧卷。人有讥者,裴曰:“只此十九首苦吟,尚未有人见知,何暇别行卷哉?” (《南部新书·庚集》)
⑦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介,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以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桃符怒,往复纷纷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宋人小说类编》卷四《争闲气》引《调谑篇》)
按修订本《辞源》187页“何”字下无此目。《汉语大词典》一册1232页该条列二义:一、哪里有闲暇;二、岂但。未及此义。
何意
何意,实即“何以”,“意、以”音近借用,疑问副词,多用以问原因。例如:
①唐右金吾卫曹京兆韦知十于永徽中煮一羊脚,半日犹生。知十怒,家人曰:“用柴十倍于常,不知何意如此。” (《太平广记》卷九九《韦知十》)
②(解嘲人)左膊上负绢走出,未至戟门,倒卧不起。黑闼令问:“何意倒地?”答云:“为是偏檐。” (同上,卷二五三《解嘲》)
③卿才识所知,盖何足论,位涉清途,于分非屈,何意轻肆口哕,诋目朝士? (同上,卷二六五《刘祥》)
④僧来即索所留蜜,见唯有两颗,蜜又吃尽,即大嗔云:“何意吃我蜜?” (敦煌本《启颜录·嘲诮》)
按,或以为“意”有“故”义,“何意”即“何故”,说亦可通。
何有
何有,与“何如、如何”同,“怎么、怎样”的意思,亦为疑问副词,不是“有”加“何”而将宾语前置的词组。例如:
①令宰初至,(侯)白即谒,谓知识曰:“白能令明府作狗吠。”曰:“何有明府得遣作狗吠?诚如言,我辈输一会饮食。”(《启颜录》卷上)
②尘俗以名利相胜,竟何有哉!唯释氏可以舍此矣。(《宣室志·惠照》)
③崔生曰:“某贫士,何有见请?” (《玄怪录》卷一《崔书生》)
④公谢罪,请为追福,四犬许之,一白犬不许,曰:“既无罪杀我,我未死间,汝又生割我肉,脔脔苦痛。我思此毒,何有放汝耶?” (《太平广记》卷一三二《李寿》)
⑤胡芦生笑迎执手曰:“郎君贵人也。”李公曰:“某贫且病,又欲以家往数千里外,何有贵哉?” (同上,卷一五三《李藩》)
又杜甫《枯棕》诗:“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叹久。”又《述怀》诗:“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徐仁甫曰:“有”犹“如”,“何有”即“何如”(《杜诗注解商榷》47页)。说甚确,可参。故例④“何有放汝”意即“如何放汝”,例⑤“何有贵”亦犹“如何贵”。
何足
何足,略同“何必、何须”,多用于反问句中,故义即“不必、无须”,语气副词。例如:
①裴晋公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幸至多,此辈优与一资半级,何足问也。” (《因话录》卷二)
②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也,何足隐之耶? (《太平广记》卷三《汉武帝》)
③忽见四匝瓦屋当道,门卒便捉子长头。子长曰:“我佛弟子,何足捉我!” (《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周子长》)
④唐之进士有姓單者,就试有司,有司误书为“”。生诉云:“虽则随宗,然姓氏不欲为人所转易,乞改正之。”有司曰:“方口尖口,亦何足辨。”单生曰:“若不足辨,则‘台州吴儿县’改作‘吕州矣儿县’可乎?” (《历代笑话集》引陈禹谟《广滑稽》卷二五)
按“不足”有“不必”义(见本书该条),“何足”亦可有“何必”义,可互参。
吓
吓,讹、讹诈,非一般的“恐吓”义,动词。例如:
①其时令史作伪帖,付高丽追人,拟吓钱。事败,令史逃走,追讨不获。(《朝野佥载》卷二)
②唐李宏,汴州浚仪人也,凶悖无赖,狠戾不仁。每高鞍壮马,巡坊历店,吓庸调租船纲典,动盈数百贯。(《太平广记》卷二六三《李宏》)
③后吓人事败,于朝堂决杖。(同上,同卷《韩令珪》)
按例③上文云:“周令史韩令珪,厚貌强梁,王公贵人,皆呼次第,平生未面,亦强干之。”可知“吓人”义即讹诈他人。又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公孙汗衫记》三折:“眼见的陈虎那厮送了俺孩儿性命,把媳妇强吓为妻也。”“吓”亦讹诈或欺骗义,并可参证。
赫赤
赫赤,“赫”置于“赤”之前强调程度高,略同现代“通红、红通通的”,形容词。例如:
①法善烧一铁钵赫赤,两手欲合老僧头上。(《太平广记》卷二八五《叶法善》)
②(权)又为喜雨诗曰:“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出,地上绿氲氤。” (同上,卷二五八《权龙襄》)
③岭南罗州、辩州界内水中多赤鳖,其大如匙而赫赤色。无问禽兽水牛,入水即被曳深潭吸血死。(《朝野佥载》补辑)
④此乃赫赤金丹,一日自成,旬日进功,夺三百之期者也。(《道枢》卷一〇)
另宋代刘挚《杂诗六首》之一:“四序若转轂,万物变秋风。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又《王梵志诗校辑》74页《官职亦须求》:“兀兀舍底坐,饿你眼赫赤。”寒山诗:“仓米已赫赤,不贷人升斗。”卢仝《寄男抱孙》诗:“莫引添丁郎,赫赤日里走。”亦“通红”义,可为佐证。
忽〔一〕
忽,通“或”,假设连词,“倘若、假如”的意思。例如:
①附子忽谓主云:“郎君家本北人,今窜南荒,流离万里,忽有不祥,奴当扶持丧事北归。” (《太平广记》卷四三七《姚甲》)
②贾客大喜,语乂曰:“大郎忽与某等致得子弟庇身之地,某等共率草粟之直二万贯文。” (同上,卷二四三《窦乂》)
③皎出中书,见国忠。问:“送胡之表,无乃劳耶?赖其不相罪状;忽有恶言,亦当送之乎?” (同上,卷二七九《召皎》)
④超曰:“潘军(似脱“将”字)失却玉念珠,不知知否?”微笑曰:“从何知之?”超揣其意不甚藏密,又曰:“外甥忽见寻觅,厚备缯彩酬赠。” (同上,卷一九六《潘将军》)
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289页“或若、忽若”条云:“‘或’是正字,‘忽’是同音假借字。”引例繁富,可参看。
忽〔二〕
忽,也通“或”,但为不定代词,表示“某人、某物、某时”的意思。例如:
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岭表录异》卷上)
②渭南先与内官王枢密尽宗人之分,然彼我不均,后怀轻谤之色。忽因过饮,语及桓灵信任中官,多遭党锢之罪。(《云溪友议》卷一〇)
③忽一日,垂钓于大涯硖,竟日无所得。(《太平广记》卷一〇一《渭滨钓者》)
④象州郡治西楼,正面西山,山腹忽起云状如白象,移时不灭,不可常见。(《岭外代答》卷一)
又《敦煌变文集》183页《庐山远公话》:“二足者,人生在世,有身智浮名为二足,忽即有□(身)而无知(智),忽即有智而无身。”亦可参证。
忽〔三〕
忽,又等于说“犹、如”,表类同,多与“似、如、同”等构成同义复词。例如:
①人生百年,忽同过隙。(《太平广记》卷二三〇《王度》)
②元宗自在藩邸,仁孝播闻,及怵于贼臣之谀言,至诋诬先烈以自圣,啮指顾命,忽如风之过耳。(《钓矶立谈》)
③仲甫袖手徐谓观者曰:“仲甫江南人,少好此伎,忽似有解,因人推誉,致达国手。” (《春渚纪闻》卷二)
按“忽”此种用法汉魏古诗中即有用例。《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二例“忽如”均同“犹如”,并不含“倏忽、突然”义。又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义亦同。
忽如 忽若
忽如,即“忽然”。“如”或作“若”,均与副词词尾“然”的作用相同,“如、若、然”一声之转。例如:
①释宝志姓朱,金城人……至宋大始初,忽如僻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太平广记》卷九〇《释宝志》)
②至夜四更,忽如睡觉,闻将家点阅兵姓名声。(同上,卷一五三《赵昌时》)
③是夜月明如昼,四鼓后,婢辈忽若惊魇。(《睽车志》卷二)
④毗陵胡门下宗回夫人,钱塘关氏女。数岁时,晨起致敬尊长前,而壁间有天妃象。家人戏指之曰:“此亦可致礼。”夫人即敛躬起居,忽若卷子有云“夫人万福”之应者,左右皆闻惊异。(《春渚纪闻》卷四)
花子〔一〕
花子,即花钿。花钿有两种:一是“用金宝镶成的花形首饰”;二是“贴在鬓颊上的花形薄金片”。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此属第一种。温庭筠《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此属第二种。“花子”只是指“花钿”的第二种,于温庭筠诗题及其内容可见。笔记之例有:
①三岁时,抱行市中,为狂贼所刺,故以花子覆之。(《太平广记》卷一五九《定婚店》)
②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中华古今注》卷中)
③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唐上官昭容所制,以掩点迹。(《酉阳杂俎》卷八)
④《酉阳杂俎》曰:……按隋文宫女贴五色花子,则前此已有其制矣,似不起于上官氏也。《杂五行书》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簷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花子之作,疑起于此。(《事物纪原》卷三《花钿》)
花子〔二〕
花子,即指花,“子”虚化为后缀,如以“树子”指树的情况一样。例如:
①太元中,南郡忻陵县有枣树,一年忽生桃、李、枣三种花子。(《异苑》卷二)
②囊中取花子二粒种子,令以盆覆于上,逡巡去盆,花已生矣。(《太平广记》卷八六《王处回》)
另唐代刘言史《买花谣》:“咸阳贵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浇红湿绿千万家,青丝玉轳声哑哑。”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玄兔图,宣皇帝御笔也。图以淡墨围其旁,似碧空满月。上有丹桂,花子垂垂;下有瑞草,作紫白色。”亦可参证。
话 话子
话,犹言“故事”,名词,后或加语缀“子”。例如:
①饮次,涓敛衽曰:“偶记一话,欲对大王说,可乎?” (《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冯涓》)
②侯白……才出省门,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可与玄感说一个好话。” (《启颜录》,转自《历代笑话集》所引《广滑稽传》卷二三)
③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东坡志林》卷六)
④雍公受卮起立曰:“某去则不妨,然记得一小话,敢为都督诵之。” (《桯史》卷九)
⑤东坡一见云:“某记得一小话子:昔有人发冢,极费力方透其穴……” (《挥麈馀话》卷二)
还
还,却,副词,表转折语气。例如:
①吾初学赋时,为赵昭仪抽七宝横鞭,余痛实不彻,今日诵得,还是终身一艺。(《玄怪录》卷二《柳归舜》)
②味道云:“子诗虽无‘银花合’,还有‘金铜钉’。”昌龄赠张昌宗诗曰:“昔日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太平广记》卷二五〇《苏味道》)
③因省会,魏公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 (《唐语林》卷七)
按此种用法韵文习见,参看《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挥霍〔一〕 挥忽
挥霍,双声联绵词。“挥”《广韵》音“许归切”,晓母微韵;“霍”音“虚郭切”,晓母铎韵;“霍”或作“忽”,音近义通(“忽”音“呼骨切”,晓母没韵)。此词《辞通》及其续编均漏收。《联绵字典》卯集321页“挥霍”条之第一义为“奄忽之间也”,引《文选》诸家注,并《玉篇·佳部》“霍,呼郭切。鸟飞急疾貌也,挥霍也”,又引《集韵》与《类篇》“挥霍,猝遽也”之解。
按“挥霍”一词,晋宋以下与其本义“迅疾、猝遽”密切相关者为“匆促、忙乱”义,此虽由其本义引申而来,但与原义已不尽相同。晋代张协《七命》:“翕忽挥霍,云廻风列。”刘良注:“并飞走乱急也。”《全晋文》卷八六引《艺文类聚》一《风赋》:“九域动摇,区宇挥霍。”意谓普天之下都忙于抗御飓风。唐宋散文之例有:
①万乘为之顾眄,六军为之挥霍。(《全唐文》卷二六一李邕《鹘赋》)
②倐皇舆之前跸兮,孰不奔走而挥霍? (同上,卷七六八卢肇《海潮赋》)
③有道士徐鸿客,上《经天纬地策》一篇于密。军旅挥霍,失其本文。(《壶关录》)
④进士何儒亮,自外州至,访其从叔。误造郎中赵需宅,白云“同房”。会冬至,需家致宴挥霍。需曰:既是同房,便令引入就宴,姊妹妻女并在座焉。儒亮食毕徐出,需细审之,乃何氏子也。(《国史补》卷中)
⑤聿自谓官罢,无事诣府,拒之未行。二吏坚呼,聿不觉随出,经历亲爱洎家人,挥霍告语,曾无应者,二吏呵驱甚迫。(《太平广记》卷三〇七《沈聿》)
⑥其雄而有毫者,闻人犬之声,则舍群而窜,抛一树枝,接一树枝,去之如飞,或于繁柯秾叶之内藏隐之,身自知茸好,猎者必取之;其雌与奴则缓缓旋食而传其树,殊不挥霍,知人不取之。(同上,卷四四六《狨》)
⑦郑文公畋与卢相携亲表也,阀阅相齐,词学相均,同在中书。因公事不叶,挥霍间言语相挤诟,不觉砚瓦翻泼。(《北梦琐言》卷六)
⑧唐黄寇奔冲,有小朝士裴,忘其名,移挈妻子南趋汉中。才发京都,其室女路次暴亡,兵难挥霍,不暇藏瘗。(同上,卷一二)
⑨产时傍人不得挥霍,恐惊动产母。只可令一两老成并亲属人扶持令行,或不能行,即须且立直,候儿逼生方可得正产。(《博济方》卷四)
⑩三则临觉太早,大小挥霍,或信卜筮,或说鬼祟,多方误恐,致令产母心惊神恐,忧恼怖惧。(《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七)
以上均“匆促、忙乱”义,各例据上下文不言可喻。对于第④例,修订本《辞源》、《汉语大词典》均仅节引“会冬至,需家致宴挥霍”二句,作为“豪奢”义的最早例证,实误。其实只要将原文引得稍加完整,“挥霍”之“匆遽、忙迫”义就十分明显。《唐语林》卷五《补遗二》记同一事,文作:“会冬,需欲家宴,挥霍之际,既是同房,便入宴。”该词之后复加“之际”二字,义益显豁,“挥霍之际”犹云“忙乱之时”,并可佐证。
“挥霍”有时用作名词,表时间短暂,则为“顷刻”义。《全齐文》卷一五张融《海赋》:“遍万里而无时,浃天地于挥忽。”又卷一九何昌宇《与司空褚渊书理建平王景素》:“百年之寿,同于朝露,挥忽去留,宁足道哉!”梁武帝《孝思赋》:“年挥忽而莫反,时瞬睒其如电。”隋代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二二:“霍乱有三名:一名胃反,言其胃气虚逆,反吐饮食也;二名霍乱,言其病挥霍之间,便致缭乱也;三名走哺,言其哺食变逆者也。”另唐代王湾《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奚冦西北来,挥霍如天翻。”宋代王炎《大水行》:“屯云墨色日将暮,晦明挥霍雨如注。水声夜半摇匡床,平旦出门吁可畏。”亦“顷刻”义,并可佐证。
挥霍〔二〕
挥霍,又犹云“挥舞、挥闪”。《北堂书钞》卷一四四引杜预《七规》:“膳夫骋伎,飃忽若仙。披素面之挥霍,若将绝而复连。”又卷一五二引陆机《感时赋》:“敷层云之葳蕤,坠零雪之挥霍。氷洌洌而寝兴,风漫漫而妄作。”唐宋以下散文之例如:
①霜刃吐光而挥霍,鼍鼓腾声而隐辚。(《全唐文》卷五一三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
②何挥霍乎雷电兮,苟为是之荒茫。(同上,卷五九二柳宗元《吊屈原文》)
③朱旗□电,玉剑如霜,挥霍目前,潜身无暇。(同上,卷九一六昔真《佛顶尊胜陁罗尼幢铭》)
④良久,紫衣朱鬕,拥剑长短七口,舞于庭中,迭跃挥霍……(《酉阳杂俎》前集卷九《盗侠》)
⑤未及施术,一刈草大镰刀从空飞舞而下,挥霍旋转,如人执持。(《夷坚志》丙卷五《小令村民》)
另唐代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诗:“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宋代贺铸《菱花怨》词:“叠鼓嘲喧,彩旗挥霍,苹汀薄晚,兰舟催解。”义亦同,可佐证。又此义元明以下沿用亦多。元代洪希文《题学士赵子昻近帖》:“天马腾镶金褭蹏,赤刀挥霍玉如泥。”虞集《江楼看剑歌书赵子昻剑铭后》:“等闲间千年不一试,壮士酣歌谩挥霍。”明代胡俨《孔雀图》诗:“有鸟有鸟名孔雀,文彩光华动挥霍。修颈昂昂翠羽翘,大尾斑斑金错落。”薛蕙《宝剑篇》:“昔闻欧冶铸宝剑,冶中蛟龙欻挥霍。”岷峨山人《译语》:“汉马即有雄姿逸态可期千里者,只能直驰,一睹剑光挥霍,辄逸去。”均可佐证。
挥霍〔三〕
挥霍,又犹言“挥洒”,多指写诗作文作画时能放纵不拘,风格豪放。
①毛惠远:画体周赡,无适弗该,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挥霍必也极妙,至于定质,块然未尽。(《古画品录》)
②笔力遒媚,超迈绝伦,其于倐忽挥霍,必也极妙。(《历代名画记》卷七)
③王防,字元規,家二天王皆是吳之入神画。行笔磊落,挥霍蓴菜条,圜润折算,方圆凹凸,装色如新。(《画史》)
④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行书帖……是竹丝干笔所书,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清”字破损。(《书史》)
⑤韦偃画马,松石更佳,世不多见。其笔法磊落,挥霍振动,杜子美诗所谓‘戏拈秃笔扫骅骝,倐见骐驎出东壁’者。”(《画鉴》)
末例《画鉴》旧题宋汤垕撰,《四库提要》考定作者为元人。另宋代司马光《和吴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诗:“欢馀叹薄宦,离合何能常。濡毫纪岁时,挥霍素壁光。”文同《许道宁寒林》诗:“许生虽学李营丘,墨路纵横多自出。交柯挥霍裴旻剑,乱蔓淋漓张晓笔。”元代张养浩《天涯歌为崞山公赋》:“元姚自是一世豪,若比公诗少挥霍。”亦可佐证。又此义明清之际亦多见。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鲍照材力标举,凌厉当年……当其得意时,直前挥霍,目无坚壁矣。”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少陵才力标举,纵横挥霍,诗国中又一变矣。”
如果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则有放纵不羁之意。多见于元明以下文献。明代吕坤《呻吟语摘》卷下:“其文雄畅者,其人必挥霍,而察其跅弛之病;其文温润者,其人必和顺,而察其巽软之病;其文简洁者,其人必修谨,而察其拘挛之病。”敖英《东谷赘言》卷上:“钝其敏者,藏锋敛锷,不挥霍也……不冥顽者,不自弃也;不挥霍者,不自伤也。”以上二例表贬义。《钟惺集》卷三七:“今天下上下内外,别成一景象,非挥霍弘才,不能着手。”此例意谓豪放不羁之伟才,则为褒义。另元代张养浩《禰衡》诗:“才如利器要深藏,挥霍于人何可当?自古杀身多坐此,圣贤固不贵词章。”亦属用于贬义者,并可参。
回 回换
回,换、改换,动词。字或作“迴”,本可通用,今改从一律。例如:
①(李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贵,乃张弼之力也,乞回臣之官爵以复之。”太宗即以弼为中郎。(《大唐新语》卷六)
②(德裕)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何必览焉,但恐回吾精绝之心,所以不欲看览。” (《太平广记》卷二四四《李德裕》)
③上即位,普恩,德裕当追赠祖、父,乞回赠其兄,故有是命。(《东观奏记》卷上)
④臣恐有社稷之祸,伏乞陛下回思迁虑,察臣狂瞽,然后退就鼎镬,实无所恨。(《大唐新语》卷二)
⑤合转官而碍正法者,可许回授与弟侄子孙。(《朝野类要》卷三)
⑥韩师朴元祐末自大名入相,其所引正人端士遍满台馆,然不能去一曾布;而张天觉于政和初,欲以一身回蔡京党绍述之论,难矣! (《曲洧旧闻》卷九)
⑦(王)又问之曰:“近日曾做得好弓否?”对曰:“述而不作。”言不曾用工也。王云:“此后结果了,欲回一两张。”对曰:“做得中使,便当纳来,何敢望回?” (《夷坚志》三辛卷八《马保义文谈》)
例①犹言“改官”,例②意谓改换心境,他例略同。今成语“回天之力、回山倒海”,其中“回”亦为“改换”义,并可参证。例⑦已含有“购买”的意思,购买是以钱易物,亦为“换”义之引申。此义在元明之际的白话小说中用得相当普遍。《古今小说》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问大伯买三文薄荷。公公道:‘好薄荷!《本草》上说凉头明目。要买几文?’韦义方道:‘回三钱。’公公道:‘恰恨缺。’韦义方道:‘回些个百药煎。'”
因“回”有“换”义,故二者又可组成同义复词,仍表示“改换”的意思。例如:
⑧元宗欲与改官,拜谢而请曰:“臣女婿王如泚,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换,与一及第。” (《封氏闻见记》卷三)
⑨嘉福自尔方知贵人是太乙神也,尔后累思必至,为嘉福回换五六政官,大获其力也。(《太平广记》卷三〇一《仇嘉福》)
⑩庆伯方知非生人,遂叩头祈之,三驺同词,因许回换,言却后四日,当更诣君。(同上,卷三二六《费庆伯》)
⑪殊家间仆使等,直至今两日内破一顿猪肉,定其两数,或回换买他鱼肉,亦只约猪肉钱数。(《能改斋漫录》卷一二《晏元献节俭》引晏殊与兄手帖)
又此词此义南北朝已然。《齐书·张岱传》:“手敕岱曰:‘大邦任重,乃未欲回换。'”
回向 回付
回向,犹言“转授、转给”,“回”有“转换”义(见上条),“向”有“给与”义。“回付”略同。例如:
①俄有白衣叟出木穴中,曰:“招喜得经,已受生矣,烦再为吾诵十部。”仆方问其何人,忽不复见。他日复访僧诵经,但以木中老人回向云。(《睽车志》卷四)
②忽有妓女数人,执乐器游于庭下,令之妻适见之。妓等俱前祷,丐为诵《法华经》回向,则可藉以往生。(同上,卷二)
③惟有罄家回向,冥资撰福,可救万一。(《太平广记》卷一〇一《韦氏子》)
④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齐东野语》卷一)
⑤贵人能为写《金刚经》一卷,一心表白,回付与登,即登之职遂得小转,必有厚报,不敢虚言。(《太平广记》卷三四六《钱方义》)
⑥今官招谕,我终不出,亦不受榜,所夺地亦不回付,须与之相杀。(元佚名《招捕总录》)
以上除末例外,都指为鬼神念经祈福,疑此词本出佛家语。按《辞源》新版569页“回向”条云:“见迴向。”然3053页“迴”字下无“迴向”条。
会 会当 会须
会,将、将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会”字条云:“犹当也,应也,有时含有将然语气。”后一句说明十分精当,实际上“会”往往并不侧重“该、当”义,而只是表示将要进行某种动作。例如:
①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 (《隋唐嘉话》卷上)
②经数日,一人欲放解襆者,一人不许,曰:“会遣一二年受辛苦。” (《太平广记》卷三二八《解襆人》)
③君造幢之后,必应设斋庆度,其时会有所睹。(同上,卷三八一《皇甫恂》)
④府诘其由,胡初不肯以牙为宝,府君曰:“此牙会献天子,汝辈不言,亦终无益。” (同上,卷四四一《阆州莫徭》)
以上各例,“会”均可径作“将”字解。又“会当、会须”二同义复词用法亦同。例如:
⑤生人会当有死,纵复强延数年,何似居此地? (同上,卷三三六《常夷》)
⑥判官骂云:“汝自负刺史命,何得更讼县丞?”船遂飞去。羊大言云:“判官有情,会当见帝论之。” (同上,卷三八一《六合县丞》)
⑦长子不孝,常常酗酒凶悖,每操刀宣言:“会须杀死老畜生!”(《夷坚志》补卷六《周翁父子》)
会意 会心
会意,满意、惬意,与常见的“领悟”义有所不同,“会心”亦犹“称心”。例如:
①容与安流,每欣欣而会意;纵横骇浪,咸惴惴以忘形。(《全唐文》卷七三三袁不约《胡越同舟赋》)
②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太平广记》卷二七三《杜牧》)
③公主令呼出,熟视之,曰:“此书生颇开人意,不宜挫辱,第令入房,浴毕召之。”言甚会意。(同上,卷三〇二《华岳神女》)
④上乃言曰:“卿十年已来,不多言事,今所敷奏,未会朕心。”(《高力士外传》)
⑤境无凡胜,以会心为悦;人无今古,以合迹为奇。(宋米芾《宝晋英光集序》)
例④下文高力士言:“今所尘黩,不称天心,合当万死。”可证“会朕心”即“称朕心”,且说明“会心”可作为离合动词使用。另宋代刘攽《承天寺翠景亭》之二:“快心叠嶂云如扫,会意澄波日正中。”程俱《同游胜林亭次韵》:“会意不在远,巢枝良有馀。居然胜林境,鱼鸟皆欣娱。”韩驹《题朱菊图》之二:“悠然数酌尽,会心岂在多。”范成大《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多情芙蕖风,嫋嫋吹鬓霜。会心有奇赏,天涯此何方。”陆游《烟波即事》之二:“烟波深处卧孤篷,宿酒醒时闻断鸿。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均可佐证。
或
或,忽、忽然,情态副词。“或、忽”音近,义可互通。例如:
①俄而妻亡……或展转忘寐,思苦畏叹,或伫立无憀,心伤永日,如此者逾年矣。全失壮容,骤或雪鬓。(《玄怪录》卷三《许元长》)
②行未二十里,则日已西沉,四顾昏黑,阴风或作,愈行愈昏暗,不辨道路。(《青琐高议》别三《越娘记》)
③甫及家,天气正好晴,或变阴暗。(《夷坚志》丁卷一九《许德和麦》)
“骤或”义即“骤忽”,二字同义叠用,馀可类推。
击
击,特指弹劾,非一般的“打击”义。例如:
①按韩玉汝元丰执政……既而为元祐诸公所击去位。(《旧闻证误》卷三)
②上竟以为二相初拜,荐二执政,其一已先击去,其一万一又有议之者,二相俱不安矣,遂亟批出。(《挥麈后录》卷一一)
③韩魏公为相,在位久,遂更不押班。王乐道为中丞,力击之,以为不臣。(《石林燕语》卷二)
④吕献可以追尊濮园事击欧阳公,如曰“具官某,首开邪议,妄引经证,以枉道悦人主,以近利负先帝”者,凡十四章,具载献可奏议中。(《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六)
按“击”表“弹劾”应属比喻义,封建时代常把谏官比作皇帝的鹰隼,凡不利于王朝的人和事都要加弹劾,如鹰隼搏击鸟兽。《大唐新语》卷二载侍御史王义方弹李义府文:“方当金风届节,玉露启途,霜简与秋典共清,忠臣将鹰鹯并击。”
积〔一〕 积时 积久
积,有“久”或“屡”义,两种意义本可相通,时间副词。例如:
①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千。(《太平广记》卷二〇七《僧智永》)
②三思尝令子宗训与安乐公主凌忽太子,太子积忿恨,遂举兵而死,兆庶咸痛之。(《大唐新语》卷五)
③下邳境内有古丘,相传为李婆墓,莫知其何时人,又言多藏金宝,积为亡赖恶子所睥睨。(《夷坚志》支甲卷二《李婆墓》)
以上侧重时间历程,宜为“久”义。
④宣和中,尝有一道人求买酒,监务赵某每见辄喜之,必敕酒吏倍数给与,或唤入坐命之饮。道人积感其意。(同上,补卷一二《新乡酒务道人》)
⑤又排弯出异蟒,色深青,长可二丈,积为人害。(同上,支戊卷三《成俊治蛇》)
⑥山下诸家积以夜失物,知必鬼魅变怪,邀巫治之。(同上,支癸卷六《淮阴民失子》)
以上侧重动作频率高,宜为“屡”义。
另有双音词“积时、积久”,前者义同“多时”,其中语素“积”亦为“久”义,后者为同义重言。例如:
⑦至成都,李琬有削杖者在蜀,一杖献鸿渐。鸿得之,示于众曰:“此尤物也,当衣衾中收贮积时矣。” (《太平广记》卷二〇五《杜鸿渐》)
⑧(韩侂胄)自知积久失人心,中外嗟怨,乃为始祸之计,蓄无君之谋,轻动干戈,图危宗社。(《庆元党禁》)
积〔二〕 积渐 即渐
积,又相当于“渐”,时间副词。例如:
①自是旦去暮来,未两月,积以羸悴。(《夷坚志》丁卷一三《潘秀才》)
②其后喜延方士,论铅汞黄白之术……即贪慕特甚,平时敬心,积以衰歇。(同上,三志壬卷八《华亭邬道士》)
两例中“以”同“而”,为连结状语和中心语的连词,“积”犹云“渐渐”。此外,更为习见的是“积”与“渐”连用而构成同义复词。例如:
③始开口,能咽粥,积渐能语,二百日持杖起行。(《太平广记》卷三七五《徐玄方女》)
④时山阳诸小形铜像甚众,僧复与其乡里数人,积渐窃取,遂囊箧数四悉满。(同上,卷一一六《沈僧复》)
⑤俄生两肉瘤,稍大如鸡卵,积渐长如碗。(《夷坚志》三志壬卷八《钟匠斫木》)
⑥访闻婺州上供罗旧数不过一万匹,崇宁以后,积渐增添,几至五倍。(《挥麈馀话》卷一)
又“积”或作“即”,同音通用。例如:
⑦自后仙鹤观中,即渐无道士,今并休废。(《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张竭忠》)
另韵文中也有用例。白居易《和元稹栉沐寄道友》诗:“由来朝廷士,一入多不还,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董西厢》一:“水干了吟砚,积渐里尘蒙了书卷。”并可证。又此义尚可远溯秦汉。《韩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此虽用于处所,但据时空引申律,处所与时间往往相通。《诗经·大雅·敬之》:“日就月将。”郑笺:“日就月行,言当习之以积渐也。”
急足 急脚 疾卒
急足,管传送紧急文书命令的官府公差,或作“急脚、疾卒”。例如:
①元丰中,京师有富人王天常,高鲁王家婿也,一夕梦二急足追至一处。(《夷坚志》甲卷一《王天常》)
②傍人言:顷年一急足溺于此,则民女所见,殆其鬼乎? (同上,丙卷一〇《茶肆民子》)
③至前溪渡头,舟人舣船待曰:“君非邓秀才乎?适有急脚过此,令具舟相载。” (同上,乙卷一六《张抚干》)
④早食后,一疾卒留与书夹针工家,云欲往濠中浴。(《续夷坚志》卷二《溺死鬼》)
按《梦溪笔谈》卷一一:“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馀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
即
即,与“则”通,用以表转折语气,相当于“却”,副词。例如:
①袁公曰:“此处合有灵仙隐士?”儒生曰:“有道者五六人,每三两日即一来,不知居处。与其虽熟,即不肯细言。” (《太平广记》卷一五三《袁滋》)
②一品曰:“是姬大罪过,但郎君驱使逾年,即不能问是非,某须为天下人除害。” (同上,卷一九四《昆仑奴》)
③九霞曰:“若以目前人事言之,当如尊旨;以某所观,即不在此。” (同上,卷二二四《殷九霞》)
有时上下二分句各用一“即”字,与“……则……则”格式无异。例如:
④俄见一人,手中执一卷云:“少卿果在此。”朱曰:“吾姓即同,少卿即不是。” (同上,卷二七九《朱少卿》)
几
几,屡、屡次,副词,意不指数目而指频率。例如:
①几辟公府、贤良,皆不就。(《高士传》卷下《法真》)
②案《汉书》几言“除其官”,以除故官就新官。而晋宋以降,史书既非班马之笔,多不根义理,或以拜授为“除”。(《资暇集》卷上《除授》)
③王母又曰:“瑶池一别后,陵谷几迁移,向来观洛阳东城,已丘墟矣。” (《太平广记》卷五〇《嵩岳嫁女》)
④仆以礼处足下,则足下长者,仆心未忍;欲以故人处足下,则虑悠悠之人,以仆为谄。几欲修书,逡巡至今。(同上,卷二三五《李舟》)
按此种用法韵文亦多有,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又如此用法先秦已有所见,参见《<汉语大词典>商补》75页该条。
计会 济会
计会,略同“知会”,“通知、通报”的意思,不是通常的“盘算、思虑”义,动词。例如:
①(洁)曰:“何处去得?”左右曰:“裴令公亭子甚近。”乃先遣人计会。(《太平广记》卷一五六《崔洁》)
②往时学士循唐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系鞋坐玉堂上,遣院吏计会堂头直省官。学士将至,宰相出迎。(《归田录》卷二)
③贾魏公当国,欲添为二万贯卖之,遂命陈道古衔命计会本县令佐,视田美恶而增损其价。(《东轩笔录》卷八)
④欲见宰执者,具名刺门状,计会本府书司、直省官,谓之下呼名。候呼名,即随引参见。(《朝野类要》卷三)
又《全唐诗》卷四五一白居易《府西池》诗:“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会昌五年七月九日:“缘楚州译语有书付送涟水乡人,所嘱令安存,兼计会留钩之事,仍到县,先入新罗坊。”亦为“知会、通知”义,并资参证。另此词中“计”或作“济”,同音替代。例如:
⑤兄既不得长生,命当有死,死遇济会,未必当官,何惜一二十年苟生耶? (《太平广记》卷二九七《睦仁蒨》)
此例意言临终时得到死亡通知,未必能再有作冥官的机会,不如现在就作。
按“计”与“知”语音上也有一定关系:虽然“计”古音为见母字,“知”为知母字,声调也不相同,但就像现代湖南等地方言将见、知二组字混用那样,当时某些方言也可能不加分别。
济
济,整齐、整洁,形容词而非动词。例如:
①有妇人自东偏房出,著淡黄衫,靓装甚济。(《夷坚志》丙卷一《陈舜民》)
②(海客)与俱诣旅邸。一室施青纱厨,列器皿甚济。(同上,卷一九《朱通判》)
③其一水墨画弥勒佛,标饰甚济。(同上,三志壬卷八《赵氏二佛》)
④叔偶行散步,至园角小亭最居幽夐处遥闻其上笑语欢洽,就视之,见供帐甚济,数黄衣少年共饮。(同上,三志己卷八《胡园荔枝壳》)
⑤柱廊上列水盆帨巾,堂壁皆金漆凉槅,颇华济。(同上,一补卷二四《龙阳王丞》)
以上举凡妇女装扮、器皿摆设、画像装裱、宴席铺陈,均可言“济”,末例“华、济”近义叠用,犹言华丽整齐。按另有双音词“济楚”也表示华美整齐义,可为“济”以上用法之佐证。又以上诸例均出自洪迈一人之手,疑出自某一方言。
纪
纪,时间单位词,“一纪”在古汉语中一般指十二年,但有时也指一年。例如:
①太元年中,临海有巫李……语人曰:“明年天下当大疫,此境尤剧。又二纪之后,此邦则宁;西北大郡,僵尸横路。”(《幽明录》)
②庐陵威王之蓄内也,千门相似,万户如一,斋前悉施木天以蔽光景。春花秋月之时,暗如深夜撤烛。内人有不识晦明者,动经一纪焉。(《金楼子·杂记篇》一三上)
③自陛下登极,于今四纪。一子以弄兵被诛,一子以愆失远任,惟此一弟,朝夕左右。斗粟尺布之刺,可不慎焉!(《全唐文》卷二九八吴兢《上中宗皇帝疏》)
④“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注:“传曰:纪之为说,一云十二年为一纪,一云三百日为一纪。算之为说,一云三百日为一算,一云一日为一算。” (宋李昌龄注《太上感应篇》卷一)
⑤孙叔敖碑云:“视事一纪。”赵氏谓汉时令有在官一纪不迁者。洪氏谓前碑言“临县一载”,此云“一纪”,盖以一纪为一年耳。仆观汉人文字,罕有以一纪为一年用者,疑此“祀”字耳。(《野客丛书》卷一七《汉碑疑字》)
例①所谓“西北大郡”指汝南郡,今河南上蔡、汝南一带。正当临海(今浙江市名)之西北。下文云:“时汝南周叔道罢临海令,权停家,当年病殁。到明年,县内死者数千。”故“二纪”实指两年。例②揆之情理,不可能是十二载。例③考两《唐书》,中宗李显曾两次登极:第一次于鸿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即位,次年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即被废;第二次于神龙元年(705年)即位,景龙四年(710年)驾崩,首尾五年。另据《旧唐书·吴兢传》,兢于“神龙中迁右补阙”,《疏》当作于此后的景龙年间,故“四纪”应指四年,而不可能指四十八年。例⑤中“赵氏”指赵明诚,他与李清照合著的《金石录》收有此碑,并加有跋语。“洪氏”指洪适,他所著《隶释》也收录了此碑,并有跋语。赵明诚认为碑文的“一纪”指十二年,汉代守令有长达十二年不升迁转官的。洪适则认为碑文的“一纪”实指一年,举叙述同一人同一事件的前一碑文为证。王楙对洪适的意见不以为然,认为“纪”指一年是“祀”字的假借。其实王楙的看法是不对的,“纪”与“祀”二字声母的读音相去甚远,假借恐有困难,而所谓“罕有”也不等于没有。又《全宋诗》第一册175页李昉有诗,题为《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其第五首首联云:“平声荣遇更谁如,窃位妨贤四纪馀。”其第四首首颈二联云:“历官从宦复何如,冒宠叨荣最有馀。五载滥披黄纸敕,半生曾典紫泥书。”第三句下作者自注:“向尘相位首尾五年。”可见所谓“四纪馀”义为四年多。《列朝诗集》甲集第一六录元代谢应芳《古鼎歌》,中有句云:“鼎兮鼎兮什袭去,岁经六纪今来归。”此诗有长序云:“苏州万寿寺旧藏古铜鼎……大德中,任阳谢氏尝欲以玉杯易之,时住山默翁师不从。后谢氏为构佛殿,乃予之。至正丙申,谢遭兵,鼎因失去。甲辰夏四月,愚隐智公复得于军人之手。”考至正丙申为公元1356年,甲辰为1364年,除去首尾,正好是“六纪”即六年。按各大型语文辞书“纪”字下都失收此义,似应增补。
祭酒
祭酒,除了称国子监长官之外,还可称道士。例如:
①剡县西乡有杨郎庙,县有一人先事之,后就祭酒侯禇求入大道。(《异苑》卷五)
②邻家有事道祭酒魏巨,常为章符诳诱村里。(《太平广记》卷一一三《刘龄》)
③而其人本是祭酒,尝亦奉道供化,徒众中得一女弟子,因而奸之,遂弃本妻。(同上,同卷《陈安居》)
④庇之迎祭酒上章,施符驱逐,渐复歇绝。(同上,卷三二四《胡庇之》)
⑤后汉张角、张燕辈托天师道陵为远祖,立祭酒治病,使人出五斗米而病遂愈,谓之五斗米道。(《青溪寇轨》)
按“祭酒”曾是汉末五斗米道首领的一种称谓,于例⑤可知,详见《三国志·张鲁传》,六朝以至唐宋可作为一般道士的异名。
家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家”字条第二义云:“自称或他称及普通人称之语尾助词。”举例有“君家、他家、人家、女孩儿家”等,其中“家”均已虚化。散文中有两类情况《汇释》未及,补疏如下:
一、“家”缀于姓氏之后。例如:
①荣子兆,自汾州率骑攻洛……先是河边有一人,梦神谓曰:“尔朱家欲渡河,用尔作波津令。” (《太平广记》卷二九六《尔朱兆》)
②太后使紫衣中贵人曰:“迎杨家、潘家来!” (同上,卷四八九《周秦行纪》)
③徐尚书晦、沈吏部传师,徐公嗜酒,沈公善餐。杨东川嗣复尝云:“徐家肺、沈家脾,真安稳耶?” (《大唐传载》)
此类“家”似尚有一定实义,“尔朱家”犹云尔朱氏,“杨家、潘家”犹云杨氏(杨玉环)、潘氏(齐潘淑妃),“徐家、沈家”亦系指其本人,“家”字不可少。
二、“家”缀于标示职业的普通名词之后。例如:
④至夜四更,忽如睡觉,闻将家点阅兵姓名声。(《太平广记》卷一五三《赵昌时》)
⑤(小宅)传受凡十七主,皆丧长,布施与罗汉寺。寺家赁之,悉无人敢入。有日者寇鄘,出入于公卿门,诣寺求买,因送四十千与寺家,寺家极喜。(同上,卷三四四《寇鄘》)
⑥察与车者相随归……察颇惊异,遽至车子家,车家见察曰:“君来,正解梦耳,夜来所梦,不似寻常。” (同上,卷三八五《辛察》)
⑦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朝野佥载》卷五)
⑧东都殖业坊十字街有王戎墓,隋代酿家穿旁作窖,得铭曰:“晋司徒尚书令安丰侯王君铭。” (《封氏闻见记》卷六)
⑨(李行言)性执滞,有劫贼五六人匿军家,取来直不肯与,尽杖杀之。(《唐语林》卷二《政事下》)
⑩俗呼蔗……又呼苦盆菜,访之医家,莫有知者。(《曲洧旧闻》卷四)
此类“家”亦尚未完全虚化为词尾,而与“者”字作用略同,例⑥上言“车者”,下称“车家”,可证。例⑨《通鉴》卷二四九《唐纪》六五宣宗大中八年秋九月叙同一事,文作“有强盗数人,军家索之,竟不与”。胡注:“军家,谓北司诸军也。”亦可证“家”字义尚实。据此,引文中原标点似有误,应于“匿”字“来”字后断较妥。
假 暇
假,相当于“须”,助动词或动词,与“假借”义已有一定区别,多用于反问及否定句中。例如:
①舍人骂曰:“妪回顾何为?帝壮矣,岂假汝乳耶?”帝于是悦,遂不流乳母。(《独异志》卷下)
②尝乘款段,豆卢钦望谓之曰:“公荣贵如此,何不买骏乘之?”答曰:“此马幸免惊蹶,无假别求。” (《大唐新语》卷三)
③苟要坐下坦稳,免劳控制,唯骟庶几也。既免蹄啮,不假含枚,两军列阵,万骑如一。(《北梦琐言》卷一〇)
④僧曰:“(鸡)既已遁脱来此,岂非命未当尽,愿施与兹寺,充长生报晓可乎?”林曰:“贵刹自有行者打钟供此职矣,何假此禽?” (《夷坚志》支癸卷一〇《林秀才鸡》)
以上均犹言“岂须、无须、不须、何须”。又这种用法的“假”又常借“暇”字充任,“暇”已不是通常的“闲暇”或“来得及”的意思。参见“何暇”。“何暇”之外的例子有:
⑤此人旁立拱手曰:“肿已成熟,到晚必自溃,不暇针砭之力也。” (同上,三志己卷七《疡医手法》)
按“假、暇”以上用法韵文亦多见,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假如
假如,连词,有两类用法:一同下条“假使”,表让步;一则用以举例设譬,略同“例如”。如:
①上曰:“近闻华州奏光化贼劫下邽县,又关辅久无雨雪,岂谓之无事?须与他罢,假如权宣政,亦何不可也?” (《因话录》卷一)
②或云:象肉有十二种,合十二属,胆不附肝,转在诸肉中。假如正月建寅,胆在虎肉上,馀月率同此例。(《岭表录异》卷上)
③算术多门……皆不离乘除,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梦溪笔谈》卷一八)
④大略言:凡占乌之鸣,先数其声,然后定其方位。假如甲日一声,即是甲声,第二声为乙声,以十干数之,乃辨其急缓以定凶吉。(《容斋续笔》卷三)
例①表让步,以下均表举例。
假使
假使,表让步关系的连词,义同“即使、纵然”,与现今专表假设的用法有所不同。例如:
①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岂无烦扰之弊? (《大唐新语》卷二)
②衔冤茹叹,举目销魂,虽残骸尚存,而精爽都失。假使潘岳复生,无以悼其幽思也。(《云溪友议》卷五)
③假使朝廷极怒,臣得死于君父之命,犹胜贪此厚禄,败名速祸。(《儒林公议》卷上引范仲淹疏)
④(卢钧)临去曰:“十郎不决衙前虞候,只决所由。假使错误,亦不可纵。” (《唐语林》卷一)
见
见,闻、听,动词。例如:
①在藩邸时,见判官论说经义,虽不深达其旨,大约令人开悟。(《北梦琐言》卷一九)
②段成式见山人郑昉说:崔司马者寄居荆州,与邢有旧……(《太平广记》卷二一五《邢和璞》)
③沈亚之以记室从陇西公诣军泾州,昔见陇西公言:少从邢凤游…… (《博异志·沈亚之》)
④康节先生见一道人言:尝泛海,遇风泊岸,与数人下采薪,有巨人数十…… (《邵氏闻见录》卷一九)
以上“见”均与下文“言、说”字相应,中有宾语隔开。有时宾语略去,则凝为一离合动词,多见于韵文,参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见”字条。
渐〔一〕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渐”字条第一义云:“犹正也。”第二义云:“犹旋也,还又也。”均作时间副词。今略衍数例于下:
①近朝中书舍人于遘,尝中蛊毒,医治无门,遂长告,渐欲远适寻医。一日,策杖坐于中门之外,忽有钉铰匠见之。(《太平广记》卷二一九《于遘》)
②行人往,忽然上飞而出林表,若升仙,遂绝世。如此者渐不可胜纪。(同上,卷四五六《天门山》)
以上为“正”字义。
③行至一处,有如环堵,其中有坑深黑。士望惧之,使者推之,遂入坑内,不觉渐苏。(同上,卷三八二《齐士望》)
④(王铎)携姬妾赴镇,而妻妒忌。忽报夫人离京在道,铎谓从事曰:“黄巢渐似南来,夫人又自北至,旦夕情味,何以安处?” (同上,卷二五二《王铎》)
以上为“旋即”义。例④“似”字系语助,不为义。
渐〔二〕
渐,指一种渐进的趋势、势态,用作名词,与通常作副词的用法不同。例如:
①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夺嫡之渐。(《大唐新语》卷一一)
②当时,诸王斗鸡,王勃在沛王府,戏为文檄英王。帝见之,大怒曰:“此殆交斗之渐。”即日窜勃。(《全唐诗话》卷一)
③如(贾)边特立异说,此渐不可长,将令后生务为穿凿。(《东斋纪事》卷一)
④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梦溪笔谈》卷二五)
⑤及见后主归命,家国湮覆,求具倾圮之渐,乃兆于讨闽之役。(《钓矶立谈》)
按“渐”的此种用法由来已久。《周易·坤卦》:“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司马迁《报任安书》:“积威约之渐也。”实与以下“积威约之势也”互文,均用为名词。注家往往仍解作副词“渐渐”,未妥。
将〔一〕 谓 为 将谓 将为
将,犹言“以为、认为”,用作动词。例如:
①京洛阡陌聚看,以为古人,或将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太平广记》卷二〇一《李邕》)
②炳曰:“如我旧见,与经教所说不尽符同,将是圣人抑引之谈耳;如今所见,善恶大科,略不异也。” (同上,卷三二六《袁炳》)
③其后季父请于君,君固不许,君乃诚将不可邪?抑忿然邪?(同上,卷四一九《柳毅》)
例①“将”与上句“以为”互文,馀二例义同。又“谓”字也可如此用。例如:
④庭筠初谓误,发筒获书,其上无字,开之,乃成式手札也。(同上,卷三五一《段成式》)
⑤张齐丘妻怀妊,过期数月不产,谓是病,方欲合药疗之。(同上,卷一四七《张齐丘》)
“为”字亦然。例如:
⑥乡里咸为龙之母,敬而事之。(同上,卷四二四《温媪》)
⑦鬼云:“卿为我少指耶?” (同上,卷四六一《代郡亭》)
以上“谓、为”表“以为”义的用法,大抵秦汉已然,例不赘举。唐宋时“将”与“谓”又可组成同义复词,仍然表示“以为”的意思。例如:
⑧赵生专听之,将谓点姓名。及点竟,不闻呼之。(同上,卷一五三《赵昌时》)
⑨将谓得托身于良家,以终此身也,薄命不偶,一至于此!(《青琐高议》后七《温琬》)
⑩贾生仪质充伟,李戏之曰:“昔者未睹标仪,将谓可乘鸾鹤;此际拜见,安知壮水牛亦恐不胜其载。” (《北梦琐言》卷五)
⑪游师雄景叔,长安人。范丞相得新沙鱼皮,煮熟剪以为羹,一分可作一瓯。食既,范问游:“味新觉胜平常否?”答曰:“将谓是饦,已哈了。”盖西人食面几不嚼也。(《鸡肋编》卷上)
又“将”与“为”亦同。例如:
⑫东晋时,王弘为吴郡太守,亦有此灾。弘挞部人,将为不慎。(《太平广记》卷一四〇《火灾》)
⑬饮数巡,王氏起谓涛曰:“妾少孤无托,今愿事君子枕席,将为可乎?” (同上,卷三四七《邬涛》)
按“将”与“谓”连用而成为一双音节词表“以为”义,汉代已然。《说苑·尊贤》:“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道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
将〔二〕
将音jiànɡ,就是“吏”,多指未入流品的低级文官,非谓武职。例如:
①裴谓敬伯曰:“评公使车留此一宿,得无惊群将乎?且宜就馆。” (《玄怪录》卷一《裴谌》)
②有乐将王新殿前曰:“略乞侍郎唱一遍。” (《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封舜卿》)
③后廖君自西蜀回,取东川路,至灵龛驿,驿将迎归私第。(同上,卷一六七《廖有方》)
④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客将恐,对曰:“邂逅浙米不得,死罪!” (《朝野佥载》卷五)
⑤又公尝聚徒荣州,贫甚,得束脩之物持归,为一村镇镇将悉税之。(《邵氏闻见录》卷八)
⑥命设将送素膳于讷。(《太平广记》卷五〇〇《卢罕》)
例①“群将”犹言“群吏”,他例中“乐将”即乐吏,“驿将”即驿丞,“镇将”为村镇税吏,“设将”即掌宴设之吏。另有“客将”系典谒之吏(见本书该条)。按“将”除指武职外,本可指州郡长官,大约源于汉魏的刺史,以及边远州郡长官兼摄军政者。《论衡·超奇》:“周长生者,文士之雄也。在州,为刺史任安举奏;在郡,为太守孟观上书。事解忧除,州郡无事,二将以全。”唐代尚然。《封氏闻见记》卷一〇:“兵乱之后,严光年须已衰,任棣州司户时,刺史有马,州佐已下多乘驴。严光作诗曰:‘郡将虽乘马,群官总是驴。'”宋代知府也往往兼管军事,故也可称“州将”。“将”指低级文吏应是上述用法的扩大。
角者 角
“角”有“特出”的意思,“角者”即某一行业中之佼佼者,多用于形容行院妓女,但也不尽然。例如:
①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义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
②杖子头四人……执银裹头杖子,皆都城角者,当时乃陈六哥、俎姐哥、李伴奴、双奴,馀不足数。(同上,卷九《宰执亲王……入内上寿》)
③(幼玉)与衡州女弟女兄三人皆为名娼,而其颜色歌舞角于伦辈之上。(《青琐高议》前集卷一〇《王幼玉记》)
④夫以画学之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亦犹科举之取士,取其文才角出者为优。(《萤雪丛说》卷一《试画工形容诗题》)
对于例①,邓之诚注本于“角者”后加案云:“此录卷九入内上寿有都城角者,疑‘诚其’二字为‘都城’之讹。”其注③复云:“角者即角妓,李师师本角妓也。妓亦可称妓者。”今按,此说似嫌迂曲,“诚其”并非“都城”之讹,二例本来分别可通。徐文长云:“宋人以风流蕴藉为角,故有角妓之名。”(见暖红室本《西厢记》眉批)“角”之此义可作“妓”的修饰语,也可单用。“诚其角者”意谓确系其中之风流蕴藉者,应包括张廷叟在内,故不可等同于“妓者”。“都城角者”义同。又“角妓”亦可称“甲妓”,《醉翁谈录》丙集卷二:“……仰视之,乃甲妓张师师。”《西湖游览志馀》卷一六《香奁艳语》:“甲妓朱观奴者,居盐桥,颇通文义。”“角”字《广韵》音为古岳切,见母觉韵;“甲”字为古狎切,见母狎韵。按二字均为入声,其韵尾不同,但同为开口二等,主要元音相近,在宋代入声韵尾渐趋混同的条件下,某些方言读音可能无别。
狡狯
狡狯,作剧、游戏,与普通解作“奸滑、狡诈”义者有别,动词而非形容词。例如:
①有估客载生鳝至此,聊放一头于朽树中,以为狡狯。村民见之,以为鱼鳝非树中之物,咸谓是神。(《异苑》卷五)
②(麻姑)即求少许米来,得米掷之堕地,谓以米祛其秽也,视其米皆成丹砂。远笑曰:“姑故年少也,吾老矣,不喜复作如此狡狯变化也。” (《太平广记》卷七《王远》)
③北地傅尚书小女,尝折荻作鼠以狡狯,放地,荻鼠忽能行,径入户限土中。(同上,卷三六〇《傅氏女》)
④县廨在古城之隅,为妖狐所据。昼伏夜出,变化狡狯:或为狱卒,纵遣囚系;或为官妓,盗驿传被襆,媚惑男女。有迷乱至死者。(《续夷坚志》卷二《胡公去狐》)
⑤或言湖州以潘丙之事,改名安吉州,乃寓“潘、丙”二字,使相之狡狯也。(《癸辛杂识续集》上《改安吉州》)
例①②③属一般游戏,例⑤为文字游戏,用潘安和丙吉两位古人的藏头语作州名。例④则近乎恶作剧。按《广韵》去声十四泰韵:“狡狯,小儿戏。”《老学庵续笔记》引《麻姑传》《列异传》(即上举一二例)后云:“今人间谓小儿戏为‘狡顽’,盖本于此。或谓奸猾为狡狯,则失之。”又此条参用郭在贻说(见《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较 校
较,相当于“相差”之“差”,字或作“校”,动词。例如:
①(皇甫嵩)真尝自算其年,寿七十三。真绥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死,书其壁以记之。至二十四日晡时死。其妻曰:“见真算时,长下一算,欲以告之,虑脱真旨,故不敢言。今果较一日。” (《西京杂记》卷四)
②又偏旁只较一点一画而义全不通,若棹掉、杨扬、棒捧、傳傅……若此者众矣。(《因话录》卷五)
③姥指东南一径曰:“但寻此去,较二百里,可以后日到家也。”(《太平广记》卷一〇六《宋衎》)
④掘地及溷,不获其尸。宋诵经,妇人又至,问何以不获。答云:“西北只较一尺。” (同上,卷一〇五《宋参军》)
例①偏多,“较”义与“多”同。例③偏少,“校二百里”意指少于二百里。例②④可多可少。按“较”此义韵文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该条第一义。
解
解,典当、典押,可指施受中任何一方。动词或名词。例如:
①乃为库以解物,经岁,家事尤丰足。(《青琐高议》后四《陈叔文》)
②一日送食于其家,官中器具,(王)用悉典解使之,督索旬日而后得。(《东斋纪事》卷三)
③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梦粱录》卷一)
④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同上,卷一三)
⑤尝有一名公初任县尉,有举人投书索米,戏为诗答之曰:“……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 (《墨客挥犀》卷三)
例①“解”指接受他人典押,例③指典押与他人。例②③“典”与“解”、“解”与“质”同义叠用。例④⑤“解”用作名词,义为典押之物。又《能改斋漫录》卷二《以物质钱为解库》:“江北人谓以物质钱为解库,江南人谓为质库,然自南朝已如此。按齐阳玠《谈薮》云:‘有甄彬者,有行业,以一束苎就荆州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苎,于苎中得金五两。'”“解”的这种用法下至元代仍盛行,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经
经,曾,作时间副词而非动词。例如:
①此地经为粟田,蚁运粟下入此穴。(《太平广记》卷三八九《舒绰》)
②湓口城,汉高祖六年灌婴所筑。建安中,孙权经住此城。(同上,卷一六三《孙权》)
③阆州守御指挥使姚洪,梁时经事董璋。(《北梦琐言》卷一九)
④本朝母后经垂帘者,例称山陵。(《旧闻证误》卷四)
按此义南北朝已然。《南齐书·周山图传》:“义乡县长风庙神姓邓,先经为县令,死遂发灵。山图启乞加神位辅国将军。”现代双音副词“曾经”,应由二字同义叠用而成。
经年 经时
经年,与“积年”义同,并不一定是恰恰过一年的意思。例如:
①邵公者,患疟,经年不差。(《太平广记》卷三一八《邵公》)
②(陆溉)患疟经年,医疗皆无效。(同上,卷二一〇《顾光宝》)
③后五年,克勤登第,娶妻经年,妻亦无子。(同上,卷三八八《张克勤》)
例②下文云:“我患此疾久,不得疗矣。”可知不止一年。另“经时”亦犹“积时、多时”。例如:
④光启大顺之际,褒中有盗发冢墓者,经时搜索不获。(《太平广记》卷一六八《发冢盗》)
⑤今愆阳经时,国内荒馑,可致甘泽,以救生灵。(同上,卷四二〇《释玄照》)
⑥有争竞经时不能决者,自陈于前,先生逐一为分别之。(《懒真子》卷二)
九百 九伯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九百”条云:“九百,痴呆之义。《后山诗话》:‘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此为宋元时一种方言,然其字多作九伯,间亦作九陌。”今略衍数例并对此词语源试加说明如下:
①青州太守尝守舒、丹二州,为诗极俚鄙……其子曰:“大人九伯乱道,玷渎高明。” (《萍洲可谈》卷三)
②问谁所书,永真言:“李陶真先生也。”客笑曰:“九百汉!”(《夷坚志》丙卷一一《李铁笛》)
③送汝上天堂,玉皇不待客;送汝入地狱,阎罗道九百。赠汝一把火,前路自擘划。喝!须臾烟灭灰飞,莫念从前相识。(《新编醉翁谈录》卷六《崇和尚与妓下火》)
④或言有魏汉津知铸鼎作乐之法。汉津,蜀中黥卒也。自言年九十五,得法于仙人李艮,艮盖年八百岁,谓之李八百者是也。数往来京师,京师少年戏之曰:“汝师八百,汝九百耶?”盖俗(称)狂痴者为九百。(《家世旧闻》卷下)
⑤唐震、黄震,抚州、信州,俱是二千之石,皆为九百之头。(《癸辛杂识别集》上《唐震黄震》)
关于此词语源,前人论者颇众,其说不一。庄绰《鸡肋编》卷上:“卫卒讳‘乾’,医家讳‘颠狂’,皆阳盛而然。疑乾者谓健也。俗谓神气不足为九百。或以乾为九数,又以成呼之,赤(疑当作“亦”——引者)重阳之义耳。”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则云:“盖俗以神气不足者为九百,岂以一千则足耶?”《说郛》卷一七引《爱日斋丛钞》又谓“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引东坡语以《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为解。按庄绰以为“九百”之表示神气不足义,是因阳气太盛而然,但“阳气盛”恰与“不足”二字牴牾,故不可信;《丛钞》“小说九百”之说与此词含义毫不相涉,亦嫌牵合;唯朱彧“一千则足”之句庶几得其仿佛。考《南史·梁简文帝纪后论》:“初,武帝末年,都下用钱,每百皆除其九,谓为九佰,竟而有侯景之乱。及江陵将覆,每百复除六文,称为六佰。识者以为九者阳九,六者百六,盖符历数,非人事也。”又《梦溪笔谈》卷四:“今之数钱,百钱谓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实只是‘百’字,如‘什’与‘伍’耳。唐自皇甫镈为垫钱法,至昭宗末乃定八十为百。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钱,又减三钱,以七十七为百,输官仍用八十。至今输官钱有用八十陌者。”由以上两条材料可知:“九百”原本指钱陌不足,即以九十一文当百钱而流通(除九当百),后借以譬喻人的精神状态,便有神气不足的意思,再进一步引申,则可含“痴呆、疯癫”等义了。
就
就,由动词“趋、到、接近”等义虚化为介词。或介出有关人物,宜释为“向”;或介出有关处所,宜释为“在”。分疏如下:
①其年,孝昭数见文宣作诸妖怪,就其索儿。(《太平广记》卷一二〇《北齐文宣帝》)
②时市易作器,与人无别,就人换物,亦不计其值。(同上,卷四八二《木客》)
③(魏)元忠坐系狱,(郑)远以此乃就元忠求离书。(《大唐新语》卷三)
④贱子贫困,欲就诸公求一醉饱,可乎? (《青琐高议》后二《张齐贤》)
⑤一夜已寝,外有数十人敲门,称来就曹一索命。(《夷坚志》三志己卷四《燕仆曹一》)
以上为“向”字义,均介出与动作有关的人物。
⑥有少不称心,即就狱打之,困苦至垂死。(《太平广记》卷一二六《祁万寿》)
⑦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朝野佥载》卷五)
⑧有大姓李生者好事,见希纯曰:“已就所居辟舍馆,可同诸君会课,差胜僧寺牢落也。” (《邵氏闻见录》卷一六)
⑨盛文肃在翰苑日,昭陵尝召入面谕:“近日亢旱,祷而不应,朕当痛自咎责,诏求民间疾苦。卿只就此草诏,庶几可以商量,不欲进本往复也。” (《曲洧旧闻》卷一)
⑪0其所以侧席倾迟天下之士,盖可谓无所不至者矣,然仅得宋齐丘、孙忌、李建勋等数人而已。就数人中,孙与宋不能善终,而钟山公又雅尚廉退。(《钓矶立谈》)
以上为“在”字义,介出与动作有关的处所。另“就”的以上介词用法在现代成语和习用语中尚得以保留,如“就地”犹言“在原地”,“就教”犹“向……请教”,如此等等。而此种用法的由来却相当久远。《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方言》卷二:“搜、略,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于道曰略。略,强取也。”
居然
居然,义同“显然”,不表意外语气,与现代作“竟然”解者有所不同,副词。例如:
①云韶谓之宫人,盖贱隶也,非直美恶殊貌,居然易辨明:内人带鱼,宫人则否。(《教坊记》)
②叟昔于江表民家见窃写真容(指李后主像——引者),观其广颡隆准,风神洒落,居然自有尘外意。(《钓矶立谈》)
③岑参在西安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韦应物作郡时,亦有诗云:“宁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闲澹之趣,居然自异。(《老学庵笔记》卷三)
按“居然”如此用已见于六朝诗文,参见蒋绍愚《唐诗词语札记》(《北大学报》社科版1980年第3期)。
举意
举意,起意,有时含有“特意”的意思,熟语。例如:
①范液有口才,薄命,所向不偶。曾有诗曰:“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南游李邕死,北望守珪殂。”液欲投谒二公,皆会其沦踬,故云然。(《封氏闻见记》卷一〇)
②上仙掌峰,越壑凌山,举意而过,殊不觉险峻。(《续玄怪录》卷一《麒麟客》)
③欲就园馆、亭榭、寺院游赏命客之类,举意便办。(《东京梦华录》卷四)
④先生固请往见之,曰:“上座于人,才举意则知之,况顷刻已万里矣,何可知其处也?” (《默记》卷下)
以上为“起意”义,例①“举意”与“兴心”互文。
⑤凡欲举意求索,必与俱往。(《太平广记》卷三四八《郭》)
⑥举意端立求之,无踪迹。(《青琐高议》别五《薛尚书记》)
以上为“特意”义。
决〔一〕 决定
决,与“必、定”同,语气副词,表极度肯定的语气。例如:
①子美以(“天棘散青丝”)对“江莲摇白羽”,决是当时所见,顾肯以非烟非雾为对耶? (《猗觉寮杂记》卷上)
②刘原父就省试,时父立之为湖北转运使,按部至鄂州……谓守曰:“吾且止此以候殿榜,儿子决须魁天下。” (《默记》卷中)
③此印决曹氏物也,表舅唐哲端仲见之,亦以予言为然。(《墨庄漫录》卷一)
④凡是数端,有一于此,可验决为微之无疑,况于如是之众也。(《侯鲭录》卷五)
“决”与“定”叠用而构成的同义复词,也表示同样的意思,不同于现代作动词或名词的用法。例如:
⑤家乡眷属见我此形,决定不喜,恐损辱汝家门。(《太平广记》卷四三九《李校尉》)
⑥推闰约法云:“欲知来岁闰,先看至之馀,更查大小尽,决定无差殊。” (《志雅堂杂钞》卷下)
按“决定”以上用法变文及禅宗语录亦有之。《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要去任王归国去,下官决定不相留。”参看蒋绍愚《<祖堂集>词语试释》该条(《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决〔二〕
决,又犹云“打”,指鞭背或行杖,动词。例如:
①入屏墙,见故刑部尚书李乂,朝宗参见。云:“何为决杀人?”朝宗诉云:“不是朝宗打杀,县令重决,因患天行病自卒。”(《太平广记》卷三八〇《韩朝宗》)
②明早,李公当衙决梁子十下。(同上,卷二二二《梁十二》)
③乃判云:“肆行奸私,神道所殛,量决五下。” (同上,卷四四七《长孙无忌》)
④一日,所由疏失,状元笞之。逡巡,所由谢伏于阶前,对诸进士曰:“崔十五郎不合于同年前面瞋决所由,请罚若干。”(《北梦琐言》卷一一)
例①中“打、决”互见。例②上文云:“公当须嗔责某乙,云是妄语人,鞭背十下。”末例“决”亦与上文“笞”字相应。按“决”此义今山西运城等处方言尚然,详王雪樵《“决(掘)”字小议》(《中国语文通讯》1981年第5期)。
看 看侍 看顾
看,照看、照顾。例如:
①大王相看甚善,然村人恐惧,愿勿来。(《太平广记》卷四三二《虎恤人》引《广异记》)
②某之女蒙君好看,某在阴府,颇甚感激,今特来相见。(《青琐高议》补遗《吴大换名》)
因“看”有“照顾”义,故可与同义语素“侍、顾”组成联合式双音词。例如:
③然公年幼时,读书、早起、夜卧、看侍,即要乳母。今年长,为公相侯伯,乳母焉用哉?诚宜杀之也。(唐冯翊子子休《桂苑丛谈》)
④父母骨肉有疾者,并须日夕专切,不离左右看侍。(《全唐文》卷一〇九后唐明宗《严断不孝敕》)
⑤顷年畜两鹤,既乏专人看顾,朝放暮收,未免关心。(《说郛》卷七五上引宋倪思《经锄堂杂志》)
另敦煌文学作品中亦颇有“看侍”一词,可为佐证。《全唐五代词》卷六《敦煌作品六十八》:“亲生父母似闲人,未省晨昏略看侍。”《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于时鶺鸰在旁,乃是雀儿昆季,颇有急难之情,不离左右看侍。”按《汉语大词典》卷七1180页“看”字条第六义为“照料;料理;备办”,但所举《范张鸡黍》等例均为“看按酒、看茶、看香案”之类,只能说明“备办”而不能说明“照料”之义。又复词之八画内无“看侍”一目,二十一画收“看顾”条,首例为元代无名氏《合同文字》,嫌晚。
科
科,削、修整(用刀斧剪子之类),动词。例如:
①数年,暇日,智圆向阳科脚甲,有布衣妇人,甚端丽,至阶作礼。(《太平广记》卷三六四《僧智圆》)
②一旦,道华执斧,科古松枝垂且尽,如削,院中人无喻其意。(同上,卷五一《侯道华》)
③葆光子尝有同僚示我调举时诗卷,内一句云:“科松为荫花。” (《北梦琐言》卷二)
按“科”此义唐诗中多见。曾仲珊《唐诗词语拾零》(《中国语文》1983年第4期)引白居易《偶吟》:“闲看科松洗竹林。”薛能《寄终南隐者》:“扫坛花入梦,科竹露沾衣。”均释为“砍”,实未尽确。如上例①只能解作“削”,且不是一般的削,而是修剪。例②“科古松枝”句之后还加上“如削”二字,益可证“科”为修剪、修整之义。今浙江奉化、陕西安康等地方言还保留了此种用法,参见《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第2期14页崔山佳、李友金文。
客将
客将,宋代州府一级衙门里的小吏,主管送往迎来、赞礼司仪之类的事务,并非显职。例如:
①入府治大门,左首军资库与监官衙,右首帐前统制司。次则客将客司房,转南入签厅。(《梦粱录》卷一〇《府治》)
②梁起道知虔州,有王宗愈者,由大理丞坐事送吏部,注雩都知县。初到,诣郡参谒。既毕……留使升车,王辞避不敢。梁呼其字曰:“希韩不须如此。”言之再三。客将谓其为官称,即传声曰:“请希韩上轿!”客主皆解颜。(《夷坚志》支景卷八《希韩大正》)
③方冬初薄寒,独坐火阁内,忽有吏捧十馀刺纳谒……赵又曰:“汝复何人?”曰:“亦故客将,今已死矣。”赵曰:“客既多,若一番相见,无缘款曲,汝自以先后之序逐一为吾延请。”(同上,同卷《汀州通判》)
④祐初上谒,鞠躬,厉声作揖。守惊顾,为之退却。既去,遣客将责之。(同上,支丁卷五《李晋仁喏样》)
⑤妻成氏谋改适人……至三年春,就纳坑冶司魏客将。又明年六月,复梦之云:“……既已如此,何得下交胥吏?我平时交游士大夫间,视此辈为奴仆,汝今自鄙薄以相玷辱!”(同上,三志辛卷第九《赵珪责妻》)
⑥臣有引喻,愿得以闻。今朝廷尊严,虽不可下拟州郡,但分之有别,则略同也。阁门官日日引班,乃今郡典谒吏耳;执政大臣,倅贰比也。陛下作福之柄,固无庸议,但圣意以谓有一州郡,一旦骤拔客将吏为通判职曹官,顾谓何耶?(《桯史》卷四《一言悟主》载范成大谏孝宗骤迁知阁门事张说为佥事之奏折中语)
以上各例中,所谓“客将”之职掌与身份显然,尤其例⑥说得更为明确,指出他们不过是州郡的典谒之吏,不能与朝廷命官相提并论。又《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恰才坐衙,忽然打一喷涕,厅上阶下众人也打喷涕。客将覆判县郎中:‘非敢学郎中打喷涕。离县九里有座庙,唤做皂角林大王庙……众人闻了皂角末都打喷涕。'”严敦易注:“这里的客将是泛指一般吏役。”按此篇所叙为宋代事,从用词遣句看也应属早期话本,其中“客将”的用法当与上举各例相同,严注稍嫌笼统。另《汉语大词典》卷三1448页“客将”条第二义也说:“泛指书吏衙役。”所举即《警世通言》之例,不仅书证滞后,释义亦近是而未确。
空
空,只、仅,范围副词,不是通常“枉空、徒然”的意思。例如:
①(王)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世说新语·德行》)
②遣人往发其墓,空存衣服而已。(《太平广记》卷三九《刘晏》)
③令公尝列二画于座,未能定其优劣。因赵夫人归省,令公问云:“此何人?”对曰:“赵郎。”“何者最似?”云:“两画总似,后画者佳。”又问:“何以言之?”“前画空得赵郎状貌,后画兼移其神思情性言笑之姿。” (同上,卷二一三《周昉》)
④思正曰:“今断屠杀,鸡鱼猪驴俱不得吃,空吃米面,如何得饱?” (同上,卷二五八《侯思正》)
⑤元昌遣人送龟至宋,遇水泊,暂放龟水中。水阔数尺,深不过五寸,遂失大龟所在。涸水求之,亦不获,空致小龟焉。(同上,卷四六七《齐澣》)
苦
苦,甚、很,程度副词,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衍例如下:
①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即宋之问也,苦爱此两句。(《唐语林》卷五)
②汉分九郡,视秦苦多,其统之,则一交州刺史耳。(《岭外代答》卷一)
③项斯未达时,因以卷谒江西杨敬之,杨苦爱之。(《五总志》)
快
快,犹言“好”,形容词,与习见之“迅疾、痛快”义有别,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快”字条第一义。衍例如下:
①道士谓神通曰:“能为弟子否?”答曰:“甚快。” (《太平广记》卷七二《辅神通》)
②时或饮食不快,则必伺其嗜而啖之。(同上,卷三〇九《张遵言》)
③晏相改王建诗“黄帊覆鞍呈马过,红罗缠项斗鸡回”为“呈过马、斗回鸡”,为其语不快也。(《江邻几杂志》)
④(周公才)方下山,一人草衣丫髻坐道左,睨周曰:“尊官大好,然须过六十方快。” (《夷坚志》甲卷六《绛县老人》)
例④上下句“好、快”互文,义尤显豁。
快行家 快行
快行家,宋代宫廷中专掌传达皇帝旨意的差吏,以传命须快速,故称“快行”。“家”为缀于表示职业名词之后的语尾(参见本书“家”字条),有时可以去掉。例如:
①是时母氏年九岁,偶至东府门外观阅,归告文肃云:“翁翁明日相矣,适见快行家宣叔翁入内甚急。” (《挥麈前录》卷二)
②(李伯纪)忽庭闱昼寝惊寤,呼诸子语曰:“适梦一快行家来报云:‘舍人被大水飘出,修撰已授崇德使。’此何祥也?”(《泊宅编》卷六)
③宰执每岁有内侍省例赐新火、冰之类,将命者曰快行家,皆以私钱一千赠之。(《石林燕语》卷五)
以上为“快行家”之例。
④后妃、太子、宰相麻,则不容知,快行数十辈来宣召云:“锁小殿子!” (《愧郯录》卷一五)
⑤孟享驾出……殿侍二十五,快行如上数而杀其二。(《随隐漫录》卷三)
以上为仅作“快行”之例。
况〔一〕
“况”有“岂”义,已见《诗词曲语辞例释》,今增笔记之例于后。
①高宗朝,司农寺欲以冬藏馀菜出卖与百姓,以墨敕示仆射苏良嗣。良嗣判之曰:“昔公仪相鲁,犹拔去园葵,况临御万乘,而鬻卖蔬菜?”事遂不行。(《大唐新语》卷四《政能》)
②又注“作我上都”云:“上都,西京也。”何太浅近忽易欤?必欲加李氏所未注,何不云“上都者,君上所居,人所都会”耶?况秦地“厥田上上”,居天下之上乎? (《资暇集》卷上)
③至如《西都赋》说猎云:“许少施巧,秦成力折。”李云:“许少、秦成未详。”五臣云:“古之捷人壮士,搏格猛兽。”施巧、力折固是捷壮,文中自解矣,岂假更言。况不知二人所从出乎? (《唐语林》卷二《文学》)
④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职……我尚不敢正视之,况敢罪之也! (《春渚记闻》卷三)
⑤煇顷于池阳一大夫处见纸上横卷《山阴图》,乃叶石林家本。人物止三寸许,已再三临写,神韵尚尔不凡,况龙眠真笔邪?(《清波杂志》卷一二)
⑥任元受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张魏公作都督,欲辟之入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乎?” (《老学庵笔记》卷三)
按例③亦出《资暇集》,文字全同,仅“况”后原多一“又”字。例⑤中“况”同“岂”之“大概”义。又“况”表“岂”义,来源颇早。《后汉书·蔡邕传》载其六世祖蔡勋之言:“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
况〔二〕
“况”又有“又”或“再加上”之义。例如:
①宫闱之火,实陛下辉光之德所致,况圣泽以火德王,此中兴之象也。(《天禄阁外史》卷七)
②值此好风月,况佳宾在席,不可无诗也。(《宣室志·梁璟》)
③公之识度,诚克大用,况亲且故,所以奉邀,敬以相授。(《集异记·马总》)
④钟梵既作,(卢)鸿请普寂曰:“某为文数千言,况其字僻而言怪,盍于群僧中选其聪悟者,鸿当亲为传授。” (《明皇杂录·补遗》)
⑤人之处世,一失不可复得,一死不可复生,况闻寿之限促,非修道不可以延其生也。(《墉城集仙录》卷六)
⑥龙,神物也,况有安天之号,必能变化无方。(《北梦琐言·逸文》卷四)
⑦然帅守在外,以尊大自惯,乍入行缀,又况清禁严肃,率多周章失次。(《铁围山丛谈》卷二)
按例①旧题汉代黄宪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此书乃明人伪托。例⑦“又”与“况”同义叠用。
愧谢
愧谢,就是感谢,与“惭谢”同,都是由同义语素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修订本《辞源》1147页“愧”字下无此目。《汉语大词典》七册665页“愧谢”条的解释是:“谓对他人给予的照顾感到惭愧并表示感谢。”引《宋书》等例。按“愧”字与“惭”一样,本身即可表示“感谢”义。唐代唐临《冥报记》卷上:“忽见三人来谢曰:‘蒙君不失信,重相赠遗,愧荷!’言毕不见。”刘餗《隋唐嘉话》卷中:“卢尚书承庆总章初考内外官。有一官督运,遭风失米。卢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止自若,无一言而退。卢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戴孚《广异记·宋参军》:“其夕(女鬼)又来拜谢……兼言宋后数改官禄。又云:‘大愧使君!不知何以报答?'”又《汝阴人》:“积三日,前少年又来曰:‘大人感愧良甚。愿得相见,使某奉迎。'”均犹言“感荷、谢辞、十分感谢”等等。双音词“愧谢”表“感谢”义的例子更多,酌举如下:
①(真)生因具述:从事故人留饮酒,道中沉醉,不觉曛黑,仆马俱失。愿寓此一夕可乎?李曰:“但虑此卑隘,不可安贵客,宁有问耶。”生愧谢之。(《宣室志·计真》)
②吏曰:“某能换之。然某家贫,居兴道里。傥换得,愿以钱三万见酬。”公悦以许之。逡巡贲程式入而以书帖出授公。公愧谢而退。(《刘宾客嘉话录》)
③后数夜,杨氏辈复来愧谢。各裹桃李花数斗,劝崔生服之:“可延年却老。愿长于此住,卫护某等,亦可致长生。”(《博异志·崔玄徽》)
④一家惊异,愧谢王生。生乃更留药而去。(《唐阙史》卷下)
⑤幼年采樵,避雨于大树下。忽见雷公为柎枝所夹,奋飞不得。柎枝雷霹后却合。延韶为取石楔开枝间,然后得去。仍愧谢之曰:“约来日却至此可也。” (《神仙感遇传》卷一《叶延韶》)
⑥居席首者召高坐其侧,亦及以酒肴,谓曰:“吾欲妇汝,何如?”高但愧谢。(《括异志》卷八《高舜臣》)
⑦文潞公为留守,时节往来。富公素喜潞公,昔同朝,更拜其母。每劝潞公早退,潞公愧谢。(《邵氏闻见录》卷九)
⑧柴文元,本绵州彰明县弓手。沿幹山樊睹一鹰,带绿绦,胸绊于林间。柴喜其俊异,又疑豪子所蓄,遂取以归。道遇少年就索,柴即与之,少年愧谢。(《能改斋漫录》卷一八)
例②上文是说:此公应试时以法帖当试卷误投于试官,故请此吏设法换回。例④上文叙王生以神药救活主人之女。“愧谢”都不含“惭愧、致歉”义。其馀各例,情况略同,不言可喻。
来〔一〕
来,用在各类实词之后,组成一个指示时间的词组,作用相当于一个时间名词,“来”在其中表示“……时”或“……以后”的意思。分述如下:
①在州,忽于堂阶下见一人臂,如新断来,血流沥沥。(《太平广记》卷一四三《周仁轨》)
②唐元宗逵为果州司马,有婢死,处分直典云:“逵家老婢死,驱使来久,为觅一棺木殡之。” (同上,卷二六〇《元宗逵》)
③刘道锡与从弟康祖,少不信有鬼,从兄兴伯,少来见鬼。(同上,卷三二〇《刘道锡》)
④夕来以父母暂过东村,窃至于此。(同上,卷四三九《李汾》)
以上“来”表“时”字义,犹云“刚断时、驱使时、少时、夕时”。“来”之前,例①②为动词,例③为形容词,例④为名词。
⑤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同上,卷六二《秦时妇人》)
⑥此碗失来,其国大荒,兵戈乱起。(同上,卷四二一《刘贯词》)
⑦殷性暴虐,知扬州院来两月,官吏数百人,鞭背殆半。(同上,卷二九〇《诸葛殷》)
⑧延之至舍乃活,问晋客,云:“死来五六日。” (同上,卷三八〇《韦延之》)
以上“来”表“后”或“以来”义。例⑧既可解作“后”,也可解作“了”。有时句中的“来”不是侧重于时间历程,而只侧重于动作的完成,则只相当于“了”。例如:
⑨君卿指贼面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 (同上,卷二四四《尧君卿》)
⑩献臣曰:“不问孙待制,官人餐来未?” (《墨客挥犀》卷五)
⑪祐昨早诣府,自谓蕞尔小官,事上当以礼,故行高揖,旋蒙使君责诮,所以今日不敢出声,不意复蒙谴问。委是高来不可,低来不可,伏乞降到喏样一个,以凭禀守施行。(《夷坚志》支丁卷五《李晋仁喏样》)
例⑨“来”兼表句末语气,与“哪”(“了”加“啊”)略同。⑩⑪二例均犹云“餐了、高了、低了”。
来〔二〕
来,语气助词,多用于句末,表祈使语气。例如:
①道成去世,付之名山,如有得者,列为真人,行乎去来,何为俗闻! (《太平广记》卷八《阴长生》)
②曼卿曳其腰带后曰:“刘十,我做得通判过否?扯了衣裳,吃酒去来!” (《默记》卷下)
③临上马时,拉臣同往见张商英,臣曰:“炒闹著甚来由?”曰:“去来,去来!未知鹿死谁手。” (《愧郯录》卷九)
以上用法,大抵先秦汉魏已然。《孟子·离娄》:“盍归乎来!”陶渊明有《归去来辞》。“来”均用为语气词。有时不是用在句末,而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作用与现代“呢”字略同。例如:
④东坡守钱塘,功甫过之,出诗一轴示东坡。先自吟诵,声振左右。既罢,谓坡曰:“祥正此诗几分?”东坡曰:“十分来也。”祥正惊喜问之,坡曰:“七分来是读,三分来是诗,岂不十分也?” (《遁斋闲览》, 《诗林广记》后集卷八郭功甫小传引)
赖
赖,幸、幸亏,副词。这是由动词“凭仗、依赖”义引申变化而来,但意义和用法都已有所不同。例如:
①鼓毕,上谓曰:“赖稍迟,我向来怒意,至必祸焉。” (《太平广记》卷二〇五《玄宗》)
②小外生因避醉逃席失路,赖遇君子恤以仆马。(同上,卷三三九《崔书生》)
③破一古墓,得铭曰:“吾死后三百年,背底生流泉,赖逢高流之,迁吾上高原。” (同上,卷三九一《高流之》)
④王顷岁避难达靼,几遭陷害,赖遇朝廷多事,方得复归。(《北梦琐言》卷一七)
“赖”的此种用法韵文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又此种用法可上溯汉魏,王褒《洞箫赋》:“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汉乐府《艳歌行》:“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我。”《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
阑单 兰单
阑单,一种刑具的名称,“阑”或作“兰”。例如:
①每讯囚,必铺棘卧,削竹签指……遣作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犊子悬拘、驴儿拔橛、凤皇晒翅、猕猴钻火、上麦索、下阑单。人不聊生,囚皆乞死。(《太平广记》卷二六八《京师三豹》)
②两京童谣曰:“不怕上兰单,唯愁答辩难。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及克复,诸旧僚朝士系于三司狱,鞫问罪状,家产罄尽,骨肉分散,申雪无路,即其兆也。(同上,卷一四〇《僧一行》)
二例均叙狱中审囚,“阑单”有所谓“上、下”,其指刑具当无疑问,但形制却不可详考。陶谷《清异录》卷三《衣服》:“阑单带,叠垛衫,肥人也觉瘦岩岩。”据此则“阑单”可指一种腰带。按“阑单”与“郎当”声同韵近,应为一声之转,“郎当”有肥厚宽大等义,则“阑单带”似即“峨冠博带”一语中的“博带”。由此或可约略推见这种刑具的形制。
澜浪 栏浪
澜浪,放纵而不自检束之意,用作动词或形容词。“澜”或从木作“栏”。例如:
①东坡谓所亲曰:“黄九以山光水色代却玉肌花貌,自以为得渔父家风,然才出新妇矶,又入女儿浦,此渔父无乃太澜浪乎?” (《五总志》)
②一日,(司马光)自至独乐园,吏视公叹息。公怪而诘之,答曰:“方花木盛时,公一出数十日,不惟老却春色,亦不曾看一行书,不惜澜浪却相公也!”公深愧之。(同上)
③薳于扬州得先生手画一乐工,复作乐语云:“桃园未必无杏,银矿终须有铅,荇带岂能栏浪,藕花却能留莲。” (《春渚纪闻》卷六)
末一例“栏浪”应为谐声双关语,下与“留莲”相应。例①笔记大观本《野客丛书》卷二一《鲁直渔父词》亦载此事,而“澜浪”作“阔浪”,恐系因形近致误。又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客请马兰》:“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不须刷帚跳踪走,只拟兰浪出其门。”其字作“兰”。又宋代洪咨夔《念奴娇》词(敬借老人灯韵为寿):“正是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鹤骨松筋年望八,得醉不妨澜浪。”并可参证。
里(裏)
里,即“哩”,语气助词,读阴平。《辞源》新版2823页已收此义,举有辛弃疾词一例,今略补时代较早之散文例证如下:
①后明皇幸蜀,至中路曰:“岧郎亦一遍到此来里。”及德宗幸梁,是验也。(《太平广记》卷一五〇《玄宗》)
②庚午辛未之间,有童谣曰:“花开来里,花开来里!” (同上,卷一四〇《秦城芭蕉》)
③(李程)闻浩虚舟应宏词,复赋此题,颇虑浩愈于己,专驰一介取原本。既至,将启缄,尚有忧色,及睹浩破题……程喜曰:“李程在里!” (同上,卷一八〇《李程》)
按例②③“里(裏)”字1981年中华重印本《太平广记》均排为“裹”,形近而误,应予刊正。
连
连,满、遍,非“连续、连结”义,多为范围形容词,间亦用作动词。例如:
①军人行旅,振革鸣金,连山叫噪,声动溪谷。(《太平广记》卷二四一《王承休》)
②虎忽自人众中攫行言而去,同行持刃杖逐而救之,呼喊连山,于数十步外夺下。(同上,卷四三三《王行言》)
③更有连车载钱绢,舍而弃去,不知姓名。(同上,卷四九三《裴玄智》)
④树高百馀尺,大数十围,高柯旁挺,垂阴连数亩。(同上,卷三〇一《汝阴人》)
例①至③“连”为范围形容词,“连山”即“遍山、满山”,“连车”即“满车”。例④用作动词。又此义韵文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了事
了事,办事干练,不只是“晓事”的意思,形容词。例如:
①周矩为殿中侍御史,大夫苏味道待之甚薄,屡言其不了事,矩深以为恨。(《大唐新语》卷一一)
②经半岁,马息一倍。蕃王赏以羊革数百,因转近牙帐。赞普子爱其了事,遂令执纛左右。(《太平广记》卷一〇五《豊州烽子》)
③(柳澥)即顾谓张岸:“可将一两个了事手力,兼所乘鞍马,送二郎归。” (同上,卷一五七《李敏求》)
④后数年,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德宗谓曰:“宫内人数不少,汝大了事,从何得至此?” (同上,卷二七五《上清》)
按“了事”此义韵文中也有用例。《游宦纪闻》卷一引刘过《沁园春》词:“人生了事成痴,算世上终无真是非。”又此义六朝已然。《南史·蔡廓传附蔡撙》:“尝奏用琅琊王筠为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参掌通署,乃推白牒于香橙地下曰:‘卿殊不了事!'”
料理 撩理
料理,有“处置、处治”义,为中性词;有“照顾、帮助”义,含褒义;有“惩罚、作弄”义,含贬义。均用作动词,分述如下:
①判官谘意(驿)家浆水亦索不得,全不祗承,纳言曰:“师德已上马,与公料理。”往呼驿长,责曰…… (《朝野佥载》卷五)
②其人朝宿郑州,因谓张曰:“君受我料理,可倍行数百。”乃掘二小坑,深五六寸,令张背立,垂踵坑口,针其两足。(《太平广记》卷八四《张俨》)
以上为“处治、处置”义。
③龄因流涕,合掌白居士:“生不曾作罪业,至此,今为之奈何?求见料理。” (同上,卷三八一《裴龄》)
④时人从而目之曰边菩萨,望其旄纛之所指,举欣欣然相告曰:“是庶几其撩理我也。” (《钓矶立谈》)
以上为“帮助、照顾”义。
⑤复求引准去,准不肯从。忽尔心痛不可忍,乃云:“必不得已,当随君去,何至苦相料理?” (《太平广记》卷三三四《杨准》)
⑥谏疑是野狐,恒欲料理。(同上,卷四五〇《严谏》)
⑦伯成知是狐魅,令家人十馀辈击之,反被料理。(同上,卷四四八《杨伯成》)
⑧家人窃骂,皆为料理,以此无敢言者。(同上,同篇)
按《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料理”条云:“犹云安排或帮助也;又犹云排遣也;又犹云逗引也。”笔记所见,不尽相符。郭在贻《古汉语词义札记》“料理”条云:除张氏所列四义外,还应增加“做弄”或“戏侮”义,引上列末二例为证(《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今参用其说。
赁户
赁户,租户,租赁他人房屋或物件者。例如:
①侃既非典主,又非亲房,只是赁户。岂有业主出卖而批问赁户者? (《鸿庆居士集》卷一一《和州与运使陈靖直书》)
②未几,迁大理寺丞。有内医药童进状,诉有司不为直其地屋之讼,得旨下刑寺拟定。其词乃欲起遣钱塘门外赁户,自营居止。(《漫塘集》卷二八《故兵部吴郎中墓志铭》)
③因言至一官府,囚徒甚众。仰观据案者,即陈本斋尚书也。见谓曰:“汝吾赁户也,何缘至此?” (《癸辛杂识读集下·周弥陀入冥》)
④且叉袋自有赁户,肩驼脚夫亦有甲头管领。(《梦粱录》卷一六)
例①上文云:“寻取案考验,侃实久赁彭氏屋,彭氏欲卖所居治丧,而侃乘其急,留执照状,又不酬价。”可知“赁户”即租户。馀例略同。按《汉语大词典》一〇册198页《订补》1171页“赁”字下均无此目,修订本《辞源》四册2963页亦未见。
领略
领略,动词,有“领受、允诺、理睬”等义,都与现代用表“欣赏、领会”义者不同。例如:
①(客)亟下拜,相随入寺,愿奉谢礼。(明颠)顾之茫然,无领略意。(《夷坚志》三志辛卷三《普照明颠》)
②永福邑东有岳宫,乃吴太博经创,大门内建三清殿。上梁日,邑中诸寓公咸在。吴以书梁俪语首逊给事黄公龟年,公即领略。(《游宦纪闻》卷四)
③宣和初,徽宗有意征辽,蔡元长、郑达夫不以为然,童贯初亦不敢领略,惟王黻、蔡攸将顺赞成之。(《挥麈后录》卷四)
以上为“领受、接受”义。
④彼道人从知观赖子仪假馆,子仪领略,命治一室处之。(《夷坚志》三志壬卷五《续仙台道人》)
⑤少年固多赀,用修建殿宇为名,捐施钱帛,其数至千缗。尼讶其无因而前,扣其故,乃以情愫语之,尼欣然领略,约三日后来。(同上,支景卷三《西湖庵尼》)
以上为“允诺”义,亦“领受”义之引申。例⑤叙一少年因思恋某官之妻请此尼设计招诱事,故云。
⑥革视其神矩清峻,疑非常人,即憩马前揖之,初不相领略。(《春渚纪闻》卷三)
⑦漕委(此案于)宜黄丞,邑士丘秀才善于丞,受艾饵往祷。丞先入吏语,置不领略。(《夷坚志》支景卷九《丘秀才》)
⑧喆睡中闻哭声,惊觉,倏起,欲叩众人。众不领略,哭如故。(同上,一补卷九《徐喆》)
以上为“理会、理睬”义,亦“领受”义之引申。又《董西厢》七:“莺莺尽劝,全不领略,迷留闷乱没处著。”其义亦同,并可参证。日释无著道忠《葛藤语笺》卷五“领略”条引《品字笺》庚:“俗以领略谓之领受。”
笼炊
笼炊,即炊饼,今称馒头,名词。例如:
①遂命中贵人捧玉海赐酒,至六七,皆饮釂。继以金柈捧笼炊百枚,遂食其半。(《癸辛杂识前集·健啖》)
②蒙惠舒雁、笼炊、丹杏,三味俱佳,下拜登受,蒲节不荒落矣。(宋方逢辰《答卢可庵手帖》)
③凡在诸生,日啖笼炊、粉羹,一人之食,为钞五两。(元权恒《庚中外史》卷上)
按元代方回《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之二:“笼炊汤沸饼如银,辛苦焉知种麦人。”明代朱《普济方》卷三五八:“大要如庖人作笼炊样,务得松甘始成。”管时敏《谢赐虎肉馒头》诗:“彤弓亲射东山虎,细脔笼炊赐百官。”据以上诗文的描述,“笼炊”与“馒头”当属异代同义词(不排斥有同时并用阶段)。又此词之构成系用紧缩法,《水浒传》二四回:“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可证“笼炊”为“扇笼”和“炊饼”的紧缩。又《汉语大词典》八册1279页“笼”字下有“笼饼”而无此目,《汉语大词典订补》1023页“笼”字下亦未之见。
偻㑩 娄罗
偻㑩,聪明干练、狡诈奸滑,可褒可贬,形容词。字或作“娄罗”。例如:
①唐沈亚之尝客游,为小辈所试,曰:“某改令,书俗各两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东行西行,遇饭遇羹。'”亚之答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欺客打妇,不当娄罗。” (《太平广记》卷二五一《沈亚之》)
②《五代史》:“汉刘铢恶史弘肇、杨邠,于是李业谮二人于帝而杀之。铢喜,谓业曰:‘君可谓偻㑩儿矣。’”“偻㑩”,俗言狡猾也。欧史间书俗语,甚奇。(《鹤林玉露》甲编卷五)
③虏酋元帅会诸都统登樊城,指襄阳城曰:“赵(指襄阳守将赵淳)大娄罗,摆布得好!” (《襄阳守城录》)
④朝事梁,暮事晋,遗下兔园册子耳。此辈与一把算子,未知颠倒,何益于君国?可谓偻㑩儿矣。(《随隐漫录》卷一)
前三例为褒义。“不当娄罗”意谓不算聪明能干,例②③略同。末一例则显然为贬义。关于此词的含义和语源,前人多有论及。《苏氏演义》卷上:“娄罗者,干办集事之称,世曰娄敬、甘罗,非也。”《能改斋漫录》卷一《楼罗》引黄朝英《缃素杂记》云:“予读梁元帝《风人辞》云:‘城头网雀,楼罗人著。’则知‘楼罗’之言,起已多时。”作者吴曾则谓“北齐文宣帝时已有此语。王昕曰:‘楼罗楼罗,实自难解。’盖不始于梁元帝之时”。
录
录,动词,用于指物宾语之前,为“收藏、存贮”义。例如:
①至始元元年,京城大疫,死者太半。帝取月氏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日者皆活,香气经三月不歇。帝信神香,乃密录馀香。(《太平广记》卷四《月氏使者》)
②又令可录指爪甲,死后可以赎罪。(同上,卷三二〇《王明》)
③靖曰:“先刀子犹在不?”母曰:“痛念前女,故不录之。” (同上,卷三八七《向靖女》)
④天名精,一曰鹿活草。青州刘炳,宋元嘉中射一鹿,剖五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炳密录此草种之,多愈伤折。(同上,卷四〇八《鹿活草》)
有时“录”与“保、存”等字连用,为同义重言。例如:
⑤后密开看,是一梃炭,意甚秘之,虽家人不知也。后遭卢龙寇乱,恒保录之。(同上,卷一四一《郑微》)
⑥言夫人多耀于人主,因而致退黜。虽见疑坠,犹存录其巧工。(同上,卷二二五《吴夫人》)
“录”的此种用法可上溯魏晋。《晋书·范宁传》:“宁在郡又大设庠序……远近至者千馀人,资给众费,一出私录。”此例犹言“私蓄”。又《世说新语·政事》:“(陶侃)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南史·张敷传》:“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则开笥流涕。”均为其例。
“录”用于指人宾语之前,则为“收留”义。例如:
⑦洛阳尉王琚,有孽侄小名四郎。孩提之岁,其母他适,因随去。自后或十年五年至琚家,而王氏不复录矣。(同上,卷三五《王四郎》)
⑧幸见顾录,感恨徒深,执此怀中,终身是宝。(同上,卷二九六《萧总》)
⑨言叙云:“幸蒙见录,得事高门。”再拜而坐。(同上,卷三〇五《李伯禽》)
⑩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因分与资财,遣居于外。(同上,卷四八七《霍小玉传》)
⑪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时宫人冢者,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置宫中,常在左右。(同上,卷三七五《汉宫人》)
⑫明年,保最嗣袭,辟李为掌记。他日,录其长息为子婿。(同上,卷二六六《韦薛轻高氏》)
以上属生活中的一般情况,如果事情涉及刑律,则“录”为“收系、拘捕”义。例如:
⑬街卒复呼数卒,携锸具,突入玄机院发之,而绿翘貌如生。卒遂录玄机京兆,府吏诘之辞伏。(同上,卷一三〇《绿翘》)
⑭明年,(孟简)替李公为浙东观察使,乃先以帖令录此土豪一门十馀口。(同上,卷一七二《孟简》)
“录”的这种用法也可上溯六朝。《晋书·陆云传》:“为浚仪令,人有见杀者,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注家多注此“录”为“惦记”,实未允当。“见录”意即收留我。
录事
录事,指宴席上监酒令主赏罚的人。例如:
①周考功令史袁琰,国忌众人聚会,充录事勾当,遂判曰:“曹司繁闹,无时暂闲,不因国忌之辰,无以展其欢笑。”合坐嗤之。(《朝野佥载》卷四)
②但昨日坡下郎官集送某郎官出牧江湖,饮饯邮亭,人客甚众。有仓部白员外末至,崔骈郎中作录事,下四筹。(《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崔骈》)
③元稹为御史,奉使东川,于襄城题黄明府诗。其序云:“昔年曾于解县饮酒,余恒为觥录事。” (同上,卷四九六《元稹》)
④一女郎为录(事),一女郎为明府……翘翘时为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同上,卷三二九《刘讽》)
⑤仁表后为华州赵骘幕,尝饮酒,骘命欧阳琳作录事,酒不中者罚之。(《唐语林》卷三)
⑥崔沆及第年,为主罚录事。(《太平广记》卷一八二《卢彖》)
⑦又杜牧侍郎罢宣城幕,经陕圻,有录事肥而且巨,而敏其言词。(《云溪友议》卷七)
按“录事”此义当系一种比喻,唐代录事参军职掌纠察,可省称“纠”。《太平广记》卷一六七《裴度》:“即命箱中官诰授之,已再除湖纠矣。”上文云:“元和中,有新授湖州录事参军,未赴任,遇盗。”故借以称席上监酒主罚者。《辞源》新版3199页以为录事仅由状元或妓女充任,恐未尽确。以上所列,除⑥⑦两例外,都并非如此。
路歧 歧路人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路歧”条云:“伶人之别称也,其义当由歧路而起。”按此词最初可指商贾。《太平广记》卷一三三《章邵》引《野人闲话》:“章邵者,恒为商贾,巨有财帛,而终不舍路歧。”后来所指范围缩小,专称江湖卖艺者流。略缀数例:
①路歧散倡边换师,游涉嘉兴,就邸于阛阓中。(《夷坚志》三志己卷七《边换师》)
②俄有推户者,状如倡女,服饰华丽而遍体沾湿,携一复来曰:“我乃路歧散乐子弟也,知市上李希圣宅亲礼请客,要去打窠地。” (同上,支庚卷七《双港富民子》)
③我家本微薄,亦曾去从路歧为踏索之技,所以习熟。(同上,三志壬卷三《张三店女子》)
④晏元献罢相守颍州,一日有歧路人献杂手艺者,作踏索之伎。(《默记》卷下)
前二例指歌伎,后二例指杂伎,例④并倒其序为“歧路”再缀以“人”字。
脔婿 脔 娈
脔婿,贵族女婿。“脔”(又作“娈”)并可单独用作动词,犹言“结亲、联姻”。例如:
①高君贽,福州人,登进士第,为檀氏脔婿。(《夷坚志》甲卷五《刘氏冤报》)
②(黄龟年)既而预荐,尉喜甚,约妻以女。及中第日,尉已捐馆。其妻挈累扶衬,相遇于中途,黄哭之恸,命逆旅主人达情,请遂初约。夫人曰:“往事尚忍言之哉!无禄县尉清贫,死无馀赀……那可复议脔先辈事。” (《游宦纪闻》卷四)
③(边镐)及冠翘秀,娈姻者众,双亲强而娶焉。(《玉壶清话》卷二)
④且如择婿,但取寒士,度其后必贵,方名为知人。若捐高赀,榜下脔状元,何难之有? (《清波杂志》卷四)
另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八《鬼怪》:“然闻先朝驸马都尉赵辉者,尚太祖第十六女宝庆公主……凡为禁脔者六十九年,寿百馀岁。”亦可佐证。按“脔婿”本指驸马,出晋孝武帝求婚事。《世说新语·排调》:“孝武属王珣求女婿……珣举谢混。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后指贵族于中第举人中所择之婿,以至未中第者也可用。例①点校者于“脔婿”二字下引严元照校语云:“此二字疑误。”应属错疑。
略〔一〕 略暂
略,暂、暂且、暂时,时间副词。例如:
①君子既无姬仆,又是方外之人,愿略同此室,以俟郡试。(《太平广记》卷三四二《窦玉》)
②今令仲任略还,令为汝追福。(同上,卷一〇〇《屈突仲任》)
③(周)谓妻曰:“我当略往七日,且复回,未死也,切勿焚我!”(《夷坚志》甲卷六《周史卿》)
④容闻其来,迎门握手曰:“非晚唱名,何为来见老僧?必是得甚消息来?”行中曰:“久不相见,略来问讯耳。” (《泊宅编》卷四)
按《建安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载岳飞被骗入大理寺经过,秦桧密遣左右传宣:“请相公略到朝廷,别听圣旨。”“忽见官吏数人向前云:‘这里不是相公坐处,后面有中丞请相公略来照对数事。'”亦可参证。
因“略”有“暂”义,故二字经常连用,构成同义复词。如:
⑤某血属要与一诀,非有恋著也,请略暂回。(《太平广记》卷二三《崔生》)
⑥我以妻女为念,略暂部署。(同上,卷四八六《无双传》)
略〔二〕
略,又犹言“全、都”,范围副词,与表偏量“稍微、一点儿”的常见用法相反,多与否定词连用。例如:
①乃召问之……略无毫发差谬。(《太平广记》卷一五六《杜悰外生》)
②乘马随之出县门,县吏列坐门下,略无起者。(同上,卷三八〇《张质》)
③其寺营构始讫,天火烧之,略无纤芥。(同上,卷一二〇《弘氏》)
④(叔向)有“命妇羞苹叶,都人插柰花”“禁兵环素帘,宫女哭寒云”之句,可谓佳唱,而略无一首存于今。(《容斋四笔》卷六《窦叔向诗不存》)
以上均为“略”与否定词连用例,其后大都有表示数量微小的别类词,如“毫发、纤芥、一首”之类,故“略”本身不得再以偏量为解。另“略”也可偶或不与否定词连用而表全量。例如:
⑤唐平王诛逆韦,崔日用将兵杜曲,诛诸韦略尽,绷子中婴孩亦捏杀之。(《太平广记》卷一四八《韦氏》)
按“略”以上两种用法韵文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论 论诉 诉论
论,控告、诉理,动词。例如:
①王曰:“君曾杀狗、兔、鸽,今被论,君算合尽。” (《太平广记》卷一〇三《宋义伦》)
②包君才到,妻尚未殓,方欲待事毕至州论。(同上,卷一七二《孟简》)
③其子闻言恸哭,诣府论冤。(同上,卷一二一《崔尉子》)
“诉”也有“控告”义,两者叠用,为同义复词。例如:
④明日,有人持状诉论云:“被杀一家大小,埋在园中。” (同上,卷四五九《相魏贫民》)
⑤石李二女夫教二女诣本府论诉,云令遵冒姓,夺父家财。(《北梦琐言》卷二〇)
⑥太祖皇帝乾德二年正月己巳,诏应论诉人不得蓦越陈状,违者科罪。(《燕翼诒谋录》卷四)
按“论”在两汉魏晋之际本为“判罪”义。《汉书·天文志》:“钜鹿都尉谢君男诈为神人,论死,父免官。”《后汉书·鲁丕传》:“坐事下狱,司寇论。”唐宋时表“控告”义当由此引申而来。
罗
罗,拦、拦阻,动词。例如:
①时人忌元礼之苛刻,尝于宣仁门外,为冤家罗辱于泥中。(《太平广记》卷二六九《胡元礼》)
②司刑寺囚三百馀人,秋分后无计可作,乃于圜狱外罗墙角边作圣人迹,长五尺。(《朝野佥载》卷三)
③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国史补》卷上)
④一日,河西程氏马逸,直上厅,啮主簿倒。旁立数十人,号叫捶楚,不能救。不半时顷,啮簿死,伤折处所不忍视。马走出城,罗得之。(《续夷坚志》卷二《马啮定襄簿》)
例②中“罗墙”即围墙,因作阻拦犯人之用,故云。又南朝乐府《华山畿》:“著处多遇罗,的的往年少,艳情何能多。”诗写一青年女子外出时被男子们纠缠不休的情状,“遇罗”即被拦阻。亦足参证。按“罗”本为网罗之义,名动可兼用,引申为“拦阻”是很自然的。
埋文
埋文,埋于墓中的石刻文字,即墓志铭。宋元人文集中多见。例如:
①献可病,亟为手书,命光为埋文。(《传家集》卷一六《右谏议大夫吕府君墓志铭》)
②献可埋文,虽亦成于公手,然止载其平生大节,而自相论难之语不欲详著。献可先见,世莫有知者。(《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三)
③德昭理家,以孝友闻。每时序置酒,环列几席者凡四代。尝为诗云:“满堂罗绮兼朱紫,四代儿孙奉老翁。”及寝疾,自为埋文,治后事。(《吴越备史》卷四)
④齐太子穆妃将葬,议立石志。王俭曰:“石志不出《礼经》,起颜延之为王珍作墓志,以其素族无铭诔故也,遂相祖习。魏侍中缪袭埋文父母墓下,将以千载之后,陵谷迁变,欲后人闻知,但记姓名、历官、祖、父、姻娅而已。” (《类说》卷三五《墓志》)
⑤神道碑揭于外,行文稍可加详,埋文圹记最宜谨严。(《南村辍耕录》卷九引卢疏斋《文章宗旨》)
⑥仆在西州日,为刘简州作埋文。今其子赍轴来,欲干先生一言,以发幽堂之光。(《赵氏铁网珊瑚》卷五《赵松雪诸帖》)
⑦仆已为太夫人撰得埋文,其间有难回避者。(《庄简集》卷一五《与胡邦衡书》)
例①②说的是同一件事,“埋文”所指自然相同。例④⑤说明“埋文”的起源与体制。例④中的“埋文”还处在词组阶段,尚未凝固成词。另宋诗中也有例可资佐证。苏辙《李简夫挽词二首》之一:“挂冠疏傅早,乐世白公贤。叹息风流在,埋文得细镌。”又《章氏郡君挽词》:“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仔细列幽墟。”刘克庄《挽林宜人》:“吾诗非溢美,字字考埋文。”又《汉语大词典》二册1104页及《订补》“埋”字下四画内均无此目,修订本《辞源》一册605页亦未见。
漫〔一〕 曼
漫,与“莫”通,否定副词或否定性不定代词。《广雅·释言》:“曼、莫,无也。”王念孙疏:“曼、莫、无一声之转。”例如:
①李纾侍郎好谐戏,又服用华鲜。尝朝回,与同列入坊门,有负贩者,阿(呵)不避,李骂云:“头钱价奴兵辄冲官长!”负者顾而言曰:“八钱价措大漫作威风。” (《唐语林》卷五)
②主人言:“你且漫说本利,定见鬼!彼家孺人已殁,人口至少,那得更有妇女尚买冠子?” (《夷坚志》支戊卷一〇《程氏买冠》)
③其法:从占者各自书心疏,仍自缄封,用印蜡亦可,沈漫不知。(同上,三志壬卷三《沈承务紫姑》)
④萧颖士开元二十年及第,恃才傲物,曼无与比。(《太平广记》卷一七九《萧颖士》)
①②两例中“漫”为否定副词,③④两例为否定性不定代词,例④“曼”与“无”同义重言。
漫〔二〕 缦
漫,又有“遍布、蒙覆”义,动词。例如:
①唐宜城公主驸马裴巽有外宠一人,公主遣阉人执之,截其耳鼻,剥其阴皮漫驸马面上。并截其发,令厅上判事,集僚吏共观之。(《朝野佥载》补辑引《说郛》卷二)
②肃宗既割(羊臂臑),馀污漫在手,以饼洁之。上熟视不怿。(《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唐玄宗》)
③(伊用昌)爱作《望江南》词,夫妻唱和……熊只记得咏鼓词云:“江南鼓,梭肚两头栾,钉着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漫。” (同上,卷五五《伊用昌》)
④林甫厅事壁间,开一横窗,饰以杂宝,缦以绛纱。(《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例①④“漫、缦”义显而易见,例②或可随文解释为“涂抹”之义,但亦当为“蒙覆”义之引申。例③之“漫”,郭在贻以为与“摱”通,并引《集韵》去声谏韵:“摱,击也。”谓“空腹被人漫”即“空腹被人击”(《<太平广记>词语考释》,《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按作如此解该句似与上文“打来”句语意犯复,恐以释为“蒙覆”义为妥。“漫”有“蒙”义,又与“谩”通而有欺瞒义,“空腹”句似语意双关。又《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一《进字说》:“正名百物自轩辕,野老何知强讨论。但可与人漫酱瓿,岂能令鬼哭黄昏。”“漫酱瓿”本作“覆酱瓿”,典出《汉书·扬雄传》,可证“漫、覆”同义。按《说文》段注巾部:“幔,幎也。凡以物蒙其上曰幔,与幎双声互训。”清代顾张思《土风录》卷一四《皮冒鼓曰漫》:“大苏《寄刘孝叔》诗‘东海取鼍漫战鼓’,俗以皮冒鼓及布绢冒筛曰漫本此。”
每
每,相当于文言的“尝”,白话的“曾经”,时间副词。例如:
①臣每谓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而身微官卑,无由上达。(《汉晋春秋》卷一)
②予识蜀中客庞季子,每云:“寒云生易满,秋草长难高。”(《唐诗纪事》卷五七)
③僧良久惨而言曰:“某家于梁,父母兄嫂存焉,兄每以贾贩江湖之货为业。” (《太平广记》卷一二五《崔无隐》)
④婢妾少不承意,辄褫其衣,缚于树,削蝶梅枝条鞭之,从背至踵,动以百数;或施薄板置两颊而加讯杖;或专捶足相(当为“指”字之误),皆滴血堕落;每坐之鸡笼中,压以重石。(《夷坚志》支乙卷九《王瑜杀妾》)
⑤有内臣黄某者,观时世不佳,知必兆乱。每起一念曰:即不幸有变,吾必死之,上以报国家,下以表忠节。(同上,补卷一《续酆都使》)
上举数例,“每”都不表频率,而只表动作成为过去。“每”有“往、昔”义已具见诸辞书,“曾经”义应由此引申,但已有一定差别。
名胜
名胜,名人胜士,指人而不指地,名词缩略语。例如:
①高盖为闽中佳山,虽左僻,名胜往往远从游览,吟题甚富。(《游宦纪闻》卷四)
②凡海内名胜来吴,必访乐圃之张。(《贵耳集》卷上)
③庐陵王排岸之女孙,眉目秀丽,能琴棋,弄翰墨。失身富家,常郁郁不乐,慕名胜而终焉。(同上,卷中)
有时也不加缩略。《齐东野语》卷一〇:“一时名人胜士,篇章赋咏,莫不极铺张之美。”此种用法六朝已然。《世说新语·文学》:“宣武集诸名胜讲《易》,一日说一卦。”又辛弃疾《水调歌头》词(舟次扬州和人韵):“二客东南名胜。”均可证。按例①中华1981年点校本于“胜”字后断句,当系不知此种用法而致误。《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五年:“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胡三省注:“江东人氏,其名位通显于时者,率谓之佳胜名胜。”据此,这应是一个具有方言色彩的词语。
冥寞
冥寞,本为“昏暗”的意思,形容词。也用来指阴间,成为名词。例如:
①黄泉冥寞虽长逝,白日屏帷还重寻。(《太平广记》卷三三七《韦璜》)
②幽冥之事,固不可诬,大率如人世,但冥冥寞寞愁人耳。(同上,卷二八一《邵元休》)
③湘因问曰:“仆射去人寰久矣,何不还生人中,而久处冥寞?”(同上,卷三四六《李湘》)
④妻亦流涕谓晅曰:“阴阳道隔,与君久别,虽冥寞无据,至于相思,尝不去心。” (同上,卷三三二《唐晅》)
前两例为形容词,后两例为名词,意谓“久处阴间、(在)阴间孤苦无依”。又此义韵文中亦非罕觏。《伍子胥变文》:“父兄冥莫知何在,零丁遣我独恓惶。”张《青冢》诗:“倾国可能胜效国,无劳冥漠更思回。太真虽是承恩死,只作飞尘向马嵬。”用字稍异,亦均为阴间义。另此义六朝已然。《文选》卷六〇谢惠连《祭古冢文》序:“假为之号曰冥漠君云尔。”由于作者祭的是无名古冢,祭文又不能不称名,所以姑名之为“冥漠君”,义与“阴间人”略同。
没兴
没兴,犹言“倒霉”,并不是字面所表示的“没有兴致”的意思。例如:
①东坡云:“久在江湖不见伟人,在金山见滕元发,乘小舟破巨浪来相见,出船巍然,使人神耸,好一个没兴底张镐相公!”(《侯鲭录》卷三)
②孙莘老形貌古奇,熙宁中论事不合,责出,世谓没兴孔夫子。(同上,卷七)
③斋中钱、范二秀才诘之曰:“道人何为者?”对曰:“异事,异事!八坐贵人都著一屋关了,两府直如许多,便没兴不唧溜底,也是从官。” (《夷坚志》丁卷一〇《建康头陀》)
④宣仲,张子能婿也,外祖戏曰:“君真是没兴徐德言矣。”(《挥麈馀话》卷二)
例①以唐代张镐拟滕,下引杜诗“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但张镐是不得志的,故云“没兴”。例③“不唧溜”义为“愚笨”,连“没兴”义即既倒霉又愚钝。另此义词曲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莫须
莫须,有两种用法:一是表测度的疑问副词“莫”加“须”的词组,一是浑成的双音副词。前者表示“大概得”或“恐怕该”的意思,后者只表“大概、恐怕”之类的意思。例如:
①疏奏之明日,闻上问宰臣曰:“有谏官疏来年御含元殿事,如何?莫须罢否?” (《因话录》卷一)
②(金紫人)语二同坐曰:“误勾此人来矣。”绿衣人曰:“已来,将奈何?”朱衣人曰:“既误,莫须放回?”金紫人曰:“合如此。” (《随手杂录》)
③曾鲁公以魏公文字问执政诸公曰:“此事何如?”清献赵公曰:“莫须待介甫参告否?” (《曲洧旧闻》卷八)
④(曾)布云:“公既知如此,当初何以不言?今却如此议论。当时议法论罪,莫须是宰相否?” (《挥麈后录》卷一)
前三例为词组,“莫”表恐怕义,“须”表该当义。其例犹言“恐怕得停止吧、大概该放回吧(故下文答语用“合”)、恐怕得等介甫假满视事吧”(上文云“介甫怒,在告不出”)。例④为双音疑问副词,此系曾布指责宰相章惇之辞,意谓议法不当,恐怕是宰相之责。《宋史·岳飞传》“莫须有”三字狱属后一种,参见吕叔湘先生《语文杂记》该条。
那得
那得,如何、怎么,是一个浑成的双音节疑问副词,而不是“那”加“得”而成的词组。例如:
①向遥见火光甚明,故来投之,那得至而反暗? (《太平广记》卷一一〇《邢怀明》)
②光禄谓曰:“先不识君,那得见诣?” (同上,卷二一八《范光禄》)
③见稚,说母字曰:“汝是某甲儿耶?未应便来,那得至此?”(同上,卷三二〇《孙稚》)
④明日,兴伯早来,忽惊曰:“此鬼昨夜那得人刺之殆死?”(同上,同卷《刘道锡》)
⑤既食,楚问:“君已死,那得在此?” (同上,卷三五五《僧珉楚》)
按“那得”以上用法六朝已然,其后韵文中亦多有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那忽
那忽,即“奈何”的音转,“如何、怎么”的意思,疑问副词。例如:
①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 (《搜神记》卷二〇,校注本第243页)
②睡中有人摇之,陶惊起,见一婢袍袴,容色甚美。陶问:“那忽得至此?” (《太平广记》卷三三三《李陶》)
③十三姊随孟郎入蜀,那忽来此? (同上,卷四二一《韦氏》)
④隋麦铁杖因朝集,考功郎豆卢威嘲之曰:“麦是何姓?”铁杖曰:“麦豆不殊,那忽相怪?” (宋孔平仲《续世说》卷六)
按“那忽”以上用法与“何忽”略同,例①所叙之事,与《太平广记》卷四六八《长水县》情节相仿佛,而该处为“何忽作鱼”。参见本书“何忽”条。
难为
难为,等于说“难以”,“为”字有虚化为后缀的趋势。例如:
①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识小,难为用也。” (《宣室志·孙思邈》)
②念某旅榇,难为瘗埋,伏乞延其生命,使某得归葬洛阳。(《纂异记·荥阳氏》)
③人各有偶,难为偕老,请自此辞。(《北梦琐言》卷二《李将军女》)
④夷狄之君,立名犯上,难为奏闻,下诏令其改更。(《唐语林》卷二《政事下》)
⑤庆历丙戌岁春榜省试,以“民功曰庸”为赋题。题面生梗,难为措辞。(《青箱杂记》卷八)
恼
恼,就是“扰、烦扰”或“缠扰”的意思,动词,引申为“引逗、撩惹”。例如:
①忽有一声如鸟飞,从坐处肉中浸淫向上,因尔口呿不得合。心念此必有魔相恼。(《太平广记》卷一一一《王琦》)
②敕问何以不见杨伯成,皆言其家为狐恼。(同上,卷四四八《杨伯成》)
③母极骂云:“死野狐魅,你公然魅我一女不足,更恼我儿!”(同上,卷四四九《韦明府》)
④女子年十二三,最恼人:伺客至,辄映壁窥之而笑;翻弄什器,涂涴窗几,不可搏逐。(《夷坚志》丙卷九《温州赁宅》)
按“恼、扰”一声之转,以上均烦扰、缠扰义。《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恼”字条云:“犹撩也。”新版《辞源》1147页“恼”字条第二义:“引逗、撩拨。”但施之于以上各例,均嫌不甚妥贴,盖“撩逗”义应为上义之进一步引申。
闹 作闹 惹闹
闹,攒聚、密集,可作动词或形容词,非“喧闹”义。例如:
①居无何,僖伯自省门东出,及景风门,见广衢中人闹已万万。(《太平广记》卷三四三《李僖伯》)
②僖伯鼓动后出,心思异之,亦不敢问,日旰,及广衢,车马已闹。(同上,同篇)
③(王垂)并棹倍行,数十里外,不见来。夜藏船处闹,半夜后,妇人至。(同上,卷三三八《王垂》)
④至三桥拥闹之处,故埋石以碍之。(《太平广记》卷二九〇《诸葛殷》)
⑤是夜,鳌山脚下人丛闹里,忽见一个妇人吃了御赐酒,将金杯藏在怀里。(《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例①②“闹”为动词,例③“处、闹”二字应互乙。例④“拥闹”即“拥聚”,例⑤意亦谓人丛攒聚之处。又“闹”既有喧闹、攒聚义,故“作闹”可引申为聚众闹事,意即“作乱”。“惹闹”义即“惹事、惹祸”。例如:
⑥清晨闻卫士作闹,中军统制辛永宗以兵入卫,少顷即定。(《建炎笔录》卷一)
⑦忽报初一日夜有兵马在城外作闹,本朝不知来因。(《大金吊伐录》卷二)
⑧嗣主曰:“卿乃一使相耳,安可乱常,僭于台铺?汝无惹闹!”自是人号之为“王惹闹”。(《江南野史》卷二)
牛腰
牛腰,一种卷轴的名称,以其篇幅较长,容量较大,故云。例如:
①缚其僧箠而送郡,其供出事目如牛腰,即枷送狱。(《默记》卷下)
②而先人故倦游,但欲庙令以俟老。平生往返书尺,束如牛腰,散失殆尽,独馀许祠禄一帖。(《清波杂志》卷一〇)
③山谷在宜州,尝大书《后汉书·范滂传》,字径数寸,笔势飘动……赵忠定得之,宝置巾箧,搢绅题跋如牛腰焉。(《桯史》卷一〇)
④牛腰轴虽大,诗之者惟此三人。(同上,卷一三)
⑤余平生慕苏后湖之为人,恨不一拜床下。晚与陈彦育游,见其道后湖酒间风味、笔底波澜,尤使人想见风采。彦育与之周旋莫逆,得此数牛腰。非但惟德其物,其字画咄咄遂逼老坡,自当宝也。(《太仓稊米集》卷二七《书后湖帖后》)
“牛腰”之为卷轴名,且容量较大,于例④灼然可见(“三人”谓楼攻媿、俞畴、柴中守)。例①说的是章申公之妾蒨英与一僧私通,后事情败露,其僧送官受审,他的供词很长,卷起来和牛腰轴一般粗大。馀二例略同。按《辞源》新版1979页“牛腰”条云:“牛的腰部。唐代李白《醉后赠王历阳》:‘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多指书卷量大如牛腰。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绍兴兵至姑溪,诗帖两牛腰并与山谷墨妙,为之一空。'”其说恐未尽确。《李白集校注》卷一二于该诗下引苏颂曰:“诗裁两牛腰,言其卷大如牛腰也。”这里的“卷”也应是卷轴义。李白诗句意略云:诗成之后足可写满两个牛腰轴。如理解为牛的腰部,则未免有比喻不伦、夸张过当之弊,句法上也难以疏通。《竹坡诗话》一例系记实,更无夸张的必要,而两例中“牛腰”都可以数计,益可见这是一种卷轴名。按,此词起自唐代,宋以下诗词中用例尤夥。宋代吕本中《呈愚上人》诗:“举目云天尽新语,殷勤收寄一牛腰。”王质《赠沈文伯》诗:“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又《赵景山程德绍视旱有诗成编》:“相随骑尾紫游韁,各佩牛腰古锦囊。”喻良能《送交代李丞元举》诗:“蓝田松下日栖迟,不比韩公作记时。鷁首千行攀别泪,牛腰几轴送行诗。”周孚《赠萧光祖》诗:“之子固绝俗,少年甘寂寥。田园一蚊睫,书卷百牛腰。”洪适《送唐左史纸墨》诗:“细字不作蝇头书,高文富有牛腰轴。”刘宰《柬张簿二首》之一:“簿书阅过几牛腰,一缕清香午未消。”元代魏初《赠史子桓》诗:“泣血寻亲白发儿,牛腰半是昔人诗。”又《挽赵教授》:“马鬛封前乏妙辞,牛腰卷里又题诗。”滕安上《春官李敬甫过山中出其太夫人寿卷征诗为赋此五首》之五:“牛腰看轴巨,珠玉写蓬瀛。”蒲道源《饯禇鉴先》诗:“宦游应已久,乡思自难禁。莫把牛腰卷,归装当槖金。”明代许相卿《从吾道人解湘竹诗筒倩玉芝僧斵冠赠予侑以长歌倚韵奉谢》:“牛腰诗卷难著筒,截冠汗发生清风。”王世贞《赠郑山人》诗:“牛腰一束尽行卷,快语自足夸千秋。”均足佐证。
拍
拍,打造、制造,动词,非“拍击”义。例如:
①又有堕罗犀……色深者堪为;散而浅,即拍为盘碟器皿之类。(《太平广记》卷四〇三《犀》)
②广州有巧匠,取其甲通明黄色无日脚者,煮而拍之,陷黑玳瑁花,以为梳篦杯器之属,状甚明媚。(《岭表录异》卷下)
按例①亦出自《岭表录异》,例②亦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四《蟕》,文末并有小字注云:“甲上有散黑晕,为日脚矣。”可见这是闽粤一带的方言词,今闽语尚称“打铁”为“拍铁”(见陈章太、李如龙《论闽方言的一致性》,《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58页),可资佐证。
排比 排备 排
排比,安排准备,非通常之“排列连比”义,动词。例如:
①公闻之,即处分所司,排比迎新使。(《太平广记》卷二二四《令狐绹门僧》)
②见女仆料数衣装,仆者排比车马。(同上,卷四六二《韦颛》)
③及抵岸,尹谓妻:“我先诣庙下排比牲醪,明日清晓,共焚香供献。” (《夷坚志》支癸卷六《尹大将仕》)
④府君将迎新天子,故排比乘舆法物耳。(同上,丁卷一二《淮阴人》)
其字又作“排备”。“排备”用例数量远比“排比”为少,但从该词所表示的意义看,应以“备”字为正。以“比”代“备”系以简笔代繁笔,是俗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现象。例如:
⑤欲就园馆亭榭寺院游赏命客之类,举意便办,亦各有地分,承揽排备。(《东京梦华录》卷四)
⑥陈令排备酒馔,设席堂上,祝而祭焉。(《夷坚志》支乙卷二《大梵隐语》)
又“排比”可径省作“排”,含义不变。例如:
⑦遣兄冉出外,家人排床七只,云:“六押衙来迎矣。” (《太平广记》卷四九《郑册》)
⑧李见犬去后,乃以巾栉安枕,多排衣服,以被覆之,其状如人寝。(同上,卷四三七《裴度》)
⑨日暮矣,刘促令排店。(同上,卷五四《费冠卿》)
⑩都堂左揆阁前有榴,每著实,桧嘿数焉。忽亡其二,不之问。一日,将排马,忽顾谓左右取斧伐树。有亲吏在旁,仓卒对曰:“实甚佳,去之可惜。”桧反顾曰:“汝盗吾榴!” (《桯史》卷三)
按以上各类用法,参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117页、《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排当
排当,“安排、备办”的意思,有时特指宫廷备办筵席,动词。例如:
①天基圣节排当乐次:乐奏夹钟宫,篥起《万寿永无疆》引子…… (《武林旧事》卷一)
②每遇节序生辰,则旬月外依月律按试,名曰小排当。(《齐东野语》卷一七)
③吕(洞宾)言不欲多见人,望太尉于东位射弓处排当帐设,用新好细席,于静室燃香烛,须鲜果好酒。太尉自斋沐,换新衣,具靴笏,深夜候之。(《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三)
④花亨泰:闰三月五风十雨,妻孥不倦排当,主人多喜事。(《能改斋漫录》卷一五《牡丹荣辱志》)
⑤大抵内宴赏,初坐、再坐、插食、盘架者,谓之排当,否则但谓之进酒。(《武林旧事》卷二)
⑥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故筵席排当,凡事整齐。(《都城纪胜》)
按《辞源》新版1276页“排当”条云:“帝王宫中布置宴饮称排当,后来也泛指家庭料理饭菜。”这只适合以上⑤⑥两例,是将此词的所指范围缩小了。
盘礴 盘薄 盘博 盘泊 蟠泊
盘礴,“盘桓、逗留”的意思,动词而非形容词。例如:
①尝造一园亭,不遇主人,自盘礴终日,因题于壁间云……(《中吴纪闻》卷三)
②后每至寺,即解衣盘礴,久而始去。(《春渚纪闻》卷六)
③盖大涤山水,发源天目,风气盘礴,冈峦纠缠,相望几百里,然后蕴灵毓秀于此。(《洞霄图志》卷二)
例③为“停蓄”义,亦“逗留”义之引申。另此词又有“盘薄、盘博、盘泊、蟠泊”等异形。例如:
④(兀术)即日集贾舟,募濒海之渔者为向导,将遂犯跸,而风涛稽天,盘薄不得进。(《桯史》卷五)
⑤己未至镇江府,闸已闭,运河浅淤。买小舟盘博,不胜烦劳。(《吴船录》卷下)
⑥击竹子谓曰:“我乞丐之人也,在北门外七里亭桥下盘泊。”(《太平广记》卷八五《击竹子》)
⑦树心有一穴,于地渐大,有巨蛇蟠泊之迹。(同上,卷二三〇《王度》)
按此词先秦典籍已见,然唐宋时含义用法均有变化,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盘术 盘卜 盘药 盘卖 盘街
盘术,指依靠某种方术漫游街巷以谋生的行为,“盘”有“游”义,宋时熟语。例如:
①李大川,抚州人,以星禽术游江淮。政和间,至和州,值岁暮,不盘术。(《夷坚志》丁卷八《华阳洞门》)
②或诮之曰:“罗、杨皆是及第官人,徐生只一医者,负笈盘术,日得百钱,他无资身之策,如何能贵?” (同上,支甲卷七《徐防御》)
③其初来鄱阳之岁,以布三幅,书“金陵蒋坚”四字,盘术于街。(同上,支甲卷一〇《蒋坚食牛》)
例①“盘术”二字下作者自注:“俚语谓坐肆卖术为□(按陆本作“钩”)司,游市为盘术。”例③上文云:“日者蒋坚,金陵人,乾道元年游术江左。”可证“盘”即是“游”。
另有“盘卜、盘药”之类,则具体指明了这种游士资以谋生的手段。例如:
④至二十三日,术士徐谦盘卜于市,过土井巷西间数十步外,有人相呼。(同上,支癸卷八《李大哥》)
⑤所谓太医局生者……率皆市井盘药、合药、货生药之徒,捐数百缗赂判局即得之。(《吹剑录》外集)
又有“盘卖、盘街”之类的说法,亦指商贩等游街串巷,兜售物品。例如:
⑥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梦粱录》卷一三)
⑦又有盘街叫卖,以便小街狭巷主顾。(同上,卷一六)
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四出:“相随一道去盘街。”此例钱南扬校注本释为“在街上盘旋”,赵日和已指出其说不确,并根据现代闽语解作“小贩向小铺子盘撷少量商品沿街叫卖”(见《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这样的解释基本是对的,但释“盘”为“盘撷”,却未尽确,且将此词所指范围限制得太窄。
批判
批判,由同义词素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用作动词时只相当于现代“批文件”的“批”,用作名词时义同“批语、判词”。例如:
①邻近数州人,皆请休咎于李序,其批判处犹存。(《太平广记》卷三〇八《李序》)
②晏知止作府推,时诸子房中案牍犹多,祖宗自批判者文字甚众。(《默记》卷中)
③(徐)师川恃才傲世,不肯居人下,尝取虚中所判抹而改之,然非所长也。虚中语师川曰:“足下涂抹珹(按陈虚中自名)之批判,虽不足道,然公所改抹未当,奈何?” (《挥麈后录》卷七)
④左手掌内有朱字数行,不可认,盖批判语也。(《夷坚志》甲卷六《俞一郎放生》)
①②两例中“批判”为动词,例③为名词。例④为形容词。
偏〔一〕
偏,最、尤,程度副词。例如:
①晋太元中,吴兴许寂之,忽有鬼于空中语笑,或歌或哭,至夜偏盛。(《异苑》卷六)
②山居之民多瘿肿疾……今江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博物志》卷二)
③高宗怡然曰:“朕颇耽坟籍,至于《孝经》,偏所留意。” (《大唐新语》卷六)
④俗云鹅毛柔暖而性冷,偏宜覆婴儿,辟惊也。(《岭表录异》卷上)
⑤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象,牙小而红,最堪作笏。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偏堪作炙。(《太平广记》卷四四一《杂说》)
例⑤“偏堪”与上文“最堪”互见,义尤醒豁。
偏〔二〕
偏,又犹“独、只”,范围副词。例如:
①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汉晋春秋》卷二)
②则天朝,太仆卿来俊臣之强盛,朝官侧目,上林令侯敏偏事之。(《朝野佥载》卷三)
③户有巢燕,常双飞,后忽孤飞。女感其偏栖,乃以缕系脚为志。(《太平广记》卷二七〇《卫敬瑜妻》)
④催规,子规也,唤起声如络纬,圆转清亮,偏于春晚鸣,江南谓之春唤。(《墨客挥犀》卷七)
按“偏”以上二义,韵文尤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平章
平章,本有“商量、品评”义,动词,唐宋时又用以特指说合婚事,犹言“提亲、议婚”。例如:
①崔元综任益州参军日,欲娶妇,吉日已定。忽假寐,见人云:“此家女非君之妇……”俄而所平章女,忽然暴亡。(《太平广记》卷一五九《崔元综》)
②吾有一外甥女子姓郑,早孤,遗吾妹鞠养,甚有容质,颇有令淑。当为儿平章,计必允遂。(同上,卷二八一《樱桃青衣》)
③李在建康,其友周洎子及,德庆弟刚夫婿也,为李平章妻之从女兄先嫁薛氏者。(《夷坚志》三补《梦妻肩青点》)
④及还乡,故彭藤州端之女以病风为夫所弃,不可归士流。倚兄以半千与之平章。(同上,同卷《梦得富妻》)
又《伍子胥变文》:“臣闻秦穆公之女,年登二八,美丽过人……愿王出敕,与太子平章。”亦可佐证。
凭
凭,请。此义当由“凭仗”义而来,但已不能再作“仗”字解。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衍例如下:
①女急曰:“哥哥凭来,宜且礼待,况令消患,不可动摇!”(《太平广记》卷四二一《刘贯词》)
②今有一信,凭君必达! (同上,卷四六〇《裴沆》)
③后数日,云设斋,凭蔡为借食器及帐幕等。(同上,卷三七二《蔡四》)
④陈还得苏,具向夫说,即凭妹夫赵师子欲写《法华经》。(同上,卷九九《刘公信妻》)
例①写刘贯词为一龙子送书事,龙母欲加害于刘,其女劝阻,故云。“凭来”义即“请来”。
破
破,通“拨”,为“支拨、拨付”义;又通“报”,为“呈报”义,均用作动词。“破、拨、报”一声之转。例如:
①因上章极论之:乞将(潘)攸合得请给,令户部照条支破。(《容斋三笔》卷一六)
②二浙造酒,非用灰则不澄而易败,故买灰官自破钱,如衢州岁用数千缗。(《鸡肋编》卷下)
③(选集者)到国门即入朝集院,支俸、差剩员、破官马,事事安便。(《清波杂志》卷一)
④许元初为发运判官,每患官舟多虚破钉鞠之数,盖陷于木中,不可称盘,故得以为奸。一日,元至船场,命拽新造之舟,纵火焚之。火过,取其钉鞠称之,比所破才十分之一。自是立为定额。(《东轩笔录》佚文引《类苑》卷二二)
前三例为“拨”义,“支破”即支拨,“破钱、破官马”即拨钱、拨官马。例④为“报”义,文中凡两见。安家瑶《唐永泰元年——大历元年河西巡抚使判集(伯2942)研究》录文67—68:“艰虞以来,庶事减省,沙州祭社,何独丰浓。税钱各有区分,祭社不合破用。”又71:“故沙州刺史王怀亮擅破官物充使料,征半放半。”(《敦煌吐鲁蕃文献研究论集》235页)二例中“破”亦为“支拨”义。《朱子语类》卷一〇六:“某而今方见得盐钱底里,与郡中岁计无预。前后官都被某见过,无不巧作名色支破。”亦足参证。按人民文学《话本选·碾玉观音》:“崔宁谢了恩,寻一块一般的玉,碾个铃儿接住了,御前交纳。破分请给养了崔宁,令只在行在居住。”注云:“破分——不按照一般的规则或习惯,是‘例外’‘破格’的意思。”其说未确。“破分请给”应为支拨一份薪水之义。
破白
破白,宋代备选官员如须补实缺,得由多人荐举,得最初之荐举书者,叫“破白”。“破”亦当为“报”义,含申报而记录在册之意。例如:
①中兴以来,改官人数绝少……庆元以后,岁有溢额。盖孤寒路绝,得举官五员俱足,而不得者多不破白,势使然也。(《燕翼诒谋录》卷五)
②选人得初举状,谓之破白,末后一纸凑足,谓之合尖,如造塔上顶之意。(《朝野类要》卷五)
③嘉定末年,臣僚申严此制,寄禄官通直郎以上既不比承平之时,一入国门即破白……虽欲趁赴朔望,不可得。(宋戴埴《鼠璞》)
铺席
铺席,店铺、商贾,名词。例如:
①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纵横万数,莫知纪极。(《东京梦华录》卷三)
②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梦粱录》卷一三)
③内以沙罗盛金佛一尊,坐于沙罗内香水中,扛台于市中,宅院、铺席诸人,浴佛求化。(《西湖老人繁胜录》)
④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粱录》卷四)
潜火
潜火,即“防火、救火”的意思,宋代熟语。例如:
①盖官府以潜火为重,于诸坊界置立防隅官屋,屯驻军兵,及于森立望楼,朝夕轮差兵卒卓望。(《梦粱录》卷一〇)
②又恐虏人临城,必有火炮,凡近城茅竹屋并附仓库者悉撤去,仍取市井潜火水桶上,以防火箭。(《襄阳守城录》)
③五家结为一甲,互相觉察奸细,多备潜火器具,以防火烛。(同上)
按《容斋三笔》卷五《潜火字误》:“今人所用潜火字,如潜火军兵、潜火器具,其义为防。然以书传考之,乃当为‘熸’。《左传·襄二十六年》:‘楚师大败,王夷师熸。'《昭二十三年》:‘子瑕卒,楚师熸。’杜预皆注曰:‘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释文》音子潜反,火灭也。《礼部韵》将廉反。皆读如歼音,则知当曰‘熸火’。”
且如 借如
且如,双音连词,用法有二:一表假设,义同“假如”;一表举例,义同“例如”。分疏于下:
①俊道:“且如到襄阳府,张相公必不肯休,继续前来收捕,如何?” (《挥麈馀话》卷二《王俊首岳侯状》)
②(洪)迈等曰:“奉命出疆,而擅易国书,当若是耶?且如侍郎他日衔命出疆,还敢以朝廷国书擅自更易否?” (《中兴御侮录》卷下)
③且如有五兄弟,一为公,一为卿,一为大夫士,一为庶人,则礼从而不同,若使之各行其礼乎? (《猗觉寮杂记》卷上)
以上为表假设之例。
④后世妄行穿凿,故其说不胜繁芜,且如成十四年秋,叔孙侨如齐逆女…… (《懒真子》卷四)
⑤推闰约法云:“欲知来年闰,先看至之馀,更查大小尽,决定无差殊。”且如明年当闰,只看今年冬至后零日…… (《志雅堂杂钞》卷下)
以上为表举例之例。又“借如”也可有同样用法,而不表让步关系,“且、借”音近义通。例如:
⑥夫以廉洁之美而道之者寡,骄淫之丑而蹈之者众,何哉?志意劣而嗜欲强也。借如涉畏途不必皆死而人知惧,溺声色则必伤夭而莫之思,不其惑欤? (《教坊记》)
⑦李卫公德裕以己非科第,常嫉进士。及为丞相,权要束手。王起知举,将入贡院,请德裕所欲,德裕曰:“安问所欲,借如卢肇、丁稜、姚颉,不可在去流内也。” (《唐语林》卷七)
亲情
亲情,亲家、亲戚,名词。例如:
①帝知之,召宰臣曰:“朕欲为太子婚娶,本求汝郑门衣冠子女为新妇,闻在外朝臣皆不愿共朕作亲情,何也?” (《太平广记》卷一八四《庄恪太子妃》)
②汝州衣冠,无非望族,多有子女。有汝州参军亦令族内,于一家求亲,其家不肯,曰:“某家世不共轩冕家作亲情。”(同上,同卷《汝州衣冠》)
以上指亲家。
③其间有百姓随亲情及替人有赴设来者甚多,并玉石一概矣。(同上,卷一九〇《温造》)
④先是崔公亲情间人亦与杨通旧,欲求事,请公言之,终难启口。将赴杨之召,谓亲情曰:“修行今召我食……” (同上,卷二三七《杨收》)
⑤昭宗在华州时,郑县令崔銮,有民告举放绝绢价,御史台、刑部奏罪当绞,大理寺数月不奏。建问李尚书:“崔令乃亲情耶?何不奏?” (《玉泉子》)
⑥观察使留后,议者谓乃五代藩镇官以亲情留充后务之称,不可循用,可冠以军名,乃改为承宣使。(《清波别志》卷下)
以上指一般亲戚。
按以上两种用法在今方言中都可找到证明,广东潮汕话谓谈婚为“亲情”,潮汕以及漳州、泉州、临川等地称亲戚为亲情(参见李新魁、林伦伦《潮汕方言词考释》14、44页)。
侵
侵,有“进入”义,有“挨近”义,均为动词。例如:
①经年,忽夜有人环其院呼智通,至晓声方息。历三夜,声侵户。(《太平广记》卷四一五《僧智通》)
②拟金山在水中,岭岫崛起,有类金山,自馀亭榭基地甚多,竹木侵云,游者竟日乃可尽也。(《画墁集》卷八《郴行录》)
以上为“入”字义,“侵户”犹“入户”,“侵云”犹“入云”。
③长庆中,有头陀悟空,常裹粮持锡,夜入山林,越尸侵虎,初无所惧。(《太平广记》卷八四《衡岳道人》)
④其睫疏长,色若削瓜,鼓髯大笑,吻角侵耳。(同上,卷二一五《邢和璞》)
以上为“近”字义,犹言“近虎、近耳”。按“侵”字以上用法韵文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顷
顷,时间词,指过去,义同“往昔、从前”,与表时间短暂者用法不同。例如:
①謩曰:“某顷岁府解,蒙明公不送,何事今日同集于此?”(《太平广记》卷四九八《李回》)
②陵州刺史周遇,不茹荤血。尝语恂云:顷年自青社之海归闽,遭恶风所飘,五日夜不知行几千里也,凡历六国。(《岭表录异》卷上)
③“阴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丽闲远之外,文句窈窕凄恻,比顷来所示者,才又加等。(《容斋三笔》卷八《唐贤启状》引独孤及《与第五相公书》)
④顷来长老初至,必责童行往打钟,才下即死。(《夷坚志》支癸卷一《回天寺钟楼》)
“顷岁、顷年”意即“昔年”。“顷来”即“昔时”,“来”义与“时”同。
请 请受 请给
请,受,特指领受俸禄、薪给之类,动词。例如:
①随军十七八年,所请杂俸,月不下二万。(《太平广记》卷一四九《杜思温》)
②监察御史李畲母清素贞洁。畲请禄米,送至宅,母遣量之,剩三石…… (同上,卷二七一《李畲母》)
③(蜀师)皆无心斗敌,遣使臣逼促,则回枪刺之,曰:“请唤取龙武军相战,不惟勇敢,况且偏请衣粮。” (同上,卷二四一《王承休》)
④时步军都指挥使兰整云:“昔为殿前班长行,请米四石八斗;今作步军太尉,乃反不如。” (《鸡肋编》卷中)
例③“偏”为“多”义,“偏请”即“多领”。上文云:“承休一日请从诸军拣选官健,得骁勇数千,号龙武军……并特加衣粮,日有优给。”
另“请、受”连言,则构成同义复词,用作名词,义犹“薪水、工资”。例如:
⑤即有黄帔三四人,引至一曹署,其中文簿,多所不识,每月亦无请受,但意有所念,左右必先知,当便供给。(《太平广记》卷八三《张佐》)
⑥夫人宗女请受:戚里宗妇封郡国夫人,宗女封郡县主,皆有月俸钱米,春冬绢绵,其数甚多。(《容斋三笔》卷一四)
或称“请给”。例如:
⑦后(狄)青旧部曲焦用押兵过定州,青留用饮酒,而卒徒因诉请给不整。(《默记》卷上)
⑧并建庶官,以厘庶务,宜少丰于请给,以各励于廉隅。(《燕翼诒谋录》卷二)
按“请给”亦用作动词,且表示的施受方向可以相反。《唐律·断狱律》:“诸囚应请给衣食医药而不请给,及应听家人入视而不听,应脱去枷、锁杻而不脱去者,杖六十。”这里的“请给”犹言“发放、发给”,其中语素“请”已非“求”义而是“接受”义。
区分 区理 区处
区分,与当时的“处分”一词同义,“处置、处理”的意思,动词。例如:
①乞容旬月,区分家事。(《太平广记》卷三五二《李矩》)
②每以时人不能理命,致不肖子争财纷诟,列于讼庭,慨此为鉴。乃相约曰:“吾徒他年勿遵其辙,倘有不讳,先须区分,俾其不露丑恶,贻责后人也。” (同上,卷二八一《周蔼》)
③窃以皇族外戚,各有区分,岂不两安全耶? (《大唐新语》卷一)
④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封氏闻见记》卷六)
有时写作“区理”,其义亦同。例如:
⑤明旦区理家事,而检校庄租簿书尤力。(《夷坚志》补卷一六《鬼小娘》)
⑥锡恳云:“必欲我去,容我区理县事,分付钱粟,然后归别妻孥,得乎?” (同上,卷二四《姚锡冥官》)
因“区”有“处”义,两字又常常连用,组成同义复词。例如:
⑦王顺伯视其母为姑,为区处其后事。(同上,支戊卷一〇《芜湖王氏痴女》)
⑧(陈东)被逮之际,作遗书寄其家,区处后事甚悉。(《清波杂志》卷五)
按古音“区、处”二字声、韵相近而调小异(今武汉等地方言尚然),故义或可互通。《辞源》新版396页“区理”条释为“分别料理”,以“区”为“区分”义,似未尽妥。
取别
取别,即道别、告别,唐宋熟语。例如:
①至七日,谓女曰:“天上人间当隔异,欢会尚浅,便尔乖离,如何?”因流涕取别。(《太平广记》卷三三六《张守一》)
②及明朝,告其掌人曰:“此儿有重禄也……”胡氏喜,又赠绢五十匹,因取别。(《异闻总录》卷二)
③及旦取别,(陈)抟以宣毫十支、白云台墨一剂、蜀笺一角为赠。(《青箱杂记》卷一〇)
④(李)京坐贬官,未行,京妻谒鼎臣妻取别,鼎臣妻惭不出。(《厚德录》卷二)
按“取别”一词,唐诗、变文亦习见。《伍子胥变文》:“身轻体健目精明,即欲取别登长路。”杜甫《送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今人曹慕樊《杜诗杂说》157页云:“取别即道别,唐人俗语。”
去
去,犹“后”,指示时间而不表方位,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衍例如下:
①且为僧曰:“从此去七日,慎勿启吾之门,亦不劳饮食。”(《太平广记》卷二一三《圣画》)
②自今以去,保年八十有馀。(同上,卷三八六《谢弘敞妻》)
③昨夜梦与兄同自眉入京,行利州峡,路见二僧……问其向去灾福,答云:“向去甚好,无灾。” (《东坡志林》卷一)
④若二姝,齿未及笄,将嫁少年子,向去之事固不可知。若令守一老翁,甚无谓也。(《渑水燕谈录》佚文引《类苑》卷一〇)
凡言“此去”,义同“此后、今后”,“向去”犹言“往后”。
去就
去就,作为一个浑成的双音节名词,有两种含义:一是体面、规矩,一是举止、行为。二者本有联系。例如:
①宏词独孤绶试《放驯象赋》……不斥受献,不伤放弃。上赏为知去就也。(《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唐德宗》)
②翌日,于内阁从礼生从容,生极惶恐,罔知去就。(同上,卷二六二《郡牧》)
③杜洪念(令)公郊迓,以主座逊之,遽尸其位。其不识去就,皆此类也。(《北梦琐言》卷四)
④妇人出,敏拜。少叙间,颇有去就。(《青琐高议》后六《范敏》)
以上为第一类,“去就”均置于动词“知、识、有”之后,表示“识大体、懂规矩、有礼貌”等义。
⑤(萧)复忽悟足礼之阙,矍然乃启丹曰:“……客吏已通,取靴不得,去就疏脱,唯惶悚而已。” (《太平广记》卷一七〇《李丹》)
⑥忽见波上有渔舟而来者,渐近,乃一老父,鬓眉皤然,去就异常。(同上,卷二〇四《吕乡筠》)
⑦严震镇山南,有一人乞钱三百千,去就过傲。(同上,卷四九六《严震》)
⑧议曰:“今之娼,去就狥利,其他不能动其心。” (《青琐高议》前一〇《王幼玉记》)
以上为第二类,“去就”多作句中主语,表示“举止、行为”的意思。按吕叔湘先生《笔记文选读》于《鸡肋编·迪功郎》下注云:“无去就,不识分寸,不懂规矩。”《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81页“去就”条云:“行为举动;或行为举动得体,有礼貌。”并可参看。
全
全,甚、最、很,副词,表程度而非范围,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例如:
①岭南风俗,多为毒药。令老奴食冶葛死,埋之,土堆上生菌子。其正当腹上,食之立死;手足额上生者,当日死;旁自外者,数日死;渐远者,或一月两月;全远者,或二年三年。(《太平广记》卷二二〇《菌毒》)
②近世用汤者全少,应汤皆用煮散。(《梦溪笔谈》卷二六)
③凡人能清净一室,焚香讽《黄庭》《道德经》,或一遍或七遍,全胜布施修斋。(《墉城集仙录》卷一〇)
④故(王)旦虽位极一品,而饮啖全少,不蓄声伎。(《青箱杂记》卷一)
染
染,书写,动词。例如:
①(朱弁)乃言在燕及宜州时,与英远唱酬,携其亲染诗文数篇以归。(《云麓漫钞》卷二)
②淮东将领王智夫言:尝见东坡亲染《水调词》。(《野客丛书》卷二四)
③堂庑倾欹,几不庇风雨,两旁皆过客诗句,楹楣户牖,题染无馀。(《桯史》卷一二)
④自是形迹不秘,去来不时,窗壁题染,在在可录。(《耆旧续闻》卷七)
按“染”表“写”义,当由“染翰”一语而来。《独异志》卷上:“(玄奘)及归,将书年月于壁,染翰欲书,约行数千百步,终不及墙。”降至元曲,则“写、染”往往连用为一词。《金凤钗》剧二:“写染的无褒弹,吟咏的忒风骚,真真字儿不带草。”
认
认,记、记得,动词。例如:
①遂被两吏扶却出城,但行甚速,渐无所知,忽若梦觉。见人环泣,及屋宇,都不复认。(《太平广记》卷三七六《李简》)
②然弼(富弼自称——引者)遭遇和尚,即无始以来忘失事,一旦认得,此后须定拔出生死海。(《罗湖野录》卷一)
③或有见者,密认其处,寻求不得。(《太平广记》卷三九八《藏珠石》)
④(徐)谦素与相善,虽瞽目冥行,认其已死,骇曰:“李大哥,汝下世多时了,何故在此?” (《夷坚志》支癸卷八《李大哥》)
日逐
日逐,即“逐日、每日”的意思,时间副词。例如:
①明皇于禁苑中,初有千叶桃花盛开,帝与贵妃日逐宴于树下。(《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②景德四年六月,敕臣仍自外到阙及在京主执,如有公事,并日逐于巳时以前,中书、密院聚厅相见。(《春明退朝录》卷中)
③委官诣门抄札贫乏下户,给由子(按指凭证)日逐赈籴,以接民食。(《襄阳守城录》)
又《水浒全传》一〇三回:“教王庆将日逐买的都登记在簿上。”并可证。按胡竹安《<水浒全传>所见现代吴语词汇释例》云:“日逐,即普通话的逐日(每日,不时)。”除《水浒》外,并引《古今小说》《京本通俗小说》《儒林外史》各一例(《中国语文》1962年第9期)。由此可知“日逐”系带有方言色彩的一个倒序词。
商量
商量,考虑、斟酌。这是单方面的,不涉及对方或多方,故与通常表共同计议之义者有别。例如:
①开元中,吏部侍郎被宁王宪嘱亲故十人官,遂诣王请见,云:“十人中有商量去者乎?”王云:“九人皆不可矣,一人某者听公。” (《大唐传载》)
②丁曰:“身履冥路,须财何为?今当广集僧徒,多造佛果,为资它生福助何如?”陆不可。往复辨诘,奋然而起曰:“我去矣,汝自商量!” (《夷坚志》支庚卷一《丁陆两姻家》)
③不知南轩何故如此说,恐只是一时信笔写将去,殊欠商量。(《朱子语类》卷四一)
④子美间关乱离,挺节无所污;巢父后没王事;惟太白坐永王璘事流夜郎。按璘尝辟巢父而巢父不应,可见太白当去就欠商量也。(《后村集》卷一七《诗话上》)
⑤拦米一事,使台施行,委欠商量,特不欲有请耳。(《勉斋集》卷一二《复吴胜之湖北运判柔胜》)
⑥翁立之于前,作色曰:“我有四个字,汝能不犯戒则留,不然去耳。”请问之,曰:“酒、色、财、气也。”大伦曰:“幸受教,敢不敬承。不饮酒、不耽色、不爱财,皆当服行终身;惟‘气’之一字,却欠商量,不可少屈。” (《东南纪闻》卷一)
例①揆之情理,不应是与王商议,而是请王考虑。例②说“汝自商量”,可知是单指对方,让对方考虑。以下各例中之“欠商量”,均为欠考虑或考虑不周之义。
上公
《汉语大词典》一册268页“上公”条列“周、汉、晋之高官;公爵的尊称;五行之官;即太白星”等义。《汉语大词典订补》37页“上”字下于此目无补。按“上公”此外还可用为对神仙或年高德劭者的尊称。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一三:“昔高辛时,有仙人展上公者,于伏龙地植李,弥满其地。展先生至今为九宫内右司保。”文中前称“上公”,后称“先生”,可见都是尊称。唐宋以下散文之例有:
①复有一人至,谓前谒者曰:“既至矣,则须速报上公。”韦问曰:“上公何品秩也?”吏亦不对。(《太平广记》卷四八《韦卿材》)
②宜春郡安仁镇有齐觉寺,寺有一老僧,年九十馀,门人弟子有一二世者。彼俗皆只呼‘上公’,不记其法名也。(同上,卷一三四《上公》)
③古之神人有应上公者,通乎阴阳。君亲帅诸大夫道之而以请焉。(《帝王经世图谱》卷一一)
④世传《珞琭三命赋》,不知何人所作,序而释之者以为周灵王太子晋,世以为然。考其赋所引秦河上公如悬壶、化杖之事,则皆后汉末壶公、费房之徒,则非周灵王太子晋明矣。”(《曲洧旧闻》卷八)
例①下文云:“某因世乱,百家相纠,窜避于此,众推为长,强谓之上公。”按“上公”本职官名,位在三公之上,民间用为尊称,这同称手艺人为“待诏”,称兵卒为“端公”的情形相仿。以“上公”称神佛或僧徒则另有来源。《风俗通义》卷八《社神》:“谨按《春秋左氏传》曰:共工有子曰勾龙,佐颛顼,能平九土为后土。故封为上公,祀以为社。”
上事 上
上事,“上任视事”的省略说法,当时习惯用语。例如:
①壬午岁,广陵瓜州市中,有人市果实甚急。或问所用,云:“吾长官明日上事。” (《太平广记》卷三五五《杨副使》)
②有一紫衣秉笏,取书宣云:“洎三世为人,皆行慈孝,功成业就,宜授此官。可封阳明府侍郎,判九州都监事。来年九月十七日,本府上事。” (同上,卷二七九《陆洎》)
③(李)习吉好学,有笔述……帝重其文章,授谏议大夫,使上事北省以荣之。(《北梦琐言》卷一四)
④太常卿封敖于私第上事,御史台弹奏,左迁国子祭酒。(《东观奏记》卷下)
例④下文云:“故事:太常卿上日,廷设九部乐,尽一时之盛。敖拜太常卿,欲便于亲阅,遂就私第视事。”可知“上事”与“视事”同义。另“上事”还可以再行省略,单用一“上”字而表示同样的意思。例如:
⑤周地官郎中房颖叔除天官侍郎,明日欲上。其夜有厨子王老夜半起,忽闻外有人唤云:“王老不须起,房侍郎不上,后三日李侍郎上。” (《朝野佥载》卷二)
⑥中宗景龙末,崔湜、郑愔同执铨管,数外倍留人……选人得官,有二年不能上者。(《封氏闻见记》卷三)
⑦德宗非时召拜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赴上。(《国史补》卷中)
⑧柳元公初拜京兆尹,将赴府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于街中杖杀之。(《因话录》卷二)
例⑦“赴”与“上”同义叠用。例⑧广陵古籍刊印社《笔记小说大观》本于“府”字绝句,当系不知“上”有以上用法而致误。按俞德邻《佩韦斋辑闻》卷一:“上官有忌用正、五、九月者,凡数说。……今之州郡,此三月不支羊肉钱,先儒遂以正、五、九月不上官政,沿袭唐家故事。”可知“上事”或“上”即“上官”或“上官政”,义同今所谓“到职视事”。
稍似
稍似,稍微、较为,双音副词,“似”在其中不为义,类似语尾。例如:
①勃等虽有才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者?杨稍似沉静,应至令长,并鲜克令终。(《大唐新语》卷七)
②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溪峭岩……盖有稍似平处,路人徐步而进,若儒之步武也。(《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大竹路》)
③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东京梦华录》卷四)
④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同上,卷五)
按变文中也有“似”作语助之例,参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377页。
设 宴设 设厨 设将
设,可指菜肴,用作名词,非一般的“设置”义。例如:
①客来早者得佳设,日晏即渐罄。(《太平广记》卷二三四《羊曼》)
②俎上蒸肫一头,厨中荔枝一盘,皆可以为设。(同上,卷二一五《曹元理》)
③吾来年七月七日,当复暂还……不须费设;若意不已,止可茶食耳。(同上,卷三二三《王胡》)
“佳设”犹言“佳肴”,例③“设”与下文“茶食”对举,菜肴之义益显。由此扩大而为“筵宴”之义,仍为名词。例如:
④每有设,据人数取鹅。(同上,卷二三四《御厨》)
⑤一日,军中高会,州郡谓之春设者,大将家相率列棚以观之……设方酣,廉使忽驰吏呼将。(同上,卷一八二《赵琮》)
⑥洎封至蜀,置设,弄参军后,长吹《麦秀两歧》于殿前。(同上,卷二五七《封舜卿》)
以上均犹言“有宴、春宴、置宴”。另“设”用作动词时,则为“宴请、排宴”之义。例如:
⑦安南都护邓祐,韶州人,家巨富,奴婢千人。恒课口腹自供,未曾设客。(同上,卷一六五《邓祐》)
⑧今将归,且荷公之厚,聊为一设。(同上,卷七八《王固》)
⑨思道既过江,过一寺,诸僧与思道设,亦不敢有言,只供索饮食而已。(同上,卷二五三《卢思道》)
⑩即见无比设厅戏场,局筵对仗,音乐百戏,楼阁车棚,无不精审。如此宴设一日。(同上,卷七四《张定》)
⑦⑧两例为“宴请”义,例⑨为“排宴”义,例⑩“宴、设”同义叠用。因“设”有“馔、宴”义,故官厨称为“设厨”,主宴馔之吏称为“设将”(“将”与“吏”同义,参见本书“将”字条)。例如:
⑪适诣设厨,求得少酱。(同上,卷五〇〇《振武角抵人》)
⑫唐李讷除浙东,路由淮楚。时卢罕为郡守……命设将送素膳于讷。(同上,卷二四四《卢罕》)
按“设”以上各种用法均已见六朝文献,参见周一良先生《三国志札记·设主人》(《文史》第九辑)。
神观
神观,神色、神思,名词。例如:
①良尝在张魏公府为帐下,气干甚伟,自再生之后神观索然。(《夷坚志》丁卷一《左都监》)
②妻子问之,不对。神观日以枯索,及冬而殂。(同上,支戊卷九《龙阳章令》)
③高宗初被命渡河,随军一裨将某,善人伦,密语同列曰:“大王神观甚佳,此行必成大事。” (《清波杂志》卷一)
以上为“神色”或“神态”义。
④及最上,峰回路转,倏忽风景不同,岩洞飞惊,台殿缥缈,使人神观轩豁,忘其罢惫。(《游宦纪闻》卷四)
⑤政和中,将作监贾谠明仲奉诏为童贯治赐第于都城。既落成,贾往谢之,贯云:“久劳神观,而匆匆竟未能小款,翌早朝退无它,幸见过,点心而已。” (《挥麈后录》卷八)
⑥易箦之夕,神观不乱,作诗一绝,投笔而逝。(《野客丛书》附录《宋王先生圹铭》)
以上为“神思”或“精神”义。
审
审,通“诚”,果真,语气副词。例如:
①二人曰:“汝审好道,明日早会道北大树下。” (《神仙传》卷三)
②审能守之可长生,失之不久沦窈冥。(同上,卷一二)
③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嬉云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高士传》卷下)
④沉吟良久,举头向素云:“审审如如公言,不免须败。” (《启颜录》卷上)
⑤答仁曰:“审如公言,死无所恨。” (《三国典略》卷一)
⑥张建封死,杜兼诬奏李藩摇动军中。德宗大怒,密诏杜佑杀之。佑素重藩,怀诏旬日不忍发。因引藩论释氏曰:“因果之说,信有之否?”藩曰:“信然。”曰:“审如此,君宜遇事无怨。”因出诏。(《续世说》卷三《雅量》)
上举各例,均含有假设语气。“审”表“果真”义灼然可见。按《汉语大词典》三册1628页“审”字下第五义项为“真实”,举《战国策·秦策》及《玉壶清话》二例,其中的“审”应为形容词。语气副词“审”当由此虚化而来,但语义与用法都已有所区别。
声气
声气,即声音,非指声望、气韵之类,名词。例如:
①(仙者)又曰:“暂借小女子之宅,与世人言语。”其上尊语,即是丈夫声气。(《太平广记》卷六七《妙女》)
②妪大怒曰:“君常言,儿体貌声气,喜学似我;老翁欲死,作为狂语!” (同上,卷三一七《周翁仲》)
③(孙)广所云“深溪虎、古木鸢”,其状声气可矣,至云太上老君相次传授舜为琴,崇饰过甚,非予所敢闻也。(《封氏闻见记》卷五)
④郭再拜下钱,问其品秩,何婆乃调弦柱、和声气曰:“个丈夫富贵,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 (《朝野佥载》卷三)
按“声气”作“声音”解,今四川方言尚然,如“收音机声气太大”,意即声音过响,“说话大声武气”,谓声音大、嗓门高。
声音人 声儿 风声妇人
声音人,歌姬、歌伎的俗称。例如:
①安平(公主)左右皆宫人,上尽记之,忽见别姬,问安平曰:“此谁也?”安平曰:“刘郎君声音人。”上悦安平不妒。(《东观奏记》卷上)
此指歌姬,“声音人”三字下小字原注云:“俗呼如此。”
②太常群乐鼓噪,自负其胜。上不悦,命内养五六十人,各执一物,皆铁马鞭、骨檛之属也,潜匿袖中,杂于声儿后立,复候鼓噪,当乱捶之。(《教坊记补录》)
此指太常乐伎,“声儿”二字下亦有小字原注云:“坊中呼太常人为声儿。”按“儿”即“人”也,参见本书“儿”字条。又民间或称以声色事人之歌妓为“风声妇人”。例如:
③杨乃自述:高燕公在淮南日,任江扬宰,有弟收拾一风声妇人为歌姬在舍…… (《金华子杂编》卷上)
④(杜)晦辞于祖席,忽顾一营妓朱娘言别,掩袂大哭。瞻曰:“此风声妇人,员外如要,但言之,何用形迹?” (同上,同卷)
⑤杜牧少登第,恃才喜酒色,初辟淮南牛僧孺幕,夜即游妓舍……逾年,因朔望起居,公留诸从事从容,谓牧曰:“风声妇人若有顾盼者,可取置之所居,不可夜中独游,或昏夜不虞,奈何?”(《唐语林》卷七)
圣贤 贤圣 圣
圣贤,指佛道二教的最高尊神,非谓圣人贤人,名词。或倒其序为“贤圣”,或省作“圣”,义同。例如:
①小金方醒,具说其事……卢顼秉志刚直,不信其事,又骂之曰:“焉有圣贤来救一婢,此必是鬼耳!” (《太平广记》卷三四〇《卢顼》)
②小金曰:“诺,圣贤前度灸背,当时获愈,今尚苦腰痛。” (同上,同篇)
③巫悉召家人出,唯花红头痛未起,巫强呼之出……遂拽其臂,近肘有青脉寸馀隆起,曰:“贤圣宅于此,夫人何故惊之?” (同上,卷三六六《曹朗》)
④其时重建,殿庑雄丽,圣真威严,宫囿花木,靡不荣茂。(《梦粱录》卷八)
按以上用法,变文亦多有其例。《庐山远公话》:“遂于佛殿前,将紫云毫神笔,启告十方诸佛、如来立(土)地灵祇,咸愿证知;若诸贤圣不许,愿笔当时却下。”又《王西厢》一之一:“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王季思注:“王伯良曰:‘北人称菩萨神,不曰圣贤,则曰贤圣。’是。冯承钧《元代白话碑》载元河南鹿邑太清宫碑有‘太清宫里圣贤’及‘圣贤宫阙’语,‘圣贤’谓太清宫中所供神也。”上举数例,正可分别作王伯良说之确证,且唐代已经如此称说。
賸 剩 盛 胜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賸”字条云:“賸,甚辞,犹真也;尽也;颇也;多也。字亦作剩。”按“賸”与“剩”只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另此义亦可作“盛、胜”,音同音近而互通。增衍其例如下:
①鬼云:“缘王在任賸请官钱,所以折除,今折欲尽。” (《太平广记》卷一四七《王晙》)
②敬宗阴揣帝私,即妄言曰:“田舍子賸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何哉!” (同上,卷二六五《许敬宗》)
③(赵)谓曰:“即有一法,请官人剩吃消梨。” (同上,卷二一九《梁新赵鄂》)
④每将杀一豕,必先注水沃灌,使若充肥,因可剩获利。(《夷坚志》三志壬卷九《古步王屠》)
以上为“賸、剩”用例,均为“多”字义。
⑤永明中,沈约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封氏闻见记》卷二)
⑥明年上巳,与李蒙、裴士南、梁褒等十馀人泛舟曲江中,盛选长安名倡,大纵歌妓。(《太平广记》卷二七九《李捎云》)
⑦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盖石文如画也。石体盛轻,出郅支国。(同上,卷四〇三《延清室》)
⑧顷于景定年间,贾秋壑秉政时,曾有温州子韩福者,胜得头赏,曾补军佐之职。(《梦粱录》卷二〇《角》)
以上为“盛、胜”用例,例⑤⑦犹“颇”,例⑥⑧犹“多”。
时时
时时,不时、有时,时间副词,不一定表示频率高,次数多。例如:
①时时有香风泠然而至,张袖受之,则历年不歇。(《拾遗记·瀛洲》)
②妓奏之曲,赵皆不能逐。裴乃令随赵所奏,时时停之,以呈其曲。(《玄怪录》卷一《裴谌》)
③因命食,谈笑甚欢。时时小声曰:“昨夜甚惭长者,乞不言也。” (《酉阳杂俎》卷一五《诺皋记下》)
④伯山甫者,雍州人也,入华山中,精思服食,时时归乡里省亲。(《太平广记》卷七《伯山甫》)
⑤每遇乏绝,依方为之,无不成者。后及第,历州县官,时时为之,所得转少。(同上,卷八五《李生》)
⑥令左右引帝居一小室,时时有酒肉,但饮食粗粝耳。(《南烬纪闻》)
例⑥叙宋帝北行途中备受虐待状,故“时时”不同于“常常”,只是偶或供与酒肉之意。
驶卒 驶步
驶卒,宋代官府专管送信的公差,多以军卒充任,即沈括所谓“步递”(参见本书“急足”条),或作“驶步”。例如:
①两村民过之,望见,初疑为鬼,欲殴逐,闻其腰有铃声,谓是郡铺驶卒,大呼曰:“是非人所行处,何为在此?” (《夷坚志》补卷一六《横源老翁》)
②有驶卒持文牒,称泰山府君令与白石大王为代。(同上,支庚卷一〇《白石大王》)
③其兄及之在家,梦一驶步至,立于廷曰:“十年勤苦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八解元过省,喏,喏!” (同上,卷六《汪八解元》)
按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前代邮置,皆役民为之……太祖即位之始,即革此弊。建隆二年五月,诏诸道州府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其后特置递卒,优其廪给,遂为定制。”此种人物元代或称“铺卒”,杂剧中多见。
使者
使者,民间泛称官员,非谓受命出使之人。《夷坚志》三志己卷五《泰宁牛梦》:“良久客去,牛亦作人言曰:‘谢使者!'”作者自注:“使者,吏民呼邑官之称。”其实邑官之外别的官员也可如此称谓。例如:
①碧衣曰:“君本使已来矣,何必更为此行,要见使者乎?”遂命一人曰:“引王祐见本使!”遂开西院门引入,见李纳荷校灭耳,踞席坐于庭。(《太平广记》卷三〇五《李纳》)
②方旦听讼,郡守遣吏督春衣钱甚峻,吴不暇食,升车亟出,谒坑冶使者贷钱。(《异闻总录》卷二)
③赵阅道为成都转运使,出行部内……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逆旅之人不知其使者也,或慢狎之,公颓然鼓琴不顾。(《墨客挥犀》卷一〇)
④张忠定公咏,知益州,单骑赴任,是时一府官属,惮张之严峻,莫敢蓄婢。使者张不欲绝人情,遂买一婢,以侍巾帻。(《厚德录》卷一)
⑤杜正献公以清节名天下,然一身多历外职,五为使者,偏典诸名藩,在内惟三司户部副使、御史中丞、知开封府,遂至为枢密副使。(《石林燕语》卷七)
例①上文云:“平卢帅李纳病笃,遣押衙王祐祷于岱岳。”乃称节度使为使者。例②称坑冶司主管官员。例③称转运使。例④⑤则称知州,且从例⑤中可看出这是与内朝官即京官相对待的一种称呼。
事分
事分,犹言“事体”,指体统、礼仪、规矩之类,名词。例如:
①陶尚书谷为学士,尝晚召对,太祖御便殿,陶至望见上,将行而复却者数四。左右催宣甚急,谷终彷徨不进。太祖笑曰:“此措大索事分。”顾左右取袍带来,上已束带,谷遂趋入。(《归田录》卷一)
②或妄称宰相执政贵人之字,皆大不识事分者,习惯以然,元非简傲也。(《容斋四笔》卷二《轻浮称谓》)
③且三相同时登科,不可谓无事分,而玉石杂糅,薰莸同器……裴、崔之贤,谊难以处也。(同上,《续笔》卷一三《贞元制科》)
按皇帝不御袍带见学士是不合体统的,《渑水燕谈录》卷一《帝德》曾载宋真宗忘御袍带见学士而特地致歉事,故例①“索事分”即要求以礼接见,例③“无事分”犹言无体统、不合规矩。
是〔一〕
是,等于说“有”,表事物存现的动词,不表判断。例如:
①更无别物,只是金精,人福自薄,不合居之,遂丧逝,亦不曾杀伤耳。(《太平广记》卷四〇〇《苏遏》)
②(茅)山是金陵洞穴,周回一百五十里。(同上,卷二〇二《陶弘景》)
③柳十八郎今见在太山府君判官,非常贵盛,每日判决繁多,造次不可得见。二郎岂不共柳十八郎是往来,今事须见他。(同上,卷一五七《李敏求》)
④邠公杜琮,人臣福寿少有其伦,日常五餐以为常,或一日之费皆至万钱,夜间亦是一食。(《中朝故事》)
⑤论才词有欧苏黄陈佳句,说古诗是李杜韩柳篇章。(《醉翁谈录》甲集)
⑥皇都年少是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青琐高议》前一〇《王幼玉记》)
例①“是”与“无”对举,“是”之“有”义灼然可见。例⑤“有、是”互文。他例亦同。
是〔二〕
是,又同“因”,表原因的介词或连词。例如:
①盖是外处凌残,住止不得,所以竞来臻凑,贵且偷安。(《太平广记》卷二四一《王承休》)
②唐京兆尹庞严,及第后,从事寿春,有江淮举人姓严——是登科记误本倒书庞严姓名——遂赁舟丐食就谒。(同上,卷二六一《姓严人》)
③崔尝作侠士诗……由是往往传于人口,曰:“崔、张真侠士也。”是此人多设酒馔待之,得以互相推许。(同上,卷二三八《张祜》)
④宣宗舅郑光,敕赐云阳、鄠县两庄,皆令免税。宰臣奏恐非宜,诏曰:“朕以光元舅,欲优异之,初不细思,是免其赋……”(《北梦琐言》卷一)
按“是”以上两类用法,韵文亦多有,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收拾
收拾,犹网罗、收罗,多以“人材”之类作宾语,与常用之“整顿、整理”义有所区别。例如:
①十五年前,高燕公在淮南日,任江扬宰,有弟收拾一风声妇人为歌姬在舍。(《金华子杂编》卷上)
②吴冲卿初作相,亦以收拾人物为先,首荐齐谌并亮采。(《东轩笔录》卷一〇)
③事势到此,无可言者,目下姑且收拾人材,改往修来,以补万一,然无及矣。(《挥麈后录》卷三)
④时秦桧老矣,怙权杀天下善类以立威,搢绅胁息。赵至,一见光范,桧适喜,欲收拾之。问知其家尚留蜀……奉黄金百星以出。(《桯史》卷三)
手力
手力,仆役、差役。例如:
①后沙弥云:频有人来驱逐此羊。欢乃多将手力,自往伺之。(《太平广记》卷一三一《僧昙欢》)
②至其日五更,潜布弓矢手力于西郭门外,郑君领徒自往。(同上,卷一二七《卢叔敏》)
③县手力汪早,尝过门。怒其不烧香,遣人押回取问。(《夷坚志》支丁卷四《张妖巫》)
④明日,众手力具陈状云:“岁例用牛赛神,适有黄牛病瘴,已合钱买得,愿赐判许。” (同上,三志己卷五《泰宁牛梦》)
按称差役或仆役为“手力”,六朝已然。《宋书·庾登之传》:“今既有手力,不宜复留。”或称“事力”,又《萧惠开传》:“惠开有舫十馀,事力二三百人。”此词孙德宣《语词琐记》释作“仆役、差役”(《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新版《辞源》释作“官府担任杂役的小吏”,二者相较,孙说为优。如例①,与后说显然不甚榫合。
殊
殊,除了表示“很、甚”义和“犹、尚”义(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之外,还可用作语气副词,有“却、并、绝、竟”等义,往往与否定词连用。例如:
①(归舜)因诵数篇示之,凤花台曰:“近代非不靡丽,殊少骨气。” (《玄怪录》卷二《柳归舜》)
②潜语所亲曰:“柳应规以儒素进身,始入省,便坐新宅,殊不若且税居之为善也。” (《因话录》卷二)
③公自太子中允初加勋,便得骑都尉,越过骁、武、飞、云四级。自龙图阁直学士初封爵,便得信都县子,越过男一等……今殊不然,除勋官既罢外,侍从初封,亦从县男为始。(《容斋五笔》卷三)
④长者事亲极孝,逐日辛苦经营,纤微收拾,悉以供父母之养,季殊不然。(《夷坚志》三志辛卷九《费氏父子》)
以上两分句间均含有明显的转折语气,“殊”宜释为“却”。
⑤有王图者,工词赋,投卷凡旬月。融既见之,殊不言图之臧否,但问图曰:“向曾得卢休信否?” (《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吴融》)
⑥仲甫言:“卿性褊急,未中教。”然守之不止,费用数十万以供酒食,殊无所得。(同上,卷一〇《李仲甫》)
⑦“密章”二字,见《晋书》山涛等传,然其义殊不能深晓。(《齐东野语》卷一)
⑧木生名广莫,往来汉沔间,见人唯谈翰墨,殊不及他事,无有人知其为异人者。(《夷坚志》甲卷二〇《木先生》)
以上各例转折语气不甚明显,或已由连词承担(如例⑦),“殊”只加强否定,宜释为“并、绝”。
⑨无何,去文于众前窃是非介立……殊不知介立与胃氏相携而来,及门,瞥闻其说。(《太平广记》卷四九〇《东阳夜怪录》)
⑩使君殊不知达人之道,高尚于功烈孝贞也。(同上,卷三〇一《张安》)
⑪或被发裸体,一丝不挂,跣行通衢中,泥涂荆棘皆弗避。路人聚观叠迹,殊不动容。(《夷坚志》支丁卷三《李氏红蛇》)
以上表事理出乎意外,为“竟”字义。
刷
刷,集中、聚敛,一般是由官府出面施行的行为,动词。例如:
①及见微仲,微仲业已为之,不肯尽罢。予为刷汴岸浅底船,量载米以往。(《龙川略志》卷五)
②十九日,车驾至昌国县。二十四日,遣权户部员外郎李承造往台州刷钱帛。(《挥麈三录》卷一)
③(马)每出郡邑督钱,惟以多为贵,不问额之虚实赢缩……蜀人以其虐于刷钱,目曰“马刷”。(《夷坚志》甲卷一七《人死为牛》)
④粘罕二太子者谓搜寻宗室有所未尽,(莫)俦陈计于二贼,乞下宗正寺取玉牒,其中有名者尽行根刷。(《挥麈后录》卷三)
⑤(崔立)又括刷在京金银,命百官分坊陌穷治之,贵人富家俱被害。(《归潜志》卷一一)
前三例含义自明,无烦疏释。例④中“根”为“彻底”的意思,“根刷”意即全部彻底地拘集起来。例⑤“括、刷”同义并列。
四推
四推,唐宋时御史、殿中侍御史的执掌与分工。例如:
①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有内外弹、四推、太仓、左藏库、左右巡,皆负重事也。(《唐语林》卷七《补遗三》)
②所主公事,起自出使推劾、诸色监当、经历六察……四推鞠狱、两弹举事,皆无败阙,方得转迁。(《全唐文》卷九六八阙名《请定三院御史除授月限奏》)
③且台司本定四推,以谳疑狱。六察职事已重,不合分外领推。伏请自今以后,有囚称冤者,监察御史闻奏,敕下便配四推,所冀狱无冤滞,事得论理。(同上,卷九七四阙名《请推问临决称冤疏》)
④分京城诸司及诸州为东西:次一人知西推、赃赎、三司受事,号副端;次一人知东推,有不纠举者罚之。以殿中侍御史第一人同知东推,莅太仓出纳;第二人同知西推,莅左藏出纳。号四推御史。(《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
“四推”这一名目的所指及由来,由例④可以推见。又宋代王禹偁《赠王殿院同年》诗:“多从次地升三字,莫向朝端说四推。”“三字”指知制诰,“四推”义与上同。另修订本《辞源》及《汉语大词典》均有“四推”条,但只是指“古代帝王为表示劝农每年举行一次的耕籍之礼”,未及此义。
悚淅 洒淅
悚淅,毛发张竖貌,形容词。例如:
①吕氏追思悚淅,撤去板阁,忽忽若有所睹。(《夷坚志》支景卷九《王县尉小箱》)
②梦神君饮亭上,揖使居宾位。坐客数人,阴风肃然,昏暗如暮夜,仍不设灯烛。陡觉毛发竦浙,莫能辨同席者为谁。(同上,支戊卷八《仰山行宫》)
例①叙吕氏受人之托,将一小箱置于自己床内板阁上,久后才知此系一骨灰盒,故云。例②“浙”字下校者出小字校语曰:“黄校疑误。”按“竦”与“悚”同,“浙”当作“淅”。又此义或作“洒淅”。如:
③刁亟反僦邸,神思恍然不宁者累日,后每思之,毛发辄洒淅也。(同上,支景卷五《淳安潘翁》)
④李方追惧,毛发为洒淅。(《异闻总录》卷一)
按《辞源》新版1772页“洒淅”条解作“寒栗不安貌”,近是而未尽确,所举《通鉴》唐会昌六年例“毛发洒淅”,《新唐书·李德裕传》作“毛发森竖”,可互为佐证。又二十二子本《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可知此词来源久远。
诉
诉,推辞、拒绝,可用于辞酒,但不限此。例如:
①他日为时相坚虐一杯,诉之不及,其夕乃卒。(《太平广记》卷二一九《梁新赵鄂》)
②文宗欲以韦宣州温为翰林学士,韦以先父遗命恳辞。上后谓次对官曰:“韦温朕每欲用之,皆辞诉,又安用韦温?”(《因话录》卷二)
③弼既艺穷而请去,太宗令列其方。弼实不知方,诉之。帝谓其诈,怒,胁之以兵。(《太平广记》卷四〇〇《成弼》)
④至于官员不充,省符追人赴京参选,远州皆率衣粮以相资送,然犹辞诉求免。(《封氏闻见记》卷三《铨曹》)
⑤真宗初即位,以工部侍郎郭贽知天雄军,郭贽辞诉不肯赴职,上不许。(《涑水纪闻》卷六)
例①③“诉”字单用,例②④⑤“诉”与“辞”皆同义连用。又白居易《慕巢相公书云室人欲为买置一歌者非所安也以诗相报因而和之》诗:“如愁翠黛应堪重,买笑黄金莫诉贫。”意谓莫以贫穷而辞拒,亦可证。
虽
虽,借为“须”,“须”可表示两种意义:一为“本、本来”(参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须”字条第三义);一为“须得、需要”。分述如下:
①(苏味道)与张锡俱坐法,系于司刑寺。所司以上相之贵,所坐事虽轻,供待甚备。(《大唐新语》卷八)
②汉太上皇微时,常佩一刀长三尺,上有铭。其字虽难识,疑是殷高宗伐鬼方时作此物也。(《太平广记》卷二二九《汉太上皇》)
③召致于邑,出盎示之。曰:“此大篆也,非今之所行者,虽某颇尝学之,是九字曰:‘齐桓公会于葵丘岁铸。'” (同上,卷一七二《裴休》)
④此子悦之……因问其所止,将欲过之。女云:“我门户虽难,郎州佐之子,两俱形迹,不愿人知,但能有心,得方便自来相就。” (同上,卷四四七《上官翼》)
以上为“本来”义。例①中华1984年点校本出校记云:“四库本作‘所坐事极轻’,《永乐大典》卷八二三作‘所坐事轻’。”按二本皆不知“虽”之假借义而妄改或删,致使语气文意均不如原文佳善。他例亦均无让步关系,观引文上下自明。
⑤仆有疾如厕,虽一婢相送,君适固拒,果遇妖怪。(《太平广记》卷三三三《王无有》)
⑥彪曰:“今日无以为乐,先生能效古人化鲜鲤作脍与众享之,可乎?”笑曰:“此甚易事,但虽得鱼鳞一片为媒则可。”(《夷坚志》支甲卷九《鲁晋卿》)
以上为“需要”义。例⑤上文云:“欲与侍婢俱,妻不可。”又《邵氏闻见录》卷一〇载其父邵雍与吕诲诗:“林间谈笑虽归我,天下安危且系公。”中华本校记云:“明钞本、津逮本、学津本作‘须归我’。”亦足参证。
睢盱
睢盱,瞪着眼睛看。例如:
①有女僧二人,至普光寺,将祈礼者,睢盱顾视,如病疯狂。(《太平广记》卷一三六《唐僖宗》)
②夜深忽寤,见山獠列坐,态貌殊异。皆挟利兵,瞻顾睢盱,言语凶慢。(同上,卷七八《白皎》)
③(梅龙图公仪)至乌脚溪,使数人肩荷之,以物蒙身,恐为毒水所沾。兢惕过甚,睢盱矍铄,忽坠水中。(《梦溪笔谈》卷二四)
④(丁)谓貎睢盱,若常寒饿者,而贵震天下。相者以为真猴形云。(《涑水纪闻》卷三)
⑤见大毛物,睢盱而前,引手拍其头。(《夷坚志》丙卷四《景家宅》)
按《汉语大词典》“睢盱”条义项②为“睁眼仰视貌”。其他大型语文辞书也有类似解释。但此说不尽确。若用唐宋以降的文献用例来验证,每每有方凿圆枘之感。以上各例中,“睢盱”都不含“仰视”的意思,只表示“瞪着眼看”,是“平视”或“环视”,有时还可能是“往下看”。例④说丁谓长就一副猴相,猴子的特点之一是看人视物时不停地眨眼,并非仰视骄傲的样子。辞书的“仰视”之解大概源于《说文》,该书“目”部云:“睢,仰目也。”“盱,张目也。”其实“仰目”“张目”都是一个意思,就是“瞪着眼看”。之所以称“仰”,是因为人在睁大眼睛瞪视的时候,眼角眉梢都会上扬的缘故。段玉裁于《说文》目部“盱”字下云:“张载注《魏都赋》‘盱衡’曰:‘眉上曰衡。盱,举眉大视也。'”亦可资参证。因此,“睢盱”一词的这个义项的准确概括应是“瞪视貌”,它可以是平视,也可以是斜视或下视,当然也不排斥仰视。
随事
随事,或为词组,或为一浑成的双音词,大约有以下三种用法:一、作词组,“随”表“依随、按照、根据”等义,“事”指事件或情况。例如:
①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因民所欲,随事救民,盖理然耳。(《龙川略志》卷九)
②敕曰:“大慈恩寺僧玄奘所翻经论,既传新译,文义须精……中书侍郎李义府、杜正伦时为看阅,有不稳当处,即随事润色之。” (《懒真子》卷二)
③宇文粹中为给事中,张琮为起居舍人,列奏:“欲望今后时务策,并随事参以汉唐历代事实为问。” (《能改斋漫录》卷一二《罢史学》)
④经制财用司事所取到元丰八年、最近年分五州军实费,计三百六十八万三千四百八十二贯。今随事相度,裁减除豁,共计一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馀贯。(《曲洧旧闻》卷六)
例①“随、因”互文,二句意谓顺应百姓的要求,根据当时情况拯救百姓。例②犹言“酌情润色”。馀二例略同。
二、双音节形容词,有“随宜、随便”的意思。例如:
⑤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问所欲,季和曰:“明晨发,请随事点心。” (《太平广记》卷二八六《板桥三娘子》)
⑥主司复长揖,领生徒退,诣舍人院,主司栏入。舍人公服靸鞋,延接主司,然舍人礼貌谨敬有加。随事叙杯酒,然于阶前补(铺)席褥,舍人登席,诸生皆拜,舍人答拜。(同上,卷一七八《过堂》)
⑦朱衣辈既去,依前涕下至口,搔痒不已,其夜遂卒。魏公等虽惊其事,而不异其人,遂随事瘗埋。(同上,卷三六《魏方进弟》)
以上均犹言“随宜点心、随宜叙杯酒、随便瘗埋”。又《全唐诗》卷四四五白居易《慵不能》:“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亦“随宜、随便”义,并可证。
三、双音节时间副词,表示“随时、随即”的意思。例如:
⑧帝与贵妃杨氏旦夕礼谒,拜于床下,访以道术。旻随事教之,然大约在于修身俭约慈心为本。(《太平广记》卷七二《王旻》)
⑨向三更,忽呼其下曰:“速起,报堂前:萧三郎来相看,可随事具食,款待如法,妨他忙也。” (同上,卷三四八《韦齐休》)
⑩上览而壮之,奎札付中书曰:“赏功迁职,不以滥予,郑丙言是也。给舍遇书读,宜随事以闻。” (《桯史》卷一二)
例⑧“随事”表“随时”义,后二例表“随即”义。又此义六朝亦有例可证。《南史·颜延之传》:“延之甚怨愤,乃作《五君咏》……(刘)湛及义康以其词旨不逊,大怒,欲黜为远郡。文帝与义康诏曰:‘宜令思愆里闾,犹复不悛,当驱往东土;乃至难恕者,自可随事录之。'”亦“随时、随即”义。
天行
天行,等于说“时疫”,即流行传染病,名词而非动词。例如:
①入屏墙,见故刑部尚书李乂,朝宗参见。云:“何为决杀人?”朝宗诉云:“不是朝宗打杀,县令重决,因患天行病自卒。”(《太平广记》卷三八〇《韩朝宗》)
②琦先畜一净刀子,长尺馀,每念诵即持之。及患天行,恒置刀床头,以自卫护。(同上,卷一一一《王琦》)
③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东京梦华录》卷一〇)
④尼劝止曰:“今年天行炽毒,谁人家不坏人口?” (《夷坚志》支戊卷二《孙大小娘子》)
例①“天行”后有“病”字,例②前有“患”字,例④上文云:“乾道元年,浙西大疫。”都说明这是一种颇为厉害的传染病。例③所谓“天行帖子”,当出自一种祈求来年无病无灾的民间习俗。又此词变文中亦有用例。《舜子变》:“今日见我归家,床上卧不起,为复是邻里相争?为复天行时气?”元剧中则更为习见。《争报恩》剧一:“某宋江哥哥手下第十二个头领金枪教手徐宁是也……到这权家店支家口,得了一场冻天行的证候,一卧不起。”这里前加“冻”字,大约指冬季流行的。
停 停止 停藏 窝停
停,动词,用于指人宾语之前,为“留宿、居留”义,这是由一般的“停留”义引申而来,但两者已有所区别。用于指物宾语之前,则为“蓄积、贮藏”义。分疏如下:
①唐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太平广记》卷二四三《何明远》)
②时赵停于百姓张家,即遽归告之。(同上,卷四三《卢山人》)
③道士遂资钱物,并与一帖,令向肃明观本院中停。(同上,卷二二四《任之良》)
④孝绰为廷尉正,携妾入官府,其母犹停私宅。(同上,卷二六五《刘孝绰》)
⑤自是宫观不许停著妇女,亦无寄食者矣。(《燕翼诒谋录》卷二)
①②两例为“留宿”义,他例皆“居留”义。例⑤上文云:“黄冠之教,始于汉张陵,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不异。”“居、停”互见。有时“停、止”连用,其义亦同。如:
⑥(大王)便回顾王判官云:“崔子停止何处?”判官曰:“便在某厅中安置。” (《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
⑦以义宁元年,忽有客寄其家停止。(同上,卷四三六《汤安仁》)
如系非法居留,则含贬义,等于说“藏匿”。例如:
⑧张密使询其故,云:“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 (《夷坚志》支癸卷二《李五郎》)
⑨会所亲告其停藏北人,欲谋叛,朝廷命置狱推鞫。(同上,一补卷二四《姚锡冥官》)
二例“停”与“窝”或“藏”连用,均犹言“窝藏”。
⑩武士笑曰:“误矣,吾即歙州某桥南停纸朱庆也,与子不熟,颇识其面。” (《墨庄漫录》卷三)
⑪陈希夷将终,密封一缄付其弟子,使候其死上之。既死,弟子如其言入献。真宗发视,无他言,但有“慎火停水”四字而已。(《石林燕语》卷五)
⑫才鞫问,即承伏云:“初用渠钱五百千,为作屋停货,今积布至数千匹。” (《夷坚志》支癸卷五《陈泰冤梦》)
⑬姜七家对面有空屋一所,相传鬼魅占处,无人敢居。姜赁为客房,以停贮车乘器仗。(同上,三志己卷二《姜店女鬼》)
以上为“停”后跟指物宾语之例。“停纸”即囤积纸张,亦即经营纸张生意。“停货”与此略同。“停水”义同“蓄水”。末例“停、贮”同义叠用。
停榻 塌房
停榻,囤积,“停”有“蓄藏”义(见上条),“榻”亦同。“塌房”略同今之堆栈或货栈。两者可以互证。例如:
①僧道度牒,每岁试补刊印板,用纸摹印。……大观四年,岁卖三万馀纸。新旧积压,民间折价至九十千。朝廷病其滥,住卖三年,仍追在京民间者毁抹。诸路民间闻之,一时争折价急售,至二十千一纸,而富家停榻,渐增至百馀贯。……南渡以后,再立新法,度牒自六十千增至百千。淳熙初,增至三百千,又增为五百千,又增为七百千。然朝廷谨重爱惜,不轻出卖。往往持钱入行都,多方经营,而后得之。后又著为停榻之令,许客人增百千兴贩,又增作八百千。(《燕翼诒谋录》卷五)
②自梅家桥至白洋湖、方家桥直到法物库市舶前,有慈元殿及富豪内侍诸司等人家于水次起造塌房数十所,为屋数千间,专以假赁与市郭间铺席宅舍,及客旅寄藏物货并动具等物。四面皆水,不惟可避风烛,亦可免偷盗,极为利便。(《梦粱录》卷一九)
③但臣采其土俗之论,以为月日稍久,流转不行,必有减落百陌之忧,将为店铺停塌之利。(《水心集》卷二《淮西论铁钱五事状》)
④今立法:使民凡所以养生之物,有馀者不敢停塌,租赁不足者不敢蕃息营利。(《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
按元代刘时中《端正好》套(上高监司):“殷实户欺心不良,停榻户瞒天不当。”意亦谓豪家富商乘灾荒之年囤积粮食、居为奇货,可参证。又例②《都城纪胜·坊院》作“塌坊”,所述略同。“塌(榻)”之表“囤积、贮藏”义,疑出方言。又此词至明代犹见使用。《明会典》卷一三五:“舶商匿货:凡泛海客商,舶船到岸,即将物货尽实报官抽分,若停塌沿港土商牙侩之家不报者,杖一百。”
通
通,共、同。或表总括,作范围副词;或表连及,作介词。分疏如下:
①然古人葬者亦有石志,但不如今代贵贱通为之耳。(《封氏闻见记》卷六)
②大率高下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梦溪笔谈》卷二四)
③自后二府罢者,学士与散官通服此带(指御仙带),遂以为故事。(《春明退朝录》卷中)
④自是连放五榜,通取八百馀一人,一时名臣,悉自此出矣。(《石林燕语》卷五)
以上“通”作范围副词,犹“共为、共有、共服、共取”。
⑤审通数日额觉痒,遂踊出一耳,通前三耳,而踊出者尤聪。(《太平广记》卷二九六《董慎》)
⑥要约未定,朝廷又要蕃界更留草地十里,通前三十里,西人亦又相许。(《龙川略志》卷六)
⑦予凡三归安陆,大为搜访……仅获五百十卷,通旧藏凡千一百卷,江氏遗书具此矣。(《挥麈后录》卷五)
⑧州军昔卖漕司二分盐,亦以八分息归漕司,通前十六州请盐于十万仓者,凡七万馀箩,漕司岁得钱六十五万五千六百馀缗。(《岭外代答》卷五《广右漕计》)
以上“通”表连及,均为“连”字义。又《秋胡变文》:“又经二载,通前六秋,忽成九载。”亦可证。
同情 同
同情,犹言“同谋”,法律用语。例如:
①石李二夫族与本府要吏亲党,上在府帅、判官、行军司马、随使都押衙,各受方遇二女赂钱数千缗,而以令遵与姊及书券安美同情共盗,俱弃市。(《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刘方遇》)
②王引入,谓甲曰:“君前任县丞受赃相引。”见丞著枷坐庭树下,问云:“初不同情,何故见诬?” (同上,卷三八〇《金坛王丞》)
③大历中,太原偷马贼诬一王孝廉同情。(《酉阳杂俎》续集卷七)
“同情”此义也可省作“同”。例如:
④初见杀时,从行人亦在其中而不同,执罪之,失也。(《太平广记》卷一二七《吕庆祖》)
又《董西厢》二:“崔相国姻亲交朋,蒙恩被德,职司权路,不利后事。虽被贼掠,皆我开门迎贼所致,执作同情,何辞以辩?”亦可参。按孙德宣《语词琐记》“同情”条云:“同案情。”亦得(《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头项
头项,犹言“部分”,多指军事编制单位。例如:
①头项贼首往往中箭炮归。(《云麓漫钞》卷七)
②至日五鼓,地分头项沿门驱逐杂人。(《武林旧事》卷一《四孟驾出》)
③都辖一房,有都辖使臣总供申院长,以至厢巡地分头项火下凡数千人,专以缉捕为职。(同上,卷六《游手》)
④由是充所统者,王及其旧部曲陈淬、岳飞数头项而已。(《建炎笔录》卷一)
⑤若选五万精兵出四门,分为十头项,乘势出击,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众必溃乱,有可破之理。(《避戎嘉话》)
例①意谓该部分之贼首往往中箭中炮。例②③指京城治安人员,亦为准军事组织,“地分头项”意指该地段维持治安者。按“头项”一词,笔记中不经见,但史书中用例极夥。《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五引《编年》:“初十日,金人一头项自宛亭前来,至兴仁府城外五里扎寨。”“又一头项寇濮州城下。”“又一头项自卫南寇开德府。”卷一六一引王绘《绍兴甲寅通和录》:“臣所见自天长至辰州,挞懒大寨五寨,共有二万人。或云三太子、四太子、刘麟四头项,臣皆不曾亲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包诚昨赴泾原陷没,仍令经略司相度,以包诚部族人马作五头项分擘。”均可参证。又“头项”之指军事组织,并不是源于“头颈”之义而是来源于当时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第125页“头项”条列二义:“一、西夏军事组织。各部族首领所将本部兵为一溜,八溜为一头项。二、蒙古时期,自大汗以下,诸王、驸马、大将,凡自领一部者称为头项。如灭金时,围汴京,宋、金人记载称其各路军马共有十七头项,或作十七头下。”复按,《汉语大词典》卷一二第305页“头项”条列五义,其第一义为“位置或次序在前的”,举《云麓漫钞》卷七之例;其第二义为“头领、首领”,首举岳飞《分拨军马状》:“统率马友并本路李宏、吴锡、韩京诸头项军马,前来措置,掩杀曹成。”次举李纲文及《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此时蒙古病者众,十七头项皆在京城。”其说大可商榷。
脱赚 赚
脱赚,欺骗,动词。例如:
①又况数年间行盐钞法,朝行夕改,昔是今非,以此脱赚客旅财物。(《挥麈后录》卷三引方轸劾蔡京疏)
②尔乃无身之鬼,脱赚力人何一往来五千里,不得见妻儿。(《夷坚志》三志壬卷一〇《颜邦直二郎》)
“赚”单用也可以表示同样的意思。如:
③一日,张网沟北古墓下,系一鸽为饵,身在大树上伺之。二更后,群狐至,作人语云:“铁李,铁李!汝以鸽赚我耶?”(《续夷坚志》卷二《狐锯树》)
又变文亦有用例。《捉季布传文》:“分明出敕千金诏,赚到朝门却杀臣。”
外
外,等于说“后、以后”,多表时间,偶或也表方位。例如:
①义府许诺,因问天纲寿几何,对曰:“五十二外,非所知也。”(《大唐新语》卷七)
②庄后穿井二年,已浚一千馀尺而无水,隐客穿凿之志不辍。二年外,一月馀,工人忽闻地中鸡犬鸟雀声。(《博异志·阴隐客》)
③金液九丹之经,太上所敕,令授于尔,可选名岳福地炼而服之,千日之外,可以登云天矣。(《太平广记》卷二七《刘白云》)
④裴老请去,王君恳邀从容,久方许诺,曰:“明日来,得否?”曰:“不得,外后日来。” (同上,卷四二《裴老》)
⑤瑛曰:“君已登第,名籍不甚高,当在十五人之外。” (同上,卷一五四《陆宾虞》)
⑥与乐全相见间,寒温外,富公叹曰:“人果难知,某凡三次荐安石,谓其才可以大用,不意今日乃如此!” (《曲洧旧闻》卷二)
例⑤“外”表方位,下文云:“宾虞名在十六。”可知“十五人之外”即十五人之后。其馀各例均表时间。例④“外后日”意谓后日以后的那一天(参见吕叔湘先生《语文杂记》18页“外后日”条),现四川话中尚有此说法,不过“外”之读音转变同“万”。又《董西厢》卷三:“酒行到数巡外,君瑞将情试想,自家倒大采。”“外”并为“后”字义。
外日
外日,犹言“近日、他日”。可指过去,也可指未来。分别举例如下:
①虞允文曰:“臣等外日对罢,见石墀上皆陛下草圣,笔力天纵,有风动之状。” (《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一)
②某外日荷蒙持杯之款,深切仰思,未尝少替。(《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以上二例指过去,等于说“前几天、前些日子”。宋祁《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绘龙请雨……己卯获雨谨成喜雨诗呈官属》:“外日筑层坛,丙夜封舒雁。”这里显然也是过去式,于诗题中可见。
③公亲踪,知其诈,乃召守界分者,指问曰:“此熟踪也,尔辈安得不知?我外日去官,则不能治汝矣。”各痛笞之。(《过庭录·七伯祖发七仙观主罪》)
④毕竟是理不能离气而单立,因人生得是气而成形,理与气合,便有如此妙用。尔外日姑就四字分析。(《北溪大全集》卷三〇《答梁伯翔三》)
例③上文云:“有旨责范某限七日内捕获,违者罢免。”故“外日”指未来罢官之日。例④据下文其含义亦明显。另“外日”用作将来式元明时亦有例佐证。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四:“遂入温水源放光峰下,创草舍三十馀间居焉。全家斋戒,诵《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外日与乡人治水荫田,持三百大戒。”明代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一二《畜蜜蜂法》:“临冬则用泥墐其房罅,至蜜衣以绵著甚暖,外日仍留其出入。”按《仪礼注疏》卷四四:“若不吉,则筮远日,如初仪。”注:“远日,旬之外日。”疏:“案《曲礼》云:‘旬之内曰近某日,旬之外曰远某日。'”可知“外日”本指十天以外的某些日子,属未来式。指过去倒是其引申用法。
望
望,同“往”,“朝、向”的意思,非“瞭望”义,作动词或介词。例如:
①切(鲙)者携衫带,望门而走,亦不暇言别。(《太平广记》卷一五六《崔洁》)
②自东京至女真所谓御寨行程,东京四十五里至封丘县,皆望北行。(《云麓漫钞》卷二)
③夜出堤,上御骏骡名鹁鸽青,望睢阳而奔。(《挥麈后录》卷一)
④见一禽自海上至,身大如牛,翅广二丈馀,下村疃间低飞掠食,俄攫二羖羊,复望海而去。(《墨客挥犀》卷二)
按“望”字的以上用法唐诗多有。王维《淇上田园》诗:“牧童望村去,猪犬随人还。”杜甫《哀江头》诗:“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望”一作“忘”,注家因此多生歧解,实则“望、往”本句互见,作者有意错综其字而避复。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然荆公集句,两篇皆作‘欲往城南望城北’。或以为舛误,或以为改定,皆非也,盖所传本偶不同,而意则一也。北人谓‘向’为‘望’,谓欲往城南,乃向城北,亦皇惑避死,不能记南北之意。”
为
为,犹“或”,有“如或、或者、或许”等义,用作连词或副词。例如:
①俄有二虎近其居,为见牧则摇尾,牧曰:“汝来护我也?”虎辄俯首。(《独异志》卷中)
②为遇支界日,仓前成市,水陆壅塞。(《梦粱录》卷九)
③长庆元年春,楚州淮岸屯官胡荣家有精物,或隐或见,或作小儿,为着女人红裙,扰乱于人。(《太平广记》卷三七三《胡荣》)
④帝问曰:“闻水底奏乐,为是君耶?” (同上,卷一一八《东方朔》)
⑤韩太保皋生知音律,尝观客弹琴为《止息》,乃叹曰:“妙哉!嵇生之音也!为是曲也,其当魏晋之际乎?”《止息》与《广陵散》同出而异名也。(《大唐传载》)
①②两例表“如或”义,此义先秦两汉已然(参见《经传释词》《古书虚字集释》)。例①中华点校本出校云“为、见间疑有阙字”,误。例③“为”与“或”互文,为“或者”义,表选择。④⑤两例为测度副词,表“或许”义。
为是 为复 唯复 惟复
为是,选择连词,用于选择问句的两项之间,表示二者当中任选其一。“为复”等亦同。例如:
①晋丹阳县有袁双庙……元嘉五年设奠讫,村人丘都于庙后见一物,人面龟身,葛巾,七孔端正,而有酒气。未知双之神为是物凭也? (《异苑》卷五)
②臣所衣绯衣,是刺史借服,不审陛下便赐紫,为复别有进止?(《东观奏记》卷中)
③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 (《宾退录》卷一〇)
④此风为复出于衣中,或从虚空生彼人面? (《寓简》卷二)
⑤有黑气如堤,自海门出,横三江中;又有白气如虹,自金山出,与黑气相交。不知是蛟蜃,为复是气? (《戎幕闲谈》)
“为复”字或作“唯复、惟复”,例如:
⑥今军前一一须索,唯复谓此悉皆国害坚欲为我痛锄其根株耶?亦欲驱挈归境以为自奉之乐耶? (《挥麈后录》卷四)
⑦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每曰:“虏人猖獗,当一扫之。”有座客叩曰:“不知用苕箒,惟复用扫箒?”浚默然。(《可书·扫虏》)
⑧第未知字止用《集韵》为据,惟复别见他书? (《癸辛杂识前集·书书》)
按《汉语大词典》卷六1110页“为是”条列“因为是、因此”二义,未及其选择连词的用法。同卷1111页、卷三388页收“为复、唯复”条,但举例均限韵文,且缺“惟复”一形,故略为补充如上。
委
委,知,“知道、了解”的意思,动词。例如:
①诸吏送至门,不复见,俄闻内哭,方委审卒。(《太平广记》卷三三七《萧审》)
②王生曰:“未尝闻之,有以见文君之诚心矣。”妇人笑曰:“委相如之深也。”遂稍亲合。(同上,卷三三八《王垂》)
③全质已为天平军裨将,兼监察,有切务,自中都抵梁郡城,西走百歇桥二十里,水深而冰薄,素不谙委,程命峻速,片时不可驻。(同上,卷三四八《李全质》)
④已而延坐,谓宪曰:“吾以子勇烈闻,故遣奉命。”宪曰:“未委明公见召之旨。” (同上,卷三七八《刘宪》)
例②以相如比王生,“委相如之深”意谓对您有很深的了解。例③“谙委”犹言“熟知、熟悉”。按“委”字此义在唐宋笔记及韵文中均较习见,字书、辞书却多未收录,唯《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收此,见新版164页。
谓〔一〕
谓,借作“为”,“为”有动、介、连各类用法,“谓”亦同。例如:
①环曰:“判官谓谁?”曰:“司戎郎也。” (《玄怪录》卷二《崔环》)
②魏元忠为宰相,而有委巷小儿罗织之言。岂大臣所谓?(《大唐新语》卷二)
③“说与教知,便是中朝一汉儿。”盖京师人谓内侍养子不阉者谓汉儿也。(《夷坚志》支乙卷六《单于问家世词》)
以上“谓”作动词,例②中华点校本云:“《唐语林》卷三作‘为’。”
④(安期)曰:“此期非彼期。”若曰:“此若非彼若。”安期笑,谓之改注。(《太平广记》卷二五〇《李安期》)
⑤姥谓妪曰:“闻君谓吴家求婚,吾欲以此女事之。” (同上,卷三一五《吴延瑫》)
⑥神宗遣贵珰张茂则传宣抚问韩魏公,公待以旧例常礼。或谓公:“茂则贵密,方亲信,宜厚遇之。”公曰:“正谓此也。我若过礼之,茂则归奏,必为人主所窥。” (《默记》卷中)
以上“谓”作介词,表“为了、为着”义。
⑦其门寻常士庶殡葬车舆,皆不得经由此门而出,谓正与大内相对。(《东京梦华录》卷二)
此例“谓”作连词,表“因为”义。
谓〔二〕 为
谓,料、料想,动词,多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事出意外。例如:
①比夜静月下涉原野,欲避繁杂,不谓偶逢将军。(《太平广记》卷三三七《张勍》)
②弟子云:“和尚去后,闻此香,实忍馋不得,遂即取吃。畏和尚来嗔,即服瓶中毒药,望得即死,不谓至今平安。(敦煌本《启颜录·嘲诮》)
③昨宵已鸡唱,闻先生大呼,疑其梦魇,不谓遽死。(《夷坚志》甲卷八《饶州官廨》)
以上凡言“不谓”,均犹云“不料”。又“为”字也可以如此用。例如:
④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太平广记》卷四八八《莺莺传》)
“当年”谓正当青春,“不为”亦犹“不料”。
谓言
谓言,由同义词素构成的联合式动词,“谓”和“言”都可单独表示“以为”的意思,合用后义亦同。例如:
①其子至市,于镜行中度行,人列镜于市,顾见其影,少而且壮,谓言市人欲卖好奴,而藏在镜中。(敦煌本《启颜录·昏忘》)
②陛下莫见居人稠叠,谓言京辇繁华,盖是外处凌残,住止不得,所以竞来臻凑,贵且偷安。(《太平广记》卷二四一《王承休》)
③监狱者知(陈)莹中与(陈)禾游,谓言必自禾发,移文取证。(《挥麈后录馀话》卷一)
按此种用法六朝已然。古诗《焦仲卿妻》:“谓言无誓(諐)违。”亦“以为”义。又唐宋诗词及禅宗语录亦多有其例,参见蒋绍愚《<祖堂集>词语试释》该条(《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闻
闻,除了表示听觉和嗅觉作“听见、嗅到”解之外,还可以表示视觉和一般感觉,当“看到、觉得”讲。例如:
①河内司马惟之奴天雄死后还,其妇来喜闻体有鞭痕而脚著锁。(刘敬叔《异苑》卷六)
②(老翁)乃遗一书曰:“慎不可先览,但经一事、改一官,即闻之。” (《太平广记》卷三四〇《畅璀》)
③吾中子适,少羸多疾。若之相对坐,为布气。适闻腹中如初日所照,温温也。(《东坡志林》卷二)
例①“闻”表“见”义显然易见,例②则“闻”与“览”前后互见,例③表一般感觉。另变文及韵文中亦有较多用例可为参证。《丑女缘起》:“王郎才见公主面,闻来魂魄转飞扬。”“闻、见”亦互文。黄庭坚《读方言》诗:“忽闻轩书,涩读劳辅颚。虚堂漏刻间,九土可领略。”句中“闻”也同诗题及下文中的“读”字相应,亦为“见、睹”或“观览”之意。
问
问,向,用作介词,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该条。衍例如下:
①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良。桃符家有黄,宰而献之,因问衮乞姓。(《朝野佥载》卷三)
②又问佐曰:“人间不久大乱,宜自谋免难,无久住京城也!”(《太平广记》卷三三四《赵佐》)
③或抱婴儿,问人乞食。(同上,卷三六一《元自虚》)
④校尉问此屠儿赎猪。(同上,卷四三九《李校尉》)
按“问”表“向”义,今四川等地方言尚然,如“问某人借钱”之类。
无巴鼻 没巴鼻
无巴鼻,犹云“无根据、无道理、没来由”,“无”或作“没”,参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衍二例如下:
①(钱)但以言语笑而谕之曰:“我只是一个客,住三朝两日便去,共尔们不相干,何消得无些巴鼻,故相恼弄?” (《夷坚志》补卷九《钱真卿》)
②熙宁初,有士子上书迎合时宰,遂得堂除。苏长公以俚语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便奸邪。” (《鸡肋编》卷下)
按《后山诗话》所载与例②略同。陈登原《<水浒>事语所知录》引四五回:“这厮倒来我面前说海阇黎许多事,说得没巴鼻。”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五讽刺贾似道收买公田词:“没些巴鼻,煞时间做出,不论高低与上下,平白都做一例。”申说云:“依此可见,没巴鼻云云正是南宋亡国之际的事语。”(《文学遗产增刊》九辑)除了关于此词产生时间的说明不够确切之外,引例亦足参证。又《中文大辞典》8723页“无巴鼻”条引《委巷琐谈》:“杭人语,言人作事无根据者曰没巴鼻。”
无处所 亡处所
无处所,“消失不见”之意,语本宋玉《高唐赋》,后成为较常用的熟语。“无”或作“亡”。例如:
①王悲悼不止,立诏门客作挽歌词,生应教为词曰:“……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 (《太平广记》卷二八二《邢凤》)
②汪不得已,悉所见白周公。公曰:“家问(当为“间”)寻银盂无处所,方以责婢仆,得非怪邪?” (《夷坚志》丁卷四《皂衣髽妇》)
③或谏曰:“公所为如是,万一蹉跌,岂惟自身不保,恐家无处所,非明哲之所尚也。” (《言行龟鉴》卷六)
④及至视之,乃一束茅,验其尸,亦亡处所。(《太平广记》卷一一《左慈》)
例①“春风无处所”意指春景消逝,暗寓人已云亡之意。又此种用法诗词较习见,参看《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无何
无何,作为一个凝固格式,汉魏之际习见者为“无故、无事、不久”等义,具见《助字辨略》《词诠》及近出辞书,但此外尚可表“无奈”义。例如:
①剑才及颜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岳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夺君愿,君今疑妾,妾不可住。”(《太平广记》卷二八六《画工》)
②房珝,河南人,太尉之孙,咸通四年垂成而败。先是名第定矣,无何写试之际,仰泥土落,击翻砚瓦,污试纸。(同上,卷一八三《房珝》)
③在郡岁馀,因得风疾,退卧客舍,伏枕累年。居素贫,无何寝疾复久,身谢之日,家徒索然。(同上,卷三八五《崔绍》)
④及至城陷,(王)禀引疲乏之兵欲出西门,无何西门插板索断,不能出。(《夷坚志》三补《负御容赴水死》)
以上数例,“无何”大抵用以描述一种事与愿违的景况或心境,均不宜以“无故”等义为解。它之可以表“无奈”义,或许是“无可奈何”一语的省说。
无凭 无凭据
无凭,犹言“不准”,“无凭据”亦同,当时熟语,已有凝固为双音或三音节词的趋势。例如:
①一日为中尉洗足,中尉以足下文理示之曰:“如此文,争教不作军容使?”行鲁拜曰:“此亦无凭。”西门曰:“何也?”鲁曰:“若其然者,某亦有之,何为常执仆厮之役?” (《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吴行鲁》)
②客以手扪其中,得一小儿,长数寸,朱衣朱冠,眉目如画,状似欲语。忽脱手飞去空中而不见。其僧叹惋久之,乃诟骂逐其客。客惧,走避之经月,闻其僧言其事皆无凭也。(《中朝故事》)
按《说郛》卷五王君玉《续杂纂·无凭据》列有下面几种情况:“山县更鼓;选人改官;秀才应举;低手围棋;醉后许物;牙郎说咒;初学卜人断灾福……”细参文义,这种种情况都是毫无准头的,可证“无凭”或“无凭据”都是“不准”之义。
无状
无状,本有“无功状、无颜面、无礼”等义(具见《辞源》《辞海》诸书),此外,在笔记中还可表示“无故、无稽、没来由”的意思。例如:
①顷之,后侍寝,厌不寤,吟呼若有痛、气不属者。肃宗呼之不解,窃自计曰:“上赐我,卒无状不寤,上安知非吾护视不谨耶?” (《太平广记》卷一三六《唐肃宗》)
②其妓罗拜曰:“彼凡人,固讶仙官无状而至,似非大过。”(同上,卷三〇五《崔汾》)
③月馀,老父及媪骂而去,曰:“无状杀我女!” (同上,卷四五〇《靳守贞》)
④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或作“嗤”字,此鄙俗无状语。(《游宦纪闻》卷四)
前三例为“无故”或“没来由”义,例④为“无稽”或“无根据”义。又《滹南诗话》卷一:“世所传千注杜诗,其间有曰新添者四十馀篇……其中一二虽稍平易,亦不免蹉跌,至于《逃难》《解忧》《送崔都水》《闻惠子过东溪》《巴西观涨》及《呈窦使君》等,尤为无状。”此“无状”亦“无稽”义,并可参证。
惜
惜,推辞、拒绝,既不同于常见的“爱惜、吝惜”义,也不宜作“怕惧”解(“怕惧”义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多置于别的动词之前,类似助动词。例如:
①留仇中男夫壮者,多加以铁钳锁,恐其道逃叛。还至江都,将见,为解脱之,皆手把钳,叩头惜脱,甚于中土贵金。(《太平广记》卷四八二《留仇国》)
②见一老母,云善相手,求澄手相。澄初甚恶之,母云:“彼此俱闲,何惜来相?” (同上,卷三八四《郜澄》)
③崔曰:“苟有阶缘,固不惜奉救也。” (同上,卷四六七《崔棁》)
④其家不敢屈先生,然人命至重,能不惜一行救之否? (《夷坚志》甲卷一〇《庞安常针》)
⑤同舍曰:“事不可知,何惜一见?”行中乃出,延之坐。(《泊宅编》卷四)
⑥(张德远)尝谓明清曰:“德远死,无人言之矣,子其因笔,无惜识之!” (《挥麈后录》卷三)
例①“惜脱”意谓拒绝解脱铁锁,以下各例中“不惜”就是“不辞”,“无惜”就是“勿辞、毋拒”,如此等等。又此义韵文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洒然 灑然 洗然 释然 醒然 省然
洒然,清醒或清晰的样子,状态形容词。洒音xǐ。例如:
①和璞笑谓曰:“省此乎?”房遂洒然,方记其为僧时。永公即房之前身也。(《太平广记》卷一四八《房琯》)
②上谓抗曰:“……适朕因阅近日大臣章疏,首举一通,乃嘉贞表也,因此洒然,方记得其名。” (同上,同卷《张嘉贞》)
③有游士寓汴河上逆旅中,暴得疾,昏不知人者累日,忽洒然醒。(《夷坚志》乙卷九《李孝寿》)
④临川王瓘莹夫……晚学禅释,洒然有所悟解。(同上,支景卷三《观音二赞》)
以上“洒然”均用以描绘人物的精神状态。例①是说清醒地记起了前身之事。③④两例“洒然”作动词“醒、悟解”的状语,其表“清醒”义显而易见。有时“洒然”不用于描状人物心理,而是描状其外表,或用以描状事物,则表示清晰貌,义同“显然、俨然”之类。例如:
⑤(隐者)谓德裕曰:“君明年当在人君左右为文翰之职,然须值少主。”德裕闻之愕眙,洒然变色。(《太平广记》卷八四《管涔山隐者》)
⑥访程龙之庐,草屋摧颓,他诗悉剥落,独道人者洒然如新。(《夷坚志》丁卷八《乱汉道人》)
“洒”字或作“灑、洗”,义无不同。“灑”为“洒”字的异体,“洒”古有所卖、先社两切,后一切与“洗”同音,故三字可互通。例如:
⑦宿州灵壁县张氏兰皋园一石甚奇,所谓小蓬莱也。苏子瞻爱之,题其上云:“东坡居士醉中观此,灑然而醒。” (《墨庄漫录》卷一)
⑧到时日将暮,喻氏已困笃。舜臣投以两药,及旦,灑然顿苏,信宿而愈。(《夷坚志》支乙卷七《喻氏招医》)
⑨如是五年,刘生卒,婢即时洗然如旧,询所见,皆莫知。(同上,一补卷一六《鬼小娘》)
⑩独班蒙曰:“一人岂非大字乎?二曜者日月,非明字乎?尺一者十一寸,非寺字乎?点去冰,水字……得非‘大明寺水,天下无比’乎?众皆洗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太平广记》卷一七四《班蒙》)
其字又作“释然”。“释、洒”音近,方言或无别。例如:
⑪方欲焚钱财之时,已见妇人背上负钱,焚毕而去,小金遂释然。(同上,卷三四〇《卢顼》)
⑫家人至,已失妇人,而小金瞑然如睡,其身僵强如束。命巫人祀之,释然。(同上,同篇)
又可作“醒然、省然”。“省”与“醒”同音,二字与“洒”字则属阴阳对转,故亦可通。例如:
⑬临沼县民萧季平,家甚富。忽一日,无疾暴卒……有顷忽觉醒然。(同上,卷七三《程逸人》)
⑭(妾心疾)将半月久,一日醒然如梦觉。(《夷坚志》三补《花果五郎》)
⑮至窦庄,方见其形僵仆,二童环泣呦呦焉。櫜鞬者令其闭目,自后推之,省然而苏。(《太平广记》卷三五八《裴珙》)
⑯乃有彩船自山驰来,迎问于嘏,其中有一人呼之曰:“柳公来候耳。”嘏省然记之。(同上,卷四一九《柳毅》)
下山
下山,指婚姻离异,多就女方的角度而言,语本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后用为熟语。例如:
①唐女道士鱼玄机,字蕙兰,甚有才思。咸通中,为李亿补阙执箕帚,后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女道士。(《北梦琐言》卷九)
②唐广明中……有西班李将军女,奔波随人,迤逦达兴元,骨肉分散,无所依托。适值凤翔奏将军董司马者,乃晦其门阀,以身托之……得至于蜀,寻访亲眷,知在行朝,始谓董生曰:“……人各有偶,难为偕老,请自此辞。”董生惊愕,遂下其山矣。(同上,同卷)
③山妻厌其食不足,索书求离,志坚以诗送之,曰:“……荆钗任意撩新鬓,鸾镜从他画别眉,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云溪友议》卷一)
④若言齐、郑非偶,不合结缡,既冰玉交欢,理资同穴。而下山之夫未远,御轮之婿已尚。(《大唐新语》卷三)
向〔一〕
向,与,介词,介出关系人物,所组成的介宾短语多置于动词之后。例如:
①令大惭,曰:“愿纳言莫说向宰相,纳言南无佛不说。” (《朝野佥载》卷五)
②广琛说向主人,主人曰:“此是女郎神也。” (《太平广记》卷三〇三《季广琛》)
③你爷煞有说话,如何了得!我次第恰有去著,只是要钱使,可分明说向爷道。(《夷坚志》三志辛卷六《胡婆现梦》)
以上凡言“说向”,均犹“说与”。又《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忽一日见姐姐问道:‘曾向姐夫商量也不曾?'”亦“与”字义,唯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在动词前作状语。
向〔二〕
向,又犹云“在”,亦为介词,多与方位词连用,组成方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例如:
①初有妇人亡牛,从(管辂)卜,曰:“可视东丘冢中,牛当悬向上。” (《太平广记》卷二一六《管辂》)
②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因话录》卷三)
③又曰:“尔辈不为我除去,我已自踏向床下了。” (《夷坚志》支甲卷六《高周二妇》)
以上由“向”组成的方位结构置动词后作补语。
④不然,向吾床头柜上安居,可乎? (《太平广记》卷三六三《王愬》)
⑤君某年日,向某县县尉厅上,夸能割羊脚。(同上,卷三〇二《皇甫恂》)
⑥后手掩其左胁曰:“妾向梦中,有神人长丈馀,介金甲而操剑,顾谓妾曰……” (同上,卷一三六《唐肃宗》)
以上由“向”组成的方位结构置动词前作状语。
向〔三〕
向,又相当于“到、至”,动词。例如:
①遂向馀杭,访得其家。(《太平广记》卷三七六《陆彦》)
②使青衣诘之曰:“子何人,而夕向于此?” (同上,卷四四五《孙恪》)
③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同上,卷三五八《王宙》)
④亮向府不在,妻贺氏乃烧钉烙其双目,妾遂自缢死。(同上,卷一二九《胡亮妾》)
⑤母亦带小枷旁立,谓我曰:“儿来与娘索命。”便领向一处。(《夷坚志》补卷五《赵兴宿冤》)
前三例中“向”均为句中主要动词。例④用于连动式,例⑤作另一动词“领”的补语。
向〔四〕 向若
向,若、如果,表假设的连词。“向”与“若”连言,为同义复词。例如:
①久之,至其家,万盈拜谢曰:“向不遇至人,定不回矣。”(《太平广记》卷一〇七《鱼万盈》)
②又问曰:“文宣王何人也?”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 (同上,卷二五二《俳优人》)
④僧呼曰:“拜郎君!汝等向遇郎君,即成齑粉矣。” (同上,卷一九四《僧侠》)
以上为“向”字单用之例。
⑤则天召仁杰等谓曰:“卿承反何也?”仁杰等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枷棒矣。” (《大唐新语》卷一二)
⑥向若擅杀二千人,其祸何可测也? (《墨庄漫录》卷八)
以上为“向、若”叠用之例。另有“向令、向使”等亦为双音节假设连词,已见诸辞书,不赘。
向火
向火,即烤火。“向”作动词本有“趋向、接近”的意思,“向火”即近火、附火,目的在于取暖,故有“烤”义。此为唐宋时俗语。例如:
①九龄常与识者议曰:“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当冻尸裂体,弃骨于沟壑中,祸不远矣。”……向火言附炎也。(《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②策马前去,忽遇十馀人聚向火。(《太平广记》卷三三〇《王鉴》)
③冬之夜,炽炭满炉,自坐床上,而置二虫于两旁。火将尽,必言曰:“向火已暖,可睡矣。” (《夷坚志》丙卷一八《张风子》)
④时天气风寒,防卫人取茅草黍穰,作焰火。二帝亦与之同坐向火。(《南烬纪闻》)
⑤旧俗:十月朔开炉向火,仍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啖,谓之暖炉。(《新编醉翁谈录》卷四)
“向火”这一说法亦见唐诗及禅宗语录。白居易《酬梦得穷秋夜坐即事见寄》诗:“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祖堂集》卷九《逍遥和尚》:“师垂语曰:‘大家去那里向火。’又云:‘火即从你向,不得烧著身。'”今川黔某些地区的农村尚保留有此种用法。
相次
相次,除了“依次”义之外,还可表示“随即”义,时间副词。例如:
①内库有一酒杯……名曰自暖杯,上令取酒注之,温温然有气,相次如沸汤,遂收于内藏。(《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②相次又行三数里,复下令去从者,乃至建春门。(《太平广记》卷二九九《韦安道》)
③(戍卒)至第二巷尾客店,升屋放火杀伤人。相次都监至,捕者益多,卒自知不免,即下就擒。(《东斋纪事》卷四)
④事闻朝廷,诸公议之,许公谬谓大不可,公序信之,亟于上前乞斩范公。许公徐救之,公序仓卒失据,相次以事罢去。(《龙川别志》卷下)
⑤陶晟……耻无成,遂求隶虢之右职,相次为步使。(《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一)
⑥又玉山周仅调官京师,旧患膀胱气,外肾偏坠。有货药人云,只立谈间可使之正。约以万钱及三缣报之。相次入室中,施一针,所苦果平。(《泊宅编》卷五)
以上“相次”都只关合先后两个动作,表示时间紧相承接,并不侧重事物的序列,故均为“随即”义。又安家瑶《唐永泰元年——大历元年河西巡抚使判集(伯2942)研究》录文22—25:“甘州送粮五千石,又请,称不足。(甘州)斛斗,已送五千。以有均无,将为适济。更来申请,何(贪)无厌,……自须撙节支(给),岂得相次申陈?”(《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233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所载沈括《乙卯入国奏请》:“五月二十九日,北朝皇帝与皇子变服来帐前,称太师及小太尉。相次皇帝至侍读安下帐前,书表司王纯、鲍忻、职员张履、御厨李回、指使王宣等同皇帝相揖后,地上列坐。……王纯谓皇帝曰:‘今日天凉,太师可饮京酒一两杯。’皇帝曰:‘好。’遂具酒果。相次皇帝发问曰:‘地界如何了当?'”有人引用时将两“相次”属上读,后施句号,文义遂不可解。
消息
消息,犹言“斟酌”,“仔细考虑”的意思,动词。与作为词组表“消长”义的上古用法不同,也和现代“音信、信息”义有别。例如:
①北水热甚诸汤,疗病者,要须别消息用之。(《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大翮山》)
②(僧化)成曰:“其黜免可立而待也。”是时春方半,元曰:“事应在何时?”成又消息曰:“在今年五月十七日。” (《东轩笔录》卷七)
③然汤既力大,则不宜有失,消息用之,全在良工,难可以定论拘也。(《梦溪笔谈》卷二六)
④张参政命丙申戊戌辛酉戊子,乃谢察推命,一第便不禄。但以意消息,其盛衰得中,即为贵命,过犹不及,灾福生焉。(《密斋笔记》卷五)
按《颜氏家训·书证》:“考证是非,特须消息。”王利器《集解》卷二引古钞本《玉篇》“消”字下云:“野王案:消息犹斟酌也。”另引六朝例证甚夥,可参看。
消详
消详,思量、斟酌,动词。例如:
①然无策能致败露,坐不安席。再扣之,徐再消详曰:“此去五日,定有信。” (《夷坚志》支癸卷八《徐谦山人》)
②一道人高冠侈袂,风仪甚整,来问卜。黥案式稍详,起挽其衣曰:“我于卦中算得君是神仙,愿垂救度。” (同上,支庚卷四《金陵黥卒》)
③千花烂为三春雨,万木凋因一夜霜。此意分明难理会,直须贤者入消详。(《邵氏闻见录》卷一八录邵雍《天吟》)
④况经传中此等非一,若不宽著意思,缓缓消详,则字字相梗,亦无时而可通矣。(《晦庵集》卷三二《答敬夫论中庸说》)
⑤凡辨论者,亦须平心和气,子细消详,反复商量,务求实是,乃有归著。(同上,卷三六《答陆子静》)
例②“稍详”不辞,“稍”当为“消”字之误。①②两例均指斟酌卦象。例③“贤者入消详”意即“入贤者之思量”。又陈亮《汉宫春》词(早梅呈吕一郎中郑四六监岳):“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全金元词》王喆《菊花天》:“更便真玄推妙诀,诸公子细消详。”均“思量”义,并可参证。
歇马 返马
歇马,休息、短时居留;返马,即返回原处。例如:
①庭俊犹未悟,见其馆华盛,因有淹留歇马之计。(《玄怪录》卷一)
②卢著作肇为华州纥干公泉防御判官,游仙掌诸峰,歇马于巨灵庙。(《云溪友议》卷上)
③定方正歇马,隔一小岭,去知节十许里。望见尘起,率五百骑驰往击之。贼众大溃。(《旧唐书·苏定方传》)
④长安自昭应县至都门,官道左右,村店之民当大路市酒,量钱数多少饮之。亦有施者与行人解(乏)。故路人号为歇马杯。(《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⑤严颇疑之。未几,考课事竟,将返马。(《墨庄漫录》卷九)
按“歇马”一词,已见《汉语大词典》六册1459页该条之第二义“休息,小驻”。但仅举明代杂剧《梧桐叶》及《三国》《水浒》各一例。又例⑤“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校记云:“‘马’疑为‘焉’之误。”按“返马”义自可通,此词亦非仅见。明代梁兰《赠袁彦通》诗云:“男儿困穷须自保,袁郎毋用伤怀抱。君不见东汉吴子颜,十年返马渔阳道。”据《后汉书·吴汉传》载,汉字子颜,少年犯法,亡命渔阳。后投奔光武,累建战功,封建信侯。
信
信,凭、凭证,可作名词或动词。例如:
①张老曰:“人世遐远,不及作书。”奉金二十镒,并与一故席帽,曰:“兄若无钱,可于扬州北邸卖药王老家取一千万贯,持此为信。” (《玄怪录》卷一《张老》)
②或曰:“取尔许钱,不持一字,此帽安足信?” (同上,同篇)
③当泰禧间,大父为棘卿,外大父为兵侍,直禁林,皆得之耳目所接,俱有家乘日录可信。用直书之,以告后之秉史笔者。(《齐东野语》卷三)
例①“信”作名词,例②③均动词,“足信、可信”义均同“可凭”。此义六朝已见,其后诗词亦多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行李
行李,有“行旅”义,动词,或作名词。例如:
①其母恋旧居,不从子之官,行李有日。(《太平广记》卷一二二《陈义郎》)
②其问卜秀才,已登科第,兼历簿官,与廉使素不相接。因行李经由,投刺谒廉使。(同上,卷一六〇《灌园婴女》)
③行李之中,忽重逢厚命,素既不叙,无宜深入。(同上,卷三二六《崔罗什》)
④左右进酒,杯盘炳曜,妓乐云集,吾意且洽,都忘行李之事。(同上,卷三三八《卢仲海》)
⑤郎君昨宵何止?行李间有似迷途者? (同上,卷四九〇《东阳夜怪录》)
由此引申,则可表示行旅经由,犹言“行踪”。例如:
⑥须臾,女自出院四顾,见元平,有如旧识,元平非意所望。延入,问其行李。(同上,卷一一二《李元平》)
⑦一客后至……乃同房而宿,中夕,相问行李。(同上,卷三二八《阎庚》)
按《辞源》新版2800页“行李”条列三义:①使者。②官府导从之人。③出行时衣装。稍嫌疏略。马锡鉴、周梦江《“行李”词义的商榷》一文列举唐代“行李”有以下七种含义:①使人。②行旅。③出使。④行旅之人。⑤行踪。⑥官府导从之人或仆从。⑦行装。(《中国语文》1980年第8期)概括较为全面,唯举例多属韵文,今就其中②⑤两项增补如上。
形迹
形迹,有“拘束、钳制、要挟”等义,或为动词,或为名词。“迹”亦作“跡”,今改从一律。例如:
①薄暮,见一女子……来入僧院。元平悦之,而窥见青衣,问其所适及姓氏。青衣怒曰:“谁家儿郎,遽此相逼!俱为士类,不合形迹也。”元平拜求请见,不许。(《太平广记》卷一一二《李元平》)
②此子悦之,便尔戏调,即求欢狎,因问其所止,将欲过之。女云:“我门户虽难,郎州佐之子,两俱形迹,不愿人知,但能有心,得方便自来相就。” (同上,卷四四七《上官翼》)
③大漕张励深道见其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顺时,深不乐之,每加形迹,元章甚不能堪。(《挥麈后录》卷七)
④刘野夫留南京,久未入都,渊材以书督之。野夫答曰:“跛子一生别无路,展手教化,三饥而饱,回视云汉,聊以自诳元神。新来被刘法师、徐神翁形迹得不成模样,深欲上京相觑,又恐搀着文人泥沱佛。” (《冷斋夜话》卷八)
⑤孔目吏符端礼在旁,遽言曰:“其人为苏轸,故在县作典押,醵坊巷众财作此役,不唯有意乾没,正欲形迹州府耳。”麋纳其语。洎所遣吏还,方诵轸之博施,即应声曰:“渠要形迹我也。” (《夷坚志》补卷二五《符端礼》)
例①“形迹”与上文“相逼”相应,为“要挟”义,例⑤亦同。馀三例均“拘束、钳制”义,例②“形迹”并表被动。“形迹”前加“无”字,为“不拘束”或“毋须拘束”之意。例如:
⑥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今后无形迹也。”(《太平广记》卷二〇八《购兰亭序》)
⑦逆旅中遽蒙周念,既无形迹,辄露心诚。(同上,卷四二一《刘贯词》)
⑧饮酣谓曰:“既无形迹,亦有一言,得无难乎?” (同上,卷四五三《李令绪》)
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140页“形迹”条云:“犹如现在说世故,就是客气、婉曲的意思。”《辞源》新版1060页该条云:“行动迹象。”以这两种解说施之上举各例,俱嫌不甚榫合,故别立一义并略加诠释如上。
省 审 醒
省,曾、曾经,时间副词,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笔记中字亦作“审、醒”。衍例如下:
①老人颇愧,乃笑曰:“常日请歌,宠奴未省相拒;今有少客,遂弃老夫耶?” (《玄怪录》卷四《张宠奴》)
②徐问赵曰:“某未省与君相识,何故知其行止也?” (《太平广记》卷三八八《刘立》)
③我平生不省为恶,何故乃为女子? (同上,同卷《马思道》)
④比以积水所渍,冢土倾摧,每见鳅从中出,常时未省有之。(《夷坚志》支甲卷四《九里松鳅鱼》)
以上为字形作“省”之例,“未省”即“未曾”,“不省”即“不曾”,均用于否定。
⑤今已年九十矣,未审一日有寒暑之疾。(《太平广记》卷三七三《卢郁》)
⑥女曰:“裴郎不相识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 (同上,卷五〇《裴航》)
以上为字形作“审、醒”之例,“省、审、醒”三者音同或音近而可互通。
需 须 需索
需,索、索取,与通常表示客观需求义的用法有所不同。例如:
①并边之民,死于杀掠,内地之民,死于科需,则四海百姓皆怨矣。(《鹤林玉露》乙编卷二)
②有野夫笼(风狸)一枚,诣宾守刘仔仕……需钱五十千,刘笑却之。(《岭外代答》卷九《风狸》)
③方怪慑,已至前,厉声叱昉曰:“知汝在此,故来需汝性命!”(《夷坚志》支甲卷三《张鲇鱼》)
④有市民持冠珥为市,范评买一冠,民需价三千。(同上,三志己卷五《卫灵公本》)
⑤知其家启肆贩缯帛,近年以来,资力颇赡,杨深有所邀需。(同上,支癸卷八《杨道珍医》)
“科需”犹言“科索”,“需钱”即“索钱”,“需命”即“索命”,“邀需”犹言“勒索”。此外,“需”与“索”又往往连用,构成同义复词,仍表“索取”义。例如:
⑥但上天高明,岂肯用祸福吓诱下民,需索供享? (同上,支癸卷五《刘居晦醮设》)
⑦二十一日,金人兵退封丘县,仍需索金银羊酒为犒。(《南烬纪闻》)
又“须”字因与“需”音同而也有同样用法。例如:
⑧江夏王义恭,性爱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侍中何勖已有所送,而王征索不已,何甚不平。尝出行于道,遇狗枷败犊鼻,乃命左右取之还,以箱擎送之。笺曰:“承复须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犊鼻。” (《因话录》卷四)
⑨至都城旅舍,留颇久,资用不继。值常买小商过门,出(玉印)以夸示,然但须价五千。(《夷坚志》支癸卷九《鲤鱼玉印》)
⑩李死,其子乃出石散模售人,每本须钱一千,好事者争取之。(《春渚纪闻》卷五)
⑪天子命景平为郡守,当以抚字为职,乃不得行其志,今日须金几百两,明日须金几千两,枯骨头上打不出也。(《中吴纪闻》卷四)
又《陆九渊集》卷一一《与丰宅之书》:“承需鄙文,乏笔吏,不能多录,谩往数篇,亦足以知山野况味。”“需”亦为“求索”义。
许
许,助词,置于名词之后表示比拟,有“……般、……样”的意思。例如:
①背共屋许大,肚共碗许大,口共盏许大。(《太平广记》卷二四八《侯白》)
②“今奉药一丸……愿君宝之,有急当用。”因歔欷而去。药如鸡卵许大。(同上,卷三三六《张守一》)
③(渔者)唯拾得青黛数十,斗许大,亦不敢他用,而施之浮图人矣。(同上,卷四〇五《开元渔者》)
④其上有两三窍,以细篾剔之,出赤屑如丹砂。病心狂热者,服麻子许即定。(《梦溪笔谈》卷二一)
⑤庐州东林寺,有画须菩提像,如人许大,梵相奇古,笔法简易。(《懒真子》卷一)
⑥自后觉尻骨痛痒,数日生一尾,指许大,如羊退毛尾骨然。(《续夷坚志》卷一《人生尾》)
⑦泥中印大臀髀痕,如麦笼许。(同上,卷二《鬼拔树》)
寻常
寻常,常常、每每、往往,副词,不是表“平常”义的形容词。例如:
①其言多劝人为善,亦令学气术修道。或云:寻常乘鹤往来天上。(《太平广记》卷三五二《巴川崔令》)
②南中有虫名避役……其首倏忽更变,为十二辰状,段成式再从兄寻常睹之。(同上,卷四七七《避役》)
③说收拾寻常有百万套,谈话头动辄是数千回。(《醉翁谈录》甲集)
④公之医高出于众人,寻常皆如是,众人难之,公以为易。(《青琐高议后集》卷一《孙兆殿丞》)
按此义诗词尤习用,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循廊
循廊,本意即沿着走廊行走,但是否循廊却涉及宋代以下官场乃至宫廷礼仪。例如:
①公厅上论职事,或未免厉辞色;若杯酒间,岂可无和气以相接?晚会彻俎,有应循廊者,岂有竟夕相陪,笑语从容,昏夜使其偕执事者仆仆疾趋者乎?当悉俾就席次登车。(《清波杂志》卷一〇《待遇僚属》)
②石曼卿与刘潜、李冠为酒友。曼卿赴海州通判,将别,语潜曰:“到官可即来相见,寻约痛饮也。”既半载,往见……坐几两时,胸中不胜愤。典谒者言:“通判歇息,未敢传。”坐几三时,馁甚。忽报通判请,赞者请循廊。曼卿道服仙巾以就坐,不交一言……一典客从旁赞曰:“通判尊重,不请久坐。”潜大怒索去。云:“献汤。”汤毕,又唱:“请临廊。”潜益愤,趋出。(《默记》卷下)
③梁起道知虔州,有王宗愈者,由大理丞坐事送吏部,注雩都知县。初到,诣郡参谒。既毕,当趋下,循廊而出。梁以其方为朝士,且与之有旧,留使升车。王辞避不敢。(《夷坚志》支景卷八《希韩大正》)
由例②③可以看出,居下位者谒见长官,事毕,应由两廊退出。同品级者谒见,或宾主相逢,事毕,则可当厅循阶而下,登车升轿或上马。例①意谓在公堂上办公事时应按规矩,酒宴之后则可从权,即使下级也可不循廊而当阶登车。这种礼仪至清代尚使用在宫廷中。清代刘体仁《异辞录》卷三:“未几,各国使臣入觐。毕,随摈者循廊而退。海靖径自阶下,敬信挟其臂,使从行。海靖夺臂去,众宾中有从之者。于是,朝仪大紊。”《清波杂志校注》疑“循廊”为“疾趋”之意,其说未惬。又修订本《辞源》1086页“循”字下未见“循廊”一目;《汉语大词典》三册1014页“循”字下亦失收。
亚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亚”字条云:“有纵横二方面之二义。自其纵者而言,犹低也;俯也。……自其横者而言,犹并也;傍也;挨也。”后一义尤易滋误解,今增衍数例于下:
①又有士雷,亦妙绘事,尝于钱德舆次权少卿家,见所作寒溪小雪横卷,翎毛竹木,种种皆奇,可亚大年云。(《墨庄漫录》卷八)
②范文正公以晏元献荐入馆,终身以门生事之,后虽名位相亚,亦不敢少变。(《石林燕语》卷九)
③惟隋殿后壁十仙像为奇笔,丰臞妍怪,各各不同……晋殿内壁,亦有溪女等像,可亚隋壁。(《吴船录》卷下)
④守问天童(寺)觉老:“山中几僧?”对曰:“千五百。”又以问育王谌老,对曰:“千僧。”末以问持,持拱手曰:“百二十。”守曰:“三刹名相亚,僧乃如此不同耶?”持复拱手曰:“敝院是实数。” (《老学庵笔记》卷三)
⑤南园,乃广陵王旧圃,中有流杯旋螺亭,亚于沧浪之景。(《中吴纪闻》卷三)
例①是说士雷所画,可与另一画家穰大年相比并、比美,不是低一筹的意思。②③④例“亚”义显然,于上下文中可见。例⑤中“亚于”亦不同于现代用法,而是指旋螺亭可与沧浪亭相提并论。
仰泥 仰尘
仰泥,犹今语“承尘”或“天花板”,“泥”或作“尘”,名词。例如:
①李公曰:“鲙见在此,尚敢大言!前约已定,安知某不能忽忽酬酢?”言未了,官亭子仰泥土坏,方数尺堕落,食器粉碎,鲙并杂于粪埃。(《太平广记》卷一五三《李公》)
②无何写试之际,仰泥土落,击翻砚瓦,污试纸。(同上,卷一八三《房珝》)
③康履走入内中,步军太尉吴湛寻捕得于小亭仰尘上。(《挥麈后录》卷九)
④如帐设司,专掌仰尘、录压、卓帏、搭席、帘幕……画帐等。(《梦粱录》卷一九)
《汉书·扬雄传》:“獿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斫。”服虔曰:“獿,古之善涂塈者也,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师古曰:“塈即今之仰泥也。”可知这是唐代名称。
要 然要
要,却、然而、但是,作连词或有关联作用的副词,既不同于常见的“需要、要求”义,也不是解作“总之”的“总举之词”。例如:
①良久,谓失牛者曰:“相公不偷尔牛,要相公知牛去处。”(《太平广记》卷七八《贾耽》)
②天子之事天地,如家人之养父母,虽不可废一不养,要不可同养于听事耳。(《龙川略志》卷八)
③张子房盖侠士之知义、策士之知几者,要非儒也。(《鹤林玉露》丙编卷四)
④余尝亲历其地,其说皆是,第指古台城所在,要未有明据,亦出臆度。(《桯史》卷一)
⑤争战虽急,要当有信。(《容斋随笔》卷九)
⑥成季与公择乡里虽各南北,要是本出一族。(《挥麈后录》卷二)
以上例①“要”置于下一分句之首,用作连词表“然而、但是”义,他例往往上有“虽”字相呼应,“但、却”两义俱可通。另“要”置于上一分句,义与“虽”同者亦偶有用例:
⑦王晦叔验而怪之,以为身走四方,水陆之产,要不尽识,亦得其七八,若此蜗者,实未尝见也。(《夷坚志》三志壬卷七《长生蜗》)
因“要”有以上用法,故可与“然”叠用而构成“然要”一词,仍相当于“然而、但、却”。例如:
⑧小儿疮痘,固是危事,然要不可扰之。(《齐东野语》卷八)
⑨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容斋随笔》卷六)
曳白 拽白 掣白 拖白
曳白,“交白卷”的意思,出唐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奭考试舞弊事,具见《旧唐书·苗晋卿传》、《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二年,字均作“曳白”。《辞源》新版1458页收此。然字有作“拽白”或“掣白、拖白”者,各举一例如下:
①庚曰:“与勾龙对廊坐远,甚失望,非赖张先生力,殆成曳白矣。” (《夷坚志》支丁卷二《吴庚登科》)
②士人家小子弟,忌用熨斗时把帛,虑有拽白之嫌。(《容斋续笔》卷一三)
③比入试,又多赍珍品,烹之坐享,以至继烛……突明,竟掣白而去。(《太平广记》卷二六一《郑群玉》)
④拖白举人。(王君玉《续杂纂·琅珰》)
一面
一面,略同“一径”,有“径直、直接”的意思,情态副词。例如:
①今虽不顾曲直,一面用兵,不知二圣肯未。(《龙川略志》卷六)
②水官凡四次妄造事端,摇撼朝廷,容臣一一敷奏:第一次,安持十一月出行河,先有状,乞一面措置河事。臣记得旧有朝旨,马头不得增损。知安持意在添进马头,即商量行下。除两河门外,许一面措置。(同上,卷七《议修河决》)
③又有人传元帅命曰:“来日一面回城,不须更来帐下也。”(《南烬纪闻》)
④在朝大臣,或被台章,或先乞出,则一面搬出国门,于寺观中安泊以待命。(《朝野类要》卷五《听敕》)
⑤自修法之后,每有续降指挥,则刑部编录成册,春秋二仲,颁降内外遵守,一面行用。若果可行,则将来修法日,增文改创也。(同上,卷四《续降》)
以上各例,细参文义,“一面”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动作行为,故不能以“一面……一面……”的现代格式为解。其所表“径直”义,于③④两例中尤显然可见。
一时
一时,犹言“一齐、全都”,强调的不在时间而在范围,副词。例如:
①时有家信至,寄钱四十万以为举粮。忽见缞服者扣门云:“五代未葬,各在一方,今欲同时迁窆,乏于资财,闻公家信至,颇能相济否?”公即命以车一时载去,略无留者,亦不问姓氏。(《太平广记》卷一六六《郭元振》)
②携曰:“谏官似狗,一个吠,辄一时有声。” (同上,卷一八八《卢隐》)
③使人叫唤之,庭俊应曰:“唯。”而馆宇并麻、和二人一时不见。(同上,卷四七四《滕庭俊》)
④故李太尉德裕贬官潮州,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岭表录异》卷下)
⑤其人曰:“某与(李)贺中外,自小同处,恨其傲忽,常思报之,所得兼旧有者,一时投于溷中矣。” (《幽闲鼓吹》)
⑥市瓦数十万,公逊取视之,嫌有布纹……以巨梃一时击碎。(《睽车志》卷三)
例①“一时”与下文“略”字相应,例②“一时”与上文“一个”对举,可知表范围而非时间,他例略同。
遗漏
遗漏,特指失火,不是一般“遗忘、遗失”的意思。例如:
①开元中,此堂犹在。家人不谨,遗漏焚之。(《封氏闻见记》卷五)
②壬戌岁,张循王府房廊遗漏,掘得古井,阔数丈。(《二老堂杂志》卷四)
③甫明日,家仆自石城来,问乡里事。续曰:“平贴无他,只宅上少遗漏。”惊访其详,则云:“庐舍净尽矣!” (《夷坚志》三志壬卷二《楚州方夫子》)
④遇有救扑,百司官吏,俱整队伍,急行奔驰驻札遗漏地方,听行调遣,不劳百姓馀力,便可扑灭。(《梦粱录》卷一〇)
⑤寻常久晴,复虑火烛,公措置有方,围解竟无遗漏。(《襄阳守城录》)
又此词剧曲话本亦不罕见。《合汗衫》剧二:“我则听的张员外家遗漏火发,哎哟天那!得我立挣痴呆了这半霎。”《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连忙推开楼窗看时,见乱烘烘道:‘井亭桥有遗漏!'”
疑 疑如 疑若
疑,似、如、像,动词,非“怀疑”义。例如:
①未几,灵昭忽拊心,疑有刀刺,须臾,吐血而终。(《太平广记》卷二二五《僧灵昭》)
②其花深红色……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有焰生。(《岭表录异》卷中)
“疑”与“如、若”等字连用,略同“好像”,为同义重言。如:
③自后每闻念经,即倚壁专心而听之。月馀,疑如念得。(《太平广记》卷一〇七《勾龙义》)
④盖前辈不家藏国史,好事者肆意饰说为美听,疑若可信,故误人(当为“入”)记述。(《容斋随笔》卷八)
以来 已来
以来,补助性成分,可置于数量结构之后表示概数。“以”或作“已”。例如:
①今洛阳石桥店东十里已来,大道之北当高山,山巅有一冢,乃杜预冢也。(《苏氏演义》卷上)
②有一蛇红白色,遥见可围四尺以来,其长称是。(《太平广记》卷四五九《水清池》)
③即提一水瓶,可受二斗以来。(同上,卷七四《张定》)
④又令于河东,月僦一宅,贮一年已来储。(同上,卷三六三《王愬》)
⑤五台山北台下有青龙池,约二亩已来。(《大唐传载》)
以上“××以来”均犹言“××左右、××上下”。此种用法,已见孙德宣《语词札记》该条(《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此外,“以来”还可置于各类名词之后,表示种种方位上的意义。例如:
⑥数日内三贡启:乞于关陇已来寻医。(《太平广记》卷八六《任三郎》)
⑦清又率俸钱数千,具商于已来山程之费。(同上,卷一五三《崔朴》)
⑧小青其日暴疾。已而东去,及鄂岳已来,舍陆登舟。小青之疾转甚。(同上,卷二七九《苏检》)
⑨内一人持鞭,状如走势,幞头脚亦如风吹直竖,眉目已来,悉皆飞动。(同上,卷三九〇《严安之》)
⑩都虞候阎普敬异之,躬自趋谒。阎魁梧丈夫。赵生迎门,愕眙良久,磬折叙寒温曰:“伏惟貔貅。”阎乃质于先容者,俾询之。赵生曰:“若云熊罴,即须宰相之才,方当此语;阎公止于都头以来,只销呼为貔貅。” (同上,卷二六二《三妄人》)
⑥⑦⑧三例“以来”置于地名之后,有“左近、一带”义。例⑨置于体位名词之后,犹云“之间”。例⑩置于官称之后,犹云“上下”。
迤逦〔一〕 逦迤
叠韵联绵词。“迤”《广韵》音移尔切,余母纸韵;“逦”力纸切,来母纸韵。也作“迆逦、迆、迤里”等形,或倒其字序而作“逦迤”。常见者为“绵延、连绵”义,来源颇早。魏吴质《答东阿王书》:“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逦迤也;奉至尊者,然后知百里之卑微也。”有时用于说明时间,则犹云“延迟、推迟”。有时用于形容声音,则犹云“悠扬、悠长”。例如:
①犹以为登泰山之崇高,知群阜之迤逦。(《全唐文》卷四四七窦泉《述书赋并序》)
②如或士功未毕,则迤逦次年修筑,所冀宽容办集。(《全唐文》卷一二五柴荣《京城别筑罗城诏》)
③其始也,长言逦迤,度曲缠绵。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囀而一一皆圆。(《元氏长庆集》卷二七《善歌如贯珠赋》)
例①说明山势,为绵延义。例②说明时间,为延迟义。例③形容声音,为悠长义。另宋代贺铸《伴云来》词(天香):“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刘一止《望海潮》词:“清晓九门开,听舜韶声举,迤逦天街。”都与例③略同。
迤逦〔二〕 逦迤
如果用于说明高度,“迤逦”则有“高峻、耸立”义,且已见于六朝。梁武帝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棱层叠嶂远,迤逦隥道悬。”“迤逦”与“棱层”互文。唐宋散文之例如:
①狼望萧条,龙堆莽荡。迤逦白云之表,迢递苍松之外。(《全唐文》卷一七四张鷟《疏勒镇军大使……请停四镇》)
②面夼沦之积水,跨逦迤之重冈。阴阴森森,容卫毕备。(同上,卷六二〇窦克构《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碑阴记》)
③上下逦迤而九疑失翠,旁侧参差而五岭迷烟。(同上,卷七七〇王棨《芙蓉峰赋》)
④丹岭嵯峩,双峰逦迤。渌水涓涓,清泉泚泚。(《唐文拾遗》卷五〇张湛《大房山投龙壁记》)
⑤后倚崇崕,前临无地,屈曲延袤,高低迤逦。(《全唐文》卷八七六冯延巳《开先禅院碑记》)
例①“迤逦”与“迢递”互文,“迢递”也有“高峻”义。例⑤之“延袤”已表“绵延”之义,故“高低迤逦”只是“高低耸立”的意思。他例略同。另《全唐诗续拾》卷二八白居易《题法华山天衣寺》诗:“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亦高峻义,足供参考。
迤逦〔三〕 逦迤
“迤逦”或“逦迤”又有“辗转、连续”义。也早见于南北朝。梁刘孝绰《春日从驾新亭应制》诗:“纡馀出紫陌,迤逦度青楼。”犹言辗转过青楼。唐代以下散文笔记之例如:
①昨于道路累附状,伏计迤逦上达。(《黄御史集》卷七《段先辈第二启》)
②况李光颜、薛苹,皆武臣也,淮海以为要重。然犹逦迤而至,述职明庭。(《全唐文》卷五三七裴度《代李大夫请朝觐表》)
③远公迤逦而行,将一部《涅盘》之经,来往庐山修道。(《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
④嫔妃彩女令诏入,内监忙忙迤逦催。(《敦煌变文集·丑女因缘》)
⑤有西班李将军女,奔波随人,迤逦达兴元。骨肉分散,无所依托。(《北梦琐言》卷九)
此外,宋代姜夔《征招》:“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小序云:“越中山水幽远,予数上下西兴、钱清间,襟抱清旷。”葛长庚《水调歌头》:“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也是辗转的意思。
迤逦〔四〕 逦迤
“迤逦”或“逦迤”又有“渐渐、渐次”义,副词而非形容词。例如:
①忽一日,垂钓于大涯硖,竟日无所得,将及日晏,忽引其独茧,颇讶沉重,迤逦挽之,获一铜佛像。(《太平广记》卷一〇一《渭滨钓者》)
②迤逦时光昼永,气序清和。(《东京梦华录》卷八)
③世宗随亦见之,一灯荧荧然,迤逦甚近,则渐大,至隔岸大如车轮矣。(《默记》卷上)
④果数日感疾,迤逦不起。(《玉壶清话》卷一)
⑤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也。(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二)
⑥至夕,复侧瓶于庭,人物车马,千群万队,逦迤俱入瓶内。(《太平广记》卷七四《张定》)
以上“迤逦”或“逦迤”均置于动词前表动作之渐进状态,有“渐渐地、慢慢地”的意思。按《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李崇兴《词义杂记》论及此义,散文仅引洪迈一例,今增补如上。
迤逦〔五〕 逦迤
“迤逦”或“逦迤”又可以形容动作所需的时间短,犹言“迅即、转眼就”。
①况诏旨既追,已离城堞,阴谋且败,中路遽回,又迤逦使人迎接逆贼李训。稽之国法,岂逭常刑? (《全唐文》卷七五唐文宗《讨郑注优赏军士德音》)
②臣伏请平卢兵马及许叔冀等军郓州西北渡河,先冲收魏,或近军志避实击虚之义也。伏惟陛下图之。遣李铣、殷仲卿、孙青汉等军逦迤渡河佐之,收其贝博。(同上,卷三六〇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图状》)
③鸷兽将欲出阱,即迤逦合其荷板,虎头才出,则蹙而钉之。(《太平广记》卷四三二《械虎》)
④守御官兵拥窄,不能施放,退师迤逦崩溃。(《靖康纪闻》)
另《全宋词》赵通判《沁园春·寿太守李宗丞》:“从此去,看腰黄眼赤,迤逦堤沙。”亦意谓转眼间拜相也。又罗子衎《三登乐·庆黄守正月廿二》:“自栖鸾展骥,迤逦黄堂,每登要路无留滞。”又无名氏《解佩令·寿李宰二月三十》:“曾妙年拾芥功名易,暂栖鸾,何厌小试。迤逦哦松,便整顿、河阳桃李。”哦松,称县丞。谓转眼即升县令也。“河阳桃李”用潘岳事,潘任河阳令时,满县栽花。
倚阁
倚阁,废除、搁置,动词。例如:
①朝廷所仰,惟二浙、闽广、江南,才平时三分之一,兵费反逾前日。此民之所以重困,而官吏多不请俸,或倚阁,人有饥寒之叹也。(《鸡肋编》卷中)
②常秩旧好《春秋》……及诏起,而王丞相介甫不好《春秋》,遂尽讳所学。熙宁六年,两河荒歉,有旨令所在散苗本钱权行倚阁三年。人戏秩曰:“公之《春秋》,亦权倚阁乎?” (《墨客挥犀》卷七)
③(常)秩入朝极其谀佞,遂升次对。蚤日著《春秋学》数十卷,自许甚高。以荆公不喜《春秋》,亦绝口不言,匿其书不出。适两河岁恶,有旨青苗钱权倚阁。王平甫戏秩曰:“君之《春秋》亦权倚阁矣!” (《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二)
例①“倚阁”指官吏俸禄有时也暂时停止发放。中华1983年点校本“倚阁”二字后未予断开,当系误以“倚阁”二字为“人”的定语,实不妥。例②“权行倚阁三年”亦犹云暂停三年。又欧阳修《乞减放逃户和籴札子》:“臣今欲乞下转运司,差清干官三两人,于并、代等十五州军系有和籴处,检括已逃人户,其逐户下二税、和籴额定数目,并与倚阁。候招辑得人户归业,各令依旧均配。”又《倚阁忻代州和籴米奏状》:“其铁钱绢,元抛配博籴白米四万馀硕,因转运司自见人民不易,先减一半外,尚有二万八千四百馀硕。后为送纳不前,运司又已与倚阁一半,候秋熟并纳。”据此,“倚阁”一词本身即有“暂行搁置”之义,与一般的“废除”还有所不同。此词在词曲中引申为收拾、抛弃义,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该条。
亦〔一〕
亦,只、仅,范围副词,见《经词衍释》《词诠》诸书。衍例如下:
①明宗问宰相冯道:“卢质近日吃酒否?”对曰:“质曾到臣居,亦饮数爵,臣劝不令过度。” (《北梦琐言》卷一九)
②其客亦能请紫姑作诗词而已,非林(灵素)之比。(《挥麈后录》卷三)
亦〔二〕
亦,皆、都、多,仍为范围副词,但其所表范围之量与第一种用法恰恰相反。例如:
①吴兴章苟于田中耕,以饭置菰里,每晚取食,饭亦已尽。(《太平广记》卷四五六《章苟》)
②歌舞妓数十辈自后堂出,入于前堂,紫衣者居前,朱绿衣、白衣者次之,亦二十许人。(同上,卷三五二《游氏子》)
③常醉于城市间,得钱亦与贫人。(同上,卷三七《卖药翁》)
④时扬州田山人,烟霞之士也,颇有前知,往见之。问所得官,答曰:“宣州溧阳尉。”李公曰:“某朝列之内,亦有亲故,所望之官,实不至此。” (同上,卷一四九《李栖筠》)
①②两例为“皆、都”义,例②“二十许”指年纪而非人数。③④两例“亦”表“多”义。
亦〔三〕
亦,又犹言“尚、还”,表时态或语气,亦为副词。例如:
①今为天曹收役,亦未有托生之期。(《太平广记》卷一四九《柳及》)
②忽去其头囊,乃官府门也,署曰“太山府君院”。喘亦未定,捽入厅前。(《玄怪录》卷三《王国良》)
③吾奉侍中旨,君今束手出城,侍中为请于朝,君亦不失五品官,一生富贵。(《青琐高议》后一〇《马大夫传》)
④是时阁下乃盛文肃度、刘子仪、陈知微、王章惠随、夏文庄竦,凡五人。若有阙,则尚贤资甚浅,恐亦未在议中。(《旧闻证误》卷一)
⑤靖康之变,士大夫纪录排日编缀者多矣,其间盖亦有逸事焉。(《挥麈后录》卷四)
以上凡言“亦未”,义均同“尚未、还未”。末例“亦有”犹言“尚有、还有”。
亦〔四〕
亦,又犹言“并、绝”,副词,多与否定词连用,以加强否定或转折语气。例如:
①谓候者曰:“我失意,亦无所恨;妖禽作怪如此,兼恐横罹祸患。” (《太平广记》卷四六二《韦颛》)
②饮酒正洽,忽举首瞪目曰:“乐某,汝今何来也?我亦无过!”索酒沥地祝之。(同上,卷一二二《乐生》)
③(高骈)召将吏而谓之曰:“僧徒礼念,亦无罪过,但此寺十年后当有秃丁数千作乱,我故以是厌之。” (《北梦琐言》卷三)
④住屋内平地上忽踊出白莲一朵……皆以为其家且有吉祥。识者曰:“水花陆处,亦非佳兆。” (《夷坚志》支癸卷一《曹家莲花》)
⑤宝历中,亳州云出圣水,服之愈宿疾,亦无一差者。(《唐语林》卷一《政事上》)
亦〔五〕
亦,又有“颇、甚、深、极”等义,程度副词。例如:
①刘纂者,商州刘蜕之子也,亦善为文。(《太平广记》卷一八四《刘纂》)
②坤见其妖丽冶容,至于篇什书札,俱能精至,坤亦念之。(同上,卷四五四《姚坤》)
③自念吾与鬼同游,复持鬼花,亦不可,即掷花沟中,溅水有声。(同上,卷三五五《僧珉楚》)
④太后曰:“速选有风力更事者,任一人为福建路转运使。”二相禀旨而退,至中书,沂公曰:“陈绛,猾吏也,非王耿不足以擒之。”立命进札。吕许公俯首曰:“王耿亦可惜也!”沂公不谕。(《东轩笔录》卷八)
例①为全篇首句,“亦善”即“颇善、甚善”。例④言吕夷简预料王耿斗不过陈绛,必然反遭诬陷,下文即叙此事。故“亦可惜”意同“甚可惜”。
亦〔六〕
亦,又犹云“已、已经”,时间副词,表完成貌。例如:
①(锷)谓觌曰:“我适于夫人所得三千贯为君属请,事亦解矣。” (《太平广记》卷三三六《宇文觌》)
②覃因问,旁人答曰:“公为断刑错误所致,追来亦数日矣。”(同上,卷二七九《覃骘》)
③唐曹相国确判计,亦有登台辅之望,或梦剃度为僧,心甚恶之。(《北梦琐言》卷七)
④遂呼妪逐去之,曰:“汝来我家数年,儿亦长矣,乃以奸秽自败。” (《夷坚志》乙卷一三《刘子文》)
⑤仁宗一夕饮温成阁中,极欢,而酒告竭。夜漏向晨矣,求酒不已。慈圣云:“此间亦无有。” (《曲洧旧闻》卷一)
⑥绍兴间,张扶少持由右正言……改国子祭酒。时祭酒虚位亦久,前驺接呼赴监供职,学前居民惊惧,曰:“官来捕私酒。”传以为笑。(《清波杂志》卷六)
按“亦、已”音近,或可互通。又以上“亦”的各类用法韵文中亦多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抑
抑,逼、逼迫,动词。例如:
①御史张孝嵩捉高丽拷,膝骨落地,两脚俱挛,抑遣代令史承伪。(《朝野佥载》卷二)
②空如禅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少慕修道。父母抑婚,以刀割其势,乃止。(同上,卷六)
③每独候见,多值公方燕宠姬所,不令白事,必抑门者令通。公谓其以武臣轻忽,益不平之。(《因话录》卷六)
④又天宝十五年,禄山反,遣兵入京城,收诸官吏赴洛阳。(郑)虔时为著作郎,抑授水部郎中。(《太平广记》卷八二《郑相如》)
⑤(孙)伺崔尉不意,遽推落于深潭……其家大恸,孙以刃示之,皆惶惧,无复喘息。是夜,抑纳王氏。(同上,卷一二一《崔尉子》)
⑥一注金城县尉,系不受……经月馀,本铨更无阙与换,抑令入甲,系又不伏。(同上,卷二七七《樊系》)
例①“抑遣”犹云“逼使、迫使”,例②“抑婚”义同“逼婚”,他例仿此。按“抑”之表“逼迫”义,无疑是由“遏止”义引申而来,但上举各例都不宜再以原义为解,如例③,释为“遏止门者令通”则与句意相反,他例略同。
意
意,借为“忆”,“思念、想念”的意思。例如:
①留连数日,珍食甘果,都不欲归。姥曰:“翁母意汝,不可留也。” (《太平广记》卷六五《虞卿女子》)
②临去白父母曰:“若有意念,儿自归来,无深虑也。”如是父母念之,即便还家。(同上,卷七四《张定》)
又变文中亦有如此用者。《庐山远公话》:“父母日夜悬心而望,朝朝倚户,而至悲啼。从此意念成病,看承服药,何时得见。”
因循
因循,有“盘桓、逗留”及“蹉跎、延误”等义,多为动词。例如:
①卜得行日,或头眩不果去,或驴来脚损,或雨雪连日,或亲故往来,因循之间,遂逼试日。(《玄怪录》卷三《吴全素》)
②陈以为异人,不敢固请,但日与诣永平监沽肆剧饮。因循三月,不告而去。(《夷坚志》支庚卷一〇《天庆观道人》)
以上为“盘桓、逗留”义。
③后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刘恩立奏,议加试帖经与杂文,文高者放入策。寻以则天革命,事复因循。(《太平广记》卷一七八《试杂文》)
④两人同应曰:“乌有是事!我自浮泊外州,因循未还尔。”(《夷坚志》三志壬卷五《范十五遇鬼》)
⑤文正叹曰:“贫之为累亦大矣!倘因循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明复者,犹将汩没而不见也。” (《东轩笔录》卷一四)
⑥余尝叩其弃官之说,子原笑曰:“吾岂不欲仕者,初但以二亲年俱高……既亲没,则吾将老矣,欲仕复何为?因循至是耳。” (《蒙斋笔谈》卷下)
以上为“蹉跎、延误”义。又《陆九渊集》卷二八《葛致政墓志铭》:“因介客道意,欲求款晤,以究本末,因循未遂,而公下世矣!”亦可参证。
因缘 夤缘
因缘,凭借、凭着。“因、缘”本可分别表“凭靠”义,叠用后构成同义复词,且多用为动词,但少数已有虚化趋势。例如:
①赵公宴朝贵,酒酣乐阕,顾群公曰:“无忌不才,幸遇休明之运,因缘宠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贵,可谓极矣。” (《隋唐嘉话》卷上)
②中书侍郎李义府,因缘际会,遂阶通职。(《大唐新语》卷二)
③贾继宗,外表兄夏侯氏之子,则绍之子婿。因缘还往,颇熟其家。(《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
④寒食火禁,盛于河东……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冥帛于空中,谓之“擘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馔,携家春游。(《鸡肋编》卷上)
⑤公见周祖,首建议律条繁广,轻重无据,吏得以因缘为奸,周祖特诏详定,是为《刑统》。(《邵氏闻见录》卷七)
⑥(朱勔)弟侄数人,皆结姻于帝族,因缘得至显官者甚众。(《中吴纪闻》卷六)
按“因缘”以双音词的资格而表“凭借”义,汉魏六朝已然。《论衡·忧国》:“谷登税平,庸主因缘以建德政。”意即凭(此)而建德政。《宋书·徐羡之传》:“诏:徐羡之、傅亮皆因缘之才,荷恩在昔。”意谓二人为可凭靠、可倚重之才。又此义或写作“夤缘”,“夤”与“因”音近互代。例如:
⑦说者谓方今朝廷财用匮乏,若夤缘军兴而费耗国用,则先生所不取。(《桯史》卷一〇《大散论赏书》)
⑧及惠卿入参政……又欲给田募役以破役法,其他夤缘事故非议前宰相者甚众,而朝廷纲纪几于烦紊,天下之人复思荆公。(《东轩笔录》卷五)
按“夤缘”一词,近出辞书一般只列“攀附”及“钻营”义,义项尚欠完备。
音声
音声,即音乐,名词。例如:
①有别画者,与人同游寺,看壁画音声一铺,曰:“此凉州第几遍。” (《太平广记》卷二一四《杂编》)
②每宴乐,则宰臣尽在,太常、教坊音声皆至,恩赐酒馔相望于路。(《国史补》卷上)
③元宗宴番客,唐崇勾当音声,先述国家盛德,次序朝廷欢娱,又赞扬四方慕义,言甚明辨。(《唐语林》卷一《政事》)
④措大解音声,解则废业。(《说郛》卷五李义山《杂纂·不如不解》)
例①中“一铺”为量词,“音声一铺”意犹“音乐一幅”或“一壁”。
隐〔一〕 隐起
隐,映现、呈现,动词,与通常的“隐没”义恰好相反。例如:
①大殿朵廊,皆壁隐楼殿人物,莫非精妙。(《东京梦华录》卷三)
②洛中董氏蓄雷琴一张……其外漆下隐有朱书云:“洛水多清泚,崧高有白云。” (《西溪丛语》卷上)
更为常见的是“隐起”这一双音节组合,多用以描状雕刻镶嵌物品的阳文部分,有“凸现出、浮现出”的意思。例如:
③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西京杂记》卷五)
④巧人张崇者,能作灰画腰带铰具。每一大如钱,灰画烧之,见火即隐起作龙鱼鸟兽之形,莫不悉备。(《朝野佥载》卷六)
⑤善长注《水经》云:临淄人发古冢得铜棺,前和外隐起为隶字,言“齐太公六代孙胡公之棺”。(《封氏闻见记》卷二)
⑥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其上隐起,多铸蛙黾之状。(《岭表录异》卷上)
⑦因刻一青石,如手扳状,隐起龙蛇,近成文字。(《太平广记》卷二九〇《诸葛殷》)
⑧食器有七子螺、九枝盘、红螺杯、蕖叶碗,皆黄金隐起,错以瑰碧。(同上,卷三〇一《汝阴人》)
⑨于砖外得金钱数十枚,各重十七八铢,径寸七八分,圆而无孔。去缘二分,有隐起规,规内两面各有书二十一字。(同上,卷三九〇《李思恭》)
⑩祥符中,诏以圣祖神化金宝牌分给京城寺观及外州名山福地。牌长二寸,阔一寸……四周皆隐起蛇龙花卉之状。(《渑水燕谈录》卷五)
有时也用于描状别类凸现或突出的事物。例如:
⑪北海县中门前,有一处地形微高,若小堆阜隐起。(《金华子杂编》卷下)
⑫太祖降诞于京西山子营,久失其处,真宗朝,尝遣人访之。或以为骁胜营旁马厩隙地,有二冈隐起为是。(《石林燕语》卷一)
隐〔二〕 隐度
隐,思量、忖度,动词。例如:
①(卫庭训)自尔无日不醉,主人谕之曰:“君当隐贫窘,何苦使用不节乎?” (《太平广记》卷三〇二《卫庭训》)
②一日,务均醉殴之,王遂去,明年登第。久之,为河东转运使。务均恐惧逃窜,然(王)随岂有害之之意乎?小人自隐如此也。(《东斋纪事》卷三校语八引《类苑》卷二二)
③视民阙乏时,令自隐度谷麦之入,预贷官钱,至谷麦熟则偿。(《清波别志》卷下)
④《汉元帝赞》:“自度曲,被歌声。”应劭注:“自隐度作新曲。”……元帝度曲,乃“隐度”之“度”,音铎。(《野客丛书》卷九)
按例①叙梓潼神以法术使卫暴富,卫乃挥霍无度,故主人云云。“隐贫窘”意谓当思贫困之时。③④两例“隐、度”同义连言。又《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162页“自隐”条云:“就是自己思量、揣测的意思。”除变文外,引《朝野佥载》《游仙窟》《大唐新语》各一例。今增缀数例,以为佐证。
应
应,与“一应”同,犹言“凡、所有、一切”,范围形容词。例如:
①报捷之际,宫内延火,应是珍宝帑藏,并为煨烬矣。(《太平广记》卷八六《黄万祐》)
②然后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同上,卷一七二《杀妻者》)
③(苏翁)披荆棘,转瓦砾,辟废地为圃。或区或架,或篱且塍。应四时蔬菜,不使一阙。(《游宦纪闻》卷三)
④淳化四年二月癸亥,诏废沿江八处,应茶商并许于出茶处市之。(《燕翼诒谋录》卷二)
⑤续奉圣旨编修御集,今来合要高宗皇帝朝曾任宰执、侍从、卿、监应职事等官被收或收藏御制、御笔手诏及奏议、章疏、札子…… (《挥麈前录》卷首所附《实录院牒》)
⑥建炎元年五月一日,高宗即位,赦书:应蔡京、童贯、王黼、朱勔、李彦、王师成、谭稹及其子孙,皆误国害民之人,见流窜者,更不收叙。(《清波杂志》卷二)
例①中“是”为指示代词,承上文而言,“应是”犹言“所有这些”。例②“应”是修饰限定名词“坟墓”的,意谓近来替人家安葬的所有坟墓有多少、在什么地方。其馀各例“应”都径置于名词之前,其词性词义显而易见。
“应”的这种用法可上溯到六朝。《梁书·武帝纪》:“应诸穷疾,咸加赈恤。”《陈书·宣帝纪》:“诏应在军者,可并赐爵二级。”变文中亦有用例。《汉将王陵变》:“(母)仰面向天哭‘大夫娇子王陵’一声,应是楚将闻者,可不肝肠寸断。”按“应”与“一”古音同为影母,由于发音机制的影响,两个音节极易发生归并,如此,则“应”为“一应”的省略。不过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即原来只有单音词“应”,后来才分化为“一”和“应”两个音节。“一应”至迟在宋代已有用例。《东轩笔录》卷八:“太祖大怒,一应欠负官钱者,田产并令籍没。”姑此志疑,以俟博雅。
应时
应时,顿时、立刻,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但有时只是指不太长的一段时间。例如:
①君卿指贼面而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贼举枷击之,应时脑碎而死。(《朝野佥载》卷六)
②当即到舍,见一坑当道,意欲跳过,遂落坑中,应时即起,论说地狱,画地成图。(《太平广记》卷三八二《任义方》)
③见仆柳中空,函水可鉴,子妇戏窥之,应时得疾,归家即痴卧。(《异闻总录》卷一)
④忽以杖击破燕巢,随手有白凤雏长数尺,自巢而堕,未及于地,即掀然出户,望西南冲天而去。诸禽亦应时散逝。(《金华子杂编》卷下)
⑤鸾蜂蜜者,其蜂之声有如鸾凤……久食之,令人长寿,颜如童子,发白者应时而黑。(《杜阳杂编》卷上)
前四例均状时间极短,为“顿时、立刻”义,例⑤只指时间不太长,宜释作“很快地”。
映
映,遮掩、隐藏,与通常所表示的“映现”义正好相反,动词。引例中字或作“暎”,今改从一律。例如:
①忽遇列炬呵殿,旗帜戈甲,二百许人,若方镇者,生映树自匿。(《太平广记》卷三一一《进士崔生》)
②忽于旷野见一女,形状服饰,似非村妇。李即心动,驻马谛视之,乃映草树而没。(同上,卷三五八《齐推女》)
③寻之,果有二绯衣,经市至野,行二百馀里,映大冢而灭。(同上,卷三九〇《贾耽》)
④言毕,执帚人欣然而去,逡巡映门,即不复见。(同上,卷三四〇《李章武》)
⑤从武他夕,操弓映户以俟其来。(同上,卷三七〇《石从武》)
⑥则见一男子,年可二十馀,姿状温美,藏身映幔,连招卢氏。(同上,卷四八七《霍小玉传》)
⑦少顷,其妹复出,映姊而立,不见其面。(同上,卷三五四《周洁》)
⑧俄顷,厨中有主庖青衣,就铛作食,仍映小儿于怀抱间。(同上,卷三六六《韦琛》)
以上各例中,“映”之后的名词并非受事宾语,而是处所宾语或处所补语,“映树”义即“藏于树间”,“映门”即“隐于门外”,如此等等。
按“映”字不见于《说文》而见于《新附》,释云:“明也,隐也,从日央声。”是此字兼有正反二训。但这种反训可能是由通假所造成的。笔记中另有“影”字,也可用为隐藏义。《太平广记》卷三六二《晁良贞》:“良贞鞭之数百,送通衢。其夜,使人阴影听之。”“阴影”义同“暗藏”。又卷二九六《董慎》:“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漏泄,向请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匿、影”同义叠用,亦犹言“藏匿”。“影”之与“映”,中古声调小异。又“映”与“荫”亦或可通。《唐五代词》233页李煜《浣溪沙》:“待月池台空逝水,映花楼阁谩斜晖。”第264页此词于冯延巳名下重见,而作“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映、荫”二字韵尾小异,方言或可无别。
犹〔一〕
犹,只、仅、单,范围副词,与通常作“尚、还”解者义别。例如:
①因食新稻米饭,云“尽是蛆虫”……自此犹食柏叶,日进一枝。七年之后,柏亦不食。(《太平广记》卷六六《谢自然》)
②童隶闻呼声悉起,见李生毙,七窍流血,犹心稍暖耳。(同上,卷三三七《李咸》)
③晟大悦,私谓乂:“不要某微力乎?”乂曰:“无敢望,犹恐后有缓急,再来投告令公。” (同上,卷二四三《窦乂》)
④唐五窦《联珠集》载窦牟为东都判官,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分韵赋诗,都官员外郎韩愈得寻字……今诸本韩集皆不载。近者莆田方崧卿考证访赜甚至,犹取《联珠》窦庠《酬退之登岳阳楼》一人篇,顾独遗此,何也? (《容斋四笔》卷六《韩文公逸诗》)
犹〔二〕
犹,亦、也,副词,有关连作用。例如:
①鸟兽虫物犹知解毒,何况人乎? (《朝野佥载》卷一)
②君子成人之美,正使万有一不至,犹当为贤者讳,况未必有实。(《避暑录话》卷上)
③今虽天子为质,犹无益于事也。(《挥麈后录》卷四载太学生徐揆等《上大金元帅书》)
④三者(指为帅、为翰林学士、为剧邑)苟非其材,则事必隳废,除是三者,虽宰相犹可以常材兼之。(《墨客挥犀》)
上例中“犹”与前后分句中“何况、正使、虽”相应。
犹〔三〕
犹,又与“尤”通,程度副词。例如:
①王勃围棋,率下四子成一首诗。勃犹诧之,向人曰:“吾材夺造化,虽一时之间,百用亦可。” (《云仙杂记》卷二)
②后生一女,端美,见者皆爱怜之,父母犹钟爱。(《太平广记》卷一三二《王将军》)
③齐丘后事先主为相,至嗣主时为太傅,多植朋党,以专朝权,躁进之士多附之。陈觉、李征古之徒,恃其势,犹骄慢。(《西溪丛语》卷上)
馀〔一〕
馀,他、别的,指示形容词,与通常的“剩馀”义有所不同。例如:
①虔州司士刘知元,摄判司仓。大酺时,司马杨舜臣谓之曰:“买肉必须含胎,肥脆可食,馀瘦不堪。” (《朝野佥载》卷一)
②朝堂官退朝并出,俱来就看,馀人未语,英国公徐先即诸宰相云:“此小儿恰似獠面,何得聪明?” (《隋唐嘉话》卷中)
③唐公临性宽仁,多慈恕,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仆误持馀衣,惧未敢进。(《大唐传载》)
④李大亮隋末为贼所获,同辈馀人皆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大唐新语》卷六)
⑤(侯)白曰:“家中新有一群犬,其吠声与馀狗不同。” (《太平广记》卷二四八《侯白》)
⑥太祖曰:“馀人非我敌,必斩皇甫晖头!” (《默记》卷上)
上举各例中,“馀”所限定的名词均有同类中的另一部分与之相对,“馀(肉)”指与含胎肉相对的别一种肉,“馀人”指与徐相对的他人,“馀衣”指与白衫相对的另一颜色之衣,如此等等。
馀〔二〕
馀,又有“饶、多”义,形容词。例如:
①张文瓘初相高宗,同列以堂馔丰馀,欲少损。(《猗觉寮杂记》卷下)
②余观安中居燕山馀二年,父事郭药师,脱身得归,备知反状已形,曾无一语。(《清波别志》卷上)
③邑人无如之何,反以香火奉之,馀五十年矣。(《续夷坚志》卷二《胡公去狐》)
④灵璧北四十里,地名潼山,有南华观,庄子之后,馀二百家,族长以行第数之,有二千人。(同上,卷三《潼山庄氏》)
例①“丰馀”即丰饶,二字同义连用。其馀三例“馀”均置于数量结构之前表零馀数,“馀二年”意即二年馀、二年多。
欲〔一〕
欲,已、已经,时间副词,与作“要、将要”解的能愿动词意义用法不同。例如:
①世伯欲睡,忽然惊起,以手掩额。(《太平广记》卷四三六《贺世伯》)
②茂方谓必无人知,教子经业,既而欲成,遂州秩满,挈其子应举。(同上,卷一二二《陈义郎》)
③数日,又告仁蒨曰:“文书欲成,君诉惧不可免。急作一佛像,彼文书自消。” (同上,卷二九七《睦仁蒨》)
④想得到家春欲暮,海棠千树已凋零。(同上,卷二七九《苏检》)
例①是说已睡而复起。例④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本校记云:“欲原作已,据明钞本改。”按此处改字是对的,否则字面犯复,但存在的两种异文证明“欲、已”义通。又“欲”的此种用法尚可远溯汉代,《说苑·正谏》:“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或以“欲”字为衍文,未妥。这里的“欲”即表“已”义,意言为台已经承担不了。
欲〔二〕
欲,又可表“似、如、像”之义,用作动词。例如:
①将欲及之,则略举烛,便藏之,雁奴惊叫,大者亦惊,顷之复定。又欲前举烛,雁奴又惊。(《太平广记》卷四六二《南人捕雁》)
②汉宫积草池中,有珊瑚……夜有光,常欲燃。(同上,卷四〇三《珊瑚》)
③彼处欲夜,所司放出,似梦而归也。(同上,卷三八〇《郑洁》)
④尝致书韩父曰:“勔、勮、勃文章并清俊,近小者欲似不恶。”(同上,卷二四九《王福畤》)
例③“彼处”指阴间,“欲夜”意谓常似夜间。例④“欲”与“似”同义重言。又“欲”的这种用法汉代文献已见,《说苑·说丛》:“蠋欲类蚕,鳝欲类蛇。人见蛇鳝,莫不身洒然;女工修蚕,渔者持鳝,不恶何也?”也是“欲、类”(表“似、如”义)连文,并可参证。
欲〔三〕
欲,又与“若”同,表示假设,等于说“假如、如果”。例如:
①欲谓之龙,龙之行动必有风雨随之,其日晴明。(《太平广记》卷四五九《景焕》)
②王文正公曾为人方正持重,在中书最为贤相……公尝语尹师鲁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归田录》卷一)
③文定悯然,语曰:“我欲不言,尔乃怨我,尔忆江南宴日盗吾银器数事乎?” (《东轩笔录》卷二)
按《广释词》38页“欲——若”条:“‘欲’犹‘若’,假设连词。”首引《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谓“‘欲’与‘若’互文,是‘欲’犹‘若’也”。据此,“欲”的此种用法由来已久。
约
约,拦,“拦挡、遮拦”的意思,动词。例如:
①司农卿姜师度,明于川途,善于沟洫,尝于蓟北约魏帝旧渠,傍海新创,号曰平虏渠,以避海难、馈运利焉。(《大唐新语》卷四)
②(师)嘻笑谓之曰:“汝等此间何厌贱我?我舍汝去。”捕者奋杖欲掷,前人复遮约。(《太平广记》卷九一《阿专师》)
③则知籍者所以计租赋耳,本妨群小,不约贤路。(《封氏闻见记》卷三)
④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独异志》卷下)
⑤熙宁三年,许将以磨勘当迁,宰相王安石方欲抑三人之进取,遂转太常博士。初下笔,方成“大”字,堂后官以手约定,具陈祖宗旧制,当迁右正言。(《挥麈后录》卷三)
按《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约”字条云:“犹掠也;拦也;束也;宠也。”“束”义习见,“掠、宠”义笔记罕觏,今增表“拦”字义者数例如上。又《辞源》新版2401页“约”字条有“阻止”一义,举《燕策》一例。然此义于上举③④两例可通,于①②⑤三例则未尽榫合,似应增“拦挡”义。
栽
栽,等于说“株”,用作量词。例如:
①唐河阳城南百姓王氏庄有小池,池边巨柳数栽。(《太平广记》卷一四四《王氏》)
②然段文昌修观记已云:“峭壁千仞,下临沸波,老柏万栽,上荫峰顶。” (《吴船录》卷下)
③万里长江一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鉴诫录》卷七《亡国音》)
又苏轼《东坡八首》之六:“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亦可参证。按“栽”本有“秧、苗”义,东汉王充《论衡》已有此用法,具见修订本《辞源》诸辞书,量词用法是其引申。
在〔一〕
在,本、自、此,指示代词,非“存在”义。例如:
①唐杭州刺史裴有敞疾甚,令钱塘县主簿夏荣看之。荣曰:“使君百无一虑,夫人早须崇福禳之。”而崔夫人曰:“禳须何物?”荣曰:“使君娶二姬以压(疑当作“厌”——引者)之,出三年则危过矣。”夫人怒曰:“此獠狂语!儿在身无病。”(《太平广记》卷一四七《裴有敞》)
②然此处不洁,不可安经,愿师还为彼送向在寺中。(同上,卷九九《大业客僧》)
③一牯甚腯,为人所盗……既而有言湖中民分肉不均,群斗而讼在邑。(《桯史》卷一二)
④又诏吏人招募,责状在身无荫赎,方听入役;苟吏可用荫,则是士宦不如为吏也。(《燕翼诒谋录》卷三)
⑤至公安县,登二圣寺。二圣之名,江湖间竞尚之,即在处佛寺门两金刚神也。(《吴船录》卷下)
“在身”即自身、本身。“在寺、在邑”即本寺、本邑。末例“在处”非“处处”义,意为“此处”。又此义韵文例亦多,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在〔二〕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在”字条云:语助辞,随文而有“着、哉、啊、呢”等用法。今增缀数例于后:
①果毅又问云:“阿兄在里作何物在?”青奴又报云:“阿兄在屋里新生儿,见向蓐里卧在。” (敦煌本《启颜录·昏忘》)
②又借太子所乘马,太子怒,不与。远曰:“已取得来,见于后园放在。” (《太平广记》卷二八五《罗公远》)
③及重试退黜,唁者甚众,而此僧独贺曰:“富贵在里!” (同上,卷二二四《郑朗》)
④客曰:“犹有在。”高又观之,竟不能辨。(同上,卷二〇八《高正臣》)
⑤(王)且死,戒子弟治身后事,指其棺曰:“入此见胡待制时,大费分说在!” (《夷坚志》乙卷九《王敦仁》)
以上“卧在、放在”之“在”均犹“着”,“在里”亦犹“着哩”。“作何物在、犹有在、分说在”之“在”则略同“呢、啊”之类。
在城
在城,本城。是一个词,而非介词带宾语的词组。例如:
①若宜有之,则节度使降麻防御使制下之日便合具军容诣中书谒谢。在城既无此礼,外府何为行之? (《刊误》卷上《宰相不合受节察防御团练等使櫜鞬拜礼》)
②其僧尼在城委功德使,其诸州府委本任长史试经。(《全唐文》卷七四文宗《条流僧尼敕》)
③然后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太平广记》卷一七二《杀妻者》引《玉堂闲话》)
④都曲院曲卖于酒户,西京南京皆然。东京在城每岁四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五贯。南京在城卖曲三万九千六百九十贯二百一十七文……台州在城及诸邑县、诸路桥港头,酒额每岁八万一千二百九十八贯。(《密斋笔记》卷一)
⑤四明延寿寺,在城大刹也。(《癸辛杂志续集》卷上)
⑥然不染尘观音殿,乃是在城报恩寺,今北寺也。(《中吴纪闻》卷六)
⑦是日,率在城人家,秤锤充手炮以击羊马墙外窬城之贼。(《辛巳泣蕲录》)
⑧松江在城金世昌者,出继夏氏,尝买废宅,修葺前厅。(《南村辍耕录》卷七《买宅有谶》)
例①“在城”与“外府”相对,例②也与“诸州府”相对。例④“在城”则紧贴于城市专名之后,其“本城”义尤为显豁。又此种用法韵文中也较习见,参《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早晚 旦晚
早晚,《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该条有“何日、时候、随时、何曾”等义。除此之外,“早晚”作为时间副词,还可表示“旋即、很快”的意思。例如:
①皇统四年秋,元帅遣使报监军曰:“南宋以重兵逼胁,和约大定,除措置备御,早晚兵到矣。” (《旧闻证误》卷四引王大观《行程录》)
②一黄衣卒来啜茶,告云:“尔家几郎使我寄语,早晚当附木筏还家。” (《夷坚志》丙卷一〇《茶肆民子》)
③帝泣曰:“父母不复顾矣!”番奴曰:“无忧,父母旦晚与汝相见也。” (《南烬纪闻》)
④二十三日,上自军中批御札付王时雍、徐秉哲云:“……见已治行,缺少厨中所用什物,烦于左藏库支钱三千贯收买,津遣至此,早晚成行。” (《靖康纪闻》)
⑤后岁馀,陈之友王翁梦陈招饮。到一所,荼蘼盛开,延待尽礼,且有旦晚相聚之语。(《夷坚志》补卷一五《陈焕广佑王》)
例①②④作“早晚”,例③⑤作“旦晚”,义无不同。又明代江南詹詹外史《情史》卷二三:“我又遣人在彼谈汝姻事,早晚当有定议。汝勿忧煎,自损容貌。”《聊斋志异》卷六《菱角》:“此汝夫家,但入勿哭。汝家婆婆旦晚将至矣。”亦可证。按由反义语素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旦夕”本有“顷刻、刹那”的意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即形容时间极为短暂,“早晚”以上用法当即承此而来,不过将字面略加改变而已。
造次
造次,轻易、随便,已与先秦两汉之际作“仓卒急遽”解者有所不同,副词。例如:
①夫至道玄微,非下才得造次而传。(《太平广记》卷四《鬼谷先生》)
②柳十八郎今见在太山府君判官,非常贵盛,每日判决繁多,造次不可得见。(同上,卷一五七《李敏求》)
③某之文,非常流之文也,曾与顾况为集序外,未尝造次许人。(同上,卷二四四《皇甫湜》)
④王氏性俭约,所费未常过分,家有妓乐,端丽者至多,外之袨服冶容,造次莫回其意。(同上,卷三四八《郭》)
按此义变文、诗词亦多,参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262页及《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宅舍 屋舍 宅
宅舍,借指人的肉身、躯体,本佛家语,或简作“宅”,或作“屋舍”。例如:
①馀杭人陆彦夏月死十馀日,见王,云:“命未尽,放归。”左右曰:“宅舍亡坏不堪。”时沧州人李谈新来,其人合死。王曰:“取谈宅舍与之。” (《朝野佥载》卷二)
②王判曰:“付案勒回。”案吏咨曰:“齐氏宅舍破坏,回无所归。” (《玄怪录》卷三《齐饶州》)
③汝来已经三日,恐汝妻坏了宅舍,宜亟还。(《夷坚志》支甲卷四《共相公》)
④敏壳苦自申理,岁馀获放。王谓敏壳曰:“汝合却还,然屋舍已坏,如何?” (《太平广记》卷三〇一《崔敏壳》)
⑤(仙者)又曰:“暂借小女子之宅,与世人言语。”其上尊语,即是丈夫声气。(同上,卷六七《妙女》)
宅院 宅舍
宅院,本指官宦富贵人家,后缩小范围而指此类人家宅眷,“宅舍”也有同样用法。例如:
①……至则虎在深阱之中,官僚宅院、民间妇女皆设幄幕而看之。(《太平广记》卷四三二《械虎》)
②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每妓须戴三两朵,只戴得一日,朝夕如是。天寒,即上宅院亦买戴。(《西湖老人繁胜录》)
③内以沙罗盛金佛一尊,坐于沙罗内香水中,扛台于市中,宅院、铺席诸人浴佛求化。(同上)
④鸡头亦有数品……中贵戚里多以金合络绎买入禁中,如宅舍、市井欲市者,以小新荷叶包裹,掺以麝香,用红小索系之。(《梦粱录》卷四)
展
展,除了“伸展、省视”等义之外,还可表示“施、行、办”的意思,动词。例如:
①及夕,卢乘轩车来,展亲迎之礼。(《续玄怪录》卷二《郑虢州夫人》)
②王曰:“知秀才非南越人,不相统摄,幸勿展礼。” (《太平广记》卷三一〇《张无颇》)
③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会,朝觐之礼容,临照之恩泽,衣之锦絮,饲之酒食,使展事而去。(同上,卷四八五《东城老父传》)
④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东京梦华录》卷五)
⑤若有灾患,此属亦能展力。(《青琐高议》前一《彭郎中记》)
“展礼”义同“施礼、行礼”;“展事、展……会”犹言“办事(完成貌)、办会”;“展力”即“施力、出力”。今双音词“施展”中,语素“施”与“展”同义,某些方言里还存在“展劲”(“施力、用力”意)的说法,并可参证。又元本《琵琶记》五出:“六十日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如何展?教我如何不怨?”胡竹安先生说:“如何展”应是“怎么办”的意思,所见甚确(见《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斠补》)。但又说此义“系由‘展亲’引申为对父母的照顾或后事的料理”,却未免将“展”的“办理、施行”义所指范围限制得太窄。
展分
展分,表示情分,“分”读去声,双音节熟语,其中“展”与通常的“伸展”义有一定联系。例如:
①后卢果策名,竟登廊庙,奖拔岫至福建观察使,向时轻薄诸弟,率不展分。(《太平广记》卷一七〇《韦岫》)
②唐李商隐字义山,为彭阳公令狐楚从事。彭阳之子绹,继有韦平之拜,似疏商隐,未尝展分。(同上,卷一九九《李商隐》)
③又李商隐,绹父楚之故吏也。殊不展分,商隐憾之。(《北梦琐言》卷二)
④苟可展分,安敢以幽显为辞。(《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
末例为节度使周宝回答龙神九娘子请托的话,“展分”实即效力之意。
长
长音zhǎng,多、馀,此义辞书一般已收,唯举例仅为《世说新语·德行》“身无长物”一例,实则唐宋以下诗文中亦不罕见,今略缀数例于下:
①(皇甫嵩)真尝自算其年,寿七十三。真绥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死,书其壁以记之。至二十四日晡时死,其妻曰:“见真算时,长下一算,欲以告之,虑脱其旨,故不敢言,今果较一日。” (《西京杂记》卷四)
②又执事人吴尧卿为扬子县官,变盐铁之制,令商人纳榷。所送物料,皆计折纳,勘每船板钉、灰油、炭多少而给之,物复剩长。军将十家,即时委弊。(《唐语林》卷一)
③间有从宦王畿、仰给于俸禄者,粥之外,储无长资,岂复有金银之多乎? (《挥麈后录》卷四)
④莅官之日少,闲居之日长,而士大夫至于冒法。(《燕翼诒谋录》卷三)
又杜甫《秋雨叹》诗:“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长雨”也指多馀的雨,即霪雨。参见《义府续貂》23页“长雨、仗雨”条。
掌 掌人
掌,主,用为名词。二字意义有关联,语音上亦有联系。此或出于方言差别。例如:
①汉制:兵吏五人一户一灶置一伯,故云户伯,亦名火伯,以为一灶之掌也。(《苏氏演义》卷上)
②阴晦失道,夜投人庄,问其掌,庄仆曰:“汾州崔司马庄也。”(《续玄怪录》卷三《窦玉妻》)
“掌人”即“主人”。例如:
③迟明,沈策杖访之,果有胡村,叩门求憩,掌人翁年八十馀,倚杖延入。(《玄怪录》卷四《李沈》)
④丝管方动,坐上一人曰:“不告掌人,遂欲张乐,得无慢易乎?”因命一青衣传语曰:“姊妹步月,偶入贵院,酒肉丝竹,辄以自随。秀才能暂出作掌人否?” (《续玄怪录》卷三《张庾》)
⑤及明朝,告其掌人曰:“此儿有重禄也。” (《异闻总录》卷二)
招头
招头,船工之头目,犹今称“船老大”。例如:
①余已在舟中,一切付自然,不暇问,据胡床坐招头处,任其荡兀。(《吴船录》卷下)
②二十八日,泊方城。有嘉州人王百一者,初应募为船之招头。招头盖三老之长,雇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既而船户赵青改用所善程小八为招头,百一失职怏怏。(《入蜀记》卷五)
③梢工日给钱一百五十,米二升五合;招头、碇手、水手日给钱一百,米二升五合。起发日犒设及船主修船等钱,各随县措置,梢工人一十五千,招头、碇手人一十千,水手半之。(《淳熙三山志》卷一四)
照 照对 照证 照验
照,证,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分述如下。
一、用作动词,表示“作证、对证”的意思。例如:
①(王翊)祷之曰:“有母年老,不审何罪,愿使者明以告,然后承命。”其人云:“照兴州承局事。” (《夷坚志》支丁卷七《郭教授》)
②(唐)即恳吏曰:“不审何事见摄,还可再生否?”略不答。泣告再三,方言照杀蟢子公事。(同上,一补卷三《檀源唐屠》)
③白日见数人驱一囚,杻械锒铛至阶下。一人前曰:“要何村公案照用。” (同上,乙卷一六《何村公案》)
④追咎往愆,殊用震悚。以是观之,可以照他狱之枉滥,不一而足也。(同上,一补卷六《安仁佚狱》)
“照某事”意即证某事或为某事作证,“照用”犹言“作证用”,例④“照”为“证明”义。此外,“照”还可以与近义语素叠用为双音复词,如“照对、照证、照验”之类,义均犹“对证、验证”。例如:
⑤我是小客宁三十,于汉川路上被陆青打杀,却取随身物去……今须先还我命,却诣阴府照对。(同上,三志辛卷一〇《宁客陆青》)
⑥有公吏三四辈曰:“摄官人照证事。” (同上,乙卷四《张文规》)
⑦修史者病于太质,删去诏文,遂无考据。臣家有其日报状,可以照验。(《能改斋漫录》卷二《宋敏求家报状皆全》)
又李焘《续通鉴长编》卷二六五引沈括《乙卯入国别录》:“况前来文事,尽言差来审行商议,兼令将带照证文字来北朝理办,必须带得照据文字来。”义亦可参。
二、用作名词,表示“证据、证明”的意思。例如:
⑧我记得向时张家认(籴)只一千石,今所言乃倍之,哀祈此吏放回取干照,遂得暂归。(《夷坚志》支景卷七《范隅官》)
⑨尝有舟人杀士人一家,乃经府陈状云:经风涛损失。辉更不会问,便判状令执照。(《鸡肋编》卷中)
⑩二漕应诺,对遵裕呼书吏取纸,自书一月军粮状,遵裕判押照会讫乃罢。(《默记》卷上)
“干照”即有关证明,“执照”是“执以为据”的意思,“照会”在这里也是一种证明。又《古今小说》卷三三:“凭此为照,取十万贯钱。”义亦同。按现代双音词“牌照、凭照、执照、护照”中的语素“照”,也含“证明、证据”的意思,当系以上名词用法的继承。
辄
辄,语气副词,细分可有两种用法:一表转折,相当于“却”;一每每置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有“并、绝、毫、竟”等含义。分疏如下:
①自幼至长,唯习儒经,弦管歌声,辄未尝学。(《太平广记》卷一九三《车中女子》)
②一日至府第,坐堂上,丞相夫人拜庭下,命二婢子掖之。公怒曰:“人以为丞相夫人,吾但知吕二郎新妇耳。不疾病,辄用人扶,何也?” (《邵氏闻见录》卷一五)
③僚吏皆敬叹,丽水宰宣德郎陈缙辄慢之,指老君像曰:“老子卖乌髭药里!” (《随手杂录》)
④一日有贡来谒,坐定,曰:“每欲问无逸一事,辄忘之。”(《墨客挥犀》卷九)
以上“辄”均为“却”字义,例④“每”表频率,“辄”表转折。又韵文中亦有例可证。蔡琰《悲愤诗》:“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刘攽《城南行》诗:“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凄恻。”亦表转折。按“辄、则”音近,或可互通。
⑤一夕,因乘马行田间,马忽屹不前,虽鞭抶,辄不动。(《太平广记》卷三六四《僧法长》)
⑥真归,具以二僧之语命之。新妇承命,具馔设法,辄无所惧。(同上,卷二九九《韦安道》)
⑦其烧时,辄不得就地,须以柴或草荐之,从一头以火爇。(同上,卷三八〇《郑洁》)
⑧或他人命饮,即百斗不醉。夜则垂发于盆中,其酒沥沥而出,曲蘖之香,辄无减耗。(《杜阳杂编》卷下)
以上凡言“辄无”,均犹“并无、绝无”,“辄不”亦同。
真 真子
真,像,可指画像,也可指塑像,名词。例如:
①唐裴晋公度,风貌不扬,自撰真赞云:“尔身不长,尔貌不扬,胡为而将?胡为而相?” (《北梦琐言》卷一〇)
②其后公薨于陈,凶讣至蜀,果十年。启封,乃乖崖翁真子一幅,戴隐士帽,褐袍绢带。(《青箱杂记》卷一〇)
以上指画像。“真赞”即题于画像上的韵语。例②“真”后加“子”,“子”为词尾。于名词后加“子”是唐宋人习惯。
③开锁,见有金数千两。后卖一半,买地造菩提寺,并建道林真身。(《太平广记》卷九五《道林》)
④内中旧有玉石三清真像,初在真游殿,既而大内火,遂迁于玉清昭应宫。(《归田录》卷一)
⑤欣然往谒,再拜,仰瞻貌像,乃一化僧真身,与昔溪上所睹无少异……既而因母老,故恩许自便,作木像僧真,舆以归。(《夷坚志》补卷一四《梅州异僧》)
以上指塑像。“真身”并非真正的肉身,于③⑤两例上下文可见。
争 争差
争,犹“差(chā)”,“相差”之“差”,动词。例如:
①吕相元直……乃曰:“宋辉系直龙图阁,便除待制,太超躐,欲且与修撰。修撰与待制,亦只争一等。” (《老学庵笔记》卷七)
②故中国节气与印度递争半月,中国以二十九日为小尽,印度以十四日为小尽。(《懒真子》卷二)
③虽米市搬运混杂,皆无争差,故铺家不劳馀力而米径自到铺矣。(《梦粱录》卷一六)
例③“争、差”同义重言。按“争”此义在今川西一带方言中还保留着。又当时韵文中亦多用例,参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该条。
正使
正使,双音连词,用法有二:一表让步,等于“纵使、即使”;一表假设,等于“假使、如果”。分述如下:
①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恨,况不必死耶! (《汉晋春秋》卷二)
②澄告弟子法常曰:“正使圣人复出,不愈此疾,况此等乎?”(《太平广记》卷八八《佛图澄》)
③正使臣死于虏,亦常分也,敢觊赏乎? (《鹤林玉露》甲编卷五)
④今夕来时,密缝其衣裾,仍匿彼冠履一二种。正使是人,固足为戏笑;不然,便可推验矣。(《夷坚志》支甲卷五《唐四娘侍女》)
以上为表让步之例。按单是“正”字即可有此用法,汉魏已然。《汉书·黄霸传》:“正颇重听,何伤?”具见近出辞书。唐宋以下则发展为双音连词。
⑤昔汉高祖用板楯蛮以取关中……正使今日有疆场之事而用之,当必有功。(《岭外代答》卷三)
⑥交人之来,悉用小舟,既出港,遵崖而行,不半里即入钦港。正使至廉,必越钦港。(同上,卷一)
⑦君子成人之美,正使万有一不至,犹当为贤者讳,况未必有实。(《避暑录话》卷上)
⑧正使以后世之学为诗,其胸中之不醇不正,必有不能掩者矣。(《鹤林玉露》乙编卷三)
以上为表假设之例。
支吾 枝梧
支吾,应付、撑持,非“抗拒”或“搪塞”义,动词。例如:
①守令仓卒不暇支吾,皆弃城窜伏山谷。(《青琐高议》前一〇《曹太守传》)
②若本所当时便徇诸处无艺之求,只作两个月计,则今日何以支吾? (《桯史》卷一〇《大散论赏书》)
③公力辞召命,且云:“更当支吾一冬,来春解严,容归田里。”(《齐东野语》卷一八)
④次年四月八日,与同僚在都厅,忽觉疾眩,不复能支吾。(《夷坚志》支景卷九《范成绩》)
前二例“支吾”表“应付”义,后二例表“撑持”义。又其字或作“枝梧”。如:
⑤华阴失守,既无力以枝梧;鄂渚丧师,乃无名而陷没。(《北梦琐言》卷一四)
⑥翁嗽且喘,喉间痰声如曳锯,不可枝梧。(《夷坚志》补卷八《王朝仪》)
知闻
知闻,结交、交往;知交、朋友。名动兼用。例如:
①谓峤曰:“识闵廷言否?”峤曰:“偶未知闻。”曰:“不妨与之往还,其人文似西汉。” (《太平广记》卷一八三《陈峤》)
②(章武)于市北街见一妇人甚美,因绐信云:“须州外与亲故知闻。” (同上,卷三四〇《李章武》)
以上用作动词,例①“知闻”与“往还”于二人问答中互见。
③再试,退解头为第六十五人。知闻来唁,宋曰:“来春之事,甘已参差。” (同上,卷二七八《宋言》)
④面饭毕,驯进茶。道人谢曰:“本非旧知闻,荷媪垂顾,惟有治酒一方,当以相付。” (《夷坚志》三志壬卷六《罗山道人》)
以上用作名词。例④“旧知闻”犹言“老朋友”。按以上用法,均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该条。
执 执对 执证
执,即“对质”之“质”,“作证”或“证明”的意思。“执对”等于“质对”,“执证”亦同“质证”,均为“对证”义,用作动词。例如:
①龄便苦请救助,检案云:“杀一驴,所以追耳。然其驴执是市吏杀,君第不承,事当必释。”……王问市吏:“何引此人?”驴便前云:“实为市吏所杀,将肉卖与行人,不关裴少府事。”市吏欲言,其他羊豕等各如所执。(《太平广记》卷三八一《裴龄》)
②梦与友人胡同在一官署厅前,见有数人引入刘公,则五木备体,孑然音旨,说理分解,似有三五人执对。(同上,卷二七九《覃骘》)
③征辽还,太宗有疾,洎从外至,因大悲泣曰:“疾如此,独可忧圣躬耳。”黄门侍郎褚遂良诬奏洎曰:“国家之事,不足虑也。正当辅少主,行伊霍之事耳。大臣有异志,诛之自然定矣。”太宗疾愈,诏问其故,洎以实对,遂良执证之。洎引马周以自明。及问周,言如洎所陈。遂良固执曰:“同讳之耳。”遂赐洎死。(《大唐新语》卷一二)
④而此时为文之人,见诣水官相讼,云:“夺我之名,显己之名。”由此水官将有执对之命。(《太平广记》卷七二《许君》)
又宋代曹组《忆瑶姬》词:“此事凭谁执证,有楼前明月,窗外花影。”亦可参证。
直
直,真、竟,语气副词,既非作“但是”解的连词,也不同于作“只、仅”解表范围的副词。例如:
①注视袁公,相谓曰:“此人大似西峰坐禅和尚。”良久云:“直是!” (《太平广记》卷三八八《袁滋》)
②生不为之动,乃言曰:“卧者恶物,直又顾我耶?” (同上,卷三七〇《韦协律兄》)
③沈佺期以工诗著名,燕公张说尝谓之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 (《隋唐嘉话》卷下)
④一日有鹊喜于庭,直若语状,孩稚拜且祝云:“愿早得官!”(《因话录》卷六)
⑤今绥州建于山上,不惟水不能害,而控制便利,直得胜势。(《东轩笔录》卷一五)
只〔一〕 祇 只今
只,即、就,副词,表时间相承或确定语气,不表范围。例如:
①仆来日未后有事于西海,去恐复为萦滞也,不如只于此郡龙兴寺前,与吾子较技耳。(《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徐智通》)
②沼又云:“遥见虎食人尽,乃脱皮改服禅衣,为一老僧也。”拯甚怖惧。及沼见僧曰:“只此是也!” (同上,卷四三〇《马拯》)
③妾家族望,海内咸知,只如彭蠡、洞庭,皆外祖也。(同上,卷四九二《灵应传》)
④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东京梦华录》卷三)
⑤儿已受生,无用相忆……今只在数里间方十四秀才家。(《夷坚志》甲卷九《黄司业梦》)
字或作“祇”。例如:
⑥后半载,公因行香,四顾左右曰:“向讼兄沈章,居于何处?”左右对:“祇在此巷中,与其兄对门居。” (《青琐高议》前一《明政》)
另有熟语“只今”,意亦犹“即今、即刻、眼下”。例如:
⑦(真人)即插剑于地,曰:“仰五雷判官速传七十二符,限只今毕!” (《夷坚志》支乙卷五《谭真人》)
⑧女悚惧,曰:“告娘少待,容只今取来。” (同上,三志己卷九《曹三妻》)
按《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即今”条云:“即今,今也,亦作只今,祇今。”可为“即、只”相通的又一佐证。又《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祇以异。”毛传:“祇,适也。”“适”犹今副词“正”,是否由此而引申为“即、就”义,而以后字形通作“只”呢?姑录以备考。
只〔二〕
只,又犹云“总”,范围副词。例如:
①最新入(御史台),知右巡,已次知左巡,号两巡使,所主繁剧。及迁,向上则又入推,益为劳屑。惟其中间,则入清闲。故台中谚曰:“免巡未推,只得自如。”言其畅适也。(《因话录》卷五)
②访山下故老,皆云:“自少年已来,三二年则见此老父一到城郭,颜状只如旧,不知其所居。” (《太平广记》卷三七《韦仙翁》)
③尝见双鲫出游,比翼而嬉,略不暂舍离,虽经二年三岁,亦无他鳞,而其大小只如此。(《夷坚志》支庚卷九《郴圃鲫鱼》)
④子安之父六七十岁矣,云壮年故识之,颜状只如此,今日殆过百岁云。(同上,三志壬卷一《南城毛道人》)
只〔三〕
只,又犹言“却”。“只”与“则”通,“则”可表示转折语气,“只”亦同。例如:
①良久,水清,照见其影,因叫曰:“偷我麦者只是此人!” (敦煌本《启颜录·昏忘》)
②我天之涯、地之角,下入九泉,皆不见子,子只在此也!(《青琐高议》后四《龚球记》)
③梦故人崔子明者来相见,虽梦寐恍惚,而知其已死,凡语言应酬,间以谑笑,只如生时。(《夷坚志》支戊卷一〇《梁执中》)
④许时觅汝不得,元来只在此! (同上,丁卷一《南丰知县》)
至竟 止竟
至竟,等于说“毕竟、终究、到底”。已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毕竟、必竟、止竟、至竟”条,举有唐诗中作“止竟、至竟”者多例。其实这个词使用颇早。《全三国文》卷五一魏嵇康《家诫》:“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足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另亦见《后汉书·樊英传》及汉译佛经。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一七:“世尊告拘舍弥诸比丘曰:‘比丘,汝等莫共斗诤。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下面是唐宋笔记、散文的例子:
①虽隔千牛之选,仍许三卫之宫;色类乃复稍殊,捍御至竟无别。(《全唐文》卷一四九禇遂良《请千牛不简嫡庶表》)
②久之,语及族人,都非庞氏之事。庞方讶之,因问:“止竟郎君何姓?” (《因话录》卷四)
③及魏公卒,富公至,不往吊……第不吊韩公,至竟为富公身后名累。(《枫窗小牍》卷四)
④杜牧之《息夫人庙》诗:“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至竟,毕竟也。诗人习用“至竟”字。按《后汉·樊英传论》:“朝廷若待神明,至竟无他异。”其馀史书未见用此字。(《说郛》卷六下引萧参《希通录》)
⑤太子以时而答偈言,欲得四愿,不复出家:一不老,二至竟无病,三不死,四不别神仙。(《法苑珠林》卷一八)
按例②《太平广记》卷二六一《姓严人》引此,而作“至竟郎君何姓”,可知二者相同。又笔记小说大观本《因话录》及中华上编1957年点校本将“止竟”均连上读,误。
治鱼
治鱼,剖鱼腹、刮鱼鳞,方言俗语。例如:
①唐贞元初,虞卿里人女,年十馀岁,临井治鱼。鱼跳堕井,逐之,亦堕其内。(《太平广记》卷六五《虞卿女子》)
②帝曰:“水宁可使有鱼乎?”玄曰:“可。”复书符水中,须臾,有大鱼百许头,亦各长一二尺,走水中。帝曰:“可食乎?”玄曰:“可。”遂使取治之,乃真鱼也。(同上,卷七一《葛玄》)
③他日,妪治鱼,龙又来,以刀戏之,误断其尾。(同上,卷四五八《苏闰》)
④唐崔枢为小朝官,家人于井中汲得一鱼,枢本好鲜食,意是厨人治鱼误落井中,乃令烹而啖之。(《北梦琐言》卷一〇)
⑤翁曰:“我今在湖州市第三闸边做经纪,将汝治鱼刀来。”(《夷坚志》补卷一六《卖鱼吴翁》)
按“治鱼”此义,刘坚、郭在贻、潘荣生等论之已详,见《中国语文》1978年2期、1979年2期、1983年2期,今就笔记所见增缀数例如上。
周星 星岁
周星,等于说“周年、周岁”,其中“星”字即为“年、岁”之意;有时“星、岁”同义连用,均作时间名词。例如:
①数年,闻蕲黄之间有申村,因往焉。流转周星,乃闻其村西北隅有申兰者。默往求佣,辄贱其价。(《玄怪录》卷二《尼妙寂》)
②常教化钱物,称供养菩萨圣像,积有星岁,所获太半入己。(《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僧绍明》)
③自临宸极,已过周星。(《旧五代史》卷一一五《世宗纪》二载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春二月诏)
④有马郁者,少负文艺。匡威曾问其年,郁曰:“弱冠后,两周星。”傲形于色……后匡威继父为侯,首召马郁问曰:“子今弱冠后几周星岁?”郁但顿颡谢罪。(《北梦琐言》卷一三)
⑤韩全诲等每怀愤惋,曾务报仇。视将相如血仇,轻君上如木偶。未周星岁,竟致播迁;及在岐阳,过于羁绁。(《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列传》载昭宗诏书)
由例④⑤可知,“周星”一词是由“周星岁”省略而成。又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义亦同。按《辞源》新版506页“周星”条云:“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因此把十二年叫周星。”其实这只是该词的用法之一,就像“一纪”可指十二年、也可指一年那样,“周星”也可只指一年,即岁星运行一个躔次所需时间。上举例①揆之情理,不可能是十二年。例④马郁实为二十二岁,而不可能是四十四岁,否则与上文“少”字牴牾。例②⑤“星”与“岁”同义叠用,也就是“年岁”的意思。
周旋
周旋,等于说“周全、成全”,与通常表示“交往、相持”等义者不同,动词。例如:
①道人拱手告众曰:“我今年九十岁矣,久寓此土,荷郡人周旋,暂当小别,各勉力事善。” (《春渚纪闻》卷三)
②(徐君猷)知黄州日,东坡先生迁谪于郡,君猷周旋之不遗馀力。(《挥麈后录》卷七)
③方滋之为人,天性长者,凡于人唯以周旋为志,非独于迁客然也。(《容斋四笔》卷八)
④君若不忘故情,幸急来视我,正恐已无及,尚可周旋后事。(《夷坚志》支庚卷一〇《杨可人》)
⑤见两个官员……同语曰:“放去,放去!他家既相祷,如何不周旋?”因遂得活。(同上,三补《张婢神象》)
又变文《丑女缘起》:“毁谤阿罗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句中“周旋”也是“周全”的异形,虽然这里表示“完整”的意思,与以上各例用法不同,但说明“旋”与“全”由于音近而可互代。
诸 其诸
诸,他、别的,指示形容词,与“馀”的第一种用法略同(参见本书“馀”字条)。例如:
①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朝野佥载》卷五)
②上座曰:“汝等能食此肉,方可食诸肉。” (《云溪友议》卷一一)
③又是落星石:东边者,坐即灵者;西边者,与诸石无异。(《太平广记》卷三九八《热石》)
④又或云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诸方纵人牵之不去。(同上,卷二六四《韩伸》)
⑤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青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哉! (同上,卷四一一《蔓青》)
⑥王曰:“张郎不同诸婿,须归人间。” (同上,卷三一〇《张无颇》)
以上各例,“诸”所限定的词语,多有同类中某一或某些事物或人物与之相对,均犹言“他人、他肉”,如此等等。另有“其诸”一词,义亦同“其他”。例如:
⑦因纵笔,用水墨画罗汉一十六身,并一佛二大士。巨石萦云,枯松带蔓。其诸古貌,与他人画不同。(同上,卷二一四《贯休》)
属
属音zhǔ,遭、逢,动词,非先秦两汉习见之“连属、正适”等义。例如:
①唐金州洵阳县水南乡百姓柏君怀,于汉江勒漠潭采得鱼,长数尺。身上有字云:“三度过海,两度上汉,行至勒漠,命属柏君。” (《太平广记》四六七《柏君》)
②行八九里,属暴雨,天晦,进退不可。(同上,卷四二八《勤自励》)
③元和初游钱塘,时属凶年箕敛,投人十不遇一。(同上,卷三八八《齐君房》)
④真宗末年属疾,每视朝,不多言语。(《容斋随笔》卷八)
⑤后属仁庙崩,新君即位,有罪者咸得自新。(《青琐高议》前三《高言》)
⑥建炎间还乡,属李承乱,全家被害。(《泊宅编》卷七)
前四例“属”独自作句中的谓语动词,其表“遭、逢”义显然可见。后二例“属”用于连动式中,也不同于作“正适”解的副词。
主张
主张,主掌、主管。例如:
①如有人提至一曹司,见邓俨。喜曰:“我主张甚重,籍尔录数百幅书也。”蒋见堆案绕壁,皆涅楮朱书。(《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中》)
②新使既到潞州,军心自有所系。从谏无位,何名主张?(《李相国论事集遗文·论刘从谏求为留后疏》)
③五岳受命,主张地祗,潜扶社稷,密佐明时。(《宋朝事实》卷七)
④忽西天三藏来,(刘)豫异待之。僧徒私自喜曰:“必能与我辈主张教门。” (《可书·西天三藏媚刘豫》)
⑤为皇太子幼,国家多难时节,如何主张得社稷? (《建炎复辟记》)
⑥寺有主者,所以主张是寺也。坐视地为他人有而不能直,焉用主者为? (《梁溪漫志》卷六)
⑦唐人以格律自拘,唯白居易敢易其音于语中……晏殊尝评之曰:“诗人乘俊语当如此用字。”故晏公《与郑侠》诗云:“春风不是常来客,主张(去声)繁华能几时?” (《耆旧续闻》卷八)
由例⑦可知,“张”应读去声。《广韵》中“张”亦有“知亮、陟良”二切,分属“阳、漾”二韵。如此则“主张”一词作此义解者,“张”均作去声读。
注意
注意,兼有“看重”和“倚重”两层意思,只用于国君对臣下,与用于别的场合表“留心”义者不尽相同。例如:
①(则天)既知顼之谋,乃召顼问,顼对曰:“庐陵、相王,皆陛下子,高宗初顾托于陛下,当有所注意。” (《大唐新语》卷一)
②重曰:“郑为宣宗注意者久,而竟不为相,岂将人事可以斟酌?” (《太平广记》卷二二三《丁重》)
③故仁宗朝,谏官累言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而仁宗注意愈坚。(《青箱杂记》卷二)
④上素注意杜范,每比之司马公。至是,乃亲擢范为相,倾心委任之。(《古今纪要逸编》)
又“注意”的此种用法韵文亦不罕见,参看《诗词曲语辞例释》修订本该条。
转
转,益、更、越,程度副词,非“转变”义,虽然前者是由后者虚化而来。例如:
①后火转盛热,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于家火即灭。(《博物志》卷二)
②严安之、崔谭俱为赤尉,力行猛政。谭恐安之名出己右,每事欲先之。安之使伍伯执大杖引前,谭则益粗其杖,安之越粗,谭亦转粗。(《封氏闻见记》卷九)
③箣竹……自根横生枝条,展转如织。虽野火焚烧,只燎细枝嫩叶,至春复生,转复牢密。(《岭表录异》卷中)
④由是遵言每行,自袖之(指白犬),饮食转加精爱。(《太平广记》卷三〇九《张遵言》)
⑤阳城居夏县,拜谏议大夫;郑锢居阌乡,拜拾遗;李周居曲江,拜校书郎。时人以转远转高,转近转卑。(同上,卷一八七《阳城》)
例⑤连用四“转”字,略同现代“越……越……”的格式。
转关
转关,可以转动的关捩,即“机关”的意思,大致与现代的轴承、交链之类相近似。例如:
①是夜,有白衣叟挈转关榼,诣寺家人傅经曰:“知金刚仙好酒,此榼一边美酝,一边毒醪——其榼即晋帝曾用酖牛将军者也。今有黄金百两奉公,为持此酒毒其僧也。是僧无何取吾子欲为膏,恨伊之深,痛贯骨髓,但无计而奈何。”傅经喜,受金与酒,得转关之法。(《太平广记》卷九六《金刚仙》)
②郴州刺史王琚刻木为獭,沉于水中取鱼,引首而出。盖獭口中安饵为转关,以石缒之则沉,鱼取其饵,关即发。(同上,卷二二六《王琚》)
③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梦溪笔谈》卷一九)
按假托吕尚而实为汉人所作的《六韬》中已有“转关桥”的记载,晋代有“转关床”(具见《辞源》新版3034页),可见这种活动关捩由来已久。变文及词曲中由此引申为使奸耍滑之义。《董西厢》三:“转关儿便是舌头,许了的话儿都不应口。”还只是用为喻体。由此或可推见这个词词义演变的轨迹:由词组(如上举例①②)而为名词(如上举例③),而后用为喻体,再进一步产生比喻义。
转语
转语,转弯子、打圆场的话,当时熟语。例如:
①元祐二年,东坡先生入翰林……忽有旨,令撰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口宣茶药诏。东坡就牍书云:“於赫神考,如日在天。”顾群公曰:“能代下一转语否?”各辞之。坡随笔后书云:“虽光明无所不临,而躔次必有所舍。”群公大以耸服。(《挥麈馀话》卷一)
②东坡示参寥云:“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莽,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桃符怒,往复纷纷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傍人门户,何暇急闲气耶?’请妙总大士看此一转语。” (王世贞编《调谑编》,转自《历代笑话集》78页)
③乾道二年十一月,薛季益以权工部侍郎受命出使金国。侍从共饯之于吏部尚书厅,陈应求主席,自六部长贰之外,两省官皆预,凡会者十二人。薛在部位最下,应求揖之为客,辞不就,曰:“常时固自有次第,奈何今日不然?”诸公言:“此席正为侍郎设,何辞之为?”薛终不可。予时为右史,最居末座,给事中王日严目予曰:“景庐能仓卒间应对,愿出一转语折衷之。”予笑谓薛曰:“孟子不云乎:‘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侍郎姑处斯须之敬可也。明日以往,不妨复如常时。”薛无以对,诸公皆称善,遂就席。(《容斋五笔》卷一〇)
④坐者云:“所说极切当,其人三十岁中风泾,故左脚不良,但今已七十,自有妻,安得如后一转语?” (《夷坚志》补卷一九《朱安国相字》)
例①中神宗本已去世,“于赫神考,如日在天”一句有悖于情理,下文须转过弯子来,所以要别人“代下一转语”,以下自撰二句即“转语”的实际内容,由于转得圆活,因而大受激赏。②③两例均指调解纠纷、解除僵局的话。例④“转语”指相者所言“旦夕却招婚姻之喜”,命相由不好而变好,也是打圆场、凑趣的吉利话。按“转语”本佛家语,指参禅时用以掉转机锋使人领悟的关键语句。世俗的引申用法有时与原意相近,如《陆九渊集》卷三四《语录》上:“学有本末。颜子闻夫子三转语,其纲既明,然后请问其末。”以上各例引申用法与此词的原意则已不尽相符。
桩 封桩 桩管
桩音zhuāng,贮、存,动词。例如:
①来书谓攻散关若得银绢一二万匹两,钱引一二十万,桩在凤州,有此重赏,而虏不破灭,无有也。桩在凤州,与鱼关何异?……兼鱼关签厅所备金帛钱物,充满府藏,宣抚不住关拨,岂是无桩办也? (《桯史》卷一〇《大散论赏书》)
②十六日……洪道亦自台回至奉化县,言已受命制置浙东,且桩粮料,兵遂之越。(《挥麈后录》卷九)
③朝廷檄郡县收集稻草为壅御计甚急,时中夏,旧草已尽,新禾未实,上下危惧失措。桐柏西城有朝廷桩草数十万,李彦主其事,辄动者流……(韩)见素呼耆老而告曰:“……西城所桩,虽有大禁,吾愿往取应急。” (《过庭录》)
另有“封桩、桩管”二词,义即“封存”或“存贮管理”。例如:
④自合江乘小舟,至此登新舰,乃治装,及载诸军封桩。(《吴船录》卷上)
⑤太祖讨平诸国,收其府藏,贮之别府,曰“封桩库”,每岁国用之馀皆入焉。(《渑水燕谈录》卷一)
⑥存中即具札奏,言军中有粪钱若干,桩管某处,唯朝廷所用。(《鹤林玉露》丙编卷五)
又《宋会要辑稿》“食货”四〇之五六:“知镇江府黄钧言:准指挥,踏逐本府及总领所近水次顺便空仓敖及无用官舍,委官置场,收籴米一十万石,就本处桩管。”义亦同,并可参证。
按《义府续貂》64页“桩”字条云:“封谓封存,桩者盖取固定不作他用之义。”又《辞源》新版1120页“桩”字条第三义:“储物备用叫封桩,宋有封桩库。详该条。”均近是而未尽确。
装
装,做造、制作,非“装饰、装点”义,动词。例如:
①红蟹,壳殷红色,巨者可以装为酒杯也。虎蟹,壳上有虎斑,可装为酒器。(《岭表录异》卷下)
②明皇于勤政楼,以七宝装成山座,高七尺。(《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③初,道覆遣人伐船材于南康山,至始兴贱卖之,居人争市之,船材大积而人不疑。至是悉取以装舰,旬日而办。(《容斋四笔》卷一六)
④曲江贵家游赏,则剪百花装成狮子相送。(《云仙杂记》卷二)
⑤诸司人员如局干、殿干及百司下亲事等官,多有珠翠花朵装成花帽者。(《梦粱录》卷六)
“装”此义韵文亦有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准拟〔一〕
准拟,准备,用作动词。例如:
①及至京,便至茔所,张清准拟皆毕。(《太平广记》卷三四八《韦齐休》)
②庆元二年,以免解入都,戒其妻曰:“到三月间,多酿酒,准拟犒报榜人及待贺客。” (《夷坚志》支庚卷一《洪先辈鼓》)
③早间担瓷器出市变卖,还,穿军营欲归,买得油酥雪糕,准拟与娘吃。(同上,一补卷二二《紫极街怪》)
④既入朝,张公惟祗候宣麻,吕公惟准拟押麻耳。(《宾退录》卷四)
“准拟”此义变文诗词亦多,参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125页及《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另安家瑶《唐永泰元年——大历元年河西巡抚使判集(伯2942)研究》录文25、26:“食粮之人,理资减省,灼然不济,方可官支。须知来处艰辛,预作向前准拟。”亦“准备”义,并可参证。
准拟〔二〕
准拟,希望、打算。
①上曰:“朕发遣承璀为淮南监军,宰相总不知,外人以为如何?”绛对曰:“外人不准拟陛下出得承璀。” (《李相国论事集》卷五《上言承璀事》)
②陛下本用兵之初,第一倚望承璀,第二准拟希朝、茂昭。(《全唐文》卷六六七白居易《请罢兵第二状》)
③朕意缘吐蕃士马强盛,又以和好之义,自请将兵,助国讨贼,朝夕望其成功。今忽抽军退归,甚失准拟。(同上,卷四七〇《兴元贺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
④(杨)大声叱之曰:“教汝作判官,略无灵验……我一生留意文章,十分准拟科第,何为不报我耶?” (《夷坚志》支癸卷四《杨大方》)
⑤彼人凶猾,吾甚为汝忧之,切宜深自防也。渠岂能改过?不可错准拟也,只当益加戒心耳。(《晦庵集别集》卷一《与长儿书》)
例①下文述承璀“权倾朝廷”,“威福既盛,恩宠又深”及种种劣迹,故“不准拟”为不希望之义。例②“准拟”与上文“倚望”互见,其义可知。例⑤为“打算”义。
著
著,爱、恋,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著”本有“附着”义,“爱恋”义当即由此引申而来。“著”可单用,也可与别的同义语素连用而构成同义复词。例如:
①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太平广记》卷四七五《淳于棼》)
②有一妇人,为天魔所著,挈上浮图巅,凡妇意所欲,无不立致。(《续夷坚志》卷一《天魔祟》)
以上为“著”字单用之例。
③缘三六娘本意耽著仇铎,迷而不返,须要缠绕本人,损其性命。(《夷坚志》乙卷一七《女鬼惑仇铎》)
④盖叶君酒间戏言,旋踵不记忆,此姬乃用迷著以致死。(同上,丁卷一四《郭提刑妾》)
⑤(父)密谕之曰:“汝得非于居民家有染著,致妄思若此乎?”(同上,甲卷一八《黄氏少子》)
⑥火来迫身,寂复不知,贪著戏弄,东走西驰。(《画墁集》卷五《火宅赋》)
以上为“著”与同义语素连用之例,均犹言“耽恋、迷恋、染恋、贪恋”。按“著”此义并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该条第九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新版203页“恋著、贪著”条,由于连用之例极易滋误解,特为表出如上。
著摸
著摸,依凭、凭准。或作名词,或作动词。作动词时可引申为“把握”义。“著”应读《广韵》之“直略切”,今音为zhuó。例如:
①十岁时已能读《语》《孟》《诗》《书》,作小词。至是媪妪教之乐色事艺,无不精绝。每公庭侍宴,使将旧词更改,皆对景,有著摸。(《宋人小说类编》卷四《单符郞喜遇邢杨玉》引《摭青杂记》)
②又问:吕博士言当求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信斯言也,恐无著摸。如之何而可也? (卫湜《礼记集说》卷一二四)
③易是阴阳屈伸,随时变易,大抵古今只是大阖闢、小阖闢。今人说《易》,都无著摸。圣人便于六十四卦只以阴阳奇偶写出来。(《朱子语类》卷九五《程子之书一》)
④凡学之杂者,终只是未有所止,内不自足也。譬之一物,悬在空中,苟无所倚著,则不之东则之西,故须著摸佗别道理,只为自家不内足也。(《二程遗书》卷二上《二先生语》)
⑤王介甫之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人皆闻见,难可著摸。(《苕溪渔隐丛话》卷三三)
前三例“著摸”均位于动词“有、无”之后,它本身应是名词显而易见。另金代王喆《窈窈歌》:“人人只要生,害风只要死。生则无著摸,死则有居止。”“无著摸”与“有居止”相对,亦可佐证“著摸”为表“依凭”义的名词。后二例中“著摸”则为动词。
咨 咨白
咨,告语、禀告,不含“征询”义,动词。字或作“谘”,今改从一律。例如:
①大卿胡元礼承旨欲陷人死,令日知改断,再三不从。元礼使谓李曰:“胡元礼在,此人莫觅活!”李起谓使者:“日知咨卿,李日知在,此人莫觅死!”竟免之。(《隋唐嘉话》卷下)
②后为纳言平章事,又检校屯田,行有日矣。咨执事早出,娄先足疾,待马未来,于光政门外横木上坐。(《朝野佥载》卷五)
③司马温公从庞颍公辟为太原府通判,尚未有子,颍公夫人言之,为买一妾,公殊不顾……颍公知之,对僚属咨其贤。(《邵氏闻见录》卷一一)
④煌喜曰:“煌有正官,少而无妇,庄居缑氏,亦不甚贫,今愿领微诚,试为咨达。” (《玄怪录》卷四《王煌》)
以上“咨”用于上对下或同级与平辈之间,是一般的“告语、告诉”义。“咨卿、咨执事”犹言“语卿、告诉执事”,“咨其贤”义同“语其贤”,“咨达”亦犹“传语于她”。
⑤虢州录事姓卢,家中有枣新熟,乃咨刺史云:“有新枣愿欲奉公。” (敦煌本《启颜录·昏忘》)
⑥王判曰:“付案勒回。”案吏咨曰:“齐氏宅舍破坏,回无所归。” (《玄怪录》卷三《齐饶州》)
⑦尝有人醉宿庙廊之下,夜分即醒,见有人于堂陛下磬折咨事,堂中有人问之。(《太平广记》卷三一三《狄仁杰祠》)
以上“咨”用于下对上,为“禀告”义。此外,尚有“咨白”一词更为习见,为同义叠用。例如:
⑧人曰:“郎君皆已出,惟太夫人在,宿应不可。”公曰:“试为咨白。” (《续玄怪录》卷四《李卫公靖》)
⑨仍买好白纸作钱,于净处咨白天曹吏,使即烧却。(《太平广记》卷七一《窦玄德》)
⑩家人在道危急,即焚香咨白。(同上,卷三三七《薛万石》)
⑪初少年将入,谓可大慎无私视,恐有相累,及出,曰:“适以咨白,何尔负约?” (同上,卷三〇三《刘可大》)
末例属平辈之间对话,为“告语”义,但也略含尊敬语气。
资次
资次,本为“年资等次”的意思,《文选》卷四九干宝《晋纪总论》:“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唐宋选官须据此迁转,故引申为“依次、轮次”义。例如:
①其五品以上及清要官,吏部不注,送名中书、门下者,各量资次,临时敕除。(《封氏闻见记》卷三)
②即有女娃十馀人并出,别有胡优,咬指翘足,一时拜员外,资次即为给舍。淮指二妓曰:“石崇妾仙娥娘也,名称亚于绿珠。” (《玄怪录》卷三《袁洪儿夸郎》)
③父曰:“……吾无罪,当受生,但资次未到。” (《夷坚志》甲卷一五《毛氏父祖》)
④寿皇一日使中贵持白纸三幅,默祷在内,令通真书来,中贵先排定资次:第一纸书不可行,第二纸书无分,第三纸书“真真”二字。(《贵耳集》卷下)
例①为本义,馀例为引申义。又乔吉小令《小桃红》(立春遣兴):“春风告示,梅花资次,攒到北边枝。”意亦谓梅花由南枝依次开到北枝,并可参证。
资行 资遣 资从 资送 资装
资行、资遣、资从、资送、资装,除一般字面含义之外,有时特指陪嫁,可用作动词或名词。例如:
①有女将适,抵维扬,求女奴资行,用钱八十万,得四人焉。(《太平广记》卷一一七《刘弘敬》)
②日者曰:“子来年七月数尽,胡为远官哉?”范曰:“某固知之,一女未嫁,利薄俸以资遣耳。” (同上,同卷《范明府》)
以上用作动词。
③(杨)素览之欣然,以妾与之,并资从数十万。(《隋唐嘉话》卷上)
④其人曰:“请与君作媒氏,今有人家女子,容德可观,中外清显,姻属甚广,自有资从,不烦君财聘。” (《太平广记》卷三四九《段何》)
⑤其后延镐为新津令,方嫁其女,资送甚备。(同上,卷三五四《王延镐》)
⑥涓父恻然,乃访其母,以女归之,且为具舟,载其资装遣之。(《春渚纪闻》卷一)
以上用作名词,均犹“嫁装、嫁奁”。
自〔一〕
自,本、本来,语气副词。例如:
①忽告渔人辈曰:“我自于南山中有族属,今日辞尔辈归之。”(《太平广记》卷四四六《楚江渔者》)
②富公自是昆台真人,况有寿,九十三岁方还昆府。(《青琐高议》前二《群玉峰仙籍》)
③……方悟为异人,大痛恨,以手捣双目而哭。丐者又至曰:“此自官人无仙骨耳。” (《夷坚志》甲卷一八《天津丐者》)
④累次喝犒并朝廷支赐,自是诸军应报稽缓,文字才到,本所立便给散,略无留阻。(《桯史》卷一〇)
自〔二〕
自,却、可是,语气副词,表转折。例如:
①元和初,进士李固言就举,忽梦去看榜,见李固言第二人上第。及放榜,自是顾言,亦第二人。(《太平广记》卷一五五《李固言》)
②昭王常怀握此珠,当盛暑之月,体自清凉。(同上,卷四〇二《燕昭王》)
③尝梦见一女子,引生入窗下,有侧柏树、葵花,遂为伉俪。后频于梦中相遇,自不晓其故。(同上,卷二八二《刘道济》)
④《笔谈》载淡竹叶,谓淡竹对苦竹,凡苦竹之外,皆淡竹也。新安郡谷中自有一种竹,叶稍大于常竹,枝茎细,高者尺许。土人以作熟水,极香美可喜。(《曲洧旧闻》卷四)
自〔三〕
自,又犹“已、已经”,时间副词。例如:
①唐人言“蓝尾”多不同,“蓝”字多作“啉”……或谓“啉”为“燷”,如铁入火,贵其出色。此尤无稽,则唐人自不能晓其义。(《容斋四笔》卷九《蓝尾酒》)
②今之消息者,不知起于何时,然药方《千金方》自有按摩之术,如十段锦之类是也,唐时有按摩博士。(《志雅堂杂钞》卷上)
③学士许慎与亲友宴花圃中,聚花铺坐,曰:“吾自有花茵,何消坐具?” (《云仙杂记》卷一〇)
④须臾,录事自来问:“使君取枣未?”其弟报云:“向来已自吃尽。” (《启颜录》卷上)
末例“已、自”同义连用。按“自”以上各种用法,韵文亦有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自馀
自馀,犹言“其馀、其他”,“馀”有“他(别的)”义(参见该条),范围形容词。例如:
①人一生恒不免杀生及不孝,自馀之罪,盖亦小耳。(《太平广记》卷一一五《王弘之》)
②客又沉思良久,曰:“某为学堂中,著靴于壁上行得数步,自馀戏剧,则未曾为之。” (同上,卷一九三《车中女子》)
③则天临朝,改号大周。二十馀年,武后强盛。武三王梁、魏、定等并开府,自馀郡王十馀人,几迁鼎矣。(《朝野佥载》卷一)
④选人王翰……乃窃定海内文士百有馀人,分作九等,高自标置,与张说、李邕并居第一,自馀皆被排斥。(《封氏闻见记》卷三)
⑤姚黄初出邙山后白司马坡下姚氏酒肆……魏花出五代魏仁浦枢密园池中岛上……自馀花品甚多。(《邵氏闻见录》卷一七)
⑥后有名伶达伎,皆充德寿宫使臣,自馀多隶临安府衙前乐。(《朝野类要》卷一)
左 僻左 左僻
左,不表示具体方位,而表示一种“泛向”,有“旁、边、侧”的意思。例如:
①太守命殡于馆南二里外,道左殡宫是也。(《太平广记》卷三三八《窦裕》)
②师古乃潜抽刀子于幄中,以刀子一挥,如中物,乃闻堕于床左,亦更无他。(《博异志》)
③因过天庆观,逢樵夫负薪憩门左。(《夷坚志》补卷一九《蓬州樵夫》)
④(张魏公、吴鼎)徒步出大散关,遇暴雨,……望道左新屋数间,急往造焉。老父出迎客,意色甚谨。……明年魏公登科,吴下第。公送之出西郊,临别谓曰:“君过散关时,幸复访道旁老父。” (同上,乙卷一二《大散关老人》)
“道左”犹言“道旁”,例④二者于上下文中互见,尤显豁。“床左、门左”亦即“床边、门边”。又“左近”等于“附近”,“左侧”等于“旁侧”(具见《辞源》新版),亦可为“左”有“旁”义之佐证。
因“左”有“旁、侧”义,故又可与“偏”通,“僻左”与“左僻”义均犹“偏僻”。例如:
⑤高盖为闽中佳山,虽左僻,名胜往往远从游览,吟题甚富。(《游宦纪闻》卷四)
⑥因按部,舟行于大江,阻风,系舟僻左港汊一山下。(《默记》卷中)
⑦地据僻左,士大夫枉道访求遗迹,题咏甚多。(《夷坚志》补卷一三《刘女白鹅》)
按“左”之可以表“偏、旁、侧”等义,或许与古代在多数情况下尚右的习惯有关,“左相”一般次于“右相”,“左迁”定是贬官,“左道旁门”一语中“左”与“旁”互文,指不正当的手段、法术、教派之类。
作〔一〕
作,似、如、像,动词。例如:
①朔方总管张仁亶好杀。时有突厥投化,亶乃作檄文骂默啜,言词甚不逊,书其腹背,涅之以黑,炙之以火。不胜其痛,日夜作虫鸟鸣。(《朝野佥载》卷二)
② 曰:“此小儿作獠面,何得如此聪明?” (《大唐新语》卷八)
③隋有三藏法师,父本商胡。法师生于中国,仪容面目,犹作胡人。(《太平广记》卷二四八《赵小儿》)
例②《隋唐嘉话》卷中、《太平广记》卷二五四引《国史纂异》所载略同,“作”均为“似”。
作〔二〕
作,又有“度、过”义,专指过生日、度节日之类。例如:
①因作生日,节镇所贺,皆贡珍奇。(《太平广记》卷二七四《韦皋》)
②乙巳,泊池州,入城登九华楼,作重九。(《吴船录》卷下)
③大忌日,六曹诸司并不作假。(《文昌杂录》卷四)
作〔三〕
作,又义同“使”,动、介两用。例如:
①当时虽正直有名之士多被构害,而守寻常仕进者各获其分。至今有人以右座呼之而不名也,非作在下者有感之者乎?(《因话录》卷五)
②此肃霜之神,劾之来出,变形如奴,送书京,朝发暮返,作使当千人之力。(《太平广记》卷二九二《阳起》)
例①叙评李林甫,“作在下者”意言使在下位之人如何。例②“作、使”同义连言,犹“驱使”。又“作”以上各义韵文多有,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另“作”表此义来源甚早,《尚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亦“使”义。《周礼·地官·鄙师》:“凡作民,则掌其戒令。”郑玄注:“作民,谓起役也。”已分别作介词或动词。
作具
作具,刑具,名词。例如:
①贼并吐之,诸官以为必放。顷,庄曰:“将我作具来!”乃一铁钩,长尺馀,甚铦利。(《太平广记》卷二六七《独孤庄》)
②囚人无贵贱,先列枷棒于地,召囚前曰:“此是作具。”见之魂胆飞越。(同上,同卷《来俊臣》)
按“作具”本指劳作之器具。《后汉纪·孝章皇帝纪上》:“乃起椎髻,衣布,操作具而前。”据上文,此指“织作之具”。《唐律疏议》卷四:“问曰:‘私铸钱事发,所获作具及钱铜,或违法杀马牛等肉,如此之类,律令无文,不知合没官以否?'”刑具是这种用法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