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好五本书
《论语》记载:“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做工的人要把工作做好,必须有好的工具;施行仁德的人,先要敬奉贤者,结交仁人。那么,学习国学义理,就一定要从阅读经典开始。儒道两家经典很多,儒家经典一般指“四书五经”,“四书”之名定于宋代,“五经”之名定于汉武帝。“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经》《易经》和《春秋》。《礼经》包括《周礼》《仪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为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儒家经典还有“十三经”之说,即在以上“九经”的基础上加《论语》《孟子》《孝经》和《尔雅》。《尔雅》为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从重要性分析,这些儒家经典又可分为经、传、记,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记即《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其中经的地位最高,传、记的地位次之,《尔雅》又次之。道家经典主要是《老子》、《庄子》即“南华经”、《列子》即“冲虚真经”、《文子》即“通玄真经”和《黄帝阴符经》。儒道两家经典虽多,但真正能够体现儒道基本义理的是《老子》和“四书”,且比较通俗,易于阅读。因此,学好这五本书,是掌握国学义理的主要途径。
在古代,“经”“典”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经说的是永恒的道理,《文心雕龙》指出:经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文心雕龙·宗经》)。“典”字,从甲骨文分析,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字,两者合一为大本大册的书。经与典合在一起,就是关于永恒真理的书籍。对于人文学科而言,经典关注人的生存,追求人的尊严,拷问人生的价值,说的是做人的道理,讲的是关于人的灵魂和心灵的智慧知识。人是万物之灵,精神是人独有的品格;人在严酷的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斗争中,总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经典要思考人类未来,儒家提供了“大同社会”理想,道家作出了“小国寡民”选择。人类任何活动都需要有价值引领和判断,否则,就会是非不分、丧失原则,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经典要提出价值标准,管子的“四维”、儒家的“五常”、宋朝的“八德”,都是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作用。如果说价值标准是人与他人互动的依据,那么道德修身则是人与自身互动的依据。经典要强调修身养性,儒家倡导亲亲仁民,道家强调见素抱朴,就是鼓励人们求真,与人为善,崇尚美、追求美。经典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这个多数人不是同一时代的多数人,而是历史上的多数人,使得经典成为凝聚民族共识、肯定民族身份的一种资源。经典是个体素养提升的通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老子》和“四书”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是最好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学习国学经典,一定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要把握要点,学习经典的基本观点、主要结论和逻辑框架。要品读原著,因为任何一本讨论经典的书,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经典;有些注释不正确,还可能引入歧途。具体方法是,经常读经典。经典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阅读经典也是相伴终身的事情。在经常阅读经典中接受熏陶,让经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立身为人处世,就像春风化雨那样,不知不觉塑造着人格。要反复读经典,因为经典是文言文,与现代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只有多次阅读、重复阅读,才能产生亲近感,“好书不厌百回读,个中滋味只自知”。更重要的是,对于同一经典,年轻时的理解与年纪大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年轻时主要是字面的理解,而年纪大时的理解,则带着岁月的风霜和人生的历练。要交流读经典,《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互相交流切磋,能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经典。每个人因经历不同,读经典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交流切磋可以使学习经典更加深入。让我们经常阅读《老子》和“四书”,在反复阅读中品味《老子》和“四书”,在交流中理解《老子》和“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