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与“二簧”
皮黄的发祥存有不同说法。一说是源于地域之名,皮者黄陂,黄者黄冈,皮黄中的西皮就是黄陂调。黄陂、黄冈都属鄂地,所以又叫汉调或二黄。另一说,二黄并非发祥于湖北黄字地名,这个腔调长江流域的安徽、两湖和两广都有。皖地人唱拨子用两只唢呐伴奏,唢呐发声赖于簧管,两只唢呐就是“二簧”,即所谓“徽调”。皮黄之皮不是黄陂,而是西皮。西皮是甘陕一带之秦腔,俗称梆子。因甘陕梆子中有西皮调,故而甘陕梆子也称作西皮。西皮与梆子原本是一家,西皮中有梆子,梆子中有西皮。徽汉两调中只有二黄而无西皮。二黄虽不能与梆子相互融合,却可与西皮搭配合作。但不能以此就认为西皮来自黄陂而非来自梆子。而且,尽管皮黄之西皮源自梆子,却不一定是直接传入,很可能是甘陕梆子西皮先传入鄂地,融进汉调,汉调进京后而凑成皮黄。
上述说法不同,自然就生出“二黄”与“二簧”两种写法。主流观点认为,二簧代表徽调,即乾隆时期流行于安庆一带的枞阳腔、石牌腔等;二黄算是汉调,由湖北籍伶人带进京师。很多前人著述中对此未作刻意区分,或压根儿就没留意;而一些较严谨的学者笔端还是有二簧与二黄之分的。
笔者以为,一般读者似可不必太在意这个竹字头,大体知道也行,不区分也无妨。中国地域广博,百里之外即曲调各异,又相互流传或吸收融合。你这里有,他那里也有,到底谁先有,各有其说,很难有定论。比如秦腔,流行于陕、甘、川、晋、冀等几省(南方的广东、安徽等地也有梆子流传),有人认为秦腔即以发祥于秦地(陕西)而得名。老报人穆辰公于1917年在其《伶史》一书中认为,秦于六国时无乐。后六国为秦所灭,燕地贤人高渐离善歌,怀愤入秦刺始皇。他于宫廷宴上歌以燕赵之音,秦人由是多习其声,秦之有歌自此始。故此秦腔实发祥于燕赵(河北)。这类问题,能考其学理自然是好事,不能明其就里似也无妨。
乾嘉时期,徽人在京多以演剧出名,伶俐在鄂人之上。有人说徽地本无调,就似北京不产茶叶而善于熏制,竟以北京茶砖而闻于世类同,徽人所演之剧都是改汉调而已。恐怕此人还是把徽调之二簧与汉调之二黄当作了一码事。鄂地艺人进京是道光年间,比徽班晚了几十年。后来“汉调”势头颇盛,遂自立门户。徽汉各有腔调,一时并存,后来才渐有合流之势。徽班“二簧”略加改弦更张,吸收了汉调。这样,京剧史家就把徽调、汉调、昆曲、梆子、京腔(北京地方腔调)五音合流而成的新腔,称作皮黄腔。只不过民间百姓谁也不会去化验这个“五味散”的成分,只管叫它皮黄,也就是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