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的帝系构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節 巴族

巴人在古書中是以白虎爲圖騰的民族,在東漢時已經篤信道教。現代學者潘光旦先生首次提出巴人是土家族的前身,已經得到廣泛認同。

不過在新石器時代,與虎有關的文物少而又少,目前只有漢水流域、湖北天門市的石家河文化有玉虎頭像,它們是不是巴人崇拜的“始祖虎”,無從推測。

關于巴人的發祥地,無論是古代人的研究還是現代人的研究,大多認爲在今天的重慶。清末民初楊守敬(1839—1915)完成的劃時代巨著《歷代輿地沿革圖》,集中國古代歷史地理研究之大成,將春秋時期的巴國都定在今天的重慶,正當嘉陵江入長江口。楊守敬是宜都人,清江正是在宜都匯入長江的。

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牽頭、集全國之力、由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理圖集》八册,代表了現代學者用現代研究方法整理我國歷史地理的最高成就,沿襲了楊守敬的説法,將西周、春秋時期的巴國都定在今天的重慶,正當嘉陵江入長江口[62]。譚先生是顧頡剛先生的學生,顧先生是認爲巴人發祥於漢水的,學生把老師的正確觀點抛棄了,非常可惜。

前面已經指出,《淮南子·墬形訓》之“赤水”即“丹江”,它名列上帝的神泉,必然是發祥於丹江的三苗、巴、楚等民族夸耀他們的身世而形成的神話。此外,從夏國的興起地也可以側面推測巴人的興起地在丹江。

一、從夏國的興起地推測巴人的興起地

《山海經·海内南經》載:

夏后啓之臣曰孟塗,是司神於巴,巴人請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

這是有關巴人的最早文獻記載。郭璞注:“聽其獄訟,爲之神主。……不直者則血見於衣。(請生),言好生也。……今建平郡丹陽城秭歸縣東七里,即孟塗所居也。”在郭璞心目中,建平郡丹陽城秭歸縣就是現在的湖北省西部的秭歸縣,其實最早的“秭歸”湖北省西部之南漳縣,石泉先生有考。“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也是郭璞注文,混入經文。“丹陽”是因爲位於丹水之北二得名,丹山當然也在丹水附近。最早的國家都是小國寡民,啓的大臣孟塗到巴地,巴地不會離夏朝的統治中心渭水流域很遠。除了夏朝大臣孟塗司神於巴,國王啓也在赤水活動過。《山海經·大荒西經》還記載:“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后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這裏的“開”即啓,漢人避景帝劉啓的諱而改。

夏朝既然發祥於渭水流域(見第三章),渭水與丹水只隔一個秦嶺。

巴人發祥的丹山在丹江流域,從後世的記載還可推定。唐朝官修的《梁書》卷二十二《太祖五王傳》載安成康王蕭秀(與梁武帝蕭衍是同父異母)都督荆、湘、雍、益、寧、南、北梁、南、北秦州九州諸軍事、平西將軍、荆州刺史,立學校,招隱逸,下教曰:

夫鶉火之禽,不匿影於丹山;昭華之寶,乍耀采於藍田。是以江漢有濯纓之歌,空谷著來思之詠,弘風闡道,靡不由兹。處士河東韓懷明、南平韓望、南郡庾承先、河東郭麻,並脱落風塵,高蹈其事。兩韓之孝友純深,庾、郭之形骸枯槁,或橡飯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墻艾席,樂在其中。昔伯武貞堅,就仕河内,史雲孤劭,屈志陳留。豈曰場苗,實惟攻玉。可加引辟,並遣喻意。既同魏侯致禮之請,庶無辟彊三緘之歎。

文中“鶉火之禽”指鳳凰,《鹖冠子·度萬》:“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文中“昭華之寶”指昭華之玉,《尚書大傳》(相傳是西漢伏生學派解釋《尚書》的著作)卷一稱:堯不僅將帝位讓給平民出身的舜,還贈給舜昭華之寶。藍田自古以産玉著稱,在丹江發源地的西北(參考圖三十八)。

A62

圖三十八 丹江與藍田

丹山既然在丹江南面,與藍田也不會很遠,可以很好地解釋上述蕭秀的比喻。另外,《新唐書》卷九十九《崔湜傳》載唐中宗時,崔湜建議“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镵山出石門,北抵藍田,可通輓道。”足見古人重視從丹水到藍田的交通。丹江溝通關中平原與南陽盆地的作用,至今仍然受到忽視。

本書多次强調丹江溝通關中盆地和南陽盆地的作用(圖三十九),難怪成爲巴人的聖水。

A63

圖三十九 丹江的溝通作用

二、巴人與漢水

巴人與漢水具有密切關係。《史記·蘇秦列傳》載蘇秦遊説楚威王曰:

蜀地之甲,乘船浮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

巴,《索隱》:“巴,水名,與漢水近。”《正義》:“巴嶺山在梁州南一百九十里。《周地志》云:‘南渡老子水,登巴嶺山。南回(記)大江。此南是古巴國,因以名山。’”清代畢沅撰《關中勝迹圖志》卷二十“名山”下,記載漢中府的巴嶺山“在南鄭縣南百九十里,接西鄉界。《水經注》:‘廉水出巴嶺山。’《周地圖記勝》:‘此嶺之南,古之巴國。’《元和郡縣志》:‘東濱漢江,與三峽相接,山南即古巴嶺(四庫本作“古巴國”)。’”可見古人已知漢水乃巴國故地。童書業先生據《史記·蘇秦列傳》之文指出,今陝南川陝間有大巴山脈,並有巴水,當爲古巴族活動之地,川陝之間皆爲巴族的根據地。《尚書·牧誓》所舉西戎八國皆近漢水,巴蜀皆所謂“西戎”,大概本來都是漢水上游的國族,其後爲秦、楚所逼迫而始南遷[63]。以研究湖北歷史地理著稱的武漢大學石泉先生認爲,先秦時期的巴國故地以及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帶當在漢水上游、今陝西東南的安康地區[64]。本人主張,巴人的發祥地在丹江,在秦嶺以南、漢水上游以北是其早期活動地域[65]

在漢中盆地西部邊緣的嘉陵江流域,也是巴人的故土。《華陽國志》卷一《巴志》載:“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爲漢前鋒,陷陣,鋭氣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乃令樂人習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天下既定,高祖乃分巴置廣漢郡。”渝水是嘉陵江的支流巴河,發源於漢中盆地南緣米倉山,流經四川省南江縣稱爲南江,流經四川省巴中市稱呼爲巴河,是渠江的正源。渠江在合川匯入嘉陵江。嘉陵江因此也稱渝水(圖四十)。“賨”是巴人繳納的賦税,巴人因此也被稱爲賨民。《華陽國志》是記載巴蜀歷史的名著,作者常璩(約291—361)是蜀郡江原人。常氏爲江原鉅族,常璩在廩君後裔李特建立的成漢政權任史官(廩君是巴人信奉的始祖)。公元347年,東晉桓温伐蜀,成漢滅亡。常璩投降東晉,因受歧視,發憤撰集《華陽國志》。書中充滿對巴蜀歷史的自豪。范曄著《後漢書》、裴松之注《三國志》、酈道元注《水經》、劉昭注《續漢書·郡國志》均爲研究東漢歷史的名著,無不吸收《華陽國志》。“華陽”即華山之陽,即華山的南面。華山以南的漢水、嘉陵江堪稱早期巴人的母親河。

A64

圖四十 巴河與嘉陵江

隨著巴人南下,宜城附近的蠻河又叫夷水(圖四十一),中原人稱異族爲蠻夷,蠻河也與巴人有關。當巴人南下到長江流域,它們稱呼自己的母親河爲“清江”。見吴鋭等著《中國古典學》第一卷。

A65

圖四十一 巴人從丹江到蠻河示意圖

三、“西南有巴國”與“巫誕”

《山海經·海内經》記“西南有巴國”,《山海經》是在什麽情況下定巴國於“西南”呢?按《海内經》開頭就説:“東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這裏的“朝鮮”一般認爲就是今天的朝鮮,這使我們對東海、北海的方位有個基本的概念。《海内經》接着講西海、流沙,似乎在甘肅以東、四川以北一帶;接着講南海,前面已經考證爲丹江匯入漢水處。《山海經·海内經》接着説“西南有巴國。大皞生咸鳥,咸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爲巴人。”大皞即太皞,是鳥夷族宗神,不應該是以白虎爲圖騰的巴人的祖先。鳥夷族在丹江又很多傳説,如説舜、丹朱父子埋葬在丹江。太皞爲巴人祖先,也許是因鳥夷族在丹江活動頻繁而産生的誤傳。

巴人最著名的首領叫廩君。唐代李賢等注《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引《世本》云:“廩君之先,故出巫誕也。”《世本》是戰國時期的作品,看來巴人與巫地相關的説法很久遠。唐代杜佑(734—812)《通典》卷一百八十七《邊防三》“廩君蠻”原注:“漢之巫縣,今雲安郡巫山縣也。”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七《峽州》“長陽縣”下:“廩君之先,故出巫蜑”,此“巫蜑”即《後漢書》之“巫誕”。廩君部落出於巫誕,又有“蜑”稱。《華陽國志》卷三《蜀志·廣都縣》:“漢時,縣民朱辰字元燕,爲巴郡太守,甚著德惠。辰卒官,郡獽民北送及墓。獽、蜑鼓刀辟踴,感動路人。”下至北周,仍有“蠻蜑”之稱。如《周書》卷四十九《異域上·蠻傳》記載天和元年(566),北周陸騰鎮壓蠻族暴動,將殺死的蠻族人骨骸堆積在水邏城側,“爲京觀。後蠻蜑望見,輒大號哭”。《隋書》卷八十二《南蠻傳》:“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曰蜒,曰獽,曰俚,曰獠,曰宁,俱無君長,隨山洞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蜒即蜑。

在人類早期文明階段,對水的依賴性强,必須住在近水的地方。蜑民即以靠水上生活著稱。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蠻蜑》説:“以舟爲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蜑也。欽之蜑有三:一爲魚蜑,善舉網垂綸;二爲蚝蜑,善没海取蚝;三爲木蜑,善伐山取材。凡蜑極貪,衣皆鶉結。得掬米,妻子共之。夫婦居短篷之下,生子乃猥多,一舟不下十子。兒自能孩,其母以軟帛束之背上,蕩漿自如。兒能匍匐,則以長繩繫其腰,於繩末繫短木焉,兒忽墮水,則緣繩汲出之。兒學行,往來篷脊,殊不驚也。能行,則已能浮没。蜑舟泊岸,群兒聚戲沙中,冬夏身無一縷,真類獺然。蜑之浮生,似若浩盪莫能馴者,然亦各有統屬,各有界分,各有役於官,以是知無逃乎天地之間。廣州有蜑一種,名曰盧停,善水戰。”“蜑”是水上的漁民,蜑民善水,故周去非比之爲水獺。直到現代,廣東、廣西和福建一帶以船爲家的漁民被稱爲“疍家”,亦作蜑家、蛋家、艇家、水上人等。在惠州惠東流行的惠東漁歌,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在2008年3月有介紹。惠東正是疍家經常上岸的地方。“疍家”是從生活習性上説,與作爲廩君一系的巫蜑没有族系上的關係,但可以反觀巫蜑早期的打漁生活。《隋書》卷二十九《地理志》記漢中風俗:“漢中之人,質樸無文,不甚趨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肉。”可見直到隋朝,在巴人的發祥地漢中一帶,打漁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手段。

廩君所出之巫誕(蜑),關于“巫”地所在,學術界異口同聲地指定爲今重慶市巫山縣。其實據石泉先生所考,先秦至齊梁的巫,在今湖北省西部竹山縣、房縣、保康縣一帶[66]。這一帶都是山區,北部是秦嶺,東部是漢水,南部快到長江(圖二十九),這裏至今還是巴人後裔土家族的聚居地。

筆者猜想,“武落”的意思可能是“巫落”,即巫地之種落;有可能是“武陵之落”之意。東漢的巫正在武陵郡。任乃强先生認爲,巴之民族,原屬雲夢地區之漁民。其都邑曰巴丘,今湖南岳陽北城陵磯是也。約在夏代西入巫峽,依於巫臷[67]。巴丘等地名,當然是巴人活動留下的地名。據石泉先生所考,三國、晉至齊梁的巴丘在今湖北省鐘祥縣西北。最早的巴國在漢水上游,在今天的陝西省安康縣一帶[68],接近本人所考,因爲丹江是漢水的支流。到了春秋時期,則有文獻資料可以證明巴人活動在漢水流域,半個世紀前古史辨派健將童書業先生已倡此説。《左傳》記巴的事情都和楚、鄧發生關係,當在鄧之南、楚之北;鄧爲今河南西南角的鄧縣,計巴國當在漢水流域;其後爲楚所迫,遷入夔門,立國於今四川重慶市[69]。顧頡剛先生贊同此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