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年庚子岁
二月初九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1):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汉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纸行(2),不知已收到否?后于廿一日在汉口开车。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车六辆(3),男占三辆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岁(4)。正月初二日开车,初七日至周家口(5),即换大车(6)。雇三套篷车二辆,每套钱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7)。初九日开车,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搁四天,获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风平浪静径渡黄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气亦好,惟过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长郡会馆卸车(8)。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横街千佛庵。屋四间,每月赁钱四千文,与梅、陈二人居址甚近(9)。三人联会,间日一课。每课一赋一诗誊真(10)。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大课(11),题“智若禹之行水赋”(12),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13);诗题“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得“吹”字(14)。三月尚有大课一次。
【注释】
(1)男:儿子。一般用作对父母提到自己时的自称。禀:下对上报告。膝下: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2)湘潭:县名。清属长沙府,即今湖南湘潭。纸行:纸店。
(3)二把手:即独轮车。
(4)八里汊:地名。疑即今河南信阳息县八里岔乡。
(5)周家口:地名。即今河南周口川汇。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
(6)大车:泛称牲口拉的两轮或四轮车。
(7)朱:即为朱富春,字啸山,或作“笑山”。曾国藩同乡好友。
(8)长郡会馆:长沙驻京会馆,原址在北京虎坊桥。会馆,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国内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
(9)梅:即为梅钟澍(shù,?—1840),字霖生,湖南宁乡人。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礼部主事。存《藓花崖馆诗存》。陈:即为陈源兖(?—1853),字岱云,湖南茶陵人。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任江西吉安知府、安徽池州知府。咸丰三年(1853)奉安徽巡抚江忠源檄,协守庐州,战败自缢。
(10)誊真:用楷书誊写。清代科举考试及公文皆讲究用端楷书写,谓之“誊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式》:“凡申详上台文册,俱于前一日送稿案放行誊真,次日送印,纸张宜坚白,字画务端楷,不许潦草洗补。”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第一二场前空白无格素纸七页,以六页备起草,第七页留备弥封,草稿起止用小红字为记,后红格十四页誊真。”
(11)汤中堂:即为汤金钊(1772—1856),字敦甫,浙江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道光十八年(1838)任协办大学士,咸丰四年(1854)加太子太保,咸丰六年(1856)卒,谥文端。《清史稿》有传。中堂,唐代于中书省设政事堂,以宰相领其事,后因称宰相为“中堂”。明、清以后则指内阁大学士。老师: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老师”。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至分宜当国,而谀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大课:参加人数较多、规模大的社课。
(12)智若禹之行水:语出《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意谓如果聪明人像禹治水那样。
(13)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指所作之赋,须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八字为韵脚。
(14)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如南朝梁元帝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试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赋得”为题。朱光潜《谈文学·作文与运思》:“从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做诗。”
【译文】
儿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儿子我在汉口寄家信,托付湘潭人和纸行代交,不知是否已经收到?后来于二十一日这天从汉口开车启程。两个人一共雇了二把手小车六辆,儿子我占其中的三辆半。走了三百多里地,到河南八里汊这个地方过除夕。正月初二日又开车启程,初七日至周家口,立马换用大车。雇了三套篷车二辆,每套的价钱是十五千文。儿子我占四套,朱啸山占二套。初九日出发,十二日到河南省城,拜访客人共耽搁四天时间,获赠金一百多两。十六日出发,当天三更,趁风平浪静之际,直接渡过黄河。二十八日到达京城。一路上平安顺利,天气也好,只有过年那两天下小雪。到京城后,在长郡会馆卸车安歇。二月初一日,搬到南横街千佛庵居住。有四间房,每月的租金是四千文,和梅霖生、陈岱云两位的居址离得很近。我们三个人结社,隔一天做一次功课。每次社课,写一篇赋、一首诗,并交一篇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主持的大课,赋的题目是“智若禹之行水赋”,用“行所无事则智大矣”这几个字作韵脚;诗的题目是“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我所分得的是“吹”字。三月份还会有一次大课。
同年未到者不过一二人(1),梅、陈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无甚佳处,到京除偿债外,不过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注释】
(1)同年: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互称“同年”。唐代同榜进士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
【译文】
同年们还未到的不过一两个人而已,梅、陈二人皆是正月才到。陈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事,到京城后除了偿还债务之外,他自己能留下来的不过二三百两,又有八口之家要养。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颇好(1)。接家眷之说,郑小珊现无回信(2)。伊若允诺,似尽妥妙;如其不可,则另图善计,或缓一二年亦可,因儿子太小故也。家中诸事都不挂念,惟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3)?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丹阁叔大作亦望寄示(4)。男在京一切谨慎,家中尽可放心。
【注释】
(1)刻下:现在,目前。光景:日子,生活情况。
(2)郑小珊:即为郑敦谨(1803—1885),字叔厚,号小山,亦写作“小珊”,湖南长沙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登州知府、广东布政使、河南布政使、山西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学政、大理寺卿、户部侍郎、河东河道总督、湖北巡抚、山西巡抚、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光绪十一年(1885)卒,谥恪慎。郑敦谨精通医术,与曾国藩同为京官时期,往来密切,常为曾国藩家人诊病。
(3)进境:指学业进步的情况。
(4)丹阁叔:即为曾国藩从叔曾毓羔。曾毓羔,字凤书,号丹阁。与曾国藩有同窗之谊。
【译文】
儿子我在路上用了一百两银子,现在日子还蛮好过。接家眷来京这件事,郑小珊那边现在还没有回信。他若是答应帮忙,那似乎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他不同意,则须另外再想好办法,或者缓上一两年再办也可以,考虑到孩子太小这一缘故。家里的各种事情我都放心,只是不知道几个弟弟读书有没有进步?他们所作的文字,诗,或者赋,最好寄一二首到京城给我看看。丹阁叔的大作,也希望能寄给我看。儿子我在京城做一切事都很谨慎,家里尽可放心。
又禀者(1):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2),百日以内禁薙发(3),期年禁燕会音乐(4)。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5)。是日男在何家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问至矣(6)。没后加太子太保衔(7)。其次子何子毅(8),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9)。自前年出京后,同乡相继殂逝者(10):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主事(11),熊子谦、谢讱庵及何氏父子凡七人(12)。光景为之一变。男现慎保身体,自奉颇厚(13)。
【注释】
(1)又禀者:书信用语,表示尚有其他事项禀告。
(2)大行: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为“大行”。升遐:帝王去世的婉辞,亦指后妃等死亡。
(3)薙(tì):同“剃”。
(4)期(jī)年:一周年。燕会:宴饮会聚。
(5)何仙槎:即为何凌汉(1772—1840),字云门,一字仙槎,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历任福建学政、浙江学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道光二十年(1840)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清史稿》有传。年伯:科举时代对与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溘(kè)逝:忽然去世。
(6)不数刻:没过多久。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凶问:死讯,噩耗。
(7)没(mò):通“殁”,死。加太子太保衔:加赠太子太保之官衔。加衔指给官吏高于本职的虚衔,表示尊贵。清制以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等为大臣加衔。见《清会典·吏部·官制一》。太子太保,官名。辅导太子的官。
(8)何子毅:即为何绍业(1799—1839),字子毅。何凌汉次子,何绍基孪生兄弟。由荫生官兵部员外郎。善书画,有医名。
(9)物故:死亡,去世。
(10)殂(cú)逝:逝世,去世。
(11)夏一卿:即为夏恒(1790—1839),字一卿,湖南攸县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吏部考工司主事。善诗文,有《一卿遗稿》传世。李高衢、杨宝筠:二人皆为湖南人。曾官主事。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年(1840)之间。余不详。主事: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12)熊子谦:即为熊光大(1797—1838),字子谦,湖南零陵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兴泉永兵备道。谢讱庵:湖南人。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年(1840)之间。余不详。
(13)自奉:指自身日常生活的供养。
【译文】
另有几件事禀告: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薨逝升天,朝廷规定百日以内禁止剃发,周年之内禁止宴饮奏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这天忽然去世。这一天儿子我在何家吃早饭,并未听说他有什么大病,没过多久竟然收到他去世的噩耗。他死后,朝廷奉赠太子太保衔。他的二儿子何子毅,死在去年十一月。自前年我离开京城以后,同乡先后去世的有: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位主事,熊子谦、谢讱庵及何氏父子,一共七人。情况为之一变。儿子我现在很注重保养身体,日常生活享用很丰厚。
季仙九师升正詹(1),放浙江学政(2),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尚书(3)。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4)。朱师、徐师灵榇(5),并已回南矣。
【注释】
(1)季仙九:即为季芝昌(1791—1861),字云书,号仙九,江苏江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历官山东学政、浙江学政、山西巡抚、户部侍郎、闽浙总督等职。升正詹:指由少詹事晋升为詹事。秦始置詹事,职掌皇后、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唐建詹事府,辽、金、元置詹事院。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备翰林官的升迁,无实职。清末废。
(2)放:外放,由中央派到地方做官。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3)廖钰夫:即为廖鸿荃(1778—1864),初名金城,字应礼,号钰夫,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经筵讲官,生平典乡试多次,又督学江苏、浙江等省,号称“门生半天下”。同治三年(1864),特加太子少保衔,卒谥文恪。尚书: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4)吴甄甫:即为吴文镕(1792—1854),字甄甫,江苏仪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任侍读学士、顺天学政、刑部侍郎、福建巡抚、云贵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等职。咸丰四年(1854),在黄州被太平军打败,投水自杀,谥文节。《清史稿》有传。巡抚:官名。明洪熙元年(1425)始设巡抚专职。清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5)朱师:即为曾国藩的会试座师朱士彦(1771—1838),江苏宝应(今属杨州)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工、吏、兵诸部尚书。多次主持会试及督湖北、浙江、安徽学政。徐师:即为曾国藩的乡试座师徐云瑞。徐云瑞,字书样,号晓村,江苏甘泉(今扬州江都)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道光十四年(1834)典湖南乡试,曾国藩于是年中举。
【译文】
季仙九师晋升为詹事,并外放做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任尚书。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的灵柩,都已送回南方。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1),以胶太重也。拟仍付回,或退或用随便。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来,须将本房及各亲戚家附载详明(2),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3),以烦琐为贵。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4)!
【注释】
(1)詹有乾:清代湖南著名制墨字号。
(2)本房:指自家在宗族中所属的一房。房,指家族中的分支。
(3)堂上:尊长居住的地方,代指长辈。
(4)万福:多福。旧时的祝福语。金安:旧时的祝福语,多用于对长辈和尊敬的人。
【译文】
詹有乾家墨带到京城竟然不能用,因为胶的成分太重的缘故。打算还是托人带回去,或者退货或者留用,看怎么方便。接家眷来京这件事,三月还有一封信寄回去。家里寄信过来,要将本房及其他亲戚各家情况附载详明,尤其是各位高龄长辈的情况,要一一分别叙述清楚,讲得越细致越好。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