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曹妃甸改革开放4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经历对虾养殖业的辉煌

王云鹏

1985年7月,唐海县和黑龙江农垦总局联合经营的“海龙公司”解体。唐海县立即成立“沿海开发公司”统管养虾工作,我是生产技术办公室主任。新来的公司经理刘东波是县政府的副县长兼沿海开发公司经理,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到退休。

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刘东波接手沿海开发公司,正是唐海县的养虾事业最危急的时刻。虾场的职工人心惶惶,干部没几个真正“理事”。

刘东波上任后每天就是去虾场了解情况,一辆吉普车整天颠簸在虾池埝子上。车上多数时间是刘东波、石长青、我和驾驶员四人,每天总是出县城直奔虾池。到那里边和养虾工“拉家常”边看对虾的长势,慢慢聊到怎样把虾养好。通过工人单独谈、技术员集中谈、干部随时谈的方式,把问题说透、大家共同想办法。他主持的会议,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长篇大论,但都得实实在在,没有“玄乎套”。对技术性的问题他也不放过,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会追问到连我都答不上来的程度。

他要求开发公司每日早八点必须将上一天的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简报形式报送县委县政府领导。这样一来,留在公司的工作人员也闲不住了,都得随时掌握最新的动态、最新的进度。因为刘东波本人天天在下面跑,情况最清楚,要是报错了随时会发现,谁也不想因为这个挨批评。

他走一处讲一处,讲经过1985年的努力,闲置几十年的滩涂出现了整齐漂亮的虾池,这是最大的成绩。这么大的事业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眼前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难题需要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我们不能把到手的“金饭碗”丢掉。还未到捕捞季节,刘县长就要我选择最好的虾池、挑选最好、足量的对虾人工越冬。

出虾结束,他要我把两个养殖场的技术员集中到十里海育苗室,都参与亲虾越冬的管理工作;同时办培训班,请河北省水产研究所顾振英工程师讲技术,进行再教育;培训班结束时每人都得讲自己的工作教训,半天最多俩人,一人讲大家评,共同讨论,他也参加;规定凡离开育苗室前要向我请假、由他批准,违者取消技术员资格。

来年4月份培训班结束时,大家说这一冬培训等于上了三年中专,书本翻烂了、资料找全了、心得记了好几本。现今这些人全都是唐海县水产养殖业的顶梁柱。

1985年末,全国海水养殖会议在唐山市召开,我和刘县长去参加。时任农牧渔业部顾问的林乎加在大会讲话时脱稿讲到,河北省有一个柏各庄农场现在叫唐海县,与黑龙江农垦总局合作养虾没几天就抹了胡子(散伙了)。这个地方我去过,花了国家不少钱……回县的路上,刘县长说:“云鹏,记住这次会议,一定要改变面貌,一定得交出让人民和领导都满意的答卷。”

经过反复调研深思熟虑,他提出了打好1986年养虾翻身仗的措施:发挥国营体制的优势,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县养虾领导小组负责大政方针的制定,沿海开发公司负责养虾单位的协调、指导滩涂开发规划和苗种、物资、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各农场开发的虾池建立专业队,要有自己的育苗室、扬水站、饵料厂等配套设施;建立闸涵管理制度,由专门机构负责抽水和分配。虾池承包到组(以池为组、3~5人)、实行单池核算。场队两级抓好苗种、水电、饵料、技术、产品销售“五统一”。养虾资金由养殖场垫付,养虾工人每月发45元生活费,出虾后一次结清。相关部门制定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奖惩;及早制定、下发分配办法,既要保证投入的回收、企业的利益,也要保障养虾工人的权益,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及早给职工“定心丸”。

县养虾领导小组通过了他的提议后,县委常委会责成农工部牵头起草相关政策,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定”、“五统”、“保本分档累进提成”的分配方式。全县压缩基建项目,节省开支,再筹440万元用于改造部分进排水闸门、为每个虾池配备玻璃钢船、完善育苗室、扩建饵料厂等工程;在县城新建了速冻能力30吨、储存能力500吨的冷冻厂1座,使基础设施与养虾需要配套。

1986年4月,养虾育苗开始,标志着养虾生产启动。按刘县长安排,十里海育苗室还是聘请顾振英工程师负责,我去了八里滩育苗室。育苗开始前,育苗室责任人同养殖场签订奖惩责任状,其中规定单方水体出苗超20万尾,超出部分70%作为奖励,育苗完毕现金兑现。

进入八里滩育苗室的人员都是我从培训班挑选的,近半年的培训使他们的责任心、纪律性、技术水平都大有提高,我们针对八里滩的实际、吸取上年失败的教训,共同研究制定了技术方案。

从4月27日布下第一批对虾卵子,我和孙田宏没有脱过衣服睡觉,实在困了,在床铺上眯一会儿,猛地又站起来向池子跑去。脸色也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换,一会儿喜气洋洋、哼歌唱曲,一会阴云密布、令人生畏。5月中旬,喜讯从育苗室传出,虾苗产量为3.02亿尾,立方水体产量20.13万尾,足够全场虾池放苗需要。一车车虾苗带着人们的希望驶向各个虾池。

比较起来十里海情况较差,出苗1.09亿尾,不能满足需要。刘县长强调,必须按计划足量放苗,八里滩的领导说全县一盘棋、两场一家亲,两场都好才是真的好。于是,出现了八里滩卖苗,由十里海技术员计数的感人场景。刘县长说这才叫“胸怀”。这年,除两个养殖场外,还有第一农场、三农场和八农场西林分场各自开发的虾池,都在5月20日左右足量放苗。

还是同上年一样,刘县长几乎每天都到虾场了解情况。养殖场的领导、技术人员、养殖队的书记队长、技术员以至养虾职工、扬水站的值班员谁也不敢懈怠,测水质、按潮汐及时供水、定时洗刷进排水网、查虾苗存活量、算投饵量、看虾的饱满度等规程,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因为不定哪会儿,刘县长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5天全队普查一次、10天全场联查一次、15天全县联查一次成了制度;县里的分析会不定期,或许三五天、或许七八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月中旬的一天,刘县长在虾池听一名工人唱:“清清的池水蓝蓝的天,虾苗布满了八里滩……”,听出来有弦外之音。他到场部找到会计室主任询问,得知参加育苗人员平均每人奖金是3000多元,但还没有兑现。刘县长向场领导说,定了政策就得执行,要不往后说话没人听了。云鹏的6500元今天拿着,其他人的立即发。

消息传开引起轰动。要知道那时我的月工资也就80元左右,6500元相当于我80个月的工资收入。刘县长还在养殖场的广播上唱和“清清的水蓝蓝的天、虾苗遍布大海滩,只要丰收效益好,该给多儿钱给多儿钱”。这时节,县里的分配政策已经下发,职工们看育苗室分配兑现,找出政策算细账,产量、规格、效益达到何种程度能有多少收入,心里有了目标,热情更加高涨、管理更加精细。

9月后进入收获季节,排水闸后的网子里尽是个大体肥、活蹦乱跳的对虾,亩产都超100公斤。还没出到一半儿,唐山市、河北省、国家水产总局领导便闻讯而至。国家制定的“七五(1986—1990)计划”中万亩连片虾场亩产指标是100公斤,唐海县在第一年就达到池池超标。农业部养殖处来人到现场实测,得到的结论是“数据翔实可靠,万亩连片突破100公斤大有希望”。

越出产量越高。这是因为出的晚对虾生长期相对延长,而此时的环境正有利于对虾生长。优质的产品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因为在这里不用面对一家一户的养殖者,只要在场部谈好价格,到生产队就可以开闸出虾,你有多少资金、多少运力,每天想购买多少都随意。国营体制的优势再次显现。

11月,最终的数据出来了:全县6个养虾单位的2.25万亩虾池总产量270.38万公斤,获利1065万元。其中两个养殖场养虾20066亩,产虾241.27万公斤,平均亩产120.2公斤,产值3296.75万元。按照年初制定的政策,县级得资源、服务费327.6万元,企业得854.8万元,职工个人得522.74万元,职工个人收入平均10226元。

春节前,养殖场分配兑现。养虾职工望着成捆的“大团结”激动地流泪: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一辈子没想到一年会挣这么多钱!

这年,唐海县的对虾总产居全国第6位、亩产居全国第2位,对虾规格居全国第1位,一跃跨入全国对虾养殖先进县行列。

获得3项全国第一

养虾刚刚结束,刘县长提出“养虾不能半年闲、今年丰收想明年”,着力抓好虾场的新建,老场的维修、改造、配套。他又带着我到海边各场巡视,谋划建设新虾场,对现有虾场完善配套。

到1987年春,有第一、二、三、五、八、九农场和县开发公司新建虾池9520亩;两个养殖场扩建5600亩;新建扩建3个大型扬水站、新增扬水能力42立方米/秒;新建大型饵料厂1座,扩建2个中型饵料厂、4个小型饵料厂;新建1500立方水体育苗室1座;上年建的冷冻厂加工出口虾98吨,获利近百万元,带动了冷冻厂的新建扩建,1987年全县冷冻厂数量达到4座,日加工能力58吨,储存能力800吨。新修了通往两个养殖场总长19.8公里的柏油路。投资100万元在十里海新建养虾专用35千伏变电站,架设了八里滩养虾专线。

对养虾政策进行适当修改完善。专业养殖场内从事饵料加工、水电管理等岗位的人员明确责任、规定了奖励办法。

5月24日,国家水产总局局长佘大奴到县视察,听了刘县长的情况介绍赞不绝口,对刘县长总结的养虾过程中顺口溜尤感兴趣。诸如放苗前后的“六早、四不放、一准确”,养成过程中要“一准、二足、除三害、四查四看、把五关”,管理中要“建档立卡、十天一查苗、一月一分析”等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评价是“刘县长讲养虾如数家珍”, “讲技术国家级专家也不过如此”。他对唐海县养虾给予高度评价,彻底改变了唐海县在上级部门的不良印象。

基础设施的改善、配套能力的提升,为养虾业的腾飞打下了基础。秋季出虾,取得的成果比上年还要炫目。全县9个养虾单位实际放苗面积3.5万亩,总产693万公斤,平均亩产198.5公斤,平均规格12.5厘米,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实现利润2500万元。1600名养殖职工人均收入超万元。最高产量为一个11亩的池子平均亩产403.5公斤。八里滩养殖场所产对虾体长均超14厘米。唐海县养虾再次获得亩产、规格、效益3项全国第一。

又获5项全国第一

刘县长虽学历不高,但他善于总结,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人听得明白记得住。我在理论上比他知道得多,但说出来显得干干巴巴,没人爱听更甭说记住了。他让我编写“养虾技术手册”,在对养虾工人培训的时候也来听,听完之后给我提意见,某处应该如何如何讲。我想,何不共同合作,把唐海县的养虾经验总结成文章发表,或许对养虾的推动更大。1988年第一期《河北渔业》杂志刊登了我俩合写的《唐海县对虾为什么能连年高产》,此后不断有文章在报纸杂志发表。

刘县长在实践中总结养虾的“四季歌”提出:“4月抓亲虾,5月抓苗种,6月迅速抓调整;7月促,8月攻,9月管理不放松;10月出虾排积水,11月份抓越冬;12月到3月,清池维修抓工程”。1987年冬,全县再次掀起养虾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维修)高潮。

到1988年春,新建虾池311个,新增养虾面积1.3万亩;新建扬水站17座,新增流量70.21立方米/秒;新建饵料厂4座,新增生产能力2.07万吨/年;新建冷冻厂4座。增加速冻能力55吨/日;新建育苗室3座,增加育苗水体1470立方。新建工程投资577.5万元。改造虾池7924亩、改建闸门93个、改造3座育苗室。改造工程投资124万元。维修工程投资45万元。加上疏通六排支和八里滩变电站工程共4171万元。

1988年,全县养虾面积5.16万亩,总产量1115.3万公斤,平均亩产216.1公斤,单体长度平均12.84厘米,实现销售收入2.57亿元,获利4500万元,全员2785名职工,人均产值9万多元。由于对虾个体大、饱满度好,全被加工出口。这一年,唐海县斩获总产、单产、规格、效益、创汇5项第一,唐海人工养虾业再一次声名远播,再一次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令人瞩目的焦点。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语)。唐海县人民不怕失败,不畏艰险,不断探索,勇于攀登,终于登上人工对虾养殖事业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