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军政与边防
强大的武装力量,是帝国安全和中央集权的保障。原始部族时代是全民皆兵的,本族的成年男子都有义务执干戈而卫社稷。秦汉还处于历史早期,全民皆兵的传统影响还在,所以常备兵的数量并不很大,兵员主要来自征发,兵役同徭役是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在战事频繁、兵员不敷之时,朝廷也采用募兵的办法。
汉朝把各郡分为两类:边郡和内郡。内郡的男子满23岁就得担任“正卒”,包括两年的兵役:在本郡当兵一年,兵种有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轻车(车兵)等等,每年八月郡守、都尉对之进行“都试”,即集训检阅;此外,是在京师担任卫士一年,或在边郡担任戍卒一年。在中央服役的卫士,或归卫尉统帅,保卫宫城;或归中尉统帅,保卫京师。中尉后来改称为执金吾。还有保卫关中各处庙寝园陵的。一年的辛苦结束,该罢遣回乡时,朝廷会为卫士置酒作乐。至于边郡居民,要承担本地的边防和屯垦,军事义务比内郡重多了。汉帝国的最大威胁来自北疆,所以在北疆建立了严密的边防系统,经常有大量戍卒轮番到此服役。今天西北的旷野沙尘中,仍能看到当年候戍烽燧的遗迹,令人遥想“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严峻风光。
除了番上的卫士之外,京师地区也驻有常备军。汉武帝设羽林军、期门军,其将士大多来自关西六郡,其地民风剽悍,所以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之谣。汉武帝又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每军兵力千人左右。此外还有承担宫廷宿卫的郎官,数百人至两三千人不定。郎卫制与选官制是相结合的,郎官同时又是官员候选人。总的来说,京师的兵力保持在数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并不很大。可见汉廷的军事征发体制相当有效,足以即时提供所需兵员,不需大量常备军。这跟某些王朝把军力重点配置在首都的情况,以及像北宋养兵曾达一百三四十万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秦在少数民族聚居之处实行“一国两制”,设置“属邦”。汉称“属国”,其级别相当于郡,各有属国都尉。汉武帝时因大批匈奴部众来归,就在西北诸郡设置了五属国。中央专管属国的官员称为“典属国”。苏武曾出使匈奴,归国后由于熟知边事,就被任命为典属国之职。此外“有蛮夷曰道”,“道”是设于少数族居地的县级单位。西部和西南部的新置之郡,其下就有很多道。西汉末年道约有32个。
属国和道主要针对业已臣属的少数族,至于对叛服无常,或处于边塞之外的少数族,朝廷多以都护、骑都尉、校尉、中郎将等官持节领护之。例如汉武帝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安置了众多内迁的乌桓部众,同时设护乌桓校尉以监护之。东汉的护乌桓校尉驻地宁城(今河北宣化西北),监护辽东至朔方的十郡乌桓,又兼领鲜卑事务。为平定西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班超,曾任西域都护达11年之久。
中央朝廷的军政首长有太尉和大将军。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就曾经官居太尉。不过汉武帝废止了太尉。东汉太尉是三公之一,位当宰相,不是单纯的军职了。汉代的将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战争时即时任命的,事毕则罢;一类是常设将军,以大将军居首,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后一类将军有八号,又经常用作行政长官的兼职,以“将军”头衔“领尚书事”,从而参与内朝机要事宜。以军职将军之号而参与行政,带有历史早期的传统影响,比如春秋晋国执政的六卿,就同时又是三军统帅。军官的政治地位,与历史后期的文官政治相比,还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