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
伊曼纽尔·康德
伊曼纽尔·康德
(Immanuel Kant,1724-1804)
1.人是需要教育的唯一的生命。因为谈到教育,我们就必须理解抚育(即照料和喂养幼儿)、规训[3]、教诲,同时还有陶冶。由此可见,人先后要经历婴儿阶段(需要喂养)、儿童阶段(需要规训),以及学者[4]阶段(需要教诲)。
2.动物一旦掌握了自身的本领,就会循序渐进,各显其能——也就是说,施展的方式不会危害自身。
举例来看,雏燕刚刚孵出的时候,视之盲盲,它们都小心翼翼,避免污损了燕窝。
所以动物并不需要抚育,至多需要食物、温暖、指引,或者几分呵护。确确实实,绝大多数动物都需要喂养,可是它们并无抚育的要求。因为所谓抚育,我们所指的是,父母必须倾注于子女的那份精心爱护和关怀,这样才能防止子女在运用自己的本领时,采用一种可能危害自身的方式。举例而言,万一有个动物来到世界上的时候叫喊起来,犹如婴儿呱呱坠地时那样,它肯定成为狼群和其他野兽的猎物。它们会闻声而动,围绕过来,因为叫喊吸引了它们。
3.规训把兽性转变为人性。动物无法无天,那是由于本能使然;从一开始,就另有道理可以说明它们的一切。可是人却需要有一个理由说明自身。既然没有本能可言,人就得为自身制定一个端正品行的计划。然而,由于他无法全部付诸行动,因为降生于世的时候,他还身心不全,所以他人就得为其代劳。
4.人类的一切天赋,必须点点滴滴从人的自身发展而来,要通过自身的努力。
一代教育一代。实施教育这个过程的开端,不妨从两个方面去探究,要则着眼于一种朴鄙而尚未成形的人类状况,要则着眼于充分发展的状况。如果我们假定后者先行出现,那么自斯以降,无论如何,人类肯定便已经蜕化而陷入野蛮风气。
正是规训防止了人由于冲动而背离人性,而体现人性才是其命里注定的目标。规训,举例而言,必须使人有所约束,不致鲁莽轻率,冒险走入险途。规训,因此,仅仅属于消极性质,作用在于抵消人天生的桀骜不驯。教育的积极作用则寓于教导。
桀骜不驯表现为无法无天。通过规训,人人都要置于服从人类法律的状态,学会感受法律的约束。然而,这个任务必须尽早完成。举例而言,儿童首先送往学校,目的主要并不在于他们学点什么,而是他们能够渐渐习惯安宁地坐下来,一举一动都要听从吩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以后的生活中,凡是打动他们的事情,他们实际上不会立刻付诸行动。
5.热爱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强烈追求,所以一朝长大成人,习惯了自由,他就会为了维护自由而牺牲一切。由于这个原因,纪律必须及早发挥作用;因为倘若从小不讲规矩,日后生活中性格便不易改变。不守纪律的人,动辄任性而为。
在一些野蛮的民族,我们也看到这种情形,虽然那些国民有时也会像欧洲人那样履行职能,不过永远无法习以为常,讲究欧洲人的礼仪。然则,对于他们而言,那不是卢梭和其他人物所想象的向往自由的高贵热爱,而是几分野蛮风尚——可以说,是尚未发扬其人性的动物。因此人人应该自幼起便习以为常,服从理性的命令,因为倘若听任某人年纪轻轻就随心所欲,不加反对,他终身便摆脱不了几分无法无天的秉性。母亲百般呵护,在他年轻的时候对他处处优容,对于这样的人绝无好处,因为将来一朝他置身于人间世事之后,他就不得不更多地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始终遭到斥责。
在身居显要的人物的教育方面,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即因为他们日后要成为统治者,因此他们年轻的时候便不能接受任何他人的反对。由于天生热爱自由,所以人就有必要磨光刮垢,熨平天生的棱角;对于动物而言,它们凭借的是本能,所以这一步当属多余。
6.人需要抚育和陶冶。陶冶包括规训和教导。就我们的认识程度而论,动物则不需要这些,因为凡是动物,从年长动物的身上都一无所学,而鸟类则另当别论。鸟类鸣唱可谓教而知之;母鸟使尽浑身力气,为雏鸟鸣唱,而雏鸟宛若念书的学童,围绕而立,从稚嫩的喉咙里,努力发出相同的音调。观察如此景象,那是何其动人的一幕。我们为了确信鸟类鸣唱并非出于本能,而实际上是授而知之,看来值得进行一项实验。假设我们取走一只金丝雀的一半鸟蛋,然后用燕子的蛋取而代之,或者雏燕和幼小的金丝雀互换养育;如果把雏鸟放在一间屋子里,它们听不见外面的燕子在鸣唱,它们就会学习金丝雀的歌声,我们于是听到的便是燕子在鸣唱。确乎十分奇妙的是,每个鸟类都有其独特的歌声,世世代代原原本本保存下来;鸟声的口传,可能是天下最为忠实的。
7.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人仅仅是通过人而施行教育——换言之,施教之人,自身也要接受教育。所以就某些人而论,由于他们这一方本来便缺乏规训和教导,因此在教育后生的时候,他们无法胜任。假如存在着天性高于人的某种生命,我们就能够看出人有可能达到的境界。然则,我们难以准确地评估人的天生才具,因为有些事物是通过教育而灌输于人,而另外一些事物则是通过教育演化而来。倘若有可能的话,我们可借重显要人物,凭借大家的齐心合力,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项实验,我们甚至就有可能通过这个手段而有所收获,了解到从出类拔萃的程度来看,人可能达到什么境界。不过对于善于思辨的头脑而言,同样重要的是,热爱人类同胞的人,看到下述情况也会感到悲伤:目睹身居要津之士,普遍关注的只是他们自身的事务,他们绝不参与教育方面的重大实验,而这些实验却能使我们的天性更进一步臻至完美。
凡是在青年时代遭到了忽视的人,成长至责任年龄[5],都会明白缺陷是在于不懂规矩,还是不懂陶冶(后者我们不妨谓之教导)。缺乏教养之人可谓粗俗,缺乏规训之人则不守规矩。疏于规训较之疏于陶冶,乃是更为严重的弊端,因为后者在今后生活中可以弥补,不守规矩则无法根除,纪律方面的缺陷,永远无法改正。教育有可能会不断有所改善,世代相禅,逐步迈进,走向人类的完美;因为人性臻于完美的巨大奥秘关系到教育问题。直至现在,人们才有可能朝着这个方向有所作为,因为有史以来,大家开始正确地判断和清楚地理解,实际上有哪些内容属于一种良好教育。我们欣然认识到,通过教育,人性将会得到持续不断的改善,将会达到一种与人类的天性相媲美的状态。这就向我们展现了未来更加幸福的人类前景。
8.推演一种教育理论的前景,可谓一个辉煌的理想,我们是否能够立刻实现,这并不重要。只是我们不可把这个思想视为异想天开,也不可诋毁为美丽的梦想,纵然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存在着艰难险阻。
一个思想无非是大家未曾体验过的完美境界的一个构想。举例而言,根据正义原则治理的完美共和国这一思想——是如此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思想,因为大家尚未有所体验。
我们的思想首先必须正确,那么,不论在化为现实的道路上,可能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却并非根本不可能实现。假设,举例而言,说谎可以横行天下,那么由于这个缘故,难道讲述真理就无非是突发奇想吗?充分发挥人的全部天赋,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当然是合乎真理的思想。
9.处于现行教育体制之下,人无法充分企及生命的目标;看看芸芸众生都以什么不同的方式生活吧!千篇一律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原则处事,这些原则对于他们说来,只会变成第二天性。我们能够作为之处,就是制定一个更加适用于推进其目标的教育规划,关于这个规划如何可能付诸实践的指导思想,留传给子孙后代,这样他们就有可能逐步实施这个规划。姑举报春花为例。用根茎种植的时候,这种植物长出的是单色的花朵;而用种子种植的时候,长出的花朵却是五彩缤纷。造化在这种植物里,安置了这些多重的芽孢,它们的生长只是适当播种培植的问题。由此可见,人之教育,其义一揆。
10.人潜藏着许多未经开发的萌芽。我们的作为就在于促使这些萌芽得以成长,根据它们的适当比例,发挥人的天赋,在于看到人能够完成自己的命运。动物不知不觉,为自己完成了这个命运。人则必须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可是倘若看待他生存的目标时,甚至缺乏一个概念,他便无法实现。我们姑且这样假设,早期的父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看看他们是如何教育子女的。这些早期的父母为人师表,子女效法楷模,通过这种方式,便发挥了他们自身的一些天赋。然而,他们全部的天赋无法如此发挥,因为子女看到的是什么榜样,则要取决于特殊的环境。在往昔的年代,人的天性能够达到的那种完美境界,大家都毫无概念——关于这个问题,即便现在,我们也尚未形成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然而,大体情况是肯定的:任何个人,无论他的门生有可能获得何等程度的文化,都无法确保他们可以完成各自的命运。若要这方面取得成功,不仅少数个人的工作大有必要,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工作。
11.教育是这样一门艺术:只有通过世世代代的实践,才能够变得完美。每一代人,只要具备了上一代人的知识,就更加能够促成一种教育,它将发挥人的各种天赋,分清应有的轻重缓急,同时结合这些天赋的指归,由此推动全人类完成自身的命运。天意如此,要求人为了自身而焕发出潜藏于天性之中的善良,不妨说,天意已经向凡人发话。“走向世界吧!我已经赋予你向善的各种意向。你的作用在于发挥那些意向。你的幸福和不幸,当好自为之。”
12.人必须发挥向善的意向。天意尚未把唾手可得的善良寄托于人,而是仅仅作为一种意向,并无道德律的特征。人之义务,理应卑以自牧,修心养性,而且,当人发现步入歧途的时候,便运用道德律来陶铸自身。反躬自问,我们就会发现这样做极其困难。因此人能够致力于解决的最重大而又最困难的问题,乃是教育这个问题。因为识力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反之也取决于识力。可以顺理成章地说,教育只能缓慢推进,教育方法的真正概念,只能够如此产生:一代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薪传给下一代,每一代薪火相传下去的时候,都能踵事增华。这个教育概念,难道不是根据孕大含深的文化和经验作为前提吗?概念只能在后期阶段才能形成,况且我们自身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概念。问题便产生了:我们在个人的教育方面,应该效仿人类世世代代因循而来的教育路线吗?
人类的创造可分为两种——和其他任何创造相比起来,可能大家认为更加困难——治理的艺术,教育的艺术;二者的根本含义,世人依然辩论不休。
13.可是在发挥人的天赋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立场呢?我们是从一个化外状态,还是从一个已经发达的社会状态开始呢?很难设想源于一种化外状态的发展(故而理解初民的面貌,则十分困难),我们看到,在脱离这种状况的发展过程中,人总是故态复萌,同时提升自己而脱离故态。在十分文明的国度的早期史载里,我们依然发现野蛮尚存的明显瑕疵,况且粗通文墨谈何容易,前提是需要多少文化熏陶!如此这般的结果是,在看待文明人的时候,写作艺术的滥觞,不妨称之为世界的滥觞。
14.因为人的天赋并非自然而然自行发挥,所以一切教育皆为一门艺术。造化没有赋予人以完成那个旨趣的本能。这门艺术的起源以及践行,要则属于机械性质而无所谋划,受到特定环境的支配,要则需要运用判断力。如果我们遇到偶然机会,通过经验而获知,某个事物有益于人,或有害于人,教育的艺术此时便是机械的。流于机械的一切教育,肯定伴随着诸多谬误和缺陷,因为毫无足以发挥作用的稳妥的原则。倘若教育理应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力求可能实现人之生命的目标,教育则必须需要运用判断力。受过教育的父母,可谓子女借以指引自身的表率。然而,倘若子女要取得超越父母的进步,教育则必须成为一种研究,否则我们不可能希望从中有所收获,一个人的教育受到搅攘的话,在力求教育他人的时候,便会重蹈覆辙。教育的机械态度,必须转变为一门科学,后代可能不得不推翻前代建造的成果。
15.有一大教育原则,尤其那些制定教育规划的人士,应该纲举目张:儿童应该接受教育,不是为了眼前着想,而是为了未来人类状况有望得到改观;也就是说,教育方式要适合人类这一思想和人类的全部命运。这条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教育子女时,通常流于一种方式,不论这个世界可能多么糟糕,就是为了他们可能学会适应世界的当前状况。可是父母应该给予子女一种更为优良的教育,目的在于有可能因此而促使未来世态变得比较美好。
16.然而,这一方面我们碰到两个难题——(a)父母通常关心的,只是子女在俗世飞黄腾达;(b)君主看待臣民时,无非视为达到他们自己意图的工具。
父母关心的是家庭,统治者关心的是国家。二者都不以普遍的善和完美作为自己的宗旨,而人的命运却应该致力于这一宗旨,人也有这种向往的禀性。可是教育规划的基础必须放眼天下。那么,普遍的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否有害呢?永远无害!因为这个思想,虽然有可能看来,需要舍弃某种东西,即便对于处于当前状况下的个人而言,也取得了趋于最佳态势的一个进展。继之而来的成果将何其辉煌!通过优良的教育,焕发起天下所有的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的内心潜藏的那些萌芽,只需要越来越多地发挥出来;因为在人的自然禀性里,不会发现邪恶的苗头。邪恶乃是没有得到控制的天性的结果。在人的内心,只有善的萌芽。
17.可是由什么人来促成更加美好的太平盛世呢?通过统治者,还是他们的臣民?通过后者吗,他们将极大地完善自身,从而迎合政府可能确立的衡量他们的善的尺度?依靠统治者吗,他们自身的教育,首先就需要加以改善,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的教育就受到拖累,大谬不然之处,在于他们年轻的时候,不容他人对其表示任何反对。
田野里孤零零竖立的一棵树,长得弯弯曲曲,枝干横七竖八:而树林里竖立的一棵树,由于四周其他的树木的生长带来了压力,便长得高耸挺拔,因为需要寻求自上而下的空气和日照。统治者面临的也是相同的情形。无论如何,较好的情况是,他们由来自臣民的人士施行教育,而非由他们当中的人来施教。倘若统治者的教育,较之臣民的教育,本质上层次更高,那么我们才能够期望由统治者来促成进步。
因此,这种进步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而非过多依靠统治者的帮助,那是巴泽多[6]诸人设想的情形;因为我们根据经验发现,统治者并未十分重视普遍的善,以此作为国家的福祉,他们考虑的是借此可能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然而,如果他们为了这个进步的目标而提供资金,起草教育规划的任务,就必须委托给他们。凡是涉及人的才智完善和知识拓宽的一切问题,这个规划都无不相关。仅凭熏陶和金钱则无法做到这一点;二者只能使得我们比较轻松地完成这项任务。只要国家财政部门并不汲汲于事先计算利益,这项目的所花费的金额,有可能为国库带来多少利益。即便学术机构,迄今也未曾承担这项任务,未来这些机构致力于此的可能性,现在微乎其微,一如既往。
既然如此,治校之道便应该完全听取十分开明的专家的判断。一切陶冶都始于个人,一人渐渐熏陶他人。只有通过见多识广之士的努力,因为他们有志于普遍的善,他们能够怀抱未来世态更加美好这个思想,才可能实现取得目标的人类天性的逐渐进步。我们不是时而会遇见这样的统治者:黎民百姓他仅仅视为动物王国的组成部分,他的旨趣无非在于繁衍人种?培养才智这个问题,如果尚属他的考虑之列,那也仅仅是为了在努力达到他的个人目的时,他的人民对他可能更加有用。当然,私人个体有必要始终不忘这个自然的目的,不过他们还必须尤其铭记在心的是人类的发展,着眼于大家变得不仅聪明,而且善良;同时,更加困难的是,他们必须追求的是促使子孙后代更加接近一种完美境界,要超过他们自身达到的境界。
18.因此,通过教育,人必须变得——
首先,服从纪律。所谓纪律,我们必须理解的是那种影响,它始终遏制我们的动物本性,防止战胜我们的人性,不论是作为个体本身,还是作为社会一员。因此,纪律的作用无非在于遏制不守规矩的现象。
其次,教育还必须使得大家具备文化。这包括见识和教导。正是文化激发了能力。能力是指拥有的一种才能,能够适合于从事各种目标。由此可见,能力并不决定任何目的,而是根据后来出现的具体境况而决定。
有些素养本质而言,可谓有益于所有的人——比如读书识字和粗通文墨;而其他的造诣,则仅仅用于追求某些目标,诸如音乐,我们致力于此是为了取悦于人。确实,能力或许可以用于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目的,几乎层出不穷。
再则,教育还必须使人具备辨别力[7],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懂得为人处世,才有可能取悦于人,才有可能潜移默化。为了这一点,有一种文化属于必要,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修养[8]。后者需要礼仪、殷勤,一种辨别力能慧眼识人,大家才能够为其所用,以便达到他自己的目的。时代不同,品味各异,所有这种修养随之而变化。因此,二三十年前,社交礼节曾经依然属于时尚。
最后,德育必须构成教育的组成部分。一个人适合于某种目的,这还不足为训,他的性情必须受到充分的培养,这样他最后的选择唯有善的目的——善的目的,乃是必然为大家首肯的那些目的,它们同时也可能成为大家的宗旨。
19.人要则可以驯服,训练,机械地教诲,要则可以真正加以开导蒙昧。马和狗则驯而服之;人,也可以驯而服之。
然则,儿童单单驯服还不够;因为,他们将学会思考,这才具有更大的重要意义。学会思考之后,人便开始照章办事,凡事都有固定原则,而非恣意妄行。所以我们看出,真正的教育孕大含深。可是一般说来,在我们的私立教育中,前面说的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依然十分忽视,儿童在接受绝大部分教育时,德育问题一概留待教会去解决。不过儿童应该从小就学会憎恶邪恶,这一点十分重要;不仅是由于上帝禁止邪恶,因为邪恶本身令人憎恶。如果儿童在早年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便很可能认为,倘若上帝未曾禁止,为恶便无害处,认为为恶本来是会获得准许的,因此上帝偶尔会例外饶恕。不过上帝是无比神圣的存在,上帝意旨仅仅寄托于善的一切,上帝意愿在于我们热爱美德而别无所图,而不仅仅因为上帝要求如此。
我们生活的时代讲究纪律,文化,还有修养,可是我们距离德育的时代,依然十分遥远。根据目前人类的状况来看,论者不妨冒昧进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苦难,可谓齐头并进。处于当今社会状况之下,和我们的幸福程度相比起来,倘若处于一种尚未开化的状态,我们是否就会感到不太幸福,而当今之世的所有文化,在化外状态则根本没有地位,确实,这依然是一个问题;除非首先变得聪明善良,否则人怎么会变得幸福呢?所以除非这一点变成我们的首要宗旨,否则邪恶现象就不会减少。
20.实验学校[9]必须首先确立地位,然后我们才能够确立正规学校的地位。教育和指导不可流于机械;二者必须建立于固定的原则;虽然同时教育必须不仅要通过推理来展开,在一定意义上说,也要有机械运作的一面。
在奥地利,为数较多的学校,过去都是正规学校,它们在创办和运行过程中,都依据一个固定的计划,大家对此非议颇多,并非没有道理。反对此类学校的主要微词是,这些学校的教学流于机械。可是所有其他的学校,都有义务参照这些正规学校的模式来办校,因为政府甚至拒绝晋升那些未曾在正规学校接受教育的人士。这是政府可能干预国民教育的一个实例,同时反映了强迫所可能产生的诸多弊端。
的确,人们想象教育界的那些实验大可不必,同时想象我们能够根据理性来判断孰优孰劣。这是一大谬种。经验晓示我们,一项实验的结果,往往和我们预料的结果大相径庭。
从而我们看出,因为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而获得引导,所以哪一代人都无法提出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规划。德绍学校[10],从一定程度上看,是首开先河而扫清道路的唯一实验学校。从这方面来看,学校应该予以称道,尽管存在许多错误,我们可能非难这所学校——这些错误伴随着从实验大家得出的所有结论——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
这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可谓绝无仅有,教师能够自由制定各自的教学方法和计划,教师彼此交流,而且也和德国所有的饱学之士交流。
21.教育包括对儿童的抚育,而且在儿童渐渐成长的时候,还有陶冶。陶冶首先具有消极意义,寓于规训;也就是说,在于纠正缺点。其次,陶冶具有积极意义,寓于教导和指引(因此也成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指引意味着指导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付诸实践。这里我们看到了塾师与导师或督学之间的差别所在,前者流于教导,后者则指引和点拨学生。前者培养只是为了学校,后者则是为了人生。
22.教育要则私立,要则公立。公共教育关注的只是教导,而这个任务可以始终由公共教育完成。教学内容付诸实践的问题,则留待私立教育去完成。完备的公共教育,乃是学习指导和道德陶冶融为一体的教育。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促进良好的私立教育。从事这项任务的学校,我们称为教育机构。此类学校不可能创办很多,在校的学生只能保持少数,因为费用势必高昂,校内的机构便需要精心管理,这样便必须担负大量的开销。救济院还有医院,情形同样如此。需要建造楼房,还要支付主管、监督、仆役的薪酬,一半资金马上就用掉了,结果毫无疑问,如果那些款项直接交付给他们的家庭,给穷人提供的条件就会较好。由于这层缘故,同样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只有富家子女可以分享这些教育机构。
23.此类公共教育机构的目标在于完善家庭教育。只要父母,或者在教育工作中属于助手的那些人士,自身受过良好教育,公共教育机构的费用便有可能免除。这些机构的旨趣在于进行实验,深造个人,这样久而久之,良好的私立教育,就可能从这些公共教育机构中产生出来。
24.家庭教育要则由父母躬亲施教,或者,倘若父母这方面没有时间,天资,或者意向,要则由父母延聘他人来协助施教。可是在由这些助手施行的教育中,一个很大的苦难随之而来——就是在家长和教师之间,权威性分割开来了。儿童一面要服从教师的规定,一面又得听从家长的心血来潮。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家长放弃全部的权威而托付给塾师。
25.那么,家庭教育较之公共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优势呢,或者后者较之前者有多大优势呢?不仅从发挥能力的角度来看,而且作为日后履行公民义务的一个准备阶段,我倾向于认为,必须做到的是,总体而论,公共教育要保持最佳。家庭教育多半不仅助长了家庭缺陷,而且往往在新的一代身上延续了这些缺陷。
26.再则,教育应该持续多长时间呢?直至后生进入生命的那个时期,就是造化注定他将能够做人处事了;性本能也发育成熟了,他自身能够成为为人父者,需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了。通常人在十六岁左右,便进入了这个时期。过了这个时期,我们还可以利用某些陶冶手段,暗中施行一些规训;不过普通意义上的教育,我们就不再需要了。
27.在童年的第一阶段,儿童必须学会屈从和积极[11]服从。在下一阶段,应该允许儿童独立思考,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虽然还是有义务遵守某些规矩。在第一阶段属于机械性质,在第二阶段则属于道德约束。
28.儿童的屈从要则属于积极,要则属于消极。积极体现为他有义务按照要求去做,因为他无法自行判断,模仿能力依然很强;消极则体现为他有义务按照他人的希望去做,如果他希望的是他人乐于为自己做事。前一种情况下,不服从的后果是惩罚;后一种情况下,事实是大家并不同意他的愿望。遇到这种情况,虽然能够独立思考,在对待个人乐趣的时候,他有赖于他人。
29.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屈从必要的限制与儿童运用个人意志的能力,二者应该如何结合起来——因为限制乃属必要。面对限制,我应当如何发挥自由意识呢?我应该让自己的学生学会承受限制自由,与此同时我应该指引他正确地运用自由。缺乏这一点,一切教育都流于机械,一旦教育结束之后,儿童便再也不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由。他应该学会从早年起便感受到,反对来自社会,而且在所难免,再则,自食其力,忍受匮乏,获得能够使自己独立的那些东西,他可能懂得,凡此种种都是何其困难。
30.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允许儿童从早年起,在各个方面获得完全的自由(除非有些场合他可能伤害自己——比如想去抓住一把刀),前提是他在运用自由的时候,并不干预他人的自由。举例而言,一旦他嘶叫,或是开心得尽情喧闹的时候,他便打扰了他人。
其次,我们必须向儿童表明,允许他人达到各自的目的,他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万一他不听管教的时候,或者不肯学习功课的时候,他本来期望的任何待遇,一律要予以拒绝。
再次,我们必须向儿童证明,限制之所以强加于他,目的在于让他及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自由,他的心智经过培养,日后他从可能获得自由;也就是说,可以脱离他人的帮助。这是儿童将要明白的最后一桩事情。儿童认识到他们以后必须自食其力之类的事实,那是生活中很久以后的事情;因为他们想象自己能够永远继续生活在父母家中,吃喝自会为他们提供,自己根本不用操心。确实,除非儿童,尤其是纨绔子弟和王公后代,变得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否则他们便犹如塔希提岛[12]岛民,终生处于孩童阶段。
我们再次看到公共教育的优势所在,处于这样的体制之下,我们学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他人的能力,懂得他人的权利所强加于我们的限制。因此我们并不可能拥有家长显示给我们的那种偏袒,因为我们处处会遇到反对,我们只能够凭借真正的优异而出人头地,较之他人获取优势。公共教育是培养未来公民的最佳学堂。
这里需要提到另一个难题——困难在于预先考虑性知识的方式,是防止男子成年期刚开始的时候便作恶。不过这个问题要留待下文再进行探讨。
31.教育要则是注重身体,要则注重“践行”。体育方面的一大内容,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也就是说,喂养和照料。“践行”或者说道德培养,是指教诲人如何作为一个自由生命而去生活。(我们凡是谓之“践行”之处,都和自由相关联。)这就是个人品格的教育,一个自由生命的教育,他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在社会上适得其所,同时对自己的个性保持着一种适当的意识。
32.这种“践行”教育,由三个部分组成:
(1)学校的普通课程,儿童的一般能力是从中发展而来的——这是校长的工作。
(2)生活实际事物方面的指导——处事运用智慧和辨识——这是塾师或女塾师的工作。
(3)道德品格的培养。
大家都需要学校教育或者指导的培养,这样才能发展从事人生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必要能力。学校教育赋予每个成员的是他自身的个人价值。
其次,在人生实际事物方面,懂得了辨识这个道理,人接受了作为一个公民的教育,对于同类的公民来说,他渐渐便具有价值,即学会如何使得自己适应同类的社会,同时也懂得如何从中获益。
最后,教育所给人灌输的价值,在于要着眼于全人类。
33.在教育的这三项分工中,从时间顺序来看,学校教育居先;因为儿童的各种才能,必须首先加以开发和培养,否则在人生的实际事物方面,他就无法获得知识。辨识力乃是正确运用我们才能的能力。
德育需要建立于人必须亲身领悟的基本原则之上,就此而论,时间顺序上居后。然而,就此而论,因为德育仅仅基于常识,所以从一开始就必须予以考虑;同时也要考虑的是体育;因为倘若忽略德育,诸多缺点就会在儿童身上根深蒂固,后一阶段,教育方面的所有潜移默化,对于这些缺点则无能为力。关于才能和人生的一般知识,一切应该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年龄。让孩子像儿童那样聪明;让孩子机灵温和,不失那份稚嫩,但是不可如同大人那般狡猾。后者之于稚嫩心灵的孩子,如同之于应该成年,同样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