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对比与英语学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学输出就不会输出

[师]根据咱们前面谈的内容,我认为你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你的意图是不是想借用翻译来达到和完成这种细致的理解。我想了一个简单的图示,写在这里:

我们输出时有一个从地道汉语转换成英语的过程,这个是回避不了的,但是,输入时却没有一个从英语转换成地道汉语的过程,结果产生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脱节,导致了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而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这个路打通,修建下面这样一条“绿色通道”:

而这个“绿色通道”内的工作就是英译汉和汉译英。对不对?

[师]你理解得非常好。你刚才提到,输入英语时,谁也没有想过怎样为以后输出英语做好准备,老师也从不谈这方面的事情。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做任何事情,不考虑目的,能做好吗?实际上我们平时做事,都会考虑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可偏偏在英语学习上,我们的教学使“序幕”和“尾声”脱了节,衔接不起来。教精读、泛读、听力的老师只满足于学生粗略的理解,没有深入考虑这样的理解会有什么结果,对输出会不会有帮助。即使教口语的老师也是这样,常常只做输入这一端的事情,只满足于教学生一些对话,讲讲单词、句型和语法,却很少考虑这样的输入能否顺利转变为输出,很少思考这个转变过程在学生们大脑里是怎样进行的。教写作的课则更有意思,大部分内容讲文章的形式和写作方法,像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什么的,还有什么拟人、夸张、双关等,可此时学生连最基本的语言表达都很贫乏,你叫他们拿什么来填充到这些形式里去呢?这就像盖房子,你教了立柱子、搭房梁的方法,可没有砖瓦、沙石,这房子只有个空架子,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在中国,英语老师没有真正地教学生如何输出英语。

[生]在输入英语和输出英语之间,地道汉语恰似一座桥梁,将输入和输出贯通起来。既然输出需要走过这座桥梁才能到达彼岸,那么输入就必须建造这座桥梁。能建造这座桥梁的英语理解就是细致理解。

[师]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也有个比喻:英语输出像一条河,其源头是地道的汉语,英语输入就应该为英语输出挖好这个水源。若不挖出涓涓流水,输出不干枯才怪呢?

[生]那么细致理解就应该是完成英译汉以后的理解。

[师]这里有一个句子:Last time his tactless remark killed our conversation.句子不算难。如果只求粗略理解,心里可能会大体译一下:“上次他那不得体的话使我们的谈话终止了”,意思明白,输入完成。当然,也可能更粗略地理解为“上次他那不得体的话杀死了我们的谈话”,意思也能明白。可是,某一天,你要说一句同样内容的话,脑子里的汉语一般会是“上次他说话很不得体,我们的谈话根本就没进行下去”,而肯定不会是刚才那样的英式汉语。因此,我们需要细致理解,需要将英语翻译成地道汉语后所形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