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构建合作机制,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合作机制过程中,基本思路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遵循“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包容”的基本原则;二是在整体谋划的同时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三是以重点领域的合作机制创新,加强解决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四是中国要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发挥引领与贡献作用;五是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坚持开放包容、务实灵活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阶段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构想,更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一种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讲“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是需要所有参与其中的国家共同来完成的历史性任务。“一带一路”机制建设,不是要强化中国对外一对一的双边合作,而是要搭建区域合作机制与平台。因此,在合作中要体现开放、包容的原则,强调自愿参与,保持合作空间开放、合作方式开放(同时促进制度性安排与功能合作)、合作领域广泛。
如此大范围的跨区域合作,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的利益交汇点,努力超越一国利益和诉求,共同商议,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享成功。当然,“一带一路”跨区域广泛,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差距大,贸易投资环境参差不齐。为此,“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既要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又不能照搬欧盟或北美自贸区等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经验,更需有别于当前高水平区域贸易投资制度性安排的新趋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正视沿线各国、各次区域的发展现状和水平,适应其发展需要和诉求,在求同存异的同时寻找利益交汇点,通过灵活务实的合作挖掘发展潜力,促进沿线经济增长与繁荣。
(二)注重整体谋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既需要整体谋划,也需要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地循序推进,突显合作机制的实效和示范效应。
中国已提出倡议和行动方案,下一步还需要和所有的成员国共同商讨,与沿线国家和区域做好发展规划的对接。在合作领域上,可以区域合作发展需求强烈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以贸易投资合作为纽带。为此,可通过成功合作的示范性项目,使沿线国家和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合作收益,提高参与区域深度合作的意愿;在国别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政治上比较稳定、发展基础比较好、潜力大、区域影响力较大的节点国家,优先开展国际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建设也是长期、动态的过程,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并非一成不变,需要随着形势和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不断拓展。
(三)机制合作需针对和解决现实问题
未来“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应着力针对区域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针对沿线国家对区域外贸易高度依赖和产业网络发展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区域内产业合作与贸易投资合作机制建设,通过构建区域内市场和生产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实际收益。针对区域内国家开放不足、构建高水平自由化安排存在较大困难的问题,合作机制的首要任务应是通过开放合作与政策协调,积极消除贸易投资壁垒与障碍,促进区域内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自由流通;针对投融资缺口巨大的问题,应加快构建区域内投融资平台与合作机制,通过合作增强金融服务与支持;针对非经济因素的困扰,则应通过政策沟通机制,努力增强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消除疑虑,以合作共赢促进区域稳定与繁荣。
在覆盖范围如此广泛又缺乏统一的区域合作机制下,“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建设,就是要注重实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
一方面,应与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相匹配,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机制。《愿景与行动》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另起炉灶,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沿线国家既有的多边、区域和双边机制,增添新的合作内容,激发新的活力,着力避免合作机制构建多而后续落实不力的问题。
沿线各国的发展战略、各类区域或次区域合作机制之间应加强协调对接,最大限度发挥合力。
要积极采取具体行动加以落实、推动,正如中国领导人所言,“这些措施不是在试探,而是堂堂正正把计划和倡议放在桌面上,不仅有规划、项目,还有资金支持,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四)中国要勇于发挥大国引领和促进作用
从历史经验看,区域集团的市场核心和主导者,都曾在区域发展进程中积极构建合作机制与平台,促进区域合作拓展领域、提升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中国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良好外部环境,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显,不仅超过美国,而且在近两年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调整后仍是贡献最为突出的经济体。据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的讲话,201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27.8%;据亚行预测,在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3.1个百分点中,中国贡献了1.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0%以上,远超印度(0.55个百分点)、美国(0.52个百分点)和其他国家。
中国市场规模和需求潜力巨大,在促进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满足自身生产和消费需要的同时,也为其他成员提供巨大的商品和服务市场。我们以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测算中国和美国的最终需求增长对A PEC主要成员的经济增长(增加值)的拉动作用。测算结果表明,A PEC成员间经贸关系紧密,经济相互拉动作用日益增强;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其他成员的拉动作用影响显著提升;对多数成员来讲,中国需求对其GDP增长的拉动效应已超过美国需求(见图2-5)。未来5年内中国的累计进口将超过10万亿美元规模,如果按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进口1/4的保守估算,将会为这一地区提供超过2.5万亿美元的出口机会,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图2-5 中国(不含港澳台)和美国需求对亚太国家或地区的拉动作用对比
资料来源:赵晋平、张琦:《APEC经济体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政策含义与对策研究》,2015年。
加快实施FTA战略是中国为改善对外经贸关系、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实施自贸区战略,取得了较大的实际进展。目前,中国已对外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贸易覆盖率已达38%。数据分析表明,中国与FTA伙伴的双边贸易增长明显高于平均增长水平,贸易自由化安排对促进双边贸易加快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需要继续通过持续发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良好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而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逐步上升,中国有能力也需要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政府不仅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且率先准备在这个倡议实施过程中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即发挥一个主要的倡导者、贡献者的力量。
(五)处理好五大关系
作为国际合作模式的重大创新,“一带一路”是崛起中的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伟主任所说,未来“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也要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着眼长远和务实推进的关系”;二是“各国特有利益和区域共同利益的关系”,即在推进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顾及小国、不发达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要让这些国家从区域合作中享受发展的好处;三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良性竞争促进相关各方的合作与发展,以开放包容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分享合作成果和收益;四是处理好政府引导、民间参与和市场为主之间的关系;五是“区域内合作与区域内外合作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与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关系,释疑解惑,积极邀请、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发展和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