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的起源
(一)服装与人的需求
服装的起源,研究“人类何时穿衣”与“为什么穿衣”的问题。服装的创始与人的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的产生主要源于人的需求。因此,需求→欲望→设想→制作→功效实现,类似于生物链似的一个过程,衬托出设计作为核心环节的独特构成样式,构成一个人类行为的活动结构中,设计与人的本质特征的一体关系。
所谓需求,主要指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某种目标所产生的欲望和要求,欲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心理现象。行为科学家通常把促成行为的欲望称为需求,需求是产生人类各种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根源。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而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 Low)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和超自我实现需求六个层次。这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需求概念,基本上概括了从物质到精神需求的全部内容。人类需求的满足大致是通过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来完成,服装设计反映了人类自身的装饰心态和装饰现象的存在。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同时,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表明了实用与审美统一的功能和价值属性,所以服装的设计在满足人类不同需求的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人类服装起源的动力或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为了适应气候的护身御寒的保护说。
(2)为了美化自我欲望的装饰说。
(3)因为男女性别不同而产生的蔽体遮羞以及吸引异性的隐蔽说。
(4)为了保护身体不受恶鬼侵袭的护符说。
其他还有巫术说、图腾说、社交说、游戏说、模仿说等。而美国服装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nlock)认为:这些说法都还不能确切地说明人类装饰和衣着的起源,只有当人类逐渐有了关于服装怎样影响穿着者和观赏者的一定知识以后,才能自然产生上述的各种动机。因此上述观点尚不能充分、完全地回答服装起源的问题。但从现存原始民族的调查研究来看,服装起源的因素应是多方面的,也许因为时代、地区等条件不同,各以某些原因为主。我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对我们了解服装的起源很有意义。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从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发展而来的。作为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服装就像历史的链条,联结着原始人群和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研究服装的起源,对于我们探寻服装设计的历史,理解服装的本质是必不可少的。
旧石器晚期的人体装饰。
太平洋群岛土著民族的身体装饰。
太平洋群岛土族民族的头部装饰。
(二)骨针与串饰——服装发生的标志
对远古人类的着装而言,现已发现了距今约两万年的用于缝纫的骨针。北京附近的“山顶洞人”以及分布在欧洲、非洲、西亚一带的“尼安德塔人”几乎同时发明了缝合兽皮用的骨针。原始缝纫工具骨针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已告别赤身裸体的时代,生产技能已经提高到可以将兽皮等缝缀起来护身御寒,而这一行为便是人类创造服装的第一步。骨针作为人类服装文化的杰出标志和信物,标示着人类的造物生产已开始向审美的方向发展。
沿着人类着装的审美趋向,进而可以发现纯装饰性造物品类——串饰的存在。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中就发现了石制的串珠,骨制的头饰、耳饰,牙制的项圈以及贝制的臂钏等,这些原始初民们所制作的串饰,虽然大部分取自大自然中天然材质,而且缺少精细的加工,但却包蕴着诸多深刻的装饰要素——对称、均衡、光滑、对比等形式,具有深远的美学意义。人类在服装上对美的追求和形式感受与在原始手工制造中长期培养的对形式的感悟和形式美的感受能力是一脉相承的。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1]一书中写道:“世界上只有裸体的民族,没有不装饰的民族”“他们情愿裸体,却渴望美观”。正是这些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成为服装产生的根本动机之一。纯装饰造物品——串饰的存在,成为人类注意自身美观,利用外部器物来修饰、美化自身的开始。这种普遍存在于早期人类心目中朦胧的审美意识,对服装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它是人类走向装饰自己、美化自己之路的一个里程碑。
(三)服装的基本形制
服装的形制离不开人的基本形,因此服装外形应依据人体的形态结构进行新颖大胆、优美适体的设计。服装在历史上出现的基本形制可概分为以下几类。
1.披挂式
披挂式是属于原始衣着的遗留。最早人类用树叶、草藤、兽皮披裹于身御寒,当能编织布料时,才用布披裹于身。如我国凉山彝族的察尔瓦、披毡等均属于这类披挂式服装。
2.贯头式
贯头式指把布从孔洞直接套在身上的穿衣方式。即在一块长方形的布中间开一孔洞作为领口,当把头套进去以后,前、后两片布自然下垂,可用腰带系之或加纽扣。其孔可圆、可方,也可呈菱形。我国古代称之为“贯头衣”。将两块布上端的一处或两处缝合,从中部套头的古希腊长衣和古罗马的圣带等都是贯头式服装。欧洲中世纪的卡尔玛提卡装就是把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领口,在袖下和体侧缝合而成的宽松式贯头衣。
3.门襟式
门襟式指前襟式服装,着装方法类似于短和服。它是从贯头式发展而来的,即把贯头式服装的两侧缝合,以避免两侧翻卷,为了便于穿脱,而在前部的中间开口。我国古代的褙子、日本的和服都属于门襟式服装。此外,还有一种斜襟式是沿口向下为斜襟形成左交于右襟上的领式。衣的两侧各有一小布带供系紧衣服用。
4.缠绕式
缠绕式指将长方形或半圆形的布料缠或披在身上的穿着方式。这种穿着方式没有固定的服装形态,只是把一块平面的布料卷在人体上。古埃及的缠腰布,古希腊、古罗马的大长袍等都是典型的缠绕式着装方式。
5.分体式
分体式指上装与下装分开着装的形式。古称:“上曰衣,下曰裳”。这是我国古代服装的基本形制,如自汉代开始流行的上、下身成套的襦裙装。除上衣下裙外,还有上着衣、下穿裤。在欧洲,古代波斯的王公贵族都是上穿宽松大袍——康迪斯(candys),下穿裤子。
6.连衣式
连衣式指衣裳上下相连的着装方式。我国古代的深衣、袍服等均属于此类着装。连衣裙也是由上衣和裙子合成一体构成的裙装,腰部分割时根据腰部位置的变化,分为自然腰线的连衣裙、高腰连衣裙、低腰连衣裙等。
唐代戴花冠,梳椎鬂,着襦裙帔帛的贵族服装(《宫乐图》)。
明代女子的宽袖禙子装束。
旗袍装的现代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