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门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隋唐五代时期的收藏面貌

南北朝之后,杨坚受北周禅让,即为隋文帝。杨坚出身名门贵族,由于家族位显势大,当周宣帝病重之际,便推荐他入朝做了辅政大臣,掌握了大权。不久他就靠着山东士族的支持,废了才九岁的小皇帝,建立了隋朝。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隋开皇九年(589),隋灭陈国残余,基本统一了两晋及南北朝以来的社会动荡局面。隋文帝不仅文韬武略,平时也重视收藏,并在东京(洛阳)观文殿后建“二台”,一为“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一为“西曰宝迹台,收古今名画”。随后命元帅记室参军裴矩、高颖搜集陈内府中书画,得800余卷,也归入隋朝内府。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十二年(616)幸江都(扬州),东都法书名画随之由运河载往,中途船只覆灭,大半落水,中国法书名画又一次遭受厄运。后杨广为宇文化吉弑杀,运扬州的劫余书画,再由宇文化吉掠去聊城,后为窦建德所得。而东都留下的藏品,落入王世充之手。这就是隋王朝庋藏历代名迹前后的流散历史大致情况。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不仅疆域辽阔,而且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和文学艺术发展上都是屈指可数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封地行宫今属山西太原。爵位传至李渊后,正遇上隋朝危机四伏。李渊起兵尊隋,每战必克。但受到猜疑之后,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历代史学家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

唐武德五年(622)秦王李世民先后灭窦建德、王世充,于是两都内库珍迹以及扬州所余精品,均归李世民所有。当时,李世民曾命司农少卿宋遵贵,将所得珍品沿黄河逆流而上随船运往长安。船队道经三门峡砥柱时,因水流激湍,应对不当而遭遇覆灭之灾。几经打捞,所存不过1/10而已。这是见于历史记载的历史书画第二次遭到落水之灾,也是第三次成批损坏的又一桩浩劫。武德年间内库所藏书画只有300卷,连同隋代所留下的,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代相比。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为了皇位而斗争,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控制了长安的大局。李渊深知形势所趋,于是禅让帝位于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治世才能非凡,及时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李世民由于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和文化艺术的熏陶,不仅对文人特别尊重,对文物艺术品收藏也是特别重视,尤其对前代古迹、器物、书画和宗教等更是推崇和大加保护。他的收藏里面,对王羲之墨迹搜集最多,他经常派人四外搜求,短短几年之内就得王羲之真书50余幅,行书240幅,草书200幅,均收藏于内宫。历史上一直流传着唐太宗派卧底骗走《兰亭集序》的传奇故事,被后世传为美谈。可见唐太宗对古代字画,尤其是名家字画的收藏非常专注和倾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逸闻趣事就接连不断,据说真迹被唐太宗死后带进坟墓。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幅北宋临摹唐代画家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就记载了唐太宗痴迷收藏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传奇故事。

经李世民责令朝廷锐意搜访,宫廷内府书画收藏数量再度蔚为壮观。其时,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经常出入内府侍奉,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和器重。太宗死后,武则天被一直暗恋她的唐高宗李治招入宫中。经过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武则天从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素多智计,兼涉文史”。656年起,唐高宗因身体原因,许多政事都逐渐交给武则天处理,武则天成为最高统治者之一,与唐高宗并称“二圣”。后来武则天当政,打击自北周以来的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北门学士”,很多是来自关东与江南的士人。并且大力提拔人才,如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姚崇等名臣将领。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武则天当政期间对收藏书画的内库更是尤为重视,特别批准张易之奏请,命他负责召集技能优秀的画工修理内库书画,从中还根据原作进行临摹备档,并参照原装裱褙,一时难分新旧。由于贪婪所致,张易之竟然将真迹换去据为私有。武则天知道后大为光火,一气之下诛杀了张易之,找回部分换去的真迹。但张易之原先据为己有的六朝名作已经归薛稷收藏,薛稷故后,部分为岐王李范(唐玄宗之弟)所有。当时薛稷未知其中内幕,并没有上奏,但当知真情之后,又慑于武则天的严刑峻法,竟然惧而焚毁大量书画。这是早期著名书画毁于火的第二次记录,也是所知珍贵书法名画遭受人为破坏的第四次厄运。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的宫廷内库,因查抄薛稷、李范、王方庆诸家私藏书画而更加充实。私人收藏当中,当时的朝廷重臣、著名史学家韦述(? ~757)被誉为整个大唐的金石学先驱,著有《国史》,并《史例》一卷。由于李隆基宠信杨玉环而不问政事,导致朝野腐败之风迅速蔓延。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趁朝廷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很快攻陷首都长安。李隆基匆忙奔蜀逃命,内库法书名画多被番兵改作别用或拿出去换钱,许多收藏大量散失,损失极为惨重,这是历史书画珍品所遭遇的第五次浩劫。晚唐时期,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783),朱滔、李希烈、朱泚发动叛乱,因宫廷内库无暇顾及,许多珍品遗散民间。五年的战争,导致唐朝衰败加剧,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唐德宗驾崩后,经过了唐顺宗的过渡后,在宦官支持下,唐宪宗登基。唐宪宗是继唐太宗和唐玄宗功绩之后,与他们并驾齐驱的一位皇帝。唐宪宗在位的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唐宪宗更是喜欢收藏书画,对朝野群臣中丰藏之家从不放过。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记载:“元和十三年(817),高平公镇太原,不能承奉中贵,为监军使内官魏弘简所忌,无以指其瑕,且骤言于宪宗曰‘张氏富有书画。’遂降宸翰,索其所珍。”可见张彦远家族收藏的书画之丰,都让别人所嫉妒,最终引来当朝皇帝的“索要”。张家不得不向皇帝敬献所藏书画,其中包括“钟、张、卫、索真迹各一卷,二王真迹各五卷,魏、晋、宋、齐、梁、陈、隋杂迹各一卷,顾、陆、张、郑、田、杨、董展洎国朝名手画合30卷”。如此丰富的书画收藏,由此可见一斑。《历代名画记·卷二》载文:“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中说:“余自弱年,鸠集遗失,鉴玩装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幅,必孜孜葺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弊衣、减粝食。”由此可知,张彦远与祖上一样“爱好愈笃,近于成癖”,宁可节衣缩食,不可不藏书画。张彦远,字爱宾,除了《历代名画记》之外,还著有《法书要录》等著作。《历代名画记》全书十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和理论认识;第二部分为绘画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识、收藏;第三部分为画家传记及作品。书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用:“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对谢赫六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强调“气韵”“骨气”,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明确了对绘画创作的要求及品评作品高低的标准:即自然、神、妙、精、谨细等要素,并对绘画的师承、风格的演变和时代的特点做了较详尽的记载。

唐代书画艺术市场的真正形成离不开各个皇帝的喜好,由专业的收藏家、鉴赏家和专职书画商人组成。正是宫廷对书画收藏的重视和这些人的存在,推动了唐代整个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繁荣昌盛。晚唐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就有“忆昔成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可以反映唐代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情况。

唐代早中期著名画家有宰相画家阎立本,著名作品有《步辇图》,传神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藏使禄东赞时的情景。还有他绘制的《历代帝王图》,绘制了两汉到隋13位帝王的形象,颇为生动;盛唐时期,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更是被当时和后世称道,形容他绘画的线如“莼菜条”,创造了著名的“吴家样”,和曹仲达并称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另外他的佛像雕塑称“吴装”,可谓是雕塑史上难得的奇才。

唐末农民大起义,推翻唐朝统治,后又出现五代十国各自割据混战的局面。在此混战动荡的五十多年中,唐内库富有的庋藏,又不知散佚多少。

唐天祐四年(907),汴州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五代依次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后周时,后周太祖郭威为了减轻农民压力,于后周广顺二年(952)直接将兵屯的营田赐给佃户,以提升税收,并且废除后梁太祖朱温实行的不合理政策。到后周世祖柴荣时期,建立均田制,按实际占有田亩征税,大力发展手工业。南方十国提倡经济发展,并且重视兴修水利,防水治害。例如吴越、南唐奖励农桑;闽及南汉促进海外贸易;前蜀和后蜀亦能发展农耕丝织等。巴蜀地区在前蜀王建与后蜀孟知祥、孟昶父子的经营下,政治和社会相对稳定。

五代十国时期,因各自政权要笼络士大夫文人,所以多多少少都重视文化建设和书画等文物艺术品方面的收藏。五代十国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西蜀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从而成为两个中心:西蜀有韦庄、欧阳炯等人,南唐有冯延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等人。李煜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词人代表,在内容和意境两方面都有创新,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重视收藏的帝王。

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比较发达,民间刻印已在西蜀地区流行起来,形成“蜀中文学复盛”的现象。后汉时期,《周礼》等未刊的“四经”刻版再次得以印行,“九经”的印刻及发行使儒学经典逐渐普及,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绘画方面,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后蜀的黄筌等人在五代十国时期声誉颇高。荆浩擅画崇山峻岭,关仝师承荆浩,擅画关河之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两人并称为“荆、关”,是五代时期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和巨然擅用浓淡相宜的水墨描绘江南景色,两人并称为“董、巨”,是五代北宋时期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黄筌擅画宫廷内的珍禽异卉,徐熙擅画江湖上的水鸟汀花,两人并称为“黄、徐”,当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美称。此外,同一时期的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亦为传世艺术珍品。

南唐和前后蜀的收藏较为可观,南唐藏品上钤有“建业文房”和“内合同”印记,而今或偶然一见。这一时期的官家内库收藏,远不能与唐时相比拟,除去兵燹中损失之外,大都散于民间。更值得一提的是,五代手工业中,瓷器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北方以柴荣姓氏命名的“柴窑”,关中地区耀州黄堡窑烧制的天青釉官类瓷;南方吴越国烧制的越窑秘色瓷,曾一度作为当时最佳贡品输送到后周和辽国;南唐烧制的白瓷更是仅次于唐代时期的邢窑,尤其五代景德镇地区瓷器的发展,为宋代及元明时期成为中国制瓷中心打下牢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