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北落师门
《科幻世界》的副主编姚海君觉得自己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小时候他就经常会幻想:月亮上有什么?天的外边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诸如此类的幻想看起来有些无聊,但他却一直乐此不疲。如今长大了,这种幻想的习惯也并没有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撞得粉碎,反而愈演愈烈,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在许多人眼中,这是一种长不大的幼稚表现。但姚海君不这么看,他认为想象力才是创造力的基石,想象力不但孩子们需要,成年人也一样需要!所以毕业后,他一直在找一种能帮助成年人保持想象力的东西,于是他来到了《科幻世界》杂志社,一直工作至今,他觉得“科幻”就是自己要找的那种东西!
《科幻世界》创刊二十年,发行量从最初的区区几百份,到如今已增长到超过三十万份,在一般人眼中或许这成绩也还算过得去,但姚海君不满足,他也不服!如此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只有三十万人喜欢科学幻想?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凭什么那些有涉黄嫌疑的低俗故事刊物,轻轻松松就有几百万发行量,而科幻只有三十万!姚海君觉得事情真不应该是这样!所以,他一直很努力,即使是星期天他也没休息,一直在审稿。
稿件很多,不过大多是些修真元婴之类漫无边际的空想,或者是些荒诞不经的恐怖故事,这些都不是姚海军想要的稿件,因为它们都不符合科幻的基本要求。其实在姚海君看来,科幻的基本要求并不高,只要不明显违反现有的科学认识,具备一丁点逻辑上的可能就行。
而《科幻世界》的审稿标准甚至定得更宽,金丹元婴、神魔鬼怪之类的元素完全可以写,只要作者能在逻辑上自恰,能自圆其说就行。不过就算这么宽的标准,合格的稿件也少得可怜。
其实这样的情况,姚海君已经习惯了。尽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已经提了几十年,不过距离深入人心还很远。至少科幻文学这种西方主流的文学派别,在国内却一直得不到承认,至今仍被划在儿童文学的分类下面。有了这样的大环境,稿件的质量自然也不会高到哪去。
国内高质量的科幻作品当然也有,但大多出自姚海君熟悉的那几位作者,他们的作品享有专门的投递渠道,自然不会出现在新人的稿件堆里。只是姚海君觉得不能光靠那几员老将撑起国内科幻文学的天空,他有责任发掘新人,只是这事做起来真的很难……
“唉……”姚海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手里的最后一份稿件仍在桌上,忙了整整一下午,又是一无所获。看来下个月《科幻世界》的主打作品,还是只能在那批老将的存稿中选了,只是那些存稿也不多了,用一篇则少一篇,姚海君对此也有些发愁。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五点多了,也该回家了。于是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收拾了一下,在准备关电脑时,突然想起了点什么。《科幻世界》目前有两个公众投稿渠道,一个是传统的信件邮寄信箱,另一个是去年才新增的——电子邮箱。
投稿的电子邮箱己经公布一年多了,只是收到的稿件数量很少,毕竟如今国内电脑普及率低,具备上网条件的更少,大多数作者还是喜欢用传统的纸制信件方式投稿。
不过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未来,这一点姚海君还是看得明白的。《科幻世界》当然更得与时具进,所以他一直极力主张《科幻世界》应该尽早的推出自己的电子投稿方式,于是才有了这个电子投箱邮箱。
尽管电子邮箱公布一年多来,收到的稿件不多,不过姚海君还是养成了每天都要查看一次的习惯。刚才准备关电脑时,他忽然想起来今天还没查看电子邮箱,于是习惯性地点开看了看。嘿~!还真有一份投稿。
姚海君瞟了一眼右边的收件时间,是今中午12点左右发过来的。这电子邮件就是方便快捷,姚海君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电子投稿的人就是不多呢,也许再方便好用的东西,也需要时间慢慢普及和习惯吧。
带着这样的感概,姚海君把目光放在了邮件的标题上,《必然》?姚海君微微摇了摇头,以他阅稿无数的经验来看,取这种故弄玄虚名字的作品,通常质量都不会好。
姚海君一直觉得审稿这种工作,就向面对着一筐酸葡萄,你得皱着眉头把它们一颗颗的挨个尝一遍,然后从中挑出一两颗不那么酸的出来。为了避免自己的牙齿老被酸到,姚海君通常都会在剥开一颗新葡萄前,给自己足够的心理暗示——这是一颗很酸的葡萄!
《必然》这个糟糕的标题,让姚海君在点开正文前,加强了这种心理暗示——这是一颗很酸很酸的葡萄……
十分钟后,姚海君发现自己错得太离谱,《必然》一点都不酸,反而甜如蜜,甜得让他感觉到了满足。
当然,以传统文学的角度来看,《必然》的文笔不好,人物刻画也不行,故事情节还略带夸张。但这些标准在科幻文学这个分类里统统不重要,对于科幻文学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其中的科学思想,那才是真正震撼读者心灵的东西。
比如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日暮》,从传统文学的角度来看,似乎一无是处;但读过这篇作品的人,无不为之震撼。那种触及灵魂深处、让人重新开眼看世界的感觉,是任何传统文学都无法给予的。姚海君现在就有这种感觉。
人工智能,这个主题国内不是没人写过,但姚海君都觉得有些肤浅,与之相比,《必然》在思想深度上是一种碾压式的超越,整个故事即锋回路转、出人意料,却又都在情理之中。而那种略显夸张的风格,让姚海君觉得有些熟悉,作者似乎在有意模仿科幻名篇《1984》的风格,试图写出一种寓言的味道。
这些其实都还不是最主要的,最发人深省的反倒是那种“必然”的感觉,还有那根“因为所以”的逻辑链条:因为计算机芯片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人工智能必然会出现;因为人类无法舍弃计算机带来的便利,所以将来必然要面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冲击;因为人类向来自视甚高,所以面对这种冲击时,必然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也因为这是无法逆转的历史趋势,所以这些极端行为只治标不治本,最终必然无效……
这将会是一篇经典的科幻作品,姚海君笃信自己的判断。这个作者到底是谁?姚海君连忙从头到尾查看了一番,没有联络方式,也没有真实姓名,除了一个邮件地址之外,只剩下一个有些奇怪的笔名——北落师门。
……
北落师门是杨辰道上辈子用过的网名,这次被他顺手拿来作了笔名。他自然没想到自己的投稿,会那么快被编辑看到。
他花了一上午时间泡在聚缘网吧的6号包间里,磕磕碰碰地总算把自己的《必然》写完了,顺手发到了《科幻世界》的电子投稿邮箱。
星期天赵成不在,聚缘网吧的6号包间成了杨辰道的专场,薄薄的隔板多少有点用处,能帮他隔绝一部分网吧里的嘈杂,让他提升了不少效率。
只是这年头的汉字输入法实在太操蛋,让杨辰道用着实在窝火,回头有空,真得重新写一个。不过现在不急,他得先写另外一个小程序,用来查询域名。
可惜了!杨辰道觉得要早知道自己会重生,那自己就会提前花点时间,抄一批历年的彩票中奖号码,或者翻翻国内股票市场或者期货市场的历史,那现在也就不至于为自己的第一桶金发愁。
虽然杨辰道没法借助重生优势在金融市场投机捞钱,不过好在这几天他也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投机的领域,那就是域名!
1999年这个时间点,域名投资在欧美也是才刚兴起没多久的行当,在国内估计没几个意识到其中的商机。杨辰道记得,后世国内比较出名的几个投资大鳄,都是2000年后才起的家。
也就是说,现在国内域名投资领域,还是一片蓝海!杨辰道就喜欢蓝海,没人和他争最好,利润最大化,他可以大捞一票。
虽说域名投资的收益,短期内肯定没法兑现,顶多相当于一张远期汇票,但是这张远期汇票能在将来,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杨辰道觉得这正是他要的东西,有了这张王牌,至少可以让他在需要烧钱的时侯,对风险投资说“不”,可以让他保全自己的股权。
不过想要在域名投资上利润最大化,杨辰道还需要制作一个小工具,那就是他正编写的这个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