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蝴蝶再现
何师铭说的这三家杨辰道都清楚,2000年左右的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是私人航天公司异军突起的时期,除了这三家,未来几年内还有四家公司要成立,山猫、维珍银河、蓝色起源再加上马斯克的SpaceX空间探索,这七家公司成为了日后私人航天领域的七大公司。
何舒航有个从事火箭研究工作的老爸,耳濡目染之下她对航天也并不陌生。不过她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在她印象里,航天这种事一直是举全国之力才能办得到的,于是她惊呀道:“呀?爸爸,以后私人公司真有可能送人上太空?”
“当然!时代在发展嘛!”何师铭对此倒是看得透彻,“其实严格来说,火箭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航天员是谁吗?”
“谁呀?万户吗?”何舒航猜测道,她记得小时候何师铭曾给她讲过万户飞天的故事。
“对喽!”何师铭点点头,然后继续解释道:“你看,几百年前万户用‘二踢脚’就能做到类似的事,如今我们不过是比他飞得更高些、更安全些而己。火箭的技术原理其实和二踢脚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更讲究一些而已!”
“嘻嘻,那你这个火箭专家岂不是和做烟花爆竹的差不多?”何舒航笑着打趣道,不过她心里还是明白这其中的差别的,就像直升机与竹蜻蜓、航空母舰与独木舟,虽然原理都一样,但跨度却是上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何师铭对女儿的打趣也不在意,回到了刚才的问题,说道:“航天的技术门槛并非不可逾越!而且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这个门槛也会越来越低,所以私人公司会进入这个领域并不奇怪。
而且私人航天公司在美国先出现也是合理的。当年浩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前后二十年,十几万工程师参与其中,这可是培养出了一大批航天技术人才。如果再有私人资本适当地推动一下,出现几家能把人送上太空的私人航天公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杨辰道适时的追问道:“那将来我们国家也会有这样的私人公司吗?”
“当然,”何师铭对此很确信,“整个工业基础发展起来了,我们国家出现这样的私人公司也是早晚的事。”
“我是说……”杨辰道斟酌了一下用词,问出了他关心的那个问题:“在我们国家让私人介入航天产业,国家会支持吗?”
何师铭很肯定的说道:“会支持的,当然管理也会有,但肯定会支持!而且这种事情,也不能限制。大环境如此,你限制了国人,那岂不是让外国人跑得更远。
不然,这不又成了几百年前明朝的海禁——‘片板不得入海’?海禁的结果怎么样?只用几代人,就让我们的航海技术从一流变三流!不仅整整错过了一个时代,而且最后还不是被坚船厉炮轰开了国门。历史教训在前,难道如今我们还来一次‘私人不能上天’?当然不可能!”
何师铭说的在理,杨辰道不由得点点头,打消了心中最后的疑虑。
何师铭的话刚落,杨卫国也插进来道:“相比于政策或者技术,我倒觉得,私人航天的最大问题反倒还在一个‘钱’字上。就现在的技术而言,航天真的是个容易赔钱的买卖,不但前期投入巨大,而且回报周期太长,这期间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然后导致所有投入都血本无归。
这种程度的投入,即使是一个国家都得谨慎再三,当年的苏联可就是被星球大战给拖垮的,所以嘛,做私人航天得先做好所有投入打水漂、赔个底朝天的准备。”
何师铭应道:“对,最大的问题还在钱上,这东西才是关键!话说当年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他一直想证明这点,不过他很穷买不起船,只能想法游说欧洲王室给他投资。舒航,你知道最后是谁给了哥伦布投资吗?”
何师铭很喜欢不时地考考自己的女儿,这也成了他培养女儿的一种手段。
“这个我知道,我在书上看过呢!”何舒航欣然道:“据说哥伦布的数学不好,把地球的半经给算小了一半。结果欧洲的那些王室都不相信他,没人给他投资。最后他运气不错,找到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伊莎贝拉刚好是个地理白痴,上了哥伦布的当,就把自己的首饰卖了,给哥伦布凑了几条船,这样机缘巧合之下才有了发现新大陆!”
何师铭笑道:“哈哈,你从哪里看来的野史?这个说法里漏洞蛮多的,伊莎贝拉可是个有本事的女王,是她促成了西班牙的统一,这种人会轻易上当么?”说着,何师铭敲了敲桌子,强调道:
“其实真正的原因在哥伦布给伊莎贝拉的信里,在这封信里哥伦布提到了‘上帝’26次,而另一个词‘黄金’,则是114次!
伊莎贝拉其实是在黄金的诱惑下才作出冒险一搏的决定。所以,想要做成大事,钱的作用恐怕是上帝他人家的四倍!哈哈……”
钱对于航天的重要性,杨辰道当然明白,这是一个现实无比的事情。至于对私人航天的前景,他比何师铭更乐观,毕竟他曾经见识过后世私人航天的辉煌。
别的不说,单就2018年马斯克的“重型猎鹰9号”,2500吨的推力,成为人类历史上推力第二大火箭。而第一大就是航天之父冯.布劳恩为阿波罗登月而设计的土星五号。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为着SpaceX这家私人航天公司,其航天实力远在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之上。这种私人航天所创造的辉煌成就,恐怕是现在的何师铭怎么也想像不到的。
关于私人航天的问题,杨辰道心里算是有了答案。不过他还有第二个问题,于是他又向何师铭问道:“对了!何叔,我听说长五这项目可拖了十多年了,怎么会突然就立项了呢?”
何师铭解释道:“本来还要拖下去呢!毕竟这些年,国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先发展国内经济上,不打算在航天领域投入太大。不过现在情况有了些变化,美国那边的SLS突然启动,明年新总统一上任就会公布。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本来就和美国差距不小,现在人家要继续跑,我们也只有硬着头皮继续追!”
杨辰道闻言愣了半晌,他真没想会是这个答案!原来这个蝴蝶效应的源头,在地球的另一边!
SLS的全称是“空间发射系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规划中的下一代大推力火箭,号称可以实现太阳系范围内的小规模移民。与SLS配套的,还有“猎户座飞船”,将由F22战机的生产商——洛克西德.马丁公司设计制造,用以替代现有的航天飞机。
我们能与SLS竞争的,只有规化中的长征九号,而长五就是长九的先导。在上辈子的时空里,杨辰道记得长五项目和SLS计划的确在2006年同时起动。不过比起华夏的长五,上辈子美国的SLS命运更加波折。
本来NASA预计四百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和十年的研发周期,哪想到SLS计划刚启动,就遇上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搞得美国这个曾富得流油的大财主,口袋里也没剩什么余粮,NASA的研发预算被砍,SLS计划自然也跟着停摆。
SLS计划变得遥遥无期,这让不少NASA的火箭专家也开始心灰意冷。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正是抓住此天赐良机机,乘机挖走了一大票火箭专家,然后才有了2018年重型猎鹰9号上天的故事,以及埃隆.马斯克移民火星的豪言壮语。
可以说,SLS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头。虽然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SLS计划提前,但杨辰道觉得,这应该不会是一件小事。
历史已经发生了偏差,上辈子2000年左右的航天界是什么样子,杨辰道记得很清楚,美国的SLS计划没有启动,华夏的长五继续拖延,世界各国的航天技术都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做为人类航天事业的领军角色,美国NASA的待遇也在逐年下降,每年从政府手里获得的预算,己经降到和全美国监狱的管理费用差不多。或许在纳税人眼里,太空是个虚无缥缈的地方,远没有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重要。毕竟这年头,大家都喜欢低头赶路,已经没人愿意抬头看天……
其实严格说起来,人类的航天技术停滞地或许更久。迄今为止,全人类最大的火箭还是五十年前,航天之父冯.布劳恩亲自操刀设计的土星五号,如今仍在使用的航天飞机也是他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冯.布劳恩己经逝去了四十多年,但人类还没有走出他的影子。
但现在,历史发生了偏差,航天技术又重新被重视,并且开始提速。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杨辰道有预感,这绝对不会是一件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