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手工业
1.手工业起源
(1)起源追溯。对文化的追根溯源是帮助人类解决从何处来及往何处去的大问题。在人类文化进程的研究中,起源问题始终是重点话题。文化无疑是由人类创造的,但更需探索的是文化何时被创造?文化起源有多种说法:中国古代先哲将文化的形成归功于圣人。西方也有不同的界说,比如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文化起源神示说,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唯物主义文化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等。
马克思在吸收维柯和黑格尔的思想之后,提出了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劳动对文化起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劳动实践推动着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促进着人类文化不断发展、文明不断演进、社会不断进步。劳动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从原始人第一次将一块原石砸制成工具或武器开始,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劳动的文化形态就出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第一次”蕴含着后来的无限发展和无限复杂。
手工业的发展是人类得以进入工业社会的前提,手工业的诞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专门的人员;二是相对固定的场所;三是产出物有一定数量。产出物除了自用,也可用于交换。在格拉斯所著《工业史》(1930)一书[1]中,将工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使用而制造的阶段,不是为了市场,而是为了生产和生活的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耕种游牧经济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零售手工场,即都市或乡村的小工人在铺子里或家里制造商品,所制造的产品是用来出售的,大致等于从传统原始社会到中古社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初期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大批手工业制度下的独立状态,主要特征是商人作为中间环节的出现,即制造和买卖与消费的分离,大概等同于自然经济向商品过渡的中间阶段;第四个阶段是集中的制造中央手工厂,实际上就是由手工作坊的相对独立状态进入都市,“许多工人在大机关里受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指挥来制造东西”,标志着经济组织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即进入了商品经济。
那么手工业和文化又是怎么产生的?可以肯定地说,史前人类的工具发明开启了手工业文化发展的进程。在制造工具或武器的过程中,人类生产由业余逐步转向专业,建立石器制造场并开展交换交易活动,手工业文化就诞生了。以专业生产和交换交易的标准衡量,手工业及手工业文化出现的确切时间还有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进一步考证。
考古发现,100万年前欧洲人就制作和使用过一种先进的手斧,在此之后的旧石器时代主要是用石头相互敲打制造的比较粗糙的石器,大体可分为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3类,如欧洲莫斯特文化,其主要特征是修理石核技术。到了新石器时代,石器的制造技术从打制发展到磨制,经过沙子或砾石磨制后的石器更锋利、形状也更规整。这一时期出现了在石器上打孔的技术,从而制造了诸如石铲、石镰、石锄、石杵、石臼等工具。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便从适宜制造石器的原生岩层开采石料,制造石器,因而出现了一些石器制造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大窑村和前乃莫板村的两处石器制造场,就是当时人类制造和采集原料的重要场所。上述场所,已经具备了手工业诞生的三个条件。
(2)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用泥土烧制的陶器,既改变了物体的性质,又塑造出便于使用的形状。它使人们在处理食物时,除了烧烤,又增加了蒸煮的方式。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公元前8000年,那时的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的制造技术。
石器、弓箭、钻具、陶器等代表着人类新旧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将人类带入农业文明。
青铜最早出现在富含铜锡或铜铅等混合矿的地区,当时的工匠将这样的矿石煅烧,冶炼出了铜锡或铜铅合金。铜锡合金的颜色青灰,故名青铜。青铜的熔点在700℃~900℃,比纯铜的1 083℃低,且具有优良的铸造性,硬度和强度高出纯铜不少,还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青铜铸造技术的发明成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给社会变革和进步带来了巨大动力。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公元前3 000年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等地,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一件约公元前3 000年的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地球上铜矿资源较少,因而铜产量不高,强度和硬度较差,广泛使用受到限制。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炼铁的是居住在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发生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公元前1300~1100年,冶铁术传入两河流域和古埃及。铁材料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发展的又一个了不起的里程碑,铁器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正如恩格斯所说: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坚固和锐利的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不能抵挡的工具。
2.工业文化基因传承
在手工业发展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扩大,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的制度、理念、方法、价值观等,以及产品生产的工艺和技术等工业文化的要素。正是由于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等手工业作坊或工矿作场的发展,手工业文化才得以繁荣。
(1)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农业社会,生产活动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以手工的方式自给自足。因为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结构等级森严,社会变革和进步迟缓,所以整个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形态就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一体化结构。
华夏民族的手工业生产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如苏州、杭州、长沙和荆州的丝织业;广东佛山和陕西南部的冶铁与锻铁业;云南的铜矿业;山东博山和北京的煤矿业;四川的井盐业、山西河东的池盐业;江西景德镇和广东石湾的制瓷业;中国古代建筑业等。
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大作坊生产。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使用的生活用品。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在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另外,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即生产资料私有,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它分为手工作坊阶段,即师傅带徒弟,以及手工工场阶段,即工场主负责管理手工业工人。民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此时,不仅制陶、漆器、织锦、木器等越来越多的手工业部门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且在冶铁、制盐、造车船、酿酒等行业中,出现了较大的民营工场,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都超过前代。《盐铁论·复古》记载,西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民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民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到明中后期,雇用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一开始存在于小农经济中,比如男耕女织就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后来家庭手工业中有的大家族发展了,就成为民营手工业,不过这部分人后来大多数都雇用别人为自己工作。在明代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此时家庭手工业还能存在,维持着中国人的自给自足生活。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小农经济解体,农民开始陆续涌向城市。
在中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手工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农业社会增加了冶铜、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部门,例如,在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2)西方中世纪手工业。从13世纪开始,西方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民和手工业者经过长期劳动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使农业得到发展,纺织、冶金等开始出现简单的机器。这不仅提高了产量,也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阶层。近年来,西方经济史学家在对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进行考察时,意识到英国工业革命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发展过程,而且与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事实上,中世纪欧洲有过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繁荣的经济,而且为经济活动创建了各种有特色的制度框架,其影响力一直波及近代。
到15世纪末,欧洲开辟了新航路,并出现了文艺复兴,它标志着人类一种新的文化——近现代工业文化的萌芽、产生及深化。文艺复兴开始时是学术思想的运动,但是后来它不仅成为学术思想的运动,还成为文化思想的运动,它对科学探索、工业生产、产业革命的影响意义深远。
在中世纪欧洲的农业实践中,创新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例如,地中海地区的农作物由古代的二轮耕作法变为三轮耕作法,与此有紧密联系的两个创新是重轮犁和马用于耕地。套马挽具和马具的创新使马开始广泛地运用于耕地和拉车,但远没有完全代替牛。马耕的应用局限在法国北部、比利时的佛兰德、德国的部分地区及英格兰,这些地区在中世纪是农业生产率最高的地区。除了这些创新,中世纪农业还经历了许多其他的小创新和技术改良,比如,由于冶金技术的改进和新资源的供给充足,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具。
中世纪的制造业就数量而言虽远低于农业,但在经济中绝不是可忽略的部分,尤其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从中世纪到现代,中间是没有间断的。织布业无疑是当时最大、最普及的工业,踏板织布机替代了简单的编织框,纺轮替代了卷线杆,还出现了依靠水力发动的漂洗作坊。这些由无名氏发明的装置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工业文化的物质萌芽。在中世纪后期,冶金业及其附属行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可用于工具和其他实用物品。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水力带动的风箱和大型杵锤的使用。这些技术创新都可以划入工业革命爆发的前奏。另外,作为自由工匠的矿工和初级冶金工有了组织机构,无疑促进了技术的变革。
总之,在18世纪工业化来临之前,经济活动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无处不在的农业和手工业。中世纪欧洲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使农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劳动生产率也稳步提高,直接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也使欧洲特别是英国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业发展的每次飞跃都推动着文明向前演进。
3.前工业化时期
15世纪至18世纪,是西欧从传统农业世界向近代工业世界转变的时期。西方史学界把这一时期称为“前工业化时期”或“原始工业化时期”。这一过渡始于圈地运动,它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动摇了封建社会的根基,带动了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的转型,反过来又强化了乡村的变革。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大为增强,成为各地经济的中心,城乡之间的互相作用日益明显,乡村非农业化和城市化粗具规模。18世纪初,英国率先实现了这一变化。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城市,另一类是新兴城市,即自由工商业城市。传统城市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城市,这类城市中有些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会逐渐衰落下去。例如,林肯城是中世纪英国的名城,但18世纪初走向衰落,它的毛纺织业一蹶不振,港口也不断淤塞。另一部分传统城市由于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适应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便从衰落中复苏,并有长足的发展。例如,诺里奇和其他中世纪城市一样,尽管有过危机,但它仍然维持其主要呢绒制造中心的地位。诺里奇作为纺织工业的地位能持续下来,原因在于:一是移民带来了毛呢纺织新技术;二是城市贸易结构在17世纪相当开放;三是它处于主要商业和集散中心地位。
新兴工商城镇的异军突起是英国在前工业化时期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自由工商业城镇兴起是乡村工业发展和集中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新兴工业城镇一般都会出现在重要的乡村工业地区,它们是沟通乡村经济生活和都市经济生活的最主要的渠道。在乡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不少新兴小工业城镇逐渐成为主要的工商业中心。在近代英国工业地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些著名城市,如托特内斯、哈利法斯、威克菲尔德、布雷德福、曼彻斯特、普雷斯顿、波尔顿、伯明翰等,许多是由乡镇成长起来的。总之,乡村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大大改变了英国城市的经济结构,从而影响了城市的区位分布。
在英格兰,有一座城市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并且越来越使其他城市相形见绌,这就是伦敦。伦敦既是传统城市,又具有新兴工业城市的某些特点。16世纪20年代初期,伦敦人口7万人左右。17世纪初,人口超过了20万人,每20个英国人中就有1个人住在伦敦。到18世纪初,每9个人中就有1个人住在那里。伦敦出口商品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达86%,伦敦的手工业,如丝织、刀剑、造船、家具、钟表、金银首饰、兵器、丝线、火药、炼铜等大都在英国居于重要地位。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之间逐渐摒弃了中世纪的那种经济隔绝和互相排斥的状况,日益加强横向经济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商业和贸易方面。城市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职能时日渐商业化和专门化,而城市网络体系的初步形成,又促进了英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