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功能,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资源配置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呈现出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日益增长的。
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6年提出了需要的五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产生。通常是较低层次在得到相对满足后,不再成为行为激励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相对较高层次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又分为两级:前三个层次属于低级需要,它通常需要通过外部条件来满足;后两个层次属于高级需要,常通过内在因素来实现。可见,只用经济手段并不能满足人们所有的需要。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要层次占主导地位的人数比例是变化的。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级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数比例仍旧很高。通过外部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当前的根本任务。
面对着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可利用的资源大体有两类:自由品和经济品。自由品是指人们可以不付出什么代价就可以自由支取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可惜可以自由支取的资源在自然界越来越少,甚至阳光和空气也将不再是自由品。与自由品相对的就是经济品,经济品是指人们若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一定代价的资源。
经济品又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稀缺;二是有多种用途。两个基本特点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
要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资源有多种用途,如何将它用到最值得用的地方去?
回答第一个命题有两个好办法:第一,是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人们,也要加以教育。教育人们要珍爱地球、爱护环境、善待自然,不能为了一时一己的需要,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对人类自己的行为要加以约束,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第二,是把有限的资源最有效地加以利用。
回答第二个命题就是努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只有两种:集中配置和分散配置。集中配置表现为计划机制,分散配置表现为市场机制,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遵循这条规律,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8)集中配置就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本书侧重于在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上展开讨论。
二、市场规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资本主义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在规则上相通相似。市场规则可分为两大类:体制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
体制性规则要求任何市场主体,只能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利益。确实是允许市场主体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利益,在许多经济学教科书上将其称为“自利原则”,有的还将其上升为市场经济的经济哲学。市场的主体为什么要发生交易?交易的目的是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对方有利,尽管交易的结果是交易双方都得益。但绝不是只要自身能得益,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做。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也确实有人为了自身的一点蝇头小利,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我们也不时会听到有人感慨:“现在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都是市场经济惹的祸。”这是一种对市场经济的误解,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至今还不够完善惹的祸。市场经济体制性规则要求只有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才允许其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利益。公众的利益既包含了公共的利益,也包含了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这也正说明了企业的社会经济责任是要兼顾所有相关者的利益。市场经济的“自利原则”是共赢前提下的自利,而不是自利前提下的共赢。
此外,这里自身的“自”是指参与交易的主体。作为职业经理人,需要维护的是股东的利益、企业主体的利益。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经营者需要维护的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利益。经理人绝不能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损害交易主体的利益,那种做法是严重的渎职和贪污行为。对于民营企业,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职业经理人同样要维护交易主体的利益。维护其交易主体的利益是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道德基线。
市场的运行性规则大体包含下面三个方面内容。
1.市场进出规则
市场进出规则需要市场交易主体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满足技术和规模标准的要求、生态环境和卫生标准的要求等,不能拿不合格的产品来坑害消费者,从而保证市场主体行动的规范性,保证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市场是一个有序竞争的法制经济,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
2.市场竞争规则
市场竞争规则是保证各市场交易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竞争的准则。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意味着它们的竞争机会均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照统一的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和出售商品,能够公平地承担各种税赋。这里强调的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均等。结果是优胜劣汰,不同情弱者,利益一定是不均等的。
为了实现平等竞争,政府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竞争规则来保护合法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排除超经济的行政权力的不正当干涉,消除对市场的分割、封锁以及对部分市场主体的歧视性待遇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又进一步指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的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市场竞争的结果会加大收入差距,但目前,在我国市场竞争造成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主要还是因为竞争的机会不均等造成的,因此,克服市场经济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办法,主要还是要在努力创造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上下功夫。同时,还要保护不均等的结果。通过正当竞争得到的回报是合法收入,要从法律层面对合法收入加以保护,鼓励勤劳守法致富。
3.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交易规则是:交易必须公开,除涉及国家安全的商业秘密外,一般交易活动都要在市场上公开进行;交易必须平等,一切交易都必须在自愿、等价、互惠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严禁欺行霸市和强买强卖的行为。(9)公平、公正、公开是市场交易的重要特征。
三、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通过市场的作用建立起来的一种内在有机联系。主要是由市场的供求变化,通过竞争的方式引起价格、利率、汇率等上下自由地波动,来引导资源朝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方向流动,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当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时候,市场的成交价格就会下降,价格下降就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和供给量的减少,从而使社会资源的投入减少。而当市场上求大于供的时候,成交价格就会上升,价格上升就会引起需求量的减少而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社会资源的投入增加。这个过程是自动地、及时地进行着,就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指挥。现在,一般都把“看不见的手”看作市场调节机制的同义词。
(一)市场需求
市场的显著特征是交易,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组成的,连接二者的纽带是交易的价格。市场需求是研究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一商品(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量与需求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能够支付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在经济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需求称为有效需求,今后,在不加说明时,提到的需求都是指有效需求。通常情况下,当市场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需求的数量会下降;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需求的数量会增加。需求数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这被称为需求法则。
若以需求价格(P)为纵轴,需求数量(Q)为横轴,那么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相当于中国汉字中的一捺,如图1.3.1所示。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量沿需求曲线变动。
为简单起见,假定需求量与价格呈线性关系,可以用式(1.3.1)来表示。
影响需求的还不止一个价格因素,如人们的收入发生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人们的消费偏好、风气发生变动,甚至消费的时间、地点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这时需求曲线会向左或向右移动。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如图1.3.2所示。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并不是一回事。
图1.3.1 需求曲线
图1.3.2 需求曲线的移动
(二)市场供给
市场上的另一方是供给。市场供给是研究在特定时间内,某一商品(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供给量与供给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数量是生产者对一定价格的商品愿意提供并能够提供的数量,称为有效供给。同样,以后不加说明的供给,都是指有效供给。通常情况下,当市场价格上升时,供给的数量会上升;当市场价格下降时,供给的数量会下降。供给的数量与供给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被称为供给法则。
同样以供给价格为纵轴,供给数量为横轴,那么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翘起的曲线,相当于中国汉字中的一撇,如图1.3.3所示。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供给数量延供给曲线变动。
图1.3.3 供求曲线
为简单起见,假定供给量与供给价格呈线形关系,那么可以用式(1.3.2)来表示。
影响供给关系也不止价格一个因素,如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成本下降或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动等都会影响供给,这时的影响是使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如图1.3.4所示。同样,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并不是一回事。
图1.3.4 供给曲线的移动
(三)市场均衡
当需求与供给的曲线一捺一撇相遇时,便形成了一个十字交叉,这就是市场。市场就是研究这一捺一撇之间的关系。在同样的价格下,买主和卖主愿意买卖的数量一致时,市场的供求就达到了均衡,如图1.3.5所示。
图1.3.5 市场均衡
若需求与供给分别由式(1.3.1)和式(1.3.2)表示,那么市场的均衡价格Pe和市场的均衡交易量Qe为
若市场的价格高于Pe,市场上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供给者之间就存在竞争,为了把商品推销出去,就不得不降低价格出售,使市场的价格降下来。若市场的价格低于Pe,市场上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需求者之间就存在竞争,需求者为了能够买到商品,便愿意出高于P的价格,这样就把市场价格抬了上去。我们将这种机制称为供求法则,它是说: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力量一般总会把价格推向均衡水平,在均衡价格下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发生移动时,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也会发生变动。专栏1-1表明,在我国食糖市场上,由于供求的变动而造成的市场价格的波动。
专栏1-1
我国食糖市场价格的跌宕起伏
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上,食糖的价格波动最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食糖的价格一直由政府严格控制,自1991年国务院决定改革食糖流通体制后,食糖市场开始放开,食糖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市场运行却并不平稳,虽然有需求方的原因,但主要是供给方的原因,导致食糖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从总体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食糖市场的价格大体经历了5次跌宕起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1—1992年榨季,全国产糖791.6万吨,加上商业压缩库存糖200多万吨(主要是多年进口库存糖),投放市场的食糖总量达1 000万吨,大大超过了当年市场720万吨左右的需求量,市场刚刚放开,糖价暴跌,最低跌至1 500元/吨。随后市场糖料的收购价格也大幅下降,加上企业还大量拖欠农民糖料款(打白条),挫伤了蔗农的积极性,糖料产量大幅下降,进而导致食糖产量大幅下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1994—1995年榨季食糖产量为542万吨,当年的食糖消费量为820万吨,食糖供需缺口为280万吨,1995年3月食糖价格创出4 800元/吨的历史高位。价格出现了第一次起伏。
接着在1995—1996年榨季,全国产糖662.8万吨,按计划来看,若进口100万吨食糖,即可满足当年的市场需要;但由于走私猖獗,实际净进口食糖为246.3万吨,其中走私进口糖141万吨,使投放市场食糖总量达到900多万吨,大大超过了当年市场760万吨的需求量,导致市场糖价再次暴跌。但不久后,我国的食糖主产区——广西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寒流袭击,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霜冻天气,大面积的甘蔗被冻坏,糖价一周之内便从1 985元/吨暴涨至2 800元/吨,最高升至4 350元/吨。价格出现了第二次起伏。
到了1998—1999年连续两个榨季,食糖大幅度增产,加上进口糖,市场食糖供过于求,同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食糖消费也出现萎缩,市场糖价再次暴跌。但随后受天气持续干旱的影响,供给出现缺口,食糖市场价格又逐步上扬。这是食糖价格的第三次起伏。
第四次价格起伏是在2002年,我国食糖产量迅速增长,达到了850万吨,2003年则进一步提高,达到了1 063万吨,比2002年增产213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因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食糖进口量较大,导致国内糖价急转直下,由2001年年初的每吨4 200元,下跌到2002年4月的每吨2 600元,到2003年8月最低跌至每吨1 954元。但到了2006年,由于汽油价格过高,需要更多的糖料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因此推动了国际糖价的高涨,我国食糖价格也一路上扬,食糖价格最高时突破了每吨6 000元,创历史新纪录。出现了第四次的价格起伏。
第五次价格起伏是在我国食糖产量连创历史新高纪录的情况下,虽然消费量也稳步增长,但市场却出现了供给过剩,导致食糖价格大幅下滑。加上全球金融动荡,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也给我国整个食品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2008年10月,食糖价格再次跌到谷底。但由于当年出现了冰雪、台风、洪灾、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加之农民投入不足,导致糖料和食糖产量均大幅减产,全球食糖库存也降至最低。自2009年年初以来,食糖价格继续攀升。2011年10月,价格连续突破6 000元/吨和7 000元/吨。这是价格的第五次起伏。
到了2014年,由于前期糖价的高位波动,导致国内外糖价倒挂加剧,低价进口糖严重冲击国内市场。2013/2014榨季,进口糖为390万吨,占国内糖产量的29%。国内市场糖价从2010—2011年最高价7 800元/吨,跌到2014年9月的3 900元/吨,价格跌幅达50%,全行业亏损。2015—2016年,糖业市场逐步回暖,国内外食糖差价缩小,国际糖价持平略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在不断加大,国内市场价格在5 000~6 000元/吨波动,波动幅度有望趋小。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相关数据。
政府有时会对市场的价格实行干预,有两种干预方法,价格低于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或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若要使价格低于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政府实行的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设立最高限价,或者干脆直接规定指令性价格,如图1.3.6所示,规定的价格P1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Pe,这时需求量是Q2,供给量只有Q1,Q2大于Q1,商品发生短缺。
政府干预价格的另一种方法是将价格抬高,规定高于均衡价格Pe的最低限价,或直接下达指令性价格P2,这时市场上的需求量是Q1,而供给量是Q2,Q2大于Q1,商品发生过剩,如图1.3.7所示。
图1.3.6 限制价格
图1.3.7 支持价格
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力量通常并不是势均力敌,不是买方强于卖方,就是卖方强于买方,于是分别形成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上的交易主要由买方左右,市场是在买方占优势的情况下运行的。它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市场上商品丰富,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买方有着挑选商品的余地,卖方处于被动地位,并要为促进商品的销售而彼此间展开竞争。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被称为“上帝”。
卖方市场上的交易主要由卖方左右,市场是在卖方占优势的情况下运行的。它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市场上商品短缺,供不应求,价格有上升的趋势,交易条件有利于卖方而不利于买方,卖方是扬眉吐气,所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买方则处于被动地位,要为购买所需的商品而展开竞争。
由于在买方市场上,企业之间在商品销售上存在竞争,这有利于促使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可以使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促使社会分工,提高专业化协作和经济效益。产品有一定程度的过剩,可以提高市场信息传导,明确地显示哪些是长线商品,哪些是短线商品,从而引导资源合理的流动,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还可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造成优胜劣汰,从而使资源向效益好的生产者手中集中。同时,消费者也享有更大的商品选择权,这就迫使生产者按需要进行生产。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都会把形成有限的买方市场作为市场发育和成熟的标志,买方市场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不断地向一切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验学习,不断地注意用现代企业制度来改造企业,不断地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不断地创新推出新产品从而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就难以生存。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成熟。
当市场上供大于求时,市场上的成交量由需求决定,求大于供时,成交量由供给决定,这被称为短边原则。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成交量的市场价值就是该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这说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国或一地区的GDP主要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拉动GDP的增长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常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买方市场是市场发育和成熟的标志,市场供给侧大于需求侧已成为常态。我国经过长时期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行业的产能过剩,经济必须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行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供给侧改革。
四、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单纯的市场机制存在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明显的缺陷,它往往不能从整体上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所要求的共同富裕。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表现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有八大方面: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体现为对市场运行的维护、管理、引导和纠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大于需求将是常态。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基本平衡,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总量平衡必须建立在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力布局优化的基础上,结构协调了,布局优化了,总量平衡了,才能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顺利展开,依托于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由政府制定并贯彻实施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具体落实这些政策。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围绕着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建设,进行必要的立法和执法,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需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加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为重要,其他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要依托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国家宏观调控要注意处理好效益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注重公平。宏观调控政策也会更多地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基本制度特征。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均表明,市场经济总与该国所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目前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也都各不相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运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决定了我国一定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
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经济上来说是公有制为主体,从政治上来说是共产党为领导,二者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目标,它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目的、力度和范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受到法律同等保护。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且结合我国国情,与市场经济兼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目前推行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大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事实也已证明,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要“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但要避免两极分化,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从政治上确立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为保证社会公正和谐、地区协调发展、贫困逐步被消除、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决定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会更大、范围更广。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了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使我国经济一直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