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商业创新的再定义
我们借鉴《创新十型》一书的观点来重新梳理创新的定义。
(一)如何理解创新
1. 创新不仅是发明
创新可能带来发明,但是创新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商业创新需要对客户进行深度理解,探寻其内在需求与背后的逻辑,思考如何有效地传递创新,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让这种创新转变成商业价值。我们在本章彩蛋里阐述的《大航海时代与创新精神》一文中提到,哥伦布基于地球是圆的这一理念,从而提出往西航行也能够连接东方的想法,并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创新。虽然,他并没有发明任何先进技术。
2. 创新需要产生回报
简单地说,如果某天你希望获得再次创新的特权,那么你需要确保所做的创新对你或你的企业有所回报。通常我们定义创新的可行性,需要达到两项标准:创新必须能够自我维持,并能够取得资本回报。因此,创新需要戴着资本的“镣铐”。没有财务约束的创新要么是笑话,要么是灾难。
3. 创新并非全新
正如一位生物学家的格言:每个生物都来源于其他生物。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的创新都是基于以往的经验而出现的。创新只需对于一个市场或者行业而言是全新的即可。福特汽车是最早运用流水线的工业企业,而这一创举其实是受美国屠宰行业的启发,因为在屠宰行业,将动物尸体挂在流水线上进行切割和分包早就司空见惯。因此,创新已来,只是分布得不均匀。
4. 创新需要超越产品层面的思考
创新应该超越产品本身,可以是开展业务和赚钱的新方法、产品和服务的新体系,甚至还可以是你所在的组织与客户之间互动的新模式。超越产品层面去思考,可以让自身获得一种超然的思维,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逻辑。
总之,创新可以精简的定义为:创造出可行的、崭新的提供形式;它不仅是发明,还得有回报,这样才能可行;它也并非全新,但需要通过超越产品层面来思考。
(二)创新的逻辑
为了提高创新的成功概率,创新不仅需要辨识关键性问题,还需要系统深入地理解问题并提供简明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位选择很重要
知道在何处创新与知道如何创新同样重要。无论是开采锂矿还是钻探石油,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是否知道应该在何处挖掘,而不是怎样挖掘。在项目开始之前,你需要辨识合适的创新风口。未来在人工智能、大健康和区块链领域投入资本和时间将大概率战胜在传统行业的投资回报。
2. 痛点识别很重要
好的创新应该优先解决最困难的问题,不要去寻找唾手可得的答案,而应该着眼于远大的目标,去处理那些不能轻而易举就可解决的难题。这并不是单纯地判断问题的难易程度,重要的是你应该清楚如何帮助客户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当你准备开始着手创新工作时,你需要专注于概念中最难的部分,容易的部分可以留待以后来解决。微信首先是通过基于流量的免费文字短消息,解决了人与人之间昂贵的沟通成本的问题。在免费的微信面前,一毛钱的短信就是天价。
3. 模式系统很重要
在接受巨大挑战之后,你需要耐心地创建全面的解决方案,不要为了权衡或取舍而默认一个方案。这要求你能够适应各种不确定性,并通过迭代试错等待最终答案的出现。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然后匹配管理模式的支撑,随后才是借助资本模式来推动未来的增长,这其实也是本书构建的完整分析框架。
4. 市场检验很重要
创新项目只有投入市场后才能体现其价值。如果你未能将创新成果投入市场以获得收益,那么你就没有完成创新的过程。换句话说,从社会或政府层面来看,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以新的、更好的方式帮助了利益相关者,而且这种方式能够持续,才能算作完成了创新。亚马逊的贝索斯最初打算在互联网上卖书时,全世界没有人在互联网上卖过书,于是他通过小规模试错来检验市场的真实需求,这一整套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式(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的商业逻辑已经成为今天创新创业的标准做法,我们将在第二章对其进行全面阐述。
5. 化繁为简很重要
凡事由简入繁易,专注发表学术文章的管理学教授往往精于此道。但是很少有商业创新是因为其复杂性而受到追捧的。大多数知名的创新是以提供优雅、简洁的方案取胜,即使是应对最棘手的问题。你的底层架构或技术可以复杂,但是客户端必须简洁,化繁为简其实也就是聚焦。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看到iPhone时的惊讶吗?那没有键盘的触摸屏。
创新是试错的副产品,创新难以精致设计。企业需要新发现和新战略来驱动成长和生存,但效率显然不够,因为效率是解决机械层面的问题,而创新所带来的有机增长对企业取得突破性结果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