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条 变化气质
《颜氏家训》曰: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明心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1],怡声下气[2],不惮劬劳,以致甘腝[3],惕然[4]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5],不忘诚谏[6],以利社稷,恻然[7]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8],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9]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10],赒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11],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12]沮丧,若不胜衣[13]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14]委命[15],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16],勃然奋励,不可恐惧(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17]。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武人俗吏所共嗤诋[18],良由是乎耳!
【注释】
[1]先意承颜: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去做。
[2]怡声下气: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
[3]腝(nèn):古同“嫩”。指肉柔软脆嫩。
[4]惕然:惶恐貌。
[5]授命:献出生命。
[6]诚谏:犹忠谏。忠诚的劝谏。
[7]恻然:悲伤的样子。
[8]卑以自牧:以谦卑自守。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9]瞿然:惊悟的样子。
[10]忌盈恶满:谓做事要留余地,做人要留退路。
[11]齿弊舌存:指物之刚者易亡折,而柔者常存。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12]苶(nié)然:疲惫貌。或形容衰落不振。原文作“恭然”,属误刻。
[13]不胜衣:本义形容身体极瘦弱,连衣服都承担不起。此处引申指谦恭退让貌。
[14]达生:通达生命的本质。指参透人生、不受世事牵累的处世态度。语出《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郭象注:“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
[15]委命:听任命运支配。
[16]不回:不违祖德,不行邪僻。
[17]去泰去甚:意谓事宜求适中,不可过分。泰、甚:过分。《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18]嗤诋:讥笑嘲骂。
【译文】
人之所以要读书学习,本来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力,以利于自己的行动。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奉养父母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体察父母心意,按父母的愿望办事;如何轻言细语,和颜悦色地与父母谈话;如何不怕劳苦,为父母弄到美味可口的食品;(进而)使他们感到畏惧惭愧,继而效法古人去施行。对那些不知道如何侍奉国君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坚守职责,不侵凌犯上;在危急关头,不惜献出性命;如何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忘自己忠心劝谏的职责;(进而)使他们痛心地对照自己,从而想去效仿古人。对那些平时骄横奢侈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恭谨俭朴,节约费用;如何以谦卑自守,以礼让为政教之本,以恭敬为立身之根,(进而)使他们震惊变色,自感若有所失,从而收敛骄横之态,抑制骄奢的心性。对那些向来浅薄吝啬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如何体恤救济穷人,(进而)使他们脸红,产生懊悔羞耻之心,从而做到既能积财又能散财。对那些平时暴虐凶悍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谨自我约束,懂得齿亡舌存的道理;如何宽仁大度,尊重贤士,容纳众人,(进而)使他们气焰顿消,显出谦恭退让的样子来。对那些平时胆小懦弱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无牵无碍,听天由命,如何强毅正直,说话算数,如何祈求福运,不违祖道,(进而)使他们能奋发振作,无所畏惧。由此类推,各方面的品行都可采取以上方式来培养。即使不能使风气淳正,也可去掉那些过分行为。从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没有哪里不可运用的。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只知空谈,不付诸行动,被那些武官俗吏嗤笑辱骂,确实是因为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