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这是共产党人做出的郑重承诺!对此,习近平主席讲,“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当前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理念上必须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置在“中国梦”之中来思考,这是新时代的主题。
对于“中国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精彩的表述:“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对于“什么是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也有一系列通俗的表述,那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之间的内在关系。
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具体来说,就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年时间,确保在这两年内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此可见,全面小康社会乃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发展理念”就是五把钥匙。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共享发展理念就是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保障和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才能牢固。
仅仅从经济指标来说,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从发展水平上看,完成这一任务是有把握的。由于前期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十三五”期间只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6.5%就可以实现翻番。“虽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
把扶贫脱困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的任务,这充分体现出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中的底线思维。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我国的减贫取得的成效为世界所公认,但完成全部脱贫,任务依然严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扶贫方式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和参与式扶贫,以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作为扶贫工作原则;同时,要更加注重扶贫对象的需求,准确把握致贫因素与扶贫对象发展意愿,通过统筹资金、技术、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实现有效的供需对接,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有效扶贫,防止脱贫后再次返贫。具体来看,就是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要保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