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理论与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工具

一、思维的类型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等认识的精神活动,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将思维相对地分为三种类型。

1.动觉思维

指在从事某种活动时通过对现场情景的直观感知,控制和调整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思维活动。又叫“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或“技术思维”。例如,机械修理师在工作时、运动员在打球时用的就是这种思维。

2.形象思维

指在头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思维活动。文学家、艺术家就充分利用这种思维活动进行创作。日常生活中,着手布置房间之前,就利用形象思维思考着布置方案。

3.抽象思维

指以某些抽象的符号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对事物进行理性认识的思维活动。现代思维科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算珠、棋子、牌具、公式等都可以作为抽象思维的工具。数学家、哲学家主要靠这种思维思考抽象复杂的问题。

有人把前两种思维统称为非语言思维,后一种称为语言思维。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复杂,其中的奥秘目前还没有完全揭开。传统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如果没有语言,思维就无所依附。20世纪3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发表系列论文,进一步强调语言对思维的作用,提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又称“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这反映在1956年结集出版的《语言、思想与现实》一书中。他们认为,语言不同,思维也不同,语言结构决定思维的方式。真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族人的语言习惯之上的,语言是认识社会现实的指南。使用不同语言的各社会成员所生活的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许多个世界,而不是具有不同标志的一个同样的世界。操不同语言的人借助语言来对现实世界进行分类。由于语言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各不相同。例如,美洲印第安语中的河皮语只用一个词来表示昆虫、飞行员、飞机,爱斯基摩语有三个表示雪的词,反映他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这种观点把语言对思维的作用绝对化了。

如果考虑到思维活动的复杂性,“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的传统观点就有失片面。实验表明,婴幼儿在会说话之前,能对事物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归类,如能把分别画有各种衣服、植物、动物的一些图片按类归堆;黑猩猩会用去掉树叶的茎作为“钓竿”去“钓”洞中的白蚁,说明他们(或它们)能简单地归纳和推理,却不需要语言的参与。球类运动员在进行球类运动时,靠的主要是“感觉”(动觉思维),没有时间进行理性思考;文学家、画家在创作时有时主要用形象思维。这些都说明思维和语言可以分离。

但是,总体来说,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人类发展到今天,思维高度发达,抽象程度很高,有待处理的问题有的十分复杂,要离开语言进行复杂的思维几乎不可能,因为动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抽象程度毕竟有限。

语言和思维的联系表现在:

(1)一定的思维水平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思维能力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没有思维,语言既没有产生的可能,也没有表达的内容。

(2)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出现加快思维发展的速度。一般认为人类已有300万年的历史,直到约5万年前语言才出现。语言出现之前,人类思维的发展十分缓慢,基本呈水平状;语言出现之后,人类思维发展的速度突然加快,发生质的飞跃,如图1-2所示。

图1-2 语言促进思维发展的示意图

可见,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何等巨大!原因在于:①语言使思维成果定型化。语言可以巩固思维的成果,如用词表达概念,使后人得以继承前人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②语言有助于思维条理化、清晰化。③语言使思维成果公开化。语言将思维的成果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得以传播。

(3)总体而言,思维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尽管婴幼儿及高等动物可以只有非语言思维,但就掌握语言的人来说,情况就不同了。虽然球类运动员、机械师较多运用动觉思维,艺术家、文学家较多运用形象思维,数学家、哲学家较多运用抽象思维,但只是暂时有所侧重而已,并不是说运用非语言思维就不用语言思维了,相反,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三种思维互相渗透,很难截然分清,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组织和制约着思维的全过程。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语言和思维的区别表现在:

(1)出现的时间不同。如果把思维作为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的话,就可以认为人类一出现便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而语言是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2)范畴不同。思维是隐性的心理现象,语言是显性的习惯系统。语言有时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思维成果,如“铁路”、“铁笔”其实是钢的,而“钢笔”实际上是合金的,“鲸鱼”并不是鱼,“太阳东升西落”实际是“地球自西向东运转”。不是人们认识不了,而是语言习惯使然。这些说明语言和思维是两个范畴的东西。

(3)机制不同。思维可以分为思维行为和思维成果(即思想)。思维行为对客观世界进行编码成为思想。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它是思维成果即思想的代码,它“编”的是思想的“码”,是对客观存在的“再编码”。两次编码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思想还是语言,它们和客观存在的同一性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语言和编码对象是有一定距离的。因此,概念不等于词、逻辑不等于语法。瞿霭堂.语言思维和语言接触.∥邹嘉彦,游汝杰.语言接触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单位不同。由于思维和语言的机制不同,导致两者的单位不同。尽管概念常用词表达,判断常用单句表达,推理常用复句表达,但各组并不等同。以概念和词语为例,表达“配偶”(女方)这一概念,说法很多:妻子、爱人、夫人、太太、老婆、拙荆、贱内、糟糠、孩子他妈、我家那口子、屋里人、后面人、我女人、做饭的……前面几个是词,后面几个是词组,而且它们有风格、感情等色彩上的差别,但概念却没有色彩差异。有时,一个词表达多个概念,“这朵花很红”、“她这几年很红”,两个“红”的概念义不同。句子有多义句、同义句、省略句、变式句等多种情况,与判断和推理也不能一一对应。

(5)作用不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为人类服务,思维则是人脑反映外界事物的行为和结果。

(6)特点不同。思维规律具有共性,语言具有个性。思维规律全人类基本相同,由A>B,B>C,得到A>C,全世界都一样,所以才有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而语言具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翻译,却又能够翻译的道理。举两例说明:

英语的uncle是汉语的“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的统称,英语没有分称,汉语没有统称。但并不是说英语的人没有能力分别,只要稍加解释他们就会明白。这是语言的民族性。

英语的fat既可以跟人搭配,如fat man,也可以跟动物搭配,如fat pig,但汉语普通话说“肥猪、胖人”,“肥”、“胖”有别(“减肥”的说法例外),汉语粤方言的用法同英语:“肥猪、肥仔”,显示了语言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

综上,语言是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语言和思维联系密切,但又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