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考古论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摹廬叢著》整理説明

陳直先生(一九〇一——一九八〇),字進宧,又作進宜,江蘇鎮江人,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生前曾任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考古學會第一届理事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籌備組組長、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顧問、陝西省歷史學會顧問。

陳直先生出生於一個貧苦的書香人家,幾代精研經史訓詁之學,所以自小打下深厚的舊學功底。他一直以王國維先生的私淑弟子自居,自學成名。他把“二重證據法”引入秦漢史研究中,以文物資料證史,開闢出一條治學新途徑,成爲二十世紀中國秦漢史研究的一面旗幟。

先生著述等身,經他本人多次修訂補充,統編爲《摹廬叢著》,以紀念其早逝的母親。所收之書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至九十年代前半期止,大體都已出版問世,對秦漢史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今年正值陳直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鑒於原書出版比較散亂,且絶大多數作品今天已難以獲見,爲了紀念陳直先生,也爲了滿足學術研究需要,特以先生手定稿本爲準,局部作了一些調整和補充,現整套《叢著》包括以下十一種作品:

一、《史記新證》

二、《漢書新證》

三、《關中秦漢陶録》

四、《居延漢簡研究》

五、《兩漢經濟史料論叢》

六、《文史考古論叢》

七、《讀子日札》

八、《讀金日札》

九、《三輔黄圖校證》

十、《弄瓦翁古籍箋證》

十一、《摹廬詩稿》

其調整部分是,將《文史考古論叢》中凡已見於他書的論文,一律删去;而涉及古籍整理校訂的五篇論文抽出,另擬名爲《弄瓦翁古籍箋證》,與《三輔黄圖校證》合併出版。補入的則是陳直先生的詩作,今以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摹廬詩稿》取代已出版的節本《摹廬詩約》,使讀者能較全面地瞭解陳先生的文學藝術才能,以及詩中所反映的治學特色和史學觀點。

本叢書的整理,除《讀子日札》、《讀金日札》和《摹廬詩稿》三種特請周曉陸先生整理外,其餘均由本人負責完成。

此番受陳直先生遺屬陳治成夫婦的委託,整理《摹廬叢著》,作爲摹廬弟子責無旁貸。特别值得説明的是,該集的出版得到了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岩先生、副總編輯徐俊先生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古代文獻編輯室主任李解民先生和責任編輯王勖女士的熱忱幫助,我謹代表陳先生的遺屬、朋友和弟子致以最深切的謝意和敬意。

周天游

二〇〇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於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