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典与名著品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孔子与《论语》

一、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英文名:Confucius),春秋末年鲁国陬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私学的开创者。其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大夫,由于贵族内部的纷争,逃到鲁国,到他的父亲孔纥(hé)时,家庭已没落为下级武官。孔子3岁丧父,家境贫寒,故他自称“吾少也贱”,但他自幼勤奋好学,经常做习礼的游戏。

孔子15岁(公元前537年)立志求学,通过私人(左太史)的传授,博习《诗》《书》《礼》《乐》。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办私学后还问礼于老子。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公元前533年,孔子加冠成人,赐字仲尼。第一、二两段参考刘新科、栗洪武主编的《中外教育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20岁入朝为官,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的“乘田”和管仓库的“委吏”。

约30岁(公元前522年)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渊、曾点、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后来,向他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40多岁出仕修书,修订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在51岁(公元前501年)时,孔子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冠”,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施政理想。在他从政期间,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c hú)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为此出任代理国相(公元前498年)。但当时鲁国的政局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他只做了三个月的代国相,便被迫离开鲁国。

55岁(公元前497年)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公元前484年)时,他返回鲁国,以叙《尚书》、传《礼记》、删《诗经》、正《乐经》(亡于秦末战火,已失传)、修《春秋》、赞《周易》,专门整理古代文献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并从事教育工作,直至去世。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在30岁左右时(另说27岁),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的根本条件。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他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作了舆论的先导;他从事古代典籍的继承和整理工作,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他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创造了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总结出许多精辟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学以致用、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迁善改过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且行之有效的。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孔子被称为至圣,而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被称为亚圣;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被称为后圣。先师,万世师表”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