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自主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文章大意;通过感悟文章不同的人物心理描写方法深入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在感悟文章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会用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进行写话。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悟文章不同的人物心理描写方法深入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学会用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进行写话。
三、教学准备
学生认真预习课文,教师查阅有关毛岸英及抗美援朝资料并制作简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感受毛泽东的伟大)
(一)对比导入,聚焦“平凡”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谈话中,你们一次次告诉大家毛主席是一位伟人。那么,作为一位父亲,作为一位普通人,毛主席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二)预习反馈,找准起点
1.出示预习作业单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摘录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写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老师梳理了昨天的预习作业,进行了汇总。
2.出示汇总
(1)不理解的词语摘录最多的三个为:勋鉴、志司、踌躇
(2)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最多的三个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人)
毛主席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去朝鲜战场?(人)
毛主席为什么决定把自己的儿子葬在朝鲜?(人)
(3)写主要内容的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同学写得不够完整,不够简洁。
(师:相信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会对这三个作业有新的认识。)
(小班化特色课堂体现:在学生预习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梳理,确定教学起点,这是小班化教学的开始。基于学生学习困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最受益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三)电报激情,奠定基调
(师:故事是从一封电报开始的,这封电报来自抗美援朝的战场,是由彭德怀总司令发给毛主席的。)
1.出示电报
主席勋(xūn)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xùn)职……
2.解决难理解词语
“志司”:“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简称。1950年,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战争,此次战争称为“抗美援朝战争”。为号召全国人民保家卫国,让儿子在战争中得到锻炼,毛主席鼓励他的长子毛岸英与志愿军一同赴朝参战。(出示图片)
“勋鉴”:书信敬语。对身居高位、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3.自读电报,感知心情
自由读电报。想一想,你了解了什么信息?(师:是啊,这封电报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击打在毛主席的身上。)
(四)初读感知,积聚情感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对照预习作业单,每个同学都在小组里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争取说得既完整又简洁。
2.教师重点巡视一个组,指导学生说好文章主要内容。
3.指名其他组汇报,然后请教师指导组汇报或评价。教师总结利用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老师刚刚参与了同学们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小问题,就是这封电报在标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标成几段?老师刚参与了这组的学习,请这组的同学来说说。知道他为什么说得好吗?因为他抓住了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
(小班化特色课堂体现:为突破学生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这一难点,老师采用个别指导一组,以一组带全班的形式进行。在交流过程中,让小组间的思想相互碰撞,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目标。)
(五)再读电报,感知心情
1.学生默读电报
2.感知心情
师:如果你就是毛主席,读到这样一封电报,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是啊,当初亲自送儿子赴战场,今天却收到了这样一封电报,他的心中怎能不……)(板书:悲痛)
(六)深读电报,走进内心
1.自读感悟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课文,一起去感受毛主席内心的那份悲痛。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毛主席的内心悲痛,请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2)圈出重点词体会体会。
(小班化特色课堂体现: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未指导过的一到两组,使每组中一到两个学习困难学生有得到教师一对一指导的机会。)
2.反馈交流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1)说说自己的感受。
(评价:你能通过毛主席的动作走入他的内心吗?)
(2)想象说话。
毛主席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他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完整)
3.出示毛岸英生前与主席一起生活的照片。(毛主席一定想起了岸英刚从苏联回来的情景;一定想起了父子俩在延安生活的幸福;一定想起了与岸英、岸英的妻子一起生活的悠闲场面;一定想起了在香山与岸英开心的交谈,父子俩多么开心啊!然而这一切都将成为永远的回忆,内心怎么不悲痛啊!)
4.集体朗读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谈感受。(指名读)
(是啊,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毛主席紧锁的眉头;你的朗读把毛主席情不自禁的样子读出来了。)
(2)从字形上理解“喃喃”。
(3)指名读“岸英!岸英!”。(评价过渡)
(4)情境朗读:
主席双眉紧锁,呼唤着自己的儿子——“岸英!岸英!”
主席情不自禁地呼唤着自己的儿子——“岸英!岸英!”
主席一次又一次喃喃着,唤着自己的儿子——“岸英!岸英!”
(七)小组自学,感受“抉择”
1.学生自学
(1)师:同学们,毛主席的内心绝不只是悲痛,(出示后两封电报)在陆续收到第二第三封电报后,他的内心又会怎样?接下来,咱们小组一起来合作学习,再次走进毛主席的内心。
(2)出示学习提示:①默读课文7、8自然段,画出能感受到毛主席内心情感的句子。②圈出重点词体会体会。③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汇报交流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有我们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小组简单交流感受。(请你们两部分连起来读,体会体会毛主席的内心是怎样的?)
(2)指名回答,小组补充。(问题过渡)
(3)师生对读。(师读前一句,生读后一段。)
(评价:这样的两种想法不断在主席的心里交替出现,但是毛主席终于还是让岸英的遗体葬在了朝鲜,因为他是一位主席。)
(小班化特色课堂体现: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剩余小组,确保每一组都有与老师单独交流的机会。)
(八)学习诗句,升华情感
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理解诗句
问:预习时,很多同学问这两句诗的意思,现在你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请你联系课文说说。
2.齐读诗句
(九)回顾小结,梳理写法
1.出示本节课研读的部分重点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毛主席的内心,人物心理描写正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接下来请你再读读这些句子,想想这些句子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人物心理的?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2.梳理写法(言行神情、内心独白)
(十)练笔移情,内化语言
(师:在毛出席作出批示的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夜,毛主席肯定又经历了心理的煎熬。)
那一夜,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人们发现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提示: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或内心独白来描写心理活动。)
(十一)再读诗句,升华情感
(站在毛岸英的墓前,让我们把父亲伟大的决定告诉岸英。)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