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文献总体评述
综上所述,生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已被众多学者提出,并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从悲观派学者遏制增长以保护生态环境的论调,到乐观派学者改良技术、完善制度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态度,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研究日益增多。但经济学界开展的模型和理论探索,虽将生态要素纳入了经济模型之中,却单纯地寄望于由市场力量、经济手段自行解决生态问题,这显然是不妥当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仍从理性经济人的利益出发,代表了某一个体在某一时期的利益变化,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深入不足,其所达到的本阶段经济发展最优境界及行为模式是否对后代依然有利却难以证实,而资源的枯竭、生态的破坏这些动态的变化过程被统一归结在外部效应之中,也容易使生态系统的承载底线在研究中被忽略;同时,虽然笼统的经济模型解释了经济与生态的影响与反馈现象,证实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但我们仍需在使用经济模型指导地方具体发展的实践上不断进行探索。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态经济的大量理论在城市建设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得到了实践的机遇,针对生态友好型城市的规划设计层出不穷。然而,城市化的发展从未停歇并愈演愈烈,城市间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增强,无论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还是生态保护,都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城市的框架之中,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将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变化、空间结构演化、生态交互影响等机制纳入城市建设之中,将城市群这一未来重要的经济体作为生态建设主要对象的研究上有大量空白可供探索。
关于生态经济的研究在我国兴盛以后,迅速被用于指导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实践过程中,“形象工程”的色彩依然存在,各类大小城市的规划建设都频频打出生态环保的口号,相关研究也常受行政指令的影响,导致研究的结论空洞,往往描绘出理想的蓝图却缺乏实践指导能力。很多关于城市发展与生态理念相融合的研究都集中于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等方面,而对于将生态经济思路与城市发展演化的规律相结合的研究则并不丰富。而且,由于我国正积极探索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发展道路,如何将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群发展相结合也尚待更多的探索。
在城市群的相关研究方面,国外大量成熟的理论基础与实证手段被引入我国,强化了对我国城市群建设的指导作用,但目前的一些生态型城市群相关讨论也同样有附庸政策的成分在其中,将焦点集中在了城市群的形象定位与规划操作上,而对于城市群发展的经济规律与生态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城市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载体,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更多挖掘城市群与生态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城市群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单纯的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研究都可能流于片面,城市经济学作为一个包容性较强的学科适于进行多领域的融合,在对城市群的研究中可以开展多视角、多学科的整合,将生态理念与传统城市经济学思想相结合,应从产业、空间、制度等多方面分析城市间的关联机制,对城市群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探索城市群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未来的研究不会局限于城市间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合作举措,而是从根本上探讨基于生态友好观念的城市群综合效益提升,创造绿色GDP,实现无害扩张,建设生态型城市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