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文化与生态的人文地理研究:舟山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7 结语

2.7.1 主要结论

普陀山作为我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其景观特征又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以“海天佛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人士前来登山游玩、上香。本书以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景观的核心要素,即观音文化,根据以往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得出了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原因;随后从佛教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和形式特征、寺院与装饰的建筑特征、植被等环境特征以及宗教活动、景观命名和摩崖石刻等文化特征四方面做了细致研究,得出其寺院布局与规划、建筑特征和周围环境特征及文化特征中具有很深的海洋文化烙印;在分析其文化景观形成机制时,分为环境感应机制、时间累积机制和心理行为机制三个大的方面,环境感应机制具体细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出自然和人文环境是形成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的基础。在时间累积机制中,根据史料记载不同时期其发展的状况,划分为始兴期、发展期、停滞与恢复期和复兴期。心理行为机制方面,则根据有关观音神话传说的详细内容,重点描述了观音“显灵”说,并认为其对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形成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关于普陀山价值研究,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方面,以定性描述的方法研究了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用传统游憩价值模型和定量化的计算出其经济价值;最后根据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状况,提出了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具体结论如下:

2.7.1.1 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

在佛教文化还未传进此山时,道教文化在岛上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佛教文化景观占据了主导地位。最早为秦朝安期生来山炼丹,如今的仙人井相传为其炼丹处。此外还有著名道教人物梅福,普陀山又名梅岑山,便与他有关,现今梅福庵相传为其结茅隐修处,梅福庵内的灵佑洞又名炼丹洞,洞中塑有梅福像。东晋道教葛洪曾游历此山,今普济寺的葛洪井相传便是葛洪炼丹所开。除上述外,普陀山还有一些地名亦能反映出道教文化的存在,如会仙峰、长生庵等。但道教因其只顾自身炼丹成仙,长生不老,不求解脱众生之苦,而普陀山渔民则需要一位大慈大悲的守护神,故道教未能在普陀山传播开来。普陀山亦有“东海龙王”信仰,如今法华洞妙善纪念堂后面仍存东海龙王、龟丞相、蟹将军等形象雕塑,舟山地方志中也记载了舟山“三大龙王”,由于“龙王”具有不稳定性,偶尔兴风作浪,故也未在普陀山广为流传。观音文化在岛上扎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印度佛教衰亡及其向我国传播,这是普陀山观音道场形成的大背景,也是前提;中国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推崇,钦定普陀山为观音道场,是其形成的政治条件;普陀山自然地理环境及舟山早期观音信仰酝酿了观音道场萌芽,为普陀山观音道场形成提供自然和人文环境;古代明州城(今宁波市)的发展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促进了其形成过程;普陀山诸多灵异传说,对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2.7.1.2 独特的海天佛国景观特征

普陀山寺院布局,非一次性、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活动,最终形成现在的因山据景布寺和依寺组成三大建筑群的寺院布局总特征,是遵循了一定的布局手法:因地制宜,在单个寺院建造时,注意靠山建寺,依据山势走向逐渐抬升寺院建筑,寺院外部注意与海景、山景相配合,内部则用高大植被渲染古老意境。在寺院群体建造时,根据全山地形地势和当地盛行风向,使得全山大多数寺院布局在普陀山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山中形成三大寺院建筑群;点线结合,三大建筑群之间有三条主要香道相连,香道上运用植被、摩崖石刻等烘托宗教氛围,使人登岸即有步入“梵境”之感,也给香客、游客在进入寺院前一个心理上的过渡。香道的存在也使得三大寺院建筑群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藏导结合,寺院选址讲究“深山藏古寺”,普陀山三大寺中,普济寺和法雨寺均居于山麓围合处,其他寺院也多背靠山,前面林或海,较为独特者为佛顶山慧济寺,寺院很少在山顶选址,慧济寺虽选在山顶,但位于山坳处,仍然体现出藏的思想。普陀山寺院前的步道,多曲径通幽,注重引导香客、游客缓缓进入山寺。

普陀山佛教文化深受海洋文化影响,无论是佛教的法务活动,如求雨、请圣等,还是在观音造像上,如南海观音、鳌鱼观音等,都体现出了海洋文化的特色。此外随着普陀山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对佛教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佛教文化景观中,呈现出世俗化、商业化的特征,严重影响着佛国原真风貌。

2.7.1.3 佛教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

普陀山自身的海岛自然环境,孕育出了其独特的海天风光,沙滩、山林、奇岩怪石等都为佛教文化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自然本底价值。千百年来,文化的积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普陀山佛教文化越发具有魅力;各个时期的文化差异,通过时间累积,会聚于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中,增添了其文化底蕴;心理行为机制对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其景观形成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7.1.4 佛教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

普陀山历史悠久,风景独特。本书将其价值分为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采用定性的方法研究,其众多的佛教文献不仅体现出其文化的悠久性,更为我们研究普陀山历史乃至对外联系上,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实资料。众多的诗文辞赋,也是历代文人骚客受其景观感染,有感而发,这些诗文辞赋扩大了普陀山的知名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美学价值中,佛像的造型、自然景观的形象和象形美、寺院景观和摩崖石刻等,都给登山者以视觉上的冲击;经济价值的计算,本书以游憩价值理论为依据,采用传统模型和创新模型,计算出其经济价值为135.35亿元。

2.7.1.5 佛教文化景观的保护

鉴于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和其文化景观现状,本书提出了分区保护与分级保护相结合原则,将普陀山分为六大保护区并按照各区重要程度,将六大保护区分为四个等级进行保护,分别是核心保护、一级、二级、三级级别保护。而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所属区域,被列入核心保护和一级保护加以重点保护;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普陀山资源在淡季时存在严重过剩情况,要解决此种情况,只单独依赖普陀山自身施行相关措施远远不够,甚至可能会加大淡旺季的资源使用差异,要积极协调与周边景区的发展;随着登山人员的逐年增长,给普陀山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需注意可持续性发展。

在具体保护措施中,因根据各个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因区制宜的整体性保护,处于核心和一级保护等级下的区域,以保护景观原真性为主,拆除与景观风貌不相符合的建筑,在未来规划中,以佛教文化为指导进行景观建设,此外还需注意生态保护。在二级保护与三级保护区,注重环境卫生的保持,建筑设施的功能上以满足旅游需求为主,但也要注意与佛教文化景观相协调;在解决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方面,应协调好周围岛屿的相关功能,加快完成普陀“金三角”一体化建设;普陀山的土地面积、资源等决定了其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不仅要控制登山人数,还要逐步迁出岛上原有居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的核心在于佛教文化,应进一步加大对其佛教文化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此外还需加强僧人的佛教文化修为,使得佛教文化能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