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可以说起源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16—18世纪重商主义的理论家为政府干预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提供了一整套理论支持,其核心是,财富的代表是金银,要取得金银就应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取得对外贸易顺差。亚当·斯密秉承他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观点,对重商主义贸易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学说。这可以说是传统贸易理论的开端。

亚当·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之后,经大卫·李嘉图发展,形成比较成本论。比较成本论揭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学说,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和生产不同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不同。雷布金斯基、萨缪尔森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补充,形成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

一、绝对成本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

小贴士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776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劳动分工”的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原因如下:

1.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

2.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增加发明创造。

在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展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但却受到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封建行会制度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建立起来的重商主义政策体系的重重束缚。仍存在于乡间的行会制度严重限制了生产者和商人的正常活动,重商主义的极端保护主义则从根本上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使新兴资产阶级从海外获得生产所需的廉价原料,并为其产品寻找更大的海外市场的愿望难以实现。亚当·斯密站在产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于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提出了绝对成本论,论证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格局与利益。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是建立在他的劳动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因为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专门的工作,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固定的工作,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分工还有利于发明和改进生产工具。亚当·斯密以制针业为例说明其观点,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实现分工以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这样对交换双方都有利,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亚当·斯密推广出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于是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论应运而生。

(一) 绝对成本论的基本假定与基本原理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是建立在2×2×1模型基础上的,即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一种要素(劳动),并且假定:完全竞争市场、技术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劳动要素在国家间不能流动、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贸易方式是易货贸易。

绝对成本论的基本原理是,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如果外国供应的产品比本国制造的还便宜,那么最好用本国擅长生产的产品与之进行交换,而不要自己生产。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

(二) 举例说明

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葡萄酒和毛呢,并且生产只需要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生产情况如表2-1(a)所示,分工后的情况如表2-1(b)所示。

表2-1(a) 亚当·斯密的举例(分工前)

表2-1(b) 亚当·斯密的举例(分工后)

在分工前,英国生产1单位的葡萄酒需要投入120人/年的劳动,生产1单位的毛呢需要投入70人/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生产1单位的葡萄酒需要投入80人/年的劳动,生产1单位毛呢需要投入110人/年的劳动。可见,英国在生产毛呢方面有绝对成本优势,而葡萄牙在生产葡萄酒方面有绝对成本优势。如果两国按照绝对成本优势进行分工,英国将原来生产葡萄酒的120人/年的劳动转移到毛呢生产上,可共生产出2.7单位的毛呢;同样道理,葡萄牙将原来生产毛呢的110人/年的劳动转移到葡萄酒生产上,可生产出2.375单位的葡萄酒。假设1单位的毛呢交换1单位的葡萄酒,那么两国经过交换以后,最终拥有的产品数量都有所增加(如表2-1(c)所示),其中英国拥有1单位的葡萄酒和1.7单位的毛呢,而葡萄牙拥有1.375单位的葡萄酒和1单位的毛呢。可见,通过国际交换,英国和葡萄牙并没有增加劳动要素投入,产品产量却比分工前都提高了,通过国际贸易,两国人民的消费都增加了。

表2-1(c) 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的结果

显然,如果一个国家在一种商品生产上占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生产该产品的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而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处于劣势,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国际交换的基础就存在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可实现互利。

(三) 绝对成本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绝对成本论具有开创意义,它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从中获利,它说明社会分工以及国际分工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国际贸易并不像重商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只能是交易的某一方获利。贸易利益的普遍性原则为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奠定了基础。

但绝对成本论也有其局限性,因为这种强调绝对优势的理论隐含着一个前提,即贸易双方分工和贸易状况是吻合的。比如北美和南美,由于温带与热带的自然条件约束、劳动力和技术上的差异,各自至少必须生产一种绝对低成本的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贸易各方才可以从这种贸易中获利。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国际贸易中大部分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并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如果一国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生产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这时会不会发生国际贸易?如果发生国际贸易,那么处于劣势的国家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给出了回答。

二、比较成本论

小贴士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影响,开始转向经济学研究。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上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支持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政府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时代。当时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同贵族阶级的矛盾,这一矛盾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达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李嘉图在这场斗争中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比较成本论,倡导自由贸易,为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一) 主要思想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由于自然禀赋和后天形成的有利条件不同,各国均有一种产品生产成本低于他国而具有绝对优势,按绝对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各国均可获益。大卫·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认为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绝对成本低,即绝对有利的产品,只需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并参加对外贸易,就能从中获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另一国,即两种产品生产都处于劣势地位,那么它们的劣势程度肯定有所不同,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程度要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如果该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用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进口劣势程度较大的产品,同样能从交换中获得利益。同样道理,若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有优势,那么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优势程度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程度较小的产品,从而可从中获利。这就是比较成本论。用中国老话形容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二) 举例分析

为了证明比较成本论,李嘉图沿用了斯密的英国和葡萄牙的例子,但对条件做了一些改变。

表2-2(a) 李嘉图的举例(分工前)

表2-2(b) 李嘉图的举例(分工后)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同时生产葡萄酒和毛呢,表2-2(a)、2-2(b)中分别列出了分工前各自生产一单位的葡萄酒和毛呢所需要的劳动量及分工后各自所得的两种产品的量。从表2-2(a)中可以看出,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和毛呢所需的劳动均少于英国,说明葡萄牙毛呢和葡萄酒的生产成本都比英国低,而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方面都没有绝对成本优势。按照绝对成本论,此种情况下,英国和葡萄牙之间不会发生贸易。然而比较一下毛呢和葡萄酒的成本差异,发现葡萄牙毛呢成本为英国的0.9倍(90/100),葡萄酒成本为英国的0.67倍(80/120),两相比较,葡萄酒的成本相对英国更低,因而优势更大。就英国来说,两种产品的成本都比葡萄牙高,毛呢成本为葡萄牙的1.1倍(100/90),葡萄酒的成本为葡萄牙的1.5倍(120/80),但两相比较,毛呢的生产成本相对更低一些,因而具有比较优势。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分工原则,葡萄牙应分工生产葡萄酒,英国应分工生产毛呢,然后,双方进行交换。

分工的结果是,两国总的劳动量投入未增加,但两种产品的总产量增加了。其中,葡萄酒增加了0.125个单位,毛呢增加了0.2个单位。两国进行交换,对双方均有好处,也就是说双方都获得了比较利益。

(三) 比较成本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如果说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利益,那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则把国际分工和交换的领域扩展到了各种类型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国家之间,从而论证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普遍适用性和合理性。因此,与绝对成本论相比,比较成本论更具有普遍意义,绝对成本论可以被看作是比较成本论的一个特例。

然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把复杂的经济情况高度简化了,比较成本论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在劳动作为唯一投入要素的假设下,认为比较优势源于各国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技术)之间的差异。这一假设与现实世界相差甚远,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更加复杂。

小贴士

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1)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的竞争力,因为一国的要素禀赋是静态的、难以改变的;而竞争优势是一种动态的竞争力,其构成要素中的知识、技术、管理、制度等高级软要素都是动态的、可变的。所以,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现实的竞争力,而拥有竞争优势才称得上真正拥有现实的竞争力;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是一种现实的竞争力。

(2)比较优势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决定的,它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不仅与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低级要素有关,而且与机制、政府的管理水平、人力资本、产品的品牌、技术创新等高级软要素相关,高级软要素在更高层次上决定了产业的竞争力。

(3)比较优势与一国的资源禀赋有关,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力,它的有效发挥还依赖于其他因素的配合,比如,一定的规模、资本运营、技术开发等;而竞争优势虽然与一国的资源禀赋有关,但更与一国后天积累形成的知识、技术、商誉等“创造要素”以及规模经济、资本运作、管理水平、营销策略等“企业行为”有关,它是先天禀赋加后天要素和企业行为形成的竞争力。

(4)比较优势涉及的主要是各地区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区际交换关系,体现各个地区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和相对优势,主要强调地区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地区间同一产业内的市场交换关系,体现的是各地区相同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主要强调了地区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两者的本质都是生产力水平的相互比较,先天有利资源禀赋条件是决定交易的共同基础。在实践中,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强调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应该“扬长避短”,增强竞争优势则意味着更加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是“优胜劣汰”。正确处理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强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质,就是要更好地将“扬长避短”策略与“优胜劣汰”策略结合起来。

三、要素禀赋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是如果各国劳动生产率相同,那么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879—1952)和俄林(Bertil Ohlin,1899—1979)提出,即便各国劳动生产率完全相同,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和各种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的差异也能够产生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即要素禀赋论。该理论并未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即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说明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

赫克歇尔于1919年发表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论点。俄林继承了其导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要素禀赋论。20世纪40年代,萨缪尔森发展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因此又称赫—俄—萨(H-O-S)理论。

要素禀赋论简称H-O定理,该学说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裕或稀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根据H-O定理,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商品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不同商品在生产中使用各种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即要素的密集度是不同的。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应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且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例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分工和贸易的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

可见,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和不同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国际分工格局和贸易类型,这是要素禀赋论的核心与精髓。

四、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禀赋论创立以后,很快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根据这一理论,如果掌握了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对外贸易的商品流向。于是很多经济学家纷纷运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要素禀赋论进行验证。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华西里·里昂惕夫试图用美国的经验来验证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方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进行分析,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两种,然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揽子出口品和一揽子进口替代品,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所需要的国内资本和劳动力及其比例(见表2-3)。

表2-3 每百万美元的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额(1947年)

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因而得出与要素禀赋论相反的结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里昂惕夫的惊人发现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1956年又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1951年的贸易结构进行了第二次检验,检验结果与第一次是一致的,谜仍然存在。里昂惕夫之谜激发了其他经济学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格局的类似研究,以检验要素禀赋论,结果发现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着这个谜。对于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战后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小贴士

华西里·里昂惕夫

华西里·里昂惕夫(1906—1999),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06年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1928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由德国移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顾问。里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1973年,里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约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同事并且对他的研究成果极为推崇,还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是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