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源远流长,通常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始于秦朝而兴于汉代。西汉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开创了古今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今天的甘肃、新疆到达阿富汗、伊朗和叙利亚等地带。唐朝兴盛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水平空前提高,丝织业、陶瓷业、金铜铸造业为主要出口产品,陆上贸易与海上贸易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之后的宋朝、元朝、明朝,中国对外贸易都保持了陆路、海上两大渠道共同发展的局面。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大事件,郑和下西洋历经28年时间,足迹遍布东南亚、南洋诸岛、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一带,促进了中国与36个国家保持和发展贸易关系,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贸易强国。清朝以后,特别是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以后,中国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之1937年到1949年之间的长期战争状态,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下降,我国对外贸易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列强,是半殖民地性质的,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小贴士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故名“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主要到朝鲜、日本等地,南海起航线主要到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乃至非洲等地。海上通道在隋唐时主要运送的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但只有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他城市并未获此殊荣。

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对外贸易必须服从、体现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了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新建了国营对外贸易,并对民族资本进出口业进行了改造,进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分为两大阶段。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对外贸易

(一) 国民经济恢复与重建时期的对外贸易(1950—1957年)

1950—1957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50—1952年,新中国刚成立,经过战争的创伤,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迅速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了经济贸易关系,并同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封锁禁运的斗争。1953—1957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外贸易实现了总额上的翻番增长,1956年外贸总额达到32.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5亿美元,并实现了顺差。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大米、棉布、活猪、黑钨砂、煤炭、绸缎、厂丝、抽纱、服装等少数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商品主要为钢材、天然橡胶、化肥、棉花、有色金属、食糖、化纤等工业原料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主要贸易伙伴是苏联,相互贸易占我国贸易总额的57%,贸易方式以易货贸易和港澳转口为主,苏联援助中国的211个项目,绝大部分是以易货贸易的方式抵偿的。具体统计见表1-1。

表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贸易 (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本质上讲,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资源动员和迅速完成工业基础建设的结果。但是,它还只是对外贸易的初级形态,扮演的是“互通有无”的、交换使用价值的角色,对于国民经济的“引擎”或“发动机”作用根本无从谈起。

(二)“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对外贸易(1958—1977年)

1958—1977年是中国受“大跃进”与“文革”严重破坏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停滞不前与曲折反复的特征,中国对外贸易也表现出相同的特征。1959年,在1958年“大进大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地力争高速度。1958年进出口总额为38.71亿美元,比1957年的31.03亿美元增长了24.8%;1959年进出口总额为43.81亿美元,比1958年增长了13.2%,比1957年增长了41.2%。对外贸易这种脱离实际的连续两年大涨之后,自1960年开始连续三年下滑,1962年大致退到了1954年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苏联外交关系的破裂,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急剧缩减,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的对外贸易对象开始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1963—1965年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回升,196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2.45亿美元,比1962年的26.63亿美元增长了59%,平均每年递增16.8%。在此时期,中国不仅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而且于1964年年底提前一年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到1965年中国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1966年开始的“文革”,再次使中国的对外贸易陷入了徘徊不前的境地,1970年以后,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利。1972年起,我国先后与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家建立和恢复了外交关系和经贸关系,进出口总额有了一定的提高。197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第一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1978年,外贸总额进一步突破200亿美元的大关。具体统计见表1-2。

表1-2 “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对外贸易 (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大跃进”与“文革”时期,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始终以传统的农产品、初级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主,在进口商品方面,主要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的食品及轻工业产品。从1970年开始外贸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主要体现为出口产品的加工程度有所提高,原材料、成品油、厂丝、服装、抽纱等商品出口额增加幅度较大,而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和基础建设材料的进口增长也被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同时主要贸易伙伴也由苏联一枝独秀变为以欧美日为主的贸易群体。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实践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对外贸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外贸体制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外贸发展。1978—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其中出口由97.5亿美元增长到718.4亿美元,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长到637.9亿美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和14.6%。这一时期,国家陆续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在外经贸管理政策等方面实行特殊灵活的优惠政策,加工贸易在沿海地区开始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承接国际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了国内工业发展,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1986年,工业制成品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一次根本性转变。

在对外贸易管理方面,1979年国家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中央外贸领导机构、成立了一批归属工业部门管理的工贸公司、简化外贸计划内容、实行汇率双轨制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等。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生产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严重不足,外汇极度缺乏,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招商引资,利用外部资金,扩大出口生产和创汇能力。外商投资企业被直接赋予进出口经营权。1979—1991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外贸中的作用迅速提升。

(二) 市场经济确立下的发展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中国开始正式吸收西方经济贸易思想,对外贸易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中央陆续提出了市场多元化、“大经贸”“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贸易体系等战略思想。

由此,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其间,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韩国、东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国的外贸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重大挫折,1998年进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中国对外贸易很快克服危机的影响,重新恢复活力,1999年实现11.3%的增长,2000年更是达到了27.8%的高速增长,其中出口增长3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国内条件,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使相当一部分企业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上升至90%以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替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超过纺织品,成为出口最大类产品,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三) 加入WTO以后的全面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以此为里程碑,中国对外贸易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加入WTO以来,切实履行入世承诺,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经贸合作,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符合国际惯例与规则的外贸政策与体制,建立和完善外贸救济制度,维护公平贸易,规范外贸秩序,促进了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2002年开始中国入世的效应便马上显现出来,2002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6208亿美元,一举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位居全球贸易实体第四位。从此,我国外贸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跻身于全球贸易大国行列。2007年货物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2013年超越美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进出口总额比美国高出2500亿美元,中国的出口额占到全球出口的十分之一。外贸总额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上升到了2014年前三季度的31626亿美元,尽管近两年有所下降,但始终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行销到了世界各地。

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95%,多种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以前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新技术密集产业已经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整体上远远超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标志着中国整个出口结构的升级。比如海尔,在海外市场低迷、多数品牌还停留在以低价取胜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利用其自身智能制造的优势,迅速向海外输送智能家电技术,开拓高端化、智能化市场路径。据统计,海尔智能家电已经进入全球近30个国家,畅销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波兰、丹麦、葡萄牙等发达国家。在进口方面,原材料、零部件、先进技术设备成为主要进口产品。受同期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上升的影响,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进口额快速增长,带动初级产品进口份额呈再度上升趋势。

在货物贸易大国地位确立的同时,这一时期中国的服务贸易也获得蓬勃发展。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与货物贸易一样,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1—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从719亿美元增加到3624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及进口在世界的排位,从2001年的第12位及第9位,快速提升至2010年的第4位和第3位。同时,从服务贸易结构来看,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增速加快,服务贸易结构实现优化,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步提高。我国传统服务贸易额比重下降,通信、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服务进出口迅速发展,虽然商业形式的服务贸易仍为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但2009年我国金融服务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占比已提高到42%。

表1-3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 (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当今WTO主导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一波三折,为了绕开WTO多边协议的困难,另外开辟途径推动贸易自由化,各国逐渐从实践中探索出了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它是独立关税主体间以自愿结合的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于2004年启动,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2008年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6月1日中国与韩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有助于消除两国贸易壁垒,增强互联互通,振兴双方经济,而且会对整个东亚甚至亚太地区贸易重构、经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2015年6月17日,中澳(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将让两国人民享受到更多实惠。澳大利亚出产的农产品一直享有较高声誉,近年来乳制品、牛羊肉、海鲜、葡萄酒等在中国市场都颇受消费者欢迎。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实施后,众多品类农产品的关税将在数年内逐步下调甚至免除,未来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免税的澳大利亚商品。

(四)“十三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从总体上来讲,“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十三五”规划报告原文指出,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达到16%以上。巩固提升传统出口优势,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对外贸易布局,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提高新兴市场比重,巩固传统市场份额。鼓励发展新型贸易方式。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更多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和优质消费品。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贸易摩擦预警,化解贸易摩擦和争端”。

从规划报告看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强调“两条腿”走路,即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和壮大优质优价的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两者兼顾。我国的传统贸易优势和传统竞争优势非常重要,应当在巩固我国“传统制造业中心”和“传统贸易大国”地位的同时,进行外贸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与此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端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将会支撑我国稳定的外贸出口。目前,我国涌现出华为、海尔、联想、三一重工等一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施品牌战略和质量战略的优秀企业,也出现了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享有良好国际声誉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未来应引领更多的企业通过品质提升增强出口竞争优势。

“十三五”期间,服务贸易也是外贸发展的重点,服务业将成为引领“十三五”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预计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将由2014年的12.3%提高到20%左右,从而使我国在推进多边、双边,以及区域性、全球性的自由贸易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案例资料

中国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

中新网2016年4月22日电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今日表示,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外贸面临的形势比2015年更加严峻复杂。钱克明表示,2015年外贸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尽管增速下降,但中国进出口总额还是稳居世界第一。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提高到13.8%,提高了1.5个百分点。2014年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3年比201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2015年比2014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且提升的速度比原来还快。在这样的背景下,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这个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外贸面临的形势比2015年更加严峻复杂。

前一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发布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重新调整的预期数据,警告世界贸易处在30年来最糟糕的时期。总体看,外需不足,形势比较复杂,而且各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出现分化,协调的难度增大。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同时2016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下降了11.3%、9.6%和13.5%,降幅较去年还在扩大。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2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

从国际上看,外需不足非常明显。数据显示,已经公布数据的64个经济体,前两个月进口都普遍下降,其中58个经济体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再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预期,警告世界贸易处在最糟糕的时期。而且,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针对中国一些重点行业、传统贸易大户的贸易摩擦在加大。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在加剧。

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出口行业的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沿海地区工人的人工成本是周边国家的4~6倍。这种情况下,产业和订单向境外转移加快。2013年以来,中国产业向境外转移导致出口能力减少950亿美元左右,将近1000亿美元。产业往境外转移也带动了贸易转移,加工贸易持续大幅度下滑。此外,营商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近期,商务部对3000家外贸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表明,57.7%的企业认为今年的出口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稳增长、调结构是外贸工作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中国外贸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两方面的任务:既要巩固传统的外贸优势,传统动能要稳定、不能失速,同时又要加快培育新的动能。所以,这次政策措施兼顾这两方面。在巩固传统优势方面,聚焦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出口商品查验率,减免规范涉企收费,鼓励对有订单、有效益的外贸企业贷款。对企业的负担和成本做减法,换得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加法。在培育新优势方面,明确要进一步支持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外贸供给侧改革,为外贸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提高政策精准度和针对性。比如完善加工贸易政策,这次也出台了差异化政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除了中央出台政策,还要求地方互相借鉴经验和做法,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根据形势需要和本地区的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总的看,措施实,针对性强,将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增长、调结构。

最后,钱克明表示,为确保国务院政策真正落地,商务部把今年确定为外贸政策落实年,抓政策的落实。商务部将会同地方和部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紧出台配套政策,努力实现外贸回稳向好。

思考问题:中国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应对这一形势?

分析提示: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